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创业方向中寻找自己的方向

怎样找自己的创业团队? - 知乎237被浏览13606分享邀请回答1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2015年11月尔雅《创业管理实战》考试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11月尔雅《创业管理实战》考试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一般来说,创业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个人主张,一个人发展,一个人成就;另一种是一帮人主张,一帮人发展,一帮人成就。在现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单打独斗到底是否依然可行?我认为并不能完全排除单打独斗成功的可能性,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尝试进行单打独斗:
  第一种情况,你做的这件事情其实不需要合伙。如果你是以个人 IP 为主的创业,只要尽量发挥个人 IP 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状态。如果你是作家、写手或主持人,围绕这个优势来创业,我认为以单打独斗为主是可行的。
  第二种情况,你的创业想法和内容还处于极为初始状态。在这种条件不成熟的阶段,会很难找到合伙人。这时,要尽量一个人深思熟虑,先自己单打独斗创造出某种模式模型,或者至少先理出清晰的头绪来。
  整体来说,分工合作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并且先有分工才有合作。分工合作就需要每人的才能不一样。在一个创业项目上去分工,需要明确知道要什么样的人,要有几个合伙人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完。随后,一种合力就会在分工基础上形成,形成一种合作趋势,也就是团队。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其内在的含义就是要想把一件事做好,需要与人合作。
  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项羽是个英雄,但不是一个领袖,因为他一个人单打独斗争取天下;而刘邦却是一个好汉,还不止三个人帮他,所以最后取得天下。这是合伙才能取得成功的最大印证。
  我们想要做大事业要有合伙人。这就涉及到我们需要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应该注意对方的哪些特质,以避免一些不足。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特质,到底自己是领导型的特质,还是追随型的特质,这件事情特别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追随型的人,在创业中把自己变成一个领导者,但你又没有领导能力和优势,这样的创业就会很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人会发现你其实不具备领导他们的能力,就有可能造成离心离德,或者公司被他们翻盘,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你本人如果是追随型特质,那么你最好一开始就不要去主导创业,而是追随某一个你认可的人进行创业。
  就像当初萧何追随刘邦一样,尽管刘邦是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而当时萧何已经相当于现在的县委副书记这个级别了,他却倒过来追随刘邦,因为他认为刘邦身上有领袖气质。萧何把自己看得非常清楚,他配合刘邦把事情做得很好,而不是刘邦来配合他。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个像刘邦一样具有领导特质的人,那么你主导创业让大家来追随你,就会比较正确。
  所以,对自己的特质进行界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发现大量的创业者其实是追随型的人物,但却主导了创业,结果干了半年、一年后发现主导不了局面。而又有些人是领导型特质,但由于实际问题追寻一些人创业,结果追随了一两年以后就很容易让公司翻盘,或者不能忍受别人对他的管理而愤然离开。所以,在我们找合伙人前,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自己的特质是什么。
  如果我们将来要找合伙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价值观和情趣要尽可能相同。所谓的价值观和情趣相同,就是我们对事业未来看法。例如,这件事情应该做成什么样子?为什么样的人服务?为这些人服务背后的情怀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相处,对于重要事情的看法是什么?什么叫正确地做事情?这种大方向的看法必须要尽可能一致,心意相通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情趣相同不是指男女之间关系的情趣,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情趣。比如,你们都很喜欢大自然,都很喜欢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都很喜欢读书。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趣味或者共同的度假方式,这样才能拥有更好的关系。
  所以,找合伙人需要达到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的相同,一是情趣相同。这样的合伙人能够坚持得久一点。
  第二,合伙人需要拥有不同的能力。能力相同的人在一起会形成能力拥挤现象,能干的事情抢着去干,不能干的事情没人干了。所以,在寻找合伙人中的另一重要事情是寻找能力互补的人。
  如果想要合作长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利益分配机制和能力贡献测评模型。随着创业时间过了一两年,大家会发现各自的能力贡献不一样,最后股权结构和利益分配僵化,可能会导致有实力的人拿的股权少,没有能力的人拿的股权变多,到最后就会出现散伙结果。
  另一重要要素是领导人的替换。当我们发现最初引导创业的人原来是个追随者特质,而且在团队中出现了有领导型特质的人时,一定要交换岗位,尽管这个会有一定的难度。请记住,让最合适的人呆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并且保持一种能上能下、互相配合的心态,才能真正把创业做成功。您的位置: >
90后创业者、易题库CEO武星宇: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  来源:   |  作者: 孙磊  |  责任编辑:
  原标题: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本报记者 孙磊 文/图
  优秀的创业者多数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成为90后创业者最光辉的榜样。在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90后创业者如今站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还有很多像武星宇一样的创业者,试图在这场浪潮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时代最前沿的弄潮儿。
  大学二年级就开始创业
  下午三点钟,武星宇背着帆布背包来到了北京新中关大厦里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在这里,他是易题库公司的创始人和CEO,旁边的办公室里有25名紧张忙碌的白领,都是他的创业伙伴和员工。此时,距离他大学毕业仅2个月时间,刚刚过完他的22岁生日。在还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武星宇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最忙的时候既要写论文、做毕业设计,还要兼顾创业,如今他的网站已经有10万注册用户,正在筹划A论融资。
  著名的企业家、天使投资人雷军说过,选择所从事的领域,最重要的是看这个领域的市场是不是足够大。当他发现全世界有几十亿部功能手机需要更新换代时,就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手机行业。
  年轻的武星宇也是这一观点的坚定支持者,他说:“年轻人做事情,一是要竞争环境比较公平,二是要市场足够大,三是能够发现并且抓住用户确切的需求。我发现在线教育行业这个领域正好符合以上三个要求。”“在线教育涵盖面非常广,仅仅就中学而言,现在全国中学有7.5万所,中学生有1亿人,每年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有1000万人。中学教师有1300万人。这足够说明在线教育的市场有多大”,说起这些数字,武星宇如数家珍。
  作为一位90后创业者,武星宇吸引了不少目光。他屡屡出现在各种场合,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他今年6月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所学的专业是电影制作。从导演到在线教育,这个跨界似乎有点大,不过在武星宇看来,这一转型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武星宇因为要拍摄一系列与学校题材相关的影视作品,便经常回母校北大附中借用场地,借此机会也来看望当年的老师,去得次数多了他发现老师们的课后时间大多被给学生找题、出卷子、判卷子所占用,老师们原本真正应该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有的老师对他说:真希望从这种机械化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这句话点醒了武星宇。看到老师们如此辛苦,而教学又脱离了其本质,变得为了考试而考试,武星宇在想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帮助老师提高效率,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之上,而不是考试之上。“现在这个社会的许多机遇都潜移默化地隐藏在大多数并不被人注意的细节当中,一次聊天,一个不经意间的吐槽,都有可能蕴藏着许多信息;没有一个机会能够主动地告诉你,向你推荐它自己,而是需要一个人有提炼信息和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武星宇说。
  武星宇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与许多拍着脑袋想出来的主意不同,这种有着强烈的用户内驱力的诉求,显然更加具有市场前景。一次创业计划也就在武星宇的脑中应运而生。
  有了想法,就迅速地付诸实施,年轻人的果敢无畏在此时派上了用场。武星宇最初先着手注册公司,2012年的最后一天,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此时,他并没有急着为公司招兵买马,而是留了半年的时间来做市场调研。2013年整整上半年,他不停地与中学教师、教育从业者交流,还参加了许多行业会议。
  在交流中,他在思考在线教育究竟会有如何的前景。在这半年中,也有一些在线教育企业诞生。这些企业都变成了武星宇最直接的案例。他发现许多在线教育企业的目标客户都是中学生,而中学生是没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群体;同时他发现,中学阶段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他决定把目光锁定在中学教师身上。
  针对教师需求而建设网站的想法至此形成了。2013年中,武星宇开始招募团队,洽谈天使投资,寻找各种资源构建网站。直到今年3月份,开发了九个月后,他的题库网站正式上线。
  分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职业
  “创业这个词儿就看怎么定义了。如果非要把开公司当作创业,那确实是我的第一次,”但是武星宇觉得,在大学期间拍摄了十多部微电影。每一个电影剧组就像一个小公司,导演不仅要管人、管钱,还要负责艺术上的创作。每一个剧组搭班子就像成立一个创业公司一样,团队中的每个人从开始的不熟悉,慢慢磨合,从而进入最佳状态,锻炼了带队伍的能力。
  电影事业他也并不想放弃,有一次武星宇在跟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聊天时,他们的话对武星宇特别有启发:“当导演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积累出来的,一定要有非常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一个导演是大学毕业之后立刻就能成名,必须要在社会上打拼一段时间,三四十岁的时候才能成功。”所以我就想,用个十来年的时间,专注做在线教育,在这个领域拼一拼。十年之后我才32岁,到时候再去做导演。做导演之前究竟做哪个行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积累下许多对未来人生发展有价值的阅历。如果这十年中能够小有成就的话,不是更有意义吗?
  电影的拍摄工作非常辛苦。有时候冬天拍戏,没有摄影棚,剧组就在室外拍戏。天寒地冻,剧组就披着绿色军大衣,还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监视器。做导演还要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从买盒饭到选演员,事无巨细必须面面俱到。这种辛苦都为他的创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其实武星宇从中学时代就对影视具有浓厚的兴趣,曾经帮他的母校北师大附中拍摄过校庆的微电影。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帮助广告公司拍摄宣传片。对于导演和创业,武星宇有着很明确的看法:“一个人应该把兴趣和事业分开。”
  如今,对于在线教育的发展,国家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2010年,教育部门发布“教育中长期规划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在2020年前实现全民的教育信息化。除了国家的规划,用户的需求也特别强烈。高校会进行扩招,可是在中学的师资配备却是稳定的。学生数量变多之后,教师的压力随之而增加。现在的用户数量达到了将近10万的量级。
  现在公司已经处于初创的后期,武星宇在公司主要负责两头,比较重要的事情,比如说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融资、宣传;在小的方面,他会更加关注用户体验,每当有一个新的功能上线之后,他就会首先使用一下这个功能,做一次测试。
  对于团队的组织,武星宇也有着自己的看法。现在的五人核心团队是他通过在行业内的人脉组织起来的。他并不看好纯年轻人的创业队伍,一帮青年人一起可能非常有激情,但是这个激情是否可持续;当做出一定的成绩之后,会不会产生意见分歧,都将是未知之数。
  创业团队的年龄多样化,年长者有经验,年轻者有干劲,将使团队形成一种互补。“我们的产品面世之后,就像是福特公司发明了汽车生产的流水线。老师们不用再为布置、批改作业而烦恼,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改进教学方法方式上。”
  作为一家新兴公司,能不能融资将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幸运的是,武星宇找到了光华鼎立作为他的天使投资方。这是一家在教育培训行业很有积累的公司,为他的业务拓展提供了现有的渠道。新的公司成立,困难每天都有。网站刚刚上线时,访问量还小;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网站后,访问量突然暴增,而这个时候,这个创业团队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结果就是服务器突然宕机,导致外界无法访问。经过此事后,公司增加了网站服务器的带宽,同时也意识到,将来发展起来后所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天就准备好失败
  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了创纪录的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相比去年,2014年的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达到727万之多。如果加上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以及大量的海归生,今年的就业人数还要更多。
  创业对于90后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对于像武星宇这样的90后创业者来说,他们完全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物质上的优越感。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里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句话也许正揭示了90后创业的原动力。他们在创业中对内在满足的需求就更加旺盛,为了兴趣和意义,他们愿意付出更多。
  “90后”这个词曾经引起争议,有些青年人不愿被人称作90后,但是武星宇对于这个词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没关系,这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只是不要把人标签化”,他淡淡地说。确实,有些时候年龄的代沟被人为地夸大,实际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90后的年轻人可以获得的信息和资源,不亚于任何一个有相当工作经验的成年人。
  “如果非要说出作为90后区别于80后、70后的特点,那就是我们这一代出全球性顶尖互联网企业的几率比较大”,同为90后创业者、软件管理公司东革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姚欣宇这么说。
  与所有的创业故事一样,有成功,就有失败。马云说,今天不会成功,明天不会成功,后天会成功,可是大部分企业都死在了明天晚上。对于失败,武星宇并没有畏惧,他说,从创业的第一天他就做好了这个准备。失败就像生老病死一样,是无法避免的,既然如此,还为什么要惧怕呢?
  武星宇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了一篇文章,有句话他深以为然: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成功与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关键是对商业世界和变化的理解。作为思维成熟的一代,90后有更加敏锐的嗅觉感知用户的变化,以及更加独特的追求。忽略90后的标签,能看到更多的变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创业发展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