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栅格数据格式的趋势分析怎么做啊?

基于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与面向对象技术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基于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与面向对象技术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
【摘要】:根据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特点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中使用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和连续快照时空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组织和程序设计方法,以及GIS拓扑数据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高效地实现了地块查询、空间点地价内插计算、地价空间分布的DTM演示、土地级别动态调整等系统功能.还使用栅格趋势探测法解决了一体化数据显示质量较差的问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P274【正文快照】:
1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 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是当前各种GIS中最重要的两种数据模型,在表达地理实体方面各有优势.矢量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紧凑,数据冗余度小,有利于网络和检索分析,并且其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也高,但是数据结构复杂,难以进行多边形叠置分析;栅格数据模型的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先成;杨武年;;[J];国土资源遥感;2008年02期
杨俊;李雪铭;曹永强;孙才志;李党辉;;[J];国土资源遥感;2009年03期
李璐;;[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基茹;[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罗亮;[D];中南大学;2011年
张斐;[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张居峰;[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刘卯钊;[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龚健雅;[J];测绘学报;1992年04期
谈国新;[J];测绘学报;1998年04期
张蓬涛,赵士强,安惠英;[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陈琦,刘建华;[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年02期
杨树强,陈火旺,王峰;[J];软件学报;1998年02期
姜栋;[J];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石瑞年;于雯婕;姚国强;吴彦山;;[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王宁;付梅臣;郑新奇;;[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谭仁春;[J];测绘工程;2005年01期
范大昭,张永生,雷蓉,郭海涛;[J];测绘科学;2005年03期
郑坤,刘修国,杨慧;[J];测绘通报;2005年05期
范大昭,张永生,雷蓉;[J];测绘通报;2005年07期
江岭;汤国安;李伟涛;李鹏;;[J];测绘通报;2010年09期
胡石元;丁玉琦;冯琅;沈大勇;;[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年01期
陈改英,田涛,王怀;[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4期
杨宇博;程承旗;宋树华;;[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红光;李汉荣;鲁强;孙万民;贾俊涛;;[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甘晓辉;舒晓波;李爱新;李芳颢;;[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润涛;[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郑文娟;[D];浙江大学;2011年
肖东升;[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亢孟军;[D];武汉大学;2011年
毕忠德;[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罗德安;[D];西南交通大学;2001年
王思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蒋红裴;[D];中南大学;2001年
董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杨海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琳;[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汤金娥;[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万基茹;[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唐娟;[D];新疆大学;2011年
黄森林;[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宋志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高博;[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张雷;[D];浙江大学;2002年
傅顺强;[D];浙江大学;2002年
陈镇虎;[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为吉;谢健偲;刘志勇;邓航;;[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李建平;[J];北京测绘;2002年01期
陈先伟,郭仁忠;[J];测绘工程;2003年04期
李学友;赵荣军;李英成;吕和平;;[J];测绘科学;2006年01期
李苏;杨敏华;;[J];测绘科学;2008年04期
闫会杰;郑智成;王革;;[J];测绘技术装备;2009年02期
杨俊,李雪铭,王利,祝国瑞;[J];测绘通报;2005年01期
罗晓燕;袁燕岩;;[J];测绘通报;2007年11期
左伟,张桂兰,万必文,李硕,王桥;[J];测绘学报;2003年03期
王克忠;[J];财经研究;199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侯建国;[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东浩;[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高燕;[D];浙江大学;2004年
郑光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贾正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喻冰春;[D];吉林大学;2006年
李婷;[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黄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张特取;[D];浙江大学;2007年
刘志静;[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朱满德;[D];贵州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建国;杨德明;王冬艳;陶景梅;;[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杨俊;李雪铭;曹永强;孙才志;李党辉;;[J];国土资源遥感;2009年03期
张玉梅;;[J];国土资源遥感;2009年04期
王建国;殷海燕;董会和;李大伟;高光伟;;[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盛艳;秦富仓;;[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叶剑锋;刘小勇;;[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3期
李乐;齐伟;张新花;曲衍波;;[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李元恒;李晓白;袁春;;[J];资源与产业;2010年06期
郑新奇;;[J];自然杂志;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磊;[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丁娇;[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陈慧;[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叶剑锋;[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饶欢;[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蔡飞燕;[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钱畅;[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穆荣;[D];新疆大学;2009年
周福星;[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张小莉;[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明星,郭达志,郭玲香;[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江东,王建华,杨小唤,王乃斌;[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年02期
郝明亮,徐建英,左玉辉;[J];上海环境科学;1999年11期
胡铁松,袁鹏,丁晶;[J];水科学进展;1995年01期
谈国新,林宗坚;[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谈国新,林宗坚,卢健;[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席道瑛,张涛;[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6年03期
陈朝阳,胡乐群,万鹤群;[J];预测;1997年01期
刘幼慈,詹诗华,余国培,王秀梅;[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01期
张蓬涛,杨红;[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常燕卿,刘纪平;[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06期
李云芝,秦大国;[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12期
王让会;[J];测绘通报;1998年05期
孙红敏,李玉清,郝爽;[J];农机化研究;2004年04期
付长刚;[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8年05期
任伏虎;董小民;张前;刘玲玲;田青;张英;;[J];遥感信息;1992年02期
王昌;滕艳辉;;[J];计算机工程;2010年20期
李文华;;[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6年05期
杨斌;张俊峰;高德政;何政伟;王青;;[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年01期
张宏鸣;杨勤科;刘晴蕊;郭伟玲;王春梅;;[J];计算机工程;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延波;王威;王贵章;;[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田刚;岳森远;王海林;;[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张新长;张青年;马林兵;;[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罗琼;胡松;;[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时会省;;[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杨元飞;;[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冯立法;郝强;刘董梅;;[A];中国石油石化数字管道信息化建设论坛暨燃气管网安全、经济、运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张勃;高心丹;;[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舒跃国;蒲晓波;杨靖玮;;[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顾益军;何永忠;邓杰;;[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嘉安;[N];中国测绘报;2008年
方裕;[N];中国测绘报;2006年
杜斌 范小洁;[N];中国测绘报;2006年
洪瑛?刘祝明;[N];中国测绘报;2008年
记者马士龙;[N];中国信息报;2003年
本报实习生
陈倩;[N];广西日报;2005年
王大力;[N];中国测绘报;2006年
整理;[N];中国水利报;2006年
葛剑雄;[N];文汇报;2006年
杭州市统计局供稿;[N];中国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学锋;[D];武汉大学;2004年
李云岭;[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孙斌;[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孔冬艳;[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夏敏;[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李如仁;[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Pouran B[D];武汉大学;2004年
李卫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周月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陈澎;[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党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何芬芳;[D];中南林学院;2001年
李杰;[D];长安大学;2001年
胡雪琼;[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吴隆江;[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李建军;[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陈忠兵;[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张宏群;[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王道平;[D];中南大学;2004年
王东军;[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06:04:1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多平台阅读
订阅每日最新资讯
ESRI总裁Jack:用户自发式地理数据是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近日,ESRI公司总裁Jack Dangermond先生接受了《GIS Development》杂志的采访。针对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当今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您如何定义GIS?与地理空间相比较您如何定位GIS?您如何看待这些技术的集成?
  GIS在不断发展,并且被用来解决世界上诸多复杂问题。这项技术本身主要扮演三种角色:1)作为地理空间应用的技术平台;2)作为地理空间内容的信息管理系统;3)作为集成各种不同类型地理信息的框架。这个框架支持横切面分析、科学研究,并且不断地影响人们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今,&地理空间&这个术语几乎与&地理学&等同使用。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使用&地理学&这个词,因为它是我们所做一切的基础科学(例如关于地球的科学)。
  GIS和影像之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一体化。在您看来谁将主导未来?生产和处理影像的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在未来,影像学将会取代制图学成为地理空间的一个分支吗?
  首先,影像数据已经成为了GIS的一项基础数据。从历史上来看,图像处理技术与GIS是存在区别的。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将栅格数据模型集成到GIS中,我们见证了影像处理工具与传统GIS技术的充分融合。例如,在10版本中,ArcGIS在管理、处理、发布和可视化影像数据方面,其速度和功能可与传统影像处理系统相媲美,。同时,现在的高端影像处理产品(例如ITT-VIS)已经被充分集成到GIS中。这种技术上的融合将会给市场带来巨大影响。人们不愿意获取、学习和支持两种技术。他们希望GIS能够在一个用户界面中管理所有类型的地理数据,并且支持常用的工具和惯用操作。我个人看来,大的发展趋势是,不管是作为标准背景底图还是用于高级分析,影像数据都会在数量、使用频率和质量上有巨大增长。影像也日益被集成到实时GIS应用中,以感知、掌握和控制环境信息。
  我认为两种地理可视化方式(影像和地图)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它们被集成到各种应用中。技术上来说,大的趋势是影像发布&&动态地处理与发布影像。这项技术在几年前才取得突破,并且改变了人们访问和使用影像的习惯。影像发布技术不仅仅以几乎实时的方式处理影像,同时也将它变成可获取的服务,被移动电话、浏览器、桌面和高端分析用户访问。这对譬如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规划中,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将扮演哪种角色?
  GIS应用于可持续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了。作为一项新的领域,Geodesign(地理设计)的焦点是将传统的GIS与交互式设计工具集成起来。它能够在交互式地图(适应性模型)上快速勾绘出土地利用的建议,并且能马上对这些建议的结果做出评价。这种想法是将GIS学科与设计结果快速评价相结合起来。
  我们已经在核心的GIS技术中创建了这些工具。我们认为这将改进用户设计决策的方式,包括土地利用、商业、公共事业以及几乎任何选址规划方面的应用。他们将集成所有的知识并且考虑到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最终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
  在您看来,五年之内我们将见到的最具革命性的三大技术是什么?
  第一项是计算平台。GIS技术的演进包括了从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再到桌面版、客户机服务器技术,最后到通过Web服务能够被迅速部署在Internet上,这中间的每一个历史阶段,GIS都是以数量级方式增长。这个平台被打上了&更简单&的标签。最终,我目睹了Web作为分布式、全球化GIS的平台。我也看见呈数量级的增长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非洲的农民到纽约的商人。GIS服务器给企业级GIS和Web GIS提供了基础。GIS服务器是一项不断革新的技术。
  第二项是移动技术。移动GIS并不是孤立的,它被集成到GIS服务器中。移动GIS发布的地图和分析服务可以帮助移动用户连接到公司,在野外获取数据然后传送回来。
  很有趣的一项技术趋势是对自发地理信息(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这个概念的支持。这是指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和浏览器)自发贡献地理数据。如今,在一些在线地图服务中用户已经可以进行简单地勾绘和标注,此乃这项技术初露锋芒的体现。今年,我们将针对这个功能,直接在ArcGIS的geodatabase基础上发布一个Web应用,通过存储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经过良好组织的数据模型来完成这些事务。这种方式非常强大,因为这意味着这种被公众自发提供的数据能够与所有其他GIS图层以及分析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我们能建立新的模型。Web 2.0的概念将会支持许多应用(例如全民科学、社区反馈和众包等等)。从根本上讲,这三项改变得以实现是因为摩尔定律。计算机的速度更快,网络带宽更宽,存储设备更加便宜等,这系统地体现了摩尔定律。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这一点。
  在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面前,从事地理空间相关工作的人们如何能够互相联系起来?
  地理空间专业工作者留下的足迹是令人激动的,也是非常有贡献的。他们使得组织(这里指的是从事GIS相关行业的组织、单位,也即GIS用户&&译者注)更加高效,帮助人们完成更多的科学分析以及做出更好的决策。接下来的一大步将使GIS知识能够以Web服务的方式通过开放的互联网获取。如今,GIS已经成功了,并且在组织和企业之间传递着巨大的价值。再接下来的一大步,将会把这些个人的贡献整合成一个巨大的地理信息框架,从而使其能够被整个社会所使用。
  如果我们回到地理空间的基础,我们会说它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数据分享的概念。这要求每个用户创建地理知识,之后以公开的标准服务发布它们,从而使它们能够被轻易发现(例如REST服务)并能够被一些公开API融合(mashup),就像ESRI现在提供的API一样。这意味着整个Internet将会为GIS所用。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们需要合作,共享我们的工作、数据集、应用和知识。Internet给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点的技术框架。我衷心希望GIS用户们以及我们所建立的这些概念能够以这样的发式发挥出其巨大作用,从而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公共卫生和政务公开等方面的应用更加科学高效。
  附注:
  自发式地理数据,Volunteered Geographic Data,是指由普通大众自愿提供的地理数据,例如Google Earth允许任何人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读者可以参看Goodchild的一篇文章:Goodchild, M.F. (2007). Citizens as sensors: the world of volunteered geography. Journal of Geography, 69(4):211-221。
[责任编辑:]
声明:泰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第一时间获取位置服务与空间信息领域新鲜资讯、深度商业资本观察,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3sNews」or「www.3snews.ne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3sNews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GIO企业家俱乐部会员
GIO俱乐部的全称为Geospatial Information Officer Club
是中国第一家关注位置与空间领域企家的社交、资讯、商业互助合作平台ArcGIS地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ArcGIS地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责任编辑:佚名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8月1日,由电动汽车百人会和信息化百人会共同主办,主题为&大变革时代的创新与融合:互联网+汽车+...
在大太阳下骑车的时候,经常会羡慕那些骑电瓶车的人,绿灯一亮就一骑绝尘,于是,就下决心买了一辆,开...
以&城市家具&的理念设计与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刘干1 鲁洪强2 邹树国2 任明星1(1.南京赛康交通安...
月排行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cgis裁剪栅格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