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车有房还做生意的,可以拥有精准扶贫的意义户吗

保靖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原标题:保靖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
红网保靖站2月15日讯(分站记者 梁亚)2月14日,保靖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和省、州有关扶贫攻坚会议精神,总结了前阶段保靖扶贫攻坚工作,并就进一步做好全县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委书记卢向荣,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志慧,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文昌,副县长葛晓红,县政协副主席向世忠参加会议。卢向荣主持会议。
会上,黄宇传达了中央和省、州有关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参会部分乡镇、县直部门就十项精准扶贫工程进行了建议发言。
卢向荣强调,在扶贫攻坚上各部门还要转变观念,全县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扶贫攻坚会议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县域实际,加大推进扶贫工作力度,切实增强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县上下必须以超常规力度实施超常规举措,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担当、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督查问责,到2020年实现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稳步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杨志慧表示,各部门要精准把握好政策,多研究习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讲话精神,在各自职能操作上多思考多创新;要精准把握现状,对于扶贫户的底子要摸清摸实,要精准识别到位,规划要做到多规合一,责任落实到位;用好贷款资金,做到投贷结合;要强化考核强化机制,制定脱贫的认定标准和退出的办法。
本文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有房有车咋就成了贫困户?
--广西马山违规认定3000多名扶贫对象调查
  新华网南宁10月13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向志强、汪军)343名财政供养人员,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审计署近日发布公告称,广西马山县违规认定了3119名扶贫对象。
  “新华视点”记者赴马山县调查了解到,一些收入超标准的人员瞒报收入,一些地方并未严格按照收入标准来认定贫困户,而是采用子女上学、生病等其他标准来认定,同时存在审核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当地已采取整改措施,对各乡镇、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单位20名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后续调查、追款、问责工作仍在进行中。
  “贫困户”有的有车有房还出租商铺,有的属财政供养
  记者从马山县核查出的3119人名单及信息表上看到,财政供养人员包括村干部238人,教师78人,行政人员7人,其他事业单位人员20人;有人名下有汽车或在县城有房产;有的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有的还同时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两三种,比如,既属于财政供养、名下又有汽车和房产的有2人;属于财政供养、名下有汽车的有47人;名下有汽车、有工商注册登记信息的有88人。
  根据核查信息,家住白山镇某社区的潘某既属于财政供养,名下又有汽车和房产。记者在社区居民指引下找到其房屋,这栋三层房屋和周边民房连在一起,铁门紧锁,房屋外墙挂了3台空调外机。潘某邻居告诉记者,潘某是一名警察,他的妻子在当地一家超市上班,还有一个小孩,“他家主要负担应该就是供小孩上大学”。据了解,潘某基本月收入为3000多元。
  白山镇另一社区居民韦某名下有汽车和房产,还有工商注册登记信息。和附近民房一样,韦某家也是三层房屋,一楼是一家小型服装店。服装店老板告诉记者,他去年租下了韦某的店铺,每年租金是1.7万元。据附近居民介绍,韦某家共有5口人,两个小孩1个上大学1个上初中,韦某丈夫是县里某单位后勤工作人员。据了解,韦某丈夫月收入近3000元。
  马山县县长张自英告诉记者,审计署审计之后,马山县从9月开始开展核查和整改工作。据马山县通报,经进一步核查,3119人是2014年7-8月份建档立卡时确定的贫困户,目前不符合标准的扶贫对象已暂停享受政策。
  据介绍,3119人中,有3003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享受过扶贫政策资金扶持,有116人享受扶贫政策扶持,共计35万余元。对于违规享受扶贫政策的,马山县已启动追缴程序。
  孩子上大学成“贫困”标准,程序不规范审核不到位
  根据国家规定,贫困户识别标准是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记者调查发现,马山县一些地方并未严格按照收入标准来识别贫困户,而是采用子女上学、生病等其他标准来认定,一些收入超标准的人员通过瞒报收入等方式申请成为贫困户。
  古零镇林某属事业单位人员,每月工资2000多元,有东风标志308汽车一部,在县城有房产,家里还有一个杂货铺,收入超过2736元的标准。但林某填写的贫困户申请表显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一栏填的是2250元。
  林某告诉记者,虽是公职人员,但他家有两个小孩一个老人,每月工资少,杂货铺也只是糊口,汽车是贷款所买。去年女儿考大学,为获得5000元的助学补助,他就到社区填了申请表。
  林某所在社区主任告诉记者,虽然林某确实不合标准,但考虑到他家也比较困难,并且有小孩上大学,就接纳了他的申请。
  警察潘某所在社区支书告诉记者,虽然知道其不符合标准,但考虑到如果有贫困户身份,孩子上大学可以享受相关补助,就接受了其申请。
  记者发现,这种将子女上大学、家中有病人等作为评定贫困户标准的情况在马山比较普遍。白山镇中学社区主任蓝建敏说,对于家庭收入真实性核查很困难,以前也经常引发群众纠纷,而子女上大学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希望,也是主要开销,上级也要求将子女上学作为重要考量标准。
  按照规定,在识别程序方面,明确要求按照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核实、乡镇核实、县扶贫主管部门审批的程序,并进行“两公示一公告”,但一些地方落实不力。
  “没有开过会,也不知道村里谁是扶贫对象。”白山镇内学村巴站屯黄利仙说,她自己贫血,患有甲亢的大女儿每年医药费用1万多元,父亲前段时间也生病住院,家里收入主要靠在工地打工的丈夫,已经欠债五六万元。“有的开轿车、做老板的都是贫困户,我家从2010年盖房子得补助后就再没得过,这不公平。”
  记者在白山镇韦某所在社区采访时,社区主任出示了去年村级贫困户名单公示表,但上面没有韦某名字。社区主任解释称,去年总共认定了两批,第二批主要是按照子女上学标准来认定的,公示表没有存档。
  对于数据核实,一位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对汇总名单进行公示,如果没有收到异议就上报,“上报到镇里的名单被打回来的基本没有。”
  马山县委书记唐咸兴说,去年县里要在两个月内完成14万多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由于培训不够、工作不细,一些地方没有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县里对报上来的贫困户也没能做到全面有效审核。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成员成伟光表示,识别程序以村屯上报为主,加上核查不够,就可能出现优亲厚友等违规问题。
  专家建议将车房粮等纳入识别标准 精准扶贫严格监督
  专家表示,数据真实是精准扶贫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针对一些地方扶贫数据“失真”、弄虚作假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现有贫困户识别标准和办法,同时强化审计与监督问责。比如,为提升扶贫部门对贫困户情况的核查效率,要联合住房、交管等部门建立个人房产、车辆等涉及扶贫的信息共享系统。
  马山不少基层干部表示,根据现有规定,贫困户识别标准主要是人均纯收入,但核实收入存在一定困难。受访人士普遍认为,除人均收入之外,应更加明确地将车、房、粮、“读书郎”等因素纳入识别标准,并制定科学、易操作的识别办法。
  马山县扶贫办副主任蓝维神介绍,近年来,贵州省一些贫困地区摸索出一套扶贫识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广西也正探索精准扶贫和贫困户识别办法。“现在各地处于自我探索阶段,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更加完善的办法,便于基层操作。”
  中国国情研究会研究员刘吉发认为,无论是识别环节,还是帮扶环节,扶贫的难点在于监督是否到位。在全力推进扶贫资金专项审计、扶贫项目跟踪审计的同时,还可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信息录入等环节进行跟踪监督。在此基础上,对于瞒报、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问题,一经查出要严肃问责。
[责任编辑:黑龙江省兰西县180名有房有车者咋成了“贫困户”
日 11:25 |
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的兰西县,不仅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还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县,全县105个村中有近一半的村属于贫困村。近年来,中央、省、市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使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得以扎实推进。然而,2016年9月,省审计厅在对兰西县扶贫专项审计时发现了问题: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有180户存在名下有房产、机动车和有工资的情况。显然,这些人员是不符合要求的。收到省审计厅转交的问题线索后,省纪委立即责成绥化市纪委和兰西县纪委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并及时纠错整改,83名党员干部受到了问责处理,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0人。寡居简出,孤苦无依的魏老太被拒之门外兰西县远大乡双太村村民魏本霞年迈体弱且孤身一人,没有住房,按说这样的条件是最有资格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她却意外地没有被纳入其中。按照规定,想被评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要向村“两委”提出申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评议、投票,然后根据评议结果确定。在精准确定贫困户的过程中,这种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但前提是村“两委”必须对提出申请的每一户具体情况进行认真核查,而不能简单地以村民代表大会的票决结果来“一锤定音”。远大乡纪委书记兼双太村党支部书记赵永忱坦言,在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时,在村里沾亲带故的多、人缘好的容易“胜出”。相反,亲戚少、人缘不好,或者平素和大家往来不多的在“票决”的时候就肯定吃亏。魏本霞在村里无亲无故,平时又基本足不出户,很多村民甚至都不认识她,所以就在给贫困户建档立卡的过程中“落了榜”。和她情况相同或者相类似的,还有同村的才有琴和崔秀印两个孤寡老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精准扶贫之所以强调“精准”,就是注重“靶向性”,保证精准确定目标人群。如果兰西县的有关党员干部真能做到这一点,像魏本霞这样的贫困户恐怕就不会因为得票少而“落选”。但恰恰是因为村干部的履职不力,才最终导致在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第一关失守了。急功近利,豪车车主被建档立卡成为“贫困户”根据审计厅的审计结果,在兰西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居然有两户名下拥有丰田豪华越野车这样的高档车。兰西县红星乡东兴村的陶月明就是其中一户的户主。后经了解,2014年,陶月明因家庭贫困被确定为贫困户,后来经济状况有了大的改善,已属于脱贫人员,但当地的村“两委”仍然按照“老黄历”,导致了不符合条件的陶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兰西县建档立卡“回头看”清理出来的非贫困户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当地的党员干部坦言,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对贫困户的脱贫情况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没有及时跟踪了解,再有就是把一些基础好的贫困户报上去,扶贫的效果可以很快显现。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扶贫观和政绩观,加上缺乏对贫困户脱贫情况的跟踪了解,最终导致了180名不符合条件人员被纳入贫困户行列问题的发生。2016年11月底,黑龙江省纪委对5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进行了集中通报。其中指出,兰西县扶贫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工作中,审核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将180名非贫困人员纳入贫困人员建档立卡,其中有消费型车辆的128人,在城里购买商品房的34人,有企业、合作社等经营身份的5人,财政供养人员13人,涉及15个乡镇、64个行政村。
编辑:梁霄大家都在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广西鹿寨县如来屯的农民覃昌会,种地为生,空闲的时候做一些泥瓦匠的工作,每年能有800元的收入,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六年前开始种桔子,现在,他的一牛车桔子就能卖到800多元,在整个丰收季,覃昌会能卖出100多牛车的桔子。年收入达到10多万,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小小的桔子不仅让覃昌会过上好日子,还让如来屯300多贫困人口集体脱贫,甚至有的种植大户年收入达到500多万。怎样的政策让如来屯的桔子种出了名堂?桔子如何让如来屯发生如此大的巨变。(《生财有道》
精准扶贫 小康中国系列:屯子里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来源链接是否正确?用户、话题或问题是否存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准扶贫宣传标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