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存款保险制度实行日期,能不能出个贷款保险制度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股票/基金&
存款保险制度的美国实践及其局限性
作者:刘明彦
  存款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之一,在经济增速下行、不良“双升”之际推出,其影响将极其深远。但如何客观看待存款保险制度,使中国的存款保险能真正发挥其稳定金融系统的功能,对存款保险制度鼻祖的存款保险制度框架及历史功效进行分析,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演变与框架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1829年纽约实施了全美第一个州立存款保险制度。百年之后的1933年美国政府为应对大萧条对银行业的冲击,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于1934年成立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并于同年建立联邦储蓄信贷保险公司(FSLIC),后者专门向储蓄信贷协会(S&Ls)提供存款保险。
  FSLIC被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耗尽了资本,于1995年被FDIC接管,FDIC是美国最主要的存款保险机构。除FDIC之外,美国的国家信用合作保险基金也具有存款保险职能,向信用合作机构提供存款保险。
  FDIC的主要职责
  经美国国会授权,FDIC主要有三大职能。一是存款保险。为全美6589家独立注册的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的8种账户超过4万亿美元提供限额保险,最初存款人保险限额仅为2500美元,后经多次调整,1980年将保险限额由4万美元提高到10万美元,2008年危机期间为了防止银行挤兑,再次将存款保险限额由10万美元大幅调高至25万美元。
  二是银行监管。对5200多家非美联储成员的州注册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直接监管,可以要求被监管银行定期报告其财务状况,开展现场检查;对从事不安全业务的银行及管理人员处以罚款、发布停业整顿命令、撤销高管人员职务、终止并取消其存款保险等处罚。三是处置倒闭存款机构。当存款机构资不抵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或资本充足率低于2%时,该机构的注册管理机关将做出正式关闭决定并通知FDIC。根据美国,FDIC是所有倒闭联邦银行和联邦储贷协会的清算管理人,目前大部分州也任命FDIC为倒闭州银行的清算管理人。
  FDIC处置倒闭存款机构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购买与承接交易,即由一家稳健金融机构承接倒闭机构的部分或全部债务,购买其部分或全部资产,FDIC为收购提供资金援助;二是存款偿付,指FDIC在清算倒闭机构过程中,直接向存款人赔付被保险存款,然后进行清算;三是救助,FDIC通过贷款、存款、购买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提供财务援助,使该银行免于破产。
  FDIC保险基金
  基金资金来源于保费和投资收益。FDIC从未获得国会的财政拨款,启动资金来源于投保银行的保险费和美国的1.5亿美元贷款(已于1948年还清),之后一直靠投保的银行和储贷协会缴纳的保险费和投资美国政府债券收益积累保险基金,本轮金融危机前FDIC的营运资金约500亿美元。
  保费由统一费率转向风险差别费率。从1933年到1993年,FDIC一直实行统一费率,即根据银行存款规模征收存款保险费,而不考虑银行承担的风险。统一费率无法对银行的风险经营活动进行约束,形成了较严重的道德风险。FDIC根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划分标准和CAMELS评级,将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分为九个档次,费率区间从0~0.27%。
  基金目标比率由固定比例调整为区间浮动。为了保证FDCI对银行存款的偿付能力,保险基金必须与被保险存款的比率维持在一定水平,即目标比率(目标比率=存款保险基金额/被保险存款额)。FDIC成立之后相当长时期,目标比率为1.25%,2009年国会通过法案,将固定目标比率调整为1.15%~1.5%区间浮动,允许FDIC在目标比率发生以下变化时采取相应行动:一是当目标比率低于或预计半年内低于1.15%时,FDIC一年内收足基金规定的目标比率,或收取不低于0.23%的费率,15年内收足资金;二是当目标比率在1.35%~1.5%之间时,将超出1.35%比例部分中的一半向被保险成员返还;三是当目标比率超过1.5%时,FDIC必须将超出部分返回给被保险成员。
  保险赔付
  限额不断调升。存款保险的赔付是根据存款人进行,而不是按账户赔付。当一个存款人在倒闭机构有多个账户时,合并计算。另外,FDIC只对存款人的支票账户、储蓄账户、存单、退休金账户等存款账户进行保险,对共同基金投资、股票、债券、国库券等其他投资品不予保险。目前美国存款保险限额为25万美元,是成立之初的100倍。
  赔付程序。当一家参加存款保险不得不破产时,FDIC会尽可能安排一家稳健银行将其收购,或接管破产银行,偿付存款人保险限额内的存款。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效果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黄金期(年)
  1934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一家政府机构成立,负责为银行存款提供保险,避免挤兑,开创了世界存款保险制度的先河。在FDIC成立之后近半个世纪,其在维护存款人信心,保障金融系统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从1934年到1980年47年中,FDIC保险的银行破产数量总数为480家,平均每年有12家银行破产,远低于1934年至2014年间平均每年破产50家银行的平均水平。该阶段存款保险制度凑效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美国金融业实施严格的分业经营,银行很少涉及证券、保险业务,银行交易账户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极低;二是实施严格的Q条款和金融管制,银行不能为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对定期存款也规定了最高利率上限,并对银行的跨区经营进行限制,银行面临较低的利率风险;三是美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期间美国平均增速为4.74%,银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储贷危机考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年)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高通胀(平均CPI高达7.5%)和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超过10%)使通过短期储蓄存款融资但发放长期固定利率房地产贷款的储贷机构面临利率风险骤升。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储贷机构投资安全和不安全的贷款,甚至可以投资垃圾债券。1986年美国取消了规定存款利率上限的Q条款,这使得储贷机构进行激进的高息揽存。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和存贷利率的倒挂(存款利率20%,贷款利率8%),使美国近30%的依靠吸收短期储蓄存款、投放于房地产贷款的储贷机构陷入困境。年,FSLIC(联邦储贷保险公司)关闭了1043家储贷机构,超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有储贷机构的三分之一。救助储贷机构的巨额成本,最终导致1987年FSLIC资不抵债并入FDIC。
  储贷危机期间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失灵原因:一是对储贷机构监管不力,无法抑制其冒险行为的道德风险;二是利率市场化、高通胀、放松管制等宏观经济环境引发了系统性风险,这超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险范围。
  次贷危机对存款保险制度冲击(2007年至今)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爆发。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重仓次贷债券和相关衍生品CDO的投资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损失惨重。同期FDIC的资本余额仅为346亿美元,一家像华盛顿互惠银行(存款1880亿)的中型银行破产即可耗尽FDIC的资本。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推出巨额救助计划,对“两房”、AIG、花旗、摩根大通等大型机构注资超过3000亿美元,才避免了金融危机的扩散。尽管如此,自2007年以来,美国商业银行总共破产了516家银行,而且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被收购,雷曼兄弟破产,美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均遭受重创。
  次贷危机中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失灵的原因:一是在混业经营下,保险、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会通过金融市场迅速传递到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导致银行资产出现巨额减计,而保险、证券公司的资产并未保险;二是大型银行的资金来源中近50%是非存款负债,主要是债券和票据等,这些非存款负债无需交纳保费,但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是混业经营下商业银行交易账户和表外资产占比大幅上升,在金融市场动荡情况下,这些资产可能遭受巨额减计,使用商业银行承担了比银行账户更高的风险。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无疑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是世界存款保险制度的典范,总结其80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存款保险制度无力应对系统性风险。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的初衷在于维护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防止挤兑对银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并阻断破产银行风险向稳健银行的传染,从而避免非系统性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但银行面临的不仅仅是存款人缺乏信心引发的挤兑风险(流动性风险),而且挤兑风险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予以化解,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实际上是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系统性风险,另外利率市场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使银行承担着更大的利率风险和资本市场波动的风险,比如,美国大型银行持有巨额的次级贷款、次级债券及相关衍生品,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上千亿美元资产计减的损失,这些风险仅靠对存款进行保险无法防范。当然,从理论上讲,FDIC通过监督、检查可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的过度承担风险的经营行为,但这都对FDIC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挑战。美国储贷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实践表明,只有政府才能真正应对系统性风险,承担起“最后借款人”的职责。
  存款保险制度的部分作用被资本充足率监管替代。1934年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时,同时实施分业经营的金融模型,商业银行业务与相对高风险的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相分离。为了防止银行业因高息揽存而冒险经营,美国推出金融管制的Q条款,这些保守的监管制度虽然抑制了银行业的发展,但其近半个世纪免受金融危机的侵扰。20世纪80年代的利率市场化,使储贷协会和银行业都因存款利率飚升而承担了过度的利率风险,最终酿成了储贷危机。1999年美国通过了新金融法案,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九年之后即暴发了次贷危机。基于分业经营和金融管制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背景下能否发挥存款保险功能,存在争议。即使有存款保险,当银行破产风险上升时,存款人仍会挤兑而不会坐等存款保险基金进行赔偿,因为后者通常有一定时滞。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巴塞尔协议,使不低于8%的资本充足率为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的权益提供了一定保障,部分替代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保险目标比率的确定需在安全与效率之间进行平衡。本轮金融危机前,美国存款保险实施风险差别化费率和1.25%的保险基金目标比率,但仅占银行业被保险存款余额1.25%的保险基金规模能否为银行业存款提供充足的保险,实践中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果对银行保险征收较重的保费,一方面会侵蚀银行的利润,另一方面会形成银行增加非存款负债的激励,即更多地依赖不需要交存款保险费的债券、同业和衍生品融资等,导致银行的制度套利。如果中国对银行存款征收0.07%的存款保险费,大概需要15年保险基金的规模才能达到1.25%的目标比率,此前政府需要向存款保险基金融资以树立市场信心。
  存款保险范围和限额应适时调整。美国存款保险基金只对存款人的八类存款账户进行保险,本轮金融危机前为10万美元,为应对金融危机,保险限额目调整为25万美元,可见提高保险限额可扩大存款保险的覆盖面,增强存款保险的稳定金融体系功能。但保险限额越高,保险基金在银行破产时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存款人分散和控制风险的激励就会削弱。中国存款保险条例意见稿中将存款保险上限设为50万元,可以覆盖绝大多数自然人的存款,但对企业及社会团体来说,覆盖力度有所不足。因而,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使部分企业存款由中小银行分流至大型银行,进一步加剧大型银行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
  (作者单位:信息管理部)
01/15 15:1001/15 15:0801/15 14:2701/15 13:5301/15 13:5201/15 13:3201/15 13:2601/15 11:11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存款保险制度论文范文内容摘要:[关键词]& 存款保险;金融安全;保险基金;银行产权;信息披露;有效监管;最后贷款人&   [摘& 要]& 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银行“安全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防止市场化改革后的银行业危机、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促进各银行间的公平竞争、促进金融法制建设、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应尽快创建存款保险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机构设…内容摘要:摘 要:分析了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在运行框架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对银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存款保险;银行业;金融监管? ??      1 我国要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1.1 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   各国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政府出资;二是政府与银行共同出资;三是银行业自组存款保险机构。三种方式各有利弊。由政府出资创办…内容摘要:一、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1(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 ……… 2(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2(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多元化的金融竞争…………3二、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立法建议……………………………3(一)建立集中的存款保险体制………………………………3(二)选择混合型存款保险机构组织模式……………………3(三)赋予存…内容摘要:摘要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银行“安全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降低金融风险,防止挤兑发生及危机扩散;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促进多元化的金融竞争;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应尽快创建存款保险制度。本文将从存款保险体制、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置、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存款保险的参保方式和保险范围、存款保险费率、理赔标准等多方面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出立法建议。关键字:存款保险;银…内容摘要:一、我国存款保险由隐性存款制度向显性存款制度的转变      存款保险制度有显性(explicit)和隐性(implicit)之分,前者是-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说明或正式建立了存款保险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后者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或者国有银行占主导的银行体系中,没有法律说明或者正式的保险机构提供保险,但往往在事后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提供兜底。   近年来,显性的存款保险在全球获得了较快发展。据一项较新的调…内容摘要:[内容提要]:金融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体系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作为金融安全网三大基本要素之一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近年来也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的存款保险现状及其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如何构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设想方案。&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道德风险 存款…内容摘要:摘要:贷款趋同,是指金融机构信贷营销策略及贷款投向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营销中竞相投入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发展的行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都在积极地跟进大客户,搞同质性竞争,没有实现差异化发展,银行贷款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关键词:存款保险;保险制度;银行授信业务 Abstract: The convergence…内容摘要:一、贷款趋同现象成为银行授信业务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看,金融机构授信大客户主要集中在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及交通银行。贷款趋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客户主要集中在4家国有商业银行。截至2004年9月末,上述6家银行授信大客户共有181户,评估授信额度1115.87亿元,实际贷款865.44亿元,占其各项贷款总额的 52.47%,其中:4家国有…内容摘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选择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加快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不仅是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的需要,也是我国银行体系最终走向市场化的需要。但是,存款保险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完善的存款保险机构重在制度设计。  一、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广义上每个国家都拥有存款保险制度。即使没有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当一个国家爆发大的系统性银行危机时,政府也会采取救援措施,这实际是一种隐性的存款…内容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迄今,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内容摘要:摘要:贷款趋同,是指金融机构信贷营销策略及贷款投向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营销中竞相投入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发展的行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都在积极地跟进大客户,搞同质性竞争,没有实现差异化发展,银行贷款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关键词:存款保险;保险制度;银行授信业务 Abstract: The convergence…内容摘要:摘 要:基于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我国的现实意义,从博弈论视角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博弈      一、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由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按照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特定的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保险金,当投保金融机…内容摘要:摘要: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着重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降低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其在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制度;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而金融稳定则关系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内容摘要:一、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而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 作为投保机构, 各存款性金融机构向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缴纳保险费, 当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 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破产机构在规定的限度内对存款者支付存款的制度。   在我国, 长期以来并不存在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 但从…内容摘要: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己经不仅仅是一项重大理论问题,而是一项越来越紧迫的实际问题。我国现在虽然没有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但为此做出的积极努力已达十余年之久。   自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到1997年底央行存款保险课题组成立;自2004年4月金融稳定局存款保险处挂牌到2004年1…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文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入手,来探讨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存款保险 收益 成本 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含义与功能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中设立保险机构,强制地或自愿地吸收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缴存的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内容摘要:[关键词]& 存款保险;金融安全;保险基金;银行产权;信息披露;有效监管;最后贷款人   [摘& 要]& 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银行“安全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防止市场化改革后的银行业危机、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促进各银行间的公平竞争、促进金融法制建设、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应尽快创建存款保险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机构设置和基金来源…内容摘要:一、贷款趋同现象成为银行授信业务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看,金融机构授信大客户主要集中在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及交通银行。贷款趋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客户主要集中在4家国有商业银行。截至2004年9月末,上述6家银行授信大客户共有181户,评估授信额度1115.87亿元,实际贷款865.44亿元,占其各项贷款总额的 52.47%,其中:4家国有…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文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入手,来探讨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存款保险 收益 成本 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含义与功能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中设立保险机构,强制地或自愿地吸收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缴存的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内容摘要:摘要: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为维护银行信用、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秩序而建立的金融保障制度。日本在20 世纪70 年代初步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其后几经改革,最终形成了由政府与银行彼此协作的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不仅在处理银行危机、保护存款人利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强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秩序;银行危机;存款人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我国…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的“最后防线”_经济论文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的“最后防线”_经济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3|
上传日期: 18:04:1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的“最后防线”_经济论文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