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权投资的收益收益权能赚钱吗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收益权众筹的投资模式靠谱吗?|投资|收益权|众筹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收益权众筹的投资模式靠谱吗?
  文/新浪财经加拿大专栏作家 叶毓蔚
  投资者如果只对某项业务或产品感兴趣而不想关注公司整体经营情况,是否有更合适的“以小博大”的途径?当下兴起的“收益权众筹”,虽然仍暗藏信用、法律风险,但或许不失为一个解决之道。
收益权众筹的投资模式靠谱吗?
  6月12日,万达集团首个房地产众筹产品“稳赚1号”正式上线,截至6月18日,这个周期7年的项目已完成50亿元资金的发行计划。从设计角度来看,这个产品可谓各种概念的集合:收益权转让、REITs、众筹……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约定:“稳赚1号”
  以万达广场作为基础资产,募集资金将全部投资于2015年新开工且在2016年开业的只租不售的国内二、三线城市商业广场项目。在基础资产全部投入营运之前,由众筹发起人以资产管理方式进行资金运作,并将产生的收益作为对投资人的回报,在全部投入营运后,由这些万达广场的项目收入来保障盈利。不过,虽然名为“稳赚”,但项目明确注明并不保本付息。
  不同于已广为人知的实物回报众筹、债权众筹、股权众筹,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新的众筹名词:收益权众筹。在北美,这种模式被称为“royalty-based crowdinvesting”,指项目发起人将某一商品、服务的未来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回报,以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的一种资金筹集方式。诸如Quirky, TubeStart, AppsFunder, ,等平台也陆续冒出,大有日渐兴盛之势。
  本质上,这是发起人与投资者之间关于收益权让渡的一份契约。
  对发起人而言,不需稀释股份,因此规避了关于股权众筹的监管,不是借贷,因此也不需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需要做的,只是将一个自己认为有信心吸引市场关注的项目拿到台前,接受众多投资者的审视。
  对投资者而言,如果对某一项目前景看好,却不满足于传统的实物众筹平台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作为回报,而是希望拿到实实在在的金钱回报,目前或许只有债权众筹、股权众筹可以考虑。但债权的回报不高,股权众筹即便放开监管,作为小额投资者也面临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首先,你本意可能只对该公司的一个项目拍手称好,但作为股权投资者,你的投资对应了公司的一揽子项目,你不得不关注整体状况。其次,作为一个只投入相当有限资本的小额投资者,公司有无提供你足够的渠道去关注整体经营并实施影响?再次,即便你可以这么做,你是否有能力做到,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
  这个时候,将经营权与所有权剥离,关注重点只集中在一个项目上的收益权众筹,便提供了另一种操作的可能性。如果投资者对于项目发起人描述的项目前景、预期回报、退出方式等感到满意,则双方达成协议,各取所需。
  有些人可能认为基于收益权的众筹方式是一个新玩意,但事实是,在过去的许多年间,这种模式在某些特定行业比如农业生产上已经非常流行。想想看,一个农夫一时手头紧,于是向亲戚、朋友、邻里筹措资金,承诺这笔钱会用于耕种某种农作物,等农作物上市后,将每一笔销售收入的一部分回报给他们。所有出钱的人,知道这块土地可以长出这种农作物,而且必然可以被外部机构比如当地农业合作社收购,自己的一时救急还可能获取高于本金的回报,于是掏钱相助。从这个角度而言,人类所有的金融创新,依稀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听上去是否很美好?那么,是否所有的项目类型都适合这种收益权众筹模式呢?
  有一点必须引起关注:作为公司而言,需要向投资人支付一定比例的收益,相关额度必然叠加在运营成本中,因此会增加项目的实际成本。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那些有较高边际利润的项目,比如技术型、服务型项目,或许更合适采用这样的形式,而边际利润率较低的传统制造业项目则将被进一步削减利润空间。当然,这部分增加的资本也会扩展生意,从而可能提升利润率。朝乐观的方向发展,便是双赢的结果。
  但这其中仍然有暗藏的信用与法律等诸方面风险,使得该模式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操作仍面临一定的不可控性。
  仍然以万达的”稳赚1号”为例。目前的产品设计有四种退出方案,通过万达控股的快钱交易平台转让;通过REITs或其它方式上市;向第三方转让相应权益或自由租赁物业;万达集团于第7个收益派发日之前回购。
  第一种退出方式将考验快钱平台的流动性和交易规模。今年初,万达金融集团成立,计划以快钱为核心,把金融集团框架搭起来。转让的效率,最终将取决于这个金融板块的成熟度。
  第二种退出方式与国内REITs市场现状密不可分。4月29日,证监会网站显示,一只名为“鹏华前海万科REITs封闭式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申请于4月22日被受理。这是国内市场上首只公募REITs产品。虽然较直接投资拥有较多优势,但鉴于税收、登记制度、上市交易和退出机制等规则的不完善,并涉及《信托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未来万达的产品是否真正能通过REITs形式退出,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向第三方转让权益,则涉及交易的安全性、规范性等问题。有无完善的交易规则,如何保证交割的顺利完成?一旦发生不可控事件,监管是否跟得上?至于自由租赁物业,意味着要转型成实际经营者,恐怕并不是大多数投资者的初衷了。
  最后一种结局是万达自己回购,那么整个产品就变成了一个成本不算高的远期交易,整个性质又有所不同了。
  项目质量的掌控,交易规则的细化,流动性的增强及退出机制的完善,是收益权众筹想要深化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对于投资者个人,还是对于项目推荐平台,最核心的工作恐怕在于接洽和选择优质可靠的项目。要防范相关风险,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把关:第一是强化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征信机构在项目推荐过程中的“担保”作用,说的话,出的报告,都要负责,把好尽职调查关。第二是建立合格投资人制度, 准入者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认识到较高的回报率必然对应着较高的投资风险,同时要做好投资的合理配置,不能拿出全部的资金来投资到一个项目中去
  其次是要有规范的交易平台,合理的退出机制,以保障投资者权益。实际上,这不但对投资人有利,也是发行人的利好。交易所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现在因为二级市场不成熟,所以发行人必须付出更好的回报率以弥补流动性的不足。倘若回报率降低,发行人会更有动力去推出更多的项目,客观上也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的选择。
  不过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制定严格的交易制度和风控模式的基础上,必须约定产品的设计和发行过程,明确规定什么样的产品能做众筹,发行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需要做什么样的资产质押及信息披露等等。
  事实上,相比通过主板上市再谋求退出的高难度,或者新建专门交易所面临的规模、覆盖范围等现实障碍,日益蓬勃的新三板,因其流动性与包容性,或许将成为收益权众筹退出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金融从业人员,现居多伦多,从事金融理财服务工作,媒体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资深金融从业人员,现居多伦多,从事金融理财服务工作,媒体专栏作家。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投资收益交税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