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贷为什么近段时间频繁美联储加息时间

和信贷发福利,这个荷包加息3%抢定了!【财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7,140贴子:
和信贷发福利,这个荷包加息3%抢定了!
好消息,8月18日和信贷迎来四周年庆,全场荷包加息3%,8月16日0点开抢,为期3天,先抢先得,抢完即止!
微信支付投币器,自助设备好帮手,为您量身定制公众号和管理后台!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亏欠总是简单,想赚太难,不懂操作就别再勉强!稳 健获利,联系我! 牛股推 荐伽Vms80018
客服一帮**,电话打不通,打通不说话,给你不解答问题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加息了 也请结束信贷“大跃进”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央行三个月内再一次提升基准利率。不过,在货币收紧的大环境下,信贷大扩张持续是最值得引起警惕的,否则持续的货币政策收紧将可能成为“好心办坏事”,且起不到真正遏制住流动性泛滥的作用。
  货币虽然趋紧,但是信贷无比宽松,这种情况在明年出现的可能性大为增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加。从历史经验看“紧货币、宽信贷”的格局都会让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力大大减弱。虽然货币政策的基调已经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奠定,但是明年的信贷增量,现在还看不到丝毫的会明显逊于这两年的信贷大跃进时期。这较之2009年和今年固然已经降幅不小,但却仍然是规模庞大,远远高于金融危机之前的正常状态。这只会进一步推高广义货币(M 2)水平,按照7万亿计算,到2011年底中国的广义货币规模就将达到80万亿的水平。届时,M 2与G D P之比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扩大到200%以上,货币超发的程度只会更为覆水难收。
  基本可以确定,如果2011年再放出6万亿的天量信贷,那么这三年累积起来的货币增量,将让CPI和房价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出现一轮急升。经济泡沫化不可逆转,宏观调控沦为“空调”,国民经济也就陷入了表面虚幻繁荣,实则脆弱之极的境地。只要“事实上的货币紧缩”周期来临,一切都将被打回原形。
  而且,随着中国资产泡沫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迹象,热钱重新加速涌入中国的趋势愈发明显。最近三个月,外汇占款数额创出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明显加大,加上最近央行不得不提升基准利率,热钱的套利空间增大。这加大了中国基础货币的发行,货币增速远超过商品增速。
  近期银行间资金面供给已经十分紧张,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 IBO R )的各期限品种急剧飙升,以及股市的连续阴跌都说明虽然信贷屡屡天量,但是整体资金面却怪异般的出现紧张。这固然与近期存款准备金不断上调,达到历史最高位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银行系统疯狂放贷,使得存贷比发生变化。如果信贷大跃进依旧继续下去,而货币政策收紧,那么银行间的资金供给问题将会更为严重。因此,纵使从最短期的资金供求关系来看,天量信贷都不具备继续维持的基础。
  但是,由于在这两年上马了太多的投资项目,4万亿投资业进入中间阶段,加上明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地方政府的G D P冲动势必会让信贷冲动有增无减。而“水浸”中的系统,历来有为地方政府当做提款机的动机。从现实的情况分析,2011年的信贷要想慢下来,难度十分巨大。
  资产泡沫和恶性通胀的最大诱因永远是货币的不断超发。更让人忧心的是,数目庞大的民间资金近几年几乎完全离开了实体经济,更愿意以热钱的形式存在于资产市场,赚快钱的冲动十分强烈。经济泡沫化、产业空洞化可能将成为中国经济难以逃离的悲惨宿命。
(责任编辑:姜炯)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加息频繁 银行调整放贷政策
我省部分银行出新规:以领导签字放贷当天利率为准
大江网-信息日报&&发布时间:
  放款晚一步 利息多万元
  信贷员未将利率写进贷款申请合同
  “不是吧,我就这么能‘撞’,第一次买房就撞上了加息。”6日上午,南昌市民张宇站在阳明路某银行个贷中心门口,非常郁闷地说,银行放款晚了一步,我就要多付1万多元的利息。
  原来,张宇今年2月份在南昌市东湖区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向银行申请了贷款40万元、按揭20年的个人住房贷款,在办理手续时信贷员就告知“可能今后政策有变,贷款利率以银行政策为准”,没有将利率写进申请合同内。
  等待了一个月后,银行仍没有放贷,焦急的张宇电话联系了信贷员,对方告诉他:“不用急,你的贷款已经批下来了,行里有额度就会给你放款。”
  张宇说,自己清楚地记得,当时信贷员还特意强调了一下,按照政策,放贷时会以审批时的利率计算利息,所以没有必要着急。“可是,今天加息了,我有点不放心,所以又打电话问问,没想到这一问让我自己冒汗,于是特意跑来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张宇告诉记者,这一次,银行的信贷员告诉我,额度仍然比较紧张,她再向领导那边问问。不过,即使本月放贷,也得按照现在的利率6.80%计算利息。
  “这是信贷员刚刚为我算的账。”张宇指着一连串数字告诉记者,如果在4月6日前放贷,我每个月只要还款3005.89元,而现在即使是立即放贷,每月就要还款3053.36元,总共需要多支付利息11392.76元。
  部分银行放贷政策悄然变化
  “以行领导签字放贷的当天利率为准,这是现在的政策。”6日,央行二次加息的首日,记者走访了省内多家银行,部分银行给出了这样的答复。而在3月份,记者以客户的身份向多家银行询问,对方均给予“按照审批时的利率计算,与何时放贷无关”的回答。
  “我比较幸运,在1月份办理了加急,银行当月就放了贷。”既是“房奴”,也是银行职员的小张告诉记者,因为了解今年的政策比较紧,果断“花小钱”办了加急,幸运地绕过了今年的两次加息“省了大钱”。
  “目前,我们仍然以审批当日的基准利率为准,今后政策如何就不知道了。”在采访中,除了部分银行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放贷政策外,其他一些银行也开始显得有些“犹豫”,位于红谷滩的某银行个贷部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不好说,等放贷的那一天看情况。”
  再加息还要多付利息
  “政策的变化,确实让不少人吃了哑巴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工作人员说,主要办理贷款合同时没有明确写明利率情况,哪怕是注明了“以审批当日贷款利率为准”也就不会出现像张宇这样的“无故损失”。
  这位工作人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是贷款40万、按揭30年,以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在此次加息前,每月只需向银行还款3005.89元,总共支付利息元。而加息后,每月需还款3053.36元,总共支付利息元,加息前后利息相差11392.76元。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仍有加息预期,按照目前少数银行的“放贷签字日利率为准”政策,再加息时如果还未等到银行放贷,那么还需多支付利息。
  1年期定存未超33天可考虑转存
  不过,此次加息除了房奴是“利空”以外,对于普通老百姓和投资客来说,倒也不是一件坏事,甚至还将从中受益。
  “首先,定存利息的上调,可以缓解‘负利率’水平。”中国银行某理财师介绍说,加息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当前物价指数4.9%为计,较直观的计算,目前储户实际利率水平在负的2%左右――这意味着储户1万元的定期存款存满一年,将损失200元。
  这位理财师说,按照以往的经验,加息后,特别是中老年人一般都会前往银行办理转存业务,这就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风,定期转存要注意时间,按照公式:360天×存期年限×(新利率-原利率)÷(新利率-活期利率)计算,1年期定期存款的临界天数是33天。如果之前的存款已经超过了33天,就不用再考虑转存,否则既得不到更高的利息,还浪费了此前的时间成本。同理,3个月定期存款、6个月期定期存款、2年期定期存款、3年期定期存款和5年期定期存款的转存临界天数,分别为10天、18天、49天、64天、95天。
  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
  “加息还将带动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和保险公司的分红险产品收益率提升。”一位银行理财师分析,央行频繁加息,可能正在释放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号。
  这位理财师称,比如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从春节开始至3月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有银行的一个月期产品收益甚至接近6%,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而加息之后,部分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应该会水涨船高,甚至可能突破10%。
  “同样,按照惯例,每次加息后新发国债年利率都将相应提高。”倾向于中长期稳健投资的市民,则不妨等待下一期凭证式国债的发售。基金投资者,则可坚持持有配置大盘蓝筹为主的基金。
  ■首席记者黄培红 文
大江网-信息日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新闻排行榜
&&&每日头版
&&&&热贴网闻
&&&&观点时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央行加息时间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