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当前的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如何面对工作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我们如何面对未来的就业
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我们如何面对未来的就业
08-11-23 &匿名提问
  寻找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最佳选择      现代经济的最重要特点是财富的增长、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长。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证明,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仍然存在替代关系。换言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困难仍然是如何在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寻找最佳选择。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目标因该如何确定呢?首先要考虑的是可能性,其次是必要性。可能性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考虑通货膨胀率有多高,经济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速度是多少。这个问题难于精确回答,但10%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层次是,在所能容忍的最高通货膨胀率下,经济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增长速度是多少。中国容忍3%至5%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欧洲通货膨胀率目标是2%。假设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是3%,实现8%-9%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有些研究者在讨论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往往不提相应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是不对的。把零通货膨胀时的经济增长率定义为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低估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      从必要性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9%左右。原因很简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增加就业,中国决策者去年一再强调,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就业优先”的政策。尽管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就业的增加这一命题应该还是成立的。而且,为创造同样的就业量,随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所需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越来越高。美国出现了所谓的无就业增长,中国也有类似问题。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9.1%,创造新就业机会800万人。今年计划创造就业900万。即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7%的经济增长速度恐怕仍难保证这一就业目标的实现(而且就业的增加不应该以人均收入下降为条件)。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下岗失业工人数百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数千万,多年累积起来,需要找工作的人口又何止数千万。面对这样严重的就业形势,经济增长不达到8%-9%甚至更高,又谈何社会稳定。而且,经济增长速度一旦降低,中国的不良债权问题、财政问题等等都会迅速恶化。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社会关系失调等问题。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产生这些问题,经济停滞也并不必然会避免这些问题。      200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9.1%,居民消费价格的增长速度是1.2%(累计同比),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增长速度是3%(2003年12月当期同比),生产资料价格的增长速度是3.6%(2003年12月当期同比)。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物价水平继续保持了2003年的增长势头。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形势很好。如果在2004年中国经济能够维持2003年的高增长(9%)和低通胀(3%),那将是求之不得的。但在2003年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首先是投资的超常高速增长;其次是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再次是一些生产资料价格的急剧上升;最后是一系列“瓶颈”产业(电力、煤炭等)的出现。面对这种形势,问题的正确提法应该是:在2004年和今后若干年中,经济是否能够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8%-9%)的同时,维持一个为正值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3%-5%)。      利用标准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2003年的经济形势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给定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右移导致产出增加、物价上涨。在正常情况下,在原有均衡水平被打破之后,经济会自动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水平上。物价水平的一次性上升不足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也不足虑,令人担忧的仅仅是物价水平的加速上升--即出现加速的通货膨胀。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加速的通货膨胀呢?作为我们分析出发点的基本命题是:通货膨胀率的增长率等于供不应求缺口的增长率。当过度需求(供不应求)缺口的增长速度为零时,通货膨胀率的增长率为零(但通货膨胀率一般不为零)。      在给出上述分析框架之后,我们的问题是:在上期(2003年)总需求增长速度突然显著提高,物价水平明显上升之后,在本期(2004年),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否应该转向防止通货膨胀。第一眼看去,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通过抑制总需求的增长以便防止通货膨胀率的进一步上升。但实际情况比表面上看去的要复杂许多。在暂时不考虑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前提下,有三种最基本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分析。(1)本期总需求的增长速度不变,总供给的增长速度等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将不变,经济增长速度将维持在与上期相同的较高水平上。(2)本期总需求的增长速度不变,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将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由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决定)。(3)本期总需求的增长速度下降,总供给的增长速度高于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由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决定)。      容易看出,对应于上述三种情况,我们可分别得到: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上升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极端情况是滞胀)、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下降(其极端情况是通缩)三种宏观经济状态。换言之,当上期出现过度需求缺口、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时候,在本期(在没有政府干预和外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率和增长速度的各种组合。其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由上期投资所决定的本期总供给的增长速度。      消费的增长只代表需求的增长。如果上期总需求增长速度提高是消费需求增长速度提高的结果,一般来说,本期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将不会提高。如果本期总需求增长速度仍然居高不下,则通货膨胀率将因总需求增长速度高于总供给增长速度而上升。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不同,上期投资速度的增长不仅造成上期总需求增长速度的提高,而且将导致本期总供给增长速度的提高。总供给增长速度的上升则将导致本期通货膨胀率趋稳甚至下降(在极端情况下是负增长—通货收缩)。可以看出,除非我们不但知道本期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同上期相比有什么变化,而且对本期总供给的增长速度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我们将无法回答关于本期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是否应该以防止通货膨胀率上升为主的问题。      使分析进一步复杂化的另一个因素是:除受上期投资增长速度的影响之外,本期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还受(增量)资本-产出率变化的影响。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企业的生产效率等因素都将导致资本-产出率的变化。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这轮投资热潮似乎有三个重要推动力:第一是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第二是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增长;第三是各种经济开发区等政绩工程的遍地开花。银行贷款的迅速增长(这里也有强大的地方政府背景),则为投资热的形成提供了货币条件。在理想条件下,如果投资决策是由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做出的,那末这种投资决策就是合理的(至少政府的决策不会更为高明)。在调整过程中,经济各部门原有的比例关系必然会遭到破坏。比例关系的变化,必然导致相对价格的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导致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计划进行调整。如此循环反复,直至相对价格重归稳定,经济实现新的平衡。经济增长过程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无限发展的过程。一些价格上升一些价格下降,甚至物价总体水平上涨都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在中国目前的这场投资热中,追求政绩的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房地产泡沫也起到一定作用。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如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对投资企业实行如零地价、低电价等优惠政策),企业决策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这样,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的双重失败将导致资源配置恶化,劳动生产效率下降、环境污染等。所有这些都将导致资本-产出率的上升(有时资本-产出率立即上升,有时资本-产出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才上升)。资本-产出率的上升将抵消投资增长速度上升对总供给增长速度的推动作用。从金融的角度上看,大量低效和无效投资将产生大量不良债权,从而增加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要正确判断中国在本期的通货膨胀形势,就必须对上述相关因素进行详细计算。由于数据不全,这是很难做到。根据经验,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的粗略判断:(1)从短期来看,由于(由投资到产出的)投产期较长以及需求缺口增长对通货膨胀率影响的滞后效应,即便在本期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平衡,2004年(或到2004年的下半年)通货膨胀率可能还会继续上升。(2)从中期来看,由于在2003年总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定因素是投资需求的增长,在以后数年内(如2005年、2006年)中国生产能力(总供给的另一种说法)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有较大提高。因而,除非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或出现供给方的外部冲击,中国通货膨胀形势在未来数年内严重恶化的可能性不大。90年代各国的经验证明,投资过热导致的是生产过剩、通货收缩而不是通货膨胀。(3)从长期来看,如果部门结构失衡、企业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就将归于终结(总供给增长停滞)。与此相关,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M2/GDP比过高,一旦由于某种冲击,如不良债权急剧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突然恶化、石油价格飙升和其他外部冲击等,中央财政状况将严重恶化。此时,政府就将不得不通过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解决财政危机,中国就将真正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如果居民可以自由地把本币兑换为外币,中国就将陷入恶性通货膨胀、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顺便指出,资本管制是中国经济稳定的最后屏障,在金融体系得到根本改善之前,为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而放松资本管制是以一种本末倒置的危险政策。可惜的是,中国似乎已经在这一方向走上了不归之路。      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就可能产生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形势是否会独立于供不应求缺口的变化而仅仅因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而恶化呢?从目前形势来看,较轻微的通货膨胀通过通货膨胀预期(或其他变量)而被固定化、并通过工资提高、囤积、提前购买、总供给曲线左移等一系列环节形成物价加速盘旋上升的路径尚未形成。尽管需要警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原材料价格上升为主要特点的物价上涨还不会完全传递到最终产品,并通过工资的上涨发展成难于控制的加速通货膨胀。更为可能发生的事情是,2003年的投资热将使相当一批企业将来因生产过剩而面临亏损,一大批开发区因无人问津而荒废。200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基建贷款增加6373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528亿元。其中的相当一批贷款恐怕将成为新的不良债权。         总之,中国经济刚刚走出通货收缩,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未严重背离历史趋势,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03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是良好的,并不存在“软着陆”的问题。但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是严重的,而且自2003年以来进一步恶化。如何一方面维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另一方面缓解结构性问题,使中国的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长期保持下去,是对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挑战。      货币政策的空间和有效性受到严重制约      尽管还不能说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但2003年的信贷扩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后之后造成通货膨胀压力是完全可能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2002年下半年和2003年地方政府通过大量贷款大搞城市建设、大搞经济开发区。站在地方的立场上,地方政府这样做自有其道理。但是这种不考虑长期效益和违背国家整体利益的投资冲动必将导致未来几年后银行不良债权的大量增加。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在2002年下半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商业银行为了降低不良债权比率而大量增长贷款发放的错误做法未能得到有力制止。2003年下半年以来,针对信贷和货币增长速度过快的现象,中央银行“亡羊补牢”适度收紧货币政策并加速市场化改革的做法是正确的。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货币政策的使用空间和有效性已受到严重损害。从宏观开放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中,中国政府选择了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或加速放松资本管制)的某种结合。 这种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如果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或两者之和为顺差),本币汇率将会升值并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减少和国际收支平衡的恢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消除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导致的本币升值压力,中央银行必须买入外币卖出本币。流通中本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如果经济处于通货收缩时期,中央银行可以不必对增加的货币供应进行对冲。中央银行维持汇率稳定的目标与中央银行克服通货收缩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对于一个存在结构性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来说,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或出现通货膨胀危险)时期,中央银行维持汇率稳定的目标与中央银行克服通货膨胀的目标往往发生矛盾。为了防止(或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利息率和(或)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如果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中央银行就必须对因干预外汇市场而释放出的货币增量进行对冲。但是,任何国家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都是有限的。最终要么放弃对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的控制要么放弃固定汇率制度。事实上,早在中国经济走出通货收缩之前,为了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人民银行就一直在从事对冲操作。经过多年的对冲操作之后,人民银行已面临“无(国债)券可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推出了“央行票据”这一金融工具。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对央行票据的需求是有限的,因而这种方法也无法无限使用。在最近一段时间,商业银行对央行票据的认购积极性已经下降,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则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在实行货币紧缩、降低准备金利息率之后,超额准备金率居高不下甚至上升这一事实说明:央行并未能成功地控制基础货币的发放。可以说,只要坚持固定汇率,央行就无法有效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然,基础货币数量的变化、银行信贷的变化和广义货币数量的关系是复杂的。基础货币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增加。但是,由于存在大量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随时都可以相应增加信贷发放,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形势恶化。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除非恢复信贷控制和采取行政干预手段,信贷扩张将是难以控制的。事实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基础货币和银行信贷、广义货币之间的数量关系已变得极其不稳定。自90年代,在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最多只是一个参考目标。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不是通过基础货币的变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而是通过基准利息率的变动影响整个利息率水平和结构的变动。美联储的加息或减息,决定了美国经济的收缩或扩张。反之,每当经济的主要危险是衰退时,美联储便实行减息政策,每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危险时,美联储便实行加息政策。至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速度,货币当局只将其当作一个参考目标。      由于中国企业对于间接融资的高度倚赖,结构失衡带来的效益恶化必然导致不良债权的增加,并通过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从理论上说,结构失衡问题是不能通过宏观货币政策解决的。但是,较高的利息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抑制低效率企业的投资需求,迫使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从而有助于纠正中国投资结构的失调。2003年以来中国的许多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增长和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这一事实说明,中国稀缺资源的定价过低,特别是土地和资本使用成本过低。在理想的市场经济中,自由浮动的利息率是决定企业投资还是不投资、以及投资多少的重要“筛选器”。对于中国而言,加速利息率自由化的步伐,让利息率充分发挥的“筛选器”作用应该是纠正当前经济失调的最紧迫任务之一。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3%,利息率水平只有2% 左右,因而中国的实际利息率已经为负。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防止通货膨胀并改善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名义利息率应该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在中国利息率政策的运用和利息率自由化的步伐也受到极大制约。首先,在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息率的提高必将增加一国经济对资本流入的吸引力。资本的进一步流入必将进一步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抵消利息率上升的紧缩作用,并迫使国内利息率水平回归国际利息率水平。目前中国的利息率水平高于美国,抛开人民币升值预期不谈,为套利,外资也会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从而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货膨胀压力。如果在不远的将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提高利息率,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减少。届时中国也可以根据通货膨胀形势,提高利息率(如果需要的话)。但是,如果美国利息率水平不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就难于提高利息率。本来,中国政府还可以通过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来维持货币政策(包括利息率政策)的独立性,但是,资本管制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不受欢迎的政策。其次,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借贷需求对利息率的弹性过低,也是导致利息率政策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由于维持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是当前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银行体系的严重影响和中国企业的非市场化目标和行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严重限制、有效性受到严重削弱。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改善投资和生产结构,搞得不好,中国可能不得不回到窗口指导、信贷控制、行政干预的老路上去。            第三节 财政政策仍应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的财政预算除履行提供公共物品和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外,还应该通过增加和减少财政赤字继续在实行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此外,中央政府应该通过制度设计,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作为经济活动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如果说,为了预防通货膨胀形势恶化和改善投资结构,货币政策应该有所紧缩,财政政策是否也应该有所紧缩呢?2004年中国政府继续执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扩张力度明显小于2003年。如果同2003年相比,政府同时执行偏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200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很可能会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就业形势很可能将明显恶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通货膨胀形势不会明显恶化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努力维持8%-9%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在货币政策偏紧的同时,财政政策应该具有足够的扩张性以便抵消偏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财政政策在促使中国经济走出通货收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尽管中国经济已经摆脱通货收缩,但中国的结构性问题十分严重。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能源、铁路、港口等方面仍受到严重的瓶颈制约,因而中国的公共工程建设还需要有步骤的继续进行。在过去几年中,有关部门低估了基础设施(如电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在通货收缩时期没有进一步扩大某些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令人遗憾的。      中国政府决定通过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为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收入问题)、社会保障体系问题、教育问题、医疗保健设施等问题而增加财政支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调整支出结构时,中国政府不应该急于追求财政平衡而过早、过快地减少公共工程投资。事实上,中国政府的财政潜力仍是巨大的,更何况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通货膨胀的出现(政府可以“征收”通货膨胀税)将减少或抵消政府的债务负担。      中国投资和消费增长速度的失调比较严重,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偏高。在保证投资的必要增长速度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而提高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重点应该是农民、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对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脱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高消费则应通过提高征税等办法加以限制。盲目鼓励消费,到处寻找“消费热点”的做法不可取。      中国必须进一步改善税收体制,处理好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从财政制度上消除地方政府大搞政绩工程、大搞经济开发区、不顾国家整体利益和长期效益而大搞招商引资的动机。      中国在继续推动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但应该更加注重效益,应该逐渐取消鼓励出口的特殊政策,应该在均衡汇率的基础上决定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      最后,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不应该因担心增加债务负担增长过快而过度追求财政平衡,但这绝不意味我们可以对中国的隐形债务掉以轻心。特别是,中国银行体系的问题最终都将转化为财政问题。如果我们在处理不良债权,清理破产倒闭金融机构,为银行注入资本金等问题时,不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管理入手而是一次次地大量浪费公共资源,中国财政的活动余地将日益减小、中国未来的财政稳定将受到严重威胁。      结束语      经过6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终于摆脱了通货收缩的阴影、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尽管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我们有理由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只要我们不忘记发展这个“硬道理”,只要在寻找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同时,不忘记处理好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和体制改革等长期问题,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前景是光明的。(作者:余永定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 中宏网责任编辑:张泽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国际形势热点问题解读 本书编写组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保存本阅览室(209室)
闭架借书处(K101室)
闭架借书处(K101室)
图书馆公告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
面对当前行业形势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 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16:25 jerry(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16:25 jerry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雪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取消添加评论 mqehceyjl|
19:06:45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美、日的军事勾结说明亚洲的冷战格局已经形成。美日以台湾问题为借口,围堵、遏制中国 的狼子野心 已昭然若竭。由于中国颁布了《国家反分裂法》和连、宋相继访问大陆,因而美国的两岸的模糊政策已无任何操作空间。美国使台湾假统一真独立的狐狸尾巴已暴露无余。有报纸评论,如果美国压连战不能就范,美国就会撕下最后一块遮羞布,会赤裸裸的支持台独陈水扁。面对冷战格局,中国必须沉着应战,软弱是没有出路的。然而这只是亚洲的局部形势。更为严峻的是面积广阔的亚洲腹地。美国将会象支解巴尔干半岛那样在此地旧伎重演。 苏联解体了,巴尔干被敲碎了。现在美国频频把战火引向亚洲,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对付下一个目标――中国。美国顺利拿下阿富汗、伊拉克后本想再占领叙立亚、伊朗,让小布什过把战争瘾。但是由于欧盟失去了象支解巴尔干半岛那样的热心和中、俄的反对,更重要的是阿拉伯人民的反对,伊拉克变成了美国无法收拾的烂摊子。因而他也无力再扩大新的麻烦。 但美国的扩张野心一天都不停止,又到俄罗斯后院搞,,橙色革命"去了。一些国家被群众游几次行、闹几回事就丢了政权,这是很不正常的事。美国的阴影已使一些国家丧失了独立思考。谁都怕成为萨达姆第二个。因此美国对中国真正的目的是声东击西。现在美日又叫嚣对中国实施瘫痪战,这种歇斯底里无非是想把中国的注意力全部引向东面,他们好在中东、中亚暗度陈仓完成他的新巴尔干计划,完成对中国的最后的包围。 在东面虽然火药味很浓,但毕竟隔着大海,即使美、日勾结,美国把所有的航空母舰都部署在西太平洋,但要想向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丢一发炮弹,他不是疯子就是白痴。对台海问题,中国的底线是台独即战争,美、日在介入之前也必须慎之又慎。总之东线是打开窗子说亮话,大家都心知肚明。虽然擦枪走火的机会很多,但必须理性对待。而西线情况就不同了。 如果说东线是明火对仗,那末西线就是暗流涌动。美国以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为借口侵占伊拉克,用大棒镇住中东;用虚假的民主搅乱中亚,以干榄枝诱拢他们。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是继续肢解俄罗斯(美国对车臣的态度就是证明)。因为俄罗斯的核武还是吓人的。如果这些目的达到了,再来对付中国那就是探囊取物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中国是否能成雄世界的关键时刻。 机遇与挑战两种结果会截然不同。一种是错失良机,使美国阴谋得逞,东西合围制中国动弹不得,最后中国无力回天,只有俯首成臣。一种是抓住机遇,扩大影响,使中东、中亚各国成为中国的真正的朋友,远亲不如近邻,要发挥地理优势。要全方位亲近中国西部各国,在反恐问题上,要深入研究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对反恐要有自己的原则立场。要识破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最大的团结各国力量。最后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空。 中东、中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大国利益盘根错节,中国应把和平共处、和平崛起、共同发展的思想在这里首先开花结果,增加亚洲人的自信。变美国兴风作浪、乱中取利、控制亚洲的据点,为中国的发展经济、保证能源、保证国家安全的战略缓冲地。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加强发展经贸、文化交流外,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是很关键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与否直接考验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重点应放在亚洲,尤其是中东、中亚。它已成为中国战略安全的要地。中国为了自身的安全,曾成功的阻止了美国发动的侵朝、侵越战争。现在应以同样的考虑阻止美国在中东、中亚的侵略行为。至少要延缓它的阴谋得逞,为中国的强大赢得更多的时间。总之美国在这一地区不能得手,就谈不上对中国真正的战略包围。 因为仅靠东面的军舰飞机,对于有广大纵深空间的中国大陆来说,他是处于弱势的,他不会轻举妄动的。现在中国在东面,要作好准备打仗的最坏的打算,在西面要全方位拉近与各国的关系。。东武西文,两面都要抓,两面都要硬,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由于国家安全的需要,十三亿人民利益的需要,我国的外交政策不可能一律忍字当先,在讲究斗争策略的基础上,该出手时就出手。中国是个亚洲大国,与周围各国有漫长的边界线。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5个,共有陆地边界线约22000km,这些国家及其与中国的陆地边界的情况如下:蒙古4670km;俄罗斯4330km;越南约2000km;缅甸约2000km;印度约2000km;哈萨克斯坦1700km;尼泊尔约1400km;朝鲜1334km;吉尔吉斯斯坦1100km;老挝710km;巴基斯坦约600km;不丹约550km;塔吉克斯坦约400多公里;阿富汗92km;锡金(不详)。中国还隔黄海、东海、南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等国相望。中国有海疆线约32000km,其中大陆海岸线长约18000km,有海岛约7100个,与中国相邻的3个边缘海的总面积为468万平方公里。此外,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国家虽然与中国无共同边界或海疆,但与中国的关系素来比较密切,如柬埔寨、孟加拉国、泰国等。众多邻国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复杂的。在这些国家中,有的过去曾经侵略过中国,并且目前仍然是经济大国或军事大国,有着雄厚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具有对中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能力;有的邻国之间积怨很深,严重对立,一旦它们之间爆发战争或武装冲突,必将影响中国边境安全;有的国家内部不稳定因素很多,一旦发生大的内乱,必将对中国边境造成很大压力;有的国家的居民与中国边境地区的居民属于同一民族,一方面这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改善国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一旦这些邻国国内的狭隘民族主义泛起,可能会引起中国国内的民族纠纷;有的国家的居民与中国某些地区的居民信奉同一宗教,一旦这些国家内的宗教派别斗争加剧或者某些极端教派掌权,就可能增加中国国内相关地区的不稳定因素;还有一些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争议和海洋国土划界的争议,存在着可能引发边界事件甚至武装冲突的隐患。中国周边国家的人口大国有:印度9.82亿;印度尼西亚2.06亿;俄罗斯1.47亿;日本1.26亿;巴基斯坦1.48亿;孟加拉国1.25亿。中国周边国家是世界上拥有上亿人口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此外,还有越南、菲律宾、泰国、韩国和缅甸等国,其人口都为4000万~7 000万,也是人口相对较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和中国的人口之和,达30多亿,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在中国周边国家中,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世界或地区大国,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大量尖端科技、先进武器和核武器的世界大国,又与中国有着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日本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与中国有着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密切关系,是一个曾经侵略过中国的国家。近年来,日本不仅巩固其经济大国地位,而且还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并为此不断加强其军事实力。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南亚次大陆举足轻重的国家,其政治、经济、军事潜力巨大。1998年5月,印度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挑起了地区核军备竞赛。印度尼西亚不但拥有近2亿人口,而且在东南亚的地位不断提升。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虽然不与中国相邻,但其军事力量却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长期部署,并与某些国家签订有军事协定。美国一向以世界领袖自居,认为其在东亚有重大的战略利益,因此,对东亚地区事务一直不断地进行干涉,与中国在台湾问题及其他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和其他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比,美国是一个与中国更有直接关系的国家。中国及其周边不仅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大国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朝鲜半岛、千叶群岛、台湾海峡、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热点都位于这一地区;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除欧洲外,美、中、俄、日均交汇于此;世界核俱乐部的主要成员,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在中国周边构成世界最密集的核分布圈。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必然会加大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压力。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是政治制度差别很大的地区,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富国,也有穷国;既有老牌的经济强国,也有崛起的新兴国家。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亚太地区是同中国安全关系最为密切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周边国家形势同我国安全直接相关。中国邻国众多,周边国家和地区所奉行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各不相同。这种复杂的周边环境对中国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周边国家民族分布和构成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异,存在着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巨大差异和复杂矛盾。这些差异和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的安全带来消极影响。这种影响还由于下述因素而日益突出:一是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不少民族和宗教还有跨境联系。近年来在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周边地区各种极端的民族、宗教势力日益蔓延,并向我国境内渗透,这不能不对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带来直接的影响。与国际反华势力相勾结、相呼应的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是对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严重威胁。目前,世界可划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美国属于海洋地缘战略区,而且是世界超级海洋强国,具有全球性影响。而世界上其他强国大都集中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俄罗斯则位于该战略区的心脏地带。中国属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背靠欧亚大陆,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的枢纽,处于两大战略区的交接处。这种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得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遭到两大战略区强国的侵略和压迫,也使得今天的中国成为能够对两大战略区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国家。冷战时期,美国企图通过控制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构成遏制苏联的包围圈,把苏联困死在欧亚大陆中心;而苏联也企图控制大陆边缘地带,然后千方百计向海洋地缘战略区扩展自己的势力。所有处在边缘区的国家都不能摆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那时,如何处理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是中国国家安全政策的中心问题。中国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安全的需求,多次调整安全政策。中国的政策反过来又影响着美苏两方的力量对比关系和战略态势,形成了著名的“大三角关系”。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处于大陆心脏区的俄罗斯虽然暂时力量衰弱,但它仍然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它的重新崛起只是个时间问题;与中国同处在欧亚大陆东部边缘的日本,经济实力占世界第二位,军费开支占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并且正在向政治大国迈进。中国处在这些大国交接处,如何处理好与美、俄、日三大国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东亚、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关系,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得到全面发展,与所有亚洲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周边安全环境是建国以来较好的时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世界战略格局和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也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再加上中国与周边国家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领土、边界、海域、岛屿划分及归属方面的争议,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更是借机推波助澜,因此,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不能掉以轻心。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中国是个陆地大国,也是个海洋大国。毗连海域自然延伸面积约有470万平方公里。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与海上8个邻国均有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问题之争。1.关于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的争议东海位于中国、日本、韩国三国之间,东西宽150-420海里,南北长660海里,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日本与中国是相向不共架国,中国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冲绳海槽大部深度超过1000m,坡度很陡,形成西部大陆架和东部岛架的天然分界。根据东海大陆架的实际情况,参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有关条款和各国海域划界的实践,冲绳海槽构成了中国东海大陆架与琉球大陆架的自然分界线,因此,应按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以冲绳海槽中心线为界,划分中国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边界。但是日本方面却主张按东海的中心线平分划界。这样,中日间便产生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区。如果按日本的主张划界,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范围将被拦腰截断,应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将减少一半。中日在东海还存在着钓鱼岛归属问题之争。钓鱼岛群岛位于台湾东北约120海里处,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钓鱼岛海拔360余米,面积约3.64km2。钓鱼岛群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公元1403年以前,钓鱼岛即被中国人发现并命名。明朝嘉靖年间编制的《筹海图篇》正式把钓鱼岛划入中国的海防范围。1893年,慈禧太后颁诏把钓鱼岛等三岛赐给当时的太常寺正卿盛宣怀。可见,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直在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日本在《马关条约》中,逼迫清政府将钓鱼岛群岛随同台湾一起割让给了日本。1900年,日本开始称呼钓鱼诸岛为“尖阁列岛”,将其划归冲绳县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指出把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战后必须归还中国。事实上,在1945年日本彻底战败后,我国政府随着收复台湾、澎湖列岛的同时,客观上也就收复了台湾省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的主权。但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冲绳受美国托管。美国将我钓鱼岛作为靶场。1971年6月,美国竟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原则,把中国领土钓鱼岛群岛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日本政府马上声明对钓鱼群岛拥有主权。从当年12月30日迄今,中国政府不断发表声明,严正驳斥日本的无理主张,指出钓鱼岛群岛是中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历来属于中国,这些岛屿周围的海域及其海底资源也属于中国所有,决不允许任何外国染指。美日两国政府拿中国的领土钓鱼群岛私相授受,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行为,是完全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对钓鱼岛问题,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时,双方都同意“以后再说”。但是,事后日方却采取放任态度,批准日本一些右翼团体在岛上建立航标灯,甚至出动舰艇进入钓鱼岛海域驱赶中国台湾省渔民。中国政府已于日再次发表声明,强烈要求日本政府维护双方过去达成的谅解,立即停止在钓鱼岛及其海域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中国政府再次建议双方尽快就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钓鱼岛海域资源、开放钓鱼岛海域渔业资源等问题进行磋商。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的北小岛上设置灯塔的严重事态,再次表示“严重关切”,重申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原则立场,并要求日本政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2.关于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南海总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分布于南海的中心部位,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不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水产资源。其中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分布面积最广、岛礁数量最多、位处最南的一组群岛。南沙群岛由230个岛屿、礁滩和沙洲组成,分布在24.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其中露出水面的岛屿25个,明暗礁128个,明暗沙洲77个,太平岛面积最大,约0.5 km2。南沙群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毗邻国家对此从未提出异议。但是自发现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后,周边国家开始窥视这一海域。菲律宾率先于1971年抢占了南沙东部的部分岛屿和沙洲,接着,原南越政府也于1973年7月派兵占领了南海西部6个岛礁。1975年4月,越南一反承认南沙是中国领土的立场,接管了南越军队占领的岛礁,并不断扩大侵占行动。从1983年起,马来西亚先后占领了南沙南部的3个礁。随后,上述国家又单方面宣布了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把南沙群岛的全部或部分岛礁列入自己的“版图”,并加紧在南沙海域进行资源开发,致使南沙争端日益突出。因此,南沙群岛已形成四国五方控制的局面。除我方控制7个礁和台湾当局占据太平岛外,共有38个岛礁被别国占领。其中越南侵占27个岛礁,菲律宾侵占8个岛礁,马来西亚侵占3个礁。另外,文莱也宣布对南沙的一个礁拥有“主权”,并将该礁周围3000km2海域划归其经济区。印度尼西亚也宣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把南沙部分海域划入其中。这样在南沙问题上又形成了5国6方乃至6国7方进行争议的复杂局面。 目前,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沙的军事控制进一步增强,对南沙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明显加快。越南已同17个国家的近30家公司和国际财团签订了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合同。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等国已在我南海疆域内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值得注意的是,南沙问题国际化趋势有新的发展,东盟国家曾就南沙问题进行过多次内部磋商,力图联合与中国谈判解决南沙争端问题,并准备在谈判不能取得成功时提交联合国裁决。美国等西方大国正在积极插手南沙事务。试图利用南沙问题挑拨我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并制造“中国威胁论”,对我施加“更有针对性的压力”。应当引起警惕的是,西方大国插手南沙事务主要是通过与其他有关各方合作进行的,这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它们共同对付中国的意图。除此之外,中国在东海、黄海与周边一些国家在海域划分上的矛盾一时也还难以解决。现美国在我国当面海区驻军最多,有十万之众,主要部署在日本、韩国、关岛、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地。 海上一霸主: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是美国现有5支舰队中辖区范围最广的一支舰队,另外四支舰队是第大西洋第二舰队、东太平洋第三舰队、中东第五舰队、地中海第六舰队。陆上俩打手:驻韩国第八集团军、驻冲绳的陆战队第三远征部队。空中三把刀:驻日本的第五航空队、驻韩国的第七航空队、驻关岛的第十三航空队。2001年入侵我海南岛、撞毁我战机,致使我海军飞行员王伟光荣牺牲的美海军ER-3E型间谍飞机,就是属于驻日本第五航空队的飞机,是从冲绳的嘉手纳基地起飞的。(三)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从总体上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大多得到了解决。中俄之间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已基本上获得解决,1997年11月,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标志着中俄边界已在法律上得以划定。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也已签订了边界协定,解决了两国17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中国分别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存在1000多公里和450多公里的边界,其中中塔在帕米尔地区存在2.1万平方公里的争议面积。日,中越两国外交部长签署了《中国和越南陆地边界条约》。至此,中越两国陆地边界存在的问题已全部解决。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边界争端,是中印边境争端。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km,分为东、中、西3段。中印两国存在大片领土争端,争议面积共达12.5万平方公里,形成大小8块,均在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我方一侧。在东段争议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现被印度控制,称为“阿鲁纳恰尔邦”。在中段,争议面积约2000km2,除个别地区外,均为印方控制。在西段,争议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地区约450km2被印军侵占外,其余在我方控制之下。由于印方坚持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致使中印边界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印度在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上坚持不让步立场,将中印边境地区视为战略前沿,不断加强边境地区战场建设,把边境地区建成攻防兼备的战场体系,尤其注重在中印边境对中国保持局部军事优势。从目前情况看,中印边界争端短期内难以全部解决。印度能与中国匹敌吗?中国人总是爱回顾1962年中印战争的印度军队如何不堪一击。然而今天已是今非夕比了。中国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列强”的“包围”之中。但中国自生实力不弱,能对中国照成威胁实际上的只有日本,美国,俄国。 其中日本与中国矛盾最深,关系复杂。加之其国内的军国主义问题,其最可能对中国照成威胁。但历史上中日战争都是开始与朝鲜。只要日本尚未控置朝鲜对中国就无法形成较大威胁。就当今局势看来,只要日本尚未有实力与胆量与美国决裂,这一威胁就难以形成。 中,美,俄三国问题交复杂。俄需要中国与其制衡美国。美国也无把握轻取或战胜两国中任一一个。美的东亚盟友也不愿战争爆发。所以在东亚三国可以说形成了均势。 另外越南、印度及南海诸国都对我国有领土野心。但实力有限无法形成大的威胁。 我国目前战略被动的关键是台湾问题。只有台湾收回我国才能制约南海、在与日美对抗中有一个稳定可靠的前沿阵地。 愿祖国早日统一、繁荣昌盛。 世界的形式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没有绝对的.主要看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何的处理了.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取消添加评论 据媒体报道,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许多德国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读同胞卡尔·马克思撰写于19世纪的《资本论》[①]。正当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马克思的有些经济学原理需要发展之际,国际社会却好美丽的女人|
21:21:03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如何看待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来源:马克思主义评论网突然注意到,尽管《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论》永不过时 一位美国华尔街的炒股专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指出,美国华尔街炒股炒得较好的人士中多数都看过《资本论》,尽管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他们只能私下看,不能随便让人知道。对于这些炒股者来说,《资本论》让他们时时抱有资本主义经济会发生危机的警惕之心,使他们得以在危机到来前及时退出,甚至利用危机的周期来炒股牟利。相比之下,西方经济学却把资本主义制度描绘得十分美好,没有任何危险。如今一场发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金融危机告诉世人,那些鼓吹《资本论》已经过时了的西方经济学观点才是真正应当过时的理论。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首先抓住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财富”进行分析。由于这种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马克思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不仅仅是物,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人生产商品的耗费决定的,更不是由个人的偏好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这样一来,马克思不仅明确了西方经济学迄今也没有明确的商品的价值量,而且能够透过个人或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比较来解释为什么追逐价值的资本家会采用先进技术和机器来降低单个商品的价值。而这一点也是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解释不了的。 透过商品,马克思还指明了货币形式的起源,而这不仅是当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也是今天的西方经济学没有弄懂的事情。而这一点对于解释今天的金融危机特别重要。西方经济学把货币定义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但在日常商业活动中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是汇票等各种金融票据,仅在这些票据互相抵消之后的余额才用货币来结清。 马克思指出,这里“包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在各种支付互相抵消时,货币就只是在观念上执行计算货币或价值尺度的职能。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货币又不是充当流通手段,不是充当物质变换的仅仅转瞬即逝的中介形式,而是充当社会劳动的单个化身,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充当绝对商品。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的那一时刻暴露得特别明显。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当这一机制整个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转变成坚硬的货币。……不管是用金支付,还是用银行券这样的信用货币支付,货币荒都是一样的。”[②]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正是在一个人为的信用制度充分发展地方发生的。当美国次贷危机打乱了这个机制时,全面的金融危机就爆发了,货币(美元)一下子变得不足了。尽管美联储借机滥发了大量美元,但还是阻止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和蔓延。这是因为,“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不过,除此以外,这种汇票中也有惊人巨大的数额,代表那种现在已经败露和垮台的纯粹投机营业;其次,代表利用别人的资本进行的已告失败的投机;最后,还代表已经跌价或根本卖不出去的商品资本,或者永远不会实现的资本回流。这种强行扩大再生产过程的全部人为体系,当然不会因为有一家像英格兰银行这样的银行,用它的纸券,给一切投机者以他们所缺少的资本,并把全部已经跌价的商品按原来的名义价值购买进来,就可以医治好。”[③]一百多年过去了,除了英格兰银行换成了美联储,金融创新产品部分代替了汇票,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仍然是准确而没有过时的。实际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论》在那里就永不过时。这是因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发现劳动力成为商品,建立了抓住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剩余价值理论。无论资本主义如何“与时俱进”,只要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只要雇佣劳动制度仍然存在,剩余价值理论就会永放光芒。 迄今为止,只有剩余价值理论能够解释货币何以转化为资本即“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④]的问题;也只有剩余价值理论道破了工人失业的真正秘密:既不是工人生育太多,也不是工人素质不高需要培训,而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进,花费越来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这个规律在不是工人使用劳动资料,而是劳动资料使用工人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表现为:劳动生产力越高,工人对他们就业手段的压力就越大,因而他们的生存条件,即为增加他人财富或为资本自行增殖而出卖自己的力气,也就越没有保障。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生产率比生产人口增长得快这一事实,在资本主义下却相反地表现为:工人人口总是比资本的增殖需要增长得快。”[⑤] 最为关键的是,剩余价值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敲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丧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着的、与人口相比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狭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不断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⑥] 这是因为,为了追逐利润,资本家“供给的商品价值,总是大于他需求的商品价值。如果在这一方面他的供给和需求相抵,那就是他的资本没有增殖;他的资本就没有执行生产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就转化为没有生出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就没有从劳动力取得商品形式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执行资本的职能。”[⑦]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是不可避免的。分期付款、次级房贷、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大需求的手段,由于没有消除利润即剩余价值,从而即使短期内能够部分克服生产过剩,那也只不过是使生产过剩危机以更大的规模延后爆发。事实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堕落到“使现有资本贬值,靠牺牲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来发展劳动生产力”[⑧]的衰败地步了。 二、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论》仍具有重大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上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在全世界取得共同的胜利,加上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实力尽管强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但相对发达资本主义还比较弱,而且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往来。因此,《资本论》这部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著作,对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广泛宣传《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有利于坚定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既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⑨]例如,“一个棉纺织厂的工人是不是只生产棉织品呢?不是,他生产资本。他生产重新供人利用去支配他的劳动并通过他的劳动创造新价值的价值。”[⑩]那么,除非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否则无产阶级是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即通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做大“蛋糕”来获得自身的解放的。 其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紧紧地联系了起来。因此,当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必然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冲击;反过来,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则有助于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从而,当经济危机来袭时,屡次经受过经济危机大起大落的资本主义国家反而能够承受,而一向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反而容易在经济危机的冲击面前出问题。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哈拉比教授就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的解体就与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有关。显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资本论》来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的机理,就无法避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使自己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拖累,更不可能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来发展社会主义,甚至会使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挫折。 等到全世界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或者在那些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资本论》是否就过时了呢?也没有。这是因为,《资本论》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这些规律自然是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必须引起重视的内容。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并提出了这两大部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需要互相匹配的条件模型。偏离这个条件,危机就会发生。尽管马克思在这里是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表达的,但他所揭示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要协调的思想则适用于一切人类社会。而这一点也是西方经济学迄今还没有涉及的。 因此,《资本论》不仅远远领先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今天没有过时,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过时。 三、学习《资本论》的注意事项 尽管金融危机重新“捧热”了《资本论》,但阅读《资本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中曾提出劝告:“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至今还没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这就使前几章读起来相当困难。法国人总是急于追求结论,渴望知道一般原则同他们直接关心的问题的联系,因此我很担心,他们会因为一开始就不能继续读下去而气馁。这是一种不利,对此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事先向追求真理的读者指出这一点,并提醒他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1]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劝告仍然适用。因为马克思所使用的辩证的分析方法至今仍然很少有人在经济问题上运用过。而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市面上大量经济学教科书和媒体上的经济分析所充斥的形而上学分析方法加剧了人们对《资本论》的理解难度。 好在金融危机再次提醒人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资本论》三卷不含注释等共计2500页,按每天阅读10页的速度,8个月可以完成,其收获要比花四年读完一个西方经济学本科来得多。 由于《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完成的,章节和段落之间的跳跃性较大,不太连贯,读起来会更困难一些。因此,有不少人曾经满足于只读《资本论》第一卷。但是,《资本论》三卷本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不完整地加以阅读,将难以把握《资本论》的理论内涵和分析方法,就好比学游泳只学会了在水中换气,还没有学会自由自在地畅 评论读取中...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取消添加评论 ooccvv|
18:50:09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一,我国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现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是,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随着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和结构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据估计,2000年底,包括登记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新下岗职工,机构改革中分流,农转非等几项指标在内的我国未处于就业状态的劳动力数量约为2800万一3000万人此外,农村约有1.3亿一1.5亿剩余劳动力.未来10年我国农业领域每年要转移850万剩余劳动力,城镇每年要安置200万富余职工,每年还有900万左右的新增劳动力加人劳动大军.不考虑城镇公开登记失业人口,上述三者合计每年就有1950万人需要就业,而我国未来10年,伴随经济增长,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仅在675-1031万之间,即使劳动力需求达到最高预测值,短年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也有900多万.另一方面,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中国经济面临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结构性失衡,还表现在低素质或未开发的低质盘人力资源大为过剩,而经过科学开发,具备现代文化素质和先进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又相对缺乏,这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存在大量低质量的劳动力剩余,他们又无法填补许多要求较高技术和技能的工作岗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造成人力资ON的巨大浪费,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造成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增加社会诸多不稳定因素.二,我国劳动力市场制约因素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产业之间兴衰更替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市场要求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移动以达到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均衡,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原因在于目前,由于受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劳动力不能在部门之何自由流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一)观念管制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一是社会主义允不允许失业 许多劳动者没有认识到,任何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出现失业特别是正常性失业是必然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必须的.问题是工人失业,再就业缺乏必要保障,一旦下岗,对失业者本人和家庭有着切身利益的影响.因此,观念上必然产生强烈抵触,即使是经济转型中正常的失业.同时有地方政府的撑腰,人们养成了走关系,等分配,要饭碗的成习,许多素质低下,知识技能更新滞后的劳动力"赖岗",而真正的人才却得不到任用.二是,劳动者是否还是"主人翁,' 质疑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必须是当家作主,而对于下岗转行则视为受压迫,剥削.在一些县市出现人力三轮车,本应属第三产业的一种服务类型,但却受到极大的批评,认为是"新苦力",而车夫们也感到很"丢脸,'o三是,谋职于非国有部门,是否意味受剥削 许多在 「作者简介]欧阳筱(1963-),女,江西南昌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92.万方数据旧社会深受资本家剥削的家长,他们往往强烈阻挠子女进入罪国有经济就业.一(二)体制管制在制约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诸因索中,体制管制影响最大.第一劳动力市场存在流动性障碍.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劳动力市场流动.举例而言,北京,上海,香港等都市有着户口准人就业的限制,西部比东部劳动力流动性较差.劳动力市场处于城乡,地区及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状态,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发展.第二,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失衡.国有企业长期受行政管制,重投人,轻技改,企业吸纳了许多低层次劳动力.近年来劳动力供给增长最快的部分是低层次劳动力供给,而适应工业化生产和市场经营的技术,管理人才则供给不足.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资源中大专以上的劳动者仅占2.8%,高中程度的占11.3%,初中及以下的占85.9%.还有相当部分劳动力是文盲. 第三,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性就业机制.受地方保护 主义的限制,跨地区就业的比重要相当小;毕业生就业仍 处于由国家安置就业向通过市场,实行竞争就业的过渡 阶段;在人才的分配上也主要是面向国有部门,特别是国 有大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国有小企业难以获得人 才.此外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尚未有效形成,工资分配制度 处于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并存的阶段,企业间,企业内部 职工之间工资分配仍不能完全反映劳动力价值和供求关 系.三,推动就业市场化和完警劳动力市场的建议(一)诚如中国历史上各种变革.应该始于现念的转变.观念不更新,改革难以进展.放开各种管制,应从转变 观念人手,引导企业,劳动者,社会向市场观念转变,培养 新型就业择业观念.同时,目前不合理的行业收人差距也 严重影响了富余人员的就业观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控制 一些垄断性部门的高额收人,树立公平分配机制和氛 围.〔二)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改革就业及相关体制.必 须逐步废除长期以来实行的严格城乡户籍差别制度,劳 动力就业的所有制,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城乡巨大差别 等政策和制度,因为这些制度限制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 自由转移,束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发育,妨碍了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导致过多的低素质的劳动力格 局和狭小的就业空间.同时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劳 动用工制度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打破所有制,部门乃至 城乡界限,建立劳动者能进能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双向选择,鼓励企业富余人员自谋职业,实现'1用工市场 化,'o(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宽信息扩展桨道, 保证信息对称性,流畅性和准确性.现有的就业服务机构 还受到较大的地区,行业的限制,没有形成跨地区,跨行 业的全国信心性信息网络;还停留在职业介绍的层次上, 不能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指导和 引导劳动力的流动,为国家的劳动政策提供一定的参 考.因此,政府需要投人资金建立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信 息网络,把就业服务发展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四)规范就业指导,重视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加人 WTO之后,各国对劳动力质盆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目 前我国劳动力在数量上虽然供过于求,但在质量上却缺 少大量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 势.我国近些年教育投资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人均教 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3%左右徘 徊,与全世界平均仁.7%),发达国家水平(6.1%),发展中国家水平((4%)相比都相差甚远.教育投资不仅数额 小而且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 育事业,增加教育投人,改革现存的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实现从学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变.全方位提高未 来的劳动者素质.(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掘市场潜力.第三产业的 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 题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如果第三产业经济保持8%的 增长速度每年可以净增加10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0%多, 吸纳劳动力不到30%,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产 值占GDP的比重约为5.一60%,吸纳社会劳动力约为50一80% a第三产业在我国还大有潜力可挖,它将为我国 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当前,尤其要大力发展餐饮业,旅 游业,批发和零售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 教育服务业,老年服务业以及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吸收 杜会就业.(六)利用加入WTO的契机,开辞劳动力鱿业的国外 市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是目前在国际劳动力 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只有0.3%左右,这说明我国劳动力 出口潜力很大.我们以此积极鼓励我国劳动力大量出口, 要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就业指导,降低国内劳动参与率, 扩大国外劳动参与率通过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促 进我国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合理流动,以充分利 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从而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