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融宝的性质的创新力和影响力怎么样?

&&&&收藏本站
&&&&&&&&&&&企业新闻 > 正文
真融宝2017年首月运营报告发布 累计投资突破500亿
  近日,真融宝公布了2017年1月平台运营报告,报告中显示真融宝累计投资总额在日11时突破500亿元人民币大关,并与1月底达到520亿元人民币规模。据行业相关机构统计,截止到目前互联网理财平台中累计投资总额超过500亿的仅10余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仅陆金所、红岭创投、铜板街等6家平台。而在互联网智能化财富管理领域,真融宝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平台。  据了解,真融宝成立于2014年8月,在业内仍属于“新锐”平台,能够在短短2年多时间里迅速成为行业TOP平台,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其“科技公司”的定位,通过组建专业的金融团队和互联网技术团队,实现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力。对于真融宝来说,选择“智能化财富管理”为用户构建跨资产品类和市场的一站式理财平台,避免了与普通互联网理财平台、P2P类型平台的直接竞争,可以将平台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创新而非市场推广上。  在1月报告中,真融宝重点提及了平台获国家认定为“国家高新科技企业”并荣有“财经奥斯卡”之称的金蝉奖,被评为“2016年度科技金融公司”。而在此之前,真融宝也陆续获得了2016年金融交易技术大会“2016资产管理新锐奖”,2016年小饭桌全球青年创业者大会“2016年度新锐创业公司”,第八届金融科技与支付创新年会“fintech技术领先奖”凤凰WEMONEY2016新金融峰会“年度卓越智能理机构”,中国村互联网金融论坛“2016年度中国金融科技最具竞争力企业”等诸多荣誉。  业内的认可源自优秀产品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我们不难发现,真融宝获得的这些奖项都是围绕着“新锐”“创新”“技术”“科技”等关键词,真融宝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一直是以“一家拥有技术实力的创新科技公司”形象出现。  真融宝所研发的“蜂鸟系统”以多元化分散的策略搭建优质的基础资产组合模式,通过分层、分类、分散原则对资产进行多元化配置,构建多类资产的投资组合,实现了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而平台“10大安全技术手段”中的诸多细节都体现了真融宝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竞争力”的平台运营思维。1月报告中对“免费提现”、“账单查询”等细节功能的重视,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100亿时,觉得很自豪,我们是真把这件事做成了;如今突破500亿,表明这是一个可行、成熟的模式,但压力也就更大,尤其在资产和风控上更需要多下功夫。”正如吴雅楠先生在前不久的采访中所说的那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管是大的产品模式、风控体系,还是如账单查询、提现系统这些细节功能,真融宝都会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  500亿,对于真融宝是阶段性的成果,更是互联网金融下半场的起点...
&&政策动态
&&产经快讯
&&要闻回顾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必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备号-2 公安备案:真融宝、蚂蚁金服等入选2017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
真融宝、蚂蚁金服等入选2017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
老刘的讨论
在今天由亿欧举办的“服务实体经济——2017中国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峰会”上,真融宝、蚂蚁金服等50家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入选“2017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区块链等新型科技,正在革新金融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以真融宝等为代表的科技金融公司正在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本榜单参考企业的综合品牌影响力、营收/用户/业务规模、融资/估值金额、市占率、金融牌照的含金量等指标。参选企业覆盖了综合服务、民营银行、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金融大数据、农村金融、汽车金融、网贷、财富管理、区块链(分布式技术)10大细分领域。同时,此榜单聚焦企业的创新力和影响力两大关键指标,以成立时间、创始人/第一负责人等高管团队为辅助指标。创新力涉及到的维度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以及区隔对手的差异化策略;影响力主要参考融资数据(互联网企业)、产品/地域覆盖率、营收规模、新闻热度、百度指数等指标。此外,作为强监管行业,金融服务企业的牌照布局、合规化设置是重要指标之一。并且,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的元年,至今,企业的发展大多进入冲击二级市场的退出阶段,因此“资本市场认可度”也是一个重要考量维度。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表示,很荣幸真融宝能入选“2017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这是对真融宝这几年所取得成就的认可,真融宝在科技能力、金融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方面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吴雅楠指出,目前的金融科技已经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搭建一个桥梁。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基因使得金融科技模式在服务中小微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打穿了渠道,扁平了层级,拉近了与中小企业的距离,缩短了服务半径。据悉,真融宝正式上线于2014年8月,现在已经平稳运行了三年,三年来累计服务用户超过220万,累计交易额接近1000亿,为用户赚取了超过7亿元的收益。另外,真融宝目前在合规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将持续在金融科技、大数据、智能投顾得方面持续发力,为更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亿欧认为,金融科技驱动金融产业的创新与重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和新工具使金融脱媒,降低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推进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融合发展时代到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老刘的讨论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日更新单手理财信息实时推股票消息
作者最新文章如何提高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创新女职工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五月风》论文专辑-年
如何提高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创新女职工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摘要】:正工会女职工组织是维护女职工权益,调动女职工积极性的基础组织,是女职工利益的保护者,也是及时准确将上级方针政策贯彻到基层、加强女职工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切实提升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做好新时期女职工工作的关键。那么如何创新女职工组织活动载体、提高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呢?本人认为要狠抓女职工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流女职工组织,不断提升女职工组织干部学习能
【作者单位】:
【分类号】:D412.6【正文快照】:
工会女职工组织是维护女职工权益,调动女职工积极性 部。培养想学、真学、善学理念,付诸于具体行动,打造专业型的基础组织,是女职工利益的保护者,也是及时准确将上级方 女职工组织干部团队。同时,要克服“工作忙没时间学”、“生针政策贯彻到基层、加强女职工思想教育的重要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晓莉;;[J];科技资讯;2011年10期
廖新华;;[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22期
;[J];当代工人(C版);2013年04期
余海玉;;[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邢爱梅;;[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李丽红;;[J];河北企业;2012年02期
咏雪;[J];妇女学苑;1991年02期
谢玉华;;[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王枫;向丽群;;[J];当代工人(精品版);2010年03期
邱晓露;;[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阮冰莹;[N];潮州日报;2013年
江致礼;[N];首都建设报;2008年
郑炜君;[N];嘉兴日报;2010年
于爱莲;[N];工人日报;2004年
姜健;[N];牡丹江日报;2011年
黄再生;[N];西南电力报;2004年
李石伦?实习生
潘丹;[N];广西日报;2007年
许奕飞;[N];潮州日报;2007年
李新和;[N];焦作日报;2011年
记者喻兰、实习生郝雪莉;[N];昌吉日报(汉);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广播影响力源于节目创新力
广播影响力源于节目创新力(七)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LBS技术在移动广播中的运用初探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硕士   张乡平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   赵 方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黄 佩
要:LBS技术及其应用关注信息的空间成分,使信息传播更能凸显实时实地的特点。本文简单介绍了LBS技术目前的应用,通过分析广播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机遇以及该时代信息传播的新需求,提出了广播业与LBS技术结合的一些趋势,也分析了技术应用存在的困难。本文认为,推动广播与LBS技术、3G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发掘可行的商业模式,逐步实现升级创新,是拓展广播业的服务领域和功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LBS 移动广播 媒介融合 商业模式
  信息技术的革命引发了传统传播媒介的变革,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新旧媒体的融合。随着3G技术、LBS技术等的发展,广播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网络媒体传播的主要内容仍来自于传统媒体,广播有着独特的资源平台优势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手段,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巩固和提高广播的地位和水平势在必行。另外,受众对接触的信息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和提高,多媒体式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及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地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考虑到人类所获得的信息中,80%以上都具有空间成分,因而如何让传统线性传播的广播与受众的空间位置结合,构建一个社会化广播服务系统,满足受众的新需求,成为广播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LBS技术及其与网络结合的商业模式
  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即通过通信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WiFi网络等)技术或广域定位技术(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殖业务,通过某种定位或融合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他人及通信系统,实现信息、娱乐等相关信息服务的业务。
  LBS具有信息传播实时实地的特点,能够很好地与现有的网络服务相结合。当前LBS已与手机、社交网、团购网等相结合,产生了以下四类新的商业模式:(1)娱乐类。利用LBS技术开发的游戏,通过奖励勋章或积分的方式激发更多用户的兴趣,嘀咕网就是国内的代表,它鼓励用户签到获取积分。另外还有签到+房产买卖的模式,在游戏中引入了传统的道具元素。国外还有基于位置的游戏将控制台游戏延伸于街道,使世界范围内的在线玩家与城市街道上的玩家彼此互动。目前国内也已经有基于LBS的游戏出现,正在寻找新的营利方式。(2)生活服务类。利用LBS提供基于地理位置进行生活服务类的搜索,能够给用户一些吃喝玩乐的建议。目前,大众点评网已经推出了Android和iPhone客户端,用户可以搜索周边饭店餐饮信息。同样,基于地理位置的其他周边搜索服务应该有很大的需求。(3)社交类。随着移动终端应用的推广,LBS技术已与微博、社交网站等结合,查看好友的动态不仅仅是文本和图片,还可以加入位置信息,用户能够很好地针对位置信息与好友及周边环境产生互动。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小型网络社区“区区小事”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4)商业类。通过检测用户位置向用户主动推送一些商业推广信息,比如,基于位置的团购及打折信息推送。用户安装Getyowza软件之后可以设置推送距离(推送距离自己多少范围内的优惠信息),可以直接在Google
Maps上查看这些优惠信息,可以收藏自己喜欢的店铺,选择只接受自己收藏店铺的优惠券的推送信息,而且该软件推送的优惠券不需要打印,直接给商户看便可以享受打折优惠。
  综上所述,LBS的应用有可能成为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连接的突破口,LBS整合了互联网平台和移动数据平台,创建了“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务,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了全方位的社会化网络服务,形成了全新的社会关系,以及群体、组织和个体之间的相互连接和行动规律。可以想像,LBS技术与生活的其他方面整合,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外的便利。比如,在旅游时,根据用户具体位置,移动终端可以选择查看相关导游信息;上下班高峰期,一个汇总车流信息的数据处理中心,能有效地根据用户位置帮助选择最优线路;急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位置信息更是能为救援提供重要线索。
  二、广播业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发展机遇
  目前,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及通信网三网融合正向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演进,将会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广播从上世纪初诞生以来,凭借其收听成本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传播迅捷、覆盖广泛、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长期作为重要的媒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介终端多样化,受众身份发生了变化,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如何顺应环境的变化,开发占领新市场成为广播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在竞争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广播业已开始进行新老媒体融合工作,转向了数字化、专业化和多媒介交互的传播模式。
  以网络广播为例。网络广播是一种网络流媒体。它通过建立因特网广播服务器,对运行广播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传输广播信号。连接互联网的终端都能够通过广播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等接收网络广播,传统媒介的内容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也能通过网络传播给新媒体用户,形成了广播服务网络化的新媒体形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网络广播,弥补了广播线性传播、无法保存、不能检索、可视性差等缺陷。网络广播融汇了互联网与音频广播的优点,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符合受众需求的节目,在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增加趣味性,使节目更灵活多样,同时也方便受众保存检索喜爱的节目。网络广播的传播符号多样化、传播方式非线性化的特点,极大地延伸了传统意义上广播的触角。当然,媒介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仍在继续,移动广播终端是当前广播业应该关注的重点。新技术逐步打破了产业之间的界限,使人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新的可能。一方面,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
Broadcasting),通过将音频信号数字化,从而为广播带来了高清音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智能化交互式的服务系统;另一方面,3G技术也给广播带来了生机,对广播而言,3G最重要的贡献是为广播带来了更多的“移动受众”——这是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受众群体。常用的移动广播终端——手机和车载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整合新技术、新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豆瓣网借助其互联网开发的技术优势,已在移动终端拥有广播应用程序豆瓣FM,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收听音乐广播节目。受众也不再受限于传统广播单向的受传关系,更追求传播中的互动性,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媒介融合获得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渠道选择。
  三、移动化、分众化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需求
  广播能够给受众提供的信息,其他媒介一般也能提供,而广播独有的强伴随性、动态收听等特点让收听成为一种“并行”行为,我们常常一边听广播,一边做别的事情,其他媒介就不易做到。而智能手机、汽车的普及,使得“移动受众”越来越多成为广播业不可忽视的人群,这又恰恰是广播易获取便携特性的反映。据我国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移动受众”成为广播收听的主流,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居民开车和乘出租车收听广播的比例高达15.4%,也就是说,全国每月有8000万左右的居民经常在车上收听广播。
  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单一结构被打破,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阶层和身份的群体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取向、活动区域、社交圈子、文化追求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性。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着信息量严重供大于求的现实,我们每天面对无数的信息要筛选,选择的自由度无限变大,这同样也可能是一场被信息淹没的灾难。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使受众的小众化、分众化的市场细分成为必然。广播节目不应再是无法选择、听众只能被动接受的传统形式,广播业应该运用技术,主动推出专业化、定位准确、能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内容,从容迎接新媒体挑战。
  四、LBS与移动广播的整合
  当技术发展到更加多样化之时,承载信息的媒介形态也发生重要变化。“三屏”(电视、电脑、手机)媒介发展为更加广泛的车载、导航、户外交互屏等具有移动性的终端。以移动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移动互联网,具有强调地点(位置)的特点,加强多网、多模融合及平滑接入是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性能,而针对用户时间上的碎片化、拼贴化进行见缝插针的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最独特的特点。日趋加快的生活节奏,需要有满足受众需求的服务来填补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获取信息的便捷性。据摩根士丹利2010年发布的《互联网现状》(State
Internet)报告,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5年内就将超过“桌面用户”。移动终端以位置为自变量,在LBS技术的支撑下,衍生出许多应用和服务。从广播发展来看,与LBS技术整合的移动广播终端能有效地满足移动化、分众化的受众需求,是广播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移动点播式广播。媒介细分是碎片化市场的必然选择,表现为根据不同的需求“量体裁衣”,这是受众需求细分的充分体现。社会群体“多层分级”,不同的小众群体开始追求“个性化”并讲究“定制化”的内容,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移动化和分众化的广播受众群体的特性,点播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点播式广播强调受众与信源的交互性,受众通过主动选择广播节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广播客户端从信源接收一个媒体流,客户端可以对该媒体流进行自主控制。点播式广播是数字广播一种新应用,市场上已有小部分数字广播收音机能够点播,实现广播从“流媒体”到“库服务”的转变,受众能够点播、收藏自己喜爱的节目。事实上,在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大量的移动受众有用手机或车载广播获取信息的生活习惯。将LBS技术整合进点播式广播业务融合在手机和车载广播终端,根据受众的地理位置提供可供选择的电台服务,包括高品质的多媒体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互动信息产品,甚至可以推送一些符合受众习惯的分类生活信息等,让广播做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给真正需要的受众。商家也可以利用广播覆盖范围广的特点,结合LBS技术得到的位置信息,精确地定位可能的客户,有效地发布优惠打折等信息。有了精确的位置维度参考,信息价值得到极大提升,通过“位置”这个关键节点,将商家广告信息与可能对广告信息有需求的受众更好地结合。
  2.基于位置信息的引导和调度。广播电台利用其资源优势,往往可以掌握比如某地的交通情况等信息,根据受众的区域来推送相关的交通调度信息,从而有效地调度车辆,疏导交通,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将广播和LBS技术结合,可以根据受众的不同位置,传送有针对性的交通信息,不同的需求。在遇到台风或者地震等极端情况下,广播的伴随性往往能在紧急避难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而基于位置对受众发布有针对性的广播甚至可以成为极端场合引导人群的重要救生工具。社交网络是目前较为热门的社会现象,如果在社交网络中加入广播及LBS位置信息,利用电台主播的号召力发布友伴信息,可以让用户获取处于同一地理区域的友伴,产生更强的影响力。通过与社交网络的结合,能够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为受众提供“圈子化”的趣味性节目,提高受众对广播的黏度,从而提升品牌竞争力。
  五、LBS技术在广播领域应用面临的难题
  1.精确定位受众的位置。目前很多LBS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都基于GPS定位,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会造成地点偏移。进一步加强高精度、支持设备、网络动态迁移的多模融合定位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也是未来LBS应用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基础。
  2.与网络产品的差异化。利用LBS技术的网络产品层出不穷,包括音乐、游戏、生活服务、旅游、团购等,都和广播构成竞争,利用广播内容和渠道的优势,打造满足受众需求的差异化产品,抢占LBS相关的商机,是广播与LBS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问题。
  3.基于数字技术的无缝网络融合。接收终端的多样化带来的适配兼容问题给LBS技术在广播领域发展带来很大技术难度。不同厂商生产的手机和车载广播接收终端,技术规格差异都很大,要能把LBS技术整合其中,同时做到技术无缝对接,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六、结语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带动广播业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也使广播获得了更广阔的传输平台。受众群体移动接收广播、差异化选择信息的新需求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广播的使用当中。为了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需求,给受众提供良好的体验,推动广播与LBS技术、3G技术等信息技术的结合,发掘可行的商业模式,逐步实现升级创新,是拓展广播业的服务领域和功能的新路径。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借助其深厚的媒体资源,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利用LBS技术等诸多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广播一定能在新媒体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丹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业发展策略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2. 程士安 陈思
《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技术平台的传播规律——以“街旁”为例解读技术赋予信息分享的新权力》,载《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3. 李秀磊 《经营广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百度百科,。
广播影响力源于节目创新力(六)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微博空间的“意见领袖”与广播媒体的影响力提升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后、副教授
  张爱凤
  摘要: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广播媒体面临着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原有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和一个新媒体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将其视为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广播媒体要通过名记者、名主持人在微博上的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成为意见领袖,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关键词:微博 广播媒体 意见领袖
  一、微博的发展——广播媒体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截至2010年底,全国广播电台广播频率达到2700多套,覆盖人口接近13亿,综合人口覆盖率96.78%,中国成为世界上广播覆盖人口最多的国家。①在经历了电视、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冲击之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广播传播的快捷性和接收的可伴随性逐步成为其后发优势。近年来,尤其是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时,在人们以电视、网络、报纸为中心的媒介依赖结构被彻底打乱的情况下,广播媒体充分发挥了快捷的传播特点,成为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获取信息、寻求帮助的首选媒体。由此,广播媒体重新建构了人们对广播媒介的依赖关系。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新的媒体传播背景下,在常态的传播环境中,广播媒体目前仍然面临大规模覆盖率与传播影响力不成正比、议题设置和话题召集能力弱、互动性差等问题。
  传媒品牌形象是受众对传媒品牌的各种感知,而品级指数是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建立的对品牌形象的互动体验式评价体系。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道2011》公布的中国媒体品级指数总排行榜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湖南卫视、《广州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和《北京青年报》。总体来看,报纸的品牌形象高于卫视台,卫视台高于期刊,期刊高于广播电台。而在不同类型媒体品级指数排行榜中,广播电台位列这些媒体类型的最后一位。②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当代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依存度越来越强,媒体的内容在生产的时候就被制作者赋予了可在多种平台上播放的可能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中国广播网)早在1998年就已开通,在十几年的发展变革中,一方面探索新老媒体融合互动,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不断丰富新媒体形态,推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媒体新闻机构转型。如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形成“台网一体”的融合发展趋势。中国广播网与母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工具性“重播”或平移,而且是新媒体全程参与到广播传播活动的整体策划中,传统媒体也全面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互动活动中。当前,中国主要的新媒体形式都在向网络化、移动化、即时化、融合化、社交化方向拓展,微博的兴起正是顺应了新媒体发展的趋势。
  2012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已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而据另一项市场研究机构Synovate调查,微博是最受中国15岁至44岁消费者欢迎的数字活动之一,尤其是在大城市。同时,微博在小城市年轻消费者当中的受欢迎程度也有所上升。微博在香港、上海、北京等中国一线城市的使用率达到24%,紧追杂志(32%),已经超过无线电广播(20%)和电影(11%)。③微博的出现为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契机。在“微博”传播时代,广播媒体必须尽可能变相对闭合的行政管理思维为开放的新媒体管理思维,改变原来固有的以宣传为主要功能的传播理念,实现微博平台传播主流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过程互动化,传播效果集成化。广播媒体要依托微博平台,建立电台的官方微博,名记者、名主持人的微博,通过链接大力拓展广播在微博空间的视听节目服务,通过议题设置和对公共话题的参与,争夺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话语领导权,提升自身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在国内诸多的微博网站中,新浪微博具有很大的品牌优势。喻国明教授认为,新浪微博是一个高收入、高学历群体聚集的网络环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很多用户的使用行为较为积极,部分用户已经形成了对新浪微博的媒介依赖。同用作社交工具相比,用户目前更多地将新浪微博用作获取、发布信息的独特信息渠道。以“金正日逝世”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新浪微博共有46万多条微博。由此也论证了新浪微博在网民中的认可度和传播的影响力。从整体上看,在新浪微博上注册的传统媒体以报纸和杂志居多,如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南方都市报、财经等,在微博空间都比较活跃。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国家媒体,更多承担了宣传的功能,因此在微博上的表现不算特别活跃。目前在新浪微博上比较活跃的广播媒体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在新浪微博的粉丝量都已经破100万。在传统的广播媒体流失大量年轻受众的背景下,微博为广播媒体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提升自身的传播影响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二、微博空间的“意见领袖”与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提升
  “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和哥迪特在《人民的选择》(1948年)一书中提出的。意见领袖一般是指在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的思想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微博由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和用户结构,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性质,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信息、观点的生产和传播具有相对宽松的自由空间。而且,微博空间的即时互动、与日俱增的访问率和粉丝的转发率,都吸引了大量现实生活中“意见领袖”的加盟。在新浪微博的名人堂中聚集的报纸总编就有500多人。意见领袖的观点通过微博的原点爆发,加上论坛、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的接力放大,极大提升了所在媒体的影响力。培育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的“意见领袖”,提升所在媒体的影响力,是广播媒体在微博传播时代面临的新的挑战。
  在微博空间,信息的流动遵循“核心——边缘”的传播模式,处于传播核心的一般为“意见领袖”。武汉大学舆情分析专家沈阳教授发布的《微博意见活跃群体分析报告》称,微博已成为承载民意表达和网络舆论的最大平台,给予草根阶层广阔自由的发言空间。但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话语权依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微博发言最活跃、影响力最大的175个用户中,从事媒体及其相关行业的超过一半,包括一线骨干记者、资深编辑、电视节目主持人、时事评论员、新闻网站和新闻媒体官方微博等;他们的影响力除了与自身的微博言论质量有关外,还与所在媒体的影响力相关。④
  在微博空间的意见领袖,因为其活跃程度和影响力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级别特征:一级意见领袖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精英、意见领袖,其言行均被国内外媒体和海量粉丝关注,处于意见轴心,联动威力巨大,如韩寒等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属于一级意见领袖。二级意见领袖经常卷入网络事件,转发量常能达到数百,对各类事件表态迅速。二级意见领袖一般以传统媒体的知名记者、名主持人、时事评论员为代表,如张泉灵、李承鹏、王克勤、邓飞等。三线意见领袖偶尔卷入网络事件,但在其专业领域影响很大,只是由于网络形象不鲜明而较少为网友跨域关注,但仍有较大媒体影响力。这部分意见领袖以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为代表。
  根据沈阳教授主导的网络舆情监测团队发布的报告,2011年三季度意见活跃群体中有24个稳定身份(ID):头条新闻、新浪评论、新浪财经、猫扑、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创业家杂志、财经网、新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时代报、新闻晨报、中国红十字会、时事周刊、张泉灵、李承鹏、贺卫方、韩志国、胡锡进等。在这24个稳定ID中,没有一个来自广播媒体。广播媒体的缺位意味着广播媒体在微博空间话语权的缺失和影响力的削弱。尤其是在公共事件中,“传统”的意见领袖在信息的二级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011年,以王克勤、邓飞为代表的媒体人转身公益事业的案例在网络上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王克勤和邓飞作为传统报刊媒体的名记者,以良好的专业素养赢得较广泛的知名度,因大量扎实有力的新闻作品获得良好的社会公信力,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掌握媒体传播的方法和技能,微博中发布的内容主题集中,多围绕公共事件展开,话题召集能力强,微博内容被较多粉丝转发。王克勤、邓飞作为有责任的“媒体知识分子”的代表,通过对公共事件的参与迅速成为微博空间的意见领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所在媒体的影响力,这对广播媒体通过培育自己的意见领袖来提升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广播媒体微博影响力调查研究
  当前,业界和学界普遍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呈现出一种功能上的互补关系。对于微博,传统媒体如何与之开展密切的互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是一项更为重要的课题。北京电台节目制作中心的陈佳宁认为:“对传统媒体来说,仅仅将微博当成手机短信的网络互动版,节目内容的通告栏或者简单地将新闻粘贴复制是远远不够的。在与微博用户的融合中,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主持人都应该充分利用微博,了解受众的需求,适应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转换。”⑤笔者以新浪微博中中国之声实名认证粉丝量排名前五位的微博为例,来分析中国之声微博发布信息的特点。
  1.官方微博粉丝量大,转发和评论量小,话题召集能力不强
  在微博上,粉丝量类似于传统媒体的覆盖率。中国之声的官方微博,粉丝量达到了165万,说明其在网民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公信力。话题召集能力体现在微博的转发及评论量上。“转发数的大小反映了消息的扩散程度,评论数的大小则反映了消息在扩散过程中所引发的反响程度,也即影响力。微博用户对某条微博进行转发表示认同其内容,而进行评论则表示对话题或发表话题者感兴趣。”
  ⑥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的内容主要以节目预告、新闻发布、与听众互动为主,一般以电台节目名作为微博的标题,语言风格比较严谨,形式上以文字为主,辅以少量的图片。根据笔者对中国之声官方微博的跟踪观察,除了少数微博转发量、评论量能达到100以上,大量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量都低于100,有的只有几次。值得注意的是,日23:02发布的一条预告央广夜新闻内容的微博,评论数达到565条。这条微博的内容涉及的是近期的热点话题“密码泄露事件导致互联网信息安全危机”和“信任危机下的国产乳业”。这说明公众在微博上关注的不仅仅是传统电台新闻内容的重复再现,而是有选择性的。为此,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可以作如下一些改进:(1)在微博内容的编辑和发布中要有重点突出的内容,要有凝练、醒目的微博标题,不要仅仅把微博作为电台内容重复传播的载体。(2)从议题设置的角度看,中国之声官方微博不要单纯追求微博发布的数量,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每天焦点话题的选择和设置上,予以重点推荐以引发网民的关注和互动。(3)微博的版面和形式可以图文并茂,语言风格也可以再亲和些,以贴近网民心理。此外,中国之声也可以借鉴凤凰卫视的做法,在官方微博相关节目的预告中,插入名记者、名主持人的介绍和图片,以提升他们的知名度。
  微博影响力的提升主要依靠内容被转发、被评论后成倍放大的“裂变”式传播,因此,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要重视并研究微博传播的规律和微博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微博作为一个媒体来经营和管理,微博作为传统媒体品牌宣传的平台,决不是对传统广播电台形式、内容的简单复制。
  2.个人微博主题分散,对公共事件关注程度不高在新浪微博以中国之声实名认证粉丝量排名前五位的微博中,除中国之声是官方微博外,其他四个都是个人微博。作为广播媒体的一员,电台频率总监、记者、主持人的微博兼具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特征。如闾丘露薇认为自己应坚守“媒体知识分子的责任”。媒体知识分子是新媒体环境下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对社会公共事业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他们主要以媒体作为公共平台介入社会批判。在互联网传播信息泛滥的时代,意见的整合和独特观点的发布对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尤为重要。因此广播媒体如何培育自己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争夺微博空间的话语引导权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
  对此,笔者有如下一些建议:(1)电台的名记者、名主持人要更多关注公共事件,所在媒体可赋予他们一些言论表达的自由空间。(2)名记者、名主持人要尽可能在微博上发布有质量的内容,以引发网民的关注和转发。(3)博主发布的微博主题要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内容传播规模效应的形成和关注力的延续性。微博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有助于构建社会成员间互有勾连的圈子,消解群体极化现象。不同的人共同关注、了解某一话题,如同样的兴趣爱好、相近的职业背景,或者相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为微博互动提供了长久的动力。如中国之声夜间情感节目主持人青音微博上发布的多为情感生活类话题,活泼生动的页面,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类箴言和富有个性化的人生感悟,都吸引了大量网民对其微博的关注、转发和评论。以日青音发布的微博为例,虽只有四条微博,但平均转发率为219条,平均评论数为373条。
  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这会在更深刻的层面上影响着特定时空中的社会关系、结构和文化。⑦微博的出现,为广播媒体的新媒介化传播转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微博节点传播的特性,则进一步推进了意见领袖在微博空间信息发布和影响力扩散的速度。如何在微博时代实现成功突围,是广播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①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在2011全球华语广播网年度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广播网,。
  ②喻国明主编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1》,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13页~220页。
  ③调查称中国一线城市微博渗透率超广播电影,。
  ④沈阳
  “研究发现名人及媒介人士掌握微博话语权”,。
  ⑤陈佳宁
  《微博: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的新载体》,载《中国广播》,2010年第5期。
  ⑥桑亮
  许正林 《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载《当代传播》,2011年第3期。
  ⑦喻国明等
  《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
广播影响力源于节目创新力(五)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青少年广播的缺失与发展策略研究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讲师、播音主持艺术教研室主任
  林小榆
  摘要:青少年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大众媒体环境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作为重要的传统媒体,广播应担当起引导、教育青少年的责任。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广播发展并不理想,频率开发与内容生产都存在严重缺失。本文提出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对青少年听众进行定位分析、大力发展青少年网络广播等策略,对青少年广播的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广播 缺失 策略
  一、建设青少年广播的必要性
  1.青少年群体的特殊社会地位
  根据《辞海》的定义,少年是指人10岁左右到15、16岁的阶段,青年是指18至25岁由青春期过渡到成人的阶段。本文所探讨的青少年主要是指这两个年龄阶段的重合期,即儿童之后至成人初期的人群。这个阶段的人多为学生,正处于从童年向成人过渡的转折期,生理、智力、情感、道德等各方面正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对社会的认知和归属感正逐步形成,是社会未来的主流群体、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扮演着社会转型的重要角色。
  美国学者、全球顶级分析家马克·佩恩指出,社会不再是一个大熔炉,而是被分成了一个个有着不同喜好和生活方式的群体。他对“小趋势”的定义是:在美国3亿人口中,只要有1%,即300万人口在价值观或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甚至在身体特征上相同或近似,从而构成了一个群体,且具有目前社会不能满足的共同需求,即是一种“小趋势”。马克·佩恩认为,小趋势是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当代中国青少年正是这样一群群的“小趋势”。他们出生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转型期,成长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受到来自世界先进文化的冲击,被社会归为“80后”、“90后”、“00后”,他们身上有着不同于以往年代背景下成长的特征:独立自我、彰显个性、追求新思潮,对于审美有着颠覆性的标准,他们的言行、心理、情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2.广播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角色和责任
  信息化时代中的青少年成长于鱼龙混杂的大众媒体环境,青少年长期接触各种媒体,却不懂得自我控制和信息过滤。如狂热地追逐各大选秀节目、幻想一夜成名、以另类行为通过媒体平台博取眼球,诸多现象说明媒体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会的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等中央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成长重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更是把这一任务提到了战略高度。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任务,也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广播作为重要的传统媒体,应该继续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积极建设青少年广播,传播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营造健康的媒体环境,促青少年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这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国家长治久安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3.青少年广播有利于开拓广播的发展空间
  目标受众的细化已经成为广播频率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从大众转向分众,转向细分市场是广播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广播必须大胆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受众增长空间。从面向广大听众转变为聚焦特定听众,针对特定的收听需求,开发优质广播节目,以精准的受众定位,增强广播的竞争力。
  《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万人,中学生7867.9万人。另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已超过3.6亿。同时,从2010年CSM媒介研究全国网基础调查数据来看,根据听众职业构成分析,在城域听众中,学生/无业的比例最大,达到35.5%。由此可见,青少年群体的人数规模庞大,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作为未来市场的潜在生力军,青少年群体的商业价值极高。因此,建设青少年广播,是广播深化受众细分,以“窄”拓“宽”,开发年轻受众的重要途径。开办和发展青少年广播,也是广播媒体在信息时代履行媒体责任、服务特定受众、开拓发展
  空间的选择。
  二、青少年广播发展的缺失
  尽管青少年广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青少年广播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根据《年轻受众收听市场的开拓——青少年听众收听情况简析》数据,2008年以来,10至24岁青少年群体整体的收听时长一直低于广播受众时长平均水平,受众规模的水平也最低,且呈逐渐下滑趋势,青少年群体对传统广播媒体的关注度也低于平均水平,情况令人担忧。分析目前国内青少年广播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因为广播对青少年群体重视不够,因此存在频率空缺、内容匮乏、播出内容与定位不符等问题,从而造成青少年广播的严重缺失。
  1.频率缺失:青少年未被纳入分众化视野
  目前,我国开办的广播频率主要以新闻、音乐、交通、文艺、经济、生活为主。随着目标听众的细分化,为满足听众不同收听需求,像女性频率、少儿广播、老年之声这些以某类听众群体为收听基础的细分频率诞生。但纵观国内广播的频率开设情况,我们发现,针对青少年群体定位的频率极少。根据《中国广播研究报告()》提供的最新全国广播媒体频率一览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广播频率961套,明确以青少年群体定位的却仅有两套,分别是广州人民广播电台的青少年广播和陕西广播电视台的青春广播。与青少年定位相关的也仅有三套,分别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高校广播、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广播和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广播。其余还有七套定位为少儿广播,或者老少广播。但青少年与少儿、老年人的年龄阶段和接受心理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所以目前的频率并不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收听需求。
  与青少年广播的空缺不同,青少年电视节目在近年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自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开办少儿频道的通知》后,我国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创建本地少儿频道。据《2010年全国青少年节目收视分析》统计,“目前,所有调查城市频道名称中包含‘青少’、‘少儿’、‘儿童’的地面频道共有27个。其中‘少儿频道’相对较多,其播出青少年节目的比重也相对较高”。与青少年电视节目的发展相比,青少年广播的空缺形成了鲜明落差。这其中原因主要是为了争夺经济市场,所以大多数广播都把目光投放在移动出行人群,而忽视了青少年群体的开发。青少年广播未被纳入分众化频率,这形成了目前广播受众群中的“断层”。
  2.内容缺失:青少年广播内容匮乏,播出内容与定位不符
  从青少年广播的传播内容来看,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缺失。首先是传播内容整体匮乏。在传统广播频率中,专门为青少年包括学龄前人群打造的节目屈指可数,能延续下来的节目多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小喇叭》、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的《百草园》。但是这样的节目寥寥无几,星星之火还不足以燎原。第二是内容极为单一。这主要是表现在面向青少年受众的网络电台。如共青团中央开设的中国青少年广播网“青春之声”、北京电台的“青檬电台”和广东青少年网络电台的“理想频道”。其中,“青春之声”以高校广播台提交的节目为主,在网上以点播的形式收听,但不滚动、少更新的内容难以吸引听众;“青檬电台”和“理想频道”全部以播放音乐为主,缺乏互动和节目编排,内容和形式单调枯燥。第三是内容与定位不符。在已开办的青少年频率中,不难发现播出内容与青少年定位不符的节目,即使冠以与青少年相关的节目名称,但是播出内容却大相径庭,甚至出现青少年不宜的“成人话题”、低俗语言。由于受到广告代理商、经济效益等问题的牵制,青少年广播内容生产方面存在受众定位模糊、内容与频率定位不符的问题,直接影响青少年广播的形象和传播。
  三、青少年广播发展的策略
  1.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大力建设青少年广播
  要发展青少年广播,就要坚守以教育公益媒体为己任,把广播所肩负的公益性摆在首位。青少年广播的发展,在目前来说的确是存在困难的。从短期来看,青少年广播难以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但从长远来看,青少年广播的公益性将会为其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财富。
  以广州电台青少年广播为例,频率是为了创建文明城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而创办的,在发展初期也曾遭遇市场经济的考验,但是政府和各部门坚持投入,经过大量的探索和创新,为珠三角地区未成年人有效营造了健康成长的环境,并且在广州市迎亚运、创文明的契机下,成为了展示广州文明文化、城市面貌的重要窗口,在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社会效益决定经济效益,如果前期能在青少年群体中树立品牌,加强广播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那么经济效益也会接踵而来。开办青少年广播,必须要从政治的角度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给予肯定与支持。
  2.对青少年听众进行定位分析,合理设置节目内容
  由于青少年群体的接受特点不同于其他受众群,因此我们要结合他们具体的收听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定位。通过调查具体的收听习惯,包括收听广播的目的需求、收听广播的时间、不同时段的收听喜好、常用的媒介载体等,以支持内容定位,合理进行节目编排。
  根据《2011中国广播收听年鉴》所做的各类调查数据统计,青少年主要呈现出以下收听特点:(1)最经常选择在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和骑自行车/步行时收听广播;(2)在晚间19:45~22:45时段的收听有较突出表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如何融入互联网的发展,是广播发展的一个契机。”日开播的珠江网络传媒“校园频道”,是广东电台重点打造的青少年专业频率,是各校园广播电视台开放的全媒体平台。频率通过联合各所学校,把学校广播站改成直播室,每天在线直播各校学生自办节目,让学生成为频道的主人。频道的节目形式设计完全按照网络及手机媒体特性,进行碎片化设计,满足互动需求,强调目标用户体验。同时,“校园频道”还计划在合作的中小学安装多媒体终端,实现远程教育、在线咨询等服务,更可以让家长和学生视频通话,创造全新网络互动节目形式。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电台抢先开发网络电台,但发展尚未成熟。“校园频道”的实践为青少年网络广播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探索。移动网络时代的来临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将成为青少年广播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把握这一机遇,抓住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性和高关注度,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搭建青少年网络广播平台,实现广播内容产品的衍生与创新。
  ①黄会林
  于秀娟 高永亮 郭晶 孔昭巍 虞晓
《2010年度“影视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研究”调研分析报告》,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1期。
  ②戴静怡
  《年轻受众收听市场的开拓——青少年听众收听情况简析》,载《收听研究》,2010年第5期。
  ③吕一丹
  《2010年全国青少节目收视分析》,《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1)》,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第166页。
  ④郑维东
  《新媒介环境下广播价值创新路径分析》,《2011中国广播收听年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第210页。
  参考文献
  1.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2.〔美〕马克·佩恩 《小趋势》,刘庸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日出版。
  4.黄学平主编 《中国广播研究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5.王兰柱主编 《2011中国广播收听年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二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专题》,日发布,。
广播影响力源于节目创新力(四)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
 重视当代广播的社会属性
  ——广播节目样态创新的另一思路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崔 玺
要:本文转变以往把广播简单地看作信息传输渠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认识角度,从广播媒介所具有的组织社会关系、表达社会文化意义、帮助人们寻求自身生活的符号意义等社会属性入手,重点分析了广播作为一种大众电子媒介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认同感”、“现场感”和“参与感”,并从“身份认同”、“媒介事件”和“媒介融合”等角度阐述了广播媒介如何在与这些文化感受的结合中寻找新的节目样态等问题,为丰富广播节目样态研究的视角和思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广播 社会属性 认同感 媒介融合
  对广播的研究自广播出现以来便从未中断过。从1940年哈德利·坎特里尔发表的《火星入侵(TheInvasion from
Mars)》,到1946年罗伯特·莫顿的《大众说服(Mass
Persuasion)》,以美国为代表的早期西方传播学曾经试图回答“通过广播传递的信息到底是否具有说服效力”和“怎样通过广播进行更有效的说服”这样的问题。那个时候的西方广播研究更多地将广播媒介看作一种中立的传输手段,或者技术,独立于它所传递的信息。研究的关注点也大多集中在广播所传递的信息对听众产生的影响上。此后,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面对广播和唱片所实现的文化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开始对媒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这种带有强烈欧洲批判传统的视角试图超越具体的讯息内容,把关注点引向媒介本身与社会的关系。其后,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多伦多学派开始关注媒介属性本身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至于一些过度诠释“媒介即讯息”的论断被后人贴上了“技术决定论”的标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传播学研究开始更多地转向对文化的关注,特别是把媒介本身看作当代文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媒介学者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尼克·库德瑞(Nick Couldry)等都在论述中强调把媒介本身看作文化,而非中立地传递讯息的技术手段。
  纵观最近几年国内关于广播,特别是广播节目样态的研究,广播媒介多被看作一个市场竞争主体。它与报刊、电视、互联网、手机或者各专业广播频率之间相互竞争,争夺具有消费能力的听众,并吸引广告客户。对广播听众的划分和节目样态的设计多从听众的广告价值角度进行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听众被单纯地视作消费者,而非具有文化倾向性、并通过媒介寻求或实现对其自身文化认同的“人”。这一方面源于广播媒介内部与其他媒介之间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对广播以及其他大众媒介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今天的广播形态已经几乎看不出近一百年前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为了销售他们生产的收音机而播出的日间广播节目的样子了。人们使用广播的方式和广播服务于听众的方式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媒介新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都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如果想了解今天的广播,我们的研究就不能脱离广播所存在于其中的,同时也是构成现代广播的媒介产业结构、媒介技术环境、社会组织方式和思维、文化习惯等宏观因素。循着这样的思路来认识和分析今天广播媒介的社会属性,也许能为广播节目样态创新打开新的思路。即便广播存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笔者认为,广播媒介本身的社会属性,即它在组织社会关系、表达社会文化意义、帮助人们寻求自身生活的符号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仍是十分突出的。把广播的这种社会属性以它能带给受众的社会和文化感受为依据进行划分,即为认同感、现场感和参与感。
  一、广播通过频率设置、节目样态和内容的区分,能够带给受众身份的“认同感”,受众可以通过收听某类广播节目实现对自己身份感的建构和张扬
  这个论断听起来并没有什么新意。事实上,多数专业频率的设置和节目板块的划分都是依据目标受众的某种身份而进行的,比如年龄、地域、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收入水平等等。但这种设置思路也有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方面,受制于广播媒体的经营压力,那些有消费能力、有广告号召力的受众阶层被所有媒体追求和争夺,而那些广告价值相对较低的受众却没人关心,没节目可听。这个趋势已经在我国其他媒介市场化的过程中有所体现,例如农民报和农业报的数量在90年代报刊经营推向市场后锐减。尽管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这个趋势在广播中似乎也不难看到。中国的媒体,无论怎样商业化和推向市场,它们仍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建设和“普遍服务”的义务。这种经济上的弱势群体所拥有的媒介资源的萎缩,客观上构成了文化上的不公平,并间接地加深了这些群体经济上的边缘地位。作为担负着建设和谐社会任务的中国媒体人而言,我们必须反思这种频率设置、节目内容和样态规划的思路。另一方面,单纯地依据目标听众文化、经济身份设置频率和节目的做法,既忽视了拥有共同的身份认同感的群体内部的复杂性,又不利于具有不同身份认同的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和相互尊重。举例而言,首先,即使
  是同样关心财经信息的听众,他们在地域、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甚至是数字设备操作水平上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单纯依据唯一的身份要素划分节目或频率,使得其内容只能成为满足该受众群体的“最大公分母”。在节目样态和内容设计中,这种复杂性应该有所考虑和体现。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传递信息,同时,避免某个认同群体内部的部分人被边缘化。其次,当今社会的生活,由于我们高度依赖通讯手段与那些我们愿意和需要联系的人沟通交流,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经济地位等认同要素的群体之间被区隔开来。
  我们可能和千里之外的对汽车感兴趣的人收听同一个节目,却不认识隔壁那个收听古典文学节目的邻居。或者,我们可能因为买了同样的股票基金与另一个微博用户成了忘年交,却对一个我的同龄同事的美食偏好毫无兴趣。这种社会关系的重新组织是由电子媒体的实时和交互性带来的。那么,作为媒介学者或者实践者,我们也应当利用好媒介,特别是利用好广播媒介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增进具有不同文化认同的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的这一社会功能。而这当然也是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新领域。在这方面,深圳电视台的《年代秀》节目实际上为广播节目样态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处于不同年代的人,他们在身份认同上的差别主要来自于每个年代特有的文化符号,特别是流行文化符号。而《年代秀》节目正是把具有不同文化认同的人们聚合到一起,通过刻意的连接,而不是区隔具有不同认同感的人,为受众提供一种新奇的文化体验,赢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广告成绩和文化沟通。这无疑为广播工作者利用认同感,利用人的各种社会属性的文化意义来设计节目内容和样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值得注意的是,《年代秀》节目作为一档游戏益智类节目,其关注点更多地是停留在不同年代人们的流行文化符号上,这些流行文化符号实际上只能代表那个年代的“多数人”、“年轻人”、“城市人”和“富人”等拥有话语权力的群体,却忽视了同一年代内部人们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别。
  二、广播等电子媒体的直播能够跨越空间障碍,把人们通过时间联系起来,为身处天南海北的人们提供一种文化上的“现场感”
  这种“共同在场”的感受是人作为社会动物的文化需要,也是构建我们身份的重要途径。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原始部落里的人们会定期聚集在一起,通过图腾崇拜等仪式来实现本部落对某个文化符号的认同。在现代社会里,“移动”成了我们生活当中的主旋律之一,人们不可能再定期地聚集在一个物理空间里。但对文化符号的认同仍然是维系“我是谁”这个认知的重要途径。因此,一些研究人类传播学的学者认为,电子媒体对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实际上就是一个用电波构成的看不见的文化空间。当人们在同一时间,尽管在不同的物理地点收听、收看这个直播的时候,实际上会有一种共同感受到的“在场”感觉。尽管这种“在场”是通过媒介实现的,而不是亲身出现在事件的发生地。这也是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春节联欢晚会、神舟飞船发射等重大事件的实况录像总是不如收听、收看它们的直播那样激动人心。这种文化上的“在场”和“共享”是电子媒体所特有的。报刊尽管能够提供细节的报道和深刻的评论,却很难带给所有阅读者一种共同“在场”的文化感受。而在各种电子媒体中,广播又有它独特的优势。不论是在电视还是在网络上收看直播总是需要在某个地方停留,并且专心致志,而广播伴随接收的特性使得“现场感”这种广播的社会属性更容易在各种条件下显现出来。如果我们是在户外、在车上,如果我们手里有不得不同时进行的其他工作,广播的现场直播更能为这样的人群提供这种“在场”的文化感受。因此,我们在节目样态设置中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的这种社会功能,通过“现场感”给受众带来“在场”共享的文化体验,以这种文化体验所引发的文化认同感来吸引受众。
  当然,合理、有效地利用这种社会文化感受至少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这种共同的文化感受必须基于某一种身份认同。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的“现场感”必须依托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他们对“中国人”这个身份的认同;对各种重大展会或活动的现场直播则可能需要依托于受众对某种内容的兴趣,或者年龄、集体记忆、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其他认同要素。第二,这种现场事件需要一些要素来体现其“重大”,即其作为图腾一般的文化符号的地位。如戴扬和卡茨在《媒介事件(Media
Events)》中所指出的,“媒介事件”应该是事先计划的,而非突发的;应该是媒介之外组织的,即具有媒介之外的公信力保证的;同时应该是打破日常播出秩序的,即突出其重大的文化意义。因为戴扬和卡茨对电视媒介事件的特点、作用和文化意义在书中有详细论述,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但他们所阐述的理论观点,对于认识广播的这种社会属性十分重要,对于广播节目内容和样态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三、让受众在广播节目的延伸、拓展和再创造中体会“参与感”
  传统广播因为其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使得普通大众很难直接和大量地参与到广播内容的制作中来。因此,在广播以外的媒介中寻求对广播节目内容的参与就成为一个新的思路。媒介融合是一个时髦的词汇。但很多时候,我们对媒介融合的理解局限在某个媒介产品或者内容在不同平台上的转载而已。使用手机短信和微博与广播节目主持人互动是媒介融合,在互联网上收听甚至是点播广播节目当然也是媒介融合,但在这些情况下,传统广播或者网络广播仍然仅是成千上万受众沟通交流的中介和代理,受众自己很难成为一个自主的群体。
  因此,他们也就无法依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和其他认同要素,相互之间直接沟通、交流他们对广播节目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参与感,或受众利用媒介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的满足感,当然无法与新媒体比拟。拓展广播听众的参与感,就要利用新媒体技术为我所用,让广播的内容,而不是广播媒介本身成为人们参与的焦点。这里,媒介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Jenkins)对“媒介融合”的理解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詹金斯在《融合文化(Convergence
Culture)》一书中列举了一些粉丝团体对小说、电视节目、电影等媒介产品进行“挪用”(appropriation),以表达自己对媒介内容的理解,彰显自己的身份认同。有些哈利·波特迷通过改写或者续写哈利·波特故事,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有些《幸存者》(真人秀节目)迷在影迷网站上研究节目后续发展,甚至搜寻线索,发布“剧透”(剧情透露)(Spoiler)等。有些人自导自演草根版的《星球大战》,有些人用Photoshop软件“篡改”卡通形象,以表达自己对时事的见解。广播也应该允许,甚至是主动搭建平台,使用户通过手机、互联网、甚至是报刊、见面会等广播以外的媒介方式自主地组织成小群体,交流思想。这些小群体不仅会成为广播节目极其忠实的拥趸,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帮助广播节目扩大影响力,使得广播具有了社交媒体的属性。
  有了这种受众对广播文本的理解、再创造和自我表达,广播节目可以再把这些内容吸纳到节目当中。这时的参与感不再仅仅是“我点的歌曲被播放了”,而是“我的创作被采纳了”,“我的理解被认同了”,甚至是“我的观点被伸张了”。受众的这种参与更加深入,其中的参与感也更加真切。同时,这种参与感会在参与创作的受众小群体里迅速扩散。随之扩散的当然还有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忠诚度。这样,一个人的参与感变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社会符号。从文化批评的角度讲,这种普通人通过媒介融合最终进入广播、电视这种一对多的“集权”媒介当中成为“草根英雄”的“景象”类似于“真人秀”。广播不再单单是一个传送讯息的管道,而是一个实现梦想、实践某种生活方式的平台。换句话说,广播通过发挥媒介融合的社会属性,不再是仅仅用话语,而是用实际行动成为了真实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在利用受众这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时,我们也必须小心地保持与这些“再创造”或者“挪用”之间的安全空间。首先,受众借用广播文本以表达自己理解的社会意义,或者彰显自己的社会身份,这很可能与广播文本本身希望传达的意义不一致,甚至相反。在国外,商业媒体一方面垂涎于受众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主动接触粉丝团体,甚至搭建平台,希望他们的创造力为我所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时时刻刻警惕受众的创造力超出自己的掌控,变得反客为主。这其中,既涉及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社会定位等问题,也涉及节目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和导向问题。因此,很多媒体对这种媒介融合中的受众参与都是又爱又恨。其次,在受众“再创造”和“挪用”媒介文本的时候,难以避免地会产生版权、隐私等法律问题。这也是广播媒体在引导受众参与的时候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媒介研究和国内广播节目形态研究的宏观综述,笔者认为,充分重视和利用广播这种大众媒体的社会属性,可以从“认同感”、“现场感”和“参与感”这三个层面切入,但并不主张广播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技术,其本身具有彰显身份认同、制造文化上的“在场”感和参与感的能力。这样的理解是具有技术决定论倾向的。实际上,对广播社会属性的利用是
  人们在文化上的社交需求与广播媒介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之间的结合,归根结底是一种人们依据社会文化需求,对特定媒介技术的主动使用。充分重视和利用好广播的社会属性,有利于我们在今天的媒介生态、技术手段和社会文化潮流中找到拓展广播媒介,开发节目类型的思路。
  参考文献
  1.Cantril, H. (1940).The Invasion from the Mar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Durkheim, E. (1995).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K.
Fields, Trans.): Free Press.
  3.Dayan, D., &Katz, E. (1992). Media Events : The
LiveBroadcasting of Histor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Press.
  4.Jenkins, H. (2006).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Merton, R. (1946).Mass Persuasio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a
War Bond Driv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6.Zhao, Y. (1998).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广播影响力源于节目创新力(三)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广播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童 云
  摘要:广播节目形态包括节目的主要构成形式、方式和播出状态,与节目类型是不同的概念。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受传播理念、传播机制、技术条件、受众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节目创新与这些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生态发生了变化,受众收听收看习惯和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利用新技术条件开发新节目形态成为必然趋势,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是推动广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利于广播节目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的影响力。
  关键词:节目形态 演变 制约因素 创新思路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是区别于节目类型的概念。中国传媒大学吴郁教授认为:“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形态,是指节目的主要构成形式、方式及播出的状态。节目形态与节目形式有关,但又不仅仅指节目形式,它涉及节目外部形状特征和表现方式,主要指向节目的参与者、节目环境、节目环节、结构方式及播出的相对稳定的状态。”①这个界定指出了节目形态与类型、样式的区别,打开了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另一个视角。形态不是形式,它是包括节目内容、形式、结构、参与者和内外部环境等在内的一个整体概念。
  在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中,我们较多地关注“节目类型”,常常从节目内容、功能、对象角度来对节目进行分类,如新闻类、社教类、服务类、综艺类、体育类等。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和生产的多元化趋势,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地呈现模式化、流程化、产品化、品牌化等特征。节目取胜受众市场的法宝不仅仅靠内容,还要在形式、流程、环节、品牌、主持人等方面进行策划、包装和推广。欧美国家的一些广播电视公司除了经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还将电视选秀节目形态作为一种商业电视模板出售给其他国家的电视机构,发挥节目形态更大的商业价值。
  单纯从节目内容出发去研究广播节目已经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节目样态发展需要,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视角要从内容转向形态。从节目形态视角来研究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创作和生产,对于节目可持续发展创新以及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节目形态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相对稳定性。节目形态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的节目编排组合方式,具有区别于其他节目的相对稳定的播出状态。每一期节目都有相同的栏目报头、宣传语、播出时间、创作原则,按照栏目所形成的既定模式进行编辑制作,主持人形象具有一致性,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具有稳定性,如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小喇叭》《天下财经》等。
  第二,动态调整性。节目形态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从时间纵轴看,节目的旧形态吸取其他节目之长,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形态,并有相对稳定状态,随传播观念、技术条件的进步和受众需求变化,又会有逐步的调整改进。从长远看,节目形态处于动态发展中,现有的广播节目形态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必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继续演变创新。节目形态演变的方式,有的是选取其他节目的优势组合或在其基础上创新而成,有的是由旧节目形态分离、衍生而成。如板块节目融合了过去的口播新闻、录音新闻、嘉宾和听众访谈、记者连线采访、音乐等多种节目元素,成为一种单独的节目形态。
  本文将从广播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演变来探讨广播节目形态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我国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
  广播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口播消息、广播评论、广播讲话、音乐、广播剧等不同形态。上世纪50年代初,胡乔木同志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要求。中央电台开办“联播”和“报摘”节目、广播教学和对象性广播专题节目,如《首都报纸摘要》(后改名为《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社会科学讲座》,以及少儿节目等。自广东“珠江模式”之后,广播融入了大板块、热线电话和主持人直播的节目元素,以录音和口播为主的单向传播变成有听众热线、短信、网络参与的双向交流,产生了许多杂糅和复合的节目形态。热线电话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广播的互动功能,形成一批听众欢迎的热线节目,广东电台《今日热线》、北京电台《人生热线》、上海电台《市民与社会》、深圳电台《夜空不寂寞》以及中央电台《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等成为听众喜爱的名栏目。广播直播成为常态之后,节目形态进一步优化组合,形成融主持人口播消息、记者连线采访、嘉宾访谈、听众热线、音乐等为一体的直播或板块节目,如2008年中央电台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爱心守望,风雪同行》,以及各地交通广播的伴随性节目。
  2003年中央电台经济之声“20分钟听世界”首创中国大陆财经新闻轮盘式运作。2008年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开创“板块+轮盘”模式先河,首创新闻频率轮盘式运作。中国之声以滚动轮盘为骨架,每半个小时一个轮盘新闻,以早、午、晚、夜四大新闻板块为支柱,新闻以时间为单位循环,结构不变内容更新,重点节目镶嵌其中。一旦遇到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立刻打破原有节目安排,开启应急直播。
  经过实践摸索,广播产生了一批新的节目形态。除传统节目形态之外,形成了热线访谈、板块节目、直播节目、轮盘新闻等多元态势。随着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广播节目的内容题材更加广泛,节目样态更加灵活多样,互动性、贴近性和伴随性大大增强。
  二、广播节目形态的制约因素
  广播发展到今天,周围的传媒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广播主持人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受到广播传播理念、传播机制、传播技术以及受众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传播理念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节目形态和语态都发生了变化。如新闻评论节目从口播评论文稿到录音评论,再到听众和网民直接参与讨论的热线话题节目,为受众建立了一个平等的话语平台,评论话题也由社会重大新闻转向民生热点。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和科学管理机制为广播节目形态发展提供了空间。制播分离改革措施的尝试有利于各种文艺娱乐节目、服务节目、教育节目的生产和创新。
  广播电视产业化方向带来传播机制的变革,这对节目形态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可以说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比如手机电话带来了热线服务型节目形态;互联网带来了银河台的网络广播;视频的网上运用带来了北京电台的视频广播。此外,还有各种利用微博、短信资源的节目。在媒介走向融合的今天,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成为新节目形态衍生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此外,受众需求也是影响节目形态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有车族增多,交通广播应运而生,满足人们在路上的收听需要,伴随性节目兴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新闻节目短、快特点的形成。在信息共享社会,独家新闻风光不再,受众更希望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度解读成为广播新闻的亮点。听众也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收听,而是主动参与,热线搭起社会沟通桥梁,广播访谈节目增多,为听众建立了一个话语平台。当然,影响节目形态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节目形态的创新思路
  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力于广播节目样态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广泛考察国内外优秀广播节目样态,进行专项分析和对比分析,成果显著。2009年至今每年出版一本《广播比较研究》,此外还有专门研究广播节目样态的电子杂志。节目样态与本文所论述的节目形态概念基本相同,都是基于广播节目实践操作方面的研究。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面临其他媒体的挑战,形势严峻,节目如何创新时时困扰着广播人。如何开发更新颖好听的广播节目形态,需要我们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受众收听行为变化,遵循广播独特传播规律,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创新理念和机制,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法,满足受众需求,让广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尊重媒介融合环境下受众收听收看行为的变化
  在新媒介环境下,很多人的收视收听习惯发生了改变,广播人要思考的是:如何根据新的收视收听习惯,开发潜在的受众群体,扩大广播的影响力。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2011年做过一个大学生收视收听行为的调查,以合肥地区5所高校107位本科在读大学生为对象,对他们收听收看节目的时间、内容、方式、习惯和影响作了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看视频节目多,听音频广播少。电视节目主要收视方式是收看网络电视,其次是在线视频,收看传统电视占很小的比例。传统接收方式与新的接收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传统的视听接收方式视觉听觉效果更好,技术依赖性低,可伴随性接收。相比之下,新的接收方式可选择的节目类型较多,更新速度快,广告少,收听收看自主性强,个性化明显,可发表感受和观点,可自主上传作品,这种双向互动功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但不方便的是受带宽影响,网上节目有时会断断续续,更换节目要人工点击。虽有缺陷,但新媒体对于接收行为的诱惑力不减反增。
  学生的调查数据虽然有局限性,但能反映目前社会年轻群体在新媒介环境下接收行为的部分新变化。年轻人群的接收行为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和手机媒体。除了年轻人,现在几乎进入了全民上网的时代,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网购大军中来,也开始用手机发送邮件、看电视、听广播、玩游戏。互联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以频率资源为单一出口的传统广播与当前快速变化的受众市场存在着矛盾。一是网络、手机用户群迅速扩大与传统广播听众日益分流的矛盾;二是互联网、手机用户年轻化、娱乐化,生活方式网络化,却很难在网上找到所需的广播节目,而传统广播听众老龄化现象严重;三是手机广播某种程度上比手机电视更快捷、实用,而手机音频节目却开发不足。正因为如此,广播也需要在新媒体世界里寻找曾经流失的老受众和新朋友,寻找除了频率之外的新出口,尊重新环境下受众收听收看需求,进一步细分市场,开发潜在的目标受众群体。
  2.创新传播理念,发挥广播独特的传播优势
  伴随性是广播得天独厚的优势。说到伴随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交通频率,因为交通频率在开发车载人群方面极好地发挥了广播的伴随性优势。传统广播在编排节目时一般较多地考虑老年听众、家庭主妇和车载人群的接收特点,但是传统广播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给广播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目前很多广播频率将听众锁定为车载人群,有的地方台非交通专业频率也把交通路况信息放在自己节目中播出,这样一来,势必造成频率定位不准,内容重复浪费,车上频率资源过剩。事实上车载人群只是听众市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专业频率不宜抛弃自己的频率定位跟风去争抢车载人群,否则会陷入恶性竞争,反而造成广播影响力下降,受众流失。频率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去开发除车载人群以外的市场,如开发网民听众、手机听众,根据这些受众的收听习惯和要求,进一步细分受众群体,为特定人群提供伴随性节目。
  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部分听众还将变为用户,广播节目形态创新从某些方面来说需要更新传播理念,考虑用户的需求,更加精准地找到节目的定位。比如是否可以搭建一个网民互动和交流的广播节目平台,让网民在上网过程中享受音视频世界带来的快乐和便利。
  3.充分利用新技术条件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的传播工具和接收工具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受众手里的广播接收终端越来越多样,技术越来越先进和成熟。新技术的使用将让老广播焕发勃勃生机。如:中国股指期货上市的首日,中央电台经济之声推出的直播节目《股指期货扬帆远航》,就成功地开发了网络、图文、视频、手机终端多形式传播。编辑以3分钟为一个单元,把大段内容切割成单条消息,再配上醒目的标题,在网上发布。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不是要肢解信息,而是再分类和整合,适应现代人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需求。
  手机是随身携带、伴随性强的一种媒介终端。现在很多人没时间看纸质书籍,一些书店因门可罗雀而关门。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说人们不需要读书了,而是在方式上会跟以前有所不同,可以读电子书,也可以听书。人们阅读行为的转变,恰恰暗示有一个更大的听书音频市场需求的存在。除了听书之外,其他节目形态音频资源的潜在市场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可将听书音频节目制作成手机等终端便于携带的节目形态,方便人们在不同场合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手机台等媒体正在开展这类业务。
  一方面,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来看,广播创新需要根据新技术特征创造新的节目形态,而不能把传统的广播节目形态随意、粗放地搬到新媒体上。如可以专门为手机或者网络用户提供时间短、内容精炼、下载和定制方便的节目,内容可优先考虑两个方面要素,一是及时实用性,二是娱乐欣赏性。另一方面,可将广播现有的内容资源进行二次分类和整合,通过网络或手机实现二次传播。尤其是一些音乐、小说、评书、生活服务类节目。如果说电视的视频下载目前还受流量和带宽限制的话,那么手机广播比手机电视的文件小,更容易操作。
  综上所述,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是推动广播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突破困境,传播渠道从以频率资源为单一出口,发展成拥有传统频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的多渠道传播格局。如何让广播和其他媒体相结合的新节目形态获得长远的发展空间,很多问题有待我们下一步继续关注和研究。未来广播必将因为创新而走向辉煌,成为21世纪更有影响力的媒介。
  ①吴郁
  《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83页。
  参考文献
  1.赵玉明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申启武 《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3.李幸 《大众立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广播影响力源于节目创新力(二)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论杂志型广播节目的构成与形态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博士、副教授
  李建刚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2011级研究生
  要:国内广播研究对于杂志型节目与板块节目的区分是模糊不清的。对于杂志型节目的构成与形态具有较为客观而清晰的认识,是此类节目观念发展与创新的首要基础与必要前提。板块节目的说法,来自英文的Sequences,即序列化的节目。国外电台或教科书一般也是把Magazine(杂志节目)和Sequences(板块节目)放在一起作比较。杂志型节目的内容结构更加强调紧凑,且重点突出,一般针对某一特定受众设计内容,专业性较强。杂志型广播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节目特别是区别于板块节目的显著标志,就是其明确的受众定位、节目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节目主旨的确立。
  关键词:广播节目 杂志型节目 板块节目
在媒体的杂志型内容设计中,新闻杂志最为大家所熟悉。它可以是印刷品杂志,也可以是电台或电视节目。新闻杂志通常以周为单位出版或播出,惯于使用特写类报道方式,试图让受众深入了解当前热点事件及其背景,而不仅是获知事实本身。杂志型的广播节目和杂志型的电视节目在形态上有一些相像,它们与几分钟的新闻播报不同,杂志型广播节目可以从30分钟到3个小时甚至更长,而电视则短得多,30分钟或1个小时最为常见。
  国内广播研究对于杂志型节目与板块节目的区分是模糊不清的。有趣的是,很少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杂志型节目与板块节目的区别是什么”?在学院教育中,很多研究和教学对于二者的讨论也是含糊不清,一笔带过,有时甚至相互替代,或互为说明,作等同处理。这些概念上的混淆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媒体的实践和发展。因此对于杂志型节目的构成与形态做出较为客观而清晰的认识,是此类节目观念发展与创新的首要基础与必要前提。
  一、关于杂志型广播节目的认识误区
  杂志型广播节目,英文中称为Magazine
Programe。杂志即Magazine,在图书分类上属于期刊的一种。而期刊会用“magazine”、“Periodical”、“journal”这样的词汇,它们都有广义的连续出版物的意思。杂志的术语最早源自法语中的Magasin,也有说最早源于阿拉伯语Makhazin,意为“仓库”、“知识的仓库”或“军用品供应库”。“知识的仓库”指用来刊登论文、故事等文字的出版物。1731年,英国人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出版了今天看来属于现代杂志中最早的一本,定名为绅士杂志(Gentleman’s
Magazine),内容包括小品、诗歌、论文和其他体裁的文章。包罗万象,与杂志本意相符。而中文最早的一本现代杂志,为英国传教士罗勃·马礼逊(RobertMorrison)于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创办,杂志名称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月刊),英文名称为ChineseMonthly
Magazine,今天应翻译为“中文每月杂志”。 察世俗可能是Chinese一字的音译;统记是无所不记,广为传播之意。
  杂志型广播节目的形态,自然秉承杂志特色与内容编排的手法,紧密围绕节目主旨与策略,做到精选内容,结构紧凑,重点突出,由主持人导引节目推进,为特定听众群体提供新闻、娱乐等信息服务。杂志型广播节目比专题节目容量大,便于吸引听众参予。在结构上,杂志型节目内部设置若干小栏目,相对固定地播报信息、评论及采访。小栏目之间多以串联词紧密连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出了一大批优秀节目,如《午间半小时》(1987年创办)、《新闻纵横》(1994年创办)、《社会大观》(1994年创办)、《439播音室》(1991年创办)、《今晚八点半》(1987年创办)、《百姓人家》(1994年创办)、《周日观察家》(1999年创办)等,在相关文献汇编中,这一类节目被放入板块类节目的范畴。一般在节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真融宝是正规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