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央行央行个人征信报告告的手机号码也没用了那张密码也忘了要怎么才能找回呀

个人征信报告里有啥秘密?贷款被拒的都死在这
银行审核个人征信报告时主要看哪些信息呢?里面的信息决定着你的贷款是否会被审批通过呢?99%的贷款被拒都死在这上面的!!就包括:征信多次被查询记录、配偶的信用糟糕……
只要是申请贷款,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无抵押贷款,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一份个人征信报告。如果你的征信报告显示你的信用不良的话,那么就有可能申请贷款被拒。那么,银行审核时主要看哪些信息呢?里面的信息决定着你的贷款是否会被审批通过呢?99%的贷款被拒都死在这上面的!!
1、恶意逾期
造成逾期的行为有很多,比如个人不了解银行还款日的规定、银行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告知还款日等原因造成个人没有及时还款;又或者是大学期间申请助学贷款,毕业后没有按时还贷等等。如果是持卡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在超过期限、额度内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拒不归还的行为,就属于恶意逾期了。
2、为他人担保巨额债务
在替他人担保时,务必谨慎,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千万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更不能以自己的房产等生活必备品作抵押!!最好在合同中写明为&一般保证担保&,否则,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巨额债务。
3、个人已有负债(负债占收入的比例达70%)
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的总收入至少达到负债的两倍,银行才能同意放款。由此可见,借款人在贷款前一定要根据银行规定的收入负债比率,合理评估自己能获批的大概额度。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各家银行对收入负债比率的规定有所不同,借款人还需进行详细咨询才行。
4、征信多次被查询记录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您的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机构查询(查询3、4次及以上),但您的信用报告又表明您没有获得新贷款或申请到信用卡,可能说明您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信用卡但均未成功,这样的信息对您获得新贷款或申请信用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5、配偶的信用糟糕
个人申请购房贷款时,银行除了对贷款申请者的资料以及信用进行审核外,其配偶的信用也被银行作为一项重要考察因素,一方信用记录不良,很可能导致另一方申请个人房贷失败。
编辑:姚祥云 审核:向江林&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手机号、银行卡长期不用且没注销将对个人征信有影响_网易新闻
手机号、银行卡长期不用且没注销将对个人征信有影响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手机号、银行卡长期不用且没注销将对个人征信有影响)
又一年大学毕业季,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有些同学选择所在大学的城市工作,有些则选择离开去其他城市工作。由于异地手机长途费用、银行卡取现费用的增加,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换手机号和换银行卡。手机号、银行卡长期不用且没注销,会带来哪些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建议长期不用的手机号和银行卡都应办理注销,不然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时报记者 陈文婧
不用的手机号不注销
部分用户征信会受到影响“离开学校后,由于工作地点原因就换了手机号码,也没注销旧手机卡,听说会影响个人征信,有时间还是去注销的好。”今年毕业的小王,离开学校到杭州工作,就换了归属地为浙江的手机号码,学校的手机卡也就一直没用。最近,小王听说手机号不注销,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并对个人贷款有影响。
记者在各大运营商客服处了解到,手机号码不注销,签有协议的手机号每月都会收取相关费用,例如手机套餐费用等。简而言之,手机号每月均会产生不必要欠费,在协议期内还会一直上涨。同时,运营商会对用户短信或电话进行催缴,如果一直不缴纳费用,可能还会被法院传票,并会被运营商列入黑名单。而在办另一张同家运营商手机卡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前一张手机号欠费而受到影响。
此外,记者了解到,对于没有协议期的手机号,会在90天后被自动注销。而备受人们关注的个人征信问题,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客服处了解到,用自己身份证办的手机号会受到影响,但这还要取决于该运营商是否有接入人行征信系统的资质,部分用户将因此而受到影响。如果实在担心征信问题,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地人行,申请打印“个人信用报告”用来确认有无受到影响。
长期闲置的储蓄卡
并不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不同于手机卡,银行卡则分为借记卡和信用卡。银行人士表示,如果长期不使用建议到发卡行办理销户手续。据年初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工作事项的通知》显示,同一客户在同一商业银行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如该客户之前已持有同一商业银行全国范围内4张以上借记卡的,商业银行不得为其开立或激活新的借记卡。
小额账户管理费或年费免收政策出台已有一段时间,记者从交通银行了解到,对于在交行只有唯一一个账户(包括借记卡和存折)的客户,交行将给予免收年费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优惠。如客户有多个账户且都未享受免费优惠,可到营业网点柜面指定一个账户享受免收年费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优惠。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的“个人信用报告”目前只记载客户名下贷款信息和信用卡的还款记录信息,不收录客户名下的储蓄卡信息,所以长期闲置的储蓄卡并不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但在同一家银行账户如果不止一个,那么卡内的余额会因年费在一定时间内被扣光,所以还是建议持卡人对个人多余的借记卡进行归并和清理,及时注销空卡、睡眠卡,以避免被不法分子进行利用。
不用的信用卡会产生年费
还会因此产生不良记录
与借记卡相比,长期不用的信用卡不仅会产生年费,如果不能如期还年费,还会因此产生不良记录。据了解,一般个人信用卡产生的逾期记录会被发卡银行上报到央行征信中心数据库,个人征信报告上会记载逾期账户明细,不良记录数据将被保留五年。
业内人士表示,“个人信用报告”有逾期记录,将很难申请银行贷款、信用卡,注销长期不用的信用卡显得很有必要。不过记者了解到,当前各家银行都推出各项免除年费政策,例如交行标准金、普信用卡目前首年免年费,只要持卡人当年消费满6笔,将不收取次年年费。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浙江一家商业银行人士处了解到,如果信用卡因为长期闲置而产生年费逾期的话,在还完欠款的前提下,可向银行申请开立“非恶意透支证明”,相对来说,有了此证明有些银行会酌情考虑用户综合情况,这样一来影响程度可能会降低。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央行:本人信用报告可在网上查 查询需通过身份验证-中新网
央行:本人信用报告可在网上查 查询需通过身份验证
  5月28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人就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答记者问时表示,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服务将于2014年实现全国推广,试点批次范围将逐步公布。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个人才能注册成为查询用户,且已经注册成功的老用户每次查询信用报告时,均需要再次进行身份验证。
  人民银行负责人就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答记者问全文:
  一、谁能在网上查?
  自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征信中心分5批次先后面向江苏、四川、重庆、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浙江、天津、新疆、上海、湖北、青海、河北、安徽、内蒙18省(市、自治区),开展了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服务试点工作,试点效果良好,并将于2014年实现全国推广,试点批次范围将逐步公布。凡持有试点省(市、自治区)身份证的个人,均可登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址https://ipcrs.,上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
  二、网上能查哪些信息?
  一是个人信用报告,提供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被查询记录的详细记录。二是个人信用信息概要,提供个人在征信系统中的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最近两年被查询记录的汇总记录。三是个人信用信息提示,提示在征信系统中是否有个人最近5年内的贷款、贷记卡逾期记录,以及准贷记卡透支超过60天的记录。
  三、网上怎么查?
  第一步是进行用户注册。对新用户来说,首先要在查询网站进行用户注册,在线身份验证,提交注册申请及查询申请。对于老用户,每次上网查询信用报告前,都需要按照注册成功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网站,再次进行身份验证,提交查询申请。第二步是进行用户激活。个人在线提交注册申请后,如果通过身份验证,一般在第2天反馈含有激活码的短信。个人需要在收到激活码的7天内登陆网站,使用激活码激活用户。第三步是查询“信用报告”。一般在个人提交查询申请后的第2天反馈含有查询码的短信。个人需要在收到查询码的7天内登录网站,使用查询码查看信用报告。
  四、为什么要进行身份验证?
  个人信用报告涉及个人身份信息和信贷信息等信用信息,一旦泄露,不但涉及个人隐私,还可能导致身份欺诈引起财产损失。为保障信息安全,确保本人信用信息不被他人非法查询,避免因身份被盗用引发的信息泄露风险,借鉴国际经验做法,网上查询设置了严格的身份验证程序,即需要通过私密性问题验证或数字证书验证的方式确认个人身份的真实性。
  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个人才能注册成为查询用户,且已经注册成功的老用户每次查询信用报告时,均需要再次进行身份验证。严格的身份验证程序可能会给个人带来不便,但确是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必要手段。据统计,目前,征信中心互联网查询网站的身份验证通过率约为77%左右。
  五、为什么私密性问题验证问题难回答?
  私密性问题是基于个人在银行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身份信息和信贷交易信息设计的。私密性问题需要本人在一定时间内在线正确回答一定数量的问题才能通过。在国外,个人信用报告互联网查询也需要经过私密性问题验证身份。
  如果个人从未在银行办理过贷款,也没有使用过信用卡,就没有足够的信息对个人进行身份真实验证,个人将无法使用“私密性问题验证”的方式确认身份。如果个人对自身信用交易状况不熟悉,未能正确回答所提问题,或本人的真实信息与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不一致,就无法通过私密性问题验证。
  个人身份验证没有通过属于正常情况,个人可以转用数字证书方式进行身份验证,也可以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现场查询。
  六、如何进行“数字证书验证”?
  数字证书通常存储在个人办理网银业务使用的密钥(U-Key,一般俗称U盾)中,个人只需将密钥连接到电脑上,按相关说明操作即可通过验证。目前支持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合作的银行或机构发放的数字证书,例如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若个人以前从这些机构领取过密钥且未过期,可继续使用,无需重新办理。
  七、为什么数字证书验证覆盖商业银行范围不全?
  目前商业银行使用的数字证书(俗称U盾)有两类,一类是使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放的数字证书,大多数商业银行使用该机构的数字证书;另一类是自行开发的数字证书,主要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
  征信中心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站使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数字证书进行认证。凡是使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放的数字证书,均可以在网站上进行身份验证。征信中心正在积极研发其他身份验证方式,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广范围的服务。
  八、为什么查询结果不能当时反馈?
  互联网查询网站与基于人民银行内联网(专网)运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实行物理隔离。查询网站用于验证个人身份的信息和信用报告信息存储在个人征信系统中,系统每日会对查询网站的注册和查询申请集中处理,并需要在两网间进行数据交换。因此,查询网站无法实现实时交付征信产品,一般会在个人提交查询申请的第二日反馈查询结果。对于那些急需查询信用信息的个人,建议通过现场查询的方式获取个人信用报告。
  九、他人或其他机构也可以上网查询个人的信用报告吗?
  征信中心提供的互联网查询服务,仅是对个人信息主体本人提供的查询服务,目前他人或机构无法通过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信息。
  十、个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范自身信息泄露?
  个人应重视保护自身信用信息安全,注意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要将密码透露给他人,并定期更换密码;妥善保存信用报告,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及开放网络查询及保存个人信用报告,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十一、征信中心采取哪些措施防范互联网潜在信息安全风险?
  征信中心从健全信息安全制度、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策略、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基础设备、建立较强的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努力防范病毒和黑客的攻击所引起的网络拥塞、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安全。
  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网站与基于人民银行内联网(专网)运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实行物理隔离。互联网查询网站已经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从访问、传输、存储等各环节均按照安全等级标准采取了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
  互联网查询网站不存储个人注册的身份标识信息(姓名、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在网上查得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客户的证件号码只展示后4位数字,其余数字用星号进行屏蔽。从获得可以查询的反馈通知之日起,查询结果仅在互联网网站保存7天,到期后系统自动删除。
  十二、信用报告中基本信息没有更新怎么办?
  需要个人到业务发生银行进行变更。如果个人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或有错时,当事人应及时、主动通知业务发生银行变更个人信息,银行才会及时将信息报送给征信系统,个人信息才会在信用报告中得到更新。
  十三、对网上查询有疑问或认为信息不准确时怎么办?
  若个人在互联网查询中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征信中心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10-8866进行咨询。人工客服时间为工作日的9:00-17:00。如果个人认为查询到的信用信息有错误、遗漏的,请您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业务发生银行提出异议申请,以便及时核实。
【编辑:王硕】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征信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