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2016中国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名分别是多少

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全年GDP为67.67万亿 同比增长6.9%
来源:中商情报网 编辑:中商情报网
中商情报网讯,1月19日统计局官网获悉,2015年全年GDP为67.67万亿,同比增长6.9%。第四季度GDP增长6.8%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战略定力,统筹谋划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一、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上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上年增长2.7%。棉花产量561万吨,比上年下降9.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54万吨,比上年下降1.0%,其中猪肉产量5487万吨,下降3.3%。禽蛋产量2999万吨,比上年增长3.6%;产量3755万吨,增长0.8%。
二、工业升级态势明显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集体企业增长1.2%,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3.7%。分三类看,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制造业增长7.0%,、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新产业增长较快,全年高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0.6%,制造业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8582亿元,比上年下降1.8%。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0.41%。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387亿元,同比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7%。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78933亿元,增长10.9%;民间投资354007亿元,增长10.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2%。分产业看,第一155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8%;第二产业投资224090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投资311939亿元,增长10.6%。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57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5.6%,国内贷款下降5.8%,自筹资金增长9.5%,利用外资下降29.6%。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8%。
全年全国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其中住宅投资增长0.4%。房屋新开工面积15445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14.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6.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7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6.6%。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8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7%。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5.6%。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四、市场销售较快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收入3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商品零售268621亿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33891亿元,增长7.9%。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82%。
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349亿元,增长42.4%。
五、进出口同比下降
全年进出口总额245849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357亿元,下降1.8%;进口104492亿元,下降13.2%。进出口相抵,顺差36865亿元。12月份,进出口总额24757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出口14289亿元,增长2.3%;进口10468亿元,下降4.0%。
六、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价格同比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2.1%,衣着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0%,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1.7%,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0%,油脂价格下降3.2%,猪肉价格上涨9.5%,鲜菜价格上涨7.4%。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5.2%,12月份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6%。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6.1%,12月份同比下降6.8%,环比下降0.7%。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比上年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221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4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8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4544元。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全年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其中,本地农民工10863万人,增长2.7%,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072元,比上年增长7.2%。
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区域结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7.8%,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5.7%,快于东部地区3.0个百分点。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九、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狭义货币(M1)余额40.10万亿元,增长15.2%,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2万亿元,增长4.9%。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35.70万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1.72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8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14.9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94万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41万亿元。
十、人口就业总体稳定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比上年下降0.25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414万人,女性人口6704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2(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4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7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7亿人,比上年末减少568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总的来看,2015年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新兴动力进一步积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实现中高收入水平。
(1)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与国际接轨,国家统计局从2015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采用分季方式核算GDP数据,并公布相关核算结果。
(2)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15年四季度GDP环比数据、2015年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14年及2015年各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6%、1.8%、1.8%、1.7%、1.3%、1.9%、1.8%和1.6%。
(4)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具体内容请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7)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国统一选取了16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直接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8)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9)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10)区域数据采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标准。
(11)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1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全国及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实际增长速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项增速、中位数增速为名义增速;其他指标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2.全国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
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2012年起,国家统计局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具体内容请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5.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货币供应量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
6.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font color="#ff163&&
相关事宜请联系:4 邮箱:
大家都爱看
“你换美元了吗?”随着近半年来人民币的贬值,一些未雨绸......
201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发〔号文,规定将境外金......
进入2016的快递行业资本大战,正在开启另外一种模式——借壳上市......
2015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
《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电影海报
作为首部在非假日......
《寻龙诀》电影海报
作为首部在非假日周末开画的国......
《唐人街探案》电影海报
作为首部在非假日周末开画......
《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电影海报
作为首部在非假日周......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台湾......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4年台湾数控......&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金额扣除从量的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活动的原料和其他中间投入量的增加值。
大小时,该国的经济,最重要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展会之一。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乘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量相比今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包括通货膨胀的影响)。
- 相关网站 -(霍建华的睫毛)
(咚咚不锵锵)
(望美人兮长颈鹿)
(说实话的人儿)
第三方登录:2015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预测 2014年数据及历年排名
我的图书馆
2015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预测 2014年数据及历年排名
2015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预测 2014年数据及历年排名
来源:观察者网&
&&&&&&&&&&&&&&&&&&&&&&&&&&&&&&&&&&&&&&&&&&&&&&&&&&&&
  2015年中国人均GDP预测:2014年中国人均GDP46531元,世界排名仍然落后,历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情况。  备受关注的中国2014年经济成绩单终于出炉。国家统计局今早(20日)发布,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去年全年增长7.4%,好于预期的增长7.3%,但依然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新低。  统计局今天还发布了人口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观察者网据此计算得出2014年中国的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约合人民币46531元),高于2013年的6767美元,但仍然落后于很多国家。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经济总量确实在不断扩大,但是人均水平还是很低,我国人均GDP在世界上还是在90名左右的,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推荐:  年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此外根据日前广东举行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报告,201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6.72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7个省市进入人均GDP“1万美元俱乐部”。人均GDP仍落后  马建堂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有13亿人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锐意创新,我们的经济总量确实在不断扩大,但是人均水平还是很低的,我国人均GDP在世界上还是在90名左右的,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有关标准,我们恐怕还有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我们自己对中国的国情是最清楚的,一方面看到我们国家在发展,总量在增加,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的人均水平还是比较低,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还是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心一意谋科学的发展,一心一意谋包容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情况汇总: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某一年度的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除以同年的人口的人均值。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网站于2013年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为卢森堡,高达11万2135美元。中国香港以38797美元排名第24位,台湾排名第38位。中国大陆以6629美元(观察者网注:6629美元是IMF预测数据,2013年中国实际人均GDP为6767美元)排名第86位,只与泰国、安哥拉等国相当。2014年最新的人均GDP排名还没有出来,但是对比IMF此前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的人均GDP虽然有了一定的上涨,但仍落后。  2013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GDP排名(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网站 中国排行网)广东福建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 中国已有8省市破万 广东省1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广东实现GDP6.78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GDP按平均汇率折合10330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  而在同期,福建实现GDP24055.76亿元,按照该省3774万总人口的数量,人均GDP折合10376美元,同样突破人均1万美元的门槛。  8个省份,已经是中国全部省份的1/4水平。从2008年上海首次突破这一门槛,到今天的8个成员,中国花了7年的时间。可以看到,在进入这一“俱乐部”的8个省区市中,除了内蒙古之外,都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在统计学领域中,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般来说,标志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3年,世界上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的水平,大多属于发达国家和地区。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只是一个经济指标,无法涵括和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中国现在经济纵向是世界第二,但论人均,只能排到世界80多名之后。因此,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是一些地区发展比较靠前。  “同时,由于国内的省份之间没有海关、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性大,因此在地区生产总值的计算上,本身就可能出现重复计算的现象,所以区域性的GDP计算并不一定完全科学,要正确对待和认识。”范剑平说。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可为!  事实上,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跨过1万美元大关,本就意味着经济的优化和社会的平衡。比如韩国、日本,在达到这一标准时,国家的产业升级、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都随之达到了较高水平。  拿这一标准来衡量,中国的“1万美元俱乐部”确实还存在差距。比如广东,在整体的高发展水平之下,是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早在2010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就超过了1万美元,但到2014年,粤东西北等地区的人均GDP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1万美元的水平。同时,让民众感到“被平均”的是,人均GDP上去了,但是居民的收入却似乎未达到与之相匹配的标准。比如,天津的人均GDP要高于北京,但是天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却低于北京。  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居民收入一般占人均GDP的比重为55%,但中国很多地方都不足40%。在广东,2014年,居民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是40%,而在福建,这一比例更是只有37%。专家指出,这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驱动有关,没有真正转型为消费驱动、创新驱动,因此并未完全惠及百姓。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016年中国各省市GDP数据排名及增速
受到经济转型“巨浪”冲击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的在崛起,有的在衰落,有的仍然一枝独秀。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汇总各地经济数据后发现,2015年,全国有约13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位次出现变动。其中,前十名中有一半地区位次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三省集体滑落。尤其是辽宁省,从2014年经济第七大省,滑落至2015年的排名第十位。而在1978年,辽宁省的经济总量为229.2亿元,位列全国第三。
  与此同时,四川省从2014年的全国第八经济大省,2015年一举超越河北和辽宁,成为第六经济大省。
  故事还没有讲完。展望2016年,各地区经济总量的排名将进一步变化。湖北省、湖南省有望在2016年超过河北省,成为第七、第八经济大省。而辽宁省经济总量在2017年或被福建超过,全国前十经济大省地位不保。
  凡事皆有缘由。让我们抽茧剥丝,一窥各地区经济总量变化的奥秘。
四川的崛起
  回望1978年,彼时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六位,仅次于上海、江苏、辽宁、山东和广东。
  此后,四川经济逐渐被河北、河南、浙江超过。1995年到2005年,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九位。2014年,四川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八。2015年,四川经济总量再度回到全国第六位。
  37年一轮回。在四川经济总量排名下降和上升的背后,是此前排名前列的河北、辽宁两省的经济增速放缓。
  和四川省同时出现经济总量排名提升的前十经济大省中,还有湖北和湖南。2015年湖北、湖南经济总量分别为29550.19亿元、29047.2亿元,比上一年实际增长了8.9%、8.6%,名义增长了7.9%、7.4%。两省2015年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辽宁,与河北经济总量29806.1亿元,差距分别有200多亿、700多亿。
  不仅仅是河北和辽宁,整个东北三省,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迹象。2015年,黑龙江、吉林经济总量的增速排名全国倒数。2015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名义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已近乎“硬着陆”。和他们“相伴”的还有山西、新疆、甘肃,名义GDP增长率为0.32%、0.55%、-0.66%。
  同时,从2015年的数据看,中国区域经济出现了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发现,2015年经济总量前5个大省,经济增速均为8%或者以上。西部、东北不少省份经济放慢,与经济大省拉开了距离。
  2015年,全国经济增速为6.9%。2015年,广东经济增速为8%,高于2014年的7.8%。浙江2015年经济增速为8%,也高于%的增速。
  此外,西藏和重庆2015年经济增速均为11%,排名全国第一,均比2014年的10.9%、10.8%加快。受此影响,重庆2015年经济总量超过了黑龙江。陕西、贵州、江西也分别超过内蒙古、新疆、天津的经济总量。广西也超过了天津和江西的经济总量。
重工业拖累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2016年,湖北、湖南有望超越河北,成为全国第七、第八经济大省。福建则有望在2016年、2017年缩小与辽宁的差距,并在2017年成为全国第十经济大省。
  我们看一组数据。河北2015年名义GDP只增加了1.31%,湖北、湖南2015年GDP名义增加了7.9%、7.4%。2016年,河北经济增速目标是7%,与2015年一致,工业目标只有5%以上。
  考虑到河北2015年服务业比重仅占40%左右,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比重仍达到50%左右。根据河北政府的安排,2016年年内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2016年,河北名义GDP仍难以快速增长。因此,如果2016年湖北、湖南名义GDP增速达到6%以上,可实现约1700亿元的新增经济总量,将有望超越河北。
  如果梳理排名被超越的各个省市情况,可以看到重工业对这些省市的拖累明显。2015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8%,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2.8%,位列全国倒数第二。黑龙江为0.4%,河北为4.4%,也排名靠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均收入排名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