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特色地方馆电商还能走多远远

返利型电商平台模式,你还能走多远? _ 文库 _ 中国营销传播网
EMKT营销文库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经理人之培训
& 返利型电商平台模式,你还能走多远?
返利型电商平台模式,你还能走多远?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作者: , 访问人数: 824
   2016年即将收官,这一年是一个比较“妖”的一年,所谓”妖”是干啥都不顺溜,同仁们都感觉日子不好过,唉声叹气占多数席位:做传统线下的日子不好过,想发力线上;做传统电商的流量太贵,看中线下的C终端,想意链沉闶矍馈7凑嗍笠刀济挥蟹⒒映龊榛闹Α
  这一年老板们思想极其混乱,现行玩法不奏效,于是乎头脑风暴起来,寻求各路灵丹妙药,外界所谓的新生经营模式便有了可乘之机。信息爆炸年代,各种信息充斥在手机里,人们都践行着勾着头看手机的动作:微信朋友圈里到处是广告,微信甚至成为传销或直销的泛滥之地,各路大神们信奉所谓的微营销.cn、社群经济,形成了一定的营销套路:晒图、晒收入,图文并茂的效果图、坚持天天发送朋友圈的铁规,其实她们已经列为朋友的黑名单。
  其实,微营销都还是低级趣味的,又催生了一种更高级的o2o经营模式:o2o模式不是新生的概念,所谓新是颠覆了传统的渠道分红模式,把传销或直销的思维给揉进去,创立全新的返利模式,建立网上商城平台,通过分红制把供应商、消费者、店老板三个角色关联起来,引导消费者去消费,消费多少返利多少,消费者介绍客户还有分成,平台运营商只赚取很少的扣点,靠炒作流量赚钱,人性贪婪的心态成为利益链条的发动机,催生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生根发芽,分红模式号称超马云,赛可乐,这才是营销界的伟大创举。笔者身边不乏有朋友运作这类电商平台,做的风生水起,天天开招商会,全省分布着天兵虾将开发加盟商,每月赚取天文数字的佣金。
  新零售思维模式兴起
  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自己说过:以后不再提电商的说法了,纯电商平台成为过去式了?难道分红式电商平台操作手笔真超越马云了?马云怎么没有想到呢?康师傅集团在大陆做的风生水起,把百事华北的经营权都买断了,怎么不去尝试电商平台,走分红制的模式呢?我认为,如果分红制电商平台真的大有可为,电商、线下大伽们早就蜂拥而至了,VC大鄂们早就炒红了半边天了。
  新零售的真正本质是通过有效的营销手笔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让顾客对品牌形成信赖,获取持续的利润所得。所谓新是相合商业智能,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顾客真正的需求,不断挖掘顾客关联式、深层次需求,产品场景化,带给顾客较好的购物体验。任何一种商业零售模式,无论外表看起来多么可人,如果带来不了渠道运转的高效率性能,满足不了顾客真正的内心需求,都是伪命题。营销模式没有捷径可言,只有用心做好自身的产品,定位产品的真正属性,选择最有效的运作渠道方是正道。
页    下页: 8
欢迎,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财富500强经理人必修
:美国最大培训公司之一阿拉莫公司核心课程,极具价值的思维工具 :顶尖销售高手最佳实务技巧、技能训练和战略规划  
--请选择评分--10(最好)9(很好)8(好++)7(较好)6(一般++)5(一般)4(一般--)3(较差)2(很差)1(最差)  还没有人投票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网站备案:
本页更新时间:电商特色地方馆还能走多远?
电商特色地方馆还能走多远?
——兼论淘宝馆与京东馆的模式比较
  电商特色地方馆,作为电商平台的一大特色功能,是市场细分化的结果,有着鲜明的导向性、地域性,并成为各地电商发展的标志性符号。淘宝、京东是积极探索与推进者。
  国内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主要是淘宝、京东,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客户群体、电商体系在地域上基本做到全覆盖了,国美、苏宁、1号店、凡客、唯品会等知名电商尚未达到这一点。2013年以来,各地将发展电商的一个着力点,放的淘宝馆、京东馆上,如同轰轰烈烈的电商运动席卷神州大地。在这股浪潮下,电商平台尤其是淘宝异常兴奋,每天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地方商务部门几乎是找关系、排着队、挤破着头前来洽谈电商合作,并将此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很显然,这是基于当时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对于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的电商来说,现在特色地方馆的发展遭遇了瓶颈,该向何处去、还能走多远?
  电商特色地方馆的前世今生——
  电子商务以王峻涛的8848为标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处于探索阶段,只有那些高大上的玩家才有资格,笔记本电脑、上网等这些条件达到才有可能。入世之后,特别是sars病毒的爆发,人们才注意到电商对现实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逐渐进入宅男宅女、少男少女们的生活领地,这时的电商圈就象一个蛋,自我循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各地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电商开始进入地方政府决策层的视野,电商才因此有了破壳而出、化蛹为蝶的环境。2013年,在电商“双11”刺激市场下,电商成为各地政府应对市场消费不振的重要抓手,从而掀起电商下乡与电商向三四线城市推进的浪潮。其时,地方政府才像个老炕房的主人,真正深刻认识到“孵化”电商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后,电商发展势如破竹。正是有这样的背景,遂昌农村电商“赶街网”也在全国各地拓展开来。
  2014年、2015年,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特色地方馆在全国铺天盖地的竞相发展。2014年商务部出台农村电商示范县政策,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阿里、京东借着各地政府的重视,倒逼着地方政府出政策,并给予人力、资源、渠道等各方面的配合,旗下的专业团队昼夜不停的在全国奔波推进。与之相伴而生的问题是,全国出现了“淘宝不死、中国不富”的民间呐喊,电子商务冲击实体商业,电商刷单、产品假货等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但这些并没有影响电商地方特色馆的发展。相反,因为特产馆有政府支持,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解决实体商业销售不旺等问题,故而更有助于特色馆向前推进。
  思考电商,言必淘宝;谈淘宝,必谈马云先生。马云的个性有一个特点,他发明创造的东西总是希望有人去效仿与跟进,虽然他本人没有亮明此类观点。相较于其他人与行业不同,马云对于他人的模仿,没有挥舞知识产权的大棒去扼杀,而是不断的刺激人们炒作,并从炒作中获得新创意与思路,这说明马云比他人棋高一筹。对于电商新模式,马云一定深知跳“独脚舞”的市场远没有两个人“一唱一和”来得热闹,跟踪炒作有利于创新,便于观察思考,进而调整营销策略,以达到水涨船高的目的,起到媒体宣传所难以达到的舆论效果。同理,浙江遂昌原来依托淘宝建设遂昌馆,从中拓展新模式,创造遂昌农村电商新范本——赶街网,淘宝从中发现新商机,继而推出阿里版的农村电商——村淘,马云学了一回遂昌,遂昌也没有起诉阿里,相反遂昌从山沟沟里飞出成了金凤凰。这应该算是电商自然生态吧。
  马云人生成功在于其经历,每一次变革又恰逢机遇,套用一句老话,“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淘宝特色地方馆算是例证。2010年,马云推出两个发展电商举措,一是推出“双11”,发现电商潜力不可思量。二是推出地方特色馆,培育消费热点。漫长的探索对电商发展不利,当时电商平台产品缺乏特色,且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马云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地方特色产品好销,如何解决地区特色产品质量问题?思考之下唯依托地方政府为上策,于是特色地方馆出笼。淘宝“中国特色·地方馆”和淘宝“双11”于当年秋推出,淘宝“双11”销售9.36亿元,次年33.6亿元,2015年达到912.17亿元。但是地方馆推出之初,淘宝并没有特别重视,只是探索性试水,马云发挥其三寸不烂之舌的口才奇功,借着当年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游说多个省级政府官员点头应允,配合开设淘宝省级地方馆,因为上行下效,故而市、县级馆也陆续跟进。真正让淘宝重视“中国特色·地方馆”还是2013年以后,虽然“中国特色·地方馆”不直接营销,但马云借此舞动全国电商市场,起到群星闪耀的作用,服务于“双11”电商大促,效果十分显著。
  正是因为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表现出来的形势如同2008年,国际国内都在期待中国“强刺激”,但是当年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却不同于2008年,因此“强刺激”政策始终没有出台,在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下,地方官员们发现电商如日中天、一枝独秀,因此齐刷刷的将目光瞄准了这块处女地。不可否认,许多地方官员其实并不懂电商,对于这个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东西,除了出台政策,便没有多少实招。而淘宝“中国特色·地方馆”也确实是一些地方“装潢门面”的重要招牌,有那么点点石成金的作用,起到示范引导的导向。
  电商特色地方馆的模式比较——
  到了2016年,电商转型,电商特色地方馆成“昨日黄花”。转型期,电商企业与传统商业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商企业真正接地,正如马云所说,电商可以看三年,五年以后就不知道了。这个行业发展,技术更新与模式创新日新月异,一不留神就会死掉,芸芸众生所创造的中小电商企业很难把握电商发展大势,显示出决定电商这个行业是大玩家们与商业资本的手艺活,其他的电商企业基本只能趋炎附势、攀龙附凤。由此可以看出,电商特色地方馆就是地方电商附和电商大平台的结果。因此,在大电商企业转型的情况下,电商特色地方馆的发展呈常态化趋势,并逐渐沦为“昨日黄花”,决定了电商特色地方馆不可能象前两年那样飞速发展,尤其是淘宝“中国特色·地方馆”,因其管理模式决定了其没有实质性的经营,只是流于形式,除了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电商特色地方馆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市场兴奋点,更缺乏创新性功能。从电商发展的视角看,一方面是各地电商发展进入理性状态,另一方面电商可用的优质资源日渐减少,且实体商业电商化。从电商特色地方馆自身看,没有创造就没有活力,长期一惯制的模式,使电商玩家神经系统出现审美疲劳,无法激起人们消费欲望。从市场渠道的选择看,电商特色的培育有了更多的选择,更无须去挤淘宝的“独木桥”。
  那么,电商特色地方馆为什么会如此?以淘宝与京东的特色馆模式进行比较,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淘宝“中国特色·地方馆”,在淘宝主页以“特色中国”栏目呈现,以淘宝的独立频道展示各地在淘宝上的特色产品,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淘宝馆不直接经营,其申办流程是由地方委托承办企业,并获得商务或农业部门授权,向淘宝方提出申请,淘宝委托第三方评估和举行申办答辩后,结合考察结果来确定。淘宝馆强调的是特色,主要是老字号性质的产品,再根据淘宝馆运营情况给予其坑位支持。但是淘宝馆不负责经营,只是通过将较高可信度且品质保证的淘宝卖家产品进行链接,这就相当于地方政府在淘宝平台上开设了一个地方产品网上展馆,而销售则是展馆中的商家,承办企业不能销售,当然也就没有收益。那么问题来了,淘宝馆的日常维护成本谁来承担?承办企业是不可能为政府与淘宝无偿作嫁衣的。
  站在市场的角度,在淘宝平台上设淘宝馆,在线下开展示厅,这都应该是市场行为,但因各地政府都希望登上这个电商平台,而淘宝方面对于产品质量则要求政府来背书,并对承办企业授权,故而淘宝馆被附加了政府行为。那么,政府会为淘宝馆承担维护成本吗?从长远来看,既不现实,也有违市场规律的公平法则。
  基于这种现实,当初满腔热情设立淘宝馆的热情就会随之消失,承办企业积极性逐渐下降,于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淘宝馆日常维护外包给第三方,第三方借名转机生利;一是借淘宝馆之名,承办企业再在淘宝平台上开设可以经营的特色馆店,承办企业由此经营之实,以弥补淘宝馆的维护成本。无论什么方式,当初设立淘宝“中国特色·地方馆”的特色逐渐褪出,承办企业与淘宝方各自寻找利益平衡点,淘宝借助淘宝馆推动淘宝业务,承办企业借助淘宝馆之名来提升自己,而真正的淘宝馆最终只是一个摆设。承办企业在淘宝馆上所谓链接的产品有着自己的喜好,对上胃口的商家给出链接,当然这也是一种交易,谈不拢的根据不会接上淘宝馆的平台,到最后许多淘宝特色地方馆基本趋于同质化,所不同的是地域差别而已。借淘宝馆之名开设的特色馆店,大多数都是承办企业以自营产品为主,因此淘宝“中国特色·地方馆”也就背离了初心,无法始终,也就逐渐对市场失去了吸引力,真正关注的人必然越来越少。
  ——京东·特产地方馆,存在于京东主页“京东超市”频道之中的“特产馆”,实际上是京东的二级频道之下的业务,最初概念的形成是在农村电商发展中产生的,与淘宝馆理念的形成有差异,其申办流程与淘宝馆大同小异。相比较承办企业不能经营淘宝馆,京东特产馆则完全需要承办企业来直接经营,故其载体与客体也与淘宝截然不同。
  如果将京东商城比作网上商业综合体,那么京东超市就是京东商业综合体的一个功能区,京东特产馆就是京东超市上的地方特产专柜,而这个专柜则由承办企业自主经营,所有特产均由承办企业自己完善供需链,其提供的产品也完全由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来背书,而且都是当地特产,尤其是形成了产业化规模的特产,地方老字号产品并不一定是其重要特色。因此,承办企业经营能力与收益直接相关联。
  京东特产馆并不是孤立经营,它与京东商城上的各类专业馆、境外特色产品馆相互响应,包括家电、美汝、户外和韩国馆等形成专业化、跨境化的产品特色,并将自营与分散经营结合,彰显现代气息,满足了现代人的消费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京东特产馆更具现实意义,更接近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相较于淘宝馆,承办企业不能直接运营,积极性不足,馆展产品特色蜕化等问题,京东特产馆显得更加务实。淘宝馆产品,由承办企业链接,谁关系好就可能链接谁,产品质量不可能直接控制。但京东馆由承办企业直接提供,承办企业完全可控质量、价格与服务等,这对于买家更具极高可信度。京东馆的缺点则是推广不足,京东的企业文化比淘宝沉稳而缺乏灵活性,淘宝可以三月换人、四月改模式,京东则不可以。
  ——地方实体特产店,是为淘宝馆不能经营而生,同时因为区域之间的文化经贸交流合作日趋广泛,实体特产店成了许多远走他乡游子心中乡愁的记忆。淘宝馆承办企业基本都有一个线下展示馆,同样举办销售活动,但限于地产品品类、数量等,真正经营得好的展示店凤毛麟角,关键是淘宝馆承办企业大都是从网店起家,缺乏实体店的运作经验,所以线下实体店很少有做得比较好的,这就说明淘宝馆模式并不成功。地方实体特产店,实际上基本由传统的商贸企业来自建经营,且有着良好的营销思想、采购分销渠道,直接面向大众,受众面广,消费层次多样化,有利于连锁经营,再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地方特产馆”与线下实体店联动、本地与异地互动,可以说它对淘宝馆形成竞争压力。
  电商特色地方馆的走向选择——
  电商的转型期,电商行业的洗牌带动传统商业重组,曾经电商冲击实体商业的呼声得到平息,电商通过传统商业向其他产业融合,高高在上的电商更加落地、也更接地气。虽然产业融合是大势,但各大电商的发展重点各不相同。
  阿里系电商发展方向不再是电商平台了,而是在“互联网+”价值链的核心价值上加大研发,包括淘品牌在内,以期把握未来,引领行业或产业发展,在价值链的增值价值上,借助有潜力的产业或企业进行投资,通过渗透、延伸产业的方式取得增值,淘宝逐渐成为稳固基业的根据地,故而淘宝馆不会再受到阿里高层有更多的期待。京东商城因自成体系而构成其核心价值,不同于淘宝类网上小商品市场模式,京东商城类商业综合体模式,更接近于实体商业并易于与实体商业合作,故其自营业务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并作为其核心价值,同时发展特产馆,丰富网上商城特色商品资源。也就是说京东在产品上可以作为,而淘宝只能间接通过卖家来实现,这也是制约淘馆向深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所以,京东与沃尔玛合作,有共性、有交集,而沃尔玛名下的1号店本就是国人创造的,只是沃尔玛通过资本运作所得,故1号店也是生于斯成于斯,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同时国美合作大润发,大润发作为台资企业在大陆也耕耘多年,名下的电商飞牛网虽不及其他电商平台,但国美作为曾经的专业家电企业与大润发全业态合作,有助于双方充实产品线与网络融合。那么阿里则是通过投资苏宁借道转型,苏宁联合万达,从专业电商向全能型商业发展,而苏宁易购中的苏宁超市类京东商城的京东超市,而苏宁超市名下的中华特色馆又与淘宝特色地方馆雷同,虽有文艺范的特色,仍然存在同质化问题。由此,我国南北两大电商阵营对垒形成了新的格局,当初苏宁的“平京战役”口口声声对准京东,实际上没这实力,意在对准国美,但国美在黄光裕无法复出的情况下还能坚韧不拔,这已经足以令人刮目相看,值得人们敬重,而国美在线的特色馆定位于海外购,这是非常明智的。
  其实,电商馆也在转型发展,潜力仍然广阔,但都不会成为主流业务。民间有一句俗话,“从消费者的口中掏钱是永远也掏不完的”,而特产馆做的正是从消费者口中掏钱的买卖。关键是这个模式如何选择与创新。因此,我认为东京特产馆是目前比较好的运营模式,如果其承办企业再与线下实体特产馆商家联袂出演,必将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目前需要推进的是京东特产馆实体化,通过实体化发展京东线下商城,云集各类京东主流特产馆,尤其是海外馆,形成与传统商业错位经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同时,将特产馆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不求大而全,但求有特色,系列化、品牌化、实用性,走进居民社区,并结合农村电商发展向乡镇推进。
  之所以认同京东的特产馆,还因为它与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密切相关,京东的投资行为中有自建生产基地、加工中心、物流配送等,从而更加符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需要,解决地方特色产品的价值升值与流通问题,有效地将创新与创业结合起来。京东馆的模式如果进一步创新,它就可以更好的降低产品成本、控制价格、提速物流,在各地形成产业集群,形成京东与地方合力,这比淘宝通过淘宝店主经营特色产品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我的更多文章:
( 16:47:26)( 22:42:35)( 22:30:18)( 16:48:23)( 16:11:14)( 23:01:33)( 09:31:55)( 14:46:15)( 15:56:48)( 17:33:3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电商快取代传统行业,传统方式做生意还能走多远
我的图书馆
电商快取代传统行业,传统方式做生意还能走多远
记得在互联网还没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不知道原来还可以在网上购物?在还没淘宝,阿里巴巴平台的时候,人们都是去实体店里,或是市场里购买东西。在还没阿里巴巴交易平台的时候,做业务的都是跑出去找关系慢慢做起来,然后接到订单的。可是现在这样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网络,电商将取代一切!如果大家不做电商的话,那么传统方式做生意还能坚持多久?还能走多远呢?1. 第一章淘宝与实体店的对比,电商是未来的趋势!对于传统行业,传统方式做生意今年明显感觉到很吃力,很无奈。很多客户的订单都受淘宝,阿里巴巴平台的影响而流产了?有时候到手的订单突然被淘宝,阿里巴巴的价格透明被夭折了?这样下去传统方式营销是该去改变了。未来是属于电商和网络的,或许传统方式营销也要转型了?这几年伴随着淘宝的发展,很多人都在淘宝里创业,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企业主,还有就是个人。因为淘宝的门槛低,每个人都适合开淘宝,只要交1000元押金就可以开一家淘宝店了。可是做实体店的成本和费用高!一家实体店的一年基本成本和费用在10万左右,成本高了,价格就相对的高了。在淘宝里成本费用低,价格也相对的便宜。还有淘宝的双十一活动,带来更大的流量和订单!这几年实体店的人气慢慢减退了,没有以前那样的火爆场面了。或许人们习惯了网上购物,或许人们变得懒了,懒的出门逛街购物了。直接坐在电脑面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且快递亲自送货上门,不用出去,多方便啊?我经常去我一个朋友实体店里玩,她是卖童鞋的,已经开实体店6-7年了。刚开始生意很好,现在慢慢的淡了,难做了。她说一年的费用太高了。一年先赚10万给别人,剩下的才是自己的。她知道很多人都去淘宝里购物了?可是她没有做淘宝,也不会做淘宝?我叫她也开一家淘宝店,或是在微信营销,把童鞋卖的更好?可是她说,在淘宝或是微信里,价格上不去?实体店的价格是固定的,或许赚的更多。因为她是做品牌的。做淘宝的在于薄利多销,做的是销量。实体店的销量没有淘宝那么多,可是利润比淘宝要好,而且人比较轻松,只要守在店里坐等客户到来就可以了。可是做淘宝的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参加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销售能力。给产品带来更多的销量!或许做淘宝,人也变的聪明,上进,爱学习了。就拿礼品行业来说,在10年之前,做礼品行业的都会开一家门市部实体店来招揽生意。可是淘宝和阿里的出现。很多人选择做淘宝和阿里巴巴了,现在门市部实体店从原来200多家,曾经每一条街的繁荣,火爆。到现在不到100家,或许几十家了。很多店面都租不出去了。现在很多客户都在淘宝或是阿里巴巴里采购礼品了,很少有人跑过来下订单了,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样的时代已经被网络取代了。2. 第二章看义乌市场的变化,很多人都选择了电商!现在电商行业已经取代传统行业,实体店越来越难做了,就拿义乌的商品城来说吧,十年以前我们平阳去义乌开店的人很多很多,有多人都是做礼品行业的,都想去义乌捞一把,因为义乌市场是走向国外的桥梁,很多世界各国的人都会到义乌采购礼品,而且数量都是很大的,很多人都接到大单!在十年前在义乌开店的人都赚到了钱,后来慢慢的都回来了,一年比一年难做了,现在留在义乌市场里的没有几家了。我记得1995年去过义乌商品城,那里很大很大,走进去怕自己走不出来,紧紧的跟着阿姨身边。还时候我还在读书,是在暑假陪阿姨去义乌市场进货的!如果在1995年在义乌商品城开店的话,个个都赚饱了,个个都是大老板了。那时候义乌都在开发,都在不断的进商品城,有一期,二期,应该有好几期吧!转眼20多年过去了,这20年的开发,给义乌带来了很大的发展,让义乌走向世界,让世界的人都知道,义乌有个商品城!很多老外都跑过来看货,进货!订做产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的发展,义乌那边的人也慢慢的加入到电商的行业了,很多实体店也慢慢减少,都开淘宝,阿里巴巴了。去年我的一个义乌的客户,他说现在义乌市场的店铺免费给人用,都没人了。市场很冷清。只剩下没几家了。我这边有个朋友的儿子,7-8年前到义乌开店,那时候生意很好,也赚了很多钱,在义乌那边买房买车了。可是今年突然没生意了,很多客户都在网上采购了,很少去市场了。他也做了阿里巴巴了,现在基本都在家里上网接单了,很少去市场了。现在市场基本没人了。曾经繁荣的市场,现在变的冷清了,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做电商了,很多人都跟上时代的发展,走进互联网时代!3. 第三章很多跑外地的业务员都回家做电商了!很久很久以前做生意都是业务员跑市场,跑出去,跑到全国各地去接订单,然后再拿回家加工订做,然后再把做好的货送到单位,学校部门去!从中间赚点利润。我的父亲也是一名业务员,我的父亲是从1985年开始跑业务的,听我妈说我爸刚开始也没赚到钱,后来在1988年赚了一笔钱,在农村建了2间2层楼,这是父亲最骄傲的成绩,那时候父亲的名声很响,很多人要跟我父亲跑业务员,后来我父亲也带了几个人出去,他带了几个徒弟,他们都做的比较好!这是老一辈的跑业务经历,然后随着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跑业务员行业来了,有的赚到很多钱,也有亏本的。因为刚开始,不会算成本价格,或是用低的价格得到订单,拿到家里制作成本还高,加上路费,还要在外面吃,住,等货款等等的费用,有的人做了亏本生意。后来出去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了,单位领导要回扣,要请单位领导吃饭等等费用,一年下来没赚多少钱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行业的发展,很多单位采购礼品也直接在网上寻找了。这样业务员跑出去也少了。在家里只要开个网店就可以了。或是单位寄个样品过来,直接做好,给对方寄过去就可以了,这样还可以节约成本开销,价格也优惠了很多。我有一个客户他是跑业务的,他跑过来的订单都是在我们这边加工的,他说现在越来越难做了。单位领导也会到网上对比价格了,现在价格都透明了,不像以前那样好做了。7月份有个订单要竞标,找我算好价格,本来客户是很有把握的。因为客户已经搞好关系了,领导都找他谈了,订单基本是他的了。可是没想到最后来竞标的有5家,最后一家低几千的金额拿走了订单。客户说这谁也想不到的?最后单位选择最低成本的厂家合作?不知道质量会怎样?或许单位已经在网上对比过价格了。或许价格已经很透明了,这是电商所带来的,这是互联网所带来的透明。很多产品和价格直接可以在网上搜,直接找到了,价格高一点也不能了。电商的发展,冲击了传统行业的发展。电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传统的跑业务将失去市场,将越来越少的人去干了,这个行业将会消失了,电商行业将来会取代之了!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馆藏&1754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地方特色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