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预期到还是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量增加,都将怎么样

苹果/安卓/wp
积分 24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千斤顶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本帖最后由 wanghaidong918 于
04:49 编辑
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时间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说:“时间的因素——这差不多是每一经济问题的主要困难之中心——本身是绝对连续的:大自然没有时间绝对地分为长期和短期;但由于不知不觉的程度上的差别,这两者是互相结合的,对一个问题来说是短期,而对另一个问题却是长期了。”“时间因素是经济学上许多最大的困难的根源”。因此,从马歇尔之后,在经济学的方法中区分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特点。
(120.8 KB, 售价: 1 个论坛币)
20:06:12 上传
售价: 1 个论坛币
载入中......
简单介绍下呀 楼主
& && && && && && && && && && && && && & 李仁君(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 && && && && && && && && && && && && && &&&经济分析中的长期与短期
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中,时间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说:“时间的因素——这差不多是每一经济问题的主要困难之中心——本身是绝对连续的:大自然没有时间绝对地分为长期和短期;但由于不知不觉的程度上的差别,这两者是互相结合的,对一个问题来说是短期,而对另一个问题却是长期了。”“时间因素是经济学上许多最大的困难的根源”。因此,从马歇尔之后,在经济学的方法中区分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特点。
一、微观经济理论中的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在1890年出版之后,曾一度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界的划时代著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止,马歇尔的学说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着支配地位。虽然30年代以后,这种支配地位让位于凯恩斯主义,但它仍然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1.价值理论中的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第二篇第三章研究均衡价格时,讨论了关于“生产成本”或“效用”决定价值的争论问题。马歇尔认为,简单地讨论价值是由效用决定还是由生产成本决定“和讨论一块纸是由剪刀的上边裁还是由剪刀的下边裁是同样合理的。……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十分确切……”。马歇尔认为要确切地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引入“长期”与“短期”的区分。他认为越是短期,就要越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越是长期,生产成本对价值影响将越重要,这是因为生产成本变动对于价值的影响与需求变动的影响相比要在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短期内的市场价值受一时的、间歇性和短期性的事件或因素的影响往往比受那些持久性的因素的影响要大些;但在长期内,那些间歇性的和不规则的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抵消了。因此,长期内持久性因素完全支配着价值。据此马歇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短期内,效用对价值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而在长期内,生产成本对价值起着主要的影响”。
2.成本理论中的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
马歇尔从“长期”与“短期”的角度对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提出“直接成本”与“补充成本”的概念。他说:“直接成本与补充成本的区分,因所述事业的时间长短而不同”,“在短时期内,补充成本一般必须由售卖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加以补偿,而在长时期内就必须加以全部补偿”,在这里“直接成本”与“补充成本”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马歇尔将时间因素引入成本问题的分析,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成本理论的基础。考虑到时间因素,成本就有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划分,这里的“短期”和“长期”不是指具体的时间长度,而是就厂商能否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生产规模而言的。在短期内,厂商原来的厂房、设备等固定投入不能改变,可改变的只能是材料、工资等可变投入,因此才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但在长期内,厂商则有足够时间调整全部的投入,因此长期分析中无所谓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分,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马歇尔指出:“就短期而论,现有生产设备的数量实际上是固定的,但它们的利用率是随着需求而变化的”。“但在长期中,生产所需要的设备的数量是根据对这些设备的产品的需求而加以调整的生产单位,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组商品”。另外必需指出的是,因为“长期”与“短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行业差异甚大,如钢铁、造船工业等,可能几年只算一个“短期”;而食品业和运输业等几个月也算“长期”了。可见,“在‘长期’与‘短期’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
3.分配理论中的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中,分配理论是要阐明“为谁生产”的问题的,而要阐明这一问题就需要分析生产要素的供求。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说,考虑到时间因素,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会有很大的不同。从短期分析的角度来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要求表现为这样的特征,短期内厂商的固定资本是不变的,而流动资本,主要是劳动要素,是可以调整的。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根据边际原则必然能够得出,厂商对劳动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值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从长期分析的角度,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在长期内由于固定资本也是可调整的,这样,当劳动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不仅会改变劳动的投入量,而且也会相应改变固定资本的投入量。当在长期内工资下降了,厂商不仅要增雇工人,而且也会增加机器、厂房和设备,这一方面是因为在长期内厂商调整生产规模已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工资下降导致的收入效应所致。所以,在长期内,厂商对劳动要素的需求曲线已经不能简单地由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值曲线来表示了,当工资下降时,厂商一方面增雇工人,另一方面扩大生产规模,这时厂商对要素需求对应的点落在了已经右移的边际产值曲线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把这些点连起来的一条曲线,它比短期内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要平缓,因而更富有弹性。
二、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该书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轰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作经济理论的“凯恩斯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以总量分析为工具的宏观经济学。
1.凯恩斯的短期与比较静态分析
凯恩斯在《通论》中采用的分析方法除了总量分析之外,主要运用了比较静态的分析法。汉森指出:“凯恩斯在本书中许多地方所用的方法其实可以称之为比较静态论。”比较静态分析法的主题是“从一个均衡状态到另一个均衡状态的变化”,而把变化所需要的时间跳跃了过去。凯恩斯在《通论》中的整个分析是建立在“现有劳力之技巧与数量,现有资本设备之质与量,现有生产技术,竞争程序,消费者之嗜尚与习惯,各种各类劳力活动(包括监督组织等劳心活动)之负效用,以及社会结构”假定不变的基础上的。很显然,上述假定不变因素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但在长期内则不成立。因此,这种方法其实也是一种不涉及时间因素的短期分析方法。
2.预期的两种形式
虽然凯恩斯在《通论》中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短期分析,但这并不是说根本就没有涉及到长期分析。希克斯指出,在凯恩斯的《通论》中“运用预期方法也许是本书最富有革命性的事”。实际上,凯恩斯是在《通论》的第五章开始引入时间因素,提出了预期理论。凯恩斯说:“从生产者付出成本开销,一直到最后消费者购买此产品,其间要经过一段时间,——往往是很长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等到生产者已经可以供给消费者时,那时消费者所愿付代价为何,雇主(包括生产者与投资者二类)无从确知,只能尽其能力作若干预期而已。雇主不从事生产而己,假使要从事生产,而此生产又占据时间,则雇主除以此预期为依据外,另无他法。”
凯恩斯把预期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预期,也就是对于价格的预期,而“制造者在开始一生产过程,以生产某产品时预测此产品制成时,其售价为何”。第二类预期是长期预期,是关于未来报酬之预期。凯恩斯在第十二章对长期预期又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了长期预期状态。他认为人们用以推测未来收益者,一部分为现有事实,这一部分容易为人们确知;另一部分为未来发展,未来发展只能预测,作此预测的信心也有大小不同。而长期预期状态系指这样一些心理预期状态的总称:“未来资本之类型与数量、消费者之嗜尚、有效需求之强度、工资单位(以货币计算)之大小——这种种因素,在目前考虑中的投资品之寿命这段时间以内,可能有些什么变化”。由以上我们可知,凯恩斯在《通论》中虽然主要采用短期分析法,但在其预期理论中也涉及到了长期分析。
3.总供给曲线中的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表示在任一价格水平上,社会上所有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出的数量。如果引入时期因素,长期分析中的总供给曲线和短期分析中的总供给曲线将会有很大的差别。长期分析中的总供给曲线,简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又叫古典总供给曲线。因为这种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依赖于古典学派的如下基本观点:市场机制是达到市场均衡的有效手段,具体地说,价格的可伸缩性使资本市场的供求趋于一致。工资的可伸缩性使劳动市场的供求趋于一致,利率的可伸缩性使产品市场的供求趋于一致。古典学派相信,“供给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古典学派有名的萨伊定律。这样古典学派就得出了一条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它表示了一个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产量水平。虽然在短期内古典总供给曲线常常不能被现实经验数据所检验,但在长期内它还是较好地反映了宏观经济的运行。
短期分析中的总供给曲线,简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又叫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因为它是由凯恩斯首先关注并研究的。在凯恩斯的短期分析中,他根据工资刚性、价格刚性和流动偏好陷阱等假设,否定了古典学派价格、工资、利率可自由伸缩性的假设,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得出了一条和古典学派完全相反的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就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应该说,在短期内,特别是在经济比较萧条的短期内,凯恩斯水平的总供给曲线也比较好地反映了宏观经济的运行。凯恩斯以后的凯恩斯主义者们就用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来说明长期,用水平的凯恩斯短期总供给曲线来说明短期,并且进一步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一定是水平的,而更有可能是稍稍向右上方倾斜的。
三、菲利普斯曲线争论与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
考虑到经济学方法中的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有助于我们得到这样的事实:如果引入时间因素,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而且引入时间因素的方式不同,结论也可能不同。如果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围绕菲利普斯曲线所引起的争论,更能说明这一点。
1.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研究英国失业率与名义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时创立的。他通过研究发现英国从年间,失业率与名义工资变化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凯恩斯主义者们则把它进一步发展为用这条曲线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在凯恩斯主义者手里成了一种有用的决策工具,应用于“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决策人就可以用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这样决策人所面临的只是“一个在不同失业水平和价格决定之间的选择菜单”。因此不论是短期还是在长期,凯恩斯主义者深信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2.货币主义者的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中出现了“滞胀”,菲利普斯曲线不断“恶化”,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经济学者首先对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挑战。他们提出了“自然失业率”与“适应性预期”的概念。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贡献也许就在于他们区分了长期与短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货币主义者认为,在短期中,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工人和雇主都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因而存在着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但在长期中,由于人们可以不断地修改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的提高并不能导致失业率的下降,因此,在长期中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交替交系,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就变成了一条垂线。
3.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不同于货币学派的“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理性预期的假说认为,“一个理性的经济当事人会从他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根据理性预期的假说,卢卡斯建立了一个模型,在模型中卢卡斯表明:如果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动是规则的,公众可以完全预期到,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将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使实际通货膨胀率上升不会导致失业率降低,因此,预期到的货币存量的变化无论在短期和长期中都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动是不规则的,公众无法正确预期到,那么这就属于影响失业率变动的随机因素之一。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的结合导致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不仅在长期中不存在,而且短期中也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宏观经济政策也就被宣布是无效的。
4.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他们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与市场不完全性结合起来分析宏观经济行为。新凯恩斯主义采用孤岛比喻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经济是由许多孤岛组成,这些弧岛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需要费用的,即获取信息要付出代价。当总需求的下降引起货币工资的非预期下降,预期和实际货币工资的差异结果将引起失业的增加,即货币工资率的下降会引起失业率的增加。同样,总需求增加会使某个岛的货币工资发生非预期的增加,处于寻找性失业状态的人得到了未预料到的高工资,失业就会减少,即货币工资率上升使失业下降。这种孤岛的比喻说明了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的交替关系是存在的,但在长期内,预期是正确的,就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从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
新凯恩斯主义者对长期和短斯中菲利普斯曲线得出了和货币主义相同的结论,但他们所作的具体分析又不同于货币主义者。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引起的上述争论又一次表明,在经济学方法中区分长期与短期分析的重要性。
四、制度变量与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
在以上所论述的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中,涉及到的不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在经济分析中都将既定的制度视为经济分析的前提,没有考虑到制度因素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或者最多只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的变量。
近年来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一反过去经济学把制度视为外生变量的传统,把制度变量内生于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分析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方面有很大影响的诺思教授指出,经济增长会使一个经济中某些原来有效的制度安排变得不是最有效的,当预期新制度安排代替旧制度安排的净收益会超过制度变迁成本时,新的制度就会被创新。
然而,制度变迁相对于其他经济变量而言,其变化一般比较漫长和分散。正如林毅夫指出的那样:“制度和技术的变迁通常过程漫长,因此,统计资料一般不完备,难以进行严谨的计量分析。”而且,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存在着很大的路径依赖,今天迈出的每一步,必然影响到以后的长远发展;昨天走过每一步,也必然对今天的情形发挥作用。另外,制度供给又是一种外部性极大的供给,因此很少有人能积极支付建设成本。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制度分析中,经济学方法中的短期分析是无用武之地的,新制度学派的方法必然是那种长期分析的方法。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如果经济中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那么()。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失
C.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D.债务人受损失而债权人受益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B.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C.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A.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提高
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C.货币供给量的减少的利率提高
D.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降低
A.简单货币乘数
B.货币乘数
D.法定准备率
5.填空题 溢出效应;回波效应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2年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在结构转型变过程当中,形成结构的转型优化,必须提高透明度开始,...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社&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主办单位: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重要提示:看了本文的人还对以下公司做了评价!
平台很好,有利于新人成长…
整体来说研究生待遇还行…
2017试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看准网()】经济论文频道小编搜集的范文“2017试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论文 ,请访问经济论文频道。
  论文关键词:货币供应量 Granger因果检验 国民经济结构   论文摘要:本文实证研究货币供应量分别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零售商品额以及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198年一27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分别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社会零售商品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具有明显的调控效果,而且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一、理论与文献综述 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实际产出水平等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对于货币是否中性一直以来是经济学中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各个经济学派基于不同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强调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其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我们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二PY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这两个方程式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国民收人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K(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人或实际国民收人的比例系数)或V(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供给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中性理论完全是基于两个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由于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就会考虑到过去的失误并在必要的时候修改预期,以便在今后的行为决策中成功地消除那些引起预期失误的规律;而由于市场是出清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从而构建了货币中性的理论基础。 与古典学派和合理预期学派经济学家不同,凯恩斯却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新凯恩斯学派最重要的假设是市场非出清,在此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会假说、隐性工资合同和效率工资说来论述工资的粘性,并从生产力闲置、需求非对称论、厂商信誉论、状态依赖规则和时间依赖规则等方面说明名义价格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修改了凯恩斯的工资和价格刚性理论,构建了货币短期非中性的理论基础,新凯恩斯学派还根据局内人—局外人理论等证明了货币的长期非中性,从而构建了货币长期非中性的理论基础。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和理论分析总体上一致,对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对实际经济的产出是否产生影响争议颇大。弗里德曼和许瓦茨(1963)以及托宾(19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短期产出的波动会产生影响。Barro(1978)的实证分析则表明:预期的货币增长对产出具有中性。随后,Mishkin则对Barro观点予以修正,他指出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Ba二在建立季度模型滞后阶数上只选取了8阶滞后,而事实上长至17阶的滞后系数在统计上仍有意义,因此其结论的正确性值得怀疑,但以后又有人对Mishkin的结论予以重新估计,指出其结论并不具有稳健性,再一次得出了预期货币供给增长对产出具有中性的观点。1984年,Kor-mendi和Me加re通过对5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以及Bos-then和Mills(1995)通过对美国的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对实际产出不会产生长期的影响。1995年McCan-dies和Web在考察了11个国家3年期间的数据后,得出了货币增长与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之间不相关的结论。 我国学者在运用西方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对两者之间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学者黄先开、邓述慧(2)运用二步OSL方法,对中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对产出有无影响做实证分析,其基本结论是:我国的货币作用机制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具有较大的差别,不论是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还是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均非中性,说明货币供给在推动我国经济的运行中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时静静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分别选取货币供应量Ml,M2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动态的M1,M2分别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的GDP不但受即期的货币供应量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受前6-8年的货币供应量水平的影响。肖艳(26)选用K阶VrUt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轨检验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方法,得出国家银行信贷规模、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对国内生产总值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二、模型和数据处理 (一)模型构建 单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对模型选择和函数形势非常敏感,相对于单方程而言,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可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Gujarati,199;Ended,199)、尽管直接根据VAR模型作出正确的推断往往要求变量具有平稳性,然而当变量非平稳但具有协整关时,基于模型作出的因果检验也是可靠的。Vr1R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是方程的常数项系数,分别是白噪音误差项,k表示滞后阶数。 (二)变量选取以及样本数据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也是衡量货币政策行为传导的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具体检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采用198年到27年的GDP年度发生数,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8》。 货币供应量。按照我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货币应包括本币的相关项目。其中:MO=流通中现金,M1二货币+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鉴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足够发达,金融债券和大额可转让订单市场还没有完善和成熟,故我们选取货币供应量M2为模型的主要解释变量,货币供应量M2(年末余额)样本区间为198年到27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本文采用的样本区间为198年到27年年度发生数,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8》。 社会零售商品额。本文采用的样本区间为198年到27年年度发生数,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8》贸易出口总额。本文采用的样本区间为198年到27年年度发生数,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8》。 (三)单位根检验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的前提是变量序列是平稳过程的,但实际的经济序列却往往是非平稳的,若以平稳为假设前提进行估计,则所得到的估计结果就不具有现实意义了,这便是伪回归(SpuriousIRegression问题),故应先对经济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是增广的迪基一福勒检验(r1DF检验),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c表示常数项,c表示时间趋势,△为差分算子,表示纯白噪音随机干扰项。为了使模型的设定更合理并减少或消除潜在的异方差问题,对GDP,b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和贸易出口总额5个时间序列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分别以1喇p,Infai,lutsc,Inexp和Lung表示,其一阶差分分别用dlngdp,dlnfai,dlntsc,dlnexp和dlmn2表示。原假设Ho:a=o,备选假设H,:a&o,根据回归方程中系数a的c检验值进行判断,若,检验值大于ADF分布的临界值(这里我们选取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接受原假设,说明序列存在单位根;若小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说明序列是平稳的,利用Eviews5.对各变量序列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Ingdp,lnm2.lnfai,lntsc和Inexp5个序列变量都是I(1)变量,所以Inm2可能与Ligdp,lnfai,Intsc和Inexp之间分别存在协整关系。 (四)协整检验 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恩格尔一格兰杰(Engel&-Granger,1987)两阶段法,但这种方法在处理有限样本时的估计具有偏差,因此本文将采用JJ检验法(Johansen,1998;Juselius,199)对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JJ检验法是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一下回归方程:   来估计模型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得出一个有效无偏的估计。该检验方法是首先计算回归方程在不存在协整关系、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和存在两个协整关系等假设前提下的迹统计量,然后逐一与假设条件下的Johansen临界值比较,当回归方程的迹统计量大于Johansen临界值(这里我们选取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时,拒绝其前提假设;反之,则接受其假设。利用Eviews5.对lnm2与lngdp,lnfai,lntsc和lnexp各变量之间分别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协整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Inm2与lnexp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lnm2与lngdp,lnfai和lntsc:之间在5%显著性水平下分别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协整方程分别如下:   由协整方程可知,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零售商品额有长期的正的影响,当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1%时,能够使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零售商品额分别上升大约.76Ic,.79%和.69%,这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充分说明了货币非中性。从上述结论可以进一步看出,随着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加不仅能刺激经济总量增长,而且对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社会零售商品额的增加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这有助于转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的现状。 Grangei(1988)指出,若是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些变量至少存在一个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本文下一步探讨lnm2与lngdp,lnfai和lntsc之间的因果关系。   (五)因果检验 本文是基于Vr1R模型进行Grange:因果检验,其原理是如果变量a有助于预测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够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原因,否则称为非Granger原因。其具体的操作是:在无约束条件下求出模型。 转贴于 看准网
  可利用F统计量对假设进行检验。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阶数非常敏感,因此对照估计模型得到的Vii:和SC信息准则(前面已经介绍)选择滞后2期对模型进行检验,利用Eviews5.得到的具体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由Grange因果检验显示,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的Grange原因,说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三者的变动,而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零售商品不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Grange:原因,意味着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具有弱外生性,由中国人民银行控制,不受实体经济要素的影响。   (六)脉冲响应函数 Granger因果检验仅仅明确了存在着从广义货币供应量到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的单向因果关系,广义货币供应量发生冲击后将怎样对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商品零售产生影响?在给出的VAR估计的基础上,本文将计算出Inm2对Ingdp,Infai和lntsc的脉冲响应函数。1抽n2对lngdp的脉冲响应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当广义货币M2的冲击发生后,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明显的正向反应,且这种正向反应逐步提高,在第S期达到最大值,此时M2提高一个百分点,GDP将上升.72个百分点;随后,正向反应缓慢降低。由图可以看出,M2对GDP有长期的显著的促进作用。   Inm2对lifai的脉冲响应如图2所示,和图1类似,当广义货币M2的冲击发生后,FAI有明显的正向反应,且这种冲击力度逐渐加强,在第6期达到最大值,此时M2提高一个百分点,GDP将上升.1个百分点;随后,冲击力度逐渐降低,当到达第1期时,一个百分点的M2冲击将导致FAI上升.6个百分点。   lrun2对1的脉冲响应如图3所示,对广义货币M2的冲击FAI有明显的正向反应,M?的冲击力度逐渐加强,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即M2提高一个百分点,GUP将上升.78个百分点;随后,冲击力度逐渐降低,当到达第1期时,一个百分点的M2冲击将导致FAI上升.以个百分点。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广义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加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从上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投资和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协整方程的系数可知,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投资和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影响是很大的,要保持经济增长,必须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稳步增加。同时在样本期间,通过控制货币供给从而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是有效的。 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弱外生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存在着从货币供给量到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投资和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单向因果关系,表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弱外生变量,意味着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很难把握,中央银行在履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同时要确实有效地合理控制货币供给量。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或者选用其他更合适的中介目标,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供应量对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一定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应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加.69个百分点,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够很大程度上刺激我国居民消费支出,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却是很有限的。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长还是主要依靠外贸出口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扩大内需,如何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的轨道上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良性发展,中央银行要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的供给就显得非常重要。转贴于 看准网 """
经济论文相关内容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入团志愿书范文1 敬爱的团支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作为一名满十四周岁,生在新...…
  第一篇:800字的入团志愿书范文 敬爱的团支部: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同每一名中学生一样,有着理想和抱负,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而这需要有一个指路的明灯,团组织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航标,所以我迫切要求加入共青...…
尊敬的团组织:   我是x班的,在班里任职xx,成绩在班上排xx,在上学期期末考试里得全班第x名。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一件光荣的事,因为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共产党的助...…
  财政政策&中性&举措的谋划,只能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可行的选择是,通过&渐进&性的一系列安排,逐步地降低现实财政收支安排的扩张力度,逐步地逼近&中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境界。   关于中性对政政策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该是转入操作性话题层面的时候了:随...…
  论文关键词:制约因素 道德培养 建设对策   论文摘要: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型校园建设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的大事。文章分析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制约因素和道德培养,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对策。   一、制约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几种因素 制约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主要因素,主...…
论文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供给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