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教学楼的前期建安工程费费是否属于专项费用?

,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法人/总经理
招投标负责人(招投标办)
销售人员(业务部)
后勤人员(行政部)
我同意接受网站《用户服务条款》
服务热线:400-810-9688
,即可查看免费招标信息
服务热线:400-810-9688
,优先匹配项目,提高中标率!
电子邮箱:
填写您所关注的产品关键词分,以便我们将优质招标、项目及是发送至您的邮箱。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工程前期及其他费用取费标准摘录(最新整理)最新,整理,摘录,工程标准,前期费用,反馈意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工程前期及其他费用取费标准摘录(最新整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教学楼设计存在的问题
教学楼设计存在的问题
教学楼设计存在的问题篇一:当前中小学教学楼的结构设计问题 本文由金艮川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工程建设与设计 !##! 年第 ) 期 当前中小学教学楼的结构设计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中小学教学楼的结构设计问题 葛 卫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江苏 南京 !&###$) [提 要] 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学楼的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提出通过横向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砖砌 ― 抗震墙结构体系, 纵向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体系, 来改进该类建筑的抗震和受力性能. [关键词] 教学楼; 砌体结构; 薄壁框架; 抗震墙; 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 ( !, (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构工程师认为此类建筑结构型式简单, 设计时未仔细考虑, 留下了安全隐患. 一, 引言 自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以来, 我国大力加强设施 的投入, 同时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捐钱捐物兴建希望小学, 因此作为普及教育工作的硬件设施――教学楼, ― 大量拔地 而起.由于资金有限, 大多数中小学教学楼都采用砌体结 构, 多道横墙, 两道纵墙, 另加一外挑走廊.横墙间距为教 室的长, 约为 &#/, 纵墙间距为教室的宽, 约为 */, & 为一 图 典型的教学楼平面图.由于横墙间距大, 纵墙被门窗洞过 多削弱, 层高较高, 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刚颁布的 0+ 1##&& 《 中, ,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将其归为横墙较少的多层砌 体结构, 对其总高度和层数作了更严格的规定.而很多结 二, 当前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保证其能共同工作, 要求适当增大 & ( 横墙间距大, 楼板的刚度, 而现在却大多采用预制板, 使得楼板的刚度得 不到保证. 而且不均匀.靠走廊一侧的纵墙既开 ! ( 纵墙开洞较多, 门又开窗, 使得该侧墙体刚度及承载能力小于另一侧.由 于外挑走廊的原因, 该侧墙体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大于另一 侧, 在地震作用下, 将引起更大的地震反应.因此, 在地震 作用下, 该侧墙体经常先破坏. 两开间 ) ( 每间教室大多为二或三开间, 交界设横梁, 横梁支承在窗间墙上, 窗间墙原 本就很薄弱, 却要承受由横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以及由此荷载引起的地震作用, 很不安全. 而一些设计工作者意识到该问题后, 在 窗间墙位置设砖壁柱或构造柱.砖壁柱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该段墙体, 但砖壁柱仍为 图& ! ( 其它细节 典型教学楼平面图 脆性构件, 强梁弱柱的矛盾仍很突出, 而且砖 !!!!!!!!!!!!!!!!!!!!!!!!!!!!!!!!!!!!!!!!!!!!!!! 标志性建筑的细部是很关键的, 可以说 &没有 细部的设计永远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乐章& 永远不 , & 是一个整体的建筑& .看起来它是从属的, 有时却 起着画龙 &点睛& 的作用. 在施工图设计中, 通过电脑三维模型进行了灯 光效果模拟, 在不同位置安置了不同亮度的灯光, 使夜晚的建筑另有一番景致. 建筑基本完工时, 发现从三号楼窗口看传达室 屋面, 黑色的屋面防水卷材近距离地暴露在眼前. 经过考虑, 对屋面进行了绿化, 不仅有效地弥补了 缺憾, 反而使建筑充满了生机. 万方数据 &. 社, ( &$$. [!] [ ( 345678, :( %;&9&%&=&9 &=?;@%&? %&=& 2] & 2ABC 9( 8D4 +DDE FGHI5J7AK +L %7A MAN &/A45OPB :5H4P4L, ( &$-) [收稿日期] !##! , #1 , !1
四, 结语水利厅大门工程, 虽然造价或建筑面积都非常小, 但有多方面的设计要求, 对建筑环境, 功能, 形体各要 素之间如何取得统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此本文对 大门的设计和实施作了一些回顾, 分析与总结. [参考文献] [&] 彭一刚 ( 建筑空间组合诧 2] 北京: [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建筑结构设计 工程建设与设计 +((+ 年第 3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壁柱影响使用.设构造柱后会带来新的问题, 构造柱将承 受由横梁传来的弯距, 而构造柱和窗间墙又连在一起 (先砌 墙后浇柱)因此会带动窗间墙一起受弯, , 引起窗间墙水平 裂缝的过早出现. 还有一些设计工作者将构造柱改为框架柱, 但两者仅 仅在截面尺寸和配筋面积上有所区别, 由于框架宽度较小, 两边还有窗间砖墙, 做法上仍是先砌墙后浇柱, 柱仍和窗间 墙共同承受弯距, 砖墙仍容易开裂.另外, 框架在水平地震作 用下框架所分配的水平力的计算也存在问题.而现在结构计 算软件大都无法分别按砌体和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水平力. 抗震性能仍然不佳.因为此 ! & 将结构型式改为框架后, 类建筑结构横向只有一跨, 两根柱子支撑, 冗余度太少.某 地地震后, 发现外走廊有柱支撑的教学楼破坏很少, 而带有 悬挑走的教学楼破坏较多, 且多为靠走廊一侧的柱破坏.但 在走廊外侧增加一排框架柱是很多建筑师所不愿采用的, 因 为很多中小学生会在此碰头. 与薄壁柱形成纵向框架.参考文献提供了受纵向水平地震 作用框架所分担地震作用的算法.本人认为, 由于教学楼 一般纵墙很少且开洞率大, 性能不可靠, 可以采用较为简单 的做法, 即地震作用全部由框架承担.纵向砖墙均应按填 充墙做法, 先浇柱后砌墙, 使之不承受弯距, 并与框架计算 模型吻合.由于教学楼的墙体一般均上下对齐, 填充墙也 可以大幅度提高框架的水平承载能力, 此结论已为试验证 明.填充墙在大震下先退出工作, 可作为承受纵向水平地 震作用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因柱在纵向的尺寸较大, 且数 量多, 在大震下纵向的安全性也能得到保证. 以保证框架和抗震墙共 ! & 楼板应为现浇或装配整体式, 同工作. 图 + 为以上做法之图示.
三, 解决问题的方法 横向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 # 砖砌抗震墙结构体系, 纵向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体系, 可使中小学教学楼成为 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是承受横向水平地震作 $& 教室分隔墙作为砖砌抗震墙, 用的第一道防线.该墙应按砌体结构通过软件 (如: ) %& 进 行抗震验算, 并通过构造措施使之具有良好的抗侧向力能 力及延性.为达到此目的可采用以下做法: 作为横墙翼缘, 柱尺 !该墙两端设钢筋混凝土薄壁柱, 寸可以小到 '(()) * +,()), 同时还应根据计算在中间再设 构造柱, 间距不 大于 !).&墙体采用配筋砌体, 并用强度等级较高的 粘土砖或空心砖和砂浆 ! &-$(, & ,) ( 砌筑. # 每层楼面 &. 处均设置圈梁, 圈梁配筋适当加强. $ 应先砌砖抗震墙后 浇混凝土柱. + & 将教室中部搁置两道横梁的窗间墙改为钢筋混凝土 薄壁柱, 形成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是承受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第二道防线.由于横墙的刚度远大于 框架的刚度, 框架所分担地震作用很小, 可参照框架 # 抗震 墙结构的做法, 即框架承担总地震剪力的 +(/ .其计算公 式如下: ! 01 2 式中 (&+ ! & 1 ($) 图+ 中小学教学楼具有多道抗振防线 结构体系的做法示意图 四, 结束语 中小学教学楼虽然建筑型式较为单一, 但分布广, 数量 多, 影响大, 应予高度重视.当前结构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可考虑采用统一的技术措施, 并加以推广. 横向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砖砌抗震结构体系, 纵向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体系, 是符合中小学教学楼 特点并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 ,(($$ #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6] [ & 45 [+] 74789 $3 # :!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 规程 6] [ & [3] 任同瑞 &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外纵墙抗震的研究 7] 建筑 [ & 结构, (+) $::. & & [!] 朱荣华, 沈聚敏 & 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拟动力抗震反 应试验及理论分析 7]建筑结构学报, (;) [ & $::', & [收稿日期] +((+ # ($ # +! ― !1 ――由底部剪力法计算的第 !1 层地震剪力 ― ! 01 ――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体系第 # 层第 $ 榀框架 所分担的地震力 ― & ――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总榀数 使之 3 & 将外纵墙圈梁改用与薄壁柱同宽的薄壁梁代替, 万方数据 $: 当前中小学教学楼的结构设计问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葛卫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9 工程建设与设计 CONSTRUCTION & DESIGN FOR PROJECT 次 参考文献(4条) 1.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2 2.JGJ/T13-1994.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 1994 3.任同瑞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外纵墙抗震的研究 .朱荣华.沈聚敏 砖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拟动力抗震反应试验及理论分析 1996(8)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 钟金周.丁园 某医院教学楼检测鉴定和改造加固处理 2002 某医院教学楼是解放前建造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砖砌体结构,通过对其检测鉴定,简要介绍了此类工程的特点,合理有效的检测,加固及改造方法.经过对 该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2.期刊论文 王国安.WANG Guoan 从512汶川特大地震谈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设计 -中外建筑2008(9) 通过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小学教学楼受损情况的实地考察,从结构设计专业角度分析了教学楼大量损坏,倒塌的原因,提出了应在抗震设防分类标 准,平面布置,结构选型及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加强中小学教学楼的结构抗震设计,以对中小学教学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3.会议论文 霍东锋.梅全亭.包文 教学楼增层改建中砌体结构维修加固工程实例 2005
本文以重庆某高校混合结构教学大楼的增层改造方案设计为例,讨论了教学楼增层改建中维修加固工程的基本步骤和一些有效的结构构造措施,总结 了该类型教学楼增层改造施工的注意事项及进行此类结构建筑物改造工程的体会.本文可供同行在进行建筑物增层改建时参考. 4.期刊论文 司拴牢.SI Shuan-lao 某多层砌体结构教学楼的抗震加固 -工程质量A版) 5.12地震后,某多层砌体结构教学楼出现损坏.通过对该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鉴定,查找原因,提出采用坑式静压桩法,墙体双面钢筋网砂浆面层法及梁 粘贴碳纤维布法等措施进行抗震加固,并介绍了施工设计方案和施工要点. 5.期刊论文 刘向华.周安 砌体结构教学楼的鉴定与加固 -建筑技术) 合肥某高校教学楼建于1958年,建筑面积23 700m2,总长度约220m,2道变形缝将建筑物划分为3个结构单元,中部结构单元7层,其他结构单元4~6层.竖向 为实心粘土砖承重墙,楼盖主要为现浇混凝土密肋结构. 6.期刊论文 赵更歧.张冰华.张哲.王俊岭 某中学教学楼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 -世界地震工程) 按老规范设计的砌体结构未考虑抗震,使用年代过长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需对原结构按新规范进行全面检测和抗震鉴定,若鉴定结果表明该结构不 符合抗震要求,则需进行加固,结合一实际工程对检测程序和加固方法做一全面论述,供工程实际中参考. 7.期刊论文 赵成 某校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加固方案 -中国水运(下半月))
对某学校砌体结构教学楼震后破坏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抗震鉴定加固规范及图集,一系列简单可行的加固措施及方案在本文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 探讨,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加固图例,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8.期刊论文 彭豫.乐风江.哈莉娅达力列汗.PENG Yu.LE Feng-jiang.DALILIEHAN Haliya 吐鲁番市某教学楼裂缝 调查及原因分析 -山西建筑) 分析了吐鲁番市某教学楼裂缝的原因,根据该教学楼的裂缝形态及当地气候特点,确定该裂缝为温度裂缝,进行温度观测,应用王铁梦的简化计算方法计 算温度应力,对墙体裂缝作定性分析,进而提出对裂缝的处理方法. 9.会议论文 叶健 某学校教学楼倒塌事故的调查 本文通过对某教学楼倒塌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提出对此类危旧砖砌体结构设计,加固及装修改造的一些经验与教训. 10.期刊论文 肖青.唐曹明 某教学楼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工程质量2002(1)
1前言 砖混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量大面广.改革开放前,我国所建中,小学校教学楼大部分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 问题,其中墙体开裂就是一个常见问题.墙体开裂原因多种,但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为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它反映了砌体的承载力不足或稳定性不够;另一 类是由于温度变化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所产生,它会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整体性. 引证文献(3条) 1.王剑平.薛佳薇.申晓辉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之侨爱小学设计导则分析 [期刊论文]-福建建筑 .郭樟根.孙伟民.倪天宇.丁帅.沈丹 汶川地震中小学校建筑震害调查及抗震性能分析[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陈国娥 凉山州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gcjsysj.aspx 下载时间:日
1教学楼设计存在的问题篇二:教学楼选址问题 教学楼选址问题研究(福建农林大学) 一、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体制的改革,各高校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它们进一步整合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适应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式,学校未雨绸缪,着眼长远,纷纷进行校园扩建。针对现在校园越来越大的情形,校内服务设施(教学楼)的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教学楼的选址好坏至关重要。
二、研究的意义 教学楼选址问题是我国校园经济或校园社会活动范围的选择行为。教学楼选址的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教学楼选址决策后是否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学生或学校的满足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等。着所有的一切又由许多因素决定,比如能否保持持续的稳定性或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等。所以教学楼选址在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就可称为是最佳选址位置。 三、教学楼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教学楼选址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址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下面将对影响高校选址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政策因素 在推进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初期,政府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因此,当高校考虑建立新教学楼时,必然离不开当地政府力量的支持和政策的扶助。首先,要了解各级政府及相关领导对学校教学楼建设的态度,对教育事业支持的程度。政府的政策和态度主要体现在征地、基本建设的各种相关手续及建设投资的财政支持上,了解这些,将有利于校方预估新教学楼建设需投入的费用。学校要尽量争取到政府倾斜的政策。 (2)建设费用及运营费用高校教学楼建设所需费用也是选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具体包括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 建设费用又包括前期征地费用和建设投资费用。 运营费用指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后,保证正常运行所需的成本。 (3)环境因素 ①土地位置 教学楼所在的具体位置。要考虑与其他校内设施的相互关系。 ②自然环境 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在地质条件方面,对教学楼选址方案地质评价时,必须进行必要的选址勘察工作,土壤承载力必须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基础设施条件 首先,教学楼选址要考虑方案的建设施工条件,分析拟选场址的施工场地、施工用电、用水等条件能否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其次,教学楼选址要求交通便捷,与其他校内设施(食堂、宿舍楼、图书馆等)的联系要便利,并且有利于学生疏散。
四、选址的评价方法(因素评分法) 三个候选场址:A、B和C,它们的经济因素相当,其选址因素如下表。 教学楼的选址方面存在5个因素,分别是环境、便利性、安静程度、土地面积、建设投入。五个因素重要程度不同。从合计一栏可以看出候选厂址A得分最低为五、xx学校教学楼选址的不足 (1)教学楼作为学校学生上课最主要的教学楼,代表着学校以培养学生成才的理念的象征性建筑,应该放在学校最为中心,最方便学生上课,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氛围的地方;而教学楼目前被放在学校的边角,不能成为象征性建筑,也不利于学习气氛的形成。 (2)教学楼离部分学生公寓的距离较远
不方便学生上课往返,耗体力精力,易导致逃课,无法更好的学习。 (3)部分教学楼之间距离太远,学生在变换教室时非常赶,如一二节课在A楼上课三四节又要去B楼上课的专业不得不在短短的课间几分钟快步甚至小跑过去上课,对于需要来回穿梭教学楼之间上课的老师也同样很不方便,他们往往从赶过来上课时气喘息息,课件,PPT等的准备时间都没有,影响老师的教学时间和上课质量。 六、教学楼选址的改进 (1)教学楼和办公楼调换位置,成为学校的中心。 (2)教学楼与宿舍楼尽量集中在一片区域。 (3)应将教学楼之间的距离缩近,或将学生半天的课只安排在同一教学楼或相距近的教学楼上。教学楼设计存在的问题篇三:综合教学楼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 本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 教学楼是现代教育的服务设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应坚持典雅、庄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质特征。近年来校园集约化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高密度规划。包括校园整体高密度和教学区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园建筑按功能类型进行重组,促使具有公共性质的使用空间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复建设及浪费。密度的提高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园建筑的功能向综合性、复合化发展。因此,教育建筑综合体的模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中学建筑发展的趋势。 目的: 通过本设计使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应的设计技巧,熟悉有关设计规程、手册和工具书,提高自己毕业后到第一线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将培养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严格、准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意义: 1)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并在科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 2)获得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文件编辑、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工具书使用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 4)树立外国先进理论和本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思想和观点。 5)培养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断加大,各种民间实体也把投资目标转向高等院校。这使得高校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型学校的兴建和现有学校的改造和建设的新形势,学校的管理者和设计师对我国学校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反思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有许多学校均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多数校园的建筑布局按学科、院系“小而全”的封闭体系设置,建筑的密度较大而容积率低,教室和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工程技术管网设施复杂,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空间上的割裂和孤立,使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不利于现代大学强调人际交往、学科交流的发展模式。而在这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学校有限的土地资源日益显其珍贵。 集约化的教育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集约化是指“城市建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综合组织生活功能和复合空间设计,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在校园的建筑规划上,将有限的校园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使建筑空间呈现聚集效应,以聚集空间结构形成集约化的建筑布局。高校教育建筑的集约化体现在功能组织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功能组织的集约化是指在区分各系部或教育环节的各项功能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综合组织教学功能,从而将它们通过建筑空间组合方式有机结合成建筑综合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如将各系部的公共教学部分和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把特殊实验室和教师科研相结合,与公共部分有所区别。又如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延续性,如上自习和信息查询,可以将教室和信息中心综合设计。空间结构的集约化包括空间功能的集合与空间配置的简约,具有下述特点:空间有序化,通过基于,提高效益建筑空间组织的秩序原理来建立有序的空间体系,才能实现教育建筑多种功能并存于一体;&空间层次化,集约化教学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空间设计中应包含从公共到私密不同等级的完整的空间系列。空间层次化和明确的归属感可以提高场所的可识别性,加强使用者的自豪感;空间弹性化,建筑空间结构必须具有弹性,体现在基础技术设施的完善和建筑物结构系统及房间分隔的通用性,以适应灵活变化的要求;空间复合化,封闭的积层式与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相结合,统筹考虑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空间创造,使之趋向于立体化、开放化。 集约化的建筑类型――教育建筑综合体:大城市综合开发对建筑功能提出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城市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趋向。它既要满足人们对城市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需求,又要讲求高效、多能、低耗的综合效益。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出现了一种建筑新类型―――建筑综合体。建筑综合体是由多个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间组合而成的建筑,又称综合体建筑。其基本形式有:单体式(即只有一栋建筑)和组群式(含有多个建筑)。单体式综合体可以是各层之间的使用功能不同,也可以是一层内各个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组群式建筑综合体是完整的建筑群,各建筑群之间互为多种性质及功能的复合。建筑综合体是对传统建筑类型和功能单元的叠合重组以实现多种功能交叉、并存的空间环境系统。综合体内部多种功能间相互协调平衡、相互激发使得建筑更加能动地发挥其职能和功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它可提供比普通建筑更多的服务内容,为更多的对象服务,使环境产生巨大聚合力。集约化教学模式使在校园规划设计方面将具有相同功能和相近属性的建筑适度聚集而形成组团格局,或者因用地紧张将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单元聚集一体,构成一种新型综合体―――教育建筑综合体。 2. 现代教学楼由于楼层逐新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 3. 抗震方面的问题:新颁布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第 6.0.8条中规定:“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而设防类别的划分是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针对乙类建筑,要求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方面,一般情况下,当抗震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但是尚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对于此类建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低层建筑结构类型的选取除了常用的砖混结构外,框架结构被广泛采用。而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平面布局的规整性。换而言之,仅仅通过结构专业自身的工作尚不能完全设计出抗震性能优良的建筑物。 5、空间组合方面的问题:在现在社会中大部分中学教学楼都是比较综合的,里面会有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师、计算机教室等,而在大学中,这些教室都是分开的,与之相比,分开比较好统一管理,也不会出现互相影响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逐渐改进。三、对课题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预期目标: 新的教学楼建成以后,力求成为布局合理,符合现代教学要求,具有多功能、现代化设备优秀建筑,希望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另外,通过这次的设计,也会使我对软件的应用能力有很大提高,这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立足之地。 可行性分析: 1. 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建筑设计能力,制图能力,建筑的结构选型,加强建筑的功能分析、空间组合、内外环境、造型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熟练掌握了建筑设计、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等程序阶段,能够独立完成整套的完整的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 2. 这次设计了XXX大学附近的资源条件和环境背景,是在尽量符合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对XXX大学博学楼选址的基本概况(区位条件、地形地貌、人口与用地、道路交通、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等)、现状条件、发展背景等的了解分析,以及高中城教学楼的建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力求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业主方的期望。 3.具体程序: 在建筑平面设计中,除应考虑甲方提供的具体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建筑物所必备的基本功能。在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教室、教师休息室及教师办公室、男女卫生间、门厅、休息厅、走廊及楼梯。各房间所应考虑的内容包括:房间面积、形状、平面尺寸、门窗布置及房间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 建筑剖面设计包括: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与各部分的高度、建筑的层数。根据教学楼的功能及使用要求,剖面形状应采用矩形;各房间的高度包括:室内外地面高差、房间净高、窗台高度、黑板及讲台的高度、门的高度及层高。 考虑到构造简单、节省造价、施工方便等因素,一般采用平屋顶;屋面做法应考虑其防水、保温及排水功能而相应设置防水层、保温层、找坡及相应的找平层;屋面排水应采用有组织排水及优先采用内排水。 材料、装修及构造包括:楼地面、墙身、顶棚、踢脚、窗台板、门窗以及其他。
四、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五、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1、已学教科书及图书馆借阅相关规范书、图集。 2、CAD软件、天正建筑、PK-PM。 3、尺规作图工具。 六、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方案设计: 1.5周 2、施工图设计:3.5周 3、方案设计及荷载清理 0.5周 4、梁、板配筋计算
0.5周 5、现浇楼梯设计 0.5周 6、电算部分
1.0周 7、绘制施工图1.5周 8、一榀框架计算 2.0周 9、独立柱基计算 0.5周 10、编制计算书0.5周 七、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A. 教材:(已学专业课本) 1、《混凝土结构》 2、《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3、《地基基础》 4、《抗震结构设计》 5、PK PM软件使用说明
教学楼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接工程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