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里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品靠谱吗?

银行理财产品真的就保本安全吗?
□记者关菁菁
阅读提示|日前,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出警示,一些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投资理财等机构通过网络渠道或对外开设门店方式,发行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理财计划”,虚假宣传与银行存在各种合作关系,以高收益误导百姓,消费者不要为高收益诱惑而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事实上,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品类繁多,有保本的,也有非保本的,有自己发行的,也有代销的。如果是银行出售的正规理财产品,消费者可以在银行的官网上查询。如果查询不到的理财产品,都并非银行发行,或者代销的产品。
到银行买理财产品也要小心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发出警示并非个例。有时候,甚至于部分银行销售人员也可能向消费者出售一些非银行发行的产品。
据某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些银行的非正式员工为了冲击业绩会向客户推销其他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而这类理财产品并非是银行发行,或者代销的产品。
“投资单位要进行投资理财,就要在银行开立账户,与银行有资金结算业务。但是,并不是说投资单位在银行开立了账户,它就和银行共同推出理财产品了。”该人士坦言,银行机构依法合规为各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投资理财等单位提供正常的开户和资金结算业务,但并不表明为这些单位的产品和营销行为提供任何保证、增信与承诺。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只在银行卖。“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无论是自己发行的,还是代销的,只会通过银行网点、网上银行等银行自身渠道进行销售,不会委托任何金融信息服务、财富管理、投资理财等单位代销。银行销售的正规理财产品,如果管理人是银行,那就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如果管理人不是银行,那就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该人士坦言。 不一定保本,银行理财认准“结构性”
多人选择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是出于对银行的信任,认为银行理财产品靠谱,不会赔钱,但是,对于其他的信息都知之甚少。
有人说,我买银行理财就是冲着它保本安全我才买的呀!怎么能给我亏本?明明说的风险低,保本收益还高呢,怎么到期就成亏损了?亏本了银行肯定得管呀凭什么银行没责任?莫非中了飞单的招?买的不是银行理财?
人家理财经理给你看看说明书,你的嚣张维权气焰立马熄火。因为人家卖给你的产品确实是银行理财产品,而且也确实是保本风险等级,也确实是低预期收益,也确实是当初买时跟你讲的8%,客户经理表示没忽悠啊没忽悠!
可为啥赔钱银行没责任?怪你不看说明书喽,除了理财经理介绍的内容,说明书上还明确写了保本比例为90%或95%,那亏5%~10%不是合情合理吗?理财经理告诉你的是预期最高收益率确实是8%呀。
问题在于收益是可浮动的,还有个预期最低收益率没告诉你呀!那就是-5%或-10%呀!
银行理财不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咋还有这样的坑爹品种来害宝宝!
确实有啊!快记住这坑爹的产品类型叫结构性理财产品。
链接 什么是结构性理财产品?专业的名词解释如下: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
衍生品新型金融产品……有没有很高大上的感觉?那对金融不太懂的大爷大妈和小白宝宝们该如何不被理财经理忽悠呢?
其实很简单记住这三招:看产品的名称中有没有“结构性”三个字,一般银行还是有良心的,会在产品名称中就告诉你是结构性产品了。
如果产品名称不带结构性三个字,那就要看有没有“挂钩标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只有投资范围、投资标的等,不会有挂钩标的。如果产品说明书中出现挂钩标的则是结构性理财产品。
看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不是有两个预期收益率,分预期最高收益率和预期最低收益率,如果收益率是一个范围,例如预期最低收益率为0.5%预期最高收益率为6.5%,则基本可判断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从这三条综合来判断的话,应该就可以确认是不是结构性理财产品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银行理财真的百分百安全吗?这些“坑”你需知道|理财产品|保本|收益_新浪新闻
华龙网4月21日11时03分讯(记者 吴名玲)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郭树清出任银监会主席不足一个月,便已连发七文,并对银行理财等业务发出强监管信号。监管层如此发力推行相关政策,说明了“理财产品”并非平常大家印象中的没有风险或是低风险,而且风险巨大,受到监管层的严厉整顿。那么,对于偏爱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普通市民在购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来防范投资风险?
银行理财产品按受益类型可分为三种类型
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划分有很多种,一般说明书中会以产品的收益类型来划分,可划分为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三类。
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较低,产品到期后,投资者拿到本金和预期收益,此类产品的收益率会比同期限同投资方向投资额的理财产品低,“一般会低2%个点左右”。
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交易的特征有机结合,是我们常说的“结构型理财产品”。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风险比较高,产品到期后本金以及收益部分都不保证,投资者可能要承受本金或者收益亏损的风险。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部分保本的理财产品,比如90%保本,这类产品到期后最差的表现为投资者只能获得初始投资额90%的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净值类及结构类理财产品不要去碰,净值类产品是指没有预期收益率、没有封闭期可以随时赎回、净值定期变动的理财产品,结构性产品通常挂钩股票、指数、黄金等高风险标的,这两类产品的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结构性产品,收益很可能远低于预期值。
如何辨别银行理财产品的真假?
凡是银行理财产品,必有一个防伪编码,放在产品的说明书、或者是合同里。编码叫作——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登记编码,或者是理财登记编号、产品登记编码等等,类似的名字。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给每款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具有惟一性,一般个人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以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
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前先去银行总行官网或者第三方平台比如中国理财网查找验证一下产品真伪。
银行代销理财产品不等于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除销售自己发行的产品外,也会利用本行渠道、人员销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称之为银行代销产品。目前常见的银行代销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及国债等。
在银行代销产品业务中,银行作为代理销售方,发挥营业网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等优势,提供产品的销售平台,所承担的责任与银行自产自销产品有较大区别。
银行代销产品的经营主体分别是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外部机构。因此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的设计、投资、管理等均由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外部机构负责。
银行代销产品是银行为投资者提供的多层次金融服务方案内容之一,使投资者能够运用银行平台,选择其他经营主体的产品,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代销产品时,不能仅依赖于对银行的了解与信任,更要重点考察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经营主体公司及产品本身的情况。
预期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最终收益率的一个估值,并不代表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有时,为了吸引投资人,银行在销售时往往过度强调最高预期收益率,风险提示不足。比如结构性理财产品,这类产品虽然都有一个较高的预期收益率,但收益波动却很大,而且不确定,到期时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很低。
此外,关于收益率的计算方法,不少的投资者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预期收益金=投资金额×预期年化收益率,直接忽略投资天数以及基本天数,而正确的计算公式应该为:预期收益金额=投资金额×预期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基本天数。比如,某银行出售某款理财产品,起售金额为1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投资期限90天,基本天数为365天。如果投资者购买了10万元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金额则是:.5%×90/365=1109.5元。
购买理财产品时是否有“双录”
为规范银行自有理财及代销业务行为,有效治理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问题,银监会于3月30日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销售专区“双录”实施情况专项评估检查的通知》,决定对银行销售专区“双录”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评估检查。
所谓“双录”,是指银行通过营业网点开展代销业务时,需通过录音录像“双录”,记录营销推介、风险和关键信息提示、客户确认和反馈等重点销售环节,以保障客户权益。
因此投资者在柜台办理理财投资业务时,一定要留意理财经理是否给你提供“双录”,若没有这么做,那么理财经理推荐的这款理财产品,多数是“飞单”,存在着投资风险隐患。
(注:本文综合央广网、经济参考报、中国网、扬子晚报报道)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