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私募基金的风险投资风险大吗?

严防非法私募投资风险|私募基金|基金|投资者_新浪新闻
  ▲ 正规的阳光私募并没有刚性兑付、公开宣传等权限,部分投资者尤其是中老年投资者仍轻信骗子的诱导,实际上是侥幸心理和一夜暴富的心理在作祟  ▲ 私募基金不保本、不保收益,更不能公开募集和宣传。对投资者而言,应谨慎选择私募基金投资,“非法”“合法”要看清。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应格外警惕那些低门槛、高收益的所谓私募基金产品  曾经被冠以“全球50大发明”头衔的巴铁试验线项目,日前被正式拆除。据报道,该项目的发起和运营方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被有关部门依法立案侦查,该公司30余人因涉嫌非法集资罪被抓捕归案。  巴铁项目之所以能够骗取有关部门和投资者的信任,主要有几大“诱饵”:打着政企合作旗号,谎称国家重点PPP项目提高投资吸引力;通过互联网平台大肆宣扬产品属于高收益基金、高收益P2P项目、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以刚性兑付吸引中老年投资者;在线下发展大批理财顾问、金融信息咨询门店,以“病毒式营销”模式快速发展下线,扩大产品销售规模,以快速聚敛资金。  这些非法私募基金行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大特征:一是非法私募基金借托管增信挪用基金财产,二是以高收益诱惑投资者并通过股权转让逃避监管,三是借互联网平台变成公募并利用合伙制度缺陷挪用资金,四是通过非法私募产品收益权拆分转让规避合格投资者标准和人数限制,五是借助众多合伙通道搞资金池和利益输送,六是借助嵌套式合伙架构掩盖利益输送意图。  按理说,目前正规的阳光私募并没有刚性兑付、公开宣传等权限,专业投资者对此应有所了解,但仍有部分投资者尤其是中老年投资者,轻信骗子的诱导,实际上是侥幸心理和一夜暴富的心理在作祟。  对投资者而言,应谨慎选择私募基金投资,“非法”“合法”要看清。所谓私募基金,是指在我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两个以上投资者募集资金,为获取财务回报开展投资活动设立的投资基金,主要分为私募证券基金、创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其他类别私募基金四种。从定义上不难看出,私募基金不保本、不保收益,更不能公开募集和宣传。  其次,投资者要量力而行。无论是私募股权基金还是私募证券基金都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要求,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外,同时单位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50万元。投资者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对照私募基金合格投资标准判断是否能够投资私募基金产品。在此前提下,再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应格外警惕那些低门槛、高收益的所谓私募基金产品。  再次,私募底细要摸清。目前正规的私募基金可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查询或询问当地证监、工商部门,查询注册登记资料。投资者应仔细查看理财产品合同条款,穿透式查看产品底层资产的实质和资金的最终投向。同时,应注意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理财顾问所称的刚性兑付条款,产品投资和运行情况是否合规,要督促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一旦发现违规条款,投资者应立即举报。(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 琳)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专家提醒,对投资者而言,应审慎选择私募基金投资,并在投资过后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托管机构给予持续关注和监督。  要量力而行。《私募办法》也明确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要求,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外,同时单位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50万元。投资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要摸清底细。在进行私募基金产品购买前,投资者可以通过协会网站查询或询问机构注册地证监局,了解该机构是否已经在协会登记,登记资料是否完整、与工商注册资料是否一致。同时,还可以多方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往业绩情况、市场口碑以及诚信规范情况。  要细看合同。要注意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合理,合同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页、漏页等异常,要仔细阅读条款,对于不懂的概念、模糊的表述可以要求管理人进行解释或说明,切勿被各种夸大、虚假宣传忽悠、蒙蔽。  要持续关注。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要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了解,为方便广大投资者对私募基金信息进行查询,中国基金业协会在官方网站上搭建了私募基金分类公示平台,按照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信息对私募基金进行分类公示。通过这个平台投资者可以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综合信息,尽可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和投资中的盲目、冲动。民间私募基金投资有何风险
日14:11 来源: 上海证券报&&&作者:李建伟
  随着股市行情的火爆,民间私募基金也开始进入投资者的视野,也引来不少投资者来电询问,在加入私募基金前,投资者应该对其有一定了解,以实现必要的风险防范。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合法私募基金,主要包括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投资计划和管理自有资金的投资公司;另一类则是民间私募基金。   民间私募基金常常以咨询公司、顾问公司、投资公司以及理财工作室、甚至个人名义,以委托理财方式为其他投资者提供集合理财服务。但严格从法律角度讲,目前民间私募基金尚未得到完全法律认可,其业务的合法性存在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私募基金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尤为重要。   民间私募基金常见风险  1、私募基金主体资格非法或存在瑕疵。严格意义上讲,目前的法律制度下集合委托理财业务属特许经营行业的业务范围,应当由金融机构依法律、规章的规定以及主管机关的审批,依其经营范围各自办理不同的理财业务。在此法律规则下,其他个人、机构若从事受托理财业务的则存在法律瑕疵。即民间私募基金其主体本身并不是合法的金融机构,或不是完全合法的受托集合理财机构,其业务主体资格存在瑕疵。一旦出现纠纷,投资人甚至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利益存在较大风险。   2、私募基金与投资者投资协议非法或存在瑕疵。民间私募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签订的管理合同或其他类似投资协议,往往存在不受法律保护的约定。如不少私募基金为了吸引客户,对客户有私下承诺,如保证本金安全、保证收益率等,这一行为不排除被司法机关界定为无效,定性为变相的高息揽存、甚至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德隆、金信等定罪的主要罪责,实际上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违规委托理财。   3、私募基金或基金经理侵害投资者权益的风险。由于私募基金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全,且信息披露要求远不及公募基金严格。这就不排除部分不良私募基金或基金经理暗箱操作、过度交易、对倒操作等侵权、违约或者违背善良管理人义务的行为。则这将严重侵害投资人利益。   风险防范及应对法律对策  1、审慎选择私募基金。在现行法律约束不完备的情况下,投资者投资前应多方调研,可能多的获得私募基金及基金经理的信息,尽量选择组织机构正规固定、内部管理健全规范、内部控制完严密完善、专业、诚信、有实力、业绩优秀的私募基金与基金经理。   2、完善理财协议。投资人和私募基金的权利义务绝大部分是通过双方之间的理财协议规定的。投资人在签合同时,应尽量详细约定自己的权利、限定私募基金的义务,对投资品种及其组合、账户设置、资金监管、风险提示、信息披露、责任承担等进行详细规定,同时注意避免法律不予保护的条款。也可加入利益捆绑条款,即可要求私募基金的管理人投入资金在基金总额中须占到一定份额,以避免利益主体的缺位。熟人之间,也要签署书面协议完备的协议,否则面临大额资金或损失,容易导致风险及损失。   3、账户及密码管理。集合委托理财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不转移资金,资金放在委托人名下的账户中,只是由受托人操作;第二种模式的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受托人不能直接控制资金;第三种模式则是转移资金的占有,由受托人直接占有资金。第三种模式由于直接转移资金的占有,缺失了第三方监管,委托人资金安全风险较大。建议投资者优选前两种方式。投资者证券账户最好用自己的名字,且在证券公司开户后,投资者只需将股票交易密码告知基金经理,其他银行密码、证券公司密码两个密码自己妥善保存。   4、强化过程监管。私募基金信息披露要求相对低一些,通常无需向证券监管部门进行登记,且其不透明的管理模式,也使投资者丧失部分监控权。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本身就需要主动定期、不定期地要求私募基金披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投资品种及其组合、基金净值及其变化、重大事项、可能重大风险等等,增加其透明度,以最大限度防范潜在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
[] [] [] []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密码:
相关新闻/评论
看过此页的网友也看过了
script src="/track/track_xfh.js?ver=">2017私募基金风险测评问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7私募基金风险测评问卷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2017机构版基金投资者风险测评问卷,日新规后版本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募基金风险评级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