17年贫困生人均收入年人均收入多少

热点:&&&&
离休夫妇17年资助49名贫困生 同事得知纷纷加入
  编者按 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普通人,他们或助人为乐,帮助邻里;或关心家人,孝老爱亲;或不为利诱,诚实守信;或弘扬正气,见义勇为……他们的事迹平凡,却让人感动。他们的故事可亲、可敬、可学,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或就是我们的某个同事、朋友和家人。
  博爱之都南京,每天都有爱的故事上演。这些平凡的人、感人的事,让我们为身处这座城市感到自豪,让我们增强了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他们的善举也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本报今起推出“市民故事”栏目,讲述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以彰显传统美德,弘扬博爱精神。
  “孩子,读书可以明理、学会做人,我们希望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摘自沈谊、陈正一给被资助贫困生的回信
  17年前,两位老人第一次通过“希望工程”,资助了一对远在广西的小学生兄妹。老人也作出一个决定,帮助更多因为贫穷面临失学的孩子。
  17年来,他们资助了49名学子,共计20多万元善款。今年7月,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天津新村社区居民沈谊、陈正一登上了中国文明网公布的“中国好人榜”,他们的故事为人颂扬。
  看到贫困生寄来的信,老人决定同时资助兄妹俩
  这是一个“老革命”家庭,丈夫叫沈谊,是江苏省经贸委离休干部;妻子叫陈正一,是江苏省测绘局离休干部。两位老人家中的家具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款式,他们身上的衣服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沈老因为眼睛残疾行动不便,坐在一把老藤椅上,年近九旬,思维依然敏捷;陈老也已经80岁,清瘦但精神矍铄。得知记者身份后,两位老人一致摆手:“我们只是做了点小事,不要宣传我们。”
  1992年底,国家开始推行“希望工程”。1993年元旦,两位老人给团中央希望工程办写信,希望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没多久,广西凤山县小学生小凯(化名)给沈爷爷寄来了一封信,信里有他的照片。小凯还有一个妹妹面临失学,他们的父亲瘫痪在床,一家人蜗居的房子摇摇欲坠。看了信和照片,二老当即决定同时资助小凯兄妹。当年,老人给小凯家汇去2万元,帮助他们盖起了新楼房,年底,又寄去500元给小凯家置办年货。
  陈老告诉记者,当年,她和老伴乘车来到溧水县石湫镇,在一农户家门口,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在门前玩耍。
&&& 询问后得知,小姑娘叫小菊(化名),因为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学。沈老就牵着她,到石湫镇中心小学报了名。报名时,老人问一位校领导,“还有多少孩子面临辍学?”得知是8个人后,沈老说:“这8个孩子,我来资助。”8个孩子,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要近万元。
&&& 1993年,沈老和陈老两人每月的离休金加起来只有千元。
&&& 陈老的抽屉里保存着厚厚一叠汇款单,收款地址有广西、甘肃、南京溧水……有的颜色已经发黄。抽屉里还有一叠空白汇款单,“快开学了,我从邮局多拿一些回来,填好了一起给孩子们寄去。”
&&& 17年里,两位老人资助过的孩子有的已经当了护士,有的上了大学,至今仍在继续资助的还有17个人。
&&&&资助贫困生一直到大专毕业,还出资让他学技术
&&& 在沈老家,书柜里放着几本影集和一摞厚厚的信,这些都是受资助的孩子们寄来的。每收到一封信,两位老人都会回信。
&&& 沈老说,有3个广西孩子,现在已经是高三的学生,隔一阵子,他们就会给老伴和他打电话汇报学习情况。其实,几年前,这几个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后,已经谢绝老人继续资助。就在前天,3个孩子中的小吴给陈老打来电话,“奶奶,高三学习紧,我已经回学校上课了,天气热,您一定要注意身体!”
&&& 2008年夏天,老人资助的一名甘肃学生大专毕业,来到南京找工作屡屡碰壁。沈老把他叫到家里,塞给他3000元,让他去学技术。前不久,男孩给沈老发来短信,“爷爷,我在浙江打工,一有时间就去看您和奶奶。”
&&& “资助一个孩子可以改变一个家庭。”陈老翻看照片时,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她一边指着照片一边说,这个漂亮的孩子,现在是护士了;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全校第一……她说,40多个孩子没有因为贫穷而失去学习的机会,他们将来可以改变家庭的命运,直至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 “现在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帮扶政策越来越完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帮助孩子的队伍中来,我很欣慰。”沈老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资助的17个孩子多是孤儿,很多孩子在家庭情况好转后,将老人寄去的学费退了回来。
&&& 同事得知老人善举,纷纷加入捐资助学队伍
&&& 沈老和陈老都是老干部。老人说,离休后,国家对自己很照顾,“我们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吃穿花销有限,省下的这些钱,我们想回报社会。”
&& &陈老粗略算了一下,17年来,汇给贫困孩子的学费和资助他们家庭的钱,加起来有2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每年他们去看望受助孩子,给他们购买文具、衣服,接他们到南京来玩的花销。
&&& 一个偶然的机会,沈老资助溧水学子的事被他所在的省经贸委老干部处得知。沈老的老同事说:“你做好事不告诉我,你要分几个孩子给我资助!”如今,省经贸委好几位老干部和在职人员都定向资助溧水的贫困学生。
&&& “南京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60年,我感到自豪和幸福,也很有归属感。”沈老说,这些年来,他也受到过很多南京人的热心帮助。广西受助学生来南京看望沈老,他对他们说,“南京是博爱之都,在这儿,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他们也许做得更多,但没有告诉别人。” 本报记者 江瑜(责任编辑:news7)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贫困生自家人均月收入17元 把助学金分给44同学
来源:搜狐教育
第1页:贫困班长的决定:把自己的助学金分给同学
第2页:国家助学金只能帮助最需要的孩子
第3页:孩子们想法很简单就为帮助更多的人
class="abstract bgB clear STYLE1">&&& 编者按:就读于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贫困生班长李明健家庭人均月收入17元,在两度放弃申请国家助学金之后,被全班同学推选作为申请一等国家助学金的人选,而他却做了个惊人的决定,把自己的助学金平分给全班44名需要帮助的学生。
  李明健,威宁人,就读于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父亲在老家务农,母亲右眼失明,三个妹妹还在读书,而他本人身体也有残疾。
  由威宁自治县中水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上,这样写道:李明健家庭人均月收入17元。就是这样一位极度贫困的学子,在2009年入学时主动放弃了申请国家助学金的机会。李明健说:“我们班47名同学中有44名都是贫困生,作为班长我不能拿这个钱,这个钱应该去帮助更需要的人。”
  一年之后,又到了申请国家助学金的时间,李明健此次仍选择放弃。但是同学们不同意,大家一致推选李明健作为此次申请一等国家助学金的人选。这时李明健再次做了个惊人的决定,他在班会上发言时说,希望能把自己获得的助学金平均分配给全班需要帮助的学生。
  然而就是这样的决定却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要出风头,甚至还有人对李明健想平分自己助学金的念头,大加指责。这些天来,这个年仅22岁的孩子背负了太多的压力。
(责任编辑:邓跃)
搜狐教育观察
鲜花和诗最终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脚步,对于老师的感谢也从精神幻化为物质…[]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搜狐教育培训大视野
教育?大视野
《圆桌星期二》两会最强音探讨中国教育承诺的实现路径……
人类有些神圣的情感和伟大的事业是容不得一点污染的…[]
走红网络的清纯美女奶茶妹最新毕业照,美丽依旧……[]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老夫妻17年耗资百万助学 70岁仍一人打三份工
  老人和接受过他们资助的学子。
  他们是生活在乐清农村的一对老夫妻,今年已八旬高龄。半年前,阿婆叶珊珊查出患了癌症,每隔几天,阿公叶定献就要带着老伴去医院做化疗。
  在医院里,叶定献老人经常会接到电话,话筒那边,听得出是晚辈关切的问候。但是,老人每次都说不了几句话,就匆匆挂断电话。有时,医生会问,“孩子们打来的啊?为什么不多说两句。”叶定献憨厚地笑笑,“他们忙着呢。”
  其实,医生不知道,这些打电话来问候的孩子,一共有31个,每个都跟老人没有血缘关系。
  在过去的17年,这对可敬的夫妻捐助了31名贫困学生。生活并不富裕的他们,这些年为助学共支出上百万元,几乎倾其所有。最苦的时候,叶定献曾一人打三份工为孩子们挣生活费。
  “以前,我们一直想回报爷爷奶奶,可他们都不肯。现在,奶奶病了,我们一定要为老人家做点什么,以表感恩之心。”曾受两位老人资助的李杰说。
  受资助学生学业有成
  想回报老人每次都遭拒绝
  李杰在2002年考入浙江大学。然而,那一年家庭突生变故,断了收入来源,大学四年的学费、生活费成了天大的难题。
  也不知道叶定献是怎么知道的这个消息,那年夏天,老人辗转来到李杰家里。
  对于当时的情景,李杰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大伏天,很热,爷爷家住乐清翁街道地盐村,我家住瓯海城郊,相隔五六十公里。爷爷为了省钱,转了4趟公交车,才到了我家。”
  李杰记得,在“考察”完他家的情况确实困难后,当晚,爷爷就答应资助他读完大学。“大学四年,他每年都给我三四千元,帮我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如今,研究生毕业的李杰在杭州成家,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生活稳定。“每逢过年过节,我回温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爷爷奶奶。”李杰说,以前每次去,总会带一些礼物,但他们执意不收,最后只能塞进车子后备箱,原封不动地带回来。
  最近几年,李杰把礼品换成了红包,“我告诉他们,这些钱是捐给他们还在资助的那些弟弟妹妹们的,爷爷才好不容易收了几次。”
  奶奶得病,李杰是31个受资助孩子中最早知道的。
  “今年3月份左右,爷爷将原本要发给自己儿媳妇的短信,错发到了我妈妈手机上,我们这才知道奶奶得了重病。”李杰说,尽管之后爷爷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告诉其他人,但大家还是知道了这件事,“最近,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希望能为老人家带去一些慰藉。”
  说起孩子们的关心问候,老人还有些难为情。“他们都这么忙,我们自己的事,能处理的。”
  他将一生积蓄用在了助学上
  70岁那年还一人打三份工
  资助贫困孩子读书,是叶定献老人一直以来的心愿。
  老人小时候渴望读书,但因家境贫困,小学毕业便辍学了,帮母亲下地劳动,撑起一个七口之家。
  婚后,叶定献和老伴育有三子一女,他们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哪怕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们读书。在他们的培养和孩子们的努力下,几个孩子后来都学有所成。
  叶定献夫妇一辈子勤俭节约,虽攒了一些养老钱,但老人感到身体还行,舍不得闲在家里,农闲时便到乐清柳市镇为公司购货送货,每天起早摸黑,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来往往,风雨无阻,有时还去瓯北、温州等地送货。
  日,叶定献偶然看到《浙江法制报》上刊登了一条新闻,河北省邢台县南石门镇的袁小龙、袁小虎兄弟俩,其母出走7年,其父到东北寻找妻子时误入岐途被关进牢房,兄弟俩和祖母相依为命,生活无着落,没钱上学。
  叶定献联系上这个村里的一位老先生,通过他,将兄弟俩每学期的学费、生活费按时送上。听说小哥俩缺衣少食,还经常寄衣服及鱼干、虾皮等。
  叶定献夫妇为这对小哥俩助学8年,直到2007年他们的父亲回家并找到工作,在对方一再要求下,他才停止寄钱。
  从此以后,老人时常关注报纸上的这类新闻。到2003年,叶定献老人已资助了十几名贫困大学生,老人将年轻时攒下来的养老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由于助学负担较重,叶定献老人同时为三位老板送货,加上每年子女孝敬他的钱,一年有10万元左右入账。“自从结对了这么多贫困生,好菜和好衣服也舍不得买了。”老伴叶珊珊经常埋怨丈夫,“七八十岁的人了,还同时打三份工,每天五更起,摸黑回,连双休和节假日也没有休息。”
  如今八旬高龄仍未放弃助学
  孩子们说,要用特别的方式感恩
  实际上,家里的亲戚一直对老人的做法不太理解。老人的小儿子是一名公务员,他说,不是说不能做好事,但总得量力而行啊。
  其实,叶定献也曾想过,自己毕竟年老了,而且老伴又患了重病,一直在化疗,花钱的地方多,准备接受子女的意见,不再资助更多的孩子了。
  “可他听说又有贫困学生家庭如何困难,上不了学时,就坐不住了。”叶珊珊说。
  今年6月份,子女们打算给二老做八十大寿,老人又将办寿宴的钱全部用于助学。今年高考结束,他们又决定资助两名家庭贫困的准大学生。
  “弹指年华辛勤俭朴八十秋,岁月烟云致力助学梦成真。”两名老人八十大寿那天,叶定献老人不办酒不设宴,只写了这副对联给自己和老伴祝寿。
  “我们此生无遗憾,也不怕别人说我们傻。”叶定献老人说,他这么做,只希望帮更多的穷孩子圆读书梦。
  老人奉献的精神影响着受他捐助的学子,很多人用属于他们的方式,感恩老人。
  如今,已是哈尔滨某中学老师的叶盼盼,曾在大学四年间接受过老人的资助。她说,印象中,老人衣着朴素,待人热情。
  “知道奶奶得了这么重的病,我却没办法立即赶过去。”叶盼盼说,她现在每隔几天就会给老人打电话,经常发短信,“爷爷、奶奶给予我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我想以他们的方式来感恩。”叶盼盼说,目前,在她所在的班级里,也有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她不仅免费为他们补课,还为他们联系一些慈善机构,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帮助。
编辑:侯力新
关键词:助学;考察;大学四年;浙江法制报;化疗
3月22日,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再次来到甘肃会宁,与会宁县第一中学的“圆梦班”师生座谈。2013年10月份,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向会宁县第一中学捐赠了120万元资助金,设立了“圆梦班”,助力60名寒门学子圆大学梦。
百色助学性侵案不公开审理 律师“提级审”被拒,多年来以助学为名,对十余名未成年少女进行性侵且侵吞网友捐款的王杰今天上午在广西隆林县人民法院审理,但由于涉及隐私,法院此次审理不对外公开,审判结果或将择日公布。
薛红伟 绘  每到寒暑假,总有学生抱怨作业多、作业难,搜题软件应运而生。“这些搜题软件功能强大,各科难题都能一网打尽,甚至还能搜作文。”“只要把题目用手机拍照,解答过程和答案一秒立显。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一座城痛别一个人!他17年让2万贫困生圆了上学梦……
14日,仙游传来一个悲痛的消息,爱心老人曾德梅不幸病逝,享年88岁,老人的离去引起莆田全城哀悼。直到去年8月31日晚,曾德梅在病倒前,依旧为贫困生的助学款操心。17年,他走遍300多个村庄、200多所学校,募集3800多万助学款,让2万多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他的善举感召成千上万人加入扶贫助学行列。他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曾老获得的荣誉无数,而让他最受鼓舞的是2014年在北京,受到了习主席的接见。当时,曾德梅作为我省先进个人代表出席了全国离退休干部表彰大会,他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14日上午8时许,突降暴雨,灵车从曾家门前出发,前往仙游县殡仪馆。
在途经的池头路、仙度路、学府路、东一环路、清源路,道路两旁站立着数千群众,目送着灵车远去;
曾老生前的朋友来了,认识曾老的居民来了,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来了,他们手持白菊、眼含热泪,默默地跟在灵车后面,为的是送曾老最后一程;
灵车慢慢前行,跟在后面的送葬队伍不断拉长,数千群众自发加入,队伍延绵一公里;
“曾老,慢走!”沿途执勤的交警,用颤抖的右手向曾老敬了最后一个礼。
“曾老,一路走好!”在县殡仪馆举行的告别式上,前来送行的社会各界群众胸佩白花,排着长队,缓缓来到老人的灵柩前,向老人三鞠躬并绕场一周,表达对老人的敬意;曾经受过曾老资助的学生们,心怀感恩与不舍,有的忍不住放声大哭,有的则默默地流泪……
爱心温暖了一座城 点亮了万盏灯
“一顶鸭舌帽,一个旧公文包,10万公里的行程,丈量出曾德梅助学之路的长度;一摞摞花名册,2万多名寒门学子的就学梦,铸就了曾德梅生命的高度;一位位爱心人士的参与,一个个爱心团体的接力,彰显了‘曾德梅爱心助学品牌’的厚度。他是‘吝啬’的老人,节衣缩食,粗菜淡饭;他是慷慨的长者,扶贫助学,一掷千金。他将‘吝啬’留给了自己,将慷慨献给了社会;他的人生,散发着阳光的明媚;他的善举,如春风一般暖人心扉。”这是一位受助学生深情的回忆。
曾德梅的助学,缘自1999年底的一次下乡访贫。在仙游山区,贫困的家庭和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让他深受触动,他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600元退休金,捐给3名特困生,并承诺长期资助他们上学。从此,他的助学之举一发不可收。
“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一辈子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如今,我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贫困学生,让他们有书读。如果我的力量不足,我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一起来帮助那些贫困家庭,让每一个贫困孩子都有书读。”记者曾经问他助学的初衷,曾老这样回答。
曾德梅当年的助学是这样:拿着手写的贫困生家庭资料,到比较富裕的家庭“讨”学费。这样的行为让很多人误会,甚至老伴也表示不解。“刚开始很多人认为我是骗子,常常遭到别人的嘲笑和白眼。但只要有人相信我的话,愿意出钱帮助山区的孩子,我就会继续走下去。”对于不解,曾德梅这样说。
在曾德梅寒酸的卧房内,堆放着足有两米高的资助档案,每份资料详细记录了资助的学生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家庭状况、经济条件、就读学校、领取的金额以及毕业去向等。“信息透明,还能得到反馈,我有什么理由不放心?”当地一位从事木材生意的商人4年时间内通过曾德梅资助了十几位贫困生。
第一年,曾德梅联系到的爱心人士不足10人,第二年20人,第三年30人……他的事迹经过媒体的报道,在当地口口相传,一滴水荡起“爱心涟漪”,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曾老的助学队伍。各级领导干部,香港、台湾同胞,甚至远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华人华侨,都加入了这一“爱心网络”。
渐渐地,曾德梅老人成为仙游的一张爱心助学名片;渐渐地,曾经受助的学生开始反哺社会,许多公益团体也加入了助学的团队;渐渐地,他的“爱心网络”壮大了,年龄最大的106岁,最小的仅6岁。
2014年底,以曾德梅命名的爱心助学活动联合会成立了。曾老干劲也愈来愈足:当初,他四处为贫困生找资助者;如今,不少爱心人士主动慕名找上门要他推介资助对象。为了实现助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在老人的倡议和努力下,仙游县成立了由他担任常务副会长的经常性助学联合会,建立起经常性、规范化的助学长效机制。
爱心接力,后继有人
助人为乐,在曾德梅爱心助学精神的感召下,当地涌现了一大批爱心助学团体;感恩回报,在曾德梅老人教育下,许多受助的贫困学子走向社会后,也投身公益,反哺社会。
最早跟随曾德梅助学的水果店个体户林瑞荣,有样学样,坚持助学,被誉为爱心阿姨。2015年,在曾德梅老人的鼓励下,还建立了公益组织“瑞荣爱心协会”,如今,志愿者达500多人。
仙游县4名大学生以曾德梅的名义设立了爱心网站,还收到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网友的捐款;香港仙游同乡会也设立了奖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曾德梅所在的木兰社区,设立了慈善机构,专门致力于扶贫助学,有1000多人参与行动,先后筹措善款18.3万多元。
因为曾德梅,许多爱心人士站了出来;因为曾德梅,许多爱心团体涌现出来。在仙游,涌现了海绵团、古道公益仙游站、仙游爱心帮帮团、仙游义工服务队等十几个民间公益组织。其中,有一支由80后90后年轻人组成的团队,他们自称海绵团,希望如海绵一样凝聚爱心,在社会需要时释放爱意。如今,这个自发组织发展迅速,不但爱心成员发展到300多人,还从单纯的资助学生学费、生活费,延伸到结合自身优势,给予贫困学子精神关怀和学业辅导。
“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感受着奉献爱心的快乐。曾老,您走过的路,我们会延续;您给过的爱,我们会传承。”海绵团成员卢惠姗说。
反哺社会,做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曾德梅老人助学的最大心愿。
曾经受到资助的陈欢,如今是莆田市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她牢记曾老的教导,毕业第一年就跟着曾老学习,资助其他学生。
“他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助学;他不辞辛劳,不求回报,乐于助人。我自己默默地告诉自己,以后有能力一定要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在大学就学的受助学生郑嫔说。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曾老,您一路走好!
您走过的路,我们会沿续。
您给过的爱,我们会传承。
您发出的光,我们会弘扬。
怀念,长存心间;脚步,绝不停息。
(via:福建日报 记者 陈荣富 通讯员 郑志忠、海峡都市报、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人均收入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