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送小孩子送东西又要回来走正规渠道需要什么东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艺低龄化:幼小心灵能否承受艺术之重?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成“上班”族已司空见惯。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也正连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不同的是,中小学生上的“班”走多是文化课培训班,而这些小家伙们上的多是舞蹈.器乐、美术等艺术类培训班。学艺低龄化渐成趋势,我们不禁要问:儿童幼小的一心是能否承受艺术之重学艺低龄化 8月7日上午,从银川市青少年宫的舞蹈教室里传出熟悉的音乐:“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在这音乐声中,4岁的小女孩李佳琪尘在地上,两腿劈开成一条践,努着小嘴,上身用力往下弯。和她一起练功的还有40多个同她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她们都在音乐声中做着同一个动作。据了解,这30多个小女孩的年龄大多是4—5岁,其中最小的还不到4岁。她们每天要上一个半小时的课,这样的培训要持续30天,直到幼儿园开学。葛黎平在银川市青少年宫当了十多年的绘画老师.说起参加培训班学员的构成,她深有感触:“十多年前,来学画画的孩子最小的才6岁,而现在来培训的小孩大部分都是6岁多一点-还有很多家长甚至把3岁的孩子送来学画,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低龄学艺:素质教育还是“晋升”途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对待低龄学艺的问题上,家长的潜在动机各有不同。尽管很多家长把学艺作为培养孩子素质的一种方式,但是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心态仍存在于一些家长身上。 “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孩子高雅的气质,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完美身材。而且孩子本身就对跳舞特别感兴趣,回家以后还自己在屋里练功。”4岁小女骇李美涵的妈妈看着女儿一板一眼的动作,高兴地说。李佳琪的奶奶站在玻璃窗边专心的看着小孙女练功。“放假孩子在家也没事做,就把她送来学学,没想到她还挺喜欢的,每天不到上课时间就催我走。而且这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孩子也不会孤单。”在青少年宫舞蹈教室外面,一位家长正准备给4岁的孩子报名学习舞蹈。她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如果不从小培养一技之长,日后孩子在同龄人中就会处于劣势。而且这么多小孩都来学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践上。当记者问起孩子对此是否感兴趣时,这位家长表示,兴趣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还有些家长受社会上不良导向的影响,一味追求低龄化,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少年”。葛黎平老师就见过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3岁多一点就将其送到美术培训班学习国画。葛老师说,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艺术培训越早越好,“一招先,吃遍天。”除此之外,4岁就会唱京剧、6岁就能登台表演街舞、上幼儿园就会打架子鼓,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选秀节日造就的小童星让人羡慕不已。一些家长一旦发现自家的孩子对声音和颜色显示出浓厚兴趣,就认为孩子天赋异禀,很早就把他们送到艺术培训机构去学习。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记者在银川市青少年宫舞蹈教室看到,40多个孩子排成四行,在老师的示范下同时做后弯腰的动作,有些孩子开始时还能很认真的完成,但是过几分钟后她们就开始不耐烦了。有的悄悄溜过去扯旁边小孩的裙子,有的站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干脆趴在地上不动了。教舞蹈的杨老师说,很多孩子刚开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是练习一套就厌倦了。由于孩子的年龄都在3—6岁,理解能力差,往往是一个动作说好几遍才能听懂;而如果每次都说,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因此,她尽量调整上课的节奏以免让孩子失去兴趣。相关研究显示,4岁是一个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音乐、舞蹈、美术等都是开发几重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途径和工具。而用好这些工具的前提就是孩子本身要对此感兴趣,愿意学。如果一味地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学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事实说话。用理论说话,用理论研究为指导,认为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B.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列数字、对比等方法,说明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C.文中说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节目也误导了一些家长,对少儿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很多孩子很快厌倦学艺,舞蹈老师认为根本原因是一个动作每次都说好几遍,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E.记者认为家长都应该在孩子4岁时让其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2.第二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在本部分中起什么作用?(6分)3.统观全文,概括少儿学艺低龄化的原因。(6分)4.就本文的少儿学艺低龄化现象,请联系全文,结合实际,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艺低龄化:幼小心灵能否承受艺术之重?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成“上班”族已司空见惯。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也正连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不同的是,中小学生上的“班”走多是文化课培训班,而这些小家伙们上的多是舞蹈.器乐、美术等艺术类培训班。学艺低龄化渐成趋势,我们不禁要问:儿童幼小的一心是能否承受艺术之重学艺低龄化 8月7日上午,从银川市青少年宫的舞蹈教室里传出熟悉的音乐:“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在这音乐声中,4岁的小女孩李佳琪尘在地上,两腿劈开成一条践,努着小嘴,上身用力往下弯。和她一起练功的还有40多个同她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她们都在音乐声中做着同一个动作。据了解,这30多个小女孩的年龄大多是4—5岁,其中最小的还不到4岁。她们每天要上一个半小时的课,这样的培训要持续30天,直到幼儿园开学。葛黎平在银川市青少年宫当了十多年的绘画老师.说起参加培训班学员的构成,她深有感触:“十多年前,来学画画的孩子最小的才6岁,而现在来培训的小孩大部分都是6岁多一点-还有很多家长甚至把3岁的孩子送来学画,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低龄学艺:素质教育还是“晋升”途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对待低龄学艺的问题上,家长的潜在动机各有不同。尽管很多家长把学艺作为培养孩子素质的一种方式,但是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心态仍存在于一些家长身上。 “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孩子高雅的气质,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完美身材。而且孩子本身就对跳舞特别感兴趣,回家以后还自己在屋里练功。”4岁小女骇李美涵的妈妈看着女儿一板一眼的动作,高兴地说。李佳琪的奶奶站在玻璃窗边专心的看着小孙女练功。“放假孩子在家也没事做,就把她送来学学,没想到她还挺喜欢的,每天不到上课时间就催我走。而且这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孩子也不会孤单。”在青少年宫舞蹈教室外面,一位家长正准备给4岁的孩子报名学习舞蹈。她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如果不从小培养一技之长,日后孩子在同龄人中就会处于劣势。而且这么多小孩都来学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践上。当记者问起孩子对此是否感兴趣时,这位家长表示,兴趣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还有些家长受社会上不良导向的影响,一味追求低龄化,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少年”。葛黎平老师就见过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3岁多一点就将其送到美术培训班学习国画。葛老师说,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艺术培训越早越好,“一招先,吃遍天。”除此之外,4岁就会唱京剧、6岁就能登台表演街舞、上幼儿园就会打架子鼓,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选秀节日造就的小童星让人羡慕不已。一些家长一旦发现自家的孩子对声音和颜色显示出浓厚兴趣,就认为孩子天赋异禀,很早就把他们送到艺术培训机构去学习。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记者在银川市青少年宫舞蹈教室看到,40多个孩子排成四行,在老师的示范下同时做后弯腰的动作,有些孩子开始时还能很认真的完成,但是过几分钟后她们就开始不耐烦了。有的悄悄溜过去扯旁边小孩的裙子,有的站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干脆趴在地上不动了。教舞蹈的杨老师说,很多孩子刚开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是练习一套就厌倦了。由于孩子的年龄都在3—6岁,理解能力差,往往是一个动作说好几遍才能听懂;而如果每次都说,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因此,她尽量调整上课的节奏以免让孩子失去兴趣。相关研究显示,4岁是一个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音乐、舞蹈、美术等都是开发几重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途径和工具。而用好这些工具的前提就是孩子本身要对此感兴趣,愿意学。如果一味地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学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事实说话。用理论说话,用理论研究为指导,认为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B.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列数字、对比等方法,说明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C.文中说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节目也误导了一些家长,对少儿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很多孩子很快厌倦学艺,舞蹈老师认为根本原因是一个动作每次都说好几遍,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E.记者认为家长都应该在孩子4岁时让其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2.第二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在本部分中起什么作用?(6分)3.统观全文,概括少儿学艺低龄化的原因。(6分)4.就本文的少儿学艺低龄化现象,请联系全文,结合实际,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艺低龄化:幼小心灵能否承受艺术之重?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成“上班”族已司空见惯。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也正连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不同的是,中小学生上的“班”走多是文化课培训班,而这些小家伙们上的多是舞蹈.器乐、美术等艺术类培训班。学艺低龄化渐成趋势,我们不禁要问:儿童幼小的一心是能否承受艺术之重学艺低龄化 8月7日上午,从银川市青少年宫的舞蹈教室里传出熟悉的音乐:“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在这音乐声中,4岁的小女孩李佳琪尘在地上,两腿劈开成一条践,努着小嘴,上身用力往下弯。和她一起练功的还有40多个同她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她们都在音乐声中做着同一个动作。据了解,这30多个小女孩的年龄大多是4—5岁,其中最小的还不到4岁。她们每天要上一个半小时的课,这样的培训要持续30天,直到幼儿园开学。葛黎平在银川市青少年宫当了十多年的绘画老师.说起参加培训班学员的构成,她深有感触:“十多年前,来学画画的孩子最小的才6岁,而现在来培训的小孩大部分都是6岁多一点-还有很多家长甚至把3岁的孩子送来学画,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低龄学艺:素质教育还是“晋升”途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对待低龄学艺的问题上,家长的潜在动机各有不同。尽管很多家长把学艺作为培养孩子素质的一种方式,但是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心态仍存在于一些家长身上。 “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孩子高雅的气质,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完美身材。而且孩子本身就对跳舞特别感兴趣,回家以后还自己在屋里练功。”4岁小女骇李美涵的妈妈看着女儿一板一眼的动作,高兴地说。李佳琪的奶奶站在玻璃窗边专心的看着小孙女练功。“放假孩子在家也没事做,就把她送来学学,没想到她还挺喜欢的,每天不到上课时间就催我走。而且这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孩子也不会孤单。”在青少年宫舞蹈教室外面,一位家长正准备给4岁的孩子报名学习舞蹈。她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如果不从小培养一技之长,日后孩子在同龄人中就会处于劣势。而且这么多小孩都来学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践上。当记者问起孩子对此是否感兴趣时,这位家长表示,兴趣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还有些家长受社会上不良导向的影响,一味追求低龄化,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少年”。葛黎平老师就见过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3岁多一点就将其送到美术培训班学习国画。葛老师说,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艺术培训越早越好,“一招先,吃遍天。”除此之外,4岁就会唱京剧、6岁就能登台表演街舞、上幼儿园就会打架子鼓,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选秀节日造就的小童星让人羡慕不已。一些家长一旦发现自家的孩子对声音和颜色显示出浓厚兴趣,就认为孩子天赋异禀,很早就把他们送到艺术培训机构去学习。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记者在银川市青少年宫舞蹈教室看到,40多个孩子排成四行,在老师的示范下同时做后弯腰的动作,有些孩子开始时还能很认真的完成,但是过几分钟后她们就开始不耐烦了。有的悄悄溜过去扯旁边小孩的裙子,有的站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干脆趴在地上不动了。教舞蹈的杨老师说,很多孩子刚开始学的时候很感兴趣,但是练习一套就厌倦了。由于孩子的年龄都在3—6岁,理解能力差,往往是一个动作说好几遍才能听懂;而如果每次都说,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因此,她尽量调整上课的节奏以免让孩子失去兴趣。相关研究显示,4岁是一个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音乐、舞蹈、美术等都是开发几重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途径和工具。而用好这些工具的前提就是孩子本身要对此感兴趣,愿意学。如果一味地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学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事实说话。用理论说话,用理论研究为指导,认为对于低龄儿童学艺,正确引导才是关键。B.记者通过现场采访,用列数字、对比等方法,说明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C.文中说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节目也误导了一些家长,对少儿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很多孩子很快厌倦学艺,舞蹈老师认为根本原因是一个动作每次都说好几遍,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E.记者认为家长都应该在孩子4岁时让其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2.第二部分画横线的句子“殊不知,这样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在本部分中起什么作用?(6分)3.统观全文,概括少儿学艺低龄化的原因。(6分)4.就本文的少儿学艺低龄化现象,请联系全文,结合实际,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1.DE(对一项2分。全对给5分)2.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拔苗助长’总括上文家长不正确的做法,“反而会扼杀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开启下文,对孩子失去兴趣原因的探讨.(作用2分.分析4分)3.(1)家长的潜在动机各有不同.但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心态仍存在于一些家长身上(2)很多家长片面地认为艺术培养越早越好.“一招先,吃遍天。”(3)时下各种各样的少儿选秀节目造就的小童星让人羡慕不已·对少儿学艺低龄化的现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每点2分)4.示例:(1)幼儿阶段的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创造能力.家长应该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培养对艺术的兴趣。不要为社会上的不良导向所误导。(2)对艺术有兴趣的孩子·不要过早接受正规训练.应该提倡“快乐教学”.让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加强和保持对艺术的兴趣·保证学习的循序渐进。(3)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开展家庭教育.让家长能够选择一些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活动。(4)社会应该给孩子喘息的机会。不要让那么小的孩子就承受压力,违背孩子的天性,反而会让他们过旱失去对艺术应有的兴趣。(供参考)(建议要合理.语言通顺,不得少于2点)解析1.D孩子本身要对艺术要感兴趣,愿意学。如果一味地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逼迫他们学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由于部分孩子的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差,往往是一个动作说好几遍才能听懂;而如果每次都说,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挫败感。很多孩子因此很快厌倦学艺。E记者并没有说家长都应该在孩子4岁时让其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只是说4岁是一个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音乐、舞蹈、美术等都是开发几重智力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途径和工具。2.无3.无4.无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给拟送孩子高中出国留学父母的5个建议
文/感悟生活
  受到中美两地广泛关注的中国留学生施虐案,共有6名被告受到严重的刑事犯罪指控,其中3名成年被告已与控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三人分别获刑13年、10年和6年,刑满后将驱逐出境,可能终身无法获得再入境美国的签证。法庭将于2月17日正式宣判。基于美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另外3名未成年被告的审理未予公开。最近一则新华社记者采访其中一名被告父亲的报道,再次引发舆论的关注。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我看了深有感触,对拟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提几点真诚的建议。
  一、小孩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自己不想留学,就不要送小孩出去。除非美国有非常好的亲戚朋友照料,或者母亲能赴美陪读,小孩最好到高中阶段才出国。道理非常简单,如果没人照料,初中及以下的小孩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美国即使再好的寄宿制学校,也不管小孩放假的生活,甚至绝大多数寄宿制学校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把小孩赶出校门,小孩需要另觅食宿之处。这对年幼的小孩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小孩来说,就像是突然被人抛弃在荒漠上一样恐惧!当然负责任的学校,会为小孩寻找到寄宿的家庭,尽管这些寄宿家庭对小孩非常友善,但小孩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寄宿家庭生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最初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当然,要让小孩受到良好的教育,比较容易融入美国文化,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出国留学也不能太晚,最好是初中毕业即赴美留学,至少在美国读3年高中(美国高中为4年制)。如果小孩特别出色,又正好在中国高中名校学习,家中的关系也够硬,能争取到一年的高中交换生名额,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家长除了告诉小孩出国留学能学到知识和本领,也要明确提醒小孩留学是一个非常孤独、非常辛苦的人生历练。小孩如果没有留学的愿望,不管是因为不愿意离开父母还是其他任何原因,都应该尊重小孩的意愿。初中毕业正是小孩逆反心理最强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影响小孩未来一生的重大事情上,尤其需要尊重小孩的意愿。
  二、小孩的英语和数学不好,就不要送小孩出国留学。对大多数人来说,出国留学是为了让小孩享受比国内更高质量的教育;高中出国留学是为了让小孩将来能考进美国大学名校。坦率地说,智商优秀且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小孩毕竟是少数。如果小孩本身不是读书这块料,无论如何努力都是白费力,甚至不但不能让小孩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可能害了小孩。在小孩教育问题上,家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两点:第一,成才之路千万条,读书只是其中一条,说极端点文盲都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专才和企业家;第二,会读书的小孩基本上是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或者说天赋占主要因素,后天努力只占次要因素。小孩是否会读书,英语和数学成绩是否优秀是最好的衡量标准。中美学校教学方法有重大差异,美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倡导快乐学习,同学之间并不以成绩为荣,而主要看学生的体育和社交能力,各科老师也远不如中国老师负责任。资质一般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基础一般的小孩,在美国跟不上课程老师也不会关心,更适合中国这样有负责任的老师和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学习环境。在美国那种放羊式的教学环境中,如果智商一般或者本身英语、数学基础不好,身边又没有父母的管教和帮助,小孩一定无所适从,只会虚度几年时光。现在国内大城市送小孩出国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而没有学到本领的海归回国就业又没有任何优势,如果小孩本身不是读书这块料,是否需要赶时髦花一大笔钱送小孩出去读书,是每个家长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
  三、千万不要把小孩送进以接受大陆学生为主的学校。原因很简单,这些学校的生源极差,家中有钱、有权而智商、品德极差的学生太多,而且学校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美国高中根本就没有班级的概念,因为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同,也就没有班级。没有班级自然没有固定的同学关系,也没有一个对小孩事事关心的班主任。这要求小孩有非常强的自立和自制能力。因此,学习环境至关重要。一大群不良的华人学生混在一起,基本上就是勾心斗角,争风吃醋,斗富斗狠,很容易把善良的小孩也带坏。美国高中名校的排名网上是公开的,如能进入排名前20位的高中名校,相当于一只脚跨进了美国大学名校——美国大学非常看重你高中来自哪所学校,其重要性远超过SAT或GPA成绩。当然进入这些高中名校本身非常困难,不但小孩本身要非常优秀,而且要有得力的介绍人,一般中国家庭难有这样的幸运,可望而不可及。不过,中国学生申请进入美国高中排名前200位的学校,却不是一件难事。这些学校以招收美国学生为主,通常国际学生的比例不会超过25%,来自大中华地区的学生比例不会超过10%,相对而言生源比较优秀。即使这些学校里面,吸大麻、抽大烟的学生也比比皆是,何况那些更差的学校!因此,我郑重建议,如果小孩不能被美国排名前200位的高中学校录取,除非父母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就不应考虑在高中阶段送小孩出国留学。
  四、选合适的学校,千万不要盲目听信留学中介的介绍。家长要参与整个申请留学的过程,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现在送小孩出国的渠道有很多,大城市每年都有好几次的留学推介会,有非常发达的留学中介机构。最好是家长带小孩参加国际教育展、国际教育博览会,直接跟美国来华招生的学校交流,不依赖中介机构自己网上申请学校。这样既省钱又了解学校实际情况。大部分人没这个能力,那就请中介机构推荐学校,通常知名的美国学校会派人来华挑选学生,至少会有视频电话的面谈交流。学校好不好,千万不要听中介一面之词,而要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美国高中排名前200位的学校,都能找到这些学校的官网,从这些学校的办学历史、开设的课程数量、学生来源、往届毕业生被哪些大学录取等方面,可以对这个学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对绝大多数家长而言,当然是排名越靠前的学校越好,但也不要盲目攀比。学校的选择,一看小孩和家庭自身的能力、实力,如果小孩并非万里挑一的出色人才且有令人信服的证明,或者家庭并没有进入排名前20的高中名校的渠道,就直接跳过这些热门学校投递申请,可以多申请几个学校碰运气;二是看小孩的特长和爱好寻找合适的学校,有些学校的排名并非靠前,但如果开设的课程、教学的特色正好与小孩的特长、爱好相吻合,那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五、时刻关心小孩的成长,给小孩温暖与鼓励。若想申请到满意的学校,家长和小孩都要早做准备。想送小孩高中出国的家长,最晚初二就要参加留学相关的展会,或咨询留学中介机构,了解小孩需要准备的标准化考试和其他资料,熟悉申请留学的程序。小孩一旦迈出国门,更需要父母经常与小孩保持联系沟通。远离父母万里之遥,独自在外生活学习,这对未成年小孩来说,即使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再强、学业和社交能力再优秀,都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非常需要父母时刻给予关心、鼓励和温暖。父母要学会至少一种网上聊天工具,比如:微信、QQ、SKYBE,并在家里和办公室的电脑上装好摄像头、耳麦等设备(笔记本电脑有自带)。通过网络可以让小孩听到父母的声音,见得到父母的图像,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感觉,这对小孩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同时,通过经常交流,可以发现小孩成长的烦恼,及时帮助小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即使父母再忙、再累,这样的即时交流一周也不能少于一次。
  最后,我特别想说的是,每个小孩都是上帝托付给父母的天使,我们惟有用心呵护;读书并非惟一的成长之路,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而品德教育胜过一切才能、技艺的学习。愿天下父母都能给小孩开辟最好的成才之路,愿每个小孩都能养成健康的人格,优秀的品德,快乐成长,奋斗成才。
附新华社相关报道:
中国留学生施虐案被告父亲:孩子错了应该受罚
图为涉案3名被告,中间为章鑫磊。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施虐同胞案3名被告本月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定于2月17日正式宣判。这一案件因涉及多名中国留学生引发国内舆论持续关注,除了追踪案情和庭审外,还引发关于青少年留学生群体的生活状态、中美法律差异等方面的反思。
  为此,新华社记者通过辩护律师之一邓洪联系到其中一名被告章鑫磊的父亲,听听他的讲述。
  【想送孩子“镀金”,却对美国“一张白纸”】
  谈及3年半前如何作出送孩子到美国读高中的决定,章父承认,自己当时对美国的了解“完全是一张白纸”。
  “我不懂英语,没在美国长待过,只是听说那里挺好,”章父说,当时为孩子选学校等事都是交给中介代办,“我还是过去这9、10个月到美国与他的同学聊天后,才真正知道他在那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这名父亲后来了解到,孩子所上高中里“八九成是中国学生”,原本“让孩子到美国读书镀层金,至少学好英语”的愿望难以实现。“一个班几乎全是中国学生,英语都不好,连个带头的人都没有。”
  按照章父的说法,这所“以中国学生为主”的学校所用教材“并不适合中国学生”,“数理化水平比国内低,英语补习班比较松散。还学些美国宗教、历史、地理,但孩子英语都还不行,学这些怎么能理解?”
  此外,美国学校对学生监管相对宽松、寄宿家庭与留学生缺乏交流等,都是章父之前没有完全料想到的情况。“总的来说,这么小的孩子单独送到国外读书是个大问题。”
  【“小西漂挺苦”,但孩子不说家长不知道】
  章父说,自己当初决定送孩子出国时,也抱着让他锻炼独立的愿望,“男孩子吃点苦没关系”。
  但孩子出事后他才逐渐了解到,“我们这一辈前些年‘下海’、‘北漂’,很不容易;他们这些孩子其实是‘西漂’,过得也挺苦。但是孩子不说,我们父母也不知道。”
  章父口中的“苦”,包括物质生活,如“吃得没有国内好,生活开销比较高”等。“父母给的生活费毕竟有限,这么小的孩子又多数不会理财,月初很快把钱花光,月底不敢开口跟父母要钱……这导致有的女孩子找好几个男朋友,引发(此案中)这种女孩子间的结怨。”
  所谓“苦”也包括远离父母、缺乏交流的孤独。章父说,孩子在美国读书的两年多里,他和妻子只去看过他一次。“多数父母还是为供孩子读书在国内拼
搏,因为经济能力、语言问题等,真正有条件陪读的不多……寄宿家庭主要提供食宿,孩子因为语言问题等也不跟他们交流,家庭教育实际上是没有的。”
  这名父亲说,如果能够重新选择,自己“绝对不会”送孩子出国读书。“特别是中学阶段,不能离开父母。这个年纪的孩子父母都很难管,怎么能寄希望到国外去有人能管?”
  【“错了应该受罚”,但希望孩子“还有机会”】
  辩护律师之前辩称,章鑫磊在此案中没有直接参与虐待殴打受害者,只是“帮忙开车、拿剪刀”等。但依据美国刑法,此案所有被告牵涉共谋等刑事重罪,须共同承担刑事责任,其中酷刑罪一项就可能被判终身监禁。
  根据本月达成的认罪协议,检方撤销酷刑罪指控,但3名被告必须接受绑架、攻击等重罪起诉。章鑫磊将因这两项罪名获刑6年。
  对于章鑫磊的定罪量刑,章父说:“既然按照美国法律他有错,就要受到相应惩罚。”
  他表示,对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法律和文化,孩子以前不了解,自己也是摊上这个官司后才逐渐了解。
  由于年纪小且缺乏工作经验,章鑫磊在狱中暂时没有获得工作机会,只能选择“上学”。章父说,他现在在“监狱大学”学习,英语水平有所提高,还选修了数学等课程。此外,他每天参加俯卧撑等锻炼,“身体比以前壮了”。
  按照美国相关刑期计算规定,章鑫磊再实际服刑4年左右可出狱。章父说:“他出来时可能23岁了。希望他到时候回国能上学学些技能,找个工作。”
  章父说,他和妻子为这桩官司“已经倾家荡产,但2月17日正式宣判时,就算借钱也要去一趟,算是对孩子的支持。”(记者郜婕,编辑李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到美国上大学需要多少钱
  因为我在美国大学工作,近年来有很多人以各种方式向我打听到美国留学具体需要哪些花费、一年到底需要多少钱、勤工俭学又能挣多少钱和相关的渠道等,我一直想为此专门写几篇文章,但却一直都没有顾上。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看到了《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在即将或有意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群的52.28%,这导致得直接结果是,家长[微博]花了不少钱把孩子送出来了,岂不知更难的还在后面,因为一到了每年的六、七月便是美国大学账单飞来的时候,现在美国学费不仅是年年在涨,而且涨幅可观,导致有些家长不得不卖房卖车,还有全家三代人一起筹钱来付账单等,让我看着一时很唏嘘。
  尽管送孩子出国留学之风盛行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不管出自什么目的,只要选择了这条路第一件事就得筹钱(当然巨富的人家除外),因为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到美国留学的费用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学校收的部分:这其中包括学费(Tuition)、住宿(Room
charge)、伙食(Board rate)、书本(Book)、和日用杂项(Miscellaneous
expenses)等。个人必须消费的部分:车旅费(含国际机票)、手机等通讯工具、非移民[微博]身份文件含签证等费用、医疗和人身保险等。
而在美国留学可能得到的收入包括类似中国的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勤工俭学等,这个我在本文中只会简单涉及,以后专门撰文详述。
  根据我自己在美国上学和在大学工作十几年的经验,以下我分别展开谈谈这些费用。
  一、美国大学的收费
  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Tuition)在本州和外州(含国际)学生之间是有着巨大差别的,而私立大学则一视同仁,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公立大学的部分预算来自州政府的税收,而外州或外国学生的家庭没有在所在州纳税,所以不能享受这种福利。对本州生的规定各州大同小异,多指的是考生和父母在申请学校之前已在学校所在的州居住了一年以上,有报税记录。而国际学生因需要学校出具签证文件支持在美国的学生身份,因此全是用外州生的标准来收费的,个别学校甚至会向国际生单独收费,数目比外州生还高。
  我先做一个公立大学本州和外州(国际)生学费之间的简单对比,你马上就可以理解在经济不好的现在美国大学特别喜欢招收国际学生的原因了。以弗吉尼亚大学2012-13年度为例:
  本州生学费(Tuition): $12,224住宿(Room charge): $5,170伙食(Board
rate): $4,270书本(Books and Supplies): $1,220各种杂费(Estimated
miscellaneous expenses): $2,470总额:$25,354 注:这一数字指的是本州学生住校的费用,如果住在校外
(绝大多数学校一年级不准住在校外,二年级后允许)自己开伙可以省一些钱。
  外州生(含国际学生)学费(Tuition): $38,236住宿(Room charge):
$5,170伙食(Board rate): $4,270书本(Books and Supplies):
$1,220各种杂费(Estimated miscellaneous expenses):
$3,710总额:$52,606
  上面显示的这种学费之差在美国各大学里是大同小异的,很显然,现在经济不好导致了各大学得到的税收拨款减少,外州和国际学生马上变成了美国公立大学的摇钱树。
  下面再来看一个有代表性的著名私立大学杜克大学2012-13的学费:学费(Tuition): $44,101住宿(Room
charge): $6,140伙食(Board rate): $5,630书本日用杂项(Estimated miscellaneous
expenses):$3,472总额: $59,343
  对比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私立和公立大学之间的费用差别在国际学生这里就不大显著了,所以那种上公立可以省钱的说法对留学生是不存在的。我同时把另外几所著名私立大学2012-13的全部费用也罗列在这里,供有兴趣的人参考:哈佛$54,496耶鲁大学$58,600斯坦福大学$54,506
哥伦比亚大学$61,642布朗大学$55,016卡内基·麦隆$59,710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到美国留学的话,每年开学之前先要交给学校5-6万美元,才有机会走入美国的校门。
  二、个人消费
  1、车旅费:
  美国国内和往返国际机票费用等,按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往返机票算,按季节不同经济舱可以在美元(含税)之间不等,学生放假期间恰是旅游热季,如果不是很提前购票的话常常价格奇高。
  2、非移民身份文件含签证费用:
  学生多数持F-1学生签证,这是一种非移民签证,一旦签证过期离境后需要凭借有效I-20表格再签证回到美国,所以在考虑国际旅费的同时还要考虑相关签证的费用。
  3、手机和上网等费用:
  美国大学到处都有无线上网,若是住在校园内则学杂费已经包括了这一部分,住在校外的需要考虑,电视缆线上网一般一个月四十美元左右。手机取决于所签的方案,每个月可以从三十美元到一百多美元不等。
  4、汽油和行车保险: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民族,处于郊区的大学没有车的话几乎寸步难行,买车是一笔固定支出,修车则很难预计,汽油现在每加仑在三美元上下,取决于每年开多少英里支出可能不等,未婚的年轻人行车保险很贵,在汽车这一块上一个月支出四、五百美元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5、医疗和人生保险:
  这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很多中国家长和留学生忽略了的部分,尤其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案件促使美国大学加紧了对这一方面的要求。今年4月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中国留学生王柯遭遇车祸瘫痪,尽管肇事者被绳之于法,而与此案相关的医疗和保险问题却随之浮出水面。同样,中国留学生玛合日娜因为腰病不能上学而失去了学生身份,父母要探亲不能获得签证,同时又面临了经济和医疗问题。针对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很多美国大学出台了一系列硬性的新规定,比如哈佛大学就要求国际学生必须出具美国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证明,否则必须缴纳$2,168美元的健康保险年费才能入学,而且自己购买的医疗保险要涵盖紧急情况下国际医疗运输的费用。一年两千多的医疗保险在美国实在算不上很贵,但是一旦生病的话,没有保险看一个简单的感冒发烧都要四、五百美元,更别说其它的了
  三、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勤工俭学
  如前所述,这一部分在本篇我只简单叙述,以后会专门撰文。
  1、基于成就的奖学金 (Merit Based scholarship)
  这有点类似中国的奖学金。美国有部分大学提供这类奖学金,其中包括:约翰霍普金斯、杜克大学、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微博]、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学生需要额外单独申请这一类奖学金
(写申请作文,提供推荐信等)。但这些年经济不好,这类奖学金严重缩水,而且竞争惨烈,入校后的四年之内要保住这一类奖学金的话,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成绩(GPA)和其他的附带条件。
  2、基于需求的奖学金 (Need Based Scholarship)
  这有点像中国的助学金,或者叫财政资助,美国大多数的学校都提供这种奖学金,只要够录取标准,是否获得这种奖学金只取决于家庭条件,与学习成绩,才艺,体育表现等无关,但国内媒体常一锅粥把它也称为奖学金。美国几乎所有的常春藤盟校、斯坦福、MIT、加州理工等只设立这种基于需求的奖学金,而没有基于成就的奖学金。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这种奖学金也在严重缩水,美国学生能拿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颁给国际学生已经招来美国学生的抗议和媒体的关注,因为在美国纳税人的权益是不容侵犯的,所以对中国留学生的前景极不乐观。
  3、贷款:
  这是需要偿还的资助,所以对国际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
  4、勤工俭学:
  学生签证是不准在校园外打工的,一旦违反被发现的话,会直接被吊销学生签证,因为这触犯了移民法。在校园里打工是允许的,但在校园找工作是和美国孩子在竞争,语言和经验都处于劣势;另外全时学生每周工作时间规定不准超过20小时,这类工作一般支付联邦最低工资,一小时7.5美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税前最多能挣五、六百美元,大学的开学时间一共有八个月左右,理论上一年税前能挣不超过5,000美元,比起庞大的学费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而且,以我几年来每学期带将近20个学生助理的经历来看,美国学生一个星期工作10个小时已经有点力不从心,要是工作20个小时的话,对语言尚有压力的外国学生来说,能保持住不错的成绩简直是不可能的。
  四、学费连年调涨的趋势
  根据最大的私人学生贷款机构Sallie
Mae的统计,美国大学最新的趋势不仅是奖学金和助学金日趋减少,而且学费每年都在不断攀升,据美国教育部国家统计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一学年里,美国公立大学学费平均增长了9%,其中加州竟高达21%,公立大学学费连年调涨已是一种无法逆反的趋势。而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也提高了4%,由于私立大学学费的基数比较大,这4%的绝对值绝对不是小数目。
  五、结束语
  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我认为在美国读四年大学下来,30万美元是一个保守的基数,这还是万事顺利、孩子比较节俭的情形。所以留学的家庭每年至少能有7.5万美元的进项再来考虑这项选择,否则家长真的是捉襟见肘也凑不够这笔钱的,而且一出点什么事情你便是拿孩子在赌博了。
  近年来,尽管面临着学费高、连年调涨、和资助少的三重打击,中国的家长和留学生们却并没有气馁,据国际教育协会统计,2011年美国的中国学生比2010年增加了23%,达到157,558人,占留美学生总数的21.8%,比总数第二的印度学生多了50%,其中南加州大学拥有全美最多的外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有2,515人,在该校外国留学生群体中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国内的媒体也逐渐爆出了海归出现了就业难、超四成海归月入只有三至五千的现实。而同时在美国,我也看到了不少留学生念的是一般或者条件较差的学校,虽然投资不小,但本科毕业后既升不进研究生院,又找不到工作,结果无法维持身份而不得不黯然回国。在目前经济不好的情况下,别说本科生了,就是硕士和博士也面临着移民身份和找工作的双重制约,这个我会在以后专门叙述。
  最后我还想提醒的是,美国大学遵循的是著名的“宽进严出”的原则,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一定的淘汰率(drop out
rate),尤其是第一学年过后。我执教的学校在20-30%,而有些知名大学淘汰率甚至超过50%。所以,记住把孩子送出来了,不过是仅仅开始,将来面临的是什么,对家长和学生都将会是不小的考验。
文章来源:.cn/zl/oversea//.shtml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东西最吸引小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