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长度测量国际标准制定是由中国主导制定的

2010年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达227项_网易新闻
2010年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达227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丽楠)记者6日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获悉,2010年,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达227项,承担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技术机构秘书处达到50个。 
据介绍,2010年中国新承担13个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秘书处,新提交ISO、IEC国际标准提案47项。在第74届国际电工委员会大会上,中国共有6项自主提出的项目被批准发布为国际标准,18个项目成功进入草案投票阶段,新提交了11项国际标准提案。
2010年,中国充分发挥ISO常任理事国作用,积极参与ISO未来5年战略规划的制定,积极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ISO制定更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措施。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无锡企业主导制定首个由中国企业制定国际标准
&&&&来源:&&&&
原标题:手握“话语指挥棒”引领产业起舞
一家仅有30余名员工的高科技企业,却在国际同行中拥有重要话语权――由江苏科博世羊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耗时近5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17749《绝热材料――羊毛毡和羊毛板》,已经通过国际标准组织专家初步审核,有望于2016年成为全球通行的技术标准。这是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制定的建材产品国际标准。
近年来,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越来越多的无锡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突围”。而积极参与到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制定,正是许多无锡企业占领同行业技术制高点的有力抓手。据统计,2014年全市新增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10个,总数达到72家,其中8家为国际组织,位居全国前列。去年无锡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72项,位居全省之首。这些主导“游戏规则”制定的无锡企业,既有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也有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显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已形成整体合力。特别是在物联网领域的标准制定中,无锡企业已主导或参与制定9项国际标准,占国际标准总数的50%以上,此外还主导或参与了9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的制定。
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无锡企业,开始逐渐转换角色,从过去跟着别人指挥棒转的低端供应商角色,逐渐转型为指挥别人按照自己步伐“跳舞”的产业引领者。江苏科博世羊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是一种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天然纤维保温吸声材料。
“过去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对产品价格、质量标准没有发言权”,总经理成钢说,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该公司技术水平飞速进步,已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实用新型专利。前不久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为进入美国市场,“科博世”必须通过北美地区建材产品最重要的认证――CCMC。前不久,该公司加拿大分公司开始申请这张“入场券”时,需要有一个国际标准作为参照。经过一番交流,美方专家惊讶地发现,这个国际标准是“科博世”主持制定的――参加考试的,正是出题者本人!成钢说,北美等海外市场的一路绿灯,有望使公司出口额大幅增长,“我们有信心通过几年努力,做到全球前三!”
转型路上不仅有中小型科技企业,更有许多传统行业里举足轻重的知名企业。他们通过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了解到国际市场最新的发展趋势,为自身的转型发展找准定位,使质量效益不断得到提升。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的企业,10多年来参与制定、修订的各类国际、国家标准达40多项。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过程中,阳光集团第一时间了解到国际标准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市场关注的热点,提前对生产中所使用的染料、助剂等化学品进行分析研究,凡是对健康、安全、环保等有影响的全部停止使用,并不断淘汰或改造生产设备,调整生产工艺,实现清洁生产,使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创新驱动引领下的转型升级,带来质量效益的显著增长。2014年,我市企业获得国家、省质量奖创历史之最,获奖企业数名列全省前茅。据统计,去年我市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5.3%,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所有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全市累计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7个、江苏省名牌产品275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4个、省著名商标500个。(记者 赵晖)
(责编:赵淑霞、秦晶)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变形金刚”现身南京
特别关注|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新闻源 财富源
于立梅: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13年间增长近10倍
&&&& 16:51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6日讯(记者 佟明彪)10月14号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标准日,中国经济网与国家标准委以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推出了系列访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计划科研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ISO管理局技术支持机构秘书长于立梅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表示,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国际标准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技术机构领导地位上有了重大突破,另外在国际标准制定的数量上比十年前增长了约十倍。
  于立梅介绍称,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从建国初期到21世纪初属于学习阶段,我国基本上是学习和跟踪,采用国际标准。“因为这个时期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高。通过这个学习我们提高很快,包括国际标准修订周期缩短了,成本缩短了。同时,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初步建立一个标准化体系。
  第二个阶段就是近十年来的阶段。“十年来我们国家的国际标准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于立梅说,首先是在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领导地位上我们取得了很大突破,2008年、2011年,我国先后成功成为ISO常任理事国、IEC常任理事国及其标准化管理局常任成员;2013年,接连成为ISO技术管理局常任成员,担任了IEC副主席即市场战略局主席,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我国成功当选ISO主席,这是ISO自1947年成立66年来,我国首次担任最有影响的国际标准组织的最高领导职务。
  其次是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加。于立梅介绍称,我国提交的国际标准超过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国际标准提案数量在ISO、IEC成员中位居前列,由10年前每年仅几项增加到每年30多项。到2013年9月底,我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ISO、IEC国际标准,从2001年的36项增长到298项,增长了近10倍。已经正式发布的国际标准达到141项。
  另外,我国国际标准化领域合作交流能力不断加强。与欧、美、东盟、东北亚、俄罗斯和上合组织等建立了对话机制,到2013年9月底,与英、美、德等28个重点国家和地区签署了49个协议,与美、英、德、韩、澳新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建设了7个标准信息平台等。
  我国还初步形成了一支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复合型专家队伍。目前在ISO和IEC,我国有能力直接参加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工作组注册专家已超过2000多人。
编辑:罗伯特
高清图集赏析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中国将主导制定稀土国际标准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标准 中国特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