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凌国际乐视资金链断裂原因是真的吗?

东凌国际转型屡败屡转|公司|东凌|上市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刊特约作者 路漫漫/文
  东凌国际(000893.SZ)于2015年底完成了大豆加工相关业务的资产剥离工作,目前主要业务包括钾盐开采、钾肥生产及销售、谷物贸易及国际船务等。当年实现净利润4266万元,从2014年巨亏4.71亿元的泥潭中走了出来。如果扣除变卖资产收益,2015年还是巨亏。2016年第一季度明显好转,盈利22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依然盈利207万元。东凌国际预计2016年上半年盈利500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这么看来,2016年东凌国际有可能盈利。
  从公司过去近10年的业绩来看,基本上三年亏一回。即使在盈利年度,也是非经常性损益立大功。2012年多亏获得6546万元的投资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7149万元;2015年同样是投资收益帮大忙,这一年投资收益高达4.8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巨亏3.57亿元。
  截至7月26日,东凌国际收盘价12.60元,总市值95.38亿元,市盈率高达1074倍。
  第一次转型噩梦
  东凌国际的前身为广州冷机,于1998年12月在上市。2009年公司实施了整体资产置换,将全部制冷相关资产置出,与控股股东广州东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凌实业”)拥有的广州植之元油脂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植之元公司”)100%的股权进行置换,置出资产调整后账面净值为4.47亿元,评估增值率20.90%。植之元公司母公司调整后账面净值1.57亿元,评估净值为4.28亿元,评估增值率为172.70%。
  置换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由冰箱压缩机制造业变更为植物油加工业。随后,公司股票简称由“广州冷机”变更为“”。2009年至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5.26亿元和55.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85%和14.71%;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640.15万元和1.91亿元,同比分别暴增1240.15%和210.42%。但2011年,公司开始巨亏,这一年实现营业收入67.23亿元,同比增加20.79%,但巨亏1.88亿元,同比下降198.23%。2012年至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3.17亿元和100.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0.96%,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649.16万元和1.46亿元。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04亿元,巨亏4.71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11.54亿元,多亏处理了大豆加工相关的公司获得投资收益4.05亿元,才得以实现盈利4265.86万元。盘点一下植物油加工业的成绩单,上市公司转型7年,换来的是巨亏1.8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更是巨亏高达7.13亿元。
  而转型前7年,公司累计盈利1884万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252万元,期间只有两年亏损,最大一次亏损也不过是6259万元。转型进入新的行业,公司犹如陷入巨亏无底洞、资金无底洞。虽然转型后也出现盈利过亿元的高光时刻,但亏损起来却以数亿元计。转型后,资产和负债都急剧膨胀。2008年末资产总额10.29亿元,负债总额6.46亿元,资产负债率62.80%,转型的2009年末资产总额22.66亿元,负债总额19.61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86.54%,到了2015年6月末,资产总额75.45亿元,负债总额70.0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2.79%。资产、负债最多的是2014年末,分别为80.57亿元、75.1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3.28%,资产负债率最高的是2012年,高达94.78%。截至日,公司净资产只有5.03亿元,要不是2013年非公开发行募集了5.68亿元,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
  2015年12月,公司分别以7.23亿元和1274.31万元向植之元控股出售植之元实业100%的股权及东凌销售100%股权,获得投资收益4.05亿元。
  募投项目一场空
  自从1998年IPO募集资金总额25707万元以来,公司没有再进行股权融资。然而,转型至植物油加工业后不久,公司开始融资,2013年3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92亿元,拟投入食用油综合加工项目、食用油包装车间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等。这三个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为2014年1月底。
  然而,这些项目延期至2014年8月底完工,2014年和2015年的年报及募集资金专项报告及鉴证报告均显示,这些项目均达到预计效益,但“本年度实现的效益”一栏中只有两个字:“暂无”。募集资金到位近三年,效益依然是“暂无”,这样也达到了预计效益?
  这些项目到底能不能产生效益已经不得而知了,2015年,上市公司又彻底转型,将这些项目清理出去了。
  第二次转型前景仍迷茫
  公司于2014年3月开始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同年8月22日发布重组预案,拟以36.9亿元购买中农国际100%的股权,并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12.29亿元。后来,百堂投资、颢德资产、和熙投资不再认购东凌粮油非公开发行的股份,由东凌实业追加认购。东凌实业、赖宁昌及其一致行动人李朝波拟以现金12.29亿元认购。
  中农国际自身尚未开展任何业务活动,其核心资产为间接控制的中农钾肥 90%的权益。中农钾肥的主营业务为钾盐业务的开采、生产和销售。中农国际100%的股权评估增值率为576.70%,与这一超高的评估值相比,上市公司得到的业绩承诺却少之又少,交易对方承诺,中农国际2015年度-2017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累计4.82亿元,占本次交易标的价格36.9亿元的比例为13.06%。
  2017年是第二次转型的希望所在,这一年的净利润将是2015年的39倍和2016年的24倍,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将可能成为转型成功的起点。然而,这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公告对此解释:2017 预测利润数比2016年增幅较大的原因是中农钾肥2014年至2017年属于项目扩建期,预计2016年12月南区50万吨/年产能扩建项目达产,2017年6月北区50万吨/年产能新建项目投产,产能扩张带动业绩提升。
  从大豆加工转型到矿产开发,这样的转型跨度非常大。公司在公告中处处流露出对新行业的向往:“钾盐属于长期战略性资源,目前是投资钾盐类公司的黄金窗口期。”“中农钾肥储量可观,综合开采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随着50万吨乃至100万吨产能逐步达产,中农钾肥预计2017年实现的净利润将比达产前年份有大幅度提升,后续年度的盈利能力亦将稳步提升。”
  回看2013年非公开募集资金的公告,也是对新进入行业乐观不已: “1.食用植物油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2.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长空间广阔。中国人均豆油消费量为8.54公斤,美国为24.29公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还存有一定的差距。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3.规模效应释放为公司发展带来契机:公司是国内A股市场首家植物油加工业上市公司。届时,公司年加工大豆能力将达到370万吨,公司的规模效应将更加突出,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从而为公司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赢得机会。”
  2015年,中农国际完成了业绩承诺,上市公司眼看重振有望,直到大股东放弃认购配套募集资金。并且,大股东最近提到,钾盐项目的进展现状未达预期、大部分金额尚未得到落实及钾肥市场发生了超出预期的变化。那么,上市公司的转型很可能又成黄粱梦?
  大股东放弃认购谜团
  东凌国际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6月30日接到东凌实业、赖宁昌的《告知函》,获悉:东凌实业、赖宁昌因考虑到老挝钾盐100万吨扩建项目的进展现状未达预期,建设项目总资金中的大部分金额尚未得到落实,且钾肥市场在相关资产购买协议签订之后发生了超出预期的变化。因此,东凌实业、赖宁昌决定在《批复》的有效期间内不认购本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资金。另外,李朝波失联,无法确认是否认购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资金。
  公司在日收到的关于本次重组的核准批复,有效期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也就是说最晚日批复就失效了。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在批复快要失效的时候要么放弃认购,要么失联,显得很突然。到底是什么原因?
  大股东资金紧张可能是原因之一,截至日,东凌实业持有股份1.6398亿股,占总股本的21.66%,而累计被质押1.5013亿股。另外,植之元控股接手植之元实业及东凌销售100%股权只支付首期交易价款3.75亿元,剩余49%款项在交割日起满12个月内支付完毕。这都说明大股东资金紧张。
  而股价低迷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认购价格为10.44元/股,而日停牌时收盘价为12.58元,公司股价市盈率超过千倍,面临很大的回调压力。
  另一种可能则是,也许当初的承诺认购只不过是为了避开借壳审批的伎俩。公告称,本次交易前,东凌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公司40.14%的股份。在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资金中,东凌实业、赖宁昌及其一致行动人李朝波拟以现金12.29亿元认购上市公司股份。交易完成后,东凌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32.04%的股份,仍维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因此,本次交易未导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不构成借壳上市。
  但如果没有认购,交易完成后,东凌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1.54%的股份,持有股票数量1.6436亿股,而本次购买资产发行的股票3.53亿股,第二大股东为新增股东中农集团,持股1.4491亿股,持有公司19%的股份,第三大股东新增股东新疆江之源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8836.21万股,持有公司11.58%的股份。东凌实业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仅仅比第二大股东高出2.54个百分点,控股地位未必能保住。那么,本次重组或可以被认定为借壳上市,面临更严厉的审核。
  如果大股东以假装认购来避开借壳上市审核,那么,这样做的性质实在太恶劣。
  生猛的关联交易
  2015年4月,公告显示,公司拟与广州随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随众信息”)签署《信息系统及云服务合 同(包装油二期)》,合同金额为996.99万元。公司称,本次交易价格最终定价不高于市场同类服务价格,有利于节约成本。
  但是,定价低于市场同类服务价格才能有利于节约成本。SAP系统是技术活,而作为一家成立于2014年4月底的公司,随众信息2014年、月营业收入分别为283.47万元和零,这样的随众信息是否真的有足够的胜任能力,让人怀疑。而随众信息之所以得到上市公司巨额合同,是由于东凌集团持有其100%的股权。
  错失土地增值
  虽然上市公司最初主营的冰箱压缩机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但现在的处境很显然远远不如转型前。而且,由于转型屡败屡转,公司也失去了土地升值的巨大机会。
  上市公司第一次转型,置出资产包括以下大量土地。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地块:该地块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人和大街68号,共有两宗,一宗为厂区主要用地,土地面积7.35万平方米,使用年限至2047年11月;另一宗评估面积2.04万平方米,使用年限至2044年8月,两宗土地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组成广州冷机的厂区用地。该地块平均原始取得成本564.59元/平方米,至评估基准日摊余账面价值为457.80元/平方米,经估算调整后评估值为628.48元/平方米,增值率37.28%。
  合肥宝兰格公司地块:该地块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莲花路西汤口路南,面积为9.97万平方米,原始取得成本为31.2 元/平方米,账面值摊余价值为30.42元/平方米,经估算调整后评估值为418元/平方米,增值1273.89%。
  青岛域中公司地块:该地块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临港路9号以南,面积为8.66万平方米,原始取得成本为129.78元/平方米,账面值摊余价值为128.70元/平方米,使经估算调整后评估值为286元/平方米,增值122.22%。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地块及青岛域中公司地块还有原值分别为12991万元和2480万元的房屋建筑物。
  根据当初资产置换的相关协议,上市公司置出资产由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下称“万宝压缩机”)负责承接。因此,本次置出的广州冷机人和地块在重组实施后将过户到万宝压缩机名下,由其对包括该地块在内的全部资产享有使用、占有及收益权利。
  奇怪的是,本次资产置换的交易对方东凌实业承诺,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割后两年内,若相关政府部门对拟置出土地进行征用、收储等性质变更行为,对土地使用权人进行补偿形成的土地收益(即针对拟置出土地本身的补偿金额高于拟置出土地本次资产置换作价的部分),由东凌实业向广州冷机进行等额的补偿。
  实际上,由于期间没有发生上述征用、收储等行为,上市公司并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
  此后,在城市化飞快发展过程中,土地价格飞涨,一旦被政府征收,公司可以凭借这些可观的资金进行可控的转型。
  总部所在同一区域公司的经历可以佐证土地的巨大升值。2012年7月,*ST广钢(600894.SH,后更名为)发布公告称,下属的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位于天河区广州大道北920号地块,转由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纳入政府储备用地,一次性获得预付补偿款5.79亿元。2013年11月,(002461.SZ)发布公告称,广州市人民政府征收公司土地17.38万平方米,并给予总补偿金额22.98亿元。
  2013年2月,(002678.SZ)发布公告称,公司位于芳村大道茂香园13号的地块已纳入广州市政府土地储备计划,规划为商业金融用地和街头绿地。
  当广州的上市公司纷纷因为土地被征收而获得丰厚补偿时,东凌国际却很可能置出大量土地而与巨额财富失之交臂。
  可惜的是,第一次转型置换出土地的同时也带来了40.54万平方米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新安村工业用地,该土地调整后账面值5925.88万元,评估值15115.07万元,增值率155.07%。南沙这几年是广州房地产最火的区域之一,土地升值空间非常大。然而,第二次转型后,2015年末土地原值只有58.70万元,土地变成远在老挝的一宗采矿权。两次转型的结果是,将有着巨大升值潜力的土地换成了采矿权,这些采矿权价值寄托在储量报告上,更何况,目前来看,矿产的黄金时代并没有到来。
  可以说,大股东主导的上市公司盲目转型,第三方获得的是巨大升值潜力的土地,而上市公司得到的却只有巨亏和负债累累。
  再次购买大股东资产
  上市公司的矿产转型才刚刚起步,又迫不及待地成为大股东资产证券化的工具。
  7月7日,公司分别与东凌实业、锦山国际、东凌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东凌国际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东凌实业持有的东凌机械67.25%的股权、锦山国际持有的东凌机械32.75%的股权和立中锦山25%的股权、东凌集团持有的旭东铸件研究49%的股权。经交易双方协商确定,合计支付8.7亿元。
  公告显示,东凌国际自2014年开始实施战略转型,一方面已完成对中农国际钾盐开发有限公司的收购工作,业务拓展至钾肥行业;另一方面公司完成原有大豆加工相关业务的资产剥离。东凌国际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拟打造为“综合型投资控股平台”,并购买具有广阔的行业前景、能产生稳定盈利的公司。上述这笔交易将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利于公司股东的利益。
  上市公司转型并不算成功,至于多元化经营和“综合型投资控股平台”是否能成功,目前来看,还是未知数。
2016年下半年地价走势,我认为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全国房地产政策基本面不变,需求侧的支持是房企溢价拿地的最根本动力;随着下半年一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增加,随着高价地块的出现,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升。
规模千亿的国家去产能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相对庞大的钢铁产能而言或是杯水车薪,当前推动钢铁去产能,究竟有何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工具可采用?
为了避免包括高薪酬在内的高成本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在选择是否一定要走薪酬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和现实的宏观经济情况而理性决策。在当前“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大谈特谈高薪酬会让很多企业家更加迷茫与无奈。
未来国有经济将进入一个客观的萎缩期,指望再依靠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来推动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增长,也是不可能的。当前位置: &
东凌国际内忧外患:业绩预亏加股东反目 钾肥梦落空
09:35:36 &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东凌国际标的业绩矛盾持续发酵 前两大股东争抢控制权
  华南新闻中心 张金豹 发自深圳
  和讯网消息 东凌国际以及其前两大股东关于承诺的矛盾持续发酵。
  日前,东凌国际在董事会上将其二股东中农集团公司提名新董事的议案悉数否决,很明显,这是东凌国际第一大股东东凌实业要求上市公司制止中农集团改组其董事会行为的结果。新仇源于旧恨,更早前,东凌国际就因业绩承诺问题已将中农集团告上法庭。(详见本网于日的报道《重组标的业绩难兑现 东凌国际索赔2.47亿》)
  国购产业突然杀入 或助中农集团争夺控制权?
  4月28日晚间,中农集团表示其现持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9.15%,有资格向董事会发出书面通知,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由其提出的组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提名十名董事人选的议案。
  议案内容显示,中农集团拟组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并分别选举武轶、柳金宏、徐俊、张以、凌正五人为非独立董事,并选举、林涛、周俊海、芬、姜久春五人为独立董事。以上董事候选人中,非独立董事武轶、柳金宏由中农集团提名,非独立董事徐俊、张以、凌正由国购产业提名;独立董事吕随启、林涛由中农集团提名,独立董事周俊海、张浩芬、姜久春由国购产业提名。
  按照这份董事会提名方案,仅凭公司第五大股东的国购产业,就已提名三位非独立董事和三位独立董事,在十位提名董事中占据六成。值得注意的是,国购产业是今年1月份才新晋为第五大股东。在东凌国际2017年一显示,国购产业所持东凌国际股份为5%。
  有趣的是,东凌国际控股股东在提名方案中未提名任何董事会名额。也就是说,倘若这份提名得到通过,持股仅5%、排名仅为前五的股东国购产业反而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而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东凌实业将丧失话语权。
  市场开始猜测,中农集团是否与国购产业形成“结盟”关系。六天后,东凌实业要求立即制止中农集团的行为。然而,中农集团再次发函,指责东凌实业侵害了其权益。
  东凌实业的强烈要求阻止了中农集团的脚步。5月5日,东凌国际董事会以七票反对、两票同意,将中农集团提出改组其董事会、提名候任董事的议案悉数否决。理由为:中农集团等交易对手,涉及未决诉讼,其持有股份权属具不确定性,且其董事会已形成决议,决定延长公司第六届董事会任期至公司与中农集团等10家交易对手方所签署的《补偿协议》履行完毕为止。
  同时,东凌国际还认为,此前与中农集团进行重组交易时,曾签署《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补充协议》并获股东大会通过。该协议中约定,公司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人选及董事长人选的推荐制度已经成为一项对公司全体股东具有约束力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该项制度中仅赋予东凌实业和中农集团对公司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人选享有相应的推荐权利,而且明确限定董事长应由东凌实业推荐人员经董事会选举产生。
  按照这一协议,国购产业作为除东凌实业、中农集团之外的其他股东,将不再行使推荐非独立董事人选的权利。但中农集团仍在其设定的公开征集董事候选人条件中赋予国购产业推荐非独立董事的权利,违反了上述协议约定、股东大会决议。
  新仇旧账一起算
  如果说东凌国际的换届之争是前两大股东的新仇,那么如今的混战局面统统源于两年前的一项并购。
  2015年,东凌国际以36.9亿元从中农集团等10家公司手中接手中农国际100%股权,进而间接持有中农钾肥有限公司(老挝)及其名下位于老挝的钾肥项目90%的权益,同时向包括控股股东东凌实业和实控人赖宁昌在内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中国证监会日核准了本次交易。
  而钾肥项目建设带来的问题,便是横在各方之间的中农集团等十家交易对手方的业绩承诺。
  东凌国际在2015年收购中农国际100%股权时,中农集团、新疆江之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十位发行对象承诺:中农国际2015年、2016年、2017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0万元、1900万元、4.52亿元,其中2017年度业绩承诺的基础便是中农钾肥老挝100万吨/年建设项目的建成及达产。面对亿元的业绩承诺,东凌国际与二股东中农集团都知道难以实现,而主要问题就是前述钾肥100万吨/年扩建项目目前进展缓慢。
  显示,2015年、2016年,中农国际经审计的扣非净利润为1224万元、3815万元,全年利润达到业绩承诺。但在3月1日,深交所也发出关注函,要求东凌国际说明中农钾肥老挝甘蒙东泰矿区100万吨/年钾盐开采加工项目进展情况,对其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估的背景、评估的必要性及公允性。
  因此,东凌国际称, 因中农集团等交易对方已面临无法完成业绩承诺的风险,且部分交易对手方已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质押,为了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2017年3月,东凌国际已就中农集团等十家交易对手方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事宜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并以业绩承诺不达标为由,向北京高院起诉中农集团等,要求补偿上市公司股份约1.17亿股、现金2.47亿元。根据4月1日公告,法院已受理此案,并对中农集团等涉诉的股份与现金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
  面对东凌国际的诉讼,中农集团反击称,钾肥项目完成建设、产能按期释放是完成业绩承诺的基础,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式不支持甚至阻碍项目建设,在业绩承诺期远远没到的时间就公告中农集团等十家股东已经违反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并申请冻结了股东的股份,已给上述十方造成重大的经济及名誉损失。
  中农集团强调,募集资金没有到位是导致业绩没有办法完成的根本原因。然而,根据东凌国际披露的相关公告,该钾肥项目建设资金总共三十多亿,其中配套募集资金约十二亿,仅占到整个项目建设资金的不到三分之一。
  实控人及大股东相继放弃认购
  事实上,钾肥项目进程之所以如此缓慢,无论是东凌国际实际控制人赖宁昌、中农集团等相关各方都脱不了干系。收购完成后不久,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放弃认购项目配套资金的波折。此后,业绩承诺争端随即引发。
  根据重组方案,东凌国际须非公开发行1.17亿股,募集配套资金12.3亿元。其中,上海百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百堂”)等三家公司,须认购增发的9.3亿元股份,东凌国际实际控制人赖宁昌、李朝波、东凌实业则分别认购1亿元。
  然而,重组方案披露后,上海百堂却放弃认购,并由此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使重组顺利推进,经各方同意,由东凌实业追加认购了上海百堂等放弃的9.3亿元的股份。 日,东凌国际、东凌实业签订补充协议,约定由东凌实业认购10.3亿元增发股份。如果发生违约行为,东凌实业、赖宁昌、李朝波等人,应向东凌国际支付10%的违约金。
  殊不知,东凌国际收购中农国际之后,作为实际控制人的赖宁昌,却带头退出配套融资。根据东凌国际此前公告,日,东凌实业、赖宁昌表示不再履行股份认购协议。当年7月6日,李朝波亦发告知,在赖宁昌放弃认购的情形下,也放弃认购。
  对于放弃认购的理由,东凌实业、赖宁昌当时解释称,考虑到老挝钾盐100万吨扩建项目的进展未达预期,建设项目总资金中的大部分金额尚未落实,且钾肥市场在相关资产购买协议签订后,发生了超出预期的变化。
  面对这种情况,东凌国际在2016年7月的公告中表示,基于以上情况,无法在重组批复的有效期内,完成配套资金的募集。除了募集配套资金,并购项目后续建设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但中农集团却未提供支持。
  东凌国际此前公告称,为推进项目建设,该公司曾谋求向国开行等贷款,但金融机构认为,仅该公司提供的保证,不足以担保项目贷款,因此未同意贷款申请,该公司请求中农集团同时为项目贷款提供担保,但却未获得中农集团的同意答复。在资金未能筹措到位的情况下,东凌国际与中农集团多次主动沟通协商资金问题,但未达成一致明确意见。
  不过,中农集团则表示,重组过程中,对向老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一事,各方存有共识,但相关方最终并未提供实际资金支持,导致老挝项目陷于停滞,但根本原因是募集配套资金失败,上市公司亦未给中农国际提供任何资金支持。正是在关键金的项目建设资金上,各方未能提供支持,这才导致今天这样混乱的局面。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东凌国际标的业绩矛盾持续发酵 前两大股东争抢控制权》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当前位置:
东凌国际增资纠纷案开庭在即 大股东短线交易因为“误操作”?
编辑:茶叔
来源:界面新闻
9月5日,已纷争近两年的东凌国际(000893.SZ)重大资产重组增资纠纷诉讼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东凌国际大股东东凌实业及二股东中农集团的纷争步入司法程序后或将得到解决。在开庭日到来前,东凌国际就因大股东东凌实业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中构成短线交易而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公告,7月17日至8月11日,东凌实业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331.74万股。日卖出公司股票500股。截至目前,东凌实业持有公司股份1.67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10%,东凌实业上述股票买卖行为构成短线交易。东凌实业对此表示:买入331.74万股原因在于上述期间公司股价被低估,东凌实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通过增持以达到长期持有的目的。卖出500股则是因为新负责证券买卖业务的工作人员误操作所致。卖出价每股8.24元,误操作卖出500股产生的收益271元已于9月1日上缴。对此,有接近东凌国际股东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开庭前期大股东这一举措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告诉市场大股东资金没问题,二是表示看好买进。如果没有卖出500股的误操作,这次买入的300多万股占总股本的0.5%不到,达不到增持披露的标准。”2015年7月,中农集团等十家交易方与东凌国际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围绕老挝甘蒙省35平方公里1.52亿吨折纯氯化钾资源的钾盐矿权,根据业绩承诺,中农集团在2015年-2017年要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50万元、1900万元以及45150万元。由于资金未能到位,截至目前该项目仍没有太大进展。根据东凌国际2017年半年报,期内生产钾肥7.32万吨,销售钾肥8.729万吨,老挝100万吨/年钾肥建设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东泰矿区南区50万吨/年钾肥扩建工程以及东泰矿区北区50万吨/年钾肥新建工程均暂未开始实施。这导致2017年中农集团今年4.5亿元业绩承诺已无法完成,这成为双方诉讼焦点所在。2015年双方重组时,东凌国际股价曾达26.17元/股,在连续两年的纷争后,东凌国际股价连续下跌,目前在8元/股徘徊,资金不断出逃。截至9月4日,东凌国际股价收8.46元/股,总市值为64亿元。不过,今年4月,东凌国际股价一度达到16.56元/股。在大股东增持300万股的同时,根据东凌国际2017年半年报,东凌实业持股1.64亿股,持股比例达21.66%,但有1.616亿股处于质押状态,质押比例高达98.55%。第二大股东中农集团持股1.45亿股,持股比例19.15%,但由于今年4月,大股东将其告上法庭申请财产保全,中农集团5617.33万股处于冻结状态,冻结比例达39%。根据东凌国际半年报,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25.8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49.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5.01%。其中纷争的核心钾肥业务,成为东凌国际唯一盈利的板块。
TOP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黔龙集团资金链断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