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哪些情况,需要至少进行监控测量,测量,分析和评价iso14001

& &&图1&&新版标准结构与PDCA之间的关系
& &&由图1所示的标准结构可以看出,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结构与2004版完全不同了。它更加准确地体现了PDCA的关系和各大部分之间的作用。
二、增加了有关战略环境管理的要求:&战略环境管理&是指:从组织生存或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与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出环境管理的任务和目标,通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在标准的多个条款中,均提出了与战略环境管理有关的要求。如:
& &4.1中规定: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
& &5.1中规定:确保其环境方针及环境目标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 &6.1中要求: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4.1和4.2所提及的问题和要求;
& &9.3管理评审中规定:管理评审应考虑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以及相关方需求的变更;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任何与组织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
& &&从这些要求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一定要考虑组织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并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三、强调与组织的业务相融合: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一定要与组织的业务相融合,不能把体系的实施和组织的日常管理相脱节,搞成&二张皮&。在新版标准中多处提出了这一要求。如:
& &5.1中规定: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 &6.1.4中要求:将这些措施融入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或其他业务过程,并予以实施;
& &6.2.2中要求:组织应考虑如何能将其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 &9.3中指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过程相融合的机遇。
& &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一定要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要融入组织的日常管理中。
四、强调了领导作用: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根据ISO/IEC导则的要求专门增加了&领导作用&一章,体现了&领导作用&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框架结构图中,将&领导作用&放在了中心位置,也体现了领导作用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领导作用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领导的参与和重视是一个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对于领导作用的要求,除了包括2004版中的建立环境方针、提供资源和分配职责之外,还增加了多项新的要求。如:
& &5.1中规定:最高管理者应: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要实现上述要求,就应带领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认真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各项要求,才能确保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五、更加强调环境绩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环境因素的有效管理,提高环境绩效。新版标准在&范围&中也规定: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应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在新版标准的条款要求中,多处提出了提高环境绩效的要求,如:
& &&4.4中规定:为实现组织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 &&5.2中规定:环境方针中应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 &&9.1.1中规定:组织应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 &&9.3中要求:管理评审应评价组织的环境绩效。要认真理解新版标准的这一要求,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中,将提升环境绩效作为组织的主要任务。
& &&六、增加了&考虑生命周期&的要求:组织应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有效管理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其中与产品有关的环境因素,应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产品使用和产品废弃各个过程的环境因素。但这一要求在2004版的要求中未做出明确规定。在新版标准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考虑生命周期&的要求。这是新版标准的一个重要进步。根据定义,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标准中有关考虑生命周期的要求,如下:
& &&6.1.2中规定:组织应在所界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确定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环境影响。此时应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 &&8.1中规定: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制定控制措施以确保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
& &&此处所讲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 &&&&& 组织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按此项新要求,应识别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根据组织的能力,对这些环境因素实施管理。使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更加有效。
七、引入了&风险控制&的方案:根据导则的要求,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引入了&风险控制&的方案。这里讲的&环境风险&来自三方面,即:环境因素、合规义务以及其他风险。对此,标准中提出了如下要求:6.1.1中规定: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4.1和4.2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6.1.4中要求:组织应采取措施管理其:1)重要环境因素;2)合规义务;3)6.1.1中识别的风险和机遇;9.3中规定:管理评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进行评审。组织在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根据标准的相关要求,充分识别并有效控制上述环境风险和机遇。
八、将&污染预防&扩展为&环境保护&:在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5.2中要求:环境方针应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本条要求中&保护环境&所涵盖的领域要比ISO版中的&污染预防&更宽。它包括了&污染预防&以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这里讲的&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ISO版的这一变化,使本标准更加符合&环境管理体系适用于任何规模、类型和性质的组织&的要求。在ISO版的环境方针中,仅提出了&污染预防&的要求,这仅适用于生产并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型组织,对于其他类型的组织,这种表述是不充分的。
& &&组织根据新版标准识别的环境因素中,既要包括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方面的环境因素,也要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环境因素。
&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这一变化,在行政管理区域和其业务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有影响的组织(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建设施工行业等)要特别予以关注。
九、细化了&信息交流&的要求:标准7.4信息交流中,分别设置了子条款7.4.1总则,7.4.2内部信息交流和7.4.3外部信息交流,详细规定了对信息交流的要求。
&&&&&& 与2004版标准比较,专门增加了内部信息交流的内容;并对外部信息交流的实施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标准要求:组织应按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的规定及其合规义务的要求,就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外部信息交流。这一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合规义务的要求,进行外部信息交流,修改了2004版规定的&由组织自行决定是否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要求。
十、其他变化: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不再使用的术语包括:环境指标、文件、记录、程序、内部审核、审核员和预防措施等七个;不再使用&环境指标&术语的原因是:认为此术语可以用&环境目标&涵盖。在条款名称中,不再使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而用&合规义务&替代;不再使用&文件&&记录&而用&文件化信息&替代;另外,为了便于中小型组织使用本标准,将&程序&用&过程&替代等。此外,在要求中,不再要求组织要设置&管理者代表&这一岗位,目的是使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按其职责分工负责相应的环境管理工作,避免为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而新设置岗位,造成&虚设岗位&现象。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这些变化,反映了当前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总结了多年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经验。新版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会进一步提高各国的环境管理水平。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组织以及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咨询的人员,一定要认真理解并正确掌握新版标准的这些发展和变化,提高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认证的水平。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目的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受组织影响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理解要点:一、几个概念的理解
& &(一)组织环境:是本版标准的一个新概念,对其的理解至关重要。组织环境是指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它不仅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同样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或公共服务组织。构成组织环境的社会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有机联系、功能高度分化的系统。组织要在环境中存在和活动,就必须适应环境特定的功能要求。环境系统决定着不同类型的组织的不同目标,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状态还影响到目标的形成,因此组织环境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 &(二)组织环境与组织目的:对组织环境的理解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确定了影响组织的目的、目标和可持续性的各种因素。它既需要考虑内部因素&&例如: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也需要考虑外部因素,例如:法律的、技术的、竞争的、市场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环境。组织的形成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且该目的驱使着组织所做的每一件事。一个组织要想长期生存发展,自然应清楚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为社会能做的贡献。组织的目的可被表达为其愿景、使命、方针和目标。
& &组织使命:使命是一个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或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企业存续发展对企业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 &组织愿景:愿景是企业使命的形象化与具体化,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以及特定企业在资源及其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性与局限性,每个企业只能在特定的领域或方面以特定的方式来表达和实现其使命,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企业愿景。
&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企业使命及愿景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标准。&&
& &(三)组织环境的构成:组织环境可分为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 &1.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 &(1)经济环境(包括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组织的宏观经济环境就是指在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上给组织造成市场机会或环境威胁的社会力量;可理解为泛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等。组织必须明确其所在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哪些事情,允许哪些事情以及鼓励哪些事情,从而使组织活动符合全社会利益并受到某些方面的保护和支持。组织的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所在地区消费者水平、消费偏好、就业程度等。微观经济环境因素会直接决定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规模。
&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大背景。政治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宏观经济形势,从而也影响着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政治环境分析的内容,如:我国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作化促进信息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这一切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指导着企业正确地确定自己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和策略。
& &(3)技术环境:社会科技的进步会促进了组织活动过程中物质条件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改进,从而使利用这些物质条件进行活动的组织取得更高的效率。技术环境对组织活动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技术进步了,企业现有产品就可以被采用了新技术的竞争产品所取代。产品更新换代以后,组织现有的生产设施和工艺方法可能显得落后,生产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结构可能不再符合要求。
& &(4)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组织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状况。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差异较大,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也完全不同。
& &2.组织内部环境的构成
& &(1)组织使命:组织使命是指该组织(作为一个子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承担的义务以及扮演的角色。组织使命体现组织的根本目的;它既是反映外界社会对本组织的要求,又体现着组织的创办者或高层领导人的追求和抱负。
& &(2)组织资源:组织资源是组织拥有的,或者可以直接控制和运用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既是组织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又是通过管理活动的配置整合,能够起到增值的作用、为组织及其成员带来利益的。
& &(3)组织文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组织所特有的文化形象。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产生自然的影响力,牵制人的思想,驱动人的行为,是一种非制度的强大驱动力。&&
& &(四)组织环境分析的方法
& &由于组织环境的确定影响组织的目的、目标和可持发展的各种因素。因此需要采用可行方法对内部因素(例如: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和外部因素(例如:法律的、技术的、竞争的、市场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进行分析。&
& &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由于企业是一个整体,并且由于竞争优势来源的广泛性,所以,在做优劣势分析时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做详细的对比。如产品是否新颖,制造工艺是否复杂,销售渠道是否畅通,以及价格是否具有竞争性等。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正是该行业企业应具备的关键成功要素,那么,该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也许就强一些。
& &&&&&& 例如: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因素,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组织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组织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
& &2.行业环境分析:行业是组织生存、发展的空间,也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直接产生影响的环境。组织开展行业环境分析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行业的经济特性是什么?行业中发挥作用的竞争力有哪些?
3.其他分析方法:组织还可采用价值链分析、企业竞争态势分析等。
& &当然,对于组织环境的分析还可以有很多的方法,甚至包括组织多年形成的一种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行动。对组织环境的分析其目的是确定解决方法,所以无论所选择的方法或简或繁,其考虑的方面至少会涉及:
& &识别与认识机会与挑战;正确的认识与把握管理者的任务与目标;准确把握问题的现状与趋势;行业中的变革驱动因素有哪些?它们有何影响?竞争地位最强和最弱的公司分别有哪些?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行业吸引力是什么?把握组织的条件和环境;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
与组织环境相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示例,包括:
& &a)与气候、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地利用、现存的污染、自然资源的可用性、生物多样性等有关的环境状况。这些环境状况可影响组织的目的,也可能被组织的环境因素所影响。
& &b)外部的文化,社会、政治、法律法规、规章、财务、技术、经济,自然和竞争环境,无论是国际的、国内的、地区的或当地的。
& &c)内部特性或组织的状况,例如:其产品、活动或服务,战略方向,文化或能力(人员、知识、过程、体系)。
& &对组织环境的了解,用于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参见4.4)。4.1中确定的内外部环境问题,能够对组织或对其环境管理体系造成风险和机遇。&&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组织应确定: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这些相关方的相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c)这些相关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属于其合规义务。
理解要点:组织应确定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以下是一些相关方的例子:顾客、业主、股东、银行、供应商、员工、政府机构、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等。
& &这些相关方的相关需求和期望可包括:顾客环境方面的要求、供应商环境方面的要求、外包方环境方面的要求、绿色和平组织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标准的要求等。组织应加强与相关方沟通和协商,了解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1.沟通和协商内容:1)组织针对风险管理,提供、共享或获取信息,与相关方进行对话的持续和反复的过程。2)在风险管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与内部和外部相关方有效沟通和协商。沟通和协商计划宜于在早期制定。该计划针对与风险本身、风险成因、风险后果(如果掌握)以及处理风险措施相关的问题。为确保实施风险管理过程的职责明确,以及相关方理解决策的基础和特定措施需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外部和内部沟通和协商。3)与相关方的沟通协商是重要的,由于他们基于对风险的感知,做出了对风险的判断。这些感知可以由相关方的价值观、需求、臆断、概念和关注点的不同而变化。4)由于相关方的观点会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他们的感知以被识别、记录、以及在决策过程中考虑。5)沟通和协商宜提供真实的、相关的、准确的、便于理解的交流信息,同时宜考虑到保密和个人诚实因素。
2.沟通和协商方法:1)适当地帮助明确环境;2)确保相关方的利益被理解和考虑;3)帮助确保风险充分地被识别;4)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一并用于分析风险;5)确保在界定风险准则和评定风险时,不同的观点被恰当地考虑;6)确保认同和支持风险处理(应对)计划;7)加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变更管理;8)制定一个相当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和协商计划。&&&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以确立其范围。当确定该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4.1中提及的外部和内部问题;b)4.2中提及的合规义务;c)其组织的单位、职能和物理边界;d)其活动、产品和服务;e)其实施控制和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 &此范围一经确定,在此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需包括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应保持文化信息,并可供相关方获取。
理解要点:组织需要在理解其所处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下,识别并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范围,以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其中
& &&&边界可以理解为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或次级组织界限,边界可以是一个或一组过程、一个场所、一个完整的组织,或一个组织所控制的多个场所;范围可以理解为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产品、服务、活动、过程和决定的范畴,因此范围可包含多个边界。&
& &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宜围绕着受组织管理控制下产品与服务的核心和支持过程,以及外包过程这条主线,考虑其缉织结构、管理职能和活动场所(无论是物理的或非物理场所),适用时行政许可范围,识别并确定与之相关的组织单元和实际位置。且组织应当考虑:4.1所提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事项:4.2所提到了解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的要求。
& &确定范围时通常考虑下列因素:1)组织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所覆盖的范围。2)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的类别和性质。3)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独立性和关联性。4)组织现场的分布状况及地理范围。5)管理者对组织投入产出的责任。6)有关产品、活动、服务所需的法规要求、标准和其他引用的文件。7)组织方的特殊情况,即是否有排除在范围之外的场所和地点。
& &在ISO&中使用特定的术语,例如文件、或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地方,本标准以&保持文件化信息&的形式加以表达。在ISO&中使用术语&记录&以指明所需提供满足要求证据的文件的地方,本标准则以&保存文件化信息&的形式加以表达。组织有责任确定所需保存的文件化信息,保存期以及保存的媒介。&保持&文件化信息的要求并不排除组织可能因为特定的目的同时也需要保存相同的文件化信息,例如保存以往的版本。&&
4.4环境管理体系
& &为实现其所期望的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应根据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 &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在4.1和4.2中所得到的知识。
理解要点:该条款是一个总体性的要求,其要求组织应从系统化、结构化的管理来改进组织的环境绩效。条款当中的两个词是值得注意的即:建立和保持。
& &&建立&通俗讲就是指从无到有,从残缺不全到完整的过程。就环境管理体系而言应包括决策、策划、体系文件的编制、组织机构的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及试运行改进等。
& &&保持&是指环境管理体系按规定的要求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加以改正,在新情况出现时及时调整修订,以及必要的支持性活动等。
& &在实施过程中,组织往往较重视体系的建立过程,而对体系的保持要求则重视不够。这一条款不仅要求体系的建立应满足要素的要求,建立之后也应继续按要素的要求进行运作。
& &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4.1条款要求的&了解及组织所处环境&,还应考虑4.2条款要求的&了解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 h)促进持续改进;
&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5.2环境方针&& & 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 最高管理者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理解要点:最高管理者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他要确保所建立的环境方针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要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要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要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等。可以说,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能成功实施,主要责任在最高管理者。为便于理解,现将最高管理者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中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分析组织所处的环境,确定环境管理的任务:在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中,首先最高管理者要根据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要求,主持对组织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的分析,并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结合组织的战略方向,确定本组织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以及本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是成功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二、建立并实施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提高环境绩效: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并确保环境方针符合组织的宗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环境方针应体现组织的战略方向,并应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环境目标的制定应符合环境方针的要求,特别是要体现环境方针中履行合规义务,保护环境以及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的承诺。最高管理者应组织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努力实现环境目标,以确保不断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
三、分配环境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一个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必须职责明确。&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部分配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环境管理体系涉及到的领域包括:环境保护、能源使用、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设计等,最高管理者首先要在高管层中分配与上述领域相关的、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本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符合标准的要求。确保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无疑,各级领导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标准各个条款的要求,包括: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均需各级领导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组织带领员工来实现。
四、确保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和基础设施等。其中人力资源的选配,要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7.2中规定的要求,确保对组织环境绩效和履行合规义务的能力有影响的人员都具备该岗位所需的能力。
五、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应将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绝不能形成&二张皮&的现象。将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管理内容,融入组织的日常工作中,包括所策划的措施的实施,环境目标的实现,运行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使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组织各层次、各职能的日常工作中。
六、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5.1领导作用与承诺&中规定:最高管理者应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 &&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指:实现策划的活动和取得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应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以及实现环境目标。要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需要全面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条款的要求,并应严格按照标准&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要求,实施监视、测量,并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 &&另外,为确保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高管理者应按标准要求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如果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能认真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并带领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认真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各项要求,可确保本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使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在本组织得到成功实施。
& 6.1处理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 6.1.1概述&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所需要的过程以满足6.1.1至6.1.4中的要求。
& & 当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须考虑:4.1中涉及的问题及4.2中所述的要求及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确定与下列各项有关的,需要处理的风险和机遇:环境因素(见6.1.2),合规义务(见6.1.3),在4.1和4.2中确定的其他问题和要求, 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实现预期的结果;防止、降低不期望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影响;实现持续改进。
& & 在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应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能够产生环境影响的情况。
& & 组织应保持下述的文件化信息,
& & &&需要处理的风险和机遇;6.1.1至6.1.4中所需的过程,其文件化信息的详细程度、应确保这些过程能按预先的策划执行。&&
& 理解要点:本标准并不要求组织必须要使用正式的风险管理框架来识别风险和机遇。组织可以结合各自的行业特点与产品和服务特性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来识别风险和机遇。 组织如需在导入本标准的过程中进一步考虑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体化运行,可以从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中理解风险相关的术语,此外国际标准ISO&31000也提出了清晰的风险管理框架。
& & 组织存在很多类型的风险,从来源上分为内部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资产风险、财务风险和行为风险)和外部风险(包括行业风险、市场风险、项目风险、政策风险和股市风险);从性质上来讲,分为组织所处的环境风险、过程风险(包括营运风险、授权风险、信息处理/技术风险、诚信风险、金融风险(信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以及决策风险(包括经营性决策风险、财务性决策风险和战略性决策风险)。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指引》,将风险划分为战略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营运风险五类。如果组织属于央企,可以参照执行。同样也可参考美国反对虚假财务委员会发起委员会提出了的《企业风险框架》(COSO&ERM)。
本标准重点关注环境管理体系所有与过程相关的风险。&
&(一)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总过程。
& & 1.风险识别:组织应识别风险源、影响区域、事件(包括环境变化)以及致因和潜在后果。此步骤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基于哪些可能产生、增强、阻碍、加快或推迟目标实现事件的综合表格。识别相关的风险是重要的,因为此阶段没有识别的风险将不会包含在进一步的分析中。风险识别应包括考查特定后果直接影响,包括联锁和累积影响,也要考虑宽范围的相关后果。所有重要的致因和后果都应予以考虑。即使风险源或致因可能不明显,也应识别风险源是否在组织的控制之下,&也要识别可能发生什么,考虑后果的可能致因是必要的。组织应使用适合其目标、能力及所面临风险的风险识别工具和技术。在识别风险时,相关和最新的信息是重要的,包括可能的适当背景信息。具有适当知识的人员应参与到识别风险中。
& &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估的关键。风险分析为风险评价和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以及最适合的风险处理策略和方法,提供了输入。风险分析也可以为必须做出选择及选择涉及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风险的决策,提供了输入。风险分析包括考虑风险的致因和来源、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以及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的因素和可能性应被识别。可以通过确定后果和其可能性、以及其他风险特性,来进行风险分析。一个事件可以有多种结果并可以影响多重目标。现存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和效率也应被考虑在内。
& &&后果和可能性的表述方式,以及它们的组合是确定风险程度的方式。反映风险类型、可获得的信息、以及运用风险评价输出的结果应符合风险准则。必须考虑不同风险和其来源的相互依赖。风险程度的确定和其前提和假设的敏感性的信心,应在风险分析中予以考虑,并有效沟通给决策者以及适当的利益相关方。风险准则应考虑诸如专家间观点的分歧、不确定性、可用性、质量、数量、信息的持续相关性、或模型的局限性等因素。上述这些因素应予以阐述和重点关注。
& &&风险分析可以在不同程度进行,这取决于风险本身、分析目的、可用的信息、数据和来源。依据环境条件,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或定量的,也可以是组合的方式。
& &&后果和其可能性可以通过模拟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结果,或由实验研究或可用数据推断确定。后果可基于有形和无形的影响表述。可以用数值描述,需要界定对于不同时间、地点、团体或环境的后果和其可能性。
& &&组织可以借助风险矩阵,将危害绘制在图表上进行量化,从而计算风险。严重程度和频率的结果计算将成为风险分析的结果。一旦组织利用风险矩阵进行分析并确保其有效性后,就可以将此工具应用于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矩阵整合人运营过程后,不仅可以计算风险,还可以实现对高风险事件的及时补救。
&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基于风险分析的结果,帮助做出有关风险需要处理和处理实施优先考虑的决策。风险评价包括将分析过程中确定的风险程度与在明确环境时建立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组织已制定的风险评价准则进行比较,确定组织现存风险严重程度和等级的过程(或不可接受风险),其目的是为风险规避和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基于这种比较,风险处理要求应予以决策考虑,包括考虑风险获益组织外的团体对风险的容忍性。决策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做出。在某些情况下,风险评价可导致对决策的进一步分析。
& &&风险评价也可导致,除了保持现存措施,不以任何方式处理风险的决策。组织的风险态度和已建立的风险准则,会影响风险的决策。组织风险评价准则的科学合理是区别于不同组织风险文化乃至风险管理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志。
& &&风险评估是评价风险对组织实现质量目标和预期结果的影响程度,组织可通过制定风险评价准则进而科学地确定现存风险的严重程度。组织所制定的风险评价准则应与组织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已制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资源配置等因素相适应,并应满足法律法规、监管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同时还必须考虑相关风险发生的性质、类型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级别。&&&
& &(二)风险处理: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处理包括选择一种或几种修正风险的方案,以及实施方案。一旦实施了方案,就可以有效实施风险管理。
& &&风险处理包括了一个循环过程:评价风险处理;确定残留风险程度是否可容许;如果不可容许,产生新的风险处理;评价该处理的有效性。
& &&风险处理方案不必互相排斥或适宜所有情况。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决定不开展或停止产生风险的活动,来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接受或提高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可能性;改变后果;与另一方或多方共担风险(包括合约和风险融资);通过有事实依据的决策,保留风险。
& &&组织应针对已确定的风险确定风险管控的优选顺序,识别为解决风险、利用机遇所需要开展的全部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步骤、方法和职责等要求做出规定,并将其融入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加以实施。通过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风险发生、提高机遇利用的概率,以确保目标和预期结果得以实现。&&
& &&尽管&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引用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标准中的内容,但本标准并没有要求使用正式的风险管理框架来识别风险和机遇。组织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和工具来识别环境管理体系的风险和机遇。可以参考ISO/TR&31004:2013《ISO&31000风险管理实施指南》、ISO&31010:2010《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等标准。
& &&环境风险可能会给组织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风险处理不当,会直接降低组织的竞争力,甚至可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组织应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范围内。
& &&机遇是指能提升组织竞争优势方面的因素,如节能降耗等。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会给组织带来机会,如: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会给组织带来降低成本的机遇。
& &&风险和机遇是相辅相成的,有些时候风险会给组织带来机遇。
& &&风险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协调活动。风险管理过程是组织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中贯穿于组织已建环境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之中。&
& &&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提高组织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确保组织已定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同时可以提高组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增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并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意识融合到组织的企业文化之中,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控制,进而提高组织经营管理的总体绩效以及为组织的高层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 &&准确、系统地收集与风险相关的环境信息是组织识别和确定现存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组织识别和确定现存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组织内部环境信息和外部环境信息的系统收集可以确定影响实现组织已定目标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可以准确识别和确定现存风险。
& &&在环境管理体系范畴,风险是环境影响的大小(严重程度)与影响发生的可能性的组合,风险评价是指对因素导致的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因为不同管理领域涉及到的影响不同,因此,在风险评价时,不同领域的风险评价的方法和依据通常是不同的。&
& &&风险和机会影响组织和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达成其预期结果的能力。对组织的不利影响,例如:
& &&a)一个环境因素(例如非常小的泄漏),几乎不会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因此从环境的角度不被确定为重要的,但也会对一个有环保意识的企业带来形象上的伤害。
& &&b)一旦重要环境因素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将会对组织管理其重要环境因素的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削弱了其信誉。
& &&c)未履行合规义务,会导致罚款,纠正措施也需要成本,甚至会失去社会经营的许可(类似于营业执照)。
& &&d)环境条件(包括影响环境的事件),如气候变化导致的水供应减少,从而影响组织的废水处理厂的运作。
& &&e)客户希望一个快速张的组织,增加与之相称的熟练技能的员工,减少导致环境危害的潜在错误的发生。
& &&f)与组织环境绩效有关的相关方的观点,可以调动更广泛的反对意见
& &&g)由于没有考虑任何意想不到的后果,采取措施处置风险和机遇,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例如使用废水灌溉组织的娱乐场所)。
& &&潜在的有益影响包括:a)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排放的新技术,如控制设备;b)优化资源的使用,如循环水;c)与相关方合作,以消除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6.1.2环境因素
& &&在环境管理体系的界定范围内组织应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 &&当识别环境因素时,组织必须考虑:a)变更,包括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b)异常状态的以及合理的,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 &&组织应使用所建立的准则,确定对环境具有或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 &&适当时,组织应将其重要环境因素信息在组织的不同层次和职能内进行交流。
& &&组织应保持其下列文件化信息:环境因素和其相关的环境影响;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重要环境因素。
& &&注:重要环境因素能导致风险和机遇,既可能是有害的环境影响(威胁),也可能是有利的环境影响(机遇)。&
理解要点:条款要求组织应:a)识别出环境因素;b)中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c)及时更新环境因素的信息;d)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准则;e)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重点是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的多个内容均是在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实现的,如目标的设立、管理方案的制定、运行控制程序的内容、监测的项目等。
&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组织的生产管理活动,也应考虑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识别因素时要包括组织能够控制的,如生产现场具有的环境因素等,也应考虑组织能够施加影响的,如涉及供应商、废物处理方等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 &&评价环境因素的目的是确定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因而必须比较环境影响,确定因素的重要性。&
& &&为了确保环境因素的充分识别与评价应考虑包括:3种状态、3种时态和8种类型。
& &&3种状态是: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许多是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运行生产的,这在化工企业是正常状态。生产车间的开车、停机、检修等情况下,环境问题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属异常状态,如一个贮罐,平时的环境问题可能仅是阀门的维护与保养,有少量的泄漏,但检修时可能就有一整贮罐的气体要释放出来,贮罐底部还有贮物的残留液,更换部件时也会造成液体的排出。紧急状态则是如发生火灾、事故、洪水等情况,对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中存在的环境因素,应有相应的措施、计划,以保证其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如一个地区每年都受到洪水的威胁,那么在评审阶段时就必须对这种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予以全面考虑,并制定应急的措施与办法。
& &&3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组织在对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原材料的来源与生产过程,考虑到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将来潜在的违反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问题。还有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组织要尽可能宽地考查其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拓开思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对能够加以影响的环境因素施加影响并促使其改进环境行为。
& &&8种类型:水、气、声、固废是我们平常较易想到的环境问题种类,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与标准中也较多地涉及到这几个方面。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这一标准时,应考虑到的环境因素却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了材料的利用、土地的污染等方面。即应从以下八个方面人手考虑:a)向大气的排放;b)向水体的排放;c)向土地的排放;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e)能源使用;f)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噪声、光等);g)废物和副产品;h)空间使用等。&&
& &&除了对能够直接控制的环境因素外,组织还应当对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例如其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下提供了一些对这种控制和影响进行评价的指导。不过,在任何情况下,对环境因素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程度都取决于组织自身。
& &&设计和开发;制造过程;包装和运输;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 &&对组织所使用产品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不同的供方和市场情况而有很大差异。例如,一个自行负责产品设计的组织,可以通过改变某种输人原料地对环境因素施加影响;而一个根据外部产品规范提供产品的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很有限。
& &&一般说来,组织对其提供的产品的使用和处置(例如用户如何使用和处置这些产品)控制作用有限。可行时,可以考虑通过让用户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处置机制来施加影响。
& &&完全地或部分地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对环境的改变,无论其有益还是有害,都称之为环境影响。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之间是因果关系。在某些地方,文化遗产可能成为组织运行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在理解环境影响时应当加以考虑。&
& &&由于一个组织可能有很多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应当规定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和方法。虽然不存在一种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唯一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当能提供一致的结果,并规定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可包括环境事务、法律法规、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等方面的问题。
& &&这里的8种类型也不能包括所有环境问题,对于特种行业的环境问题,在组织运行时也要进行专门的考虑。环境因素不再仅仅与环境问题有关,而与全部社会生产、社会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仅从污染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远远无法达到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的,应由各部门、各层次的员工共同参与才能全面完成。
& &&环境因素的确定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该过程也包括明确潜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组织自身业务发展、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及相关方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组织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 &&组织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是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的重点,可以说是整个体系的重要输入。组织在策划、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都应确保考虑这些重要环境因素,如环境方针的确定、目标和指标的建立、资源的分配、人员的能力、信息的沟通、控制措施和方法的选择、监测的重点、审核的要求等等。
& &&适当时,组织应将其重要环境因素信息在组织的不同层次和职能内进行交流。组织应保持其下列文化信息;环境因素和其相关的环境影响;用于确定其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重要环境因素。
& &&注:重要环境因素能导致风险和机遇,既可能是有害的环境影响(威胁),也可能是有利的环境影响(机遇)。
& &&生命周期观点包括了组织对其控制或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设计,生产,运输,交付,使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处置以及最终处理。在考虑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时,该组织应考虑以下:a)其在生命周期的位置;b)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控制程度,例如一个产品设计师可以选择原材料,而制造商只能有效的使用原材料,用户只能为使用和处置负责;c)生命周期的影响程度,例如设计师可能仅仅影响生产工艺,制造商则可以影响产品的设计、使用方法或其处理方法;d)产品的寿命;e)组织对供应链的影响.&&
&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规定:在环境管理体系的界定范围内组织应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以及相关的环境影响,此时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并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 &&在实际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中,有一些组织的产品设计研发部门,没有根据标准的要求、识别和控制产品中的环境因素。有的甚至还认为环境管理与设计部门关系不大。认为只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要求做好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 &&只有识别产品在研发设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才能够实现从源头上削减或消除污染的要求。
& &&如何识别产品中的环境因素,如何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在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中,往往也是组织在遇到的一个难题。&&
&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ISO/TR14062-2002《环境管理&将环境因素引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可以为识别产品中的环境因素,以及如何将环境因素的控制体现在产品研发设计中,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 &&GB/T24062-2008准指出:在识别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的环境因素时,考虑的范围应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包括原材料获取、产品制造、产品运输、产品流通、产品使用和维护直至最终处置全过程。所涉及的环境因素类型可包括:a)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b)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能源使用;c)生命周期全过程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的排放;d)产品废弃后环境影响,包括有害物质的处置和材料再利用等
& &&ISO/TR14062-2002标准指出,为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在选择产品设计方案时,应考虑如下原则:a)提高材料效率:降低材料使用量,选用环境影响小的材料,尽量使用可再用材料;b)提高能源效率: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消耗的总能量(包括使用阶段);c)节约使用土地资源;d)运用清洁生产技术;e)实现耐用性设计:考虑产品的寿命、提高可维修性;f)优化功能性设计:考虑实现多功能和模块化设计;g)回收和再利用设计:减少材料种类,考虑易于拆解等;h)产品设计中不使用有害物质和材料。&
& &&另外,GB/T/IEC&GUIDE109:2003《电工产品标准中引入环境因素的导则》也为识别产品中环境因素提供指导。该导则的目的是向标准编写人员提供建议,建议其在与标准有关的各因素中应考虑环境因素。产品设计人员的工作是给产品寻求一个合理方案。这种方案将是对各种因素的权衡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安全、环境、成本、技术、功能等)。该导则是为标准编写人员准备,而不是为产品设计人员准备的。它鼓励标准既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又允许产品设计人员在各种相互制约因素中获得最切实际的折中方案。我们还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 &&a)GB/T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 &&b)GB/T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术语;
& &&c)GB/T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意识设计环境因素的识别。
& &&企业应确立发展&可持续产品&的环境战略,并就此战略的实施提出以下思考、分析和建议。&
& &&首先,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融入可持续发展环境理念。确立&生态设计&和发展&可持续产品&的环境战略,应该从源头入手,全方位对产品提出环保和生态设计及开发要求,不仅要能够符合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同时要保证符合节能低耗和绿色环保产品要求。应采用先进的环境优化开发和设计技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关联物质和有害物质的使用量达到最小化,从而达到减少环境破坏以及保护资源的目的。
& &&第二,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降低产品的生命终结成本,减少或者避免产品变成废物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环境影响和负面经济效益。设计开发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前消费者如何使用和丢弃产品,从而评价产品、元器件、组件、零部件、辅助材料等在产品生命终结时如何再使用、再循环和再回收利用;要确定设计优先项目,比较环境影响和关键措施,设计和评审污染物和废物减少的措施并获取反馈信息。比如,当前一些德国制造商已经通过将设计或者开发的新产品送到再循环商处,让他们评估产品拆解的难易程度以及产品材料再循环的成本效益,以获取有价值的产品生命终结设计建议。再比如,一些知名&企业针对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已经组建成立了该产品在失去使用价值和报废后的回购、回收或修复公司,这种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参照。
& &&第三,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对产品可持续发展进行&再设计&。企业很多产品是已经定型的成熟产品,但却面临环保改造和持续再设计,以便能适应更加严格的法规和顾客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认真研究和收集现有产品的制造过程、产品使用过程及终结过程、方式,进行产品清洁再开发和再设计评审。
& &&第四,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在必要和可行时,需对产品进行分解或拆解,识别出所有均质材料(均质材料是指无法机械分割为更单纯的材料单元),对均质材料环境因素和环境关联物质含有情况进行识别。以电子产品为例,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物质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性:与材料共生共存、具有难侦性、难纠正性、难改变性和一定传播性。要制定产品材质分解表,判定产品中环境因素和环境关联物质存在的情况,对辅助材料和过程设备等进行环境因素和环境关联物质识别,将其结果填入产品材料分解表中,以利于运行控制程序的有效控制。&&
& &&第五,在实施产品改进、变更设计时,要尽量保持环境关联物质的&避免和减少&。企业在进行设计变更、关键设备变更、原料辅助料变更、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生产工艺变更、工作环境变更和供应商变更时,很可能引起产品中环境关联物质和有害物质特性改变,因此实施过程要按准则规范运行,确保变更不影响满足最终产品的环境关联物质的&避免和减少&特性。
& &&第六,当企业生产的产品涉及法规时需施加能够施加的相关影响。企业通过价值链施加能够施加的相关影响,一是必须告知消费者,其产品标识涵义和含有害物质的回收途径,使消费者不能将带标识的产品当普通垃圾处理,并且在废弃电子和电气设备的收集、再利用、再循环和回收过程中承担责任;二是必须告知产品最终处理商或者处置者,其所有原料和元器件的详情、正确的拆卸分解指引说明或者图标、危险物料所在部位及其预防应对措施等;三是需审核供应链中供方产品材质分解表(应包含原料、辅助材料、元件、器件中的有害物质及环境关联物质相关信息)、供方产品的环境关联物质和有害物质检测报告(供方或第三方检测报告)、客户或者企业对供方验厂时的检测报告、供方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或者变更时的环境关联物质信息。&
& &&第七,必要时开展对供方进行第二方审核或直接验厂或委托认证机构进行二方审核。这是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知名公司的常规做法。为充分运用&从事后到事前&、从&局部到系统&和从&开环到闭环&的管理体系&预防为主&要求,必要时需将企业的零部件、元器件、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实施进货检验或者到货验收,延伸和深入到供应链中的供方,对其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监管或者监制、监查,其审核主要内容可包括:供方提供原辅材料,包括元器件、零部件、包装材料等,在其开发和设计策划时,是否识别了其提供产品中受限物质或者环境关联物质?是否制定减少和避免产品受限物质和环境关联物质设计要求?设计输入和输出是否充分?要求是否完整和清楚?是否评审并确认对其产品可能受有害物质污染的特殊过程?是否有预防可能污染的措施及证实特殊过程所需工艺装备、技术条件、作业环境等能力的确认?特殊过程相关人员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产品特性要求信息和形成了哪些可操作文件?是否必须对特殊过程和过程输出实施监视和测量?
& &&监视和测量的准则和资源是否适当充分?为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受控,在需进行测量与监视的过程或场所,有关人员是否获得并使用了能够满足测量和监视要求的装置?产品交付前对产品特性是否进行了监视和测量?测量或监视记录上是否指明有权力放行的人员?产品交付过程、准则、条件、方式、确认是否规定被实施?在产品交付后的售后活动及规定有哪些?是否有证实供方管理和控制其产品的环境关联物质适宜性、有效性的相关证据?是否识别并确认持续改进机会和提升领域?
& &&ISO&14001将促进认证企业有效而又持续应用&生命周期思维&的理念,确立开发&可持续产品&的长远环境战略,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生产过程,生产环保、绿色、低碳的产品,必将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有力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1.3合规义务& &&组织应:a)确定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相关的合规义务;b)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c)当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必须考虑这些合规义务。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注:合规义务问题对组织可能会导致风险和机遇。&
理解要点:
& &&组织应定与它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相适用的法律,以及它所遵守的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 &&这里所说的法律与其他要求是指与组织环境因素相关的法律和其他要求。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为进行行业、企业或地方管理而制定的,是国家环境保护要求的转化形式。确定适用于组织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不是简单地将法律、法规罗列出来,而是要明确其中的要求,并以此做为管理的依据。
& &&不少与环境相关的要求,并不以环境保护法律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组织有自身的能力确认出其适用性。其它要求的种类较法律、法规更为广泛,一般包括:
& &&&&与政府机构的协议;
& &&&&与顾客的协议;
& &&&&非法规性指南;
& &&&&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 &&&&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照管承诺;
& &&&&行业协会的要求;
& &&&&与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 &&&&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
& &&&&本组织的要求。
& &&组织应有畅通的渠道能及时获取这些新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保证组织持续地符合有关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法律制度的健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仍在不断地制定和补充完善之中,不少法律、法规经过了多次修订,组织应通过这些渠道及时掌握信息。
& &&组织应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这项工作应与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联系在一起。首先组织应理解每项具体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与哪些环境因素是相关的,涉及的有关活动、产品和服务是什么;其次考虑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然后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转换成适宜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如是否需要建立合规性的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确保目标的实现以满足法规的要求;是否需要制定有关的运行准则确保有关过程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与事故制定应急预案以满足法规的要求;是否需要针对相关岗位人员加强培训让其了解有关法规要求并确保其具备相应能力;是否针对跟法规有关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的监测测量,来衡量与法规的符合性并监控实施的效果等等。&&
&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给予考虑。
& &&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 &&注:合规义务问题对组织可能会导致风险和机遇。
6.1.4措施的策划
& &&组织应策划:a)采取措施处理其:1)重要环境因素;2)合规义务;3)6.1.1中确定的风险和机遇:b)如何:1)将这措施融入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或其他业务过程,并予以实施(见6.2,第7条,第8条和第9.1);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9.1)。
&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技术方案和其财务能力,运行以及业务要求。&
理解要点:针对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合规义务、风险和机遇,组织需策划相应的应对措施。应对措施的策划是在充分考虑了组织现有措施的基础上,策划是否需要改进现有措施或制定新的措施。
& &&应对措施的选定宜于遵循关于控制措施层级选择顺序的原则,即可行时首先消除源头,其次是降低风险的层级措施。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即要体现污染预防的控制思路,如:
& &&&&源消减或消除(污染):包括环境上合理的设计和开发,材料替代,过程,产品或技术的变更和有效使用,以及原材料的节约;
& &&&&减少(污染):再利用或再循环;
& &&&&控制(污染):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从现场内外的废物流中进行回收,对现场内外废物的排放进行处理;
& &&&&治理(污染):在许可的条件下,采用污染控制装置进行处置和焚烧。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6.2.1环境目标
& &&组织应在其相关的职能和层次建立环境目标。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必须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合规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 &&环境目标应;a)符合环境方针;b)可测量(如可行);c)可监视:d)得以传达:e)适当时更新。组织应当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理解要点:组织的环境目标是依据环境方针制定的具体环境目的,是环境方针的具体体现。
& &&标准要求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凡属可行目标要具体要量化,应是明确并可测量的。在制定组织目标时,应考虑设置可测量环境绩效的参数,为环境管理和体系运行提供信息。&
& &&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目的是组织的环境绩效得到整体改善,标准要求做到持续改进,而持续改进可见证性的数据就是反映在每年不断更新的目标上。
& &&目标是根据其环境方针,考虑组织的规模、经济技术等实际情况制定的,并且要体现出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重大环境因素的连续性。另外标准要求目标是有层次的,是一个逐渐细化、分解的过程。目标要符合国家环境规划的要求,环境技术政策的要求,目标的制订要体现先进性、可操作性、可调整性和量化的要求。
& &&组织应注重目标的经济技术可行性,一个组织不能为通过认证而制定出不可行、不合理的、空洞的目标。否则,目标不能完成也有可能成为认证通不过的原因。
& &&如一个电冰箱厂经过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认为CFC类物质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为此设立了相应的环境目标:到2015年底全部完成CFC类物质的替代工作。
& &&以此目标相配套的指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每年的任务和相应工序的指标:
& &&2013年较2012年使用量减少50%,其中发泡工序减少使用60%,制冷剂不做改变;&
& &&2014年再减少2013年使用量30%,其中发泡工序减少使用60%,制冷剂不做大的改变;
& &&2015年全面完成替代工作,减少2013年使用量其余的20%,其中发泡工序减少使用20%,制冷剂减少30%。从上述例子中也充分反映出体系的结构化的特点。目标必须符合这种结构特点,才能被有效实施与完成。组织应当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并适当时更新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活动
& &&当策划如何实现其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要做什么;需要哪些资源;由谁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包括为监视其可测量的环境目标(参见9.1.1)实现进度的参数。
& &&组织应考虑如何将其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能融入组织的业务流程:
理解要点:环境目标的实现是靠策划实现的。条款中明确规定&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这充分反应两者的对应性。策划应明确两项基本要求:一是规定由谁负责;二是需要哪些资源和何时完成。既然目标是具体的、有层次的,实现这目标的责任也是有层次的,要细化分解,并落实到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实现目标的需要哪些资源和何时完成,也就是具体的实施计划。要具体,有完成的时间,有具体的负责人,及用什么方法完成,实施的费用分析情况,以保持策划的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 &&上述例子中要求减少CFC类物质的使用,其策划的措施必须依照目标设定的要求,进行资源的调配。如2013年生产部与技术部共同完成投资,改变冰箱的制冷系统,完成70%的产品转型,由某部门全面负责项目改造事宜;技术部进行发泡剂转型研究与试验,完成试验性设备的改造。2014年重点完成发泡工序的改造,投资100万元引入关键设备,替代其中60%,对制冷剂转型生产的产品进行跟踪,进一步完善质量和稳定性。2015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产品制冷和发泡剂的替代工作。
& &&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策划的措施要较之复杂的多,必须经过技术和经济的论证,才可能进人公司或企业的决策之中。
& &&策划的措施是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是组织实现环境方针的关键。策划的措施是按其优先次序确定该组织为实现目标的专项活动。策划的措施有助于改进组织的环境绩效。策划的措施应是动态的,定期予以修以反映组织目标的变化情况。
& &&策划的措施通常应包括: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的要求;详细的行动计划、何时完成及需要哪些资源;策划的措施形成过程的评审和执行中的控制;如何评价结果。
7.1资源&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理解要点:1)资源是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建立、实施和持续段进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也与组织持续满足法律法规要求,控制相关风险有关,因此资源管理是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组织应确定并提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不论是新建,还是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均需要相应资源支持,如对人员能力的培训和开发;b)为了能够持续满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要求,控制环境风险,均需要相关资源支持,如污染预防和保护环境方面的投入。
& &&管理者应确保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保持所需的必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财力及物力等各方面,还应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组织应:a)确定在其控制下工作,对组织环境绩效和履行合规义务的能力有影响的人员所需的能力;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能够胜任工作;c)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d)适当时,采取措施以获得所必需的能力,并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 &&注:适当措施可能包括,例如:向现有员工提供培训和指导,或重新委派其职务;或聘用、雇佣胜任的人员。
&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
理解要点:该条款要求组织应确定的培训的需求,确保相关的人员都经过培训。培训应满足组织相关人员的意识与能力的要求,达到预定的培训效果。
& &&标准强调了组织应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不同层次的人员,其需求是不同的,要求与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经过相应的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这就要求组织识别环境因素时,将重要环境因素与组织的活动、相关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
& &&例如,某公司将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漏作为重要环境因素,那么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岗位就包括:采购、仓库管理、运输部门、使用、废弃化学品管理等。应针对不同的管理、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需求,确定和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如对环境管理体系内审人员应进行有关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培训,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有效。对于在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的人员就应了解监测的方法与实验操作规定,并比较数据,确保能及时发现水处理过程中的不合格现象。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可以是培训,也可以是其它手段、如招骋等。
& &&适当措施可包括提供培训、指导或调动当前从业人员;或另聘用或签约有能力的人员等。
&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
& &&组织应确保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意识到:a)环境方针;b)与他们的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的实际或潜在的环境影响;&c)他们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对提高环境绩效的贡献;d)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未履行组织的合规义务的后果。
理解要点: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是这一条款的要求。不少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环境意识不高、缺乏严格的规定或不按照程序的规定操作引起的,因此,通过有效的培训过程,使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认识到:
& &&(a)严格执行环境方针和有关程序的重要性;
& &&(b)不符合程序规定的潜在后果;
& &&(c)在环境绩效方面能否在本岗位改进提高;
& &&(d)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能够做出的贡献;
& &&(e)与本岗位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
7.4信息交流
& &&7.4.1总则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与外部信息交流所需的过程,包括:
& &&a)信息交流的内容;b)何时进行信息交流;c)与谁进行信息交流;d)如何进行信息交流。
& &&策划信息交流过程时,组织应:考虑其合规义务;确保所交流的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的信息一致且真实可信。& &&组织应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交流做出响应。
理解要点:
& &&信息交流使组织能够提供并获得与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包括与其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绩效、合规义务和持续改进建议相关的信息。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在组织的内部和外部。
& &&组织在建立其信息交流过程时,应当考虑内部组织结构,以确保与最适当的职能和层次进行信息交流。采用一种方式可能就足以满足多个不同相关方的需求,而对于个别相关方提出的特殊需求,可能需要多种信息交流方式。
& &&组织所接收的信息可能包括相关方对组织环境因素管理有关的特定信息的需求,或可能包括对组织实施管理的方式的总体印象或看法。这些印象和看法可能是正面或是负面的。若是负面看法(例如:投诉),则重要的是组织要及时给出清晰的回复。对这些投诉进行事后分析能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可用于寻找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机会。
& &&信息交流应当具有下列特性:a)透明化,即组织对其获得报告内容的方式是公开的;b)适当性,以使信息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并促使其参与;c)真实性,不误导那些相信信息报告的人员;d)事实性、准确性与可信性;e)不排除相关信息;f)使相关方可理解。
& &&本条款要求组织对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信息进行管理,保证内部与外部信息能够畅通有效的交流,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还应做到有序的、文件化信息的接收、处理与答复。
& &&这里讲述的信息指与环境因素及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如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改变了、生产工艺调整后废水成分的变化,有关化学物质的毒性、安全数据;环境管理实施中的困难等等都可成为环境信息交流的内容。&&
7.4.2内部信息交流
& &组织应:a)在其各职能和层次间就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内部信息交流,适当时,包括交流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b)确保其信息交流过程能够促使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对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理解要点:内部信息交流应确保各部门、各层次间的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体现在各层次、部门之间的协作上,如技术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合作,保证环境因素不仅得到良好控制,而且技术经济指标也得以不断的改进,内部信息的迅速交流是体系运行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任何信息的(停滞和不畅都可能使体系运行失效。有效的内部信息交流能够促进每位员工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做出贡献。内部信息交流包括变更方面的信息交流。
7.4.3外部信息交流&
& &&组织应按其建立的信息交流过程的规定及其合规义务的要求,就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进行外部信息交流。
理解要点:外部交流是标准特别强调的,即组织要重视相关方的要求,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环境事件的投诉增多,组织 的环境形象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一个组织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反应出组织对环境的总体态度。外部信息的交流包含了对所有环境事件、环境意见的接处及反馈。这些过程应有记录。
& &&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应有相应的记录反映出交流的内容,并可了解对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
& &&在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中对信息公开都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 &&组织在考虑就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外部信息交流时,组织应当考虑所有相关方的观点和信息需求。如果决定就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外部信息交流,组织可以规定信息的内容、交流的对象及交流的方式。进行外部交流的手段可包括年度报告,通讯简报、网站和社区会议等。
组织应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交流做出响应。
7.5文件化信息&
& &&7.5.1总则&
&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a)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b)组织确定的实现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所必需的文件化信息。&
& &&注:不同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的复杂程度可能不同,取决于:&
& &&&&组织的规模及其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类型;&
& &&&&证明履行其合规义务的需要;&
& &&&&过程的复杂性及其相互作用;&
& &&&&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的能力。
理解要点:条款要求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形成的一整套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记录,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应足够详尽,能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这里所指的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可理解为管理的基本要素,即:ISO14001的要求。
& &&组织在编写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时,可参考组织原有的管理体系文件,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环境方针、目标、范围的描述、本标准要求的文件、手册、程序及作业指导书、表格记录、及其他文件多个层次和类型。特别要注意的是文件还包括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环境管理体系并不严格地要求组织拥有环境管理手册,也不支持采用复杂的文件系统。
& &&所有上述文件都是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管理使用和外部审核,各层次文件间应指出查询途径。另外,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与其他体系文件相协调,可以将环境文件纳入其它体系文件中或引用其它文件。同时也需要提供查询办法。
& &&编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详略程度,应取决于组织的规模、产品的类型、展示其履行手法义务的要求、过程的复杂程度、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7.5.2创建和更新&
& &&创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a)识别和描述(例如:标题、日期、作者或文献编号);&b)形式(例如:语言文字、软件版本、图表)与载体(例如:纸质、电子);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理解要点:在创建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适当的确保:a)识别和描述(如标题,日期,作者或编号等);b)文件可以存在于各种媒体,可以是纸张、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样件,或它们的组合;c)文件在发布前应进行审批,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 &&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应予以控制,以确保其:&a)在需要的时间和场所均可获得并适用;&b)受到充分的保护(例如: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完整性受损)。&
& &&为了控制文件化信息,适用时,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存储和保护,包括保持易读性;变更的控制(例如:版本控制);保留和处置。&
& &&组织应识别所确定的对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和运行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文件化信息,适当时,应对其予以控制。&
& &&注:&访问&可能指只允许查阅文件化信息的决定,或可能指允许并授权查阅和更改文件化信息的决定。
理解要点:文件化信息的控制是指对文件的批准、发放、使用、更改、报废、回收等的管理工作。
&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系统应包括所有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各类文件,如手册、程序、作业指导、操作规范、表单、环境法律、法规等。
& &&&&对文件必要时进行评审和修订,以确认其有效性和适应性。修订文件的审批应有授权人员执行。一般由原审批人进行审批,以保证文件的连续性。
& &&&&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并且对环境控制和管理起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现行有效的文件,确保操作者按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如重大环境因素的岗位应按现行有效版本的规定进行操作。
& &&&&文件失效后及时将其从所有曾经发放的部门和使用场所收回,并采取必要的销毁等措施。如法律要求有些文件失效后还应继续保留,以备必要时提供法律所需的信息,或者出于保留知识或信息的要求不能将其销毁,对这些文件应进行适当标识,并和有效文件能明显区别,这些文件包括环境影响的验收报告、许可证、法定部门的监测报告、环保设施图纸等。
& &&&&确保对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如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做出标识,并控制其发放。
所有文件都应字迹清楚,注明批准日期,文件修改后应注明修订日期,文件的标识要明确,易于识别。文件要妥善保管,应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及其类型,规定和修订文件的程序和职责。云计算逐渐进入办公系统,针对文件化信息的管理方法应随之变化。
& &&文件控制的目的是要组织运作有法可依,不出现由于缺乏规定而造成的环境影响。组织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绩效上,而不应过分追求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
&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得到控制或被施加影响,以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 &&为实施6.1、6.2中策划所采取的措施,组织应策划具体的运行控制过程,以管理通过评价确定的重要因素、应对风险和机遇、并满足需要遵守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行过程的策划步骤包括:
& &&a)综合分析组织现行的所有运行过程,如产品生产和生产辅助过程、污染治理过程等,并评价现有过程的有效性。
& &&b)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于存在过程缺失的,则需策划一个新的过程,对于过程存在缺陷的,则需完善该过程。
& &&组织还应当考虑合同方或供方对组织管理的环境因素、实现目标、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能力的影响。组织应建立所需的运行控制,如形成文件的程序、合同或与供方的协议,并就其内容与合同方和供方进行必要的沟通。
& &&对于确定或策划的运行过程,组织应建立运行控制,以实现对运行过程的有效管理。
& &&运行控制是管理过程(活动)的特定方法。组织可采用多种形式实现运行控制,如程序、作业指导、物理控制、使用经培训的人员,或综合使用上述方式。对过程实施运行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过程的类型、重要环境因素、组织的风险和机遇,以及组织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具体控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多方面的考虑,如运行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运行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 &&建立运行控制的通用的方法包括:a)选择控制方法:b)确定可接受的运行准则;c)需要时将程序以说明书、符号、表格、录像、照片等形式形成文件。
& &&除了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控制机制外,运行控制还可包括对测量和评价的规定,以及确定是否符合运行准则的规定。组织可考虑通过程序提高实施控制的一致性。运行控制可能是组织管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承担运行控制职能的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当包括运行控制的内容,以确保运行控制按计划实施。运行控制一经建立,组织就应当对这些控制过程的持续应用及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并在需要时策划和采取纠正措施。
& &&组织在建立或修改运行控制和程序时,应当考虑与其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这些过程的示例包括:a)公用设施的运行(如能源供应、供水系统、循环系统、废物处理设施等);b)签订合&& 同;c)研究、设计和开发;d)采购;e)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f)原材料处理和存贮;g)产品存贮;h)运输;i)产品交付j)用户服务;k)资产和设施的取得、建造或改造。
& &&在策划运行时应整体考虑输入、活动和输出,示例:
& & 输入:与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信息;上游原材料、外包过程;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 & 活动:策划中涉及的活动;处理外部问题,如缓和或协调;可持续采购;工程控制;内部控制;人为因素;维护;控制外包等
& &&输出:程序文件;作业指导;物理控制措施;人员能力要求等
& &&对每个过程建立运行准则时,应全面考虑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准则的建立实现对过程的各个方面的全面控制。
& &&组织应对采购产品和外包的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组织的产品(服务)能够持续满足要求,并实现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的控制。组织应识别采购产品和外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制订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将控制要求传达给供应商和过程外包方。
& &&组织应有计划和系统地进行变更,对变更的潜在后果进行评价,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符合环境法规要求,并将由变更带来的风险控制至组织可接受的范畴。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 &&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和6.2所识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通过: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按照运行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 &&注:控制可包括工程控制和程序控制。控制可按层级(例如:消除、替代、管理)实施,并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
& &&组织应对计划内的变更进行控制,并对非预期性变更的后果予以评审,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降低任何有害影响。&
& &&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
& &&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组织应:&
& &&a)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
& &&组织应策划、实施和控制为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和6.2中确定的措施而需要的过程,通过:a)建立过程准则;b)依据准则实施过程控制;c)保持充分的文件信息,以证实过程按策划的要求实施
& &&组织应控制计划的变更,并评价非预期的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少任何不利影响。
理解要点: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得到控制或被施加影响,以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 &&为实施6.1、6.2中策划所采取的措施,组织应策划具体的运行控制过程,以管理通过评价确定的重要因素、应对风险和机遇、并满足需要遵守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行过程的策划步骤包括:a)综合分析组织现行的所有运行过程,如产品生产和生产辅助过程、污染治理过程等,并评价现有过程的有效性。b)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于存在过程缺失的,则需策划一个新的过程,对于过程存在缺陷的,则需完善该过程。
& &&组织还应当考虑合同方或供方对组织管理的环境因素、实现目标、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能力的影响。组织应建立所需的运行控制,如形成文件的程序、合同或与供方的协议,并就其内容与合同方和供方进行必要的沟通。
& &&对于确定或策划的运行过程,组织应建立运行控制,以实现对运行过程的有效管理。
& &&运行控制是管理过程(活动)的特定方法。组织可采用多种形式实现运行控制,如程序、作业指导、物理控制、使用经培训的人员,或综合使用上述方式。对过程实施运行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过程的类型、重要环境因素、组织的风险和机遇,以及组织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具体控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多方面的考虑,如运行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运行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 &&建立运行控制的通用的方法包括:a)选择控制方法:b)确定可接受的运行准则;c)需要时将程序以说明书、符号、表格、录像、照片等形式形成文件。
& &&除了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控制机制外,运行控制还可包括对测量和评价的规定,以及确定是否符合运行准则的规定。
& &&组织可考虑通过程序提高实施控制的一致性。运行控制可能是组织管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对承担运行控制职能的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当包括运行控制的内容,以确保运行控制按计划实施。
& &&运行控制一经建立,组织就应当对这些控制过程的持续应用及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并在需要时策划和采取纠正措施。
& &&组织在建立或修改运行控制和程序时,应当考虑与其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这些过程的示例包括:a)公用设施的运行(如能源供应、供水系统、循环系统、废物处理设施等);b)签订合同;c)研究、设计和开发;d)采购;e)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f)原材料处理和存贮;g)产品存贮;h)运输;i)产品交付;j)用户服务;k)资产和设施的取得、建造或改造。
& &&在策划运行时应整体考虑输入、活动和输出,示例:
& &&输入:与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关信息;上游原材料、外包过程;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 &&活动:策划中涉及的活动;处理外部问题,如缓和或协调;可持续采购;工程控制;内部控制;人为因素;维护;控制外包等
& &&输出:程序文件;作业指导;物理控制措施;人员能力要求等
& &&对每个过程建立运行准则时,应全面考虑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准则的建立实现对过程的各个方面的全面控制。
& &&组织应对采购产品和外包的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组织的产品(服务)能够持续满足要求,并实现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的控制。
& &&组织应识别采购产品和外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制订相应的控制要求,并将控制要求传达给供应商和过程外包方。
& &&组织应有计划和系统地进行变更,对变更的潜在后果进行评价,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符合环境法规要求,并将由变更带来的风险控制至组织可接受的范畴。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6.1.1中识别的潜在紧急情况进行应急准备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
& 组织应:&
& a)通过策划措施做好响应紧急情况的准备,以预防或减轻它所带来的有害环境影响;&
& b)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出响应;&
& c)根据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措施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带来的后果;&
& d)可行时,定期试验所策划的响应措施;&
& e)定期评审并修订过程和策划的响应措施,特别是发生紧急情况后或进行试验后;&
& f)适用时,向有关的相关方,包括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确信过程按策划予以实施。
理解要点:标准要求对可能的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过程管理,应确定组织存在哪些可能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策划准备响应的措施,并规定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规定响应措施,并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响应,减少环境影响。这个过程应定期检验、评审和修定。
& &&首先应分析确定组织可能遇到的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并采取事先预防措施和应急计划;其次应考虑紧急事故发生时,如何采取措施以便使由此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并且应考虑相关方的需求。《中华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沉井下沉监控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