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谁知道,李嘉诚为何撤离中国要撤离大陆,为什么

学者批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使命未尽别让他跑了|李嘉诚_新浪新闻
李嘉诚资料图
  作者: 罗天昊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前几日,李嘉诚拟将长实地产在上海的地盘,以200亿元出卖。这是李嘉诚撤离中国,财富转移欧洲战略部署的继续。【最新报道:】
  本来,商业如水流,逐利是资本的本性。李嘉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是,鉴于李嘉诚最近二十年在中国获取财富的性质,似乎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由此,地产的财富,并非完全来自彻底的市场经济。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别让李嘉诚跑了。
  敏感如李嘉诚,绝不会感觉不到。在中国,经济周期与政治周期密切相关,由此,一撤资,二撤资,三撤资,其商业帝国,在大陆欲上演金蝉脱壳之法。
  前年是李嘉诚最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工人罢工浪潮,风起云涌,后是在大陆的抛售,受到了巨大的非议。就民间形象而言,李嘉诚从此前的商界领袖,教父级人物,转变为长着獠牙的怪物。令人遗憾,李嘉诚本人应也比较伤心。就官方感受而言,李嘉诚不顾念官方此前对其在基础设施,港口、地产等领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国经济遭遇危机的敏感时刻,不停抛售,造成悲观情绪在部分群体中蔓延,其道义的高点,已经失守。低买高卖,确实是市场经济,但是,地产、港口等产业,恰恰是中国最不市场化的产业,没有权力的扶助,哪里来的机会?合作时借权力,卖出时说市场,似乎双重标准,让人难以淡定。
  香港富豪榜的前几名竟然全部为地产商,显示了香港产业的畸形。而这种畸形产业的背后,隐藏着香港社会结构的畸形,而豪族的出现,以及贫富分化的眼中,则严重危害了香港社会的活力。
  其实,李嘉诚只不过是一介小商人,有何能量影响香江?能操控香港万民福祉与未来者,国家此前的治港思路滞后于现实发展,方才导致香港困局。未来需要改变思路,进一步造福香港万民。
  “招安精英”致使李嘉诚等豪族坐大
  香港社会结构的失衡,虽然发作于回归之后,病根却早在80年代即已种下。在英治时代,虽然港英政府亦喜欢借助华商领袖的势力,来维系社会平衡,但是,总体而言,香港还算是一个健康均衡的社会,从香港的流行文化,即可知香港是一个市民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在经济领域,香港虽然是全球知名的自由港,贸易发达,但是,实业亦非常发达,其精工制造,一度全球闻名。
  但是,到了80年代,《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香港社会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政府的未来设想是实现“港人治港”,但是,这个“港人治港”的潜台词,很多香港人当时不太明白。
  事实上,大陆精英治国的理念,亦被移植到香港。成为北京重点倚重对象的不是香港的升斗小民,而是香港的华商领袖。实际意义上,这形成了一种对于香港上层人士的“招安”政策。
  在此情况下,香港腾飞过程中崛起的一些新商人,意外地获得了固化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机会。三十年来,香港的头面人物不断受到各种“关照”。香港逐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豪族,这些大族因为与大陆的关系,在拓展商业势力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方便,他们不仅到大陆投资受到照顾,同时,在某些与权力联系紧密的领域,亦获得了特殊的放行。
  地产行业的畸形发展就是表现之一。作为与权力关系最为亲近的行业,香港地产行业的繁荣,发蒙于60年代,但是,在60至80年代之中,并没有产生特别庞大的地产企业,诸多地产大亨的最终修成正果,普遍在80年代以后。
  李嘉诚虽然在1958年即进军地产,但是一直以实业为主,直到他收购和黄之后,才开始大规模扩张,而李嘉诚在1978年受到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接见之后,在香港可谓通行无阻。政治地位的提高,亦使其商业扩张顺风顺水,特别是在地产领域,此后,李嘉诚的财富大部来自地产行业。
  在大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亦有李嘉诚的身影,如深圳的盐田港,大陆方面即交给了李嘉诚。“一哥”李嘉诚如此,“二哥”李兆基和“四哥”郑裕彤,也是如此,李郑兴建了“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众多香港地标性建筑物,无政府人脉,是绝对办不到的。从老大到老二老三,都是早年打基础,80年代爆发为巨头级华商,那就绝非偶然了。
  目前,香港前十名的商业大家族,过半从事地产行业,可见,其财富的来源,并非为香港创造了真实的财富,而是部分建立在权力经济,土地经济之上。
  香港与新加坡同为港口城市,但是,80年代之后的香港和新加坡,却渐行渐远。
  香港和新加坡,都以制造业和贸易起家,后来发展服务业,不同的是,到今天,新加坡与香港的支柱产业,却完全不一样。目前,新加坡的支柱产业,是贸易、制造业、航运业与旅游业。而香港的支柱产业,是零售业、旅游业、地产业、银行及金融服务业。特别是对于地产行业的依赖,达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同为海港城市,新加坡土地资源更为紧张,人口密度更大,但是新加坡却没有房产危机,新加坡建立了很多廉租房,地产行业的富豪,远没有香港多。但是,香港迟迟无法建立这种住房制度。香港的地产行业异常发达,富豪云集。而香港90年代以后资产过十亿美元的大富豪,几乎90%以上都涉足地产行业。
  在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来自地产行业的富豪非常少,而这个方面,香港却颇似大陆,表现了政治权力对于香港的经济结构的同化。
  对于富商阶层的畸形扶持,使香港的社会结构失去了平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中产阶层日益弱小。而在一个中产阶级弱小的社会中,生产与消费都是畸形的。
  在产出领域,有什么行业比做地产更赚钱?在消费领域,有什么比奢侈品更让人着迷?
  如此,则实业逐步被人遗忘。做塑料的李嘉诚去做地产了,甚至连做珠宝的郑裕彤,亦放着金碗不要,也去做地产。回归后的10年来,香港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97年的8.3%减至目前的不到5%,服务业的比重,接近90%,而实际上,如果从80年代算起,香港制造业的下降幅度更猛。香港制造业的衰亡,不仅是其向珠三角转移的结果,亦是畸形的社会结构导致的恶果。
  畸形社会结构的危害
  同为小经济体,香港与新加坡,乃至日本的财富分布结构,亦大为不同。
  香港四十大家族占据全港三分之二的财富,集中程度非常吓人。而新加坡则并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富豪,亦无此集中财富。日本更是如此,甚至日本的富豪密度,都不及中国大陆。
  以日本为例,一度财阀和门阀制度流行的日本,50年代在美国的帮助下,进行了社会改革,以天皇走下神坛为标志,日本以立法的形式,限制豪强大族,同时,对于财阀进行了限制,一些大财阀被迫拆分。扫除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垄断势力之后,日本正式进入大众时代,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任何人,只有有足够的才智和努力,都可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在同时起步的国家和地区队列中,香港貌似原地踏步了十余年,当人们期待它起步走的时候,结果,它却最后变成向后转了。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富豪阶层也许并非主观上希望成为豪族,但是,“港人治港”的政策,客观上造就了豪族,而在回归之后,这种势力则更是有增无减,甚至,成为豪族,已经开始成为很多香港上层社会人士主动的追求。
  2003年,时任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率领82人的“商界知名人士访京团”来到中南海。在这82人中,富豪有40人,其余42人是家眷,比富豪还多,而在这42人中,很多是这些富豪的公子。如李嘉诚就带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李兆基带着长子李家杰,曾宪梓带着小儿子曾智明。
  荣及己身还不够,还希望把自己的声望与社会地位传给家族继承人,不仅实现财富的世袭,更实现社会地位的世袭,而这种变相世袭,恰恰阻隔了大众在财富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上升渠道,造成了香港社会的不平衡。
  正是这种社会领域的失衡,导致香港经济结构出现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不仅造成今日香港经济低迷,更造成了香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体退化。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香港电影产业,自从九七之后,香港的电影就乏善可陈了,变得严格的管制,使很多电影失去了风韵,而香港社会的崩溃,使香港电影失去了根基与活力,那种草根性的情怀,大众性的娱乐,兼容并包的气度,是建立在平民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失去了这两点,也就是去了活力之源。
  在未来,香港经济要走出困局,其根本道路,亦在于再造大众社会,重塑平民精神,而非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努力。
  逐步改变治港思路
  为今之计,香港回归日久,人心归附,一国两制,生根发芽,不客气地说,大商人已经不再是社会稳压器,失去了其利用价值。而最近几年,中国各种矛盾开始凸显,改革形势严峻,十八大提出,改革是未来最大的红利,而改革的最大阻力,即是各种既得利益集团,这种既得利益者,不仅存在大陆,香港亦有。
  同时,在香港的改革,比在大陆更为容易推行,香港是一个有草根传统的地方,纵使是豪族,亦只有商业地位,而无政治背景,不似大陆,要收拾一个贪官,涉及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有的甚至是世家,父子高官,树大根深,难以撼动。香港豪族虽从经济上富甲一方,却并无显赫政治地位。纵使是曾经受到过领导人关照,也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时势变,政治地位亦变。有权力之利剑,踏平香港各个山头,可谓易如反掌。
  从国家对于香港的倚重程度的变化来说,亦需逐步削弱香港豪族地位,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地位非同昔比,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沿海城市亦兴起,香港作为自由港虽然仍然重要,但是已不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国家来说,整个香港的利用价值大大下降。
  为今之计,为争取民心,推动改革,以继续平稳政权,提高执政合法性,获取大众对于未来改革的支持,中央政府应权衡利弊,果断抛弃不再有利用价值的香港豪族,平抑豪族,扶持农工,在政治上,推动社会阶层的扁平化,在经济上,发展多元产业,防止一业独大。
  在全国范围内,随着中国增速的下降,从前的以增量改革为主的改革模式,将逐步过渡到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并重的模式。存量怎么改?说白了,经济上,加大开放,政治和社会领域,即打压富豪,收买底层,扩大政权根基。
  在此大势之下,此前的香港豪族,从被关照的对象,逐步沦落为被疏远的对象,李嘉诚人中豪杰,已经看到这种苗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李嘉诚等商人还有三大未竞使命
  对于李嘉诚为代表的香港富豪来说,不管走与不走,作为曾经的获利者,其在大陆,在中国,未来还有三大使命需要完成,不能轻易一走了之。
  其一是,兼顾民生,回报穷人
  毋庸讳言,八九十年代之后,香港富豪靠的就是卖地修港口等大生意,靠的就是与权力的结盟,获得了财富,做的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未来,随着香港贫富分化的加大,香港富豪需要实现平安着陆,通过投资不是太赚钱的民生领域,担负起社会责任,扶持穷人的责任。在大陆,实体经济凋敝,也需要大量资本的进入,未来,香港富豪不能仅仅投资地产等赚钱行业,也需要投资赚钱一般般的行业,赚点苦钱,为全国经济复兴贡献力量,而不是没大钱就撤。
  李嘉诚曾言,他的习惯,是“不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不仅如此,未来可能还不能光想赚“最大的铜板”。
  二,稳定香港,担起商界领袖的责任。
  李嘉诚是华人世界数十年的商界领袖,甚至可以说是华人历史上最强势的商界领袖。其存在对于香港的象征意义,无可替代。
  所以,李嘉诚对于养育他的香港,应该负有巨大责任,当下香港动荡,造成各方困扰,急需定海神针。李嘉诚理应成为香港稳定的基石之一。部分撤退,部分坚守。不能将全部家产都转移出大陆和香港。
  李嘉诚可以撤资,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但是不能秋风落叶,一扫而光。未来其在大陆,在香港,都应该留下标志性的财富与物业,刷好存在感。不能一走了之。见风就走非商界领袖之所为。若李嘉诚执意要走,恐数十年声望,将毁于一旦。若有所舍,有所留,虽牺牲部分利益,亦可保全声望,对各方有所交代,可谓两全。
  其三是,必须要做更多善事,经营“社会事业。
  经营企业,为商人本职,但是,在中国,尤其需要“经营社会“,这种经营社会,不是简单的勾搭官府,搞好政商关系,而是切实对于社会广泛领域的事务,做出贡献。如教育,社会保障,扶贫,科研等等。
  香港富豪陈宗启一下就捐款3.5亿美元给哈佛大学,虽然捐款自由,但是,对比邵逸夫先生,可以看出一些奥妙,邵逸夫先生一生的财富,相对香港顶尖富豪来说,其实并不多,但是其名望高,地位尊崇,无它,舍得付出。国内遍布的逸夫楼,体现了其对于大陆教育的拳拳赤子之心。
  虽然中国官方的钱财使用方法和过程,确实存在一些弊端,但是,这不能成为将“宁与友邦,不与家乡”的借口。未来香港富豪,需要加大在中国的社会事业投入,不仅做一个经营商业出色的企业家,还要做经营社会出色的社会贤达。未来李嘉诚人走了,社会事业仍需继续。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合作不对抗,这才是中美两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正途。中美网络安全对话,中美双方尤其是美国,应该秉承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进行沟通,避免“聋子间的争吵”。如此,才能达成有效共识,真正推动两国网络安全领域的互信与合作。
虽然卫计局的调查中未明确女生陪酒究竟属于主动还是被动,也未明确这位杜姓“校长”当时有没有对女生动手动脚,但是,一间KTV里能够出现“校长”、班主任与女生把酒同欢的情形,这所学校的教学风气与管理混乱,已经足见一斑。
生育二孩在政策层面已不会太艰难。甚至可以说,全面放开二孩之后,人们要不要生二孩的“艰难”,重点将不在于国家是否允许生育,而在于你想不想生——这一点我们只要参照单独二孩在多地遇冷的情况就不难想见,比如在上海单独二孩的申请比例竟不足5%。
在中国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时,刚刚复苏的东北再次陷入了低迷的泥淖,甚至成为区域性塌陷的样本。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但问题是再次告急的东北,能否依靠新一轮政策红利实现逆袭?推荐到广播
60580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江口爱実)
(Agent火龙果)
(夜夜听歌不睡)
(美人赠我蒙汗药)
(再见再见m)
第三方登录:李嘉诚“撤离”香港? 港媒:北京也很关心(组图)_网易新闻
李嘉诚“撤离”香港? 港媒:北京也很关心(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月9日,香港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左参加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港媒称,几十年来,香港被戏称为“李家城”,与该地头号富翁李嘉诚的名字谐音。从哲学上讲,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在李嘉诚近日宣布重组其商业帝国之后,人们不禁要问:他是否依然喜欢香港被称作“他的城”。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2日报道,在过去几年里,每当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被问及其退休计划或比较敏感的香港与内地关系问题时,他都要面临这个课题。
  换句话说,就是北京会继续对像李嘉诚这样的香港大亨给予多大程度的信任—这会对李嘉诚在香港乃至全世界的商业帝国产生深远影响。
  李嘉诚9日令市场大吃一惊,他决定将其商业帝国重组为两个新的集团,一个接管房地产相关业务,另一个接管能源、电信和基建等业务。很多非房地产类投资已经在香港和内地以外。
  此次重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细节大概是,两个新集团均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位于加勒比海的这块英国海外属地是很多跨国公司的避税天堂。
  当记者问及此举是否会被视为撤离香港时,李嘉诚矢口否认。
  报道称,这并非李嘉诚第一次否认这种猜测。他总说自己热爱香港,而且作为一个80多岁的人他不会离开香港到外国去度晚年。
  据报道,在过去两年里,李嘉诚一再否认他会把主要企业的注册地从香港变更到外国。日,针对有人猜测他对北京的香港政策变得失望,共产党的官方喉舌《人民日报》发表了他关于要继续以香港为企业注册地的论述。这清楚地表明北京也非常关心李嘉诚对其家族企业的未来打算。
  但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会何去何从呢?一旦时机到来,他们有无限可能在香港内外重组家族企业。
  或许更有意思的假设是,假如想一想香港在今后50年会是什么样子,假如推断李嘉诚早晚会出于赢利目的卖掉他在香港的部分资产,那么买家会是谁?换言之,假如香港不再是“李家城”,那会是谁的城呢?
  延伸阅读李嘉诚重组长实和黄释放危险信号:人民币资产或暴跌
李嘉诚  2015年新年刚开始,一则重磅新闻,就是李嘉诚宣布重组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万亿资产,数十年的积累,如此大刀阔斧的背后,定有深刻的目的。李嘉诚是多年的华人首富,也是杰出的世界商业领袖,也是中国最优秀的投资并购大师,其对于趋势的把握无与伦比,同时也是政商界最长袖善舞的高手。其如此重大举动,让人不得不深思。
  大家会发现,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重组合并后组成的长和集团会将注册地转至开曼群岛。李嘉诚曾在2013年强调,长实及和黄不会变更注册地点,相信多年后仍在香港。对此,李今日解释,将公司注册地搬去开曼群岛并非对香港没有信心,主要是为了做生意方便。
  这其实传递了一个信号,就是李嘉诚在撤离,不仅在撤离内地,还在撤离香港。
  他肯定是已经闻到了一些变化,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考虑,让他在耄耋之年,不得不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李嘉诚对于趋势的把握,华人世界无人能及,举两个最近最简单的例子:
  1、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李嘉诚撤离中国楼市,当时所有人,包括地产界的人都在批评李嘉诚。现在看看,大家都要佩服李嘉诚的精明和洞察,因为这之后,中国的房地产就已经步入了调整,而他是在大陆房地产泡沫最顶峰退出大陆市场的。
  2、李嘉诚私有化自己的上市公司,大局进军欧洲,尤其是英国市场,将英国很多公共事业领域的资产纳入囊中,实际上是抄底了欧洲资产。
  那李嘉诚为什么要撤离呢?要知道如此万亿资产的重组、改变注册地等如此重大事项的背后,必然有更重大的因素。我隐约感到了这背后很危险的变化:
  1、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可能会暴跌。
  在暴跌到来之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这些资产,李嘉诚之前甩卖大陆的房地产,现在全力进军欧洲,都是明证。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还能保值,并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吗?难!房地产泡沫、信贷泡沫、地方政府债务泡沫、投资过剩等等,中国的经济现在已经处于危险之中。
  2、我们可以观察到,实际上现在资金外流已经很严重,大量的资本在离开中国,包括我们观察到的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占款下降等,都在说明这个问题。而李嘉诚只不过是逃离大军中的一员而已,只是顺应趋势。其实一个李嘉诚撤离也许不是大问题,怕的就是千百个类似李嘉诚的大企业家撤离,还有成千上万的外资企业撤离。
  3、中国的政治氛围发生了一些变化。不管是香港占中还是内地全面的反腐,其实都说明了中国的政治氛围的变化。李嘉诚年纪已经很大,早晚要将公司交给儿子打理,但是他的儿子们并没有李嘉诚在政商界长袖善舞的本领,因此离开中国,可能是对其家族的一种保护。在自己去世之前做好战略安排,这也是李嘉诚的高瞻远瞩。
  李嘉诚的撤离,是重大的风向标,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危险,很难获得更高的回报,中国经济可能长期缓慢增长,泡沫的破灭可能导致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严重贬值;从政治的角度讲,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家族和后代。总之,令人无限感慨和伤感!
  背景新闻:首富一年时间抛售内地物业700亿
  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截至去年12月22日的统计,李嘉诚以294亿美元重夺亚洲首富宝座。
  近年来,李嘉诚近期的投资方向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是大量抛售商业地产项目,一方面,将投资目光聚焦在了创新科技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在线广告和新媒体等。包括投资了旧金山一家能有效降低人体胆固醇摄入的“人造蛋”生产企业HamptonCreek公司;用大数据来研究传染病传播的医疗分析公司Bluedot;投资了300万美元给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消费品的MarkOne公司;参与投资了3D打印技术和生物组织工程结合的ModernMeadow公司。
  不过,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中,从2013年7月高调宣布出售百佳后,到去年的11月10日,李嘉诚抛售39 亿元重庆大都会,算下来,短短一年多时间,李嘉诚已成功套现超过700亿港元。(作者黄生,喜投网董事长,中国知名投资人,货币专家,《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作者。)
  ( 11:25:00)
  延伸阅读李嘉诚谈长和系重组:新公司开曼注册系商业考虑图自明报  中新网1月9日电据香港媒体报道,对于长和系重组,长和系主席李嘉诚今天在记者会上表示,此乃是商业利益考虑,重组后派息不会低。
  李嘉诚表示,希望保留和记黄埔在香港的上巿地位,但此举“未必保留到”。至于两间新公司全是在开曼注册,李嘉诚称,许多香港上市也采用这种做法,此乃是商业利益考虑。
  李嘉诚表示,长实(0001)及和黄(0013)合并,成为长和及长地,但确保仍然会以股东利益为先。他又说,自己都依靠长和股息作收入来源,重组后派息不会低。
  李嘉诚说,1971年起到现在的目标都是建立一间好公司,让股东得益,自己和其他股东利益一样,重组后派息不会减少。长和之前一直在香港上市和注册,对香港制度有信心。
  ( 17:40:09)
  延伸阅读李嘉诚称没有退休时间表:到时一样不得闲李嘉诚
  中新网1月9日电香港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将进行业务合并及改组。据香港明报报道,主席李嘉诚今天在记者会上表示考虑接班问题,但强调没有退休“时间表”,又称即使退休,依然“不得闲”。
  李嘉诚表示,长实及和黄合并,成为长和及长地,但确保仍然会以股东利益为先。提到退休,李嘉诚表示暂时没有退休“时间表”,他又表明会确保公司做得非常好,估计退休后仍然不得闲,到那一日“我不做,基金会去做”。
  ( 18:05:17)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到底嗅到了什么 李嘉诚从大陆撤走800亿_社会新闻_新闻_株洲网::权威媒体 城市门户 株洲最大的城市生活资讯综合门户 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株洲日报社主办
到底嗅到了什么 李嘉诚从大陆撤走800亿
刚刚在上海200亿元出售浦东世纪汇广场的李嘉诚再传套现消息,长实地产此前出售的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已临近最后拍卖,最终将以357亿港元的价格售予中资机构,预计长实最快11月初将公布交易详情。
从2013年套现开始以来,李嘉诚已经从房地产领域撤出资金近800亿元。
李嘉诚已经不想在中国玩了
2013年10月,李嘉诚就开始卖房子了,第一个脱手的是东方汇经中心,直接出售给交通银行,出售价为90亿港元。
14年4月,超人的二儿子、小超人李泽楷卖了北京三里屯的地标建筑盈科中心。57.5亿人民币成交。买家是地产私募基金基汇资本。5月开始,李嘉诚旗下的长和投资全部出售已持股多年的的长园集团股权。到了8月,李嘉诚卖掉上海黄浦江西岸虹口区的盛邦国际。据说卖了15.4亿元,李嘉诚从此笔交易中获益近三千万。
15年2月,长江实业旗下公司以5.2亿元人民币出售位于香港新界的商业地产物业盈晖荟,6月,李嘉诚旗下电能实业以售价61.4亿人民币的价格,向卡塔尔投资局旗下全资子公司出售港灯16.53%的股权。港灯是香港主要电力供应商之一。
 李嘉诚海外投资分布
2016年10月,长江实业地产以200亿元人民币的售价,卖掉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现在香港中环也接近成交,那算了算,李嘉诚已经跑掉了千亿元的资产。虽然还是中国心,但显然已经不想在这里玩了。
李嘉诚为何撤资中国
原因一:李嘉诚担心儿子不会搞政商关系,不如先撤了。
有媒体称,李嘉诚大规模从大陆撤资的真正原因并非是担心中国大陆经济崩盘,而是李嘉诚担心自己的儿子不会搞政商关系。
李嘉诚家族图谱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是个值得膜拜的传奇,他旗下拥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业、电能实业,产业触角遍布全球52个国家,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各个领域。
李嘉诚能够取得如今瞩目辉煌的成就,除了精准的投资眼光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就是他善于搞政商关系。李嘉诚曾经数次获得中国历届最高领导人的召见,可谓数十年来关系一直维持得不错。
作为著名的红顶商人,李嘉诚撤离大陆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虽然家产已经分给两个儿子了,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能真正继承&李超人&在政界辛苦积累数十年的人脉资源。
原因二:李嘉诚内地撤资有隐情,因找不到安全感。
我们发现,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李嘉诚的投资似乎都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有利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下的。作为顶级商人的李嘉诚一直强调的&安全&,其实就是一种经济上的&垄断&和资源独占。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垄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投资的最大安全。而要想获得这种垄断,又需要和中国高层搞好政商关系。
新一届政府旨在打破行业的垄断格局,全面激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这一点其实触动了李嘉诚在内地的经济根基,这样的经济环境无法为李嘉诚提供&安全&投资环境。最后&撤资&也就在所难免了。无论是香港和内地,李嘉诚是找不到之前的那种&安全&的感觉了,所以他会选择撤资。
不论李嘉诚是否是真的撤离,我们都能看到中央经济改革的决心。
原因三:用脚投票, 李嘉诚离开正变得更仇富的香港。
耐心等待、精心策划、审时度势、有勇有谋,就是这样,李嘉诚运用资本的力量一点点地将香港从&女王之城&变为&李家之城&。港人住的房子、用的电、上班的写字楼、干活的码头、购物的零售店,打电话、看电视&&不论直接还是间接,香港人每赚一分钱、每花一分钱都撇不开与李嘉诚的关系!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香港社会仇商仇富情绪上升,而李嘉诚处于舆论中心。举个例子来说吧,2013年3月,李嘉诚旗下的货柜码头发生大罢工,工人都将矛头指向了他,视其为奸商、吸血鬼、万恶的资本家。这很可能给李嘉诚造成很大心理打击。
 李嘉诚海外土地储备图&
不论怎样,李嘉诚身上带了很大的资本家基因,随着香港发展受限,他的离开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此外中国房地产不景气、中国劳动力成本增长,改革红利基本释放殆尽、中国企业出海已成常态,李嘉诚不过是先行一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内地和香港很难再有暴发机会了。
中国内地企业家的成长,也给李氏家族带来压力。
常常会有马云或者王健林财富超过李嘉诚的报道,中国华人首富已经不再是李嘉诚一个人的专利了。
在中国这么一个蓬勃兴旺的大市场里,中国市场竞争越来越公平了,这给了创业者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李超人&之外,一定还会有&王超人&、&马超人&等创业明星源源不断地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与&李超人&相比,新近崛起的富豪们,绝大多数本身就是出自中国内地。
与李嘉诚相比,王健林和马云等人是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成功企业家,他们不仅在中国某个领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以自己的实业和平台,切切实实地在改变着中国的许多东西。比如,马云对中国人购物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整个社会互动方式的改变,相当程度上早已超过李嘉诚对中国的改变。
李嘉诚把钱投向了哪里?
&买下了英国&
看看李嘉诚进军欧洲的战绩吧。李嘉诚前两年进军欧洲,将英国很多公共事业领域资产纳入囊中。据报道,投资总额超过300亿英镑的长实集团已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李嘉诚会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在基建方面,长江集团为英国四分之一人口提供配气服务,旗下的英国电网掌控了英国30%的电力供应;去年收购的英国水务公司,为超过7%的英国人口提供饮用水,对英国的经济与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难怪英国媒体不无夸张地称,李嘉诚几乎已&买下了英国&。事实证明,&李超人&实际上抄了欧洲资产的底。
李嘉诚还会回来吗?
斯人已去,难以挽留也不必挽留
最令人担心的,并不是李嘉诚撤资本身,而是李嘉诚撤资的示范效应,如果第二个、第三个华人顶级富豪也开始撤离中国,这就是最最危险的信号了。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变现交易图
李嘉诚可能永远不会告诉我们,他撤资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以及他是否看到了中国面临的种种风险。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在一阵热闹过后,就也可以&渲染归于平淡&,当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看官方如何回应的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曾表示,&我们现在推进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李嘉诚撤资也不是什么&危险信号&,中国经济仍然在改革中稳步前进。大家没必要过度解读李嘉诚撤资的各种后果,完全是杞人忧天。
《人民日报》文章也曾称,看待一件事情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斯人已去,难以挽留也不必挽留,市场经济本就是多元经济、流动经济,有人走、有人来,有人看跌、有人看涨。
只要我们修炼好中国经济的内功,你还在担心,李嘉诚们不会主动回来吗?
本文综合自一财网、北京商报等媒体报道
欢迎关注株洲微门户
欢迎关注株洲网微博
责任编辑:齐卫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嘉诚撤离防城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