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球股市指数0630丨下半年哪个指数机会更大

今日股市0621丨入“摩”是否强化了价值投资理念?_第一财经
今日股市0621丨入“摩”是否强化了价值投资理念?
播出时间: 19:13
友情提示:非wifi环境下播放会产生流量费用
意见反馈邮箱: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 至少还需要五年_第一财经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 至少还需要五年
第一财经江旋 20:22
随着华人力量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华人科学家投身于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的进程中。
近日,优必选科技宣布悉尼大学教授陶大程即将加盟公司,并担任优必选&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同时,在机器人运动控制方面,清华大学教授赵明国也将担任优必选&人形机器人首席科学家&。陶大程、赵明国以及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在北京接受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对于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等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家庭的四个门槛
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战略是,2018年完成大扭矩、高爆发力伺服舵机研发商业化,并推出系列化双足家庭服务机器人。同时考虑在三年内推出人形家庭服务机器人操作系统,并推出基于商业化目的的类人家庭服务机器人。
周剑认为,人类的需求不是特定的,也许有人会需要真人一样的、有情感依赖的机器人陪伴在身边,如果是单身的话,想象空间就很大了。这样的机器人5~8年之内商业化是有可能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上将无限接近人。
&我们跟亚马逊一起讨论了很久,亚马逊认为未来的人机交互的发展,消费中心一定是人形机器人。&周剑提到,2017年优必选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四块,销售收入将达到10亿到15亿元人民币。其中之一就是和亚马逊合作开发的机器人。
陶大程从软件的角度解析了人形机器人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他指出,人形机器人最关键的东西是视觉输出。我们每天所获取的信息超过70%、80%都是从眼睛来的,所以首先是要进行图像处理,如何将获取的图像变得更加清晰。看清楚之后,就是机器识别,作为家庭服务机器人,首先要认识家里每一个成员,这样才能对他们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把家庭成员的信息归总起来。要想完成稳定的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离不开两个非常关键的基础方面的研究,即深度学习和多视角学习。
他表示,机器人在家里到处走,要进行实时场景的解析,如何精确地实现室内导航,要有很多基础技术的支持。理解了环境,下面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认知人、理解人的行为,这是运动的人脸识别系统。人是有情感的,你可以很友善,也可以很愤怒。这对于机器人来说就需要理解人的表情。理解了人的情绪、人的行为,下面就要知道如何检测和识别物体。
陶大程认为,人形机器人最终面向家庭的商业化还是要降低成本,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估计人的姿态,如果给机器人装很多摄像头和传感器必定会提高成本,如何利用单幕摄像机来获取想要的数据就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其团队最近的一个研究成果就是从Youtube下载的视频进行计算。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模型压缩。人形机器人运动过程当中有很多计算的开销、电能的开销,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开销,就导致它要有一个很大的电池,这在很多场景中是很难克服的,因此要把大的模型变成小的模型。
5年内或迎来突破
专注双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研究的赵明国教授认为,在基本功能达到之后,就可以不断迭代,真正产生一个符合需求的产品。在两到三年之内,机器人&抓取&的功能一定能到位。
以&抓取&这个功能为例,家里各式各样的瓶子很多,酒杯、矿泉水瓶、暖水瓶等等,可能在机器人看来都是一样的,但如何精准地把这些物体识别出来,就是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相互配合的场景。
赵明国还谈到,真正的人形机器人是有四肢、大脑及躯干的机器人,只是它的外形不见得是第一步就完成的。先完成整体躯干的部分,可以运动了,有了AI的概念了,然后再做更加真人化的皮肤、材料、各种传感器,这时候触感、温度各方面才会有进步。
&未来5年结合驱动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会迎来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应用中新的突破点,也会迎来产业应用的突破。&赵明国表示。
开发一款机器人,硬件和软件技术如何更好地融合是关键性问题。那么,从开发程序上来看,到底是有了硬件再去开发软件,还是二者能同时进行?
赵明国认为,机器人运动一定要先有良好的平台,所以落地的顺序应该是齐头并进,既要实现大型的伺服舵机商业化,另外相应的软件也要同步发展。但是一开始一定要把伺服舵机落实下来。
此外,陶大程也对记者表示,自己从事深度学习已经很长时间了,深度学习的弱点是在没有大量数据进行训练的时候,效果可能不会太好。比如说,在座的男士都是短头发,女士都是长头发,但我出去不能说长头发都是女的,短头发都是男的。
他认为,人类对大脑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深度学习实际上也沿袭了层级结构。我们已经看到了突破性的成果,但还是有一个过程,就像我们不能教5岁的小朋友微积分一样,需要渐进式地推进。
另外,陶大程也指出,深度学习是一个潮流,但是并不代表应该放弃原始的学习。统计学习和深度学习未来必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我们的需求。
编辑:胡军华
独家 | IEEE前主席加盟优必选 任教育CTO及董事第一财经直播
正在直播:
点击加载更多第一财经_只为更好决策
名称现价涨跌涨跌幅
无锡先导董事长
市值:121.00亿
涨跌:11.01亿
看点:收购泰坦新动力
华兰生物董事长
市值:133.82亿
涨跌:-14.89亿
看点:半年业绩不及预期
黄红云家族
金科股份实际控制人
市值:81.88亿
涨跌:-9.03亿
看点:重组折戟股价重挫
陈江涛夫妇
旋极信息董事长
市值:68.48亿
涨跌:-7.59亿
看点:监事计划减持股票
顺丰速运(集团)总裁
市值:1,410.15亿
涨跌:6.21亿
美的集团实际控制人
市值:1,017.21亿
涨跌:32.18亿
华夏幸福董事长
市值:556.40亿
涨跌:-1.05亿
蓝思科技创建人
市值:514.12亿
涨跌:2.16亿
长城汽车董事长
市值:424.48亿
涨跌:0.00
康美药业董事长
市值:387.50亿
涨跌:-9,242.15万
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
市值:371.43亿
涨跌:-4,912.80万
万达董事长
市值:361.92亿
涨跌:0.00尼尔森:中国消费者更愿为美颜买单 90后消费信心最高_第一财经
尼尔森:中国消费者更愿为美颜买单 90后消费信心最高
第一财经乐琰 09:59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期出炉的中国经济&中期报告&显示:二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7%,增速与一季度持平。
尼尔森最新发布的中国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与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走向表现出相吻合的趋势,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106,相比一季度上升了一个点,显示出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趋于稳定,消费者正在积极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为经济增幅放缓,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中国将处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状态下。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出不仅中国经济正在适应新常态,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在适应这种经济发展新趋势,从而表现出了今年前两季度稳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我们也正在见证中国消费者消费观趋向于稳定的新常态。&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说。
在全球范围内,全球第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与第一季度持平,稳定在98点。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始终保持在全球前十的高位,今年第二季度位列全球第八名。
尼尔森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消费者对就业和收入的感知比去年下半年都更加积极。有59%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就业前景好或者极好,比去年下半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同样,54%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当下的经济状况非常好,而去年下半年有50%的人持有同样的观点。
&数据显示,上半年消费者对就业前景、个人财政以及消费意愿三个方面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这一趋势在经济新常态下将延续,因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人们的收入逐步改善,尤其中小城市的消费增长迅速。&严旋说。
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衡量消费者对于就业前景、个人财政以及消费意愿三个方面。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100则为积极,反之则为消极。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爱美,愿为打造良好外形买单
新常态下,消费者对于未来就业和收入预期更趋理性,这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在消费时也更理性。
尼尔森的报告显示,49%的家庭在第二季度倾向维持而不是增加家庭消费支出,而第一季度只有45%的家庭持有这个态度。同时在第二季度有47%的家庭愿意增加家庭消费开支,较上季度有1个百分点的下降。
尼尔森的报告还发现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更愿意在个人、家庭生活改善及身心健康上增加消费,为品质生活买单。相较于2015年,在2016年消费者最愿意为提升个人的形象气质打造良好的外形而买单,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服饰(衣服/鞋子)和护肤化妆这两项表现出最强的增加消费的意愿,数据显示。同时消费者也更加追求品质生活,在休闲度假旅游方面也愿意增加消费,紧随其后的是食品饮料,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消费者对这些领域都表示愿意增加开支。
在快消品领域品质消费的趋势更为明显。品质生活相关品类领涨快消品。数据显示,面膜(16%),唇膏(9.3%),瓶装水(8.7%)是快消品中销售额增长最快的三个品类。
调查也显示出中国消费者在购物选择时最在意的是安全(63%),有益健康(58%),方便(58%)这三个因素,而与之相反的是仅有38%的受访者选择了高端这个选项,体现出中国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务实和重视产品质量。
&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显著增长,品质人群的规模还将持续扩大。从现在到未来的5~10年中,中国将会发生新一轮品质化消费变革。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新常态&,这将会推动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消费升级的趋势势必继续延续。&严旋说。
南部消费更愿尝试新品西区/北区消费观念更保守
数据显示,南部地区居民消费意愿在第二季度呈现出最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西部和北部消费意愿则趋弱。
东部南部消费升级倾向明显更愿意尝试新推出的产品,有25%的东区消费者和24%的南部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新品,34%的人东区消费者和30%的南部消费者愿意买更好的产品,相比之下西北地区消费者消费行为则更加保守,仅有18%的西部受访者和13%的北部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新品,两地近60%的受访者均倾向买更多已经使用过的产品。
与此同时,大包装产品在西部和北部获得更快的销量增长,比如700毫升的大包装洗发水在今年上半年销量与去年同期比较上升了8.4%,北部上升了3.8%,而同款产品在东部和南部地区销量同比增长仅为0.9%和1.8%。
数据还显示东部和南部居民对于享乐型消费更加关注。 39%的东部消费者和35%的南部消费者表示在未来一年计划购买文娱消费产品,仅有21%的西部和26%的北部消费者计划购买此类产品。对于旅游度假类产品,62%的东部消费者和45%的南部消费者计划在新的一年进行此项消费,而仅有30%的西部和32%的北部消费者有度假的需求。
东南区消费者对新型科技产品的接受度更高,更乐于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调查显示,东部和南部居民拥有更多的电子设备,如13%的东部消费者和14%的南部消费者使用电子阅读器,但仅有6%的西部和9%的北部消费者表示使用该设备。同样的地区差异也体现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游戏主机等科技设备的产品渗透率上。
90后二季度消费者信心上扬
90后在第二季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高达110,超越其他各个年龄段消费者,紧随其后的是60后(108),80后(105),70后和50后(均为104)。数据显示,90后高涨的信心指数是源自他们对就业预期,个人经济状况以及消费意愿更乐观的预期。
90后也是富有个性的消费群体,他们购物的态度更加开放,喜欢尝鲜,有着更强烈的消费意愿。数据显示,25%的90后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品,高于80后(19%)和70后(21%)。与此同时他们也愿意购买更好的产品,受访者中有31%的90后表示愿意买更好的产品,有29%的80后和70后有同样的想法。
报告还显示出90后极度热衷网购,他们中93%的人表示在过去三个月曾网购,71%的人表示未来6个月有网购意向。
编辑:乐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股票收盘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