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筹微爱大病互助互助的用户得了大病真的能得到30万元吗?

9元保30万 网络“互助计划”靠谱吗?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作者:雷鸣
  “水滴互助中青年抗癌计划,9元付出,30万元保障”“18-50周岁,每人分摊不超过3元”&&乍看一下,你会不会以为这是一款?11月3日,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网络互助平台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对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约谈并通报监管意见。此外,保监会即将开展现场调查,对于涉嫌违规的平台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投资人,也有可能禁止其进入保险业。
  9元“保”30万,长沙不乏市民尝鲜
  保监会约谈的“水滴互助”是什么?记者从其官网了解到,该网站一共推出4款互助计划,包括青年抗癌计划、老人安心互助计划、少儿健康互助计划、综合意外互助计划等4款产品。目前,这些计划主要集中在意外互助和重大疾病互助领域。
  长沙不乏尝鲜者。在韶山南路附近上班的陈女士表示,“反正就9块钱,如果自己用得上,算是多个保障;用不上就当是做慈善了。”
  持有她这种想法的人并不是少数。记者从水滴互助官网了解到,4款产品中最为火爆的是老人安心互助计划,会员人数达16万多人,众筹金额超过144万元。
  但也有不少市民认为不靠谱。“感觉会吸引人带病投保,最后纯粹变成对病人的捐款,失去了作为保险的意义。如果金额低于3元,就得继续往里面投钱,感觉会是无底洞。”
  以“老人安心互助计划”为例,互助规则显示,设有180天等待期,账户余额不得低于3元才能参与互助,分摊规则为每次不超过3元,每年约350元。
  互助计划是不是保险?
  互助计划是常规意义上的保险吗?
  记者咨询了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她的第一反应是这类公司没有资质,“以后能不能运营都还是未知数,不论是财务风险,还是政策风险,都意味着钱有可能打水漂。”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曾回应称,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并非保险产品,“相关互助计划没有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同时也没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
  网络互助“事先不定价,事后分摊”的模式,其实属于原始互助行为,与现代商业保险相比截然不同,绝不可混为一谈。
  而屡屡躺枪,被拿来与网络互助一较高下的相互保险,虽然也是以互相帮助、共摊风险为目的,但其保险的属性没有变,符合保险的全部要素和经营要求,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
  低门槛+现实保障需求
  互助计划方兴未艾
  今年5月上线的水滴互助用户量如今已破157万,上线百天即称已实现用户量过百万。除了水滴互助,此类的互助计划发展如火如荼。
  截至11月3日,官网数据显示,互助平台夸克联盟会员数已超113万;e互助累积注册用户超112万;众托帮用户超310万;轻松筹旗下轻松互助用户量则远超其他,数据显示会员人数已破393万,互助计划总金额超4151万元。
  正因为此,自去年来,保监会已经三令五申警示互联网互助计划风险,但仍有市民趋之若鹜。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便宜。
  记者查询长沙保险业的保险计划发现,一份保额30万元的重大疾病险动辄数千元,而上述互助平台仅需缴纳9元成为会员,若符合平台规定,如满足一定观察期(一般180天)等条件,将可获得救助。
  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互助计划有一定创新意义,不能一棒子打死。
  保险职业学院教授夏雪芬表示,夸克联盟、e互助、抗癌公社等并不是保险,倒更像是一种慈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来的互助计划,旨在集合众力,抱团抵御人生中的某些重大风险。
  为什么互助计划能得到数十万人、甚至数百万人的拥趸?这类互助计划之所以方兴未艾,既有互联网技术方面的现实可行性,更重要的原因是其满足了人们对抗重疾和意外风险的现实需求。
  夏雪芬表示,一方面,目前的社会保险还不足以消除人们对人生风险的忧惧,商业保险因为价格问题使得一些人望而却步,社会救助和民间慈善的覆盖面和救助、慈济力度都有限,因此,人们寻求社保、商保、救助和慈善之外的途径,作为人生风险防御的一种补充。
  李晓林:网络平台保障难以兑现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近日发文称,所谓网络互助平台并非保险,模式难持续风险难控制。
  以疾病互助保障平台为例,假设承诺一旦会员得了大病,将会得到30万元的互助金,我们可以看一下,这种承诺的成本有多少。
  以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6病种经验发生率男表(CI1)为参照依据,可以做一个粗略的测算,比如,30岁男性的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51岁男性发生率大约为万分之八十。
  很容易发现,30岁的男性群体每人分摊240元,才能实现患者的30万元互助金;而51岁的男性群体,每人需要分摊2400元,才能实现患者的30万元互助金。这仅仅是6种大病的疾病率,如果是25种或者更多的疾病,其疾病率会更高,分摊的钱会更多一点。
  进入这个平台的人,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数字?大家做了这个准备了吗?是不是有人误以为不超过十块钱就够了。一旦人们发现要交的钱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选择退出这个平台,那一部分患病而真正需要这些钱治病的人,如何获得互助金呢!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有确保其偿付能力的资本金来保障这一切的,而对于机制不健全、约束性不强的网络互助平台,前期承诺的保障可能就变成镜中花、水中月了。
  缺乏法律保障,存在多项风险
  从去年开始,保监会先后4次警告风险称,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部分经营主体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财务稳定状况存在隐患,消费者可能面临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承诺保障无法兑现、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
  夏雪芬提醒,互助计划所谓的“保障”并没有像商业保险一样置于契约(合同)保障之下,也就缺乏法律上的保障。市民加入需谨慎,尤其不要为了加入互助计划而忽略社保和商业保险。
  保监会将严管网络互助计划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的网络互助平台已经开始整改,但仍有部分平台还存在误导宣传、向社会公众承诺责任保障等突出问题。这些网络互助平台,一方面,严重误导消费者,承诺赔付难以兑现,消费者权益无法保障。另一方面,风控措施不完善,容易诱发金融风险。为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将按照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于近期对部分整改不到位的网络互助平台开展现场检查。
  上述负责人表示,以互助名义变相开展保险业务是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之一,将对涉嫌违规向社会公众“承诺赔偿给付责任”、诱导公众产生赔付预期等非法从事保险业务的网络互助平台进行调查取证,一经查实,坚决取缔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对于相关网络互助平台的投资人,也将依法限制甚至禁止其在保险领域投资。
  该负责人还提示,对于定位为公益慈善组织的互助平台,应主动明确告知捐助者“捐助是单向的赠予行为,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回报”。对于打着“公益”幌子,实际上非法从事金融保险业务,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一旦发现,保监会将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花9块就有30万重大疾病保障?大病互助计划真的可靠吗?
最近有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推荐蜂筹平台的大病互助计划,据说成为会员就可以有机会获得30万重大疾病保障。
  “太便宜了!这是真的吗?”听说微信公号“蜂筹”平台的“大病互助计划”,只需9元钱保费,就可以有三十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保费这么低,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笔者登录了蜂筹官网,“蜂筹-快速高效的互联网众筹平台”的口号十分醒目。如果花几元钱就有三十万元的保障,大病互助计划真的可靠,确非虚言。
  真有这么厉害吗?
  记者随后关注了“蜂筹”的微信公号,其“大病救助计划”正在招募会员。计划明确:会员加入本计划经过观察期(180天)后初次发生并被医院的专科医生诊断罹患重大疾病,本计划项目下的其他互助会员会为其发起互助。60种疾病是目前能找到的病种最全的重疾险,如果会员罹患这81种之外的疾病,通过民主决议仍有可能得到互助。
  此外,相比动辄年缴保费几千元的商业重疾保险,蜂筹“大病互助计划”的“保费”非常低,会员可以0元加入,蜂筹补助9元账户余额。在保障期限方面,必互对会员的重疾险保障至65周岁,相比传统重疾险不保、不赔高龄人群的做法,此举也是非常人性化。
  保险秉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数法则原理,凭“零会费”享受保障显然有悖常理。“大病互助计划”条款明确,9元只是入门保费,会员必须注意持续续费,保证账户余额大于3元,否则将取消资格。
  蜂筹解释,之所以要求账户余额不低于3元,是按会员人数确定的,保证每当有1个赔案发生,都有足够的资金给付——当会员人数30万时,每次发生重疾险给付,每人支出1元;如果会员人数较少,为避免分摊负担过重,重疾险则根据会员年龄单次扣费1.5—9元不等。
  “大病互助计划书”注明:必互不对每次互助的资金总额做出承诺。就是说,其重疾险30万元的保额标准不是刚性的,只是基于理想状态即会员超过30万人的一种描述。
  所谓“互助项目”,并不能提供真正意义的保险服务
  虽然蜂筹的大病互助计划现有会员不多,人数还不到理想模式的1/10,但在一呼百应的互联网时代,却不能低估“互助”这种模式的成长性。
  据了解,通过网上招募会员,实现各种互助保险计划的团队,必互不是第一家。由泛华保险公估作为独立调查机构发起的“e互助”推出的家庭守护抗癌无忧计划,已经招募到会员30多万人,累计互助金额达到了130万元,并且已对3名会员进行了赔付。目前,新成员加入e互助,每次均摊金额只需要2元。
  另一家互助组织抗癌公社已经运营了近5年。目前召集16.7万名社员,其运行完全基于契约精神:社员加入无需预付任何费用,只在有社员确诊患上癌症时,其他社员一起分摊费用。所有资金全部用于患病社员的治疗,不设任何资金池。
总的来说,蜂筹“大病互助计划”要走的路还很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松筹大病互助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