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垃圾处理厂有垃圾吗,我可以帮你们处理掉,多少钱一吨

深圳每日垃圾产生量惊人 目前仍处于递增阶段_新浪深圳_新浪网
市民参观滨河新村垃圾分类建设
  昨日,市城管局、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的领导和专家针对深圳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市城管局副局长杨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王芙蓉分别对深圳市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未来的处理目标、规划,做了系统的解答。
  垃圾每日产生量惊人 目前仍处于递增阶段
  深圳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杨雷:今年1~8月份,深圳市生活垃圾日均焚烧、填埋量达到15800吨,相比去年15100吨的量,增加了4.6%。而实际上过去10年,这一数据是年均递增6%。
  而这些只是垃圾焚烧、填埋的处理量,如果加上3600吨/天的纸制品、近2000吨的餐厨垃圾等回收利用的垃圾,深圳整个都市垃圾总量超过20000吨/天。
  深圳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因素。近年深圳人口增长很快。例如龙华片区人口数量增加迅速。二是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均占有资源多、消耗大了。三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比如现在网购这种消费方式比较普遍,大量的快递件造成包装物大量增加。
  深圳该如何把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总量减少?
  杨雷:首先要做到源头减量,这需要每个市民参与进来,比如“光盘行动”,不仅仅是在外面吃饭“光盘”,在家也要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要少用一次性产品。其次就是要把垃圾处理量减少。也就是增加资源类垃圾的回收量,减少进入焚烧厂、填埋场的数量。
  深圳的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一直会增加下去吗?
  杨雷:从日本、台湾地区的经验来看,一个城市的生活垃圾增量到了一定时间会出现拐点。拐点出现的条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稳定下来。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流动性小。生活垃圾的投放与回收进行细致的分类。
盐田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避免垃圾围城 需推动垃圾分类和减量
  深圳计划未来3年再建3座垃圾站,建成后深圳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那么问题来了,一方面因为城市的发展,垃圾产生量年年递增,另一方面垃圾站的封顶处理能力是17000吨/天,如何在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控制垃圾产生量?
  杨雷:未来3年日垃圾处理量要减少10%,需要在广大市民配合下,从以下几方面去“抠”。1。源头减量和资源类垃圾回收,这方面可以贡献出4%;2。大件垃圾的回收,深圳大件垃圾占全市生活垃圾每天达到500吨,如果能对其中300吨实现回收利用,可以贡献2%的减量;3。园林绿化垃圾目前每天产生量500~700吨,公园的垃圾在内部消化处理。果蔬垃圾目前每天500吨,处理好以后可以贡献4%的减量。算下来总体减量10%,可以抵消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带来的垃圾增长。最后,实现3年内的全量焚烧。
  这些减量具体要怎么实现呢?
  杨雷:要做到源头减量,市民要养成良好的投放垃圾的习惯,资源回收率要提高。深圳将普及资源回收日,定时定点回收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提高回收深度,增加回收量。比如深圳的旧衣回收,数量也不容小觑。
  大件垃圾若由垃圾车处理,不容易装下,甚至运到焚烧场也不容易投进焚烧炉,必须进行定点收集,集中破碎后进行碳化处理,实现回收利用。避免随意丢弃在绿化带、空地的现象。
  园林果蔬相对单一、容易收集,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一些大型集贸市场配备一定设施可以现场就地处置。此外还可以进入餐厨垃圾处理体系。
  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治理有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杨雷: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划,深圳将力争至2020年,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单独收运和资源化处理系统基本建成,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焚烧处理率达到8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含再生资源回收、焚烧、生物处理等方式),炉渣资源化率达到100%。
  深圳垃圾处理工作
  两大亮点:务实+创新
  目前城管部门如何推动市民践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呢?
  杨雷:首先是要在教育系统进行推动,全市目前有105万中小学生,城管部门已经联手教育部门,共同推动学生和他们所在的家庭践行垃圾分类和减量。
  其次是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培训。深圳的物业管理水平在全国都是非常先进、全面的,有他们带动、规范小区居民践行垃圾分类和减量。
  然后就需要媒体进行宣传普及,尤其应该重点宣传源头减量、垃圾分类排放。比如小区居民养成把资源类垃圾在周六资源回收日集中排放的习惯。小区普及有害垃圾回收箱。对于厨余垃圾,有处理条件的鼓励分厨余垃圾排放,不分厨余垃圾的要滤干水分,减少重量,减轻气味,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滴漏等二次污染。避免出现垃圾渗滤液,因为对它的处理成本也很高。
  对于没有践行垃圾分类减量的单位和个人,有没有惩罚措施?
  杨雷:我们已经制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执法操作指引”,目前还处于缓冲期,年底前将会根据8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市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开展执法行动。
  深圳的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色?
  杨雷:深圳的垃圾分类和减量有两个特色,一个是务实,根据处理能力进行三分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鼓励四分类(增加餐厨垃圾分类)。一个是创新,比如实现资源回收的“互联网+”,让居民通过APP直接呼叫“垃圾哥”上门回收资源类垃圾。此外设立了资源回收日制度,大件垃圾集中回收处理,果蔬垃圾的回收处理,年花创新性处理方法,此外餐厨垃圾方面,全市10个区已经有8个区实现了处理企业的落地。
  目前深圳各个区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应该是不同的,如何让各区都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杨雷:我们将会分区制定生活垃圾限量排放指标,以2015年上半年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为基数,分区制定生活垃圾限量排放指标,作为考核各区垃圾分类和减量综合成效的依据;各区根据生活垃圾限量排放指标,分别制定本辖区年度生活垃圾限量排放的实施计划,建立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
  “我对自己制造的垃圾负责”
  站在城管部门的角度来说,您认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的难点在哪里?
  王芙蓉: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一是垃圾产生的责任意识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居民们应该树立“我自己就是垃圾制造者,我应该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的心态,成为一个垃圾减量和分类的倡导者、支持者、发动者。
  其次是目前回收渠道建立和完善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候,居民有垃圾分类和减量的意识,但是有的小区没有回收点、回收设施,导致他们无法践行。
  再有,减量要向前延伸到一些生产企业。企业不仅要在用料、包装上增加环保意识,还应该在旧产品的回收方面有所行动。目前有些企业例如华为已经很重视环保意识。
  最后,我们还面临末端处理方面的难点,今年的再生资源价格可能是20多年来最低的,过去旧报纸1元一斤,现在只有三四毛钱。回收品的价格持续下调,将影响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的积极性。
09-25 07:59|分享
09-25 07:58|分享
09-25 07:58|分享
09-25 07:57|分享
09-25 07:53|分享
09-25 07:51|分享
09-25 07:50|分享
09-25 07:50|分享
09-25 07:49|分享
09-25 07:49|分享
新浪地方站环保调研丨广州目前每处理一吨生活垃圾,需要花费多少钱
  讲起垃圾,你会想到什么?
  你知道垃圾被扔出来后会经历什么吗?
  你又是否知道,
  现时广州回收处理一吨垃圾需要多少钱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一起来看看吧~
  垃圾被扔出来后会经历什么?
  “宜居广州”认为在理想状态下,从家里进行源头分类后的垃圾一般还会经历:收集清运 - 中转 - 运输 - 处理的环节,以及相关部门对垃圾处理运营单位进行的环境监测监管的阶段,那么这些环节具体的工作内容又会是什么呢?
  图 各环节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
  目前广州回收处理
  一吨垃圾需要多少钱?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垃圾的一生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都有人力、物力、设施的投入,理论上可划分为:分类成本、收运成本、中转成本、运输成本、处理成本以及环境监测成本。那么究竟我们实际花了多少钱?我们应该合理地花多少钱才能符合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一直没有真实的答案?
  为此,自2013年开始,“宜居广州”开始尝试梳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成本,并通过查阅年鉴、广州市中心城区以及其镇街的年度部门决算文件以及进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方式,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分别梳理了广州市年及2014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费用单价情况,试图搞清楚这个答案。在此说明一下,由于我们会查阅政府部门年度决算文件,因此如果要计算2015年的数据,则需要从2016年底开始才能获取相关准确的信息。
  这几年的工作下来,“宜居广州”仍会发现我们离确切的答案还有点远,尤其是“源头分类”以及“环境监测”环节中的数据极少。所以,“宜居广州”主要对其他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较为片面。但是,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想和各位分享我们的成果。
  从表1中可以粗略得出,广州市2014年每吨垃圾从“收集清运”到“处理”(不含“源头分类”以及“环境监测”)的花费约402元。其中,所计算出的“处理”环节的支出单价与官方公布的“2014年垃圾综合单价”以及“生态补偿费标准”相近,而它的费用支出单价在整体支出中也占比较大。另外,若以2014年广州市中心城区年度垃圾量吨进行计算,则相关的费用支出需14.17亿元/年。
  年与2014年的分析相比,主要的差距则在于“收集清运”环节的费用单价。只是因为,2015年我们调研的成本时,我们仅能获取到3条街道的相关数据,而到了2016年,我们获取到的2014年相关数据有所增加。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成本只是计算在日常运营中的成本,这个成本还未包括设施建设的实际费用(折旧费用)。
  看看广州人垃圾问题上
  每人究竟花了多少钱?
  现在,我们每个人扔垃圾都很随意,也不觉得自己会为它花了多少钱。因此,在调研2014年的数据时,“宜居广州”试图计算出广州人现在在垃圾问题上的人均成本。
  在这一过程中,“宜居广州”以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粗略得出,广州市2014年生活垃圾从“收集清运”到“处理”(不含“源头分类”以及“环境监测”)的年度人均支出单价约为198元/人/年。若按照2014年广州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790.7万人计算,则相关的费用支出则需15.66亿元/年,而这仅仅只是以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进行计算,尚未包括大量的流动人口以及其他行政区。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减少垃圾产生,那么不仅能降低污染,还将会节省不少的财政开支哦。
  这些数据到底是怎么获得的?
  “宜居广州”主要从两个渠道获取到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全流程成本信息:一是政府主动公开,主要为政府部门年度决算文件;二是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信息依申请公开。
  2013年-2015年,“宜居广州”查阅了2个市级政府部门、6个区级政府部门以及从中心城区中随机抽取的20条街道2012年及2013年的部门决算文件,并向广州市的38个部门进行依申请公开相关信息。
  2016年,“宜居广州”查阅124个部门2014年部门决算文件以及向131个部门进行共计1145次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获取了2014年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支出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府部门的决算文件公开工作正逐渐铺开,发布的方式也逐渐完善;依申请公开的程序也在不断地完善中,但数据要精细到如“宜居广州”的调研要求般,则还需要采取更多的工作。因此,这也制约了调研结果的准确性。
  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障碍,
  以上是我们这3年多来成本调研工作的成果,计算中也有不足之处。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欢迎在文末留言~共同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而努力~
  报告分别有: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成本信息公开情况报告(2016年)》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成本信息公开情况报告(2015)》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成本调查报告(2015)》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成本调查报告(2016》
同时感谢各位志愿者为本调研所提供的帮助
(排名按拼音顺序)
/编辑排版-艾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社会总成本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社会总成本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餐厨垃圾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