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appapp宣传推广方案的话,哪里的方案做的比较到位?

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 重庆app推广
重庆app推广
服务为本 精益求精 客户至上
公司名称:重庆app推广
公司规模:20-99人
公司行业:
公司类型:
联&系&人:刘先生
联系电话:
公司地址:重庆江北区观音桥红鼎国际
每天投递25次,可获得双倍面试机会
公司名称:重庆app推广
联系人:刘先生
联系电话:
公司地址:重庆江北区观音桥红鼎国际
工作地点:南岸 - 南坪
薪资待遇:元
工作地点:渝北 - 加洲新牌坊
薪资待遇:元
工作地点:江北 - 观音桥
薪资待遇:元
工作地点:渝北
薪资待遇:元
工作地点:渝北
薪资待遇:元
工作地点:渝北 - 加洲新牌坊
薪资待遇:元
工作地点:渝北 - 龙头寺
薪资待遇:元
工作地点:江北 - 观音桥
薪资待遇:元
无需海量投递
24小时企业主动联系您,坐等好工作!
如何提升找工作效率?
击败更多竞争对手企业主动邀请你,当日即可找到好工作!
第一时间接收企业面试邀请,好职位不错过X哪个公司是能做APP地推的啊?要重庆当地的_重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88,009贴子:
哪个公司是能做APP地推的啊?要重庆当地的收藏
新来贵吧,求解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点亮12星座印记,
要推什么东西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你的位置: >
> 《重庆》APP推广成功案例
重庆新华龙掌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是全国第一家由中央媒体新华社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地方媒体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发展区域 APP 的新媒体公司。华龙网打造的新闻、问政、生活服务平台,为重庆城市民提供手机医院挂号、问政、交通违章查询、买票缴费、轨道公交路况信息、外卖团购一站式掌上服务。
针对《重庆》这款产品,我们主要做了百度手机助手跟360手机助手的前台下载量的优化。众所周知,用户去下载应用,在同类产品中,一般来说用户都会选择下载人数多的评分高的应用,这也是抓住用户的从众心理。前台下载量也是给用户最直接的线索,同类产品中,数据越庞大越吸引用户眼球。为什么我们只选择这两个应用市场做优化呢,首先是尊重客户意愿,其次百度、360应用市场品牌效应的支撑,使得这两个应用市场在Android占据了比较大的份额,我们称其为Android主流应用商店。下面我们介绍下通过优化产品的前台下载量带来的成效。我们先从百度说起:
百度手机助手
《重庆》百度手机助手前台下载量优化前是98万,优化后前台下载量达到200万,达到百万级别提升了一个档次,搜索“重庆”这个词排在第一的应用就是我们的,而且直观的显示了有多少下载。这对意向用户有一定吸引,这样能把意向用户转化成真实用户,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这个转化率高达20%–30%。
2. 360手机助手
优化之前《重庆》在360应用市场的前台下载量是91万,接近百万级阵容,优化后前台下载量达到了187万,也有很大的提升。我们发现在360应用市场找到“重庆”这个产品,它的界面很直观的显示出了产品的评分、下载量,高评分、高下载量直接冲击到用户眼球,强势展现出自己的存在。
总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前台下载量是推广产品的催化剂,我们要让它催化出最大能量,使产品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用户。
………………………………………………………………………………………………………………………………
客户经理:Cloud
经典案例:《海通证券》《国金宝》《财通证券》《汽车街》等
服务宗旨:以众多ASO实战经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
爱盈利()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盈利指导网站。定位于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移动盈利指导。我们的目标是让盈利目标清晰可见!降低门槛,让缺乏经验、资金有限的个人和团队获得经验和机会,提高热情,激发产品。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重庆群工手机客户端系统运行近两年来,已受理解决群众诉求32余万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8%和94%。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诉求,95%以上能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及时解决或当面答复。群工系统也累计向反应不及时、办理不力的单位和部门亮黄灯2443次、红灯468次,先后有62个责任部门、77名责任人因此受到诫勉或通报批评。一些干部和群众评价说,群工系统让干部有了“民情宝”,群众有了“一点通”;解决问题有了“高速路”,生产生活有了“好帮手”;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有了“高压器”和“助力器”,基层民主管理有了“试验田”和“示范窗”。  重庆市构建的“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向全国政府部门推广,但根据目前部分政府app的运行情况看,应该需要上级部门进行监管,建议由中纪委监察部监管运行。  
楼主发言:47次 发图: | 更多
  华龙网11月4日17时讯(首席记者 黄军)如何为群众办好事?如何让群众好办事?这是很多党员干部思考的问题,互联网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去年4月,重庆市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开发出了重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简称群工系统)。群众有什么诉求问题,都可以在这个群工系统中反映,反映后立马有人“接招”,再也不用担心有问题没人解决。  记者今(4)日从市委组织部获悉,重庆群工系统如今已构建起“一窗通办、一网通联、五级联动”的服务群众工作网络体系。截至目前,重庆群工系统已受理解决群众诉求34万余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8%和94%,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欢迎。这个群工系统是怎么运行的呢?如果你有问题,怎么通过群工系统去反映?  一个网站+一个APP 群众反映问题so easy  重庆群工系统主要运行平台有一个网站“重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平台”和一个手机APP“重庆群工”。  这个平台怎么用呢?群众登录重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平台网站或手机APP,就能看到事项反映、民事代办、村居公开、政策咨询、就业推荐、求诊问医、扶贫帮困等版块。  然后,你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轻轻一点,就可以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直接反映问题。  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了,可能不知道要跟什么部门反映。现在有了群工系统,都可以来这里反映,群工系统会层层上报转交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去解决。  还有群众可能会担心,我反映了问题,怎么知道有没有给我办理,办理得如何呢?这也不用担心。记者看到,网站首页就有跟踪查询功能,群众可全程跟踪所反映问题转交到了哪个部门、办得怎么样。在事项办结后,还可作出满意度评价。  大事小事都是事儿 所有问题一个不落  为何要开发群工系统?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他们调研发现,在为群众解决问题中存在“两个层层衰减”的问题。  一是由下往上反映问题的信息层层衰减。群众有了问题,通常是首先向基层组织反映,基层组织能解决的多数都及时解决了。但还有不少问题超出基层组织职权、能力范围,需要一级一级往上反映。在此过程中,往往出现信号衰减、信息失真,在上级那里“挂不上号”,以致一些矛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二是由上往下解决问题的力度层层衰减。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反映问题都是高度重视的,但主要是通过作批示、发文件、开会布置等方式一级一级向下交办,缺乏挂单解决、跟进督办、实时警示的工作机制。  群工系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对群众反映问题实行流程化办理,共有5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村(居)民小组和社区网格,村(居)民小组长和网格长都在手机上安装群工系统,随时随地收集群众问题,并向村(社区)提交;第二层级是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初步核查,能够办理的当即办理,不能办理的向乡镇(街道)提交;第三层级是乡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负责办理村(社区)提交的问题,不能办理的向区县提交;第四层级是区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对基层提交的问题进行研判、转办、督办、考核,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市里提交;第五层级是群工系统市级平台,负责对区县和相关信息平台上报的群众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统筹协调解决那些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带普遍性的重大问题。  通过以上5个层级的流程化处理,90%以上的问题可以在乡镇(街道)层面得到解决,98%的问题可以在区县层面得到解决,真正做到了把群众诉求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黄灯红灯限时办理 杜绝干部“拖延症”  有的群众可能又会担心,问题反映了,会不会石沉大海?“绝对不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不仅不会,还会在规定时限内办好。干部就应该为群众办事,群工系统就成为了考核干部的一把标尺。  据了解,群工系统有一套严格的督查考核机制,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一旦提交,系统就立即启动一环扣一环的办理程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各种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行为,都会在系统中留下记录。超过7个工作日未办结,系统亮黄灯警示,超过15个工作日未办结,系统亮红灯警告,“红黄灯”一旦生成就不能撤销。  每年底,群工系统将根据各单位各部门办结率、“红黄灯”以及群众评价意见,自动进行统计汇总,为考核评价各级部门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提供依据。  截至目前,群工系统亮了黄灯2490次、红灯472次,先后有62个责任部门、77名责任人受到诫勉或通报批评,群众反映的诉求问题95%以上能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妥善解决或当面答复。  解决群众诉求34万余件 针对性办好实事  据了解,群工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市38个区县和北部新区、万盛经开区,1023个乡镇(街道)、11025个村(社区)以及4300多个市、区县(自治县)的职能部门,连接手机客户端20余万个。  对群众和基层干部来说,群工系统好用。那对领导来说呢?领导干部在电脑、手机上安装群工系统后,只要登录系统,便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内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工作差距和不足,真正实现了“问题导向”,提升了党委政府工作决策科学化水平。  据悉,如今,各区县都普遍建立了基层党建形势分析会制度,坚持每季度对群工系统进行1次分析研判。通过群工系统,了解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情况,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群工系统开通以来,收到群众反映事项34余万件,涵盖18个方面的民生问题,其中,涉及医疗卫生、民政、住房、人力社保等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占50.9%,涉及交通、市政环卫、三农、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事项占30.9%,涉及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事项占16.7%,涉及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方面的事项占1.5%,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互联网+”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重庆运用“群工系统”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调查  新华网重庆11月1日电(记者 王丁 何宗渝)重庆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的陈婆婆腿有残疾,过去每次领取养老金都拄着拐杖去街道录指纹,十分不便。今年初,陈婆婆的孙子在“网”上反映这一问题后,街道工作人员当天就上门为她采集指纹信息,得到陈婆婆全家“点赞”。  这个反应快捷的“网”是“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简称群工系统,是重庆市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的市到村社五级联动的解决群众问题快速反应机制。该系统运行一年多来受到基层的广泛好评,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一点通”、解决问题的“快通道”、干部转变作风的“助推器”、领导工作决策的“掌中宝”。截至目前,“群工系统”已覆盖全市全部区县、镇街、村居和4300多个市级和区县部门,连接手机客户端20余万个,累计超过32万群众通过“群工系统”反映问题,问题办结率超过98%。  以信息化破除群众工作两个“层层衰减”难题  重庆市围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减轻基层负担、聚焦服务功能、夯实基层基础、密切党群关系”的要求,强调在联系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上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好务。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补足“短板”,什么地方薄弱就加强什么地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对“四风”问题进行了一次“大扫除”,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同时也发现在群众工作中长期存在两个“层层衰减”的痼疾:一是基层由下而上逐级反映问题容易出现信息衰减甚至失真;二是由上而下交办问题,缺乏挂单、督办、警示机制,解决问题的力度层层衰减,一些问题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为破解两个“层层衰减”难题,建立“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常态化机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责任担当,去年下半年,重庆市开发了覆盖市级、区县、镇街、村居、村民小组和社区网格的五级联动“群工系统”。  该系统分五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村民小组和社区网格,负责收集群众问题并向村居提交,群众也可直接通过微信、QQ、网页等提交问题;第二层级是村居便民服务中心,负责问题初步核查和办理,不能办理的就“原汁原味”向镇街提交;第三层级是镇街公共服务中心,负责办理村居提交的问题,不能办理的向区县提交;第四层级是区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对基层提交的问题进行研判、转办、督办、考核,无法解决的向市里提交;第五层级是市级指挥中心,负责对区县上报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统筹协调解决。  “群工系统”一头连着基层干部群众,一头连着各级领导干部,从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到各区县、镇街党政主要领导,都在手机或电脑上安装了系统查询终端,既可随时查阅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也可根据系统统计数据随时了解基层干部工作状态、找准工作中的问题。“信息手段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保证了群众向上反映问题信号不减弱、信息不失真,上级了解社情民意视线无盲区、解决问题力度不减弱,有效破解了两个‘层层衰减’问题。”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小平说。  倒逼干部转作风 化解矛盾于基层  去年底,开县大进镇云凤村村民向村支书周世福反映,有23户群众自来水供水不足问题已拖延3年。周世福将问题向“群工系统”反映后,被逐级提交至县群工系统指挥中心,随后县水务局被明确为责任单位。县水务局立即会同供水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供水管线调整施工,5天后问题圆满解决。  问题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高,关键在于制度化的办理流程和督办考核。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旦提交,系统就立即启动一环扣一环的办理程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群众可通过网络随时跟踪进展、结果并进行评价,形成受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全过程网络化闭循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如有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行为,都会在系统中留下“痕迹”;逾期未办理,系统就会亮黄灯和红灯予以警示;年底系统还将对各单位部门的办结率、红黄灯数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并以此作为考核评价办事效率和干部作风的重要依据。“以前考核干部作风普遍缺乏具体依据,现在‘群工系统’的统计结果让我们很容易就看清哪些部门和干部在不作为、慢作为。”开县县委书记何毅说,这就倒逼各级干部必须直面群众、有所作为、快速作为,否则就会被问责。  据统计,“群工系统”运行以来,先后有62个责任部门、77名责任人受到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  以“互联网+”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群工系统”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不再“空对空”,并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  今年以来,“群工系统”新增六项功能:一是政策咨询功能。群众快捷方便地查询和了解各类便民利民惠民政策。二是民事代办功能。将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证照办理政策、办理条件、所需资料进行公开,群众只需将相关材料提交给代办工作人员,就可通过系统随时跟踪了解办理情况。三是村居事务公开功能。全面公开村居财务、党务等情况,群众不仅可以随时查看每一笔经费开支明细、每一项惠民政策兑现情况,还能查看原始票据,有效避免了少数基层干部滥用权力、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等问题。四是求诊问医功能。快捷方便地进行市、区县、乡镇三级医院网上预约挂号,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便利。五是扶贫帮困功能。实时了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推进扶贫攻坚、贫困救助工作情况。六是就业推荐功能。及时发布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为群众求职就业提供便利。  “现在群众反映问题,上网比上访更管用、找村支书比找区委书记更管用。”大渡口区委组织部干部黄权杰说,“现在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升。”  【纠错】   [责任编辑: 范云波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14万基层干部群众手机安装“群工系统” 群众反映事项办结率达97.6%
12:00:24 来源: 华龙网-重庆日报 0 条评论【摘要】 据悉,全市“群工系统”已受理群众反映事项12.3万余件,反映事项办结率达97.6%,群众满意率超过93%。日前,渝北区半山名都居民杨建萍通过“群工系统”反映“宝桐一路沿线没有垃圾箱,不少人随手乱扔垃圾,请有关部门尽快处理”。   图为渝北社区干部介绍群工系统APP。  据悉,全市“群工系统”已受理群众反映事项12.3万余件,反映事项办结率达97.6%,群众满意率超过93%。  重庆日报讯(记者 罗静雯) 记者近日从市委组织部获悉,目前我市已有14万余名干部群众在手机等终端上安装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APP,可即时反映、收集和督办群众反映问题,并对办理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反馈、评价考核等。迄今“群工系统”已受理群众反映事项12.3万余件,涉及群众低保医保、交通出行、市政管理、污染治理、民政救济、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反映事项办结率达97.6%,群众满意率超过93%。  日前,渝北区半山名都居民杨建萍通过“群工系统”反映“宝桐一路沿线没有垃圾箱,不少人随手乱扔垃圾,请有关部门尽快处理”。当天上午10点,社区干部现场核实情况后就把该问题上报至回兴街道。回兴街道随即启动了相关工作程序予以受理。  有关负责人表示,使用“群工系统”后,群众和基层干部可通过手机或电脑,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直接反映问题,并可全程跟踪所反映的问题转交到了哪个部门、办得怎么样,在事项办结后还可作出满意度评价,改变了过去那种反映问题找熟人、多头跑乃至越级上访的现象。  据了解,群众通过“群工系统”反映的问题一旦提交,系统会立即启动办理程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办理超时则自动以黄、红灯警示,全过程都会留下记录,年终自动生成数据,为考核评价各级各部门效率和作风提供准确依据。去年以来,“群工系统”分别亮黄、红灯警示1534次和283次,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分别给予诫勉或通报批评。目前,群众所反映的问题95%以上都能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妥善解决或当面答复,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明显减少。    渝北社区干部介绍群工系统APP。
  重庆联播重庆渝北小平台发挥大作用——群工系统架起百姓连心桥发布于:   4:00:05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侯英俊  小区周围变得干净整洁了、占道经营情况大幅改善、噪声污染越来越少……随着小区周围的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家住重庆渝北区回兴街道龙石路社区的陈森顺对居住环境越来越满意。  “不管发现任何问题,只需要在手机APP上讲明情况,并附上两张现场照片,街道马上就有人来管!”陈森顺口中的APP软件指的就是重庆渝北区在2014年初创新推出的全市首个群工平台开放式手机APP,居民上午在APP上反映问题,街道当天就会启动相关工作程序予以受理。  作为全市“群工平台”试点区县,重庆渝北区自去年在全市率先推出首个群工平台开放式手机APP以来,目前已为群众办理和解决具体问题10156件,办结率达到99.1%,重庆渝北区83个部门、21个镇街、323个村和社区、3318个网络已全部纳入“群工平台”办事范围,畅通了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及时解民忧  渠道多样化  近日,家住双湖路社区的唐仁超用手机登录“群工平台”反映,双湖小学旁边的院子里停着几辆“僵尸车”,长期无人过问。经过社区、街道层层上报,区指挥中心将问题移交到市政部门。3天后,市政部门向唐仁超反馈:区里已建成专门的“僵尸车”停车场,目前已完成对全区“僵尸车”的清查统计,下一步将协同交巡警支队对“僵尸车”进行拖离。  接到反馈电话时,唐仁超颇为意外:“没想到问题反映上去,不仅这么快就处理完,而且还形成了制度。对方专门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满意’,当然满意啊!”  据了解,目前重庆渝北区在每个社区都指定了两名工作人员作为“群工平台”管理员,每天定时查看市民诉求。  为方便所有市民,除可利用手机APP反映事项外,市民还可登录网址反映问题,或者打电话找社区干部反映,并且可与微信、短信、QQ等通信工具联通,与“阳光重庆”、114热线、区县长信箱等各类受理群众诉求的信息平台对接整合,工作人员会一一录入到系统。“反映问题的渠道多种多样,可以随时随地随意选。”重庆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6月22日,重庆渝北区回兴街道科兰路社区居民尹春香通过互联网反映,在小区附近的烧烤车浓烟太大,严重污染小区生活环境,油渍也落在地上致使地上很滑容易摔倒。  当天,回兴街道接到社区反映后立即安排城管科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并由区指挥中心转回兴市政执法大队予以处理。6月26日晚,回兴大队执法人员对该路段流动客车经营者进行了宣传教育,劝导其进行整改。经执法人员现场宣传教育后,经营者表示接受批评教育,按照要求立即整改,文明经营,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任何小事一经核实都能受理,且办事效率非常高,群工系统确实为民办实事。”接到反馈电话后,尹春香竖起了大拇指。  简洁宜操作  答复有效率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APP,在手机软件中点击“事项反映”,可图文并茂地将诉求上传。群众的诉求反映上去后,先由社区进行初步核查,社区能办理的列为红色类,立即办理;社区办理不了的,列为橙色类,提交到街道一级进行处理;如果超出街道办理权限的,就列为黄色类,提交到区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转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办理。反映人可凭身份证后四位数或手机号码查询办理进度。  针对部分群众打字困难的问题,重庆渝北区抽调精干力量,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系统中安装了科大讯飞研发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能将群众反映问题的语音自动翻译成文字,识别率达90%以上;在系统中新增了语音录入和图片反映功能,群众可直接用电话录音和上传照片反映问题,使问题反映更方便、更快捷、更直观、更有效。双龙湖街道金玉路社区居民谢思平通过群工系统语音反映问题后高兴地说:“说说话就把问题反映了,真是太方便了。”简洁宜操作的工作原理,使得“群工平台”自推出以来颇受市民欢迎。  诉求收集起来了,若不及时解决也没有任何意义。就此,重庆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明确分工外,“群工平台”还有一个“紧箍咒”,即“限时办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事项,原则上在1-3个工作日内办理答复;涉及单位较多、问题较复杂的,原则上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答复;历史遗留问题或办理复杂的,落实专人跟踪办理,确保平台正常运行,切实发挥应有作用。规定时间内没有办结的,系统就会自动亮“黄牌”或“红牌”,直接与所在单位或镇街考核业绩挂钩。  系统新升级  服务更贴心  “今年,我们的群工系统在核心功能升级的基础上还加装了不少‘新配置’。”重庆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升级后的系统新增了网格管理功能,将原来的区指挥中心、镇街(部门)、村(社区)三级延伸到了网格一级,形成了四级管理体系,实现群众问题发现在网格、解决在网格。  同时,该系统里还新增了房户档案和信息统计分类功能,便于管理员及时掌握每户家庭、每个网格反映的问题,区级有关部门能定期研判群众诉求,实现大数据分析运用。  此外,群众不但可以通过手机上传照片反映问题,还可以直接点按APP“一键呼叫”或拨打“96007”,直接联系到其所在的网格管理员。网格管理员只需要带着这样一部手机,就能24小时受理群众反映事项,并及时进行办理。  据了解,重庆渝北区目前已协调宏碁公司赠送4000部手机,分别发放给四级群工管理者和相关领导。手机使用严格按照“定人、定号、定内容”进行管理,群工管理员用该手机受理办理、转办交办、催办督办和反馈群众反映事项,相关领导则通过群工手机查询相关情况,督促工作推进。  自今年3月系统升级后,群众通过群工系统反映问题的数量比升级前月平均增加超过35%,随着宣传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群众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反映问题的数量也进一步增加。  文/张奥然 陈明放 王彩艳
  重庆市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开发的“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群工系统用信息化手段连接区县、镇街和村(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在全市构建起“一窗通办、一网通联、三级联动”的解决群众问题常态化机制。群工系统不仅覆盖了重庆所有的乡镇街、乡村社区、市级和区县各部门,还对接整合“阳光重庆”、114热线、华龙网、大渝网、区县长信箱等信息平台,联通微信、短信、QQ等通信工具,实现了对群众反映问题“多渠道收集、一个口子受理”。  巴南区红炉村村民王维丽通过群工系统手机平台,反映过高峰期坐不到公交车的问题。村里上报街道,街道上报区指挥中心并建议转交区交委,很快区里拿出了一个调整线路、增加班次、改变发班和收班时间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这让王维丽有点意外,也非常满意:“通过群工系统反映问题很方便,不管是文字、相片还是语音和视频,只要轻轻点一下就能上传,还可以随时跟踪自己反映的问题交给了哪个部门、办得怎么样。最后还有一个满意度评价,就像搞售后服务调查一样。”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小平说,群工系统具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即时收集、交办、督办,对办理情况全程跟踪、评价、考核6项功能,“最重要的考核依据,就是群众评价”。  在十八大以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通过开展“五个专项行动”“十个专项整治”,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重庆市委也在反思:为什么许多由来已久的问题,非要等到集中性活动才能解决?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央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委研究发现,问题“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是“两个层层衰减”,即由下往上反映问题的信息层层衰减,由上向下解决问题的力度层层衰减。“两个层层衰减”使大量矛盾问题集聚在基层,导致一些基层群众“信远不信近、信上不信下”。  针对“两个层层衰减”现象,重庆市于2014年构建了集信息传递、事项处理、督办考核、民情研判于一体的“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重庆所有的市委常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和各区县、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都有群工系统客户端。群众和干部通过无数个活跃的显示屏,实现了“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2015年,重庆建立了市级群工系统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领导定期召集相关部门联席会议,从市级层面推进解决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  重庆群工系统运行近两年来,已受理解决群众诉求32余万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8%和94%。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诉求,95%以上能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及时解决或当面答复。群工系统也累计向反应不及时、办理不力的单位和部门亮黄灯2443次、红灯468次,先后有62个责任部门、77名责任人因此受到诫勉或通报批评。一些干部和群众评价说,群工系统让干部有了“民情宝”,群众有了“一点通”;解决问题有了“高速路”,生产生活有了“好帮手”;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有了“高压器”和“助力器”,基层民主管理有了“试验田”和“示范窗”。
  “重庆群工”运行一年成果显著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08:45:00 来源:中国政府网
罗静雯   23万余件群众诉求问题 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更有效地联系服务群众,让民声民愿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向?在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市针对老百姓(603883,股吧)诉求反映信息传递和解决力度层层衰减,而基层组织又缺乏足够能力和资源等症结,依托全市党建云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开发出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简称“重庆群工”)。  去年4月,重庆群工全面上线。经过一年多运行,逐步构建起一张覆盖所有区县、镇街和村(社区)、终端使用人群27万余人,上下贯通、便捷高效的民情传递网,并交出了一份满意率达95%以上的成绩单—迄今受理群众反映超过23万件,办结率为98.6%,余下也都在办理中,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群众有啥烦难事  重庆群工“一点通”  6月23日,巴南区龙海社区党委书记李自玲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重庆群工,点开“事项反映”栏目,查看是否有新增群众反映。  “端午节期间我就用手机上APP查看。”李自玲告诉记者,每天登录重庆群工看百姓诉求、录入收集的群众意见,已成为社区干部工作常态。  作为试点区县,巴南289个村(社区)去年率先启动运行重庆群工,所有社区干部分批参加了集中培训。李自玲说,重庆群工凸显了信息化时代的“即时性”优势:“我们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轻轻一点,就可以用文图、语音、视频等反映问题,并能全程跟踪问题转到哪个部门、办理进度咋样;事项办结后当事人还可评价。好多居民都说,这就跟"淘宝"一样高效实用。”  李自玲的感受不是个例。綦江区富家村党支部书记池英萍说,去年推行重庆群工后,不少以前基层解决不了的事通过上下联动得到破解。比如村民关六志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妻子和小孩也有残疾,此前靠他打零工维持生计。今年4月关六志病情加重想申请吃低保,却因未办残疾证被“卡”在审核名单外。村委会通过重庆群工上报情况后,民政部门迅速展开对接,几天就为关六志办好相关证件,解决了一家三口的难题。  倒逼机制“红黄灯”  打通服务“中梗阻”  长期在社区工作的李自玲坦言,过去基层为收集群众诉求没少花力气,但往往在上报和办理环节遭遇“中梗阻”:“群众反映涉及低保医保、交通出行、市政管理、民政计生等方方面面,我们很难一个个找相关部门。有时候报上去也不知道好久才反馈,居民再问我们都不晓得啷个回答。”  但随着重庆群工启用,李自玲和同事们的苦恼迎刃而解—社区只需把诉求上报到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或区行政服务中心,再由中心转交对应部门办理。  该区行政服务中心诉求服务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区74个直属部门都加入了重庆群工,均安排专人对接:“我们每天都会即时转办,基本保证事不过夜。”  与转办程序同时启动的,还有一套严格的督查机制。市委组织部负责开发系统的人士表示,每个办理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办理时限,一旦超时会亮黄灯和红灯警示:“这些黄灯红灯记录和群众评价到年终都会自动生成考核数据,为评价各级各部门工作效率和作风提供依据。”  据统计,去年以来,重庆群工共亮黄、红灯警示2187次和440次,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分别被诫勉或通报批评。群众反映问题95%以上在7个工作日内得到妥善解决或当面答复。不少区县负责人都坦言,重庆群工的“红黄灯”有效倒逼了各职能部门打通服务“中梗阻”,以前部分干部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明显减少。  整合升级3.0版  打造便民“掌中宝”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磨合,重庆群工从今年5月起开始再一次升级—依托互联网与“阳光重庆”、114热线、华龙网、区县长信箱等各类受理群众诉求的信息平台对接整合,并与微信、短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联通,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优化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升级后的重庆群工3.0版增设了“民事代办”、“村(居)务公开”、“惠民政策查询”等项目,越来越呈现出服务群众“无缝对接”的信息化优势。  6月上旬,记者在大足区委组织部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抓紧完成新旧两套程序的驳接更新。在“民事代办”栏目下,清晰标注出养老待遇领取人员资格核查、最低生活保障证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数十项代办事项所需的申请条件和准备材料。“老百姓直接根据这个准备材料,交到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后面的事就由代办员负责。”有关负责人说,大足目前在每个村(社区)都配备了专门的代办员,老百姓的日常事务基本可以足不出户就办妥。  “惠民政策”则致力于对群众进行政策上的释疑解惑。比如“哪些人可以参加贫困户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试点?赔付标准如何?”“农村扶贫小额保险试点主要保障什么?哪些人可以参保?”等颇受关注的问题,老百姓都能通过重庆群工得到答案。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3.0版重庆群工正致力于把线上解难和线下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成为老百姓的便民“掌中宝”。(记者 罗静雯)
  341个村(社区)实现群工系统全覆盖   本报讯 (记者 罗静雯)3月2日一早,梁平县梁山街道北池社区党委书记肖仁美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群工系统,查看有无新增的群众反映诉求。她告诉记者,目前全县341个村(社区)已实现群工系统全覆盖,每天12点和17点30分各村(社区)管理员会对群众反映事项进行统计和处理。“周末也有专人负责,确保‘接单’不过夜,节假日不‘停摆’。”  整个上午,北池社区群工系统接到两起群众反映,一个是辖区内一家火锅店漏水影响到了楼下,另一个是北外街111号没有路灯,晚上有安全隐患。  肖仁美立刻联系火锅店所属网格的网格长,请对方去核实情况,一边安排同事下班后和自己去实地查看北外街111号路段:“晚上看了现场,我们再根据情况处理反馈。”  当天上午,该县合兴镇龙滩村支部书记喻地平骑着摩托车给五组困难户李定珍送了3袋肥料后,匆匆赶回办公室,登录群工系统录入最近督办情况:“村里有两户邻居为修出行便道起了争执,调解了几次都没理顺,我们准备请镇里部门一起来做工作。”  据介绍,截至3月2日,该县通过群工系统共受理群众事项9362件,办结9327件,办结率为99.6%,群众满意率达99.5%。
  北碚群工系统上线10个月 为群众解决3489件“烦心事”   05:32:00 来源: 重庆日报(重庆)   分享到:   ooooooo0   本报讯  (记者 龙丹梅)北碚区歇马镇石盘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江才华每天第一件事:打开手机APP,翻看石盘村当天有无群众反映的诉求。自从去年6月北碚区群工系统上线以来,不仅是这名62岁的老村主任,就连村民们也逐渐养成了通过手机或电脑直接反映诉求的习惯。截至目前,该区群工系统上线10个月以来,已为群众解决了3489件“烦心事”。  “本村的幸福家园改建早已经完工了,如果能在幸福家园旁安装几套健身器材,让周围的老人使用就好了。”近日,石盘村二组村民江国兴试着在群工系统上留言。这段留言当天就被江才华反映到镇政府。两天后,镇政府就调运来3套健身器材,安装在了幸福家园旁的一块空地里。  歇马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在全镇推广使用群工系统,该镇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101名村(社区)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统一为其安装群工系统软件并教其使用。不仅如此,为了使群众反映的事情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该镇还专门配套了群众工作经费,凡是解决群众临时困难等职责区分不易的事项,均可通过群众工作经费来快速解决。  这只是北碚区推广群工系统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自去年6月该区群工系统上线以来,至上月中旬,北碚区已累计受理群众反映诉求3511件,办结3489件,办结率达99.3%,群众满意率达96.59%。  作者:龙丹梅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重庆市运用“互联网+”创新开发服务群工系统   11:57
来源:巴蜀在线
编辑:清幽阁主  巴蜀在线讯 据重庆日报消息信息化时代应如何更有效地联系服务群众,让民声民愿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向?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针对老百姓诉求反映信息传递和解决力度层层衰减,而基层组织缺乏足够能力和资源等症结,重庆市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开发出了“重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群工系统”)。该系统自去年4月上线至今,已逐步构建起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五级联动的解决群众诉求快速反应机制。截至目前,重庆群工系统已受理解决群众诉求33万余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8%和94%,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欢迎。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群工系统不仅有网页版,还有手机终端APP版,并且与微信、短信、QQ等通信工具联通。
  名称:雍溪镇:群工系统解村民烦心事  发布: 17:25  时长:  简介:雍溪镇:群工系统解村民烦心事  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0045.shtml
  重庆三级服务体系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09:20 0来源:中国台湾网
T | T 字号:
打印   “村委会热闹了,我的生意就清淡多了。”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村委会门口,老张坐在摩托车上招揽生意。这一年,他感觉生意“难做”多了。  “过去,大伙去镇上办事,经常要坐我的摩托。”老张说,自去年村里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后,啥事都由村干部代办了,自己的业务也就清淡了。  尽管心情有点复杂,但老张不得不承认:“在家门口办事当然好了,大家都是受益者。”  在家门口就把事情办了  因为跑客运,老张见到过不少村民为了办事、办证,一趟趟往镇上跑,如今,“办证难”已不再是问题。  村民赖小群对此深有体会。独生子女证丢失后,因为没时间又不了解流程,他一直没补办。前段时间,在同村人的指点下,他到便民服务中心咨询。工作人员龙玲告诉他,只需要把户口、结婚证和照片交到服务中心,自己就会帮他代办。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赖小群将材料递给了龙玲。结果,第二天龙玲就通知他去领新的独生子女证。“没想到这么方便。”赖小群说,如果是自己去镇上办,坐摩托要20多元钱,关键是摸不到门路。  “老百姓自己去办的话,要先到计生办查询档案,再重新登记资料盖章。”龙玲说,因为不知道要找哪个部门,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不少人要跑很多冤枉路,“现在有我们代办,群众怨言少了。”  天印村党委书记张长春说,通过服务窗口前移,现在群众只要动嘴,就有干部跑腿,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把事情办了。  除了帮群众“跑腿”,群众诉求也在便民服务中心得到解决。“村上能办的就当场办理,办不了的就转交到镇上,镇上办不了的,我们再交到区里。”蔡家岗镇党委书记李均说,依托区行政服务大厅、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村社便民服务中心这三级服务体系,结合全区推广的群工系统,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办事办证效率也提高了,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服务群众工作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北碚区蔡家岗镇的实践只是一个缩影。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个专项行动”之一,去年,我市全面部署开展“固本强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行动”。为社区干部减负提待遇的同时,围绕打造三级服务平台,着力健全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上下联动,构建起一张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网络。  首先是夯实基础,强力推进村社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村社现有活动阵地,整合资源,打捆投入资金5.6亿元,规范化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市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下发《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指导规范》,从场所设施、岗位设置、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公开等5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为每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统一配齐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等“四大件”,免费供群众使用。  同时,进一步增强镇街公共服务中心的效能,多数设立“一站式”办事大厅,集中开展各种公共服务,强化“一次性告知”,群众办事“多头跑、反复跑”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而区县行政服务中心除了服务功能,还发挥着“兜底”作用,对镇街、村社两级服务机构进行统筹、协调、指导,对基层提交的群众反映事项进行受理、交办、督办、反馈和办理情况考核。  目前,全市区县、镇(街)、村(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98%和98%。全市还统一开发了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与手机、微信、QQ相对接,初步形成了上下联系、联通、联动的服务群众工作网络体系。  有关负责人称,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查询群众反映事项的办理进度,办结情况接受群众评价、考核结果年终自动生成,从而倒逼干部沉下去、向下看,主动服务群众,为民解难。数据显示,截至10月,该系统已受理群众反映事项34320件,办结33000件,办结率达96.1%。这些问题大至地质灾害隐患,小至小区环境整治,每一件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重庆群工系统“倒逼”机制:督促干部根治“拖延症”   日 07:35:27 来源: 重庆日报   大足区智凤街道八里村村民魏朝建最近终于从破旧的老房子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居,一家老小都非常开心。10月27日,给记者讲起修房这桩事时,魏朝建一个劲儿夸八里村便民服务中心“动作快、服务好”。“我3月中旬才把申请和需要的资料交到村里,他们通过群工系统帮我提交了申请并全程代办,4月初就告诉我审批手续已经办下来,可以动工修房子,这个速度真是快哦。”魏朝建说。  魏朝建靠做砖瓦工为生,干一天活路能挣200元左右。他告诉记者,前些年乡邻修房子,光到镇上和县城办手续就花了几天工夫。“如今有了群工系统,老百姓省时省心。村干部还让我们打分,说这个分数最后要算入他们工作成绩。我肯定要打‘满意’啊。”  “群工系统之所以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关键在于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督查考核机制,每个环节的工作责任都有刚性约束。办理事项超过7个工作日系统亮黄灯警示,超过15个工作日系统亮红灯警示,‘红黄灯’一旦生成就不能撤销。”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受理即“挂单”、办结才“交账”,由群众来打分,让考核管理干部的内容更充实、评价使用干部的标准更具体,从而敦促各级干部力改“不严不实”行为,切实转变作风。  群众评价“不满意”,干部必须拿话来说  去年9月23日,大足区龙滩子街道双龙东路社区居民田梦融向社区反映了路灯不亮问题。工作人员将该问题录入了群工系统,提交到街道,街道交由建管办处理。由于该路段目前属于川汽厂职工住宅小区,建管办工作人员便和小区物业进行沟通,告知对方尽快维修,街道随后在群工系统内作了办结处理。  田梦融收到办结短信,却发现路灯并未维修,于是给了“不满意”评价。大足区群工系统指挥中心收到评价后,要求街道“拿话来说”——必须了解清楚居民为什么不满意,并向中心递交书面说明。街道立即着手调查,终于核实田梦融所居住的楼栋并不属于川汽厂物业管辖,以前的路灯安装是由区建设局承办,于是抓紧和区建设局联系协调。10月21日,损坏的路灯得到维修,田梦融给第二次办理结果给了“满意”评价。  群工系统推广初期,合川区钱塘镇空顶村村干部由于不熟悉网络,还是采取传统的跑腿方式处理群众诉求,以致没能及时处理村民通过群工系统反映的问题,被系统亮了“黄灯”。这引起了钱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刻对空顶村干部进行约谈,要求整改。经过大力推广,今年以来钱塘镇通过群工系统受理群众反映657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7%以上。  “一通报、两报告”制度让人大代表监督群工系统运行效果  群工系统市级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充分发挥群工系统作用,全市各区县(自治县)普遍推行了“一通报、两报告”制度,即区县每月通报1次各级各部门办理群众反映事项情况,区县党委常委会每月听取1次办理群众反映事项情况报告,区县政府每年向本级人代会报告1次办理群众反映问题的情况,切实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  今年1月28日召开的合川区人代会上,该区区长向全区418名区人大代表汇报了一年来三级服务中心通过群工系统办理群众反映事项的情况,重点报告了群工系统4558件受理事项在办结反馈率、群众满意率和群工推广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一通报、两报告”制度还延伸到镇街。合川区香龙镇镇长在镇“两会”上将群工系统全年办理群众反映事项情况向镇人大主席团报告,报告主要涉及群工系统使用、运转和维护方面的内容。  合川区人大代表曾中兵听取报告后表示,在“互联网+”时代,群工系统方便快捷,应当加大推广力度,让更多群众知晓使用方法。香龙镇人大代表罗耀芬认为,群工系统是面作风镜子,可以直观反映出干部对群众诉求办没办,办得快不快、好不好。  群工系统“倒逼”机制,督促干部根治“拖延症”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底,群工系统根据各单位各部门办结率、“红黄灯”以及群众评价意见,自动进行统计汇总,为考核评价各级部门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提供依据。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群工系统已亮黄灯2489次、红灯473次,先后有62个责任部门、77名责任人受到诫勉或通报批评。  大足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月初大足区都要开展群工系统工作情况通报,通报的主要内容为总体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建议。“对一些办结率不高的、群众满意度低的镇街,我们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为了防止虚假信息的录入,我们每天还派专人随机抽查录入系统的信息,打电话向反映人回访核查。”  群工系统的“倒逼”机制,有效治理了过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等“拖延症”。据了解,2014年全市各区县年度考核民意调查满意度平均较上年度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群众对“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方便程度”“基层干部形象作风”两项指标的满意度提高最多。
  用网站手机客户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politics//c_.htm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日 18:44:3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对新形势下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作出全面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全文如下: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日前,有市民反映一些政府App更新不及时,且该问题长期存在,一直得不到解决。今年3月,记者曾体验17款政府App,发现其中部分存在下载难、久不更新、便民信息不足等问题。时隔近5个月之后,记者昨日再次下载体验这17款App,发现部分App下载难等问题已解决,但多数App信息仍然没有更新。  3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i游北京”App主页新闻为“北京2019世界园艺博览会落户延庆”。但时隔近5个月,仍然是这条“新闻”。(8月13日新京报)  政府App“沉睡”缘于责任迷失  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App因为方便快捷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和“舆论场”。政府部门纷纷赶“时髦”,利用APP平台与民互动。但是,日前有市民反映一些政府App俨然成了僵尸软件,其中部分存在下载难、久不更新等问题。  建了官网,却撒手不管;有了微信公共账号和App平台,却懒得发布消息。从“僵尸官网”到“僵尸微信”、再到“僵尸App”,信息技术自然不是原罪,如此徒有其表的App“摆设”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根本症结还在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服务意识的缺失和权力部门错位的政绩观。“沉睡”的App背后是沉睡不醒的服务意识,是权力任性惹的祸。笔者认为,政府App既开之则用之,既用之则重之。“僵尸App”也是一封举报信,拷问着预算成本与便民本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不管是官网、微博还是政府APP,都是官民沟通、便民服务的新平台,更是一面镜子,照出政府对民众的关爱和体贴,更能照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因此,要唤醒“僵尸App”,当务之急是要强化服务意识、设立专门的管理维护机构,配强设备、配齐人员、加强管理,同时认真思考开发App的运营成本、效益,精打细算,也可以委托一些事业单位或企业来运营。从持续、长久和群众实际需要考虑,剔除下载量少,群众不需要的App,坚决杜绝政府APP沦为“面子工程”、“花架子”,如此才能彻底清除病灶,重塑政府公信力,重拾公众信心,真正让政府App成为官民互动交流的平台,成为展示政府部门形象的窗口,成为政府为民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
郑端端  给政府App多一点成长空间  最近两年,App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新宠。据调研机构的数据分析,手机用户花在游戏、社交等新型应用上的时间,占使用总时间的47%,平均每一个用户手机上已经超过20款的应用程序。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提出的是,手机用户很少花时间在浏览政府App上,绝大多数人群每天常开的应用是社交、网络媒体、游戏三大类。  政府App几乎全部是交给企业来研发的,企业对政府的开发目的可能没有完全理解透,导致在形式上、内容板块上的考虑有些不合理。并且政府App所涉及的内容已经与市场上很多App重复,比如:天气App 、旅游App、交通App。政府在这些方面再投入,恐怕真的就是浪费资金了。  App作为一种交互式应用程序,理应是开发者与用户的良性互动,而不是简单地被理解为发布日常信息。作为政府,应该站在全局角度把各部门资源进行整合,花大钱办大事办实事,研发一个集合多方资源、为群众解决更多问题的“服务平台”。作为普通民众,也应抱着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政府的这种行为,毕竟开发App的最初目的是纯粹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对于这样一种带有很大公益色彩的新生事物,我们不应针对一个问题就说得一无是处。  事物的出现总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事物的发展也必定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事物的成长空间被压缩了,拿什么来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更好地生存?我们看到,有些不适用的App已经下架,很大一部分App也已经进行了改进升级,这些已经是好的开端了,只要我们对政府App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成长空间,少一点苛责,那么,更强大的、更有活力的政府App出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荆楚网  链 接&&&  开发运营一个App要花多少钱?  一家App客户端的内容运营中心负责人表示,开发App的成本首先在于平台,苹果、安卓、Windows等系统平台的开发成本大约在1万元到3万元不等。同时,开发成本还要看是“一次性开发”还是“持续叠代开发”,前者的开发成本远低于后者。政府部门App以信息发布为主,因此多为一次性开发,其后版本更新时大体框架不变。  如果只是定时发文、发图,不做离线阅读、缓存等,一次性投入5万元到10万元的费用即可做成。但若要及时叠代更新,且运营得比较完善,一般需要一次性投入20万元到30万元的费用,未来每年大概还要投入10万-20万的维护经费。
  低水平重复化政务APP,关掉也罢  日01:03 红网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广州市体育局、旅游局分别开发的“群体通”、“广州旅游”两个APP,引发舆论热议。有批评认为,政府“花钱干了政府不该干的事”,市场上已有很多类似主题、内容的APP。《南方都市报》为此推出南都“政务APP便民指数”,从下载量、实用性和便利性三个维度出发,对广州等地政府部门推出的APP进行分析评比。评比显示,政务APP下载量小,知晓度低;资讯更新滞后,甚至直接是门户网站的翻版,缺乏“移动端”特质;政务APP还普遍存在载入缓慢、响应时间久的情况。此外,政务APP的开发成本高昂,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远超人气和质量更高的市场化APP的开发成本。(10月19日《南方都市报》)  政府部门有没有必要开发APP?一些经济学家和论者向来反对政府在微观的经济、社会事务中参与过多,更倾向于让市场化力量及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这种意见通常意义上无可辩驳。但问题是,在很多地方,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发育发展并不成熟,尚不足以围绕市民、游客、投资者需求,开发简便易用的APP等软件、应用、网站服务。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有效梳理地方政府信息资源,建立需求导向,开发出起码质量的APP,是完全可行且必要的。  事实上,国内一些旅游城市的政府部门、行业龙头国企,较早具备触网意识,主动承接数字时代的挑战,网站、APP开发水平并不低,也较受市民、游客等类人群的欢迎。但这些质量和人气相对较高的网站、APP,同样是按照市场化方式创办和运营。  但更普遍的情况是,不少地方斥资投建政务网站和APP,仅仅是为了满足上级指令要求,或是满足考评要求。这种情况下,这些地方政务APP从开发到上线,并不考虑市民等人群究竟需要怎样的APP,有没有、有哪些同类主题和相似内容的APP,如果政务APP一定要上线,又如何避免简单重复同类主题的市场化APP的内容体系……自然也很难顾及政务APP的功能设置、资讯更新、响应速度及宣传推广。  至于直接将政务网站页面翻版到APP,不曾考虑过“移动端”的基本设计要求的做法,连遮羞的应付都不曾为之,当然只能将之称为极端化的懒政的体现。  广州市的体育局、旅游局等政府部门此番推出新开发的政务APP,总体上讲,实属画蛇添足之举。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国内一线城市,以及其他人口规模和经济体量很大的省会城市、大城市,体育运动、美食、旅游等方面的市场化APP开发十分踊跃,涌现出不在少数的热门应用,开发企业、个体围绕开发的APP展开激烈竞争,并不需要主管部门以直接参与开发的方式介入。在这些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要做的其实很简单,一是调整审批、备案、监管、执法的程序,适应新的监管方式,依照主题、对应政府监管职能建立APP规则;二是加快权威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有必要时,政府职能部门甚至可以主动与相关主题的市场化APP合作,开辟专栏,就能够实现权威声音的广泛传达。  事实也证明,尽管广州等城市的一些部门此前早就推出了官方版本的APP,但功能设计和使用体验实在太过糟糕,以至于问津者寥寥。如果用这些政务APP的单个建设成本除以关注人数,得出的结果会非常糟糕,即有关部门需要花费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才能换取一个、几个关注,成效、效益之低,令人叹为观止。  笔者以为,在各级党政机关、政府职能部门加速“触网”、拥抱数字经济的今天,应当充分重视政务APP等新型网络信息应用的开发效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应尽快启动政务APP开发的效益审查、审计。对于关注人数少,活动不频繁的政务APP,同一省域、地级市行政区域内又有多个同类主题APP活跃,应尽早关停前者,或以省域、市域整合散乱分布的同主题政务APP。对于拥有一定关注人数且活动频率较高的政务APP,所在地没有同类市场化APP或不成气候,则应敦促前者主动引进发达城市市场化APP的开发运营方式,严格控制开发和运营成本。  文/郑渝川  .
  政府App,时髦更须实用   我要评论日 09:08:02 来源: 长沙晚报 我有话要说(0人参与).  评论0.打印 字大 字小 ..  前日,有市民反映一些政府App更新不及时,且该问题长期存在,一直得不到解决。今年3月,有记者曾体验北京17款政府App,发现其中部分存在下载难、久不更新、便民信息不足等问题。对此,专家认为,政府部门开发手机App本意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但如果只开发不运营,那么这些App便成为摆设,造成资金浪费。(8月13日《新京报》)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及机关单位纷纷开通App应用程序,旨在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政务、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如被媒体称为反腐利器的,于日起正式上线运行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App),就很好地实现了访客与中纪委的互动,有力推动了形成全民反腐的态势。  然而,与这类政务App很给力相比,有些政务App显得相当寒碜。记者光体验北京这17款政府App就发现不少存在下载难、久不更新、便民信息不足等问题,若放眼全国,恐怕说这种现象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不为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是经费紧张导致App难以为继,还是人为懒惰导致App实用性不强?原因或许很多,但在我看来,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既然开通了App就应该尽量发挥其功效,成为摆设的App还不如不开通。  尽管时至今日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网站普及率已经接近100%,但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准确、互动情况不回应、办事服务不实用等“四不”问题一直如影随形,常被民众所诟病。一组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对全国政府网站开展首次普查。就在日前,普查第一阶段统计摸底已经结束。从摸底结果看,全国共上报政府网站85737个,其中需要关停整改的各级政府网站达6373个。  诚然,从政府网站到政务微博,再到政务微信,再到当前的政务App,既是信息技术现实运用的一个佐证,也是政府及时构建为民服务新平台的重要体现。但赶时髦构建为民服务平台只是一个开端,甚至说只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态度,关键还在于开通之后的实效性。如果为了开通而开通,则很容易使新技术在政务运用中沦为一个面子工程,久之,不仅花了钱不说,民众也会因得不到真正实惠而反感。  说到底,为民服务的工具、从来不缺少手段,但任何工具和手段绝不是刷一刷存在感就完事了,亮出来之后更要力求给民众持续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应是根本目的,也是民众始终最看重的。 (邓子庆)  .
  大众点官APP专给官员挑毛病 数据将寄送政府部门    10: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有话说 10:23:29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责任编辑:王焕君   本报讯(记者王薇)去政府部门办事,有时会遇到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这些不免让人反感。反感,不光是因为心理感受不好,更是因为折腾人、耽误事,最后还无法追溯,拿他没办法。近日,北青报记者发现,一款由民间推出的名为“大众点官”的APP悄然上线。开发者说,希望人们把遭遇和评价发上来,他们将定期送到被点评的单位,大家的一点、一戳,一定会促使作为公仆的“官”们脸色变得好看。因为,好看,是他们本应有的颜色。  昨天,北青报记者通过安卓系统(苹果系统也可以下载)下载了这款名为“大众点官”的APP软件。它的设计风格清晰、简单。用户注册后就可以对自己办事的政府部门的服务发表评论。  这个平台涵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县以及全部的政府职能机关。市民先要找到并选中要评论的政府部门名称和所在地区,然后输入要点评的工作人员的窗口号(流水号、服务号、姓名、性别、其他等),最后再对“服务态度”差、一般、好进行点选。同时,市民可以把遭遇和解决的过程用留言的形式写进点评,提交即可。  点评中都会涉及到哪些政府部门呢?北青报记者数了一下,共涵盖了67个部门,有边防检查、城管、地方税务、法院、检察院、工商局、民政局、人力社保等。  据了解,“大众点官”APP,10月底刚刚上线,短短几天,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00人。  案例一:  马先生经常出国旅游,从国外归来,有个现象让他很不满:当他拿着护照走到边检台,边检人员看完护照会把护照甩在桌台上,感觉他像是从国外做了什么坏事回来一样,感觉很不舒服。但这样的事,也没个什么地方说理去。而且,如果当场跟他理论,也会影响其他游客通关,反倒有些不合适。他一直希望有个可以追溯的平台能让他把“不快”吐出来。  案例二:  李女士是名大学老师,因为咨询生二胎的事去某地卫计委咨询。对于新旧政策该如何衔接,办事人员不但回答得很不专业,问多了还被白眼道:“这事儿着什么急,急也没用”。李女士很恼火,就在“大众点官”上给她一个差评,并写上事情的详细经过,希望主管部门能看到。  对话  数据将以挂号信寄送政府部门和中央纪委  对话人:“大众点官”开发者 律师朱公卫  北青报:您为什么想做这样一个APP?从什么时候开始着手,设计了多长时间?  朱公卫:我本人做了14年律师,常常会听到客户或周围的人抱怨去政府机关办事,办事人员给脸色看,还拿他没办法。这个问题,总书记也多次提及过。于是我想,有没有可能用互联网+的技术作一下尝试。从2014年初开始构思,到10月份才开始做,今年6月份测试,10月28日正式上线。  北青报:“大众点官”是个团队吗?您就不怕得罪人?  朱公卫:我们团队现在有15个人,安卓系统3人,ios系统3人,美工2人,大数据分析6人,我负责统筹。得罪人这个我不怕,我做律师14年了,什么风雨都见过。人总要做些有挑战的事。  北青报:收集来的信息,如何才能区分故意恶评和故意好评,做到数据客观?  朱公卫:这个我们也想到了。首先,硬件甄别,每一部手机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同一部手机用户对同一个对象的过于集中点评将被系统定性为涉嫌故意恶评或好评。其次,频率限制,每天同一账户所点评的对象超过2次的将被视为无效。同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加权平均测算系统,在剔除同一对象20%的好评与差评后,系统将根据硬件痕迹的多样性、用户的描述丰富性、计算机随机抓取某一时间段的点评概率分布,形成大数据分析,保证客观性。  北青报:市民点评后的这些数据有什么用?  朱公卫:第一阶段,每一个数据批次,我们将以挂号信件书面寄送政府部门与中央纪委。第二阶段,伴随着政府信息技术建设的提高,我们会开放端口给政府组织部门,他们可随时随地下载我们的大数据结果。同时,点评者的隐私也会得到绝对的保护,因为我们是态度点评,不在特别极端的情况下,我们不会向政府部门提供点评人的联络信息,如有必要经过严格程序和点评者同意,才可提供联络信息。  北青报:数据提交给政府部门后是否要继续监督跟踪,没有改善怎么办?  朱公卫:“大众点官”会保持持续的数据跟踪。对大数据显示的好评曲线持续下滑的对象,我们将建议媒体予以公开报道。  北青报:“大众点官”是纯公益的吗?如何保证正常运转?经费从哪里来?  朱公卫:初期经费由我本人负担,用自己律师业务收入的钱。后期运转希望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实在没有,我自己也会坚持做下去。“大众点官”是一款对公务人员办事态度进行评价的软件,致力于解决人们出门办事时遇到的公务人员“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文/本报记者王薇
  在政务APP悄然兴起的同时,市民也对其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简洁易懂,也要功能齐全;既要服务到位,也要用户体验好。但在现实的情形中,完美的政务APP对技术要求很高,也检验着政府部门对市民需求的理解是否准确。  国家推动政府App的发展,既要加快推进“中国宽带”计划,改善公务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线上网条件,又要推进“政府上网”App化,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广App模式。政府App是移动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引领全球电子化公共服务创新。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有关信息化服务商应关注政府App模式,推动中国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中国应该发展怎样的政府APP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更新时间:   目前,政府APP在美国、中国香港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兴起,与之相比,中国内地的移动电子政务发展还比较缓慢,企业和居民可以下载、使用的政府APP还很少。  对政府APP的发展模式,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第一,进一步改善公务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线上网条件。在国家层面,加快推进中国宽带计划,提高移动通信容量。在区域层面,各级地方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应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在现场层面,提高政府办公区、公共场所、商业区、住宅区的无线网络覆盖率。通过政府采购,为公务员配备智能移动终端作为日常办公设备。电信运营商应进一步降低资费标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线上网需求。通过政府投资等方式,公园、图书馆、繁华商业街等公共场所应提供免费WiFi服务。  第二,推进政府信息系统APP化。以前政府部门开发的信息系统都是基于固网的,公务员都要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登录。只有进到系统里面,才能看到需要自己办理的事项。一旦领导出差,办理的事项就要搁置到领导回单位,限制了行政效率的提高。此外,政府网站上可以让企业或居民在线办理的事项少,手机版的政府网站少,企业或居民办事不方便。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增加移动数据接口,开发政府APP供企业或居民用户下载使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第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广APP模式。从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政府APP发展特点来看,这些地区普遍重视开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APP,如教育、医疗卫生、旅游、交通、文化、就业、环境、灾害等领域的APP。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中国的移动电子政务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多下工夫,教育、卫生、民政、文化、旅游、环保等部门要开发实用的APP,使人民生活更便捷、更幸福。  随着3G网络覆盖率、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移动电子政务成为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政府APP是移动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引领全球电子化公共服务创新。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有关信息化服务商应关注政府APP模式,推动中国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无法被遗忘的政府APP  日05:44 中国青年报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陈璇《中国青年报》(日09版)  为了赶移动互联网的时髦,不少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开发了APP(计算机应用程序),初衷是更好、更及时地发布公共信息,方便百姓。  起初的新鲜劲儿过去后,一些曾经隆重上线的政府APP,似乎是被推出它们的人遗忘了。有人把北京17款政府APP体验了一番,发觉用户体验很糟糕:有的下载困难,有的半年内信息没更新过一次,还有的干脆直接打不开。  一个个看上颇为新潮的软件,变成躺在手机里的“僵尸”,既占用内存,又令人心塞。  业内人士分析,开发一款手机APP的成本,少则三五万元,多则数十万元。如果搭上运营成本,那就无上限——用行话说,本来就是个“烧钱”的玩意儿。  钱烧了,时髦赶了,工作总结里可以添上漂亮的一笔——用移动互联网服务群众。办公硬件的确是顺应潮流迭代更新了,但是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行政顽疾不会自动删除,那些留在公众手机里的空洞界面,展现的不是阳光和透明,而是懒政和惰政。  在这里,温馨提示一下:真别把政府APP当“僵尸”给遗忘了。其他花钱做的虎头蛇尾的事情,可以遮遮掩掩地盖过去,但这次捣腾的互联网产品——用户不满意,可以直接给差评。蒙是蒙不过去了。
  政府APP别沦为面子工程   梁云风  近年政府部门频频“试水”移动互联网,据统计,仅近两年,北京市至少有20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不过,记者22日体验17款“政府APP”发现,这些APP的下载量“冷热不均”,有的仅有几十次下载量。同时,一些政府部门开发的APP下载不方便,此外,一些APP更新不及时,或在手机系统升级之后无法使用,成为实际应用中的“僵尸APP”。(3月23日《新京报》)  移动互联网席卷之下,政府部门紧跟潮流开发APP,本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以北京为例,这些“政府APP”涉及各个生活领域,包括查地铁线路、发票真伪、社保缴费情况,还可以“赏玩”故宫文物,甚至是通过APP举报干部“四风”问题。如果经营得当,确实是方便百姓、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政府公开透明的好方法,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APP被开发出来后,有不少后期维护乏力,沦为“僵尸”,这不仅有损政府公信力,更是浪费公帑,有的部门花十几万开发一个APP,过了“蜜月期”后,就没用了。  新媒体时代,APP是承载信息输出和输入的一个重要载体,“僵尸APP”的大量出现其根源还是政府定位的转变不够彻底。十八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一方面是信息输出,保证公开透明;另一方面就是信息输入,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从而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这“僵尸APP”的出现,显然不是应有之意。  当然,“不愿”作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不会”作为。不少部门在花巨资请外包公司开发应用之后,如何运营却成了一个难题。政府部门没有专业运营新媒体的人才,这导致信息传播与收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发挥不了APP的作用。  政府APP沦为面子工程不仅北京有,在全国各地都不少;也不仅仅是APP,还有更多的是“僵尸网站”以及当下流行的僵尸公众号。要让“僵尸APP”苏醒其实不难,首先转变观念,真正利用好新媒体,为民服务;其次是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培养一支得力的新媒体运营队伍,挖掘新媒体的潜力,成为行政的好帮手;再次,“僵尸APP”也是为政不为的表现,新媒体的运营也应放入相关考核中去。
  政府APP,部分存在久不更新、便民信息不足等问题。政府部门开发手机APP本意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但如果只开发不运营,那么这些APP便成为摆设。  从各地政府部门开办政府网站,到政务微博、政务公共号、政府APP,一直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互动沟通不足、访问量过低等弊病,很多甚至变成了“僵尸”,失去了便民、传递政务信息的意义。此次记者跟踪体验的政府APP,时隔5个月之久,多数APP的问题依旧,则凸显政府APP在管理上缺乏规范标准,重开发而缺维护,导致诸多政府APP沦为花架子。  因此,有必要制定统一的政府APP管理规范制度,建立日常维护标准,并对各地政府部门的APP重新梳理整顿,要求那些疏于打理、信息更新滞后的政府APP限时整改。而对于那些缺乏调研准备工作,纯粹是为了应付考核,与老百姓需求脱节的政府APP,则不如直接关停。  同时还要考虑到,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APP这类信息工具的专业维护成本并不低。因此,可以将政府APP运管外包给社会机构来做。这既能节约行政资源,又可提高运营效率,防止政府APP成摆设。  .
  2015年河南乡镇公务员热点:莫让政府APP沦为“政绩工程”  【背景链接】  近年政府部门频频“试水”移动互联网,仅近两年,北京市至少有20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据悉,这些APP的下载量“冷热不均”,有的仅有几十次下载量。一些政府部门开发的APP下载不够方便,一些APP更新不及时,或者在手机系统升级之后无法使用,成为实际应用中的“僵尸APP”。  【深度解析】  [意义分析]  政府APP是行政效能的网络化延伸。虽然形式上是时髦的,内容上却应该是朴实的。最近,工信部发布的2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手机用户已达12.9亿户,其中4G用户占比超过10%。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不仅是个产业概念,亦是公共治理现代化的抓手,是权力作为转型升级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方部门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定位,通过APP与民高效互动,裨益良多,大势所趋。  [优势分析]  相对于其他服务方式,移动服务具有可以随时、随地、随身访问政府服务的特点。因此,移动电子政务已成为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而政府APP正是移动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一般用于宣传政策、公开政务、开展便民服务、了解和收集民意和展示政府形象等,同时协助政府在日常工作中和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地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是一个反映服务型政府良好形象的全新平台。可以说,政府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必须采用的工具、平台和手段。  [问题表现]  一是硬件方面。政府开发服务民众的APP,这种意识和精神值得表扬,但花大力气开发的软件为何沦为“僵尸APP”更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优秀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日常使用类手机APP必须同时具备人性化的操作体验、准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性能以及丰富内容这几大要素。大多数政府工作人员或许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是“行家里手”,但几乎都不具备APP开发的专业背景。即便将APP开发外包给软件公司,也很难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准确转达给开发人员,无法准确将服务对象的需求转化为软件开发的“核心标的”,也就无法对开发出来的APP进行专业评估。这就是为何有些政府APP创意不错,却在用户使用感、信息需求、更新速度等方面不敌类似市场化软件。  二是软件方面。“僵尸APP”的出现除了上诉“硬件问题”,关键还存在服务意识不强等“软件问题”。有便民服务的想法和动作,却没有将行动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坚持;看到了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挥的便民服务作用,却更多地将开发APP视作提高政绩的“法宝”,作为宣传“贴民心、体民意”噱头;只知道投了钱搞开发却没花心思做需求调查、做善后维护、做体验升级。和“僵尸官网”的泛滥一样,“僵尸APP”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负面影响]  这不仅严重影响着APP作用的发挥以及人们的有效使用,并且使政府机关的形象在群众心中大打折扣,是一种“不作为”和“不务实”的体现。政府APP不能当作是“摆设”、是“跟风”,因为它饱含着政府的责任、群众的信任在里面,APP的“不作为”,显示的是政府责任落实的不彻底、政府工作效率的不到位、政府工作态度的不积极。  [对策措施]  要想真正地让群众了解政府,让政府为群众服务,只开发出APP是远远不够的。  一方面让有技术的人才及时参与到APP的研发与善后工作中,减少运营障碍使APP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另一方面加大资金上的投入,落实相关制度,不要为了在“政绩的卷面“上好看,而放任“僵尸APP”的存在,更不能让APP成为“秀政绩”的代名词。只有开发与维护并举,才能使APP更加便民、规范、法制。.
  韩品丹  近年政府部门频频“试水”移动互联网,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仅近两年,全市至少有20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这些“政府APP”涉及各个生活领域,包括查地铁线路、发票真伪、社保缴费情况,还可以“赏玩”故宫文物,甚至是通过APP举报干部“四风”问题。(3月23日新京报)  随着“数字化”、“新媒体”时代袭来,政府部门将发声的“喉咙”、为民服务的“舞台”渐渐倾斜到了互联网上。政府“试水”互联网本身是好事一件,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仅近两年,北京市至少有20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这种有百花齐放势头的政府APP涉及各个生活领域,包括查地铁线路、发票真伪、社保缴费情况,还可以“赏玩”故宫文物,甚至是通过APP举报干部“四风”问题。  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反“四风”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之后,多地进行作风整改,例如北京这20余个“官方APP”可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与民沟通、为民服务,没想到有些所谓的“政府APP”却成了“APP在装睡”,恐怕不是低级错误,而是一种低级敷衍。  本来是高大上的“政府APP”怎么会“沉睡”?其一,部分“政府APP”下载难,例如“西城区历史文化资源手册”APP可提供文保单位、保护区、街道三种查询模式,但通过西城区官网、IOS平台和安卓数个下载平台,均未搜索到该款APP。其二,有些“政府APP”长期不更新、不维护。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的APP“北京空气质量”,最近一次更新时间是日,已有近两年没有维护和升级。其三,一些“政府APP”在与民“亲近”时难以做到“人性化”。  其实,政府推广官方APP符合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并与如今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在统一轨道内,但是若只是为了跟上形势、摆个架子才推出的APP就落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因此,政府开发APP之后“与时俱进”的更新与维护,并且跟着“民声”做调整,才是“政府APP”作用于民的必由之路。此外,如何以法律法规规范对此类APP及政务微博、网站的管理也是亟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不管你有多少App,无论办什么事情还是要民众填一大串的个人信息,光是这点就值得吐槽。   时下,各种App很热很时髦,政府部门也开始赶这个潮流。媒体的报道说,“广州旅游”A PP和“广州旅游”微信隆重上线了,根据旅游局介绍,市民和游客通过这款由广州市旅游局主导研发的A P P和微信即可全面了解羊城旅游全面资讯。嗯嗯,政府部门开发A PP似乎成了继微博、微信以后的新玩法,这件事情不好贸然说好或不好,关键看成效。  当年微博红极一时,好多政府部门都忙不迭地开设自己的政务微博账号,结果除了个别极优秀者,好多都是极少更新甚至再无更新,粉丝数少,互动更少,基本就是僵尸账户。后来微博稍微没有那么热闹了,微信公众号又兴起,好多部门又趁势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结果和政务微博差不多,除了个别极优秀者效果显著之外,好多都是默默无闻,你见过几个政务公号在朋友圈曝光?政府部门玩这类互联网产品的一个特点就是,优秀的非常优秀,比如广州公安,无论政务微博还是微信公众号,都是风正帆悬,势如破竹,无论是便民还是加强警民沟通都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而其余绝大部分的现状则是惨淡且不收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现如今App来了,大家又一窝蜂地去开发。政务A pp与政务微博或政务微信公众号最大的区别在于开发成本,花费动辄以百万元计。如果成,则民众办事方便,政府职能部门效率提高,例如广受好评的网上车管所和出入境业务办理等等。如果不成,难免成为鸡肋,而且还要继续花费人力物力进行维护,甚至成为不得不不断追加投资的无底洞。所谓洗湿个头,焗住剃。这个残酷的现实在警告那些还将意图开发政务A pp的职能部门,除非首战必胜,否则三思而后行。  不要以为政务App做的是“独市生意”没有任何市场竞争的因素干扰成败的结果。因为很多商业A pp所做的事情,说穿了无非是打造社会资源分类整合的平台。而纵观广州旅游业开发了广州旅游A PP,内容没什么惊喜,都是已经有很多市场化媒体已经在做的那些,吃喝玩乐资讯。也许还有加加减减,但是你花了这么多财政的钱煞有介事地开通了这个顶着官方头衔的App,总得给人一个捧场的理由不是?  其实政府职能部门App说到底最紧要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功能只是便民办事,无论怎样提供全面资讯,说到底还是为了让民众在充分了解相关资讯的前提下办事。不管你有多少A pp,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民众填一大串的个人信息,光是这点就值得吐槽。不是都已经信息联网了吗?理论上一个身份证号码后面公民的所有信息就应该应有尽有。与其由各个职能部门分散独立地开发各种各样的App,不如先缓一下,做好整个政府的资讯大平台后台互通,也许这才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捷径。陈扬 .
  政府App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  随着3G网络覆盖率、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移动电子政务成为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APP已经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一线城市、地方政府开始移动电子政务,通过开发政务APP应用,实现独立业务流的小、快、多的高效政务办公模式。  在全国,已有不少政府部门也试水移动互联网,市民只需点击手机,就能轻松获取公共服务信息。而通过政务APP,政府部门试图将服务延伸到更大的人群。如深圳、无锡、东莞、深圳等地。  在政务APP悄然兴起的同时,市民也对其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简洁易懂,也要功能齐全;既要服务到位,也要用户体验好。但在现实的情形中,完美的政务APP对技术要求很高,也检验着政府部门对市民需求的理解是否准确。  国家推动政府App的发展,既要加快推进“中国宽带”计划,改善公务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线上网条件,又要推进“政府上网”App化,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广App模式。政府App是移动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引领全球电子化公共服务创新。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有关信息化服务商应关注政府App模式,推动中国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tianya 重庆有多少人知道那东西?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当属APP了,不仅几乎每个公司都推出了APP,甚至一些个人的APP也被玩得风生水起,名利双收。政府部门搭上移动互联网的顺风车,试水“政府APP”,可谓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事实证明,一些“政府APP”也的确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有不少“政府APP”存在各类问题,有的甚至沦为有名无实的“僵尸APP”。  如果说“僵尸APP”是新鲜事物,那他们的前辈——僵尸政府网站、僵尸政务微博,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其实他们同出一门,只不过换了个不同的介质罢了,从互联网“僵”到了移动互联网。时尚时尚最时尚的APP,到了某些政府部门中就变成了“僵尸”,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政府APP”成了某些政府部门装裱政绩的道具,而非真心实意为民众提供服务、起到沟通作用的桥梁。互联网时代,一窝蜂开通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如今APP成为了追逐对象,三分钟热情一过,最后多归于沉寂,沦为“僵尸”。开通此类渠道,多数是为了应付上级指标任务的压力,以便顺利通过考核,好在工作总结里为自己加分添彩。只要考核通过,就万事无忧,哪还管他是否在正常运行,这样的东西归根到底还是做给领导看的,而不是做给民众用的。这就需要反思我们的考核方式了,究竟只是需要一个空架子做做样子,还是需要实打实的东西来真正为民服务?如果考核仅仅只是验收APP是否开通,而对后续的更新、运营等不闻不问,不形成常态化的考核监管机制,那只会有更多的“政府APP”沦为“僵尸”。  另外,部分政府部门缺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营专门人才。“政府APP”内容更新多由政府部门的职员兼职完成,他们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往往“脑袋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身体却还停留在过去”,在运营上就难免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不知道怎么说话,最后就变成了不说话。  再有就是一些政府部门惯性的权力傲慢使然,没有放下身段与民众主动交流的意愿与觉悟。开通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乃至“政府APP”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有些部门也有“言多必失”的考量,因为政府网站、政务微博而被民众揪住“小辫子”遭致舆论狠批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宁可少说话,也不愿出错。不敢说话,最后也变成了不说话,我想这也是不少“政府APP”长期不更新的缘由之一。  要改变“政府APP”成“僵尸”的现状,就必须得改进考核方式、加大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以及推进政府部门观念的革新,以适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与民众的交流。让“政府APP”必须说话,也知道怎么说话,更敢于说话,才不至于沦为劳民伤财的“僵尸APP”。  文/夏熊飞
  移动政务应用之政府APP建设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p线下推广活动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