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多令保险公司机构负责人不堪重负就不用负责了吗?

航班延误多令保险公司不堪重负 单次航延险几乎绝迹-泉州网
福建省重点新闻网站 中共泉州市委主办主管
航班延误多令保险公司不堪重负 单次航延险几乎绝迹  航班延误多了 单次航延险难买了
  月票、年票航延险成主流,有的提高了理赔门槛,有的被打包进了航意险……
  航班延误险(简称“航延险”)可帮助乘客减少时间浪费带来的损失,曾一度销售火爆。但近段时间,各家保险公司均说“不堪重负”。为应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纷纷拿出对策:有的提高了理赔门槛,有的悄然下架,还有的被打包进了航意险和旅游险等一起销售……
  单次航延险几乎绝迹
  月票、年票成主流
  记者浏览多家航空公司官网发现,单独出售的航延险比较少;即使有销售,也都是半年期和一年期,针对飞机延误2小时以上的。比如,东航官网已经取消了单次航延险,有累进航延险和年期航延险在售,年期航延险分为10次、20次和不限次数,价格分别为218元、428元、1068元。南航、中航等航空公司的官网则只提供延误证明和销售航空意外险,不销售航班延误险。
  随后,记者在几个热门网络订票和保险销售平台上看到,众安、安盛天平、安联保险的航延险产品占了大多数,针对延误均为2小时以上,产品大多采用一月或半年包装。航延险10次飞行的价格一般为200元左右(个别的250元以上),半年票为500元左右(个别的600元以上),全年不限赔付次数的航延险都在千元以上。
  单次航班延误险虽然也有销售,价格5-30元不等,但其赔付额度很低,最低的仅为30元。
  市内一名业内人士称,“深圳、北京、南京等‘延误高发’航线,基本上买不到单次的航延险了,原因是保险公司亏得厉害。相比之下,包月、包年的航延险或组合一些其他产品(如航意险、行李险等)才能赚钱。”
  记者从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现在航空公司已经不再和保险公司谈单独售卖航延险的业务。“航延险必须以月票、年票或者组合方式销售,不然保险公司根本不接招,因为这就是笔赔钱买卖。另外,航空公司对延误时间的要求更加宽松,晚点起飞或者晚点抵达都视为延误,这种情形保险公司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一位航公司负责人说。
  乘客购买航延险
  6-8月份最火爆
  记者在江北机场随机采访了多位乘客。其中不少乘客表示,除了6、7、8月份,基本上不买航延险。不过,经常前往北京、深圳、海南等地的乘客则表示,会买足航延险。
  “夏季天气变化无常,6-8月份坐飞机,我都会提前买航延险。”市民赵先生说。“我经常去深圳出差,我买的是航延险‘年票’,一年下来赔付的钱基本上和所缴的保费差不多,我也不是想贪那点小便宜,主要是航班延误太影响心情和工作状态,有人赔付补偿时间成本自然是最好的。”经常往返于重庆和深圳的鲜女士说。
  市民徐先生说:“我没买过航延险‘月票’,都是坐一次买一次,上个月我从重庆到北京,来回延误都超过了2个小时,保险公司赔了600元,航空公司补偿了200元。虽然飞机延误了,但心里会舒服些。”
  江北机场咨询台的工作人员介绍,近段时间咨询航延险的乘客很多,“大多是去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乘客,主要是目的地的天气不好,害怕延误。”
  重庆某产险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航延险,存在炒作概念和制造噱头等问题,应该进行创新设计。“比如,有保险公司推出了机场延误险。该险种无需提前24小时购买,当乘客到达机场发现航班即将延误,只要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均可投保,就算延误1分钟也可以获得赔偿,每延误30分钟赔付10元,最高可赔付120元。”
  单买航意险不含航延险
  航班延误证明要存好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针对航班延误理赔投诉增长情况,保监会在8月18日表示,消费者单独购买航空意外险并不包含航班延误的保险责任。如果消费者想获得更充分的航班延误风险保障,可以选择购买航空意外险和航班延误险的组合产品,或者单独购买航班延误险。
  保监会还提醒消费者,购买航班延误险时,要认真阅读保险合同中“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等条款内容,弄清哪些情况导致的延误属于航班延误险的保险责任。
  该人士说,如果消费者购买了需要主动申请理赔的保险产品,出现航班延误时,一定要保留好乘机凭证和航班延误证明,并在约定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除了购买航延险获得风险保障外,消费者还可留意各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相关服务、补偿标准,获取航班延误的合理补偿。本报记者 吴黎帆
  ■支招
  购买航延险有技巧
  ◎ 什么时候买航延险?如何比较?
  一般的航延险须在航班起飞前1日购买,但有的延误险在计划起飞前40分钟也能买。首先要注意延误标准,是起飞延误还是到达延误,常规情况下航班的预计落地时间都会有缓冲时间,相比起飞延误,落地延误的概率稍低些;其次要看延误起赔时间,是1小时起赔还是3小时起赔,赔付概率会差很多;最后要看保费和赔付金额。
  ◎ 怎么买划算,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消费者可根据坐飞机次数,及出发、目的地的出行天气、航班历史延误情况来购买。订票时没有买延误险,可通过保险公司补购,购买时要注意区分航意险和航延险。另外,有些航延险“航班取消”不赔偿,购买前要看清楚。
  ◎ 如何申请理赔?
  航延险赔偿处理有自动理赔和主动申请理赔两种,大多需要提交书面材料,包括理赔申请书、机票及登机牌、航空公司出具的延误证明、身份证、刷卡凭证等。【责任编辑:黄冬虹】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泉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泉州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泉州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泉州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被转载网站、媒体、当事人若认为有侵权之处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泉州网联系的,请致电4,或E-mail至:七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342起|关注民生_备用栏目_每日新闻网
当前位置: & 关注民生
七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342起
新闻出处: 中国网 作者:&&&发布时间:&&
(记者朱基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342起,处理618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4320人,其中包括2名省部级干部。
从查处的问题类型看,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最突出,达到1012起;其次是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和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分别是864起、814起。7月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中,省部级2人、地厅级51人、县处级393人。
截至7月31日,2017年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106起,处理35399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4364人。
为掌握全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中央纪委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9个中央和国家机关、102个中央企业、15个中央金融企业建立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制度。
请分享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3号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lcp备案中心:京ICP备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友斌明录律师事务所
有关新闻稿件及版权事宜请联系:010-邮箱: QQ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班延误人员负责照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