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汉服爱好者,汉服与传统文化化爱好者,我感觉我是一个失败的汉服与传统文化化推广者,因为今天穿汉服的我碰见一个

汉服爱好者齐聚武平 展示传统文化之美
新闻综合频道 > 新闻联播 > 正文
发布人员:黄*慧
发布时间: 20:12:41 播放:次
<input type="hidden" class="input" id="code3" onMouseOver="this.select();" value='' size="43" />
5日,来自龙岩、永定、武平三地的50多名汉服爱好者来到武平博物馆、中山古镇、梁野山等地进行采风活动,他们身着汉服,用优雅的姿态演绎“汉服之美”,向各地游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国庆佳节增添浓浓文化氛围。
您可能还喜欢 [] 相关视频
我来说两句
*文明上网 文明评论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汉服爱好者穿汉服祭奠屈原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字体:&nbsp &nbsp 】&【】&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3元/月
6月1日,海口端午祭祀屈原活动现场,大学生们的汉服秀。
端午祭祀屈原活动古乐器表演。
海口端午祭祀屈原活动现场。
悠扬古琴声中,来自海口及周边地区的数十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双手作揖,以古代祭祀礼仪来祭奠屈原。6月1日上午,海口市万绿园绿荫如盖,一场仿照古代的祭祀典礼在此举行。除了祭祀人员,更有不少爱好者穿上各个朝代五颜六色的华美服饰游园赏景,引来不少市民前来围观,惊叹仿佛&穿越&回古代。
□南国都市报记者 许欣/文&&&陈卫东/图
来的都是传统文化发烧友
前来参加活动的&汉服控&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到中年人、老年人都有。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他们的汉服有些是从网上购买的,也有不少是量身定做的。其款式有:玄端、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等十多种。
几位身穿黑色镶红边汉服的男子引领祭祀,他们表情严肃、举止庄重。
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荣是活动召集人之一,他说,身穿汉服参加祭祀典礼者有80多人,他们是通过论坛和QQ群自发集结的。
李荣说:&穿汉服可以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更有感染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期待通过汉服这种媒介,让古人和现代人进行一次关于文化的对话。&
排练一个月表演舞蹈
祭祀结束后,还有数十名来自本省各高校的汉服爱好者表演了名为《礼仪之邦》的舞蹈,演示了古代礼仪。据了解,此前他们曾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排练这一节目。
&您手中的乐器是什么啊?声音好奇妙啊。&一些游客好奇地问在现场奏乐的一名峨冠博带的中年人。叫卞家森的演奏者耐心回答,捧在手里吹的这种乐器叫埙,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另一种需端坐弹奏的乐器是古琴,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有数千年的历史。
还有8名海南本土书法家现场挥毫书写屈原名作《离骚》并免费赠送市民。
留学生从美归来参加活动
今年19岁的张荔晶身穿一件襦裙惊艳亮相。她现在美国留学,趁放暑假回海口探亲,在网上看到了祭屈原迎端午的活动介绍,当即决定参加。在家人支持下,她做了充分的准备。出发前,妈妈还亲手帮她盘了个唐代仕女的发型。&到国外学习期间,才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张荔晶说,她身边有不少来自于韩国、日本的留学生都在主动学习汉语。身为中华儿女的自己,没理由不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穿汉服上街曾被当成韩服
参加&祭屈原迎端午&活动的汉服爱好者中,来自本地高校的学生占半数以上。他们讲述了很多与汉服有关的故事。比如说,今年清明节那天,这批大学生曾穿上心爱的汉服在海口得胜沙步行街游玩。当时也有不少人误以为她们穿的是韩国服装,还有人问她们穿的是不是日本和服。这让她们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开始只是感觉这种服装漂亮,才穿在身上。现在一穿上汉服,内心就感觉特别自豪,逐渐产生出了一种使命感,悠久美丽的汉服是民族不可遗忘的宝贵财富,我们展示的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李宗阳说。
围观者惊叹&穿越&回古代
活动吸引来很多围观者和摄影爱好者,不时有人惊叹有&穿越&回古代的感觉。还有人误以为这是在拍电视剧,看了半天才知道这是为祭祀屈原。活动召集人李荣说,千万不要把这种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当成封建迷信活动。&我们是想通过传统的祭祀典礼,让现代人感受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李荣说,之前他曾听成年人谈论&端午节不就是吃吃粽子吗?与屈原有什么关系?&听到这话,他感到非常痛心,希望唤醒更多人,把丢失的宝贝找回来。
(原标题:帅哥靓妹穿汉服祭屈原迎端午)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2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新闻排行榜
历史上的今天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备案号: 药品信息服务证
文网文[2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新网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从2007年读&明朝那些事儿&,开始对明史感兴趣,然后不可避免的了解到了之前虽然知道但被忽视的清初"剃发易服"事件,从而开始喜欢汉服,曾经看过一个帖子,把汉服爱好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文化艺术爱好者,第二类是汉名族主义者,第三类是国学人士,这么说来,我算是第二类吧.接触汉服也算不短时间了,不可否认,这几年汉服的发展还算不错,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汉服运动的队伍中来,但正如汉服参与者的一二三类一般,因为大家的初衷不同,所以感觉汉服运动一直在做一个量的积累,但因为目的不明确,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汉服运动到底是要干什么,虽说大家有个响亮的口号"华夏复兴,汉服先行",但太空洞,且太渺茫.所以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小小的见解,希望能对汉服运动的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一、明确目的 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汉服复兴到底是要干什么?大家会说,是为了华夏文化的复兴,那么我们是不是真要所有人在所有场合都穿上汉服来工作、生活、娱乐呢?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没有剃发易服,汉服顺利发展到今天,也不会再作为日常服饰出现了,日韩就是例子,它们可没有被剃发易服,但它们的传统服饰也只是作为民族符号保留了下来,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至今还穿着民族服饰过日子,即便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年轻人也是T恤牛仔。所以,我觉得,全面恢复汉服是不理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1、首先得让国人尤其是汉人知道,我们是有民族服饰的,那就是是汉服,而不是旗袍马褂,甚至什么唐装,汉服不是汉朝服饰,不是古装,而是我们汉民族的民族服饰,这是最基本的目的,也是第二个目的达成的前提,当然这一点大家一直做得不错;2、推广在传统节日、毕业典礼、生日、婚礼、丧礼、、祭祀、国庆(虽非传统节日但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等时刻穿汉服,让大家切实的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去,这才是真正的汉服复兴的目的,那就是营造最好的传统氛围,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复兴,所以说汉服复兴是、也只能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这就是我们发展汉服的目的。  二、去繁从简 现在参加汉服运动的人很多,每个人自己爱好的样式也不同,经常看到汉服爱好者聚会的场景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有的穿着深衣,有的穿着曲裾,有的穿着褙子,反正各种样式的都有,给人的感觉就是乱,各种乱,汉服爱好者自己倒没什么,关键咱们是在宣传汉服不是?外人一看,眼花缭乱,还能起到什么宣传作用?很多汉服爱好者犯了贪多嚼不烂的错误,认为所有人都有必要去了解所有汉服,这是错误的,大家可以看看日韩(我特别讨厌日韩,但其民族服饰保留经验值得借鉴),它们的韩服、和服,男女基本各只有一个样式,简洁易记,便于推广。而汉服呢?在大家不遗余力的推广之下,至今很多人对于汉服到底是什么样子还没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或者说印象就是乱七八糟,这就是汉服运动最失败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我们最好能挑那么一两个样式,便于大家认识、记住的样式来集中力量推广,比如男式的,可以以朱子深衣为主,传统气息浓厚,也符合平常人对汉服的固有印象,其他的比如什么圆领啦、短打啦、曲裾啦,都暂时由爱好者自我保留,但宣传上就先放一放,这样我觉得应该更利于汉服的推广发展。  三、注重细节 我觉得虽然大家制作了很多很精美的宣传图片、视频、漫画等等,但真正汉服穿到人身上的时候,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宣传片里长得那么好看,所以,很多现实照片,说句实话,惨不忍睹(不要拍我,实话实说),有些男士,头发乱七八糟,油乎乎,然后穿着一身不太合体的汉服参加活动,有些女士呢,长得怎么样就不说了,发型奇形怪状,五颜六色,我说您这是宣传汉服呢还是黑汉服呢?当然,汉服毕竟是要穿在每个汉人身上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长得像模特似的,但一些细节还是该注意的,第一、衣服必须合体,我觉得衣服如果不合体,神仙穿上也不会好看;第二、男士最好带上帽子,因为说实话,现在让男人蓄发已经不可能了,而现代人的发型,不管平头、板寸、中分、偏分,都跟汉服的氛围格格不入,所以大家最好能够戴上帽子,个人推荐方巾;第三、女士最好把头发整的收敛一点,不说跟古人似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但起码老老实实扎起来,别乱七八糟的;第四、鞋子问题,我也没想好鞋子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总感觉皮鞋帆布鞋啥的还是没法跟汉服搭配,日本人的木屐不错,但是咱么中国好像只有靴子,不便于推广。  四、摈弃仇恨 这一点,主要是对像我这样的由民族主义进入汉服运动的同袍们说的,现在很多民族激进主义者,动辄要血仇血报,屠尽满人啥的,听着就挺血腥的,这哪是汉服运动的宗旨?满人入关确实血流成河,但那毕竟是四百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满人没必要为祖先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吧?我们强调牢记历史,主要是为了吸取教训,唾弃那些屠夫,避免民族屠杀再一次出现,而非为了以牙还牙,制造仇恨  这就是我的几点建议,希望大家能够多提意见,最后祝愿汉服重新回到汉人的身上,再次成为我们民族骄傲的服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说的不错,虽然我不是汉服爱好者,也给顶一个。
  这么长啊。。。。看不下去了。。。。顺便说下。。。。。。。。好想穿汉服!!!!!!!  
  自己顶个
  汉服之殤!  
    朱子深衣  是不是比较符合大家对汉服的印象?  这是我觉得最适合推广的男式汉服  但这位帅哥就因为没戴帽子  现代的发型与汉服还是有点不搭
      还是朱子深衣  戴上了方巾后  是不是显得没那么突兀了?  所以推广汉服的过程中,男子最好还是戴上帽子  毕竟现代人的短发缺失不太符合汉服峨冠博带的风格  且短发着汉服容易被人误解为和服
      这就是文种所说的油乎乎的头发  这究竟是推广汉服,还是毁汉服?  所以,男子们,戴上帽子吧!
      汉服运动,精神可嘉  可是如此混杂的样式聚在一起  只能让非同袍们感觉乱起八糟  起不到推广汉服的效果
      这样是不是就显得好多了?  所以,集中力量推广一两种大家都认可的、易位普通人辨识的汉服  是目前汉服运动的当务之急
  希望可以为汉服运动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觉得最大的硬伤就是汉服制作的太劣质,比如度娘汉服吧里搞的轰轰烈烈的活动,抬出来的照片,一看就觉得很劣质,给人感觉轻飘飘会拉丝的那种,像一次性用品,可能是因为没有资金吧,劣质的看起来真的缺少美感。  另一方面式样太少,外界看起来老是白衣红边,神马花纹啊,颜色啊的都没。  还有汉服复兴不能拘泥条文,怎么做好看就怎么来,精髓在就行。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致力复兴中华传统服饰 走进东莞汉服文化圈_新浪东莞
致力复兴中华传统服饰 走进东莞汉服文化圈
东莞时间网评论
  东莞时间网讯 为了搜寻优质的汉服卖家,我们在淘宝上寻寻觅觅,以为在这个城市想找到一个皇冠级别的汉服卖家简直手到擒来,毕竟工厂云集,近水楼台。
  结果大失所望,也可能是我们搜索有漏洞,总之呈现的结果是寥寥无几,后来和这个城市的汉服爱好者聊天,才发现不是我们手拙,就连他们自己,都没寻到一家真正合心意的。“我们找会做衣服的会员朋友自己设计自己做。”如此DIY的流程,已经让我们有些吃惊。
  而关于东莞的汉服爱好者们的组成结构又让初做调查的我们再次惊讶。
  不像大城市里有规模组织强大的汉服爱好机构,那些庞大的机构就连分支都是高高在上的模样,东莞汉服爱好者们似乎和这座城市一样,有点默默无闻,狂热是心底的,就连心酸都是心底的。记者在召集爱好者们前来表演和接受采访时,本以为大多数会是学生,或者衣食无忧时尚活泼的白领们,结果大相径庭,深入调查的记者回来告诉我们,“大多数都是工厂员工啊,他们都不能旷工来拍照。”有点五味杂陈,在这个城市坚持着汉服文化的一群人,也正是支撑起这个城市最基础的一群人,是标志,是梦想。
  在面对这种和大城市截然不同的局面时,我们或许才第一次真正好好地看见了东莞这个城市的真心和包容,当然,也是有那么一点点心酸的。
  “也不是没有白领,”组织者说,“就是相对大城市较少,他们放不开,不好意思表演,也不好意思在街上走来走去。”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不是就是“不够爱”,或者,“压力大到都不知道自己要爱什么”。龙应台不是有一段话吗?“当我们离开少年那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后,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我想,这些热爱着汉服愿意穿着它们在工厂请假四处去表演去推广的人们,许是用自己的热爱将少年期无限期地拉长,再拉长了。
  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那个让“中国风”变成流行元素的歌手不就是马上要当新郎的周杰伦吗,说起来,他和方文山倒真是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做了一件极有推动力的好事,他的少年期,也是蛮漫长的。
  祝他新婚快乐吧,也祝他婚后还是一个快乐的老少年。哎,好像有点跑题。
  走进东莞汉服文化圈,或许和你想象的不大一样
  穿上汉服仅仅是一个开始
  每一座城市都在标榜自己“宽容”,因为只有宽容,才成海纳百川,才能厚德载物。每个人都不愿被说小气狭隘,因为小气狭隘并非美德。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座城市,宽厚是他文明的高度。
  当我们看到一些人羽衣飘飘走过街头,他们的古典风范,与我们生活的城市背景形成鲜明的落差,&我们可以欣赏,也可以诧异,或熟视无睹,但不要嗤之以鼻。他们只是一群汉服复兴运动的推广者,他们身上的衣服不是日本和服,也不是韩国的汉服,而是我们曾经消失了的华夏民族的传统服装,他们称之为汉服。
  他们基本来自一个叫东莞汉服社的民间社团,该社自2007年底成立至今,已发展有群员950多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100多人,这个规模和发展速度,在全国汉服社团中,估计可排在前十名。
  在我们这个到处充斥着西方文化的工业时代,在东莞这个务实的城市,他们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理想主义者,以极大的勇气和热爱在为复兴民族文化而努力,不仅宣传汉服,还举办多个活动与讲座,传播知识和正能量。他们有学生,有白领,更多的是工厂里的年轻人。他们在东莞汉服社这个圈里,在传统文化的学习滋养中,有了精神寄托和文化信仰。而他们身上穿的汉服只不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或切入点。
  在全国或可排前十名
  现在该社有社员950多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100多人
  说起东莞汉服圈,绕不开他的发起人、东莞汉服社社长冯超杰。这位从事软件维护的理科男,对历史和传统文化非常痴迷。小学二年级就背起了艰涩难懂的古书,有了对传统文化的开蒙,中学时还立志要当个历史学家。但大学却上了计算机专业,因此只能把课余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研究历史和传统文化。
  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与会各国领导人穿“唐装”合照。此后许多人甚至一些官媒把唐装称呼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引起广泛争议,并催发汉服复兴运动,这一年冯超杰正好读到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得知世上还有陪伴了华夏民族近4000年的汉服,感慨,“岂曰无衣”,并以此为网名,把研究方向转向了古代服装的研究上来。
  毕业后的冯超杰来到东莞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那时汉服复兴运动已经在全国各地都有一定影响,于是冯超杰便起了招朋引伴的念头,到汉服网发帖,寻找东莞同好,结果没人回应。此后又在网上找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是“知音难求”。他当时想在网上买件汉服来穿,却找不到合适的,不仅贵,且基本“不科学”,都是些影楼装。一气之下,他决定自己设计,还跑到广州和中山等布料市场买布料。卖完布料,做好裁剪图后,找人做,又遇到了新的困难,“那些老板要么觉得复杂,不敢接单,要么认为是寿衣,觉得不吉利不做。”冯超杰说,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于是萌生宣传汉服,弘扬传统文化的理想。
  2007年,冯超杰先后找到了“玖伍贰柒”和&“泪零”两位东莞“汉友”,并在三人努力之下,建立东莞的汉服论坛,招兵买马,策划活动,扩大队伍。“当时国内流行祭拜名人的活动,三人思来想去,东莞可以祭拜的就是袁崇焕了。”冯超杰说,日,8名汉友,连同广佛深圳等地赶来的10名“汉友”,前赴袁崇焕庙,并得到了南方都市报报道。
  尽管当时因为没有经验,服装不是很艳丽,也没有很好的照片,对外宣传效果不理想,但“东莞汉服社”在当天成立,成为东莞汉服圈一个里程碑事件。当时冯超杰严格按照古礼进行祭拜,从祭拜的神态、举止、程序都力求符合历史,祭文也是他亲自写的文言文祭文。
  此后,凡有传统节日,冯超杰等必组织活动。他们着汉服,坦坦然,行走于现代都市。农历三月上巳节去植物园郊游,端午节去看龙舟,七夕节拜牛郎织女, 中秋节拜月,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等,一些机构的重要活动,他们也会积极主动联系,通过义务的传统文艺表演扩大汉服社的影响力,比如东莞文博会、东莞南国书香节、莞香节等大型活动都有他们的飘飘身影。
  为了搞好每次活动,他们都不辞辛劳,尤其是每年三月三上巳节,天气及其不稳定,常常让冯超杰抓狂。2009年在植物园活动时,前天夜里狂风暴雨不断,他整整一个晚上都盯着卫星云图看,终于在上午六点时,云图上的云雾慢慢散开,雨也停了。去年在松山湖,上午一度有两三个小时无雨,所以从东莞、惠州、 深圳各地来了100多汉友,结果中午又下起暴雨,他们被困在湖中亭子里,直到湖水上涨,快要淹没亭子时才不得已停止讲课,冒雨回去。他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1点了。
  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和付出,2013年的时候,东莞汉服社在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登记,从此有了“合法”的身份了。现在该社有群员950多人,经常参加活动的有100多人,冯超杰表示,东莞汉服社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全国汉服社团中,估计在前十名。
  爱好者以厂工为主
  学生和白领的比例在增加,
  但工人占比例仍是最多
  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汉服社团,其成员基本以学生、白领为主,而东莞则以工厂里的年轻工人为主,这或许是东莞特色吧。
  冯超杰分析说,东莞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又是制造业名城,有“世界工厂”之称,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汇聚在这里,基数很大。此外东莞本地人比较低调保守,尤其是白领等,思想比较成熟稳定,对新事物,尤其汉服这样比较独特的着装,接受时有些顾虑,而工厂里的年轻人,思想上和生活上比较单一,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尤其是女孩子,觉得衣服很漂亮,又有一个学习、娱乐、交友的圈子,精神有所寄托,更容易对汉服产生兴趣。
  “当然,近年来因为东莞产业升级,尤其是机器换人之后,东莞工人减少了不少,加上汉服和传统文化开始慢慢被接受,学生、白领的比例在迅速增加,已经超过了40%了,但工人所占比例还是不少。”冯超杰补充说。
  据该社副社长高瑛婕介绍,这些女孩子对汉服的兴趣很高,也更愿意不计报酬地付出。2014年7月份东莞文博会期间,她们提前主动联系了主办方,获得了上台演出的机会。那三天中,她们15个女生提供了多场精彩的表演,影响很大。但背后却是她们不计报酬地艰辛的付出。“那三天中,很多女生特意请了假,她们不仅要被扣工资,来往车马费也要自掏腰包,其中大多数还是在较远的镇街上班。”高瑛婕说,表演期间,因为人数不够,她们都马不停蹄,一刻不得休息地台上台下穿梭,尤其汉服表演那场,为了节约时间,每人身上都披着好几套不同时期的汉服,每走下台,基本是边走边脱,边改换发型转身又上台,以至于观众对她们换装速度表示惊讶。结果每次表演结束,她们在后台都横七竖八地或趴或缩着睡着了。
  此外,她们还经常要根据场地临时调整、改编舞蹈,常临时简单彩排一下就上场,“因为我们不愿意给观众千篇一律的表演。”高瑛婕说。像去年的香博会和图书节就是这样的。她们的一位在常平打工的汉友,早上六点上完夜班,就坐车到市区表演,下午表演完又坐车回去继续上夜班,中间只能在车上睡一会儿,“所以,我们一般活动都会调整到星期天,也不建议他们请假,除非一些在工作日举办的重要活动。”
  因此,很多活动,高瑛婕都亲自上阵,自己宁可累点,也不忍心“伤害”这些可爱的汉友。而她自己原本是一个文员,现在在汉服社负责表演和外联等工作, 为了传播汉服文化,半年前把工作给辞掉了,“因为汉服社没有一个专门的人来管理是不行的”,并且把与汉服有关的香道、茶道表演,汉服设计制作等都学了个遍,以应对不时之需。
  弘扬传统文化才是目的
  没有文化内涵的汉服展示,
  顶多是一场服装走秀而已
  回想其第一次穿汉服出街的情形,冯超杰说,当时心里很害怕,很忐忑,尤其遭到家人的不解和邻里的嘲讽,甚至有人把他当日本人、韩国人看待。现在汉服已经融入他生活,他上下班,挤公交,在家里,一年四季都穿汉服,不穿还不习惯。对此高瑛婕也表示,现在穿汉服出街,都觉得很自然,甚至理直气壮的,与汉服融为一体,很多人都说她能穿出一般人都没有的感觉。
  这或许得益于多年来东莞汉服社对汉服和传统文化不遗余力地传播,“现在很多人看见我们,都会说,这是汉服,这让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冯超杰说,汉服只是切入点,弘扬传统文化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从东莞汉服社创立以来,包括汉婚礼、开笔礼、拜师礼、成人礼、古琴表演,古代歌舞、曲水流觞、投壶射艺表演等等各类与传统有关的活动,他们都策划过,举办过,还会在圈内圈外举办各类讲座,讲述传统文化。以2014年为例,他们举办过三月三的上巳节、在可园国学讲座、汉服进学校系列活动、东莞文博会 开笔礼、七夕节汉服制作学习讲座等。
  其中,三月三是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也类似于大清洁,并有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等活动。如果没有汉服社每年的活动和媒 体对他们的报道,在东莞,知道这个节日的人会更少。而七夕本是乞巧节,是女孩学习针线等技艺的节日,如今被商家活生生弄成东方情人节。为了普及传统文化和节日,纠正误导,每到传统节日,东莞汉服社都会举办大型活动,三月三时候,他们会邀约去大自然中,或有玩,举办一些传统游戏,或踏青倾听春天的声音,或讲读古代文化。乞巧节时候,会组织女生学习针线,做些汉服或香囊、手巾等工艺品。有一年七夕,有婚恋交友网站找到冯超杰,希望合作,但被他拒绝了。“我们不搞那些为发展情侣的交友活动,还是围绕传统文化做事。”冯超杰说。
  冯超杰是理科生,却以古代读书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抚琴、写古诗、画画、品箫、吹笛、下围棋……提升自己的气质,也不断给汉友没讲授传统文化知识。 “没有文化内涵的汉服展示,顶多是一场服装走秀。没有外在形式的文化活动,最多是一番高谈阔论。我们会研究古代礼节,玩投壶、喝黄酒等传统文化活动,也会让汉友学习琴棋书画印等传统艺术,让他们由内而外,提升气质,这样他们穿汉服会更好看。”冯超杰说,有几次他们为了宣传,也让一些大妈和土豪穿汉服,结果发现,真心不好看。
  来自湖南浏阳的&“随风”是企石镇一家工厂的材料工程师,他通过网络找到东莞汉服社,并在2012年三月三参加上巳节的时候,发现那里的活动不是简单的玩玩而已,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便入了社。“加入以后,慢慢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了,就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没事就去了解,每次活动只要有时间就参 加。”“随风”说,他还加入了射箭组和摄影组,并心甘情愿为汉服社服务。去年七夕,忙得太晚了没车回企石,还在车站住了一个晚上。
  延伸阅读
  汉服兴衰记
  汉服,更严谨的称谓应为“华服”。公认的中国冠服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夏商以后,至周代渐趋完善。春秋战国时期的曲裾深衣、魏晋人的笼冠、宋代的圆领大袖袍衫……虽然差别较大,但端庄、秀丽的格致始终保留。但到清朝时期,满族统治者严格地实行了“剃发易服”的政策,无论汉族官军商民,一律改穿满清民族的服饰,否则就将受到严惩。从此,延续几千年的汉民族服饰销声匿迹。(民国时期,尽管有一两次服装改良,如唐装、旗袍、中山装等,但依旧没有挽救活色生香的“华服”)
  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与会的各国领导人以“唐装”合影,导致很多人有意或无意将这种服装称呼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甚至官媒也将其宣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引起了许多人的批评,并催发了后来的广泛而影响深刻的汉服复兴运动。
  2003年,河南郑州人王乐天以“复兴汉服”为目的,穿具有典型交领右衽特征服装上街,被宣传为当代汉服复兴第一人,随后许多人纷纷仿效。汉服运动主张“恢复汉服的华夏传统服饰地位、复兴华夏文化。”此后有人建网站,有人在网上流传汉服设计,并建议教育部统一使用汉服做学位服。主体参与人群以80后和90后居多,中坚力量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华人。其活动场域除组织及讨论活动计划的互联网外,多为大中型城市所在的高等院校、具 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景点、公园等。
  各地“汉服复兴者”组织了多次身着汉服的聚会,主要活动形式有:公众场所穿着汉服、祭拜先烈、传统成人礼(笄礼、冠礼)、参加武术比赛、庆祝传统节日、婚礼、举办知识竞赛、进行汉服宣传活动等。有些汉服复兴在日常生活中也穿着汉服。近年来,汉服推广者也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将汉服和其他传统文化结合向大 众推广,比如2011年汉服春晚和一些反映汉服复兴理念的电视剧等等。
  汉服运动的重要网上基地是汉网、百度汉服吧等网上论坛。近来由于不少城市实体汉服店或与汉文化相关的文化机构、商业场所的应运而生,汉服运动也开始从网络上的热议更进一步地迈向公众的日常生活,不过大众的接受程度仍然是一大阻碍。
  “东莞没有专业汉服售卖,
  我们的汉服都是自己设计制作的”
  冯超杰告诉记者,尽管汉服非常典雅飘逸,尤其女款,端庄、秀丽。但目前的市场不大,一则是现代生活中汉服的需求不大,加上汉服需要有一定文化修养, 有气质的人穿起来才比较有味道。传统的一些汉服确实不方便,不方便穿,尤其礼服,需要人帮忙才能穿好;不方便熨洗,因为布料比较多,一张普通桌子的面积不足以铺平一套汉服。加上一件可能就占了一桶,洗起来也费劲,机洗容易打烂。大部分还比较贵,需要干洗,但干洗一件基本要五十元以上。而对于表演性的汉服需求大些,但因为比较贵,竞争不过影楼装。
  或许因为这个缘故,目前东莞还没有专门制作和销售汉服的地方,网络上的汉服往往与历史不符,常常是一些影楼装或影楼装改造的。因此东莞汉服社的汉友,往往喜欢自己设计、制作,这样一般情况下一套普通的男装200多元,普通的女装300多元就可以搞定。而且为了方便自己的社员,设立还成立了一个制作小组,只要有社员需要,制作组谁有时间,可以为他制作。而对于群里的汉友需要制作汉服,则会建议他参加活动,告诉款式和相关知识,建议她挑选适合自己的款式。如果群员要到淘宝买,可以把要买的衣服截图后在群里咨询。
  曲裾是华夏衣冠体系中深衣的一种。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 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合礼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 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套装。
  襦裙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如果你也想
  做一件汉服
  为了普及一些汉服知识,以及人们对汉服制作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记者特邀东莞汉服社社长冯超杰绘制一件普通汉服的裁剪图,并介绍如何制作一件常用的汉服。
  1,首先,先看图中所示,汉服大体分为五部分,左右衣身,以及内外襟,另外衣领(下图左边未有画出。看图右边的成品图。)
  2,由于汉服是平面裁剪,简单易学,如图所示。
  3,下图左划分了四个部分。
  (1)标有衣宽字样的,是袖子的裁剪平面图。
  (2)标有衣长字样的一端,是衣身的裁剪平面图。
  (3)中间的倒三角形缺口,就是衣领的位置。
  (4)另图中标有“外襟”字样的,是外襟的平面图。
  (5)而图中标有“内襟”字样的,就是内襟的平面图。
  (6)其臂长,身长,腰围等数据,据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数据。可自行度量之。
  4,理解图中裁剪图之后,选购一段布料。分别按图中的四部分样子,裁剪下来。并按图中,虚线的位置折叠成正反两面。然后缝制。
  5,缝制时,注意腋下的位置,制作不好的话,会使汉服穿着不便。
  6,其外是外襟部分,要缝制在右边。才能显得汉服的特点“右衽”。那其内襟当然在左边了。并在左右腋下,缝补一根带子。以方便穿着系带。
  7,如此,衣身部分制作完成。在衣领处,再缝补上一层衣领就可以了。衣领一般要与衣身要有明显的区别。不然的话,就是“和服”的特点之一了。
  此外,衣领的缝补,很重要,汉服的工艺好丑,大体成就于此。一旦衣领没有做好,一件汉服就很难做得好的了。
  汉服之雅致+古琴之悠扬
  “我们是在和古人对话”
  青砖灰瓦,绿萝蔓生,门楣上“绿绮琴院”四个字飘逸俊秀,这就是下坝坊52号,东莞市古琴协会会长王可逊的可轩古琴工作室。
  这个琴韵悠扬、庭院深深的地方也为汉服爱好者所喜,他们经常在这里举行聚会,举办成人礼仪式。而王可逊本人也是一位汉服爱好者,记者采访当天他身上 就穿着一件经改良简化后的汉服,像极了从青松绿泉里走出来的雅士。在王可逊看来,穿汉服、弹古琴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仰慕和回归。
  1月8日,下坝坊的上午异常清静,绿绮琴院里,王可逊老师与广州琴家刘勇刚老师一起焚香品茗切磋琴艺。王可逊说,“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 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琴并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还是一种最抽象、玄妙的高贵意境。如果说,画是描摹的艺术,书是抽象化的艺术,棋是思维的艺术,那么, 琴就是时空的艺术,它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玄妙,与古人通灵对话的伟大。”
  part&&&&回归
  穿汉服、弹古琴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仰慕
  有目共睹,古琴已经从一种相对冷门的乐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据可逊老师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会弹奏古琴的人全国不足百人,而文革更是古琴艺术的一场浩劫,而现在古琴艺术逐渐得到大家的喜欢,其实是传统文化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回归。
  王可逊与古琴结缘始于12岁,那年冬天的晚上,他躺在床上听着有线广播。突然,广播里响起了几声清淡悠远却如天籁般的弦音,那是管平湖弹奏的古琴曲 《流水》。王可逊顿时呆在了那里,他的灵魂也如被琴弦弹抚过一样,变得清澈而富有诗意。从此,古琴梦就在他的心灵扎根了,但真正学琴却是他成年以后。
  2005年,王可逊拜在岭南派古琴大师谢导秀的门下,学习弹奏古琴。短短几年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各种弹奏技法,可以做到刚柔相济,疾缓相间,手随曲动,意随心到,并对古琴的弹奏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如今他已成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音乐(岭南派)的传承人。
  去年9月份,王可逊的“绿绮琴院”正式挂牌成立,成了东莞琴人雅士聚会的沙龙,众多汉服爱好者也喜欢在这里集会,举办成人礼。而王可逊本人也是一位汉服爱好者,记者采访这天他身上穿的正是一件改良简化后的汉服,在他看来,穿汉服、弹古琴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仰慕。
  part&&&&现象
  学古琴的以成年人居多
  一般来说,学习乐器以青少年为主要群体,但奇怪的是,学古琴的人以成年人居多,小孩比较少。以王可逊的古琴工作室为例,教过的学生中只有四个初中 生,其他都是成年人。这点也得到广州琴家刘勇刚老师的认可,在他教授的学生中小孩和大人的人数比大概是二八开。“成年人来学都是因为喜欢感兴趣,完全是为 自娱自乐。”刘勇刚说。
  而在古琴圈子里还有这么一句话,“学古琴,只要喜欢就能学会;只要用心,就能弹好;只要发疯,就能弹精。”所以说只要你喜欢古琴的话绝对能学会,但 要弹好就必须有一些音乐方面的素养和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而这也是为什么学古琴的人成年人居多,孩子不多的原因。“一般小孩学技巧比较快,但往往理解能 力、感受能力比较差,而古琴又是非常讲究感觉的一门艺术。比如《关山月》要弹奏出一种苍凉的感觉,《胡笳十八拍》要有一种母子分离的悲伤等等,可以说古琴 涵盖了人生各种情感阅历,而成年人有足够的人生经历去理解感受这些东西。”刘勇刚说。
  王可逊对这点也非常认可,“古琴弹奏技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以及人生态度的一种超然,并把这种气韵带入古琴中,才能真正弹奏出直达心灵的琴声。”
  琴人王可逊
  除去是绿绮琴院的主人,他还是一位斫琴师
  王可逊不但弹得一手好琴,更是一位斫琴师。就在学琴不到一年之后,王可逊就开始琢磨着自己做一把属于自己的良琴。
  但自己做一把古琴到底有多难?“在我看来就像造一颗原子弹,简直难以想象。”刘勇刚说,造古琴不但需要具备深厚的音乐、文化素养,还要有形体美学的 知识,还必须具备超强的动手能力,“古法制琴简直不可以想象,像唐朝的古琴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还能弹奏,这得多么优良的技艺?”广州琴家刘勇刚说。
  一把琴放在手里掂量一下,优劣就能判断个八九分
  最开始,王可逊没把这事想得有多难,“我那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看琴不就是一块面板、一块底板,再上弦就差不多了嘛。”而且王可逊对自己的动手能力非常自信,从小就爱自己捣鼓东西,玩具都是自己做的,大一点玩猎枪自己弄了块牛皮做了一个子弹夹,结果当地武装部的商店说要拿去卖。正因为如此,王可逊 就一头栽进“斫琴”的世界里,进去了才发现,一切没那么简单,头两三年一直处于失败之中,满屋子都是作废的木料。但王可逊身上就有一股子不服输、不放弃的韧劲,三年之后他终于摸索出一套制琴的方法,斫出了一把自我感觉良好的琴。现在,一把琴优劣如何,他放在手里掂量一下,就能判断个八九分,而音色如何,随手一挥就知,而这种境界的得来就是源于近十年的斫琴生涯。
  到处寻访制琴良材,必须是百年以上的老木头
  在王可逊的斫琴坊里,我们看到乱中有序的工作台,墙上挂满了各种工具,屋子一边堆放着古琴的木料,有的已经初具雏形,而在另一边,摆放着已经制好的 古琴,正在等待漆晾干。据王可逊介绍,按照古法,制造一把古琴得一到两年的时间,有一百多道工序,分为木工、漆工、镶嵌等三大块,而每一块下面还有几十道工艺。
  首先最关键的是寻到良材,做古琴的木料必定得百年以上的老木头才行,油性、胶质尽消,符合“软、松、脆、滑”四个标准,而且要纹理顺直,没有结疤,一般都是杉木和桐木。
  而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木料,王可逊一般一两年就出去搜罗一番,往往是哪里在拆老房子就去哪里。“我曾收了一批广州西关老宅旧木板,因受百年风霜及推拉碰撞,木质极为疏松,再加以良工,其声苍、古、清、透,有老琴音韵。”
  有了良材,斫琴最关键的就是琴腔内部结构的合理安排,往往一线之间,音色完全不同,而就是在没有他人指点的情况下,王可逊完全靠自己摸索,掌握了结 构布局最合适的点,“其实,就是一个‘中’字,传统文化讲究中正平和,古琴也是如此,‘中’是一个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的范围,在这个区域内,音色有细微的 区别,全凭自己的喜好。”
  为可园复制“绿绮台”琴,再过两个月就能交付
  现在,王可逊正在为东莞可园博物馆复制“绿绮台”琴。这中间有一段典故,清末可园主人张敬修建绿绮楼为藏唐琴“绿绮台”,时过境迁,楼仍在,绿绮台却辗转至香港,今已破败,再也无法弹奏。可园博物馆于是请王可逊按照“绿绮台”琴的原型,重新斫制一张。
  有缘的是,广东潮州开元镇国禅寺,寺内藏经阁因2012年大修换下门槛木一段,至少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被王可逊寻访到,用来斫制“绿绮台”,此外他还找来“绿绮台”的原拓片,按照1:1的比例复原形制。
  目前,“绿绮台”琴已经完工四分之三,还需干燥,再有两个月将交付给可园博物馆。
&& (原标题:古韵悠扬 走进东莞汉服文化圈)
| 两男偷窥车震激怒车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服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