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经济复苏将2017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哪些风险

2017年全球增长面临的风险
[财经头条网导读] 沃尔夫:今年世界经济很可能将继续增长,但要警惕破坏稳定增长的三大因素——重大战争、通胀冲击和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今年将发生什么?可能性最大的答案是,它将继续增长。正如我在去年此时发表的一篇专栏中所说的,世界经济最令人惊叹的事实是,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它每年都保持增长。2017年,世界经济几乎肯定会继续增长,增速可能比2016年更快——正如加文o戴维斯(Gavyn Davies)很有说服力地论证的那样。既然如此,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有哪些呢?经济增长这一假设可以说是现代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但持续的增长只是较近时期才出现的现象。1900年至1947年间,全球产出萎缩的年份占五分之一。自二战结束以来,诸多政策成就之一就是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定。这部分是因为世界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那样的大错。还因为——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海曼o明斯基(Hyman Minsky)所言——有了对货币体系的主动式管理、在衰退期间维持财政赤字的更大意愿以及政府支出规模相对经济产出的扩大。推动这一经济增长趋势的是两股强大的力量:世界经济前沿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创新和落后经济体的奋起直追。两者相互关联:前沿经济体的创新越多,落后经济体追赶的空间就越大。中国是过去40年最有力的例证。根据(可能被夸大的)官方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978年至2015年间增长了22倍。但由于中国在此轮飞速增长之初是如此贫困,以至于其2015年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实际上,中国人均GDP只有葡萄牙的一半。对中国而言,实现赶超式增长仍然有可能。印度的增长空间更大:其2015年人均GDP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目前最大的可能性是,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而且,增速超过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可能性极大。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增速很少有低于3%的时候。实际上,自那以来,只有1975年、1981年、1982年和2009年这4个年份的增速低于2%。前3次是中东战事引发的石油价格冲击以及美联储(Fed)反通胀政策的结果。最后一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的大衰退(Great Recession)。这也与自1900年以来形势发展相符。破坏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冲击有三种:重大战争;通胀冲击;金融危机。当问及什么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巨大下行风险时,我们得评估这种性质的尾部风险。这些风险许多都属于已知的未知数。多年来,分析人士坚信,量化宽松必然带来恶性通胀。他们错了。但美国庞大的财政刺激,加上要求美联储不要收紧货币政策的压力,可能会在中期导致通胀,随后便是反通胀政策导致的冲击。但特朗普经济学的这一结果不会在2017年出现。如果我们思考出现全球重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有两种突出可能:欧元区解体与中国爆发危机。虽然两种情形都非危言耸听,但似乎都不大可能出现。维持欧元区的意愿仍然相当强大。中国政府拥有阻止真的发生金融危机所需的种种手段。欧元区和中国无疑存在切实风险,但这些风险并不大。第三类属于地缘政治风险。去年,我提到了英国退欧和“好斗的无知者在美国大选中胜出”的可能性。这两种情形都发生了。后者将带来何种影响尚不得而知。很容易列举出更多地缘政治风险:欧盟面临的严重政治压力,可能包括马琳o勒庞(Marine Le Pen)当选法国总统以及难民再次大批涌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o普京(Vladimir Putin)的复仇主义;特朗普治下愤愤不平的美国与习近平领导下崛起的中国之间即将出现的摩擦;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摩擦;沙特皇室可能被推翻;圣战威胁。不要忘记还有核战争风险:只需看看朝鲜的武力炫耀、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悬而未决的冲突和普京造成的威胁。2016年,政治风险未对经济增长带来多大影响。但今年,政治活动可能影响巨大。其中明显的危险是美中两国间的贸易战,尽管短期经济影响或许比许多人设想的要小——这种影响将在中长期体现出来。世界最具权势的政治人物漠不关心自己说的话是否符合事实——这所造成的影响将是无法预知的。我们只知道,我们都将生活在危险之中。从长远看,一种重要的可能是,基础经济引擎正失去动力。奋起直追的经济体仍有巨大潜力。但核心国家的经济活力已经下降。一个指标是生产率增长不断放缓。另一个指标是极低的实际利率。特朗普承诺让美国的增长率恢复趋势值。这不大可能,尤其是如果他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的话。但正如罗伯特o戈登(Robert Gordon)所言,不应过于关注今年会发生什么,而应更多地关注前沿国家的创新步伐是否已经永久性放缓。乐观的估计是,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至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更乐观的估计是,新兴经济体,又一次在亚洲的带领下,将继续以比发达经济体更快的速度增长。这样的结果面临巨大的尾部风险。同样有很大可能性的是,最发达经济体的创新速度已经永久性放缓。新年快乐。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危及中欧气候联盟
呼唤美国的马克龙
世界如何应对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
中国“股市民粹主义”与“皇帝的新衣”
特朗普“三无”政策将东南亚推入中国怀抱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怎么做?
中国和欧盟结成“绿色联盟”2017年世界经济八大趋势分析呈现什么趋势_联商网
2017年世界经济八大趋势分析 呈现什么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和投资低迷,全球性挑战加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这些都给经济全球化赋予了新的内涵。2017年,世界经济发展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经济低增长与贸易低增长并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6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4%。发达经济体2017年经济增速预期为1.8%,其中美国经济增速预测为2.2%,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将达4.6%。
2012年10月至今,IMF共进行了17次增长预期调整,其中增速调降为14次。从经济发展的周期看,全球经济增速呈现阶段波动、总体下降的趋势。在全球经济增长保持低速态势的同时,2017年全球贸易量增速预计在2.5%左右。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已成常态,贸易收缩也将成为常态。
低利率与低通胀并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的、临时性货币政策被美国和日本采纳,全球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都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且这一做法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导致了全球低利率乃至负利率蔓延。
国际金融危机以前,全球利率在8%左右,之后一路下降,直到2016年全球利率为负,这是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在低利率的同时,低通胀相伴而行。
全球15个国家在负通货膨胀,30多个国家通货膨胀低于1%,40多个国家通货膨胀指数低于2%。绝大部分国家和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预期低于2%,全球处于整体上通货紧缩的压力之下。
美元升值与非美货币贬值并存
2017年,美元指数将保持强劲态势,美元汇率处于上升通道。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美元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贸易加权汇率还会上涨约7%。近期,国际市场对美元升值预期也在增强,预计2017年美元利率水平将出现多次、小幅、快速上升。
与此同时,世界非美元货币纷纷贬值。2016年全年人民币中间价贬值6.83%,2017年将继续温和小幅贬值态势。日元将结束2016年短暂升值,2017年对美元贬值10%左右。欧元2016年对美元贬值5%,2017年将会跌至1∶1.02。
高债务与高杠杆并存
进入21世纪,全球债务风险不断增加。据IMF的数据预测,2017年全球债务总量将继续上升至67.31万亿美元,整体规模十分庞大,相当于同期3.5个美国的经济量或5.4个中国的经济量。IMF预计,2017年全球政府债务占比将上升到84.63%,表明全球主权国家债务风险仍在持续扩大。
自2008年以来,美欧中日英五大经济体中,除了中国企业部门债务在2009年以来仍持续猛增之外,其余四个经济体私人部门债务已经大幅度降低,但这是以恶化政府部门负债为代价的。2017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可能会突破4%,按照这一发展态势,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也将突破4%,美国将回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双高峰的赤字。
更高标准贸易规则与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并存
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经济增长动力缺乏的情况下,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竞争与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交织并存,将可能使全球贸易进一步收缩。2017年,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浪潮兴起,非理性贸易保护主义更有可能粉墨登场。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新一轮结构性改革与新一轮产业转移并存
2017年,世界主要国家仍然在推进结构性改革道路上行进,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速发展。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电力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新一轮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等具有成本优势的地区转移。
另一方面,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端制造业或将回流欧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表明,33%的海外美国企业考虑将制造业务迁回本土,目前谷歌、惠而浦、福特汽车等部分制造业组装业务都已迁回美国。据美国“回流倡议”机构2016年4月的统计,自2010年2月以来,回流企业和外国投资共在美国国内创造了24.9万个新工作机会。
逆全球化思潮与全球化内在动力增长并存
2017年,全球35%的经济体,包括法国、意大利、德国,都会进入大选之年。在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之后,这些国家大选的不确定性加重。民粹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欧洲经济复苏。据标准普尔预测,2017年欧元区GDP将因英国脱欧下降0.8个百分点。
与之相反,2017年,全球化正在进入新一轮内在冲动力迸发阶段,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与互联网革命的结合,将导致世界经济形态、经济表征与产业链接方式产生颠覆性变化。互联互通带来了全球和价值链革命,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绝对贫困人口下降与相对贫困人口增加并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全球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不断减少。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贫困人口进一步下降至7亿,贫困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至9.6%。但据估计,全球仍有近20亿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足3.10美元,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36%。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全球返贫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减贫取得成效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相对贫困人口也在增加。
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态势,一批新兴经济体闪亮登场,仍然是拉动世界增长的动力。尽管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但中国正在实施更为开放的对外政策,构建自贸区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与更多的国家共同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放的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仍然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来源:中国经济网 陈文玲)
扫码关注“超市人之家”,随之随地了解超市动态挖掘超市连锁企业之经营秘诀
近期推荐课程:
欢迎关注联商网,扫一扫关注【联商网微信订阅号】我们只为您推送最真实,最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不吐不快?把你的想法发上来
全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赶快跟帖哦
新闻24小时关注榜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top_wx_show_box").length == 0) {
$("#articleCmtAndFav").append(Qrcode);
$("#top_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top_wx_clo\"]").click(function () {
$("#top_wx_show_box").fadeOut(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top_wx_show_box").fadeIn(100);
function articleQrcode() {
var url = arguments[0];
var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Qrcode += "";
if ($("#wx_show_box").length == 0) {
$("#headerCommentNum").append(Qrcode);
$("#articleQrcodeImg").html($("#_articleQrcodeImg").html());
$("img[name=\"wx_clo\"]").click(function () {
$("#wx_show_box").fadeOut(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wx_show_box").fadeIn(100);
var theArticleId = $("#ArticleId").val();
if ($("#headerCommentNum").length > 0) {
showshare("headerCommentNum", {
url: "/news/show.aspx?id=" + theArticleId,
eventName: "articleQrcode"
var ytvalue="";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null)
yt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yetai"). }
if(ytvalue=="3" || ytvalue=="8")
{ BAIDU_CLB_fillSlot("568527"); }
联商网版权所有 &2017年全球经济停滞格局难突破 金融动荡再增强|全球经济|金融风险|政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1 id="artibodyTitle" cid="56459" docid="fycaafm17年全球经济停滞格局难突破 金融动荡再增强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机构专栏 盘古看宏观 作者 张明、郑联盛、王宇哲、杨晓晨、周济
  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比2016年有所反弹,但受政治不确定性、贸易战与货币战升级影响,依然难以摆脱长期性停滞格局。
2017年全球经济停滞格局难突破 金融动荡再增强
  一、2016年值得关注的三件大事
  第一,全球经济增速与贸易增速继续下行,长期性停滞格局继续维持。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约为3.1%,低于2015年的3.2%。事实上,全球经济增速在过去6年间呈现不断下滑态势,由2010年的5.4%下滑至2016年的3.1%,长期性停滞格局凸显。
  如表1所示,与2015年相比,在2016年,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中国、印度等经济体增速都有所下滑,而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经济增速出现反弹(后三国都属于资源出口国,经济反弹与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紧密相关)。最近几年来,全球货物与服务贸易增速持续低于经济增速,这是一种非常反常的现象。如图1所示,近年来,新兴经济体贸易萎缩的程度要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第二,黑天鹅事件频繁爆发,特朗普当选提振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与通胀预期,推动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走高。2016年的三大黑天鹅事件分别为6月23日英国公投决定脱欧、11月8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12月4日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黑天鹅事件的爆发无疑会对实体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冲击,其中又以特朗普当选尤甚。
  随着特朗普当选并推出施政方针,市场对特朗普的评价骤然之间由极度悲观转为极度乐观。例如,在特朗普推出减税与扩大基建支出的计划之后,市场对短期美国经济与通胀前景转为乐观,进而对美联储加息频率的预期陡然上升,这推动了美元指数(图2)与美国长期利率(图3)显著攀升。甚至有分析师认为,美国国债市场自1980年代初以来的30余年牛市已经终结,未来债市将会迎来漫漫熊市。
  第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反弹,带动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回暖与汇率反弹。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中国经济周期性行业(特别是房地产与汽车)的反弹,以及美元指数在2016年上半年的走弱,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在2016年迎来一波显著反弹。如图4所示,能源、金属、食品、原材料四大品种均一举扭转2012年至2015年的颓势,在2016年显著反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能源。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使得资源出口国迎来一波小阳春。如表1所示,加拿大、俄罗斯、巴西经济增速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反弹(俄罗斯的反弹尤为显著)。如图5所示,在2016年,俄罗斯卢布、巴西雷亚尔与南非南特的实际有效汇率都呈现出显著反弹态势。
  二、2017年的三个重要判断
  第一,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比2016年有所反弹,但受政治不确定性、贸易战与货币战升级影响,依然难以摆脱长期性停滞格局。我们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约为3.3%-3.4%左右,高于2016年的3.1%,但依然显著低于过去2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3.8%)。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美元走强与贸易摩擦的制约,推动中国经济在2016年企稳的周期性行业即将再度回落。
  欧洲经济在2017年将会面临政治不确定性的显著冲击(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四个重要国家在2017年均会迎来大选,其中法国与意大利均面临右翼政党上台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一旦贸易战爆发,这不仅会带来两败俱伤的后果,而且会阻断增长较快的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
  如图6所示,如果没有新一轮技术改革的爆发,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增长将会继续处于较低水平。如图7所示,高企的政府债务将会限制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力度。总之,我们对2017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不能太乐观,长期性停滞格局依然难以被打破。
  第二,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依然面临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次数、美元指数强势程度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幅度可能被市场高估。如图8所示,近期美国通胀率的快速上升(其中又特别受到劳动力薪酬水平上升的推动),是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提速的重要背景。然而我们认为,市场目前可能对特朗普政策冲击的效应过于乐观。
  首先,已经超过100%的联邦政府债务与GDP比率(图9),以及近期国债收益率的显著上行,将会限制特朗普政府财政政策的总体力度;其次,特朗普增加的财政支出(减税、基建)的乘数效应可能低于他试图削减的财政支出(奥巴马医疗)的乘数效应;再次,强劲的美元汇率将会对出口部门的增长与就业造成损害;第四,一旦贸易战爆发,美国也将从中受损,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
  以上考量使得我们认为,2017年美联储加息次数可能未必能达到3次,而可能仅为两次;2017年美元指数可能难以持续扶摇直上,而是可能在100左右上下盘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难以持续大幅攀升,2017年可能在2.2%-2.7%的区间内盘整。
  第三,欧洲政治不确定性凸显,这可能造成全球风险资产价格(例如美国与英国股市)向下调整,推动全球避险资产价格(例如黄金、美元与发达国家国债)再度走高。2017年最重要的风险很可能来自欧洲。从2017年3月英国可能触发退欧的《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荷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将陆续迎来议会或总统大选,受全球民粹主义与孤立主义抬头影响,这些大选可能继续产生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
  勒庞与五星政党可能分别在法国与意大利当选,这将给欧元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的稳定造成极其破坏性的冲击。正因为如此,如图10所示,用来刻画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指数当前正处于历史性高点。但奇怪的是,以美国与英国股市为代表的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居然也处于历史性高位(图11)。
  我们认为,当前全球风险资产投资者过于乐观,使得风险资产定价没有充分考虑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认为,在2017年,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全球风险资产价格面临显著下行风险(包括美国与英国股市、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而全球避险资产价格可能再度走高(包括美元、发达国家国债与黄金)。
  三、2017年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年初进出口增速大幅反弹恐难持续,全年进出口表现难言乐观。2015年是中国进出口行业最为惨淡的一年。2016年中国进出口增速总体有所反弹。2017年1月,进出口增速更是显著反弹(图12)。然而,我们依然不能对2017年的进出口表现过于乐观。2017年出口反弹的掣肘因素包括:全球需求可能依然低迷、人民币有效汇率可能依然处于高估状态、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
  如图13所示,尽管中国出口对美国的依存度从2000年代初至今总体上有所下降,但迄今为止, 中国大约18%的出口商品的目的地依然是美国。2017年进口反弹的掣肘因素包括:中国周期性行业开始下行、人民币贬值幅度可能低于2016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难以继续持续走高。
  第二,短期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将持续,人民币仍将维持对美元温和贬值态势,下半年仍有1次左右的降准空间。从2014年第2季度起至2016年第4季度,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1个季度面临资本账户逆差(图14)。由于资本账户逆差超过经常账户顺差,中国央行又在市场上干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速度,此举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存量已经由4万亿美元跌至2.99万亿美元,缩水了整整25%。
  一方面,由于美联储在2017年的继续加息可能继续压缩中美利差,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仍处于快速显性化的过程中,我们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很可能继续面临短期资本外流,因此也会继续面临人民币贬值压力。我们维持2017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下降至7.2-7.3的判断。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为了对冲资本持续外流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但又为了避免降准对人民币汇率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央行频繁使用了逆回购、SLF、MLF等短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图15)。但频繁使用短中期流动性工具面临着需要定期续作、可能造成货币市场预期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我们预计,在2017年下半年,随着资本流动管理的继续加强与房价的回落,央行可能会降低对降准的顾虑,因此可能会有1次左右的降准。
  第三,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资产价格难有牛市机会,投资者应警惕大宗商品价格回调风险,以及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蕴含的风险。2017年中国货币政策面临左右为难的困境。一方面,为了稳定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理应继续放松;另一方面,货币放松也面临着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房市与债市泡沫、通胀压力上升的掣肘。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2017年中国货币政策将会稳健中性的基调。
  我们预计,2017年1年期基准存贷款利率不升不降、2017年下半年或有1-2次降准空间,而银行间市场利率与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仍有温和上升空间。监管当局有意通过抬高银行间市场利率来敦促金融机构去杠杆与控风险。但受到保增长以及避免系统性风险爆发等多重目标的制约,预计银行间市场利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空间也不会太大。
  例如,我们认为,201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很可能在3.1%-3.6%的区间内盘整。如果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监管当局又把控风险作为工作主旨,那么2017年将是货币偏紧、监管强化的一年,由此看来,无论股市、房市还是大宗商品市场都难以出现牛市,建议投资者警惕当前表现火爆的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回调风险。
  此外,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上升将会造成同业负债成本显著上升,这将给之前过度依赖同业市场进行融资的中小银行(特别是一些城商行、农商行)造成沉重打击,建议投资者关注这些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四、投资建议
  第一,延续2016年各季报告的判断,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增持避险资产。在货币方面,我们建议继续增持美元,同时建议增持英镑。我们继续向投资者推荐以定投方式增持黄金。建议投资者重视美国股市可能发生显著调整的风险。如前所述,我们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难以打破长期性停滞格局,金融市场动荡则可能继续加剧。在此背景下,避险资产表现不可能太差。
  首先,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增持美元资产,但应重视美国股市可能显著调整的风险,建议多配货币市场基金,适当配置美债;其次,我们认为2017年黄金价格可能先跌后涨,建议投资者在上半年以定投方式适当配置黄金;再次,我们建议投资者适当增持英镑资产,与当前英国经济的基本面相比,2016年英镑很可能超跌了。
  第二,在延续2016年秋季报告判断的基础上,我们建议投资者高度重视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面临的风险。2016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反弹,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更是狂飙突进。
  然而,随着贸易战可能切断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中国周期性行业见顶回落与美元整体强势难消,2017年大宗商品可能处于盘整态势,而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则面临回落风险。建议投资者高度关注其中蕴含的风险。对于部分价格显著高估的品种,甚至可以采取做空的策略。
  第三,延续2016年秋季报告的判断,我们建议投资者目前可以适当增持国内A股估值偏低的蓝筹股(例如银行业与家用电器等板块),并重点关注香港H股。我们认为,2017年国内A股市场可能继续维持盘整格局,但中枢水平可能由2016年的3000点左右上升至左右,全年有望在的区间内震荡。
  一方面,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估值偏低的蓝筹股(例如银行业与家用电器板块),以及业绩超预期的成长性股票、位于2017年供给侧改革风口浪尖的股票(例如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国有企业混改);另一方面,我们强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在内地与香港同步上市,且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H股股票。
  随着海外投资渠道的收紧,中国投资者将会越来越关注QDII、深港通与沪港通等有限的海外投资通道,而香港股市无疑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作者介绍: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持续的、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新意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分析。我们依托于目前新兴的独立智库——盘古智库,试图整合盘古智库的其他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
责任编辑:冯梦雪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持续的、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新意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分析。我们依托于目前新兴的独立智库——盘古智库,试图整合盘古智库的其他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全球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