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立研发机构的文件是产业转移的最高形式

国际研发产业转移及我国的对策_管理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国际研发产业转移及我国的对策
  文/赵刚
  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为争夺和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了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R&D转移的力度。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调查,62%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年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首选地。面对国际研发产业转移的这一新趋势,我国政府既要运用适当的鼓励政策,也要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以有效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海外研发投资的战略和策略
  自20世纪60年代起,海外直接投资走在最前面的美国企业率先开始了海外研发活动,随后是欧洲企业;经营全球化相对落后的日本企业在80年代开始了海外研发活动,三者形成了发达国家海外研发投资的“大三角”;90年代以后,海外研发投资又表现出了新趋势――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投资热点,如今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研发活动已变得更为普遍。
  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海外研发投资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首先,能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地接触各种资源,特别是各种技术人才资源,通过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资源进行研发活动,可以降低研发的总体成本。
  其次,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可将研发项目的不同环节分散到不同国家同时进行,然后进行合成;一旦需要,现代化的通讯技术手段甚至可以允许进行一体化流水作业式的跨国研发活动,从而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第三,跨国公司通过增加海外研发投资提高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据《财富》杂志统计,美国企业在全球500强排名由1991年的157家增加到2004年的176家,在前100名的数量也稳定增加。
  发达国家海外研发投资的方式主要有设立研发机构、研发外包、技术获取型并购、虚拟科研机构、战略联盟等。
  设立研发机构。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开始以母国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布局,构建其全球研发网络。这些跨国公司的离岸研发机构作为其全球研发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市场本土化的需要,进行适应性和专用性的应用研发。
  研发外包。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研发、设计活动,转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完成;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企业的强势研发领域,截取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技术获取型并购。跨国公司一方面对具有先进技术的公司进行收购,取得其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对可能构成竞争威胁的企业进行收购,以消除竞争威胁,这两方面都对东道国产生技术遏制。
  虚拟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参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单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虚拟社团,通过网络交流从中得到启发和问题的答案,获得比内部实验室更高的收益。
  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发展迅速,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非常广泛,通过创新资源的共享,强化了产业关联,为产业转移特别是研发领域的资产整合提供了开放式的平台。
  跨国公司研发产业的对华转移
  中国成为全球跨国公司R&D投资的焦点是有特殊原因的,一是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二是丰富优质的科技人力资源。截至2007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已达到1160家;截至2006年底,全国外资研发机构累计投资达190.79亿美元。
  总体来看,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年:起步阶段,主要形式是设立中外合作研究与开发机构;(2)年:发展阶段,合资、合作方式迅速被独资代替,同时也出现一些“伙伴式投资”;(3)2000年至今:加速与提高阶段,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度增加,研发层次不断提高。
  跨国公司研发产业的对华转移,对中国的研发产业既带来发展的机遇,也提出挑战,具体表现为:
  (1)外资研发投入成为我国研发投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外资研发投入增长很快,外资企业研发经费增长速度和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内资企业。在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当年外资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已占我国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27.1%,其中上海高达73%,福建省64%,北京市43%。
  (2)人才集聚和培养作用较为明显。跨国公司在华从事研发活动,创造了大量高薪工作岗位,对抑制我国优秀人才流向海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吸引了若干来自海外的研发人才。外资研发机构为员工提供了“干中学”的良好机会和全方位的培训,使中国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以提升。
  (3)知识溢出效应日渐显现。科技人员的流动是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随着研发人才不断从外资研发机构流出,由此而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也将显著。随着国内企业对人才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一些外资研发机构的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已开始出现“回流”,而且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4)具有科研管理的良好示范作用。外资在华开展研发活动,将世界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管理经验带进我国,对国内科研管理在组织和制度上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5)提升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层次和技术水平。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不断提升其在华研发机构的功能层级,客观上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技术链上的位势,推动相关领域不断向产业高端(如研发、设计等上游环节)演进,推动我国产业整体向更高层次转换。
  (1)加剧了对国内高端人才的争夺。目前,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绝大多数都来自国内本土人员,外籍人员相对很少。科技人才是我国的稀缺资源,外资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具有品牌和工资优势,大量的科技人员流向了外资研发机构,使得我国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更为缺乏。
  (2)强化了外资在一些重点行业的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借技术领先的优势占据了我国相当大的市场,而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又强化了这种优势,使得我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更为严重的是,跨国公司对我国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的大规模并购,不但形成了对一些重点产业的控制,也可能抑制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
  (3)在与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中存在着科研资源流失现象。由于国内有关中外合作研究中涉及既有科技资源管理的具体办法还不完善,国内一些研发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与外资研发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国内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计划项目的成果)可能在合作中被外方低价获得(甚至是无偿获得),某些隐性的知识、技术诀窍及工艺方法很可能随人员流动而带入外资研发机构。
  我国应对国际研发产业转移的对策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研发产业转移对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既有“溢出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两者同时并存,方向相反。面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政府既要运用适当的政策鼓励他们更多地来华进行研发投资,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国内科技资源大量被吸出。
  面临的问题
  (1)双方技术差距较大。在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技术差距是影响博弈结果的关键因素,吸收能力越大、技术差距越小,溢出效应越大,反之,挤出效应越大。
  (2)外方倾向于采取独资形式。目前外商独资研发机构占绝大多数,中外合资研发机构相对较少,跨国公司的目的在于对研发机构实施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防止技术的外溢。
  (3)跨国公司技术内部转移。跨国公司采用内部化方式将技术的转移限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虽然这些技术经过较长时期的使用后,也会在跨国公司的体系之外扩散,但总体而言,这种扩散不仅少,而且非常缓慢。
  (4)中方易形成技术依赖。国内企业若习惯于通过购买技术或技术许可权来实现其技术升级时,就会减弱它们通过自身研发提高技术水平的动力,形成对跨国公司技术的依赖。
  (5)外资研发机构以产品开发为主。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环节,较少涉及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也有少数规模较大的著名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机构从事一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开发。
  (6)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合作较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机构主要为利用国内科技人力资源,集中在与中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相对较少。
  (7)跨国公司研发布局集中在沿海。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全部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天津、浙江、福建和大连等省市,世界500强在华研发机构在长三角地区的集中程度更为明显。
  (8)跨国公司研发人员流动效应不明显。由于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强于本地企业,在华外资企业的研发队伍较为稳定,人员流动性低,即使有少量研发人员被高薪聘走,大都仍进入其它外资企业工作。
  (9)外资抑制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不少行业已经形成了垄断或寡头垄断,使本地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原有的研发队伍解体、人才流失,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造成了负面影响。
  政策建议
  (1)加强对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宏观管理。政府不能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放任自流,而应该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例如重点鼓励跨国公司投资于高新技术行业,鼓励跨国公司投资于中西部地区。
  (2)帮助本土企业提高技术吸纳能力。要建立为企业技术服务的机构,弥补企业在技术吸收过程中信息不足的缺陷;要建立企业技术开发基金,为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要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加速国产化进程。
  (3)重视跨国公司人才。通过提高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奖罚待遇,以优厚的条件吸引这些掌握重要技术的人才回流到国内企业中,这样就可以把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带过来,从而提高了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4)打造国际科技研发中心。应进一步改善高科技园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增加与国外科学园区的交流,提高国内高科技园区的国际化水平,力争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内的重点产业如软件、生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领域打造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中心。
  (5)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对于核心的关键技术,决不可能依赖跨国公司,必须集中力量自主开发。但由于中国的自身财力有限,不可能在财政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钱去进行所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一般性的技术引进,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在少数关键的技术上。
  (6)引导跨国公司提高在华研发活动的档次。要鼓励跨国公司提高在华研发机构在其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鼓励其在华研发活动更多地针对母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应用。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谁有高中地理必修3的知识结构啊
黎约煽情TA10N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地理必修3主要考点  ●区域和区域差异  考点  详解  区域的含义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指标方法划分的空间单元,这些空间单元之间的界线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区域差异  1、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运用区域比较法研究;区域内部有整体性,运用综合分析法研究;  2、区域比较的方法:(附表在后)  区域比较的方法  大项  小项  内容  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邻关系  气候  1、气温特点;2、降水特点;3、气候类型概括;4、特殊气候现象.  地形  1、地形单元;2、地势特征;3、主要地形类型;4、特殊地貌景观.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主要湖泊水文特征;3、其他湿地水文特征.  植被动物  1、地带性植被;2、典型动物;3、特殊物种.  土壤  1、地带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带性土壤;  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等资源构成;  2、
资源优势及其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规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语言及文化  1、语言种类;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  生产活动  1、
农业(作物、熟制、农业类型、在世界农业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农业区、农业区位条件);  2、
工业(工业部门构成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工业区及其重要工业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理事物.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  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水文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  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  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  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  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  区域分异主导因素  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与原理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
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结论: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各种工程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内容,影响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属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  3.影响: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学生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积极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相关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对于沿线地区会加大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归纳: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结合世界、中国各类能源、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关注各类能源、资源的分布、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分布;输出、输入、沿线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种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产业转移  1.概念: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环境因素、资源问题等.  相关案例:  (1)二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其主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2)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南部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因为东北部地区的环境、资源问题.该产业转移有利于东北部地区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它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和经济衰退.  (3)近年,台湾大量机电、IT企业向大陆转移,其主要因素是寻找新的市场.  (4)近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山区和两翼转移,其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当然其中也有山区和两翼地区的比较区位优势).  3.国际三次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是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价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了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完成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承接了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进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使机电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承接以IT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之一,还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并已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4.当前,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  第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加上《京都议定书》生效后,这些国家为完成减排温室效应气体的任务,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第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  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5.国内产业转移  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加重.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广东欠发达地区、甚至“泛珠三角”地区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压力,珠三角经济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间有限、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区必须调整并优化承接国际产业的结构,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着力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有步骤地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进行产业转移.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产业转移”迅速成为各级政府、各地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意见》重点提出了扶持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措施:一是给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给予园区外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三是确保园区电力供应.四是加强园区企业用工培训.通过教育扶贫或委托培养、培训等方式,由省属和珠三角地区有关技工学校、职业技术院校为山区及东西两翼培养紧缺专业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对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  7.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转移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可经使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往往由乡村地区变为高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也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产业转移地往往会出现就业机会减少,出现失业人口增加的现象;而对于产业承接地则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2、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生态(恢复)建设:  矿产资源开发: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产生的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开采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环境.  3、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根据“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护坡、打坝淤泥等工程措施;③进行小流域治理.  ◆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关闭污染较重的小工业;②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③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调整生产过程,适当在洪水期排污.  ◆对生物资源破坏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适当迁出保护区内的居民;③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类活动(如交通建设);④宣传教育.  ●区域经济发展——农业  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或图示信息,弄清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与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从光热、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农产品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等方面评价其农业区位条件.  2、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分析:  区域农业布局体现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以适应为主.农业生产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否则,会陷入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  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布局有不同影响,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从宏观看(大区域图)——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湿地(湖区、库区等)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从微观看(小区域,通常为等高线图)——坡度较大的山地适宜营造水土保持林,较缓处可发展经济林木(如茶叶、果树等)或修筑水平梯田,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湿地发展水产养殖业.  气候:热量——不同热量带有各自的典型农作物品种.水分——不同的干湿状况决定不同的用地类型:湿润地区—水田,半湿润地区—旱地,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地.  3、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体认识:  区域农业发展通常以中国地区为例,可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其它地区.中国农业发展总体和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因此首先要明确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区别.对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传统农业的特点就是其面临的问题,现代农业的特点大致即其发展的方向:  产业结构  农业投入  农业技术  经营方式  农产品商品率  农民收入  增收措施  农业生态  传统农业  中国农业大多为传统混合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给自足为目的,产品多样而缺乏优势.  低.  劳动密集  手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  粗放  低  低  扩大生产规模(垦荒、扩大载畜量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灾害)  现代农业  选择具有区域优势的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集中生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高.  资金技术密集  生物技术、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  高  高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良品种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能源消耗大(农业污染较重)  问题总结:  对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的评价通常要从上表所列诸方面着手,结合区域实际,选择最符合当地情况的项目展开分析或论述.生态恶化区的农业发展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围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有关理论分析阐述.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现状、特点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不同.答题时应结合区域实际,从以下项目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条目作答.  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恢复生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变种植业为主为多业并举,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最大,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最大.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说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的标志:  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⑴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转移的形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