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衍生品交易所100人论坛好不好

参加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暨“金骥奖”颁奖盛典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 知乎1被浏览127分享邀请回答还没有回答金融衍生品真的可怕吗?
日07:41  来源:
  “鸦片”、“富豪杀手”……尽管很多人对金融衍生品一知半解,但一提到前面的名词,人们还是会马上联想到它。一场由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大动荡,中国的企业纷纷被套、中国的富豪屡屡被“血洗”。到底什么是金融衍生品,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金融衍生品的黑色记忆
  7月中旬,由于香港银行在销售雷曼迷你和Accumulator等衍生品时存在误导等不当行为,2.9万香港个人投资者获得60%的本金赔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次主角还是香港银行。7月31日,由内地“香港私人银行受害者联盟”召集人金亮领衔的6名成员前往香港金管局,要求对香港银行在内地以不良销售手法销售“累计期权”(KODA)进行个案调查,至今悬而未决。这6名内地富豪,因购买KODA而损失总计1.2亿港元。
  而今年上半年,内地的多家外资银行将一些在本土不敢销售的金融衍生品,通过各种手法绕过监管,并以名义误导国内投资者购买,如星展银行、荷兰银行产品纠纷等。
  个人投资者难辨真伪,资金雄厚的企业也损失惨重。
  2008年,导致国航、东航在燃油套保中亏损的合约以及致使中信泰富巨亏的杠杆式合约,也都是极其复杂的场外金融衍生品。
  小则令投资者血本无归,大则使全球陷入金融危机。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以衍生品为主的金融创新风险从市场-抵押贷款市场-信用市场等不断升级,最后引发全美严重的次贷危机,进而危及全球。
  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实力雄厚的企业,甚至世界经济的老大美国,都纷纷在金融衍生品上栽了跟头,到底这颗“炸弹”的威力有多大?
  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它的历史,便知一二。
  金融衍生品的发家史
  由于频频曝光的巨额亏损,金融衍生品最近才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实际上它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了150年。
  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1851年以来沿用的远期合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发出来的金融衍生品。
  市场早期的参与者,主要是以对冲远期风险为目的的套期保值者。他们在现货市场买进(或卖出)商品的同时,在市场卖出(或买进)相同数量的同种商品,进而无论现货供应市场价格怎么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并且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事实上,目前以期货、、远期、互换等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了能够有效管理和降低市场参与者风险的工具。
  在金融衍生品150的发展历程中,美国一直是“领头羊”,在这里有最广泛的市场和最尖端的技术。
  格林斯潘时代长达20年的低利率政策,虽然使美国安然度过了网络泡沫崩溃与“9?11事件”,获得了长时期的经济繁荣,但同时也导致流动性长期过剩,投放资金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因此银行、政府、企业、富豪们都汲汲于为“盆满钵满”的资金寻求出路,放眼望去,金融衍生品无疑是“钱生钱”最快捷的渠道。
  在供给方面,美国的五大投行当仁不让。虽然在危机过后,他们都已成前尘往事,但曾经在里面没日没夜工作的数学和金融学博士们,曾为这个饥渴的市场研制出了最猛烈的“解药”――经过N次挂钩的衍生品。尤其是以CDS为首的场外金融衍生品,简称“OTC金融衍生品”。
  CDS采用场外交易,没有集中的交易平台,其交易信息的透明度非常低,但它的市场规模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报告,CDS的市场规模在2007年6月达到42.6万亿美元;另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品联合会(ISDA)的统计数据,CDS的市场规模在2007年底达到峰值,约为62.2万亿美元。而2007年美国的GDP为13万亿美元,全球的GDP也只有54万亿美元。因此,将一个这么巨大的、缺乏监管的市场比喻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毫不为过。
  金融衍生品被“妖魔化”
  也正是由于金融衍生品“分散风险”的特性和“捆绑”效应,使得各个金融机构的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被放大,从而带来整体的脆弱性。这使得源自房地产按揭贷款的美国次贷危机,以雷霆之势推倒了全部的多米诺骨牌,席卷了全球的金融市场。
  其实,早在2002年“股神”巴菲特就曾预言,“衍生品交易的魔鬼已经从瓶子里跑出,它将成为一种破坏力巨大的金融武器”。
  据介绍,如果以定价和风险计量模型的复杂程度来考量,金融衍生品的分类大致可以分成简单和复杂两种类型。在长江教授黄明看来,正是金融衍生品过度复杂和泛滥,让“魔鬼”出现了。
  “如果说期货是‘儿子辈’的衍生产品,那么期权是‘爸爸辈’的衍生产品。比期权更复杂的,比如结构性的复式期权产品,属于‘爷爷辈’的衍生产品了,要写上万行的计算机程序才能定价。中航油(新加坡)亏损的主要仓位,都是‘爷爷辈’的金融衍生品,极其复杂。最近几家大的中资企业的亏损,也都是从事了‘爷爷辈’复杂金融衍生品,至少是‘爸爸辈’的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导致的。”黄明分析认为。
  也就是说,当人们发现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杠杆率最大可以达到30倍,也就是说可以用100万搏3000万时,这个市场就自然而然成了投机者的天堂。
  与套期保值者不同,投机者则是以获取价差为最终目的,其收益直接来源于价差。投机者根据自己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做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如果这种判断与市场价格走势相同,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可获取投机利润;如果判断与价格走势相反,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承担投机损失。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人为利益而投机,就否定他们在衍生品市场中的作用。
  事实上,投机者主动承担风险,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性,保障了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对整个市场而言,投机者的出现也缓解了市场价格可能产生的过大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衍生品设计的初衷绝不是为了扩大风险,但金融衍生品作为风险转移工具,其良好运作离不开投机者的参与。
  从交易形式来看,金融衍生产品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绝大多数的期权和期货交易属于场内交易,拥有标准化的合约,可以对冲平仓,是一辆随时可以中途下车的火车;远期和互换属于场外交易,双方单独协商,签订协议,到期必须交割,是一架上去了就一定要坐到目的地的飞机。
  中国金融衍生品蹒跚起步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国内金融机构对这类投资的态度是慎之又慎,才侥幸逃过了一劫。
  据(,)北京分行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境内的金融衍生品还比较基础,除了期货和期权等场内交易以外,商业银行为企业对冲风险提供的场外非标准化协议一般包括利率掉期、货币掉期、远期结售汇等。
  “而境外商业银行游说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国内目前存在的很少。首先是在监管上过不了关,二是国内没有这方面的实际需求。”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上海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就是最基础的金融衍生品,目前除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外,境内的中小股份制银行基本上也不涉及。
  而之所以出现前面的企业和个人的惨痛教训,主要是我们对金融衍生品的不了解和相关监管措施的缺位。
  据银监会介绍,我国机构客户的衍生产品交易主要通过与境内银行交易的方式进行,境内银行与机构客户交易衍生产品后,再与非境内注册机构进行“背对背”平盘交易。对于境内银行而言,这并非完全无风险的中间业务,银行同样面临着衍生产品市值变化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境内外交易适用法律不同的风险和声誉风险等。此外,在非境内注册机构营销人员的推动下,机构客户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交易衍生产品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高杠杆、过于复杂化、缺乏透明度的衍生产品,有的甚至严重脱离了机构客户的真实经营需求,进而酝酿风险。
  从严风险控制
  资料显示,2008年(,)、(,)、(,)等企业投资亏损合计上百亿元,国资委初步统计23家央企亏损高达数百亿元。其中东航衍生品亏损就高达62亿元,几乎是其2008年全部的利润。多家国企曝光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巨亏之后,国资委开始全面清查并对国企套保进行了严格规定。
  8月5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机构客户交易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通知》,对金融衍生品场外交易从严监管。此举旨在规范银行金融机构与机构客户在衍生品交易的资质以及销售等方面的行为,强调衍生品交易的需求真实性和风险承受的适宜性原则。
  记者近日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一份名为《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管理办法》的文件正在由央行金融市场司牵头制订。《办法》将针对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全面监管,并引导参与机构有序推进金融衍生品的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则认为,我们不能因为金融衍生品本身具有的风险而否定它的价值,而要加强监管,提高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透明度,强化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利用金融衍生品减少投资与经济中不确定性。因此,必须积极发展风险可控的场内金融衍生品交易,尊重企业、金融机构之间自发的、行之有效的自主金融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境内机构客户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境内人民币衍生产品缺乏,难以满足机构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使得机构客户选择了与境外市场风险指标挂钩的复杂衍生产品,引入新的境外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机构客户对衍生工具的正确认识、熟练运用能力以及企业内部决策机制、风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开发、客户营销、风险揭示等各环节的风险控制仍需进一步加强。
  金融创新应“回归本质”
  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后,国内市场对场外衍生品的需求方面也呈现出新的变化。
  渣打银行东北亚区金融市场销售总监曾继志表示,目前,客户对衍生工具的需求已倾向于简单、透明、流动性较好以及期限上更为短期的产品。
  “面对境外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由于国内缺乏足够强大的定价模型,难于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因此中资银行是能不碰就不碰的。”上述中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对于企业来说,选择衍生产品的理由永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匹配暴露的风险敞口。“这就要求投资者对衍生产品的特性以及暴露的风险敞口都非常了解,选择的产品必须匹配其风险敞口。”渣打银行金融市场销售部全球总监大卫?卡尔表示。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在选择金融衍生品时,要事先充分考虑三大要素:一是投资标的,二是收益风险匹配,三是产品的市场流动性。不要等到出现巨额亏损以后,才大梦初醒。
  名词解释
  金融衍生品
  所谓金融衍生品 (Derivatives),是指从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其共同特征是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具有杠杆效应,结算通常用现金差价的方式结算。这类交易的另一个特点是通常放在资产负责表外计算,因此盈亏都不会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的难度和成本。
【作者:黄竞仪 来源:】
(责任编辑:苏白)
08/13 07:2508/13 01:0508/07 07:3308/06 15:2208/06 03:5608/05 09:5408/05 04:1208/05 02:40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中国金融衍生品百人论坛 选出自己喜欢的金融大咖
11月5日由大金网、中国贵金属研究院等国内专业运营机构联合发起,嘉盛集团、ADS达汇、登富特集团、GKFX捷凯金融鼎力赞助的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金融大咖秀”圆桌,邀请到近百位专业人士现场为广大投资者分析未来行情走势、解读行业热点、分享交易心得等与投资和交易息息相关的热门话题您可以提前报名领取入场邀请函现场听会,或登记索取论坛现场视频和会后特刊《中国金融衍生品百人论坛风云录》,获得100人论坛专业人才共筑研究成果的投资宝典。以下是来自全国各地报名参加11月5日“金融大咖秀”圆桌讨论的行业专家,请为自己喜欢和关注的老师投票,您将与他们在论坛现场见面交流!序号专家姓名投票序号专家姓名投票1蒋涛为他投票37时旭为他投票2刘逆为他投票38王金传为他投票3段云强为他投票39金易天为他投票4张果彤为她投票40王渊渊为她投票5史强为他投票41王鹏为他投票6侯勇强为他投票42陈志文为他投票7蒋钰锟为他投票43金礼钦为他投票8周维为他投票44刘瑞强为他投票9王洋为他投票45叶大干为他投票10宗校立为他投票46王亮为他投票11仰鹏为他投票47吴鹏为他投票12栾雪为她投票48韩飞为他投票13夏国锋为他投票49王留生为他投票14崔宏毅为他投票50景良东为他投票15柳英杰为他投票51齐仲龙为他投票16冯帅为他投票52陈海青为他投票17陈泓池为他投票53山海为他投票18薛晓庆为他投票54曹媛为她投票19邵中华为他投票55张锡亮为他投票20凯撒为他投票56卢桂平为他投票21龙少为他投票57裴瑞为他投票22盛文兵为他投票58许亚鑫为他投票23曹向阳为他投票59郁波为他投票24张红各为他投票60章立坤为他投票25张伟为他投票61叶巍为他投票26黄咏为他投票62朱晓炜为他投票27魏军为他投票63杨居谱为他投票28章大卫为他投票64杨春为他投票29崔荣为他投票65仲崇华为他投票30孙本伟为他投票66吴彬林为他投票31曾辉为他投票67陈云为他投票32吴旺鑫为他投票68龚银为他投票33李兴淼为他投票69李莜阳为他投票34黄永权为他投票70邹梦为他投票35唐嘉俊为他投票71高俊程为他投票36向佐中为他投票72邓雄为他投票论坛当日的12个圆桌议题将从以下备选议题中,通过用户投票最终确定。您可直接进入投票页选择最关心的投资议题。人民币圆桌——从低估到贬值日元圆桌——日元会加入贬值大战吗?贵金属圆桌——探究国内贵金属交易之路股票指数圆桌——谈指色变……邮币卡圆桌——收藏圈中的宝藏全球监管政策圆桌——投资者的保护伞EA交易圆桌——程序化交易才是王道?投资者教育圆桌——交易商的责任剥头皮圆桌——想剥就剥女性交易员圆桌——投资圈中的花木兰投资者代表圆桌——想说赚钱不容易商品货币圆桌(澳、纽、加)——一起来痛打落水狗吧!黄金圆桌——不再安全的安全资产原油圆桌——真的会跌倒20美元一桶?大宗商品圆桌——国际新形势下如何看待大宗商品需求比特币圆桌——赶一把潮流软件商圆桌——让交易越来越便捷培训服务圆桌——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新兴市场圆桌——新兴市场还火热吗?P2P行业圆桌——泡沫即将破裂?贵金属分析师圆桌——鱼目混杂中如何找到好分析师培训师圆桌——学生听话吗?另外,本次现场参会的来宾还将免费获得论坛会后特刊《中国金融衍生品百人论坛风云录》,内容方向包括:1、外汇、原油、贵金属等投资品种的2015年末走势总结及新年展望;2、金融投资交易的切身感悟;3、金融投资交易的理念和技巧应用;4、海外各国监管政策对中国投资者的保护意义的分析及解析;5、海外各国监管政策的深度解析;6、投资者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提示;《风云录》收录内容均为出席论坛的成员专家独家原创研究成果。风云录中还将刊登圆桌议题的精华内容汇总。11月5日论坛基本信息主办机构: 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组委会承办机构: 北京易德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论坛时间: 日(周四)全天活动地点: 上海宏安瑞士酒店三楼达沃斯厅(上海静安区愚园路1号,南京西路口)论坛形式: 多主题、连续进行的圆桌讨论方式进行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likai]
热门搜索:
单手插兜耍帅,不时撩发尽显甜美范。
九月新学期,上海小学一年级和初一的学生都将不使用沪教版教材。
苏州是一个让人憧憬的旅游胜地!
天气变化多端,唯有书香不变。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暨“金骥奖”颁奖盛典11月上海隆重召开_市场新闻_新闻_
站内搜索:&&
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暨“金骥奖”颁奖盛典11月上海隆重召开
&汇聚专业人才&展示专业能力
助力金融机构&服务投资大众
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暨&金骥奖&颁奖盛典将于11月5日(周四)在上海宏安瑞士酒店三楼达沃斯厅盛大开幕。本论坛由大金网、中国贵金属研究院等国内专业运营机构联合发起,由嘉盛集团、ADS达汇、登富特集团、GKFX捷凯金融鼎力赞助。论坛专注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研究,探索发展思路,解读市场热点,提供培训与教育,以促进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为宗旨和目标!
现场将预留60位个人投资者名额,您可提前报名领取入场邀请函现场听会,或登记索取论坛现场视频和会后特刊《中国金融衍生品百人论坛风云录》,获得100人论坛百位专业人才丰富而精彩的投资宝典。&
11月5日论坛基本信息
主办机构:&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组委会
承办机构:&北京易德融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机构:&汇商传媒、日报
论坛时间:&日(周四)全天
活动地点:&上海宏安瑞士酒店三楼达沃斯厅(上海静安区愚园路1号,南京西路口)
受邀嘉宾:&中国金融衍生品行业专业人士
论坛形式:&多主题、连续进行的圆桌讨论方式进行
官方网站:www.cfd100.org
&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介绍&
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是为金融从业人士而设立的展示及交流平台,是金融投顾、培训师、分析师、交易员等行业中坚力量的常设机构。
论坛设有官方网站,内容涵盖金融衍生品行业的动态信息和成员嘉宾的研究成果。
论坛创立金融衍生品行业专业品牌奖项&金骥奖&,评选年度专业人才和优秀机构。
论坛官网将直接对接金融行业人才数据库,服务专业人才,展示专业能力。
论坛每年举办&中国金融大咖秀圆桌&活动,现场将颁发&金骥奖&年度专业人才和优秀机构奖项。&
论坛每年推出金融衍生品行业特色刊物《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风云录》,展示论坛成员的研究成果和圆桌论坛的议题成果,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大众投资者!&
&金骥奖&是中国金融衍生品行业的专业奖项,在每届论坛活动现场颁发奖牌,设有专业人才和优秀机构两类奖项!&
中国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暨&金骥奖&颁奖盛典将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出席,论坛以新颖独特的连续圆桌议题讨论的方式展开,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论坛议题丰富多彩,从投资大众的需求出发,由投资大众最终选定;
云集各类专业嘉宾,纷纷组队上场,为金融衍生品行业呈现饕餮盛宴;
金融行业品牌奖项,对行业同仁的辛勤付出给予认可和嘉奖。
论坛圆桌讨论嘉宾将通过财经媒体主编的推荐、专业人员自荐、组委会邀约确认出席,目前已在陆续确认中,委会欢迎专业人士积极自荐。
金融行业大咖秀从金融衍生品100人论坛暨&金骥奖&颁奖盛典开始。本次活动因您的参与和出席而更加丰富完美!
参与圆桌讨论或现场参会,请直接拨打电话张女士,或加QQ
*本次论坛特别鸣谢媒体:期货日报、和讯外汇、汇商网、友财网、汇誉财经、外汇TV网、方舟财经、FX168财经、外汇通、汇通网、环球外汇、市商网、数汇金融、汇金网、大众理财顾问、经济+金融衍生品杂志、道福斯、小牛财经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