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瘦产品都有哪些的销售好么,介绍产品详细么?

>> >>有吃过绿瘦产品减肥效果好吗?
有吃过绿瘦产品减肥效果好吗?
病情描述:
您好!我想问一下!有吃过绿瘦产品减肥效果好吗?谢谢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389条
医生建议:您好!有蛮多女性都吃过绿瘦药,据使用过绿瘦的女性们透露,使用绿瘦胶囊一周,就能感觉到身材在逐渐清瘦,皮肤也得到明显改善,人也精神了。腰腹、大腿、手臂,明显细很多,根本不需要称体重,自己就能感觉到瘦。减肥效果还是挺好的!同时有一样好功效的简亭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哦!纯天然制造,有效安全燃烧脂肪!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就诊科室:
病变部位:
典型症状:
混淆疾病: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于涛&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蒙昌荣&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董嘉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段权&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蒋丽&住院医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黄利玲&医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减肥问答热门问答
减肥问答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WooHoo Natural瘦身宝减肥胶囊】
【女性体毛多】
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
健客价:¥498.00
用于肥胖症或体重超重...
健客价:¥268.00
用于肥胖症或体重超重...
健客价:¥398.00
滋补肝肾,养益精血,...
健客价:¥178.00
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体...
健客价:¥255.00
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
健客价:¥298.00
轻身减肥,益气健脾,...
健客价:¥138.00
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
健客价:¥68.00
用于肥胖症或体重超重...
健客价:¥45.00
奥利司他胶囊:奥利司...
健客价:¥698.00绿瘦再遭曝光 销售人员冲业绩身份多变(图)-中新网
绿瘦再遭曝光 销售人员冲业绩身份多变(图)
  “我在绿瘦有6年时间了,帮助了无数的人减肥,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帮您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如何?”近日,法治周末记者以一名多次使用其他产品无效的消费者身份,通过绿瘦商城对瘦身顾问进行了咨询,仅仅20秒时间,在同一个聊天界面,换了一个账号,绿瘦的客服人员就从瘦身顾问变身成了减肥专家。
  近日,以自主电子商务蹿红减肥业的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瘦”)因涉嫌违规经营被曝光,报道称其产品和批号不对应。
  而在这样的事件背后,推动绿瘦成为减肥业新秀的一个团队――绿瘦顾问,也浮出水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所谓的绿瘦顾问团队,存在着种种问题。
  瘦身顾问身份多变
  销售人员为了冲业绩,一般都是同一个人跟你对接,你要专家他就扮专家,你要营养师他就是营养师。少数时候还会互相转移客户,为同伴对接,以防露馅
  10月22日,当记者在绿瘦商城咨询时,负责接待的“瘦身顾问05625”在分析了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等情况后,准备向记者推荐相关产品,但记者以想咨询专业人士为由拒绝。
  20秒后,在同一个聊天界面,一名名为“瘦身顾问6566”的人士自称是此前那位顾问的主管,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开始对记者分析减肥状况,并提出40斤的减肥目标。
  然而当记者质疑在短短20秒时间,同样的单对单聊天界面,仅仅改了个名字如何证明跟刚才不是同一个人时,却没有得到正面回答。
  “销售人员为了冲业绩,一般都是同一个人跟你对接,你要专家他就扮专家,你要营养师他就是营养师。少数时候还会互相转移客户,为同伴对接,以防露馅。只要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什么身份都有可能出现。”一位曾从事绿瘦网上销售的工作人员张莉琳对记者透露。
  事实上,这种“瘦身顾问”在绿瘦不在少数。而他们很多是从绿瘦自己的“黄埔军校”走出的学员。
  “致力于打造成我国保健行业的‘黄埔军校’。”绿瘦保健职业培训学校在其简介中如此写道。这家自称“全国第一家致力于专业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独立经营机构”的学校的主要角色之一,就是“全国最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绿瘦的人才输送基地”。学员在该培训学校毕业后,学校承诺可优先推荐学员到绿瘦旗下的8个子公司工作,以绿瘦集团增值服务部健康顾问为例,转正后工资总额可到达3000元至50000元。
  然而张莉琳告诉记者,所谓的健康顾问,实际上就是前面遇见的瘦身顾问,而增值服务部实际上也是销售部门的一种。
  同时,细看这家培训学校的招生要求可以发现,在高薪诱惑下的招生条件却相当宽松。最低级别的公共营养师四级仅要求学员年满18岁、中专以上学历即可,而公共营养师三级更是蹊跷地仅要求年满24岁、任何学历均可。
  对此,北京营养师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马岚告诉记者,公共营养师考核的每一级都有多种条件要求,符合其中之一即可报考。而培训机构往往只明示其中门槛最低的报考条件,如学历等。
  马岚表示,即使如此,报考公共营养师三级也并非只要求年满24岁即可,还对学员的学历、本行业就职年限、职业资格证书等均有相关要求,且至少符合其中一条才可报名。因此,绿瘦培训此条招生条件可谓过于“宽松”。
  “非常规”的学校培训
  在入职的第一天,他们就被灌输了“卖的不是减肥效果,而是减肥方案,方案越大,利润越大”的理念。产品是否有效,却鲜少有人提起
  “之所以用这么宽松的条件招生,其实是为了招聘更多的销售人员,也就是‘瘦身顾问’。”绿瘦客户服务中心一位业务员方航(化名)对记者爆料。
  该业务员就曾是绿瘦培训的学员之一,据其回忆,2012年7月在参加绿瘦公司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分公司的招工培训时,在既无需出示任何证件,也没有任何同学落榜的情况下,就轻松经过了面试、培训、考核等环节并顺利入职,成为绿瘦的一名“专家级”销售人员。
  而所谓的培训,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每天早上都要以特殊的方式向培训师问好:“边呐喊‘好,很好,非常好,杀!’边做着‘杀’的手势。”相反,关于“医学知识”的全部培训课程仅1个小时,然后就可以以“专家”的身份给消费者开“处方”。
  方航说,在那里,所有人要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喊口号、一起描蓝图,让他觉得就像是某些机构的洗脑培训。
  在入职的第一天,他们就被灌输了“卖的不是减肥效果,而是减肥方案,方案越大,利润越大”的理念。产品是否有效,却鲜少有人提起。甚至在培训中,一名四川消费者花费数万元购买产品后发现无效,要求退货却被销售人员百般阻拦的案例,却被列为“经典”广为流传。
  正是这种“非常规”的经营理念,使方航产生了退出的念头。
  更让方航惊讶的是,自己就职的所谓客服中心,正是为延续上述“经典”而生,专门负责“挽留”那些曾经买过“绿瘦”产品,但现在已对“绿瘦”失去信心的客户。在这里,他们以“瘦身专家”的身份,给消费者提出各种“专业瘦身意见”。
  “其实就是从产品库里选几种她没用过的搭配给她,只要不超过对方的心理价位,怎么搭都可以,毕竟我是销售又不是医生,我们是为了拿到提成。”方航无奈地表示。
  除了客服部门之外,方航的同期培训同学的就业地最多的就是前述的增值服务部门。该部门专门处理热线部初级销售人员无法“搞定”的业务,在电话及网络中扮演高级瘦身顾问或瘦身专家的角色,也就是记者想咨询的“专业人士”。
  “这些角色要比热线部的‘瘦身顾问’角色更高一级,可以让消费者感觉绿瘦是个很负责的公司,实现了一对一服务。”方航对记者透露。而他们的任务和方航一样,就是对想退货的消费者进行安抚,并告知其只有继续把药服完才能有效果。这样,一旦发生无效退款的情况,产品已经基本用完了,公司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减肥行业亟待规范
  这种重销售、轻质量的现象在减肥行业、保健品行业早已普遍,亟待法律规范过于诱人的招生条件带来的是绿瘦团队的急速膨胀。
  资料显示,如今这个以“瘦身顾问”及“瘦身专家”为基础构建的减肥帝国规模已经超过千人。
  当记者以求学者身份致电绿瘦培训负责人谢先生时,其表示现在绿瘦培训学校只负责绿瘦员工的培训,不再接受外面学员上课。不过他还告诉记者,只需通过公司面试后就可在此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之后即可上岗。
  尽管绿瘦公司看似有意抑制发展速度,但庞大的销售群体与被忽略的质量问题最终还是爆发了出来。
  9月26日,央视对其部分产品无正式批号、涉嫌违规经营进行了曝光,此后,越来越多的绿瘦“受害者”开始抱团维权,通过建立QQ群等方式准备联合起诉绿瘦的产品无效。
  对此,绿瘦产品部总经理杨东山公开表示:“有消费者说,服用了产品,瘦了两斤,是没有效;没有减,也是没效果;胖了一斤,他也说没有效,这从医学和科学的角度都是不合理的。有没有效果,不是说你吃了以后减了多少。我们需要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对他(她)有什么帮助。”
  “由于减肥行业特殊,有些企业可能会以体质差异作为没有见效的原因,而在舆论压力较重时,企业则会选择冷处理。”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曾对媒体表示。
  张咏认为,减肥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风险也很大,绿瘦只有抓好产品源头质量,摆脱质量危机,才能得到良性发展。
  而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看来,这种重销售、轻质量的现象在减肥行业、保健品行业早已普遍,亟待法律规范。
  “减肥产品通过广告、扩大销售群体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从而达到盈利无可厚非。但如果减肥产品企业及其销售人员在宣传减肥效果时的广告内容很明确,而消费者又信以为真购买了企业的减肥产品,却达不到减肥企业承诺的减肥效果,减肥企业就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刘俊海说。
【编辑:张艳红】
>生活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绿瘦”内部人士爆料:该产品问题不少
来源:  发表时间: 13:57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一对一的专家顾问, 纯天然绿色产品, 神奇减肥效果……这一切都是个骗局。‘绿瘦’不仅通过很多不正当手段进行疯狂的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更可恶的是,其所售保健食品有的还非法添加一些化学成分。”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曾经供职于“绿瘦” 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阿军。“我选择离开‘绿瘦’,选择揭露‘绿瘦’黑幕,是希望消费者看清其真相,不要上当受骗。”
阿军介绍,违禁添加化学成分,是一些无良企业的潜规则, “绿瘦” 更是急先锋。“绿瘦”标榜“植物的力量”,但实际上在一些保健食品中违禁加入了西药,例如西布曲明、酚酞等,以此用于抑制使用者食欲或促进排泄。但服用后会产生口干、头晕、腹泻、嗜睡、夜尿增多、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对心血管伤害非常大。阿军告诉记者,“绿瘦”产品添加违禁成分,是为起到一定的减肥效果,留住消费者。
记者发现,在“绿瘦”产品的成分介绍中,有决明子、薏苡仁、泽泻、茯苓、荷叶、葛根等天然植物。对此,着名中医专家李可表示,这些植物成分不可能快速达到减肥效果。
据阿军透露,“绿瘦”每年在杂志上的广告投放量高达亿元。在销售渠道方面,阿军称“绿瘦”过去没有直营实体店,销售全靠电子商务和电话销售,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监管,“因为它的很多产品都存在没有批号或是套号的嫌疑”。
记者在淘宝网上找到了一家由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注册的“绿瘦旗舰店”。随便点开某种产品的买家评价, 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好评。有人评价说“一个月瘦了十几斤, 还要再买”; 也有人说,“我买的是荷叶茶加左旋肉碱加玉人胶囊,这是客服推荐的套餐,配合运动,一周我就瘦了3 斤左右”。这些好评与百度搜索到的涉及“绿瘦”的投诉,竟天壤之别。
阿军解释,这些“好评”被业内人称为“刷信用”,只要花钱找专门的公关公司来处理,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绿瘦’有一支上千人的销售团队,除了靠电子商务外, 更重要的是电话销售———其实‘绿瘦’最厉害的是他们的销售话术,听了这些话术,大部分消费者都会买。早在2009 年,‘绿瘦’每天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00 万元,销售力量非常强大。”阿军说。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相关新闻:
编辑: 张婷你以为“绿瘦”是一款瘦身产品?实际上它是一个数据公司_参考网
你以为“绿瘦”是一款瘦身产品?实际上它是一个数据公司
许智博++余嘉敏2016年,马云提出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概念。从前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逐渐被分解、挑战。作为大健康行业里的“绿瘦”,比同行们提前几年就完成了“数据驱动”改造,并开始执行“新体验”战略—体验前移、多元触点、一对一管家式服务。“绿瘦”的野心,早已经不在瘦身产品的销量之上,而是要把自己的存在感嵌入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2016年10月,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为中国商业带来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概念,话音未落,雷军便发出小米将在未来5年内开1000家线下门店的惊人之语。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演讲实则暗示出未来商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边界模糊化。泰拳是皮涛涛的另一大爱好。搏击类运动令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释放。这一年,线上模式的亚马逊开了实体书店,淘品牌进驻了线下购物中心,商业模式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之下,商业模式在产品和服务形态上的变革速度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快,线上线下都在朝一个“融合状态”相向而行,很多行业领域曾经的“黄金定律”要么效果减弱,要么彻底颠覆,“互联网+”的口号变成了很多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但作为大健康行业里的“绿瘦”,却比大多数同行提前几年就完成了“数据驱动”改造。其认为,新零售的本质在于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数据融合,而数据闭环为自己拥抱未来的商业趋势提供了无限可能—日,企业成立十年的时点上,“绿瘦”在广州举行的升级发布会正式宣告:始终致力于体重管理综合服务的广东绿瘦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绿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升级为绿瘦健康产业集团。作为“2015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公司100强”和“广东品牌100强”,“绿瘦”此番“升级”并非只是简单的更名,而是代表了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向“线上线下合一”大方向的真正践行:未来,绿瘦集团将形成包含工厂、互联网中心、地面纤体店美学馆、减肥训练营等的战略集群,构建成融合线上线下数据、服务、产品通路的全渠道产业结构,包括绿瘦商城、好享瘦APP、智能可穿戴设备、基因检测实验室、D28体重管理中心、绿瘦纤体店、美学馆;其产品也将进驻全国KA商超、药店OTC、健身房等多个渠道。“绿瘦”的野心早已经不在瘦身产品的销量之上,而是要把自己的存在感嵌入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小手册是一颗种子如果让商学院里的专家观察“绿瘦”的“第一个五年”,他会看到的是一个保健食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经典商业案例:对应着女性用户的“特定需求”,利用区别于竞品的销售渠道,利用快速周转的资金和利润优势,在恪守着商业道德底线的前提下,一方面在生产端攻城略地、掌握优质生产资源,一方面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攻势,通过瘦身指导服务提升产品的销售份额。这个案例符合商业世界里的最基本逻辑,也体现了绿瘦董事长皮涛涛的商业天赋中对商机的判断能力。这个阶段绿瘦的“成果”,体现在全国知名女性杂志的商品目录里—产品林林总总,让不熟悉“绿瘦”的人会想当然认为这是一家产品销售导向的企业。皮涛涛说:“开这么多的产品线,首先还是要满足用户的需要,除了品类,我们还要考虑用户使用的习惯,同一个产品有液态、片状、粉末状和适合不同场景使用的包装。”在“绿瘦”的创始阶段,皮涛涛就一直在产品包装里附带一本“健康减肥”手册,后来打造了《绿瘦女人》的会员杂志,免费向客户投递,里面介绍了减肥的科学原理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用微小的、附加的服务细节,让顾客、客户和用户感受到真诚和善意,成为“回头客”,这种习惯从他少年经商、青年时做广告公司时就一以贯之,现在则叫“增加用户粘性”。然而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也是一个“不安全”的市场:进入门槛低、监管存在大量灰色地带,一个企业即便自己可以坚持“操守”,也会因为同行问题爆发而“躺枪”。“绿瘦”在主营“产品”的第一阶段,这种整体行业存在的困扰,曾带给过皮涛涛很大的压力。在2008年签下了谢娜作为代言人的同时,皮涛涛尝试让“绿瘦”走一条不同的道路:不再依赖对产品本身的宣传,而是“多讲科学理念”,让用户更多地了解和认可“减肥”不单单是要快,要看到减重结果,而更多的是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一个过程。那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做品牌”,通过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找来范冰冰代言,打造“绿色安全、健康瘦身”的理念。但实际上,正如很多消费者很难区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定义,大多数有“减肥”需求的人因为个体体质、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在服用完减肥产品之后对效果的感受差异非常大。“我们只能要求客服耐心地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具体‘定制方案。”正是这样的理念,让“绿瘦”在行业竞争中很快脱颖而出,并且获得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可和背书:2009年,“绿瘦”荣获中国企业协会颁发的“最具责任感企业”称号,2010年还获得了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最受欢迎减肥类保健品”称号,得到了“健康产品诚信品牌诚信企业奖”。此外,作为纳税信用等级“A级纳税人”,广东工商局还授予了其2011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数据驱动”的地基在2011年皮涛涛坚定地将“绿瘦”向“数据驱动”转型之前,长期从事“目录营销”的直觉告诉他,互联网是未来“绿瘦”的方向。和许多主动“触网”的传统企业不同,他并没有将互联网视为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销售渠道,而是一种接触用户的方式。除了将“绿瘦”的产品在主流电商平台上“上架”,还在2009年投资重金,成立了线上“绿瘦商城”。
“绿瘦商城”的效果超出了皮涛涛的预期,一举冲进了行业电商网站的前十,稳定的流量为后台留下了大量的用户数据。直觉告诉他,改进、提高“用户体验”的钥匙就在这些数据里,“但我找不到落地的方法”。直到后来,当他在杭州听完周宏明在淘宝大学的“电子商务战略”课程之后,他知道,对方就是那个能帮他找到钥匙的人。皮涛涛用极大的诚意打动了周宏明,对方答应以首席顾问的身份,帮助他对“绿瘦”完成一次“商务策略”的升级。那时企业内大多数员工已习惯了整个行业通行的商业逻辑,对这位空降的“专家”以及改变方案并不买账。但皮涛涛坚定地推进着周宏明为“绿瘦”制定的“顶层设计”—先从市场和销售部门开始。“过去是卖产品,但是,你知道你卖给谁了?你说我有地址啊,那好,你卖给他了以后,你知不知道他的体验如何?你卖给了10个人,你知不知道有几个人骂你?不骂你、接受你的人又有多少可以回购?这群客户里哪些人是一年买3次或5次?买3次和买5次的消费能力和金额差距在哪里?不买的人,为什么他不买?”周宏明将一连串问题丢给了“绿瘦”的员工们。这位电子商务的权威专家感慨说,皮涛涛想做的事情,也只能是在互联网时代来完成,否则,线下那些海量的数据,既难于收集、挖掘,更难于统计和分析。“互联网+,加什么?就是让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没有互联网,做到这点成本非常高。”在“绿瘦”的第二个五年里,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沉淀下来,市场部、销售部、产品部等决策部门先是养成了唯数据“马首是瞻”的习惯,每一个员工也有了对应的KPI考核。数据化的过程前所未有地强化了“绿瘦”的“服务”导向,让之前引入的“体重管理”的服务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可行。在这个五年,绿瘦总裁赵安学通过量化管理模式,把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人和工作,有机契合,将企业层面的任务和目标,有效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大大提升了企业各单位的执行力。有了赵安学的量化管理模式和周宏明的用户思维辅助,绿瘦的员工迅速在5年之间从180人增长到3000多人,增量最多的职位是“体重管理顾问”—“顾问”们分成9个等级,每向上“晋升”一个层级,除了业绩和服务质量考核,还要考取营养师等国家认定的专业证书。他们每天与用户进行沟通和联络。在绿瘦给员工配备的电脑上,安装了企业自主开发的“绿搜”引擎,这个引擎让所有人可以快速查找经过专业人士鉴别的各种产品、服务和健康理念的信息。以用户为中心,以全渠道大数据为内核的商业模式驱动着绿瘦的管家服务不断升级、快速成长。皮涛涛对于“顾问”们的要求还远不止于这些,除了与“体重管理”相关的一切,甚至包括用户在任何时间的需求—比如外地的用户到广州旅游,“顾问”可以提前为用户安排车辆接送,具体去哪里、吃些什么本地美食,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让“绿瘦”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一条情感纽带,甚至会有女用户带着父母来到广州“绿瘦”的总部,表达对有效减肥的感谢。“到底绿瘦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绿瘦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只不过绿瘦在做互联网应该做的事情。”皮涛涛说,“互联网不再只是一个沟通工具,一个销售渠道,而是一个用户数据平台,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你去沉淀、管理、分析、挖掘,这是玩互联网最有趣的地方。”“绿瘦”的转型引来了同行们的侧目,皮涛涛对于同行们想来参观考察的要求从不拒绝,要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他甚至会亲自为对方的高层答疑、解惑。“这是一个自信,模仿我们很容易,复制我们又很难,因为用户思维模式的头脑无法复制。”皮涛涛说,“我更愿意大家都能一起规范化,和用户一起共创健康价值,将这个市场做大、赢得用户信任,但有个原则,我们不会带着生产假冒伪劣的企业一起玩。”贴心管家打造“新体验”2014年,“绿瘦”数据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这家企业的彻底转型—在它花了3年时间对内完成了“数据化管理”,对用户群体完成了数据的沉淀、管理、分析之后,将开始进入用户数据“挖掘”的阶段,彻底变成一家“数据驱动”型企业。“现在政府管理部门强调保健食品要有严格的‘溯源机制,我认为应该更加严格。”皮涛涛说,“我们的产品都有二维码,未来还会有追踪码,不仅能找到产地、批号,我还要求能知道具体到哪个用户用了哪一个产品,整个从生产到入库、销售、出库、快递的信息这对我们来说是必需的数据。”“整个行业都应该一起思考食品安全的秩序问题。挖掘是个更有趣的事情,这里面有顾问、有客户、有商品,想精准营销,三者就得做最佳的匹配。”皮涛涛说。皮涛涛与周宏明见面时常常要探讨用户口碑与品牌价值的关联,试图厘清“绿瘦”对用户的价值在哪里。两人最后的答案是“体验”:“品牌要有数据的支撑,必须要有数据模型的计算,最好的数据还是来自于用户的数据。所以我们未来5年,是要去了解用户,聆听用户,‘绿瘦现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一个东西是跟其他保健品或说体重管理行业的品牌不一样的,是体验。”“对于减肥产品,定价的原则并不是有效或无效,否则定价应该论减了多少斤。”皮涛涛说,“在以前,很多人认为顾客购买完产品,企业和用户的关系就结束,但我们恰恰认为,从用户接触到绿瘦的第一瞬间,或者是购买行为结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连接才开始,比如他在吃了这个产品之后,配合我们顾问的指导,饮食习惯改变了,生活方式变得健康了,或者她发现每天不会吃撑了,觉得清爽了,体重下降只是这些体验里的一个参数而已。”这也让皮涛涛坚定了早期自己的判断:“绿瘦”要卖给用户的,不是减肥的一个结果,而是用户瘦身的一个体验过程——并且要让用户知道。为了聆听用户的声音,除了数据中心的分析,绿瘦在2016年底还成立了VIP客户部,这个部门没有销售指标,更不惜以全国各地登门拜访的方式回访用户,只是为了了解用户深层次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客户的抱怨和不满来自哪里,并据此优化绿瘦目前的服务体验。未来,这个部门将为大客户提供免费贴心的一系列附加服务,“绿瘦的VIP服务未来要做得比银行和航空公司VIP更好,因为我们了解用户。”皮涛涛说。
周宏明参考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提出“新体验”战略—体验前移、多元触点、一对一管家式服务—“‘管家,既代表专业又意味着贴心和忠诚,所以就提出‘绿瘦应该是用户的‘体重管理管家。”“体重管理”背后的社会价值“新体验”的三个特性总结起来不容易,在现实中落地更不容易。为了让用户“体验前移”,“绿瘦”结合科研级的基因检测和高科技智能设备检测,获取身体最真实的数据和信息,免费为用户提供肥胖基因检测服务,让客户知道自己的体重管理和先天条件的关系—“有了对自己身体的充分认识,客户无论胖瘦,都可以在体重管理上让‘绿瘦为自己做点什么。你不需要减肥产品,但我们可以提供你一份严格控制热量摄入的7天食谱,甚至可以为你准备食材。”为了让用户有更多元的体验,“绿瘦”在广州连开了三家线下纤体旗舰店,更开始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商圈发展了数十家“绿瘦美学馆”。2017年上半年,健身房性质的“减肥训练营”也将投入使用。“绿瘦”2016年开设了两期为期一周的“减肥体验营”,试图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寻找用户需要的体验。数据呈现的结果是:对于用户来讲,减肥最大的难题是情绪管理,很多人在运动或饮食管理前几天会热情饱满,但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出现抵触和怠惰。掌握了一半用户的减肥心理之后,“管家式服务”依靠“碎片管理”的方式开始介入用户的生活,依据用户个体信息定制一套体重管理方案,通过智能手环、体脂秤,用数据监测用户的减肥体验是不是越来越好,对用户进行情绪管理。对于“绿瘦”来说,现在引流一个新的用户成本数百元。但这对于皮涛涛来说,还是非常值得:“饮食、运动、作息、情绪,绿瘦的科学体重管理要分成几个维度,每一个用户我们都给他提供终身服务。比如很多人并不是胖,而是形体不好,我们研发了可以穿着睡觉的美体衣—很多人说‘绿瘦过界,但我们希望从过去被动的服务变成主动,在任何场景和时间,绿瘦都可以给你推送内容,陪伴你瘦身。”“新体验”的落地也体现在“绿瘦”的CSR(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在“绿瘦”过往的十年里,皮涛涛夫妇一直是慈善活动的常客。如今,绿瘦慈善基金会除了一如既往关心中国少年儿童的贫困问题,也更加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加大了在青少年体重管理事业方面的投入。国家卫计委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对此,绿瘦慈善基金会会长Miss Wang向 《南都周刊》记者透露,基金会将在2017年正式开启并重点打造绿瘦青少年体重管理公益项目,通过线上免费课程和服务,结合线下倡导科学的体重管理理念和方法论,帮助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进行体重管理。在年间,绿瘦先后和中国保健协会、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会联合发布了中国肥胖指数报告。2016年,绿瘦又与社科院的专家团合作,成立“国民体重管理研究院”,“我们希望有更多企业加入这个体重研究生态圈,首先我们有中国数百万减肥需求人群的活跃数据,数据可以贡献给研究机构做分析,让大家对中国人的肥胖以及健康问题了解更多。行业更透明,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皮涛涛希望能让“绿瘦”有更加无限的可能:变成一个“数据平台”,为这个行业的上下游和不同领域实现资源对接和整合。“如果说阿里巴巴是互联网零售的数据公司,那么我希望‘绿瘦可以是一个体重管理的数据公司。”皮涛涛现在可以很清晰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中国人少进医院,少生病。”
南都周刊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