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及土混合料混合料有啥区别啊,求解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外加剂对二灰稳定尾矿料混合料早期强度增长的影响与机理分析
对二灰(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尾矿料混合料在不同外加剂掺量下的早期强度增长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对其早期强度增长机理进行分析探讨. 研究表明,二灰稳定尾矿料混合料主要是通过Ca(OH)2与粉煤灰中的活性组分反应生成胶凝成分把尾矿料胶结起来形成强度, 在石灰-粉煤灰-尾矿料反应体系中, 掺入外加剂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粉煤灰的早期活性并促进混合料早期强度增长, 同时外加剂也参与反应生成具有胶凝性的成分, 并起到胶结作用, 进一步密实混合料结构.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关于外加剂/混合材料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影响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关于外加剂/混合材料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影响研究
【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了水灰比、各种调凝外加剂以及混合材料对硅
酸盐水泥水化放热量和水化放热速率的影响,并讨论了影响水泥
水化热的机理。比较详细地研究了WHⅡ型超缓凝剂对硅酸盐水泥
水化、水化热、凝结时间、强度等的影响,运用XRD、DTA以及SEM
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适量使用WHⅡ
型超缓凝剂可以得到合适的缓凝效果和增强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0【分类号】:TQ172【目录】:
第一章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水化热8-28
1.1 熟料矿物的水化及水化热8-16
1.2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水化热16-28
第二章 硅酸盐水泥水化热的测定28-34
2.1 实验用原料28-29
2.2 实验仪器29-30
2.3 实验方案设计30-34
第三章 影响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及水化速率因素探讨34-62
3.1 水灰比对水化热的影响34-37
3.2 木质素磺酸钙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37-39
3.3 氯化钙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39-42
3.4 三乙醇氨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42-44
3.5 碳酸钾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44-47
3.6 氧化锌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47-48
3.7 粉煤灰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48-52
3.8 WHⅡ型超缓凝剂对水泥水化热及其它性能的影响52-62
第四章 影响水泥水化热的机理分析与结论62-69
参考文献69-7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衍森;李炳胜;张开顺;宋雷;任彦龙;;[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查进;[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刘治猛;[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张驰;[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海宁;[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张旭龙;[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刘福东;[D];东北大学;2006年
翟玉峰;[D];东北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英,侯文萍,王向东;[J];水泥;1997年05期
杨淑珍,宋汉唐,谢荣;[J];分析测试学报;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殷素红,文梓芸;[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吴庆;汪俊华;吴公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汪翼勇,翟红侠,王方根;[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孙道胜,胡普华,段加超,何波发;[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黄永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孙道胜;[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孙道胜;[J];安徽建筑;1998年01期
孙立霞;王大鹏;;[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何军志;冯青琴;;[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卫英慧,侯利锋,阴国盛,郭跃文,胡兰青,许并社;[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小缓;芦青;黄明;;[A];2011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张艳荣;孔祥明;张珍林;路振宝;;[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尹利影;张承志;王爱勤;;[A];商品砂浆的科学与技术[C];2011年
曾力;张艳花;马力;高珍;刘志栋;;[A];2011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会刊[C];2011年
罗朝巍;苏鹏;满露梅;宋宇;张华杰;;[A];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培铭;吴丹琳;刘贤萍;;[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兰明章;张亮亮;;[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龚学萍;沈晓冬;宦欢;马素花;钟白茜;;[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罗云峰;樊粤明;卢迪芬;吴笑梅;;[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陈胡星;;[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文俊强;[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杨婷婷;[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沈羽;[D];吉林大学;2011年
刘润清;[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谭晓倩;[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王琼;[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王琳;[D];山东大学;2011年
黄琪;[D];长安大学;2009年
徐子芳;[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黄伟;[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文艳;[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黄晓战;[D];郑州大学;2010年
汤俊杰;[D];郑州大学;2010年
余远明;[D];郑州大学;2010年
杨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魏丽颖;[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张建波;[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杨青;[D];浙江大学;2011年
董宜森;[D];浙江大学;2011年
冉景太;[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刘竞;邓德华;赵腾龙;尹明;;[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彭正山,秦怀柱;[J];安徽建筑;2001年05期
杨维好;黄家会;;[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郭洪猷,高民权;[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朱广彬;丁剑;;[J];测绘科学;2006年03期
张畅;魏小胜;田凯;;[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6期
何真;金雪莉;梁文泉;骆翔宇;;[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6期
桂海清,葛炜,王周松,钱晓倩;[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杨勇;梅明荣;王山山;;[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希刚;王培铭;;[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郭随华;陈益民;管宗甫;秦守婉;韦江雄;唐润荣;周瑾;林震;;[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郭俊才;向新;;[A];水泥助磨剂研究与应用论文集[C];2005年
董继红;李占印;;[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林述明;周福征;;[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王英姿;吴波;陈亚明;;[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涛;[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李崇智;[D];清华大学;2004年
董荣珍;[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单俊鸿;[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金祖权;[D];东南大学;2006年
余红发;[D];东南大学;2004年
谢友均;[D];中南大学;2006年
张晓飞;[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宇;[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王迎飞;[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金连才;[D];四川大学;2003年
张向军;[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桂海清;[D];浙江大学;2004年
杨军;[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杨立军;[D];中南大学;2005年
连丽;[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劳宇;[D];河海大学;2006年
徐祖阳;[D];河海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景超;;[J];公路;2012年09期
潘芝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9期
傅相瑜;赵尚传;;[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3期
伦云霞;刘绍舜;周明凯;;[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11期
于景超;;[J];北方交通;2012年02期
李宁;邵钢;李长忠;;[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08期
陈晓祥;徐仪昌;;[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柏东良;杨维好;杨志江;韩涛;张驰;;[J];煤炭学报;2013年04期
孙右好;;[J];山西建筑;2013年16期
冷发光;王永海;周永祥;韦庆东;;[J];商品混凝土;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冷发光;王永海;周永祥;韦庆东;李俊文;;[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陈红蕾;王建平;李长忠;胡翠平;;[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建群;[D];湖南大学;2011年
贾进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纪俊杰;[D];南昌大学;2011年
陈红蕾;[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韩玉福;[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高伟;[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于向清;[D];吉林大学;2012年
孙中洋;[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少霞,穆红英;[J];大众科技;2005年09期
陈冬梅;张日华;张战营;;[J];硅酸盐通报;2006年05期
卢飞峰;吴勇;甘莉芬;方永浩;何文;汪娟;;[J];材料导报;2011年06期
杨新亚;[J];水泥;1997年12期
付宜新,王淑萍;[J];水泥;2003年10期
,M.I.Sanchez de R[J];国外建材科技;1995年02期
王桂芸;芦令超;王守德;赵丕琪;;[J];硅酸盐通报;2011年01期
周会成;[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张大康;[J];水泥;2005年07期
;[J];砖瓦世界;199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秀英;刘福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刘数华;方坤河;;[A];2005年度碾压混凝土材料及质量检测专题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付常新;;[A];“粤京港沪”四铁道学会第九届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成启;胡力平;时蓓玲;马勇;;[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高志刚;邵鸿博;;[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李端文;周载阳;王健;;[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席耀忠;;[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刘加平;刘建忠;刘家彬;;[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刘贯重;刘琳静;吴海川;唐明珠;章荣会;;[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沈晓冬;王洪芬;袁园;;[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驻天津记者
郭关朝;[N];中国建材报;2005年
河北农业大学
赵国先;[N];河北科技报;2003年
胡道华;[N];中国建材报;2009年
巩翠红;[N];中国建材报;2009年
邓恺;[N];中国建材报;2008年
徐苏申;[N];中国建材报;2007年
袁岚;[N];中国建材报;2007年
李宁波?通讯员
谢慧;[N];山西日报;2007年
陈振基;[N];中国建材报;2008年
袁岚;[N];中国建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成洲;[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代奎;[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卢忠远;[D];四川大学;2005年
周耀;[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侯贵华;[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徐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徐春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陶珍东;[D];山东大学;2005年
刘雪锋;[D];江南大学;2005年
张景富;[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穆红英;[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冯涛;[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秦绪喜;[D];吉林大学;2004年
范奎;[D];浙江大学;2005年
曹宇;[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朱大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莫丹;[D];重庆大学;2005年
劳宇;[D];河海大学;2006年
张小川;[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李文兵;[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问题分析和预防措施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问题分析和预防措施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的反应。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对建筑物的危害很大.反应后的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从而膨胀开裂。因此.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采取措施预防碱骨料反应发生.确保工程质量。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造价与管理
&&&&&&&&&&&&新旧标准中外加剂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新旧标准中外加剂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相关标签:
& &&JTG F30-200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外加剂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中仅有9个品种,外加剂& & 而在“JTG/T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里则增加为13个品种,试验项目增加弯拉强度比和磨耗量,删除抗冻标号和钢筋锈蚀作用说明,部分技术标准变动。外加剂详情参见:
相关知识点
注: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
知识点记录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2次&
最近更新:
[公路工程]热门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