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税合肥为什么房价上涨不能压住房价上涨

厉以宁:房产税一定要开征 再彻底把房价压下来|厉以宁|房地产|楼市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对楼市下一步,厉以宁说了这41个字
  来源:界面
  如果在8年前就知道中国楼市会涨涨涨,涨不停,你会怎么做?无脑囤房,实现财务自由!当然,我们几乎没人能坚定地在8年里一直去炒房。因为,我们没法知道8年(相当于我们寿命的9分之一,或者壮年期的5分之一),楼市会不会跌。
  所以,能看准的人才显得格外厉害。
  比如下面这段话:
  房价是应该上涨的,涨到尽量的高度,银行的按揭要压下来,特别是二套房坚决不允许按揭,不让银行产生过多不良资产就行,目的主要是让有钱的人尽量多买房子,当他们把钱花得差不多的时候,房产税一定要开征,再彻底把房价压下来这样才能让大家都住得好。
  大白话说就是:要让房价尽可能地向上涨,让有钱人把钱都拿去买房,等他们把钱花得差不多的时候,开征房产税。
  01&神奇的人,说神奇的话&
  这段神奇的话出自2009年《新华商》杂志第6期,第58页,几乎完全预测准了过往8年楼市的走势。
  之所以说,“神奇”,首先,写这段话的人是:厉以宁。
  厉以宁,北大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有“厉股份”之称,是大陆第一个论证、倡导股份制改革的人。
  不过,厉以宁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几个国家领导人都是他的学生。
厉以宁和学生合著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注意合著者的名字)
  这段话的“神奇”,最重要却在于其内容。
  这段话所在文章的标题是《通胀与股市》,其实是在谈股市问题,当时有媒体转载时把标题改成了“中国股市缺乏投资价值&股民高估自己”,引人眼球。
  通读全文,现在已经无从知晓,在一篇谈股市的文章中间很突兀地有了这么一段话,谈到了房价,而且后面内容再也没说到楼市。极有可能这是篇采访稿,或者演讲稿节选。
  感谢编辑留下了这么一段宝贵的内容。
  8年后,回头看,我们的楼市政策几乎是按照厉以宁的论断在走。
  值得我们一小句一小句地看:
  02预测准了房价走势&
  厉以宁原话:房价是应该上涨的,涨到尽量的高度。
  一二十年里,房价不断走高,这不仅是对普通人生活的挑战,更是对经济学研究者“三观”的挑战。但厉以宁在8年前(即便房价已经很高),依然坚持看多。
  早在28年前,《人民日报》就在第二版刊登题为《房价猛涨&百姓望楼兴叹&势在必控&国家正拟法规》的报道。
  也就是说,28年前房价就高。
  但其实,大陆商品房市场启动是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的事了。
  可就是这近20年,普通人虽然一直感到房价“高”,但实际却“涨不停”。
  就拿2009年这篇文章之后的8年来说。房价持续走高,不论是对普通人感受,还是政策层面都是公认的。(日《人民日报》)
日《人民日报》
日《人民日报》
  下面再看看统计数据:
全国房价走势(2010年6月-2016年11月)(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和&)
  能清楚看到富人越多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得越厉害。
  03预测准了房贷政策走势&
  厉以宁原话:银行的按揭要压下来,特别是二套房坚决不允许按揭。
  下面是这些年来的房贷政策,大体来看二套房首付比例是在上升。
房贷政策变化情况
  除了2014年后一段时间,房贷政策放宽很快使楼市回暖,并在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彻底引爆市场后,楼市调控进入了新阶段:分城施策。
  分城施策的后果是,富人越多、越集中的城市,房贷政策更加严厉。就以2016年底全国部分主要城市房贷政策来说。
2016年底全国部分主要城市房贷政策
  非限购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例为30%,但是限购城市普遍在50%、70%,甚至部分热点城市还要求80%。
  这虽然没到坚决不允许二套房按揭的严格程度,在目前形势下,热点城市第三套房几乎没办法办理按揭;二套房的按揭比例也迅速被降低。
  04拿捏住了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这样大胆的预测,关键在于厉以宁把握住了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和原因。
  厉以宁原话:不让银行产生过多不良资产就行。
  房贷是银行的优质资产。这在中国尤其如此,一则房价持续一二十年走高,个人买房几乎就稳赚不赔的买卖,自然还贷款也不是问题;二则国人对“安居”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哪怕当年房价出现过回调,但大规模断供的情况却没有出现,只要还有可能,总会想办法,全家甚至三代人一起咬着牙按时还房贷。
  所以,2016年上半年,建行、农行、招行等10家上市银行放了1.13万亿的房贷,超过同期新增贷款的40%。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企业经营困难,把钱放给企业的风险,远大于个人房贷。
  这种策略显然得到回报:从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来看,在经济下行的大势下,各银行不良贷款得到较好的控制。
  下面是2017年部分上市银行一季报,也能发现大部分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或者下降。
  个人房贷功不可没。
  部分上市银行不良率变动
  厉以宁原话:目的主要是让有钱的人尽量多买房子。
  一般普通人拼命买房子,可最多也只能买一套,绝大部分市民家庭也就那么两三套房。
  近些年火爆的楼市,房子大部分是被有钱的、胆大的买走了。比如下面这种:
  据说,当年山西、陕西的煤老板在北京、西安、太原买房子,不是按套来买,都是论“层”论“栋”地买。
  国家统计局网站可以查询到2014年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增加额”的数据,可以发现,虽然经济还在增长,但居民的存款增长却在不断放慢。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增加额(亿元)
  另一方面,从家庭背负的房贷来看,2010年全国个人购房贷款余额才6万亿多,而到2016年底已经接近20万亿,六七年里增长了两倍多。
  说句题外话。其实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2008年后,全球各大经济体竞相放水刺激经济,谁不放水谁就是傻瓜。但放水的后果之一就是通胀。因为美元是全球通用货币,美国放水的后果,美元流向全球世界,全世界人民一起担。
  但中国情况不一样。因为人民币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主要是国内在使用。所以,通胀压力也会集中在国内。正如厉以宁教授在文章里说的,因为中国贫富悬殊还没有完全解决,大部分人对通胀承受能力都非常小。甚至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只要通胀稍微起来,那么退休工人的生活压力就会不成比例的大起来。
  那么,水多了就要用池子装。一般最常用的是两个:股市、楼市,因为池子容量足够大,而且几乎人人都能参与。但中国股市不太争气,向上一步向下两步,“牛短熊长”,玩家就变少了。
  所以,楼市就当仁不让,也是理想的“蓄水池”了。
个人购房贷款余额
  05 2017年后楼市怎么走,他的41个字&
  厉以宁原话:当他们把钱花得差不多的时候,房产税一定要开征再彻底把房价压下来这样才能让大家都住得好。
  近8年的楼市走势基本上印证了厉以宁前面几小句话的正确性。处于2017年这个节点,我们更关心未来。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房地产税的立法进程:
  2013年11中旬,十八大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是房地产税第一次写进如此高规格的文件之中。
  2014年10月,财政部时任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发文,对房地产税立法谈了总体方向。《求是》是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
  2015年8月,房地产税正式列入人大立法。8月上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调整后的本届人大立法规划,并作为“第一类项目”。牵头部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财政部。
  201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11日表示,房地产税法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预备项目”。
  2017年5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正式公布。其中,将房地产税法列入预备级研究论证项目。
  根据过往经验,预备项目立法年度工作重点是抓紧调研和起草,上人大审议通过可能要等到次年,甚至更晚。
  但目前政府做了两件事其实特别值得关注:
  1.&房屋70年产权到期后免费续期。房地产税立法自启动之日,饱受争议的一点就是,只有70年产权。在难以改变宪法,对房屋土地所有权做出调整的前提下,现在明确70年后免费续期,扫除了开征房地产税的一大障碍。
  2.&“限卖”新政。这大半年来,一种新的楼市调控方式流行了起来:“限卖”。
  5月13日,南京出台楼市新政,购房人新购住房三年内不得转让;
  5月3日凌晨,郑州市政府官网连夜发布房地产调控新政,新购住房3年内不得上市转让;
  4月12日,成都市发布通知,限购区域新购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
  4月8日,惠州市政府规定,新购住房3年内不得转让;
  2016年11月,深圳规定商品房售价5年内不得转让;
  房地产税,大概率是要在年推出,也就是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涨价潮中房屋“限卖”到期之前。
  细究厉以宁的论断,对楼市不论是回看过去,还是展望未来走势,有几个核心点是值得关注的:
  1.楼市是中国经济的背锅侠。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远远超出我们的印象。最为直观的是,当时提出了绿色GDP,但后来形势不容许再推。2008年后,几大经济体争相放水。由于美元可全球流通,全世界为美国买单。但中国货币不能充分自由流动,超发的钱聚集在国内,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又因为中国贫富悬殊,普通人经不起强烈的物价上涨,这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有过惨痛的教训。为了解决通胀问题,而股市是扶不起的阿斗,楼市成了超发货币最好的“蓄水池”。
  2.富人是中国楼市的背锅侠。让富人背锅,至少是初衷。退一步说,能在涨价最凶猛的一二线城市买房的,在全国来说,经济实力肯定也处于中等以上。富人来背锅,也只有他们才经得起楼市反转。
  3.房地产不可能绑架中国经济。前面两点已经说明,楼市就是为中国经济而存在,当楼市泡沫完成使命之时,也就是它谢幕之日。至于有没有勇气击破楼市泡沫,可以参考当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要知道当年中国经济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制度设计上,或者社会思想观念上,都远远落后于今天。楼市能绑架中国经济一时,却不可能绑架一世,况且也许恰恰相反,目前只是需要楼市扮演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角色。
  4.房地产税必然推出。已扫除70年产权的政策障碍,而且已开始“限卖”锁盘,背锅侠们想扔锅,等房地产税开征之后吧,这个时间节点是在2020年前。
  楼市汹涌,让我们静待尘埃落定。
  希望厉以宁教授的预测全对--
  “让大家都住得好。”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APP专享房地产税真相:不可能降房价 会抬高居住成本
核心提示:事实上,房地产税牵涉到整个土地税收,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可能就要对比如土地出让中的很多收费标准进行调整。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在“十三五”规划完成的最后阶段,房地产税再次成为下一个五年的税改工作重点。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当前,关于房地产税具体征收的几方意见争论非常激烈。“此前,房地产税的推进工作迟迟没有公布进展,主要是由于几个参与部门对于征收的几个基本要素难以统一意见。”地方政府动力不足据华夏时报报道,早在今年8月初,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亮相其中。这也意味着,房地产税法正式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目前,房地产税的征收思路已经基本明确,在这一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已形成了初步草案,但征收的具体执行方案还需调整。”10月16日,一位接近房地产税制定工作的知情人士表示,但至于具体的征税标准及何时开征目前仍没有时间表。“此前,房地产税的推进工作迟迟没有公布进展,主要是由于几个参与部门对于征收的几个基本要素难以统一意见。”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关于房地产税具体征收的几方意见争论非常激烈。按照中央对房地产税有关工作的部署,房地产税征收方案的拟定主要由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负责,而在国土部不动产登记中心成立后,房地产税的征收方案也参考了目前不动产登记工作在执行中形成的意见。同时,由于房地产税征收需走立法程序,因此全国人大也从前期方案制定阶段,就开始介入房地产税立法的有关工作。“时间表的问题现在很难讲,按照相关部门向中央汇报的进度来看,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及房地产税立法通过这两项基础工作大约会在年完成,但就目前的推进情况来看,预计这个时点还会再延后2-3年。”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而在征收思路上,据了解,房地产税以面积为单位的征收方案已经基本获得通过,在这一基础思路确定之后,后续具体执行层面的细节将更易解决。东部某省一位财税系统内部人士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按照征税原则,在起征点的设置上,以面积计算起征点比按套数征收更容易计算,也更显公平合理。”同时,按面积征收,对“免征”部分的计算也更加清晰,即个人或家庭在“免征面积”以内的住房,则可不缴纳房地产税。此外,房地产税种设立后,现有税种也将进行调整。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曾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要把现有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起来。这则意味着,房地产税将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而且是以房地产的评估值为征税基础,其他诸如土地增值税、契税等暂不纳入。“按照当前的房地产税思路,无论是合并税种,还是设置起征点,都需执行分步走的试行方式。在合并税种方面,初期仍需空转,征收对象也将从小范围入手,或从对经营生产性物业征收先行试点。而在面向住宅的房地产税征收上,也将从少数城市试点后再逐步推开。”上述东部某省财税系统内部人士指出。值得玩味的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税征收工作热情不高。此前华远地产(6.37, -0.06,-0.93%)前董事长任志强[微博]曾公开表示,试点房产税的上海、重庆两个城市并没有获益,重庆甚至有“亏本”之嫌。中国社科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淮[微博]也曾公开判断,重庆和上海的房产税试点基本可以判断为失败,其主要依据就是房产税试点对两地房价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也无法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为此,当房地产税被纳入税制改革要求快速推进后,地方政府则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特点。此前,财政部曾要求地方根据当地情况提交针对征收房地产税的建设性意见,但只有湖南、湖北等省上交了试点方案,其他多数地方都“按兵不动”。另外,由国土部负责推进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一直被认为是“为开征房地产税铺路”的基础性政策,而这项工作在目前的落地实施中也遇到了难以推进的阻碍。独立经济学家吴思捷指出,房产税改革方向是减少房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增加保有环节税收,配套推进清费立税。这项税改工作牵涉众多,只能慢慢推进。同时,由于房地产税的降房价作用曾被“妖魔化”,因此政府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这一观念。“房地产税起码两年内不可能落地。”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经过一年的调整,近期才相对稳定,同时宏观经济层面仍需要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作用,因此短期内不可能出台相关的制度变化。事实上,房地产税牵涉到整个土地税收,如果征收房地产税,可能就要对比如土地出让中的很多收费标准进行调整。而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一般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3,在个别地方甚至达一半以上。如果土地出让金并入物业税中分期支付,则难免会触动地方利益。房地产税该不该征?“税制改革将是‘十三五’期间重点改革的一个方面。包括房地产税改革的推出、消费税征收环节的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改革。”“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称。那么,房地产税该不该征收呢?答案或许是否定。据搜狐财经报道,前段时间青岛天价虾事件,最后处理的结果是,游客拿回了被讹的几百元,而有关部门对烧烤店罚款9万元。有网友评价:舆论声势浩大,结果政府赚了9万元。而在余华小说《活着》里,饥荒年代,主人公富贵的女儿凤霞在地里发现一块红薯,但旁边有村民觊觎,双方发生争夺。队长出面调停平分。队长把红薯掰成两半,其中一半较大,双方谁都不要小的那部分。队长说,这好办。他把大的那部分掰下一块放进自己口袋,剩下的两块一样大,分给两家。两家都接受了这一“公平”的分配。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它提醒聪明的你,不要被队长无端分走一块。房地产税也是如此。大家盼望用税收来调控房价,结果却是政府增加一项税收。这不是一项基于公共服务而征收的税,它是基于人们对所谓的“调控”房价的不当期望而产生的税。正如队长分走一块红薯不可能增加、只可能减少富贵和邻居的福利,以房地产税来调控房价,也不可能真的降房价,而只会抬高人们的居住成本。房地产税是增加房地产持有的成本。当然,聪明的专家们说了,第一套房免征,二套以上的房才征,这样既不增加正常居住的成本,又打击房地产投机。说起来好听,但简单的道理是,当人们持有房产的成本增加,持有意愿就会降低,房子持有量减少,房租就会上升。请问,租房住是不是正常的居住需求?阻碍人们持有多套房,就等于阻碍了租房的融资渠道,必然抬升房租,也会抬升房价。大部分创业者、毕业生都是租房住的,房租升高,将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非常不利于年轻人,不利于社会稳定。并且,它可能造成假离婚等各种不正常的现象。总之,它是增加人们的交易成本的。地方政府在房地产税的试点中并没有发现“合理性”。任志强曾公开表示,试点房产税的上海、重庆两个城市并没有获益,重庆甚至有“亏本”之嫌。如果房地产税在全国铺开,由于征收的复杂性,征税成本极为高昂,纳税人的钱虚抛浪掷,百姓负担增加,房价、房租还上涨,真是何苦?真要降房价,筹备房地产税立法,不如加快土地体制改革、严控钞票印刷、降低政府收入在房价中的比例。小产权房合法化,瞬间可降房价,为何不做?为何非要做民间涨房租、政府多一项税收的所谓“改革”?况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未来的房价可能下降,今天为降房价所做的税收“调控”,在今天推高房价、房租,在未来房价下降之后,将成为无数以房养老的老年人的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房产税最好永远别立法。(中国经营网)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咨询热线:转6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意向楼盘: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1 暂无优惠
2 暂无优惠
3 暂无优惠
4 优惠面议
5 暂无优惠
6 暂无优惠
7 暂无优惠
8 优惠面议
9 暂无优惠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增值税普票 压住金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