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案例分析题管理(案例分析题)当汇率、利率和通胀率处于不均衡状态时,企业如何调整其销售价格和成本?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国际金融试题及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国际金融简答题
我的图书馆
国际金融简答题
【期末】国际金融简答题(请叫我好人……我是自己整理的来着……)
1.分析国际金融在当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际金融是当代市场经济的三大层次之一
二.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的三大领域之一
三.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与趋势
2.国际金融包括哪些基本理论和主要业务
基本理论:汇率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货币体系理论
主要业务:(一)国际融资:1. 直接融资& 2. 间接融资
(二)国际结算:1. 汇款结算 2. 托收结算 3. 信用证结算
(三)外汇交易:1. 基本外汇交易方式
即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
掉期外汇交易
2. 创新外汇交易方式
外汇期权交易
外汇期货交易
货币互换交易
3.分析有哪些主要因素如何影响汇率变动
(一)国际收支影响
& 顺差国→外汇流入&流出: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 逆差国→外汇流入&流出: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 顺差→本币升值→逆差→本币贬值
(二)利率水平差异
1.如一国利率低于另一国→资本流出增加,流入减少→外汇供给减少→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2.如一国利率高于另一国→资本流出减少,流入增加→外汇供给增加→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三)通涨率差异
1.如一国通涨率高于另一国→本国商品出口外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外汇供给减少→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2.反之,则相反。
(四)经济政策的影响
1.“松”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2.“紧”的经济政策→抑制经济增长→则相反
(五)中央银行的干预
&1.如一国货币贬值→抛售外币,收购本币→外汇供给增加,本币供给减少→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2.如一国货币升值→收购外币,供给本币→外汇供给减少,本币供给增加→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六)心理预期
&& 1.预期外汇汇率上升→对外汇购买增加→外汇升值 &&&&&
&& 2.预期本币汇率上升→对本币购买增加→本币升值
&(七)经济实力与经济地位
&& 1. 一国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地位上升→其货币趋于升值
& 2.反之,则相反。
&& (八)其他因素:经济&& 政治&&& 军事
4.比较国际借贷理论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汇率决定的解释
一、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说)
(一)汇率决定的因素: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供给与需求又由国际借贷决定。
1、国际借贷
2、外汇供求
3、流动债权债务
(二)汇率决定的方式
1、当国际收支贷方&借方→外汇供&求→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当国际收支借方&贷方→外汇求&供→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3、当国际收支借方=贷方→外汇供=求→汇率稳定
二、购买力平价说
(一)汇率的决定因素
1、一国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国外对商品具有购买力,而外国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
2、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
(二)汇率的决定方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两种货币间的汇率由其各自的国内购买力决定
2、相对购买力平价
5.比较流动资产选择和货币主义汇率说对汇率决定的解释
一、流动资产选择说
(一)汇率决定因素
& 1、在资本跨国流动的情况下,资产在各国间的流动是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
2、流动资产包括外币现钞、外币存款、外币票据、外币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
(二)汇率决定方式
& 1、不同资产具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而人们又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而从形成金融资产的不同组合。
& 2、资产收益风险在市场上的变化,必然引起资产组合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流动。
3、金融资产的跨国流动将使各国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汇率变化。&
二、货币主义汇率说
(一)汇率决定因素:
&& 汇率是货币的价格,而价格取决于市场供求,因而货币的相对供求是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
(二)汇率决定方式
1、两国相对的货币供给增长率
2、两国相对的经济增长率
6.试述布雷顿森林和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
1、确立美元为国际货币,确定35美元=1盎司黄金。
2、各国货币参照名义含金量协商确定与美元的比价
3、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经美元套算确定。
4、汇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变动幅度不得超过±1% 。
(二)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
1、宣布浮动汇率合法化
2、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官价
3、增加特别提款权份额,使之成为主要国际储备
4、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7.举例用一价定律说明购买力平价理论
一价定律:一种商品无论在哪国生产,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都应相同。
前提:A.两国之间自由贸易
&& B.不考虑运输成本
&& C.指可贸易商品
举例:美国→钢材←日本
在美国买:100USD/吨,在日本买:10000JPY/吨,所以USD:JPY=1:100,这是按购买力决定的汇率。
若汇率是USD:JPY=1:200,则美国人会到日本买钢材(每吨50美元),再到美国把钢材卖出(每吨100美元),每吨获利50美元。
这样,美国人就会不断地到日本买钢材,持续下去会造成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直到USD:JPY=1:100。
若汇率是USD:JPY=1:50,人们会到美国去买钢材(每吨只要5000日元),到日本卖掉(每吨1万日元)。这样,会造成日元贬值,美元升值,直到USD:JPY=1:100。
结论:将一价定律应用于两国货币价格变动,就形成购买力平价理论,因为套利机会会使两国货币汇率趋向于两国的货币购买力之比。
8.分析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有何利弊影响
(一)一国货币贬值的利与弊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1)出口:一国货币贬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因而出口扩大;企业的本币收入会增加。
2)进口:一国货币贬值使本币对外币的成本上升,因而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因而进口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上升,不利于本国进口。
2、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 &1)一国货币贬值使外币兑换本币增加,因而使国外游客的外汇购买力增加,因而有利于吸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
&& 2)一国货币贬值使本国居民的境外旅游成本上升,不利于本国对外旅游。
3、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一国货币贬值,如果是持续性贬值(危机性贬值),会导致资本外逃。
一国货币是稳定性贬值,会使外国投资折成本币的数额增加,使投资规模扩大或投资成本下降。
& 2)一国货币贬值,使本国对外投资的成本上升,不利于本国的对外投资发展。
4、对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的影响
&& 1)一国货币贬值,使本国贸易趋于顺差,资本流动趋于顺差,因而国际收支顺差。
&& 2)一国货币贬值,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增加。
5、对外汇债务的影响
&&& 1)一国货币贬值,使偿还等额的外债需支付更多的本币,因而加重债务负担。
&&& 2)一国货币贬值,将增加外汇债权的本币数额。
6、对外汇资产的影响
&&&& 一国货币贬值,使外币兑换本币数额增加,因而外汇资产的本币价值增加。
7、对涉外企业盈亏的影响
&&&& 一国货币贬值,会增加出口企业的创汇或出口企业的本币收入,出口企业趋于盈利。进口企业则相反
&8、对国内利率的影响
1)一国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顺差→外汇供应增加→投放人民币增加→本币利率下降
2)一国货币贬值→资本流入增加,资本流出减少→货币供给增加→本币利率下降
9、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1)一国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社会总供给减少
2)一国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货币供给增加
结果:通货膨胀率上升
利率和汇率是同方向变动
利率、汇率和通胀率是反方向变动
货币对外贬值,对内也会贬值。
10、对经济增长、就业、收入的影响
& 一国货币汇率下降,会扩大本国商品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增加企业、国家和个人的收入。
(二)一国货币升值对经济影响
&& 升值的利处:
1、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扩大进口,减轻通货膨涨压力。
2、增强本国偿债能力,减轻债务负担。
3、本币资产的外汇价值增加 ,有利于对外投资。
4、本币国际购买力增加,有利于本国对外旅游等。
5、有利于本国外资企业外汇收入增长
6、有利于本币成为国际货币。
&& 升值的弊端:
1、削弱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不利于扩大出口。
2、不利于吸引外资流入,增加资本流出。
3、不利于经济增长,就业困难,收入下降。
4、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储备减少。
5、外汇资产的本币价值减少。
6、货币升值将有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9.外汇市场参与者各自的交易目的与方式是什么
1、外汇银行:即外汇指定银行,它的目的是赚取汇差。
2、外汇经纪人:是外汇市场买卖中介。代客户交易,收取佣金;或自营交易,投机谋利。
3、外汇投机商:利用汇率变动而投机获利。
方式是:预测汇率上升→先买后卖
预测汇率下降→先卖后买
4、 中央银行
目的:调节、稳定汇率
&& 1)外汇贬值→收购外汇
&& 2)外汇升值→抛售外汇
& 5、最终外汇交易者
&& 1)进出口商、企业公司、居民个人
& 2)满足经营活动或个人活动需要
10.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包括哪些内容
1、银行短期信贷
2、短期证券
3、贴现市场
11.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方式包括哪些内容
1、国际借贷市场
2、国际证券市场
12.欧洲货币市场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兴国际金融市场又称欧洲货币市场,离岸货币市场,境外货币市场。是非居民与非居民进行欧洲货币交易的市场
1、从传统发展为新兴市场,(70年代)
2、以境外货币为交易对象(也包括特别帐户的本币)
3、以非居民业务为主体
4、业务活动既不受货币发行国管制,也不受市场所在国管制。
13.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
1、美元地位下降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
2、“特里芬难题”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
14.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2、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
3、国际收支调节多途径化
15.简述欧洲货币的含义、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货币的含义:一国货币在本国以外的国际金融市场存放、借贷、投资所形成的境外货币。
(二)欧洲货币的形成:
1、朝鲜战争:苏联、东欧国家把美元外汇存放到欧洲& →偶然原因
2、美元外流: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美国利息管制→外在原因
3、资金资本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内在原因
(三)欧洲货币的发展
1、欧洲货币币种增多
2、欧洲货币本币化
3、欧洲货币含义变化:是指不受金融当局管制的货币,而不论其是本币还是外币、在境内还是境外。
16.了解国际收支的主要意义
国际收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一)了解国际收支可以预测汇率变动趋势
顺差国:收入&支出→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需求→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逆差国:支出&收入→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供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二)了解国际收支可以估计外汇管制程度
顺差国:放松外汇管制→政府增加外汇供给
逆差国:加强外汇管制→政府控制外汇供给
(三)了解国际收支可预测进出口贸易状态
顺差国:本币升值→则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逆差国:本币贬值→则出口扩大,进口减少。
(四)了解国际收支可以了解一国的货币政策动向
顺差国:政府会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增加货币供给,降低货币利率。
逆差国:政府会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内需→减少货币供给,提高货币利率。
17.国际收支包括哪些主要项目
1、货物:商品进出口(有形贸易)
(1)一般商品(2)加工货物(3)修理货物(4)港口采购
(5)非货币黄金,用于工业、民用首饰的黄金
2、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1)旅游(2)运输 (3)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4)保险、金融(5)建筑工程、劳务输出
(6)文化娱乐 (7)其他
(1)职工报酬 (2)投资收益
4、转移收支(单向无偿)
(1)政府转移收支(2)私人转移收支
18.分析一国政府如何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1、财政措施
&1)财政支出
逆差国: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总需求减少,进口减少→趋于顺差
顺差国:扩张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总需求增加,进口增加→顺差减少
2)税收政策
出口:出口退税免税,出口财政补贴 →出口增加→趋于顺差
进口:提高关税 ,设置非关税壁垒→进口减少→趋于顺差&
2、货币措施
1)对内货币政策:
逆差国: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投资减少,消费减少→总需求下降→减少进口→趋于顺差
顺差国:则相反
2)对外货币政策:
逆差国:央行在市场上购入外汇→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趋于顺差
顺差国:则相反
3、信用措施
1)政府间相互借贷
2)国际金融机构借款
3)国际金融市场借贷
4、管制措施
1)外汇管制:结汇制、售汇制、本外币出入境限额等。
2)贸易管制: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质量检查等。
3)汇率管制:官方汇率、双重汇率等。
5、国际经济合作:双边合作、多边合作等。 &&
19.一国如何进行国际储备管理
(一)规模管理
1、规模问题:
太少:A、不能满足支付需要& B、不能稳定汇率
太多:A、储备资金资源浪费& B、本国通货膨胀
2、适度规模:
一国的国际储备应以该国的贸易进口额保持
一定比例(以40%为基准,以20%为底限),一般为25%
(三)结构管理
1、储备资产管理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2、储备资产结构管理
资产结构:外汇、黄金、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币种结构: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投资结构:银行存款、商业票据、各类国债
20.如何理解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1、调节性交易的平衡并非国际收支真正平衡
2、衡量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的标准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平衡,即:自主性交易项目借方等于贷方。
21.国际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一)外汇风险
(1)交易风险
(2)折算风险
(3)经营风险
(二)利率风险
(1)固定利率风险和浮动利率风险
(2)企业利率风险、银行利率风险和个人利率风险
(三)信用风险
(1)国际贸易违约风险
(2)国际金融违约风险
(3)国际投资违约风险
(四)政治风险
(1)国际债务偿还风险
(2)国际资本没收风险
(3)国际资金流动风险
22.试述企业与银行的汇率风险的管理
一.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一)交易风险管理
1、合同避险法
2、金融工具避险法
3、国际信贷避险法
(二)折算风险的管理
1、涉外经济主体对折算风险的管理,通常是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
2、根据风险头寸的性质,确定受险资产或受险负债的调整方向。
3、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以使其折算风险头寸(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之间的差额)为零。
(三)经济风险的管理
1、经营多样化: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其销售、生产地址以及原材料来源地。
2、财务多样化:是指在多个金融市场、以多种货币寻求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即实行筹资多样化和投资多样化。
二.银行外汇风险管理
(一)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可能遇到的风险
1、外汇买卖风险
2、外汇信用风险
3、外汇借贷风险
(二)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
&1、外汇买卖风险的管理
2、外汇信用风险的管理
3、对外借贷风险的管理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国际金融(点修改后).docx 1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国际金融(点修改后)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六章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本章重要概念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经济实体以外币定值和衡量的资产与负债、收入、支出以及未来的经营活动可望产生现金流的本币价值因货币汇率的变化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构成要素:本币,外币,时间;可能产生影响:经济风险>交易风险>会计风险)交易风险:又称商业性风险,当进出口商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或非贸易的进出口业务时,即面临交易结算风险。进出口商从签订进出口合同到债权债务的最终清偿,通常要经历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内汇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于是,以外币表示的未结算的金额就成为承担风险的受险部分。因此,交易结算风险是由进出口商承担的,基于进出口合同而在未来通过外汇交易将本币与外币或外币与本币进行兑换,由于未来进行外汇交易时汇率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会计风险:又称折算风险,是指企业在会计处理和外币债权、债务决算时,将必须转换成本币的各种外币计价项目加以折算时所产生的风险。也就是将外币债权、债务折算成本币时,由于使用的汇率与当初入账时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账面上损益方面的差异。折算风险的大小涉及到折算方式,历史上西方各国曾先后出现过四种折算方法:流动/非流动折算法、货币/非货币折算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经济风险:又称经营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收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经济风险是由于汇率的变动产生的,而汇率的变动又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进而引起产销数量的变化,并由此最终带来获利状况的变化。1.什么是国际金融风险,国际金融活动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风险?答:所谓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可见,国际金融风险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风险有所不同。从内涵来说,国际金融风险的内容要比一般金融风险的内容丰富得多;从外延来看,国际金融风险要比一般金融风险的范围小,前者仅限于发生或存在于国际资金借贷和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而后者则包括发生与存在的金融领域的一切风险。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经常遇到的的风险通常有:外汇风险,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国家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等等。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何在?答: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实体的意义:(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资金筹集与资金经营的环境,减少或消除各跨国经济实体的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保障经济实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实施金融风险管理则能把经济实体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并能在金融风险损失发生后及时提供预先准备的补偿基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费用开支。(3)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促进经济实体实行跨国资金筹集和资金经营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通过实施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关经济主体必然要着眼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资金筹集和经营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使资金运营进入良性循环,减少决策风险。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世界各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价值直接表现形式的货币资金的跨国流动,必然引起其他资源的相应跨国流动。而实施金融风险管理则能减少资金跨国流动时的金融风险损失,并促使货币资金向所需国家和地区流动,从而引起其他社会资源合理的流向该国和地区,最终避免或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其利用率。(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它带来的损失金额往往比一般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国际金融风险的存在与发生,无疑是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威胁。而金融风险管理的实施,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际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能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金融风险损失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简述外汇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答:外汇风险管理是指外汇资产持有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等方法,预防、规避、转移或消除外汇业务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可能的经济损失,实现在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1)外汇风险管理原则有:①全面重视原则,②管理多样化原则,③趋利避害、收益最大化原则。2)根据外汇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风险规避型,②风险控制型,③风险中和型,④风险集合型。4.外汇风险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国际金融学复习题2011-06;一、名词解释部分;1.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2.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而从事的交易;3.补偿性交易:只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等;4.马歇尔-勒纳条件:(p37)Mashall-;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进而数量;Ex+Em>1
国际金融学复习题2011-06
一、名词解释部分
1. 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 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
而从事的交易。
3. 补偿性交易:只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想外
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等。
4. 马歇尔-勒纳条件:(p37)Mashall-Lerner Condition
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进而数量。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当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它是本币贬值能带来国际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
5. J曲线效应 J-curve effect
在短期内,本币贬值能带来国际收支的继续变化,待出口供给与进口需求做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收支才会慢慢的改善。
通常把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称为J曲线效应。 时间t 贸易收支
平衡 贸易收支逆差
6. 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
7. 间接标价法: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价格,
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
8. 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
(宏观书)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而名义汇率是指两国通货的相对价格。
9. 实际汇率:Real-Exchange Rate
(宏观书)是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
(ppt)又称真实汇率,指名义汇率经由两国价格调整后的汇率。
10. 均衡汇率:(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FEER)
又称基本要素的均衡汇率.FEER将均衡汇率定义为与宏观经济均衡相一致的实际有效汇率。通过FEER与实际有效汇率进行比较,可以判断一国实际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失调程度。
11. 购买力平价:(p66)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由其购买力比例决定,而购买力变动的原因又在于物价的变动。这样,汇率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比例的变动。
12. 一价定律:(p67)Law Of One Price
一种商品在各国间的价值是一致的,即是说,通过汇率折算之后的价格是相等的。若在各国间存在价格差异,则会发生商品国际贸易,直到价差被消除,贸易停止,这时达到商品市场的均衡状态
13. 贸易条件:(p39)
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
14. 内部均衡:(p111)Internal Equilibrium
反映了国内总供给与国内总需求相等的状态。总需求是可变的,总供给在短期内是不变的。
15. 外部均衡:(p111-112)External Equilibrium
是在国内经济均衡发展,内部均衡实现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基础账户平衡。
16. 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
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以期达到同时调节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会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导致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难以同时实现的情形出现。
17. 固定汇率制:(p184)Fixed Exchange Rate
固定汇率制是指本国货币当局用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充当参照物的东西可以是黄金等贵金属,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
18. 浮动汇率制:(p184)Floating Exchange Rate
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19. 资本外逃:(p223)Captial Flight
是指由于恐怖、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
20. 货币替代:(p226)Currency Substitution
是指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国货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
21. 货币危机:(p259)Currency Crisis
在广义上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在狭义上是指市场参与者通过外汇市场的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
22. 债务危机:(p250)
是指一系列非产油发展中国家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通常是欠国际银行业的债务),由此不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债信严重下降,而且也使国际银行业陷入了资金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业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二、简答题部分
1. 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习题指南:104)
⑴临时性不平衡:指由短期的、非确定的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⑵.结构性不平衡 :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及其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⑶货币性不平衡:指一国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化引起国家物价水平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⑷周期性不平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⑸收入性不平衡:通常指由于一国经济条件、经济状况的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从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⑹预期性不平衡:预期因素从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两方面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
从实物角度:当预期一国经济将快速增长时,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都会增加在本国的实物投资;
从金融角度:一方面,经常账户的逆差要由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来融资;另一方面,在资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对本国经济增长和证券价格上升的预期会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本国的证券市场,带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
2. 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类型。(习题指南:104)
⑴临时性不平衡(短期性)⑵结构性不平衡(长期性)⑶货币性不平衡(短期性、中期性或长期性)⑷周期性不平衡⑸ 收入性不平衡⑹预期性不平衡
3.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有哪几种?(习题指南:105)
⑴货币―价格机制: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该机制主要是通过黄金流动和物价变动两个杠杆来发挥作用。流程为:
Ⅰ国内货币存量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逆差:货币外流→货币存量减少→物价下降→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逆差减少)
Ⅱ相对价格水平变动,逆差:货币外流→外币需求增加→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逆差减少)
⑵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使贸易收支得到改善。
流程为:Ⅰ国际收支赤字 → 外汇储备减少→ 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 利率上升→ 国内消费和投资支出减少→ 国民收入下降 → 进口需求下降→国际收支改善(逆差减少)。
Ⅱ国际收支赤字→ 外汇储备减少→ 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 → 国民为保持或恢复现金余额水平,减少国内消费和投资→ 国民收入下降 → 进口需求下降→国际收支改善(逆差减少)。 ⑶利率机制:流程为: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
本国货币存量减少→利率上升→ 资本流出减少、流入增加→ 资本账户收支改善、国际收支改善。
4. 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手段。
⑴支出转换型政策,定义: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数量,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特点: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商品和劳务上来。
作用手段: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 、直接管制。
⑵支出增减型政策,定义:改变国民经济中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的政策。
特点: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作用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⑶融资型政策
定义:融资型政策是指货币当局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措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以对付国际收支的失衡(又称融资政策)。优点:迅捷。不足:只适用于暂时性或短期失衡,不适合巨额、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
⑷供给型政策,定义:指通过增加和改善总供给,以长期改善国际收支的政策。特点:从社会总供给方面考虑问题。作用手段: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制度创新政策等。作用机制: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企业素质(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来改善国际收支。 不足:时间长,见效慢。
⑸道义与宣示型政策:道义与宣示型政策是指政府在经济和行政手段之外所采取的、没有强制约束力的收支调节政策。
效果取决于:(1)政府号召力和公信力的大小;(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性有关。
5. 简述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关系。(习题指南:147)
在封闭经济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目标,这三个目标包括了使经济处于合理运行状态的主要条件。但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发生了改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政策目标的数量增加了,国际收支平衡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所关注的目标。 第二、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会相互影响。
当政府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可能会同时造成开放经济下另一均衡问题的改善,也可能对另一均衡问题造成干扰和破坏。一般我们将前者称为内外均衡一致,后者称为内外均衡冲突。
6.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汇率水平及其波动的?(习题指南:139) ⑴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应小于需求→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升值。国际收支顺差,结果相反
⑵相对通胀率:一国通涨率↑→货币购买力↓(即货币对内贬值,从长期看,它必将引起对外贬值)→外汇汇率↑
如果一国通涨率相对低于外国,则本币将趋于升值。不过,相对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对汇率的作用,一般有半年以上的滞后期。
⑶相对利率:一国利率相对他国上升→国外资金流入↑→资本账户顺差→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升值↑反之亦反。
⑷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供给给增长中的结构不一致和数量不一致,也会影响汇率的。 ⑸预期:就经济方面而言,预期包含对国际收支状况的预期,对相对物价水平和通胀的预期,对相对利率或相对资产收益率的预期。
⑹财政赤字:一国财政赤字↑→货币供应量和国内需求↑→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恶化→本币汇率↑=本币贬值↓反之亦反
⑺国际储备:一国国际储备↑→外汇市场对本币信心↑→资本流入↑→本币汇率↓=本币升值↑反之亦反
⑻货币当局干预: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抛外币→外币贬值↓
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买外汇→外币升值↑
⑼相对经济增长率:一国经济增长率↑
收入↑→进口↑→本币贬值↓ 本国产品价格↓→出口↑、进口↓→本币升值↑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信心↑→本币升值↑
一般而言,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市,但就长期而言,却将导致本币币值上升。
7.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异同。(习题指南:127)
⑴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都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功能出发的,研究汇率水平的决定问题;两者的分析都可以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可贸易物品的一价定律为基础,计算所得的汇率都可以用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物价水平关系来表示,这些都是他们的相同的地方。
⑵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基本结论是: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e= Pd / Pf。
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成立,要求两国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这些条件较为苛刻。
⑶相对购买力平价放松了绝对购买力平价的苛刻要求,主要关注的是汇率水平的相对水平和变化。
et = e0 *(PId,t)/(PIf,t)
式中,et和e0分别为t期和基期的均衡汇率;PI、PI分别为本国和外国在t期的物价指数。 相对购买力平价表明:汇率水平虽然不一定反映两国物价绝对水平的对比,但可以反映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动。物价上升速度较快的国家,其货币就会贬值。
相对购买力平价比较容易计算,实用性较强。
8. 简述货币模型的基本内容。(习题指南:133)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国际金融学复习题(包含论述题答案)17等内容。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卡上相应 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免费)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今日推荐 157份文档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备战攻略 2015国考行测模拟试题及历年真题 2015国考申论押密试卷...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六、论述题 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与政策措施。 2、如何确定一国国际...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免费)_财会/金融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七、论述(17 分) 论述( 1、 试分析一国货币贬值对该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免费)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国际金融学》 试卷 A 题号 得分 一二三四五六七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国际...(含 1 年) 的资金交易场所的总称, 其中包括有形和无形市场, 这种市场是 ()...  得分 评卷人 七、论述(17 分) 1、试分析一国货币贬值对该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国际金融学》试卷 A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5 分) 1C2D...  得分 评卷人 七、论述(17 分) 1、试分析一国货币贬值对该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4 《国际金融学》试卷 A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5 分) 1C2...  2 A、信用货币 B、证券 C、金融 D、金融市场 7.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 A、政府债券 B、银行贷款 C、银行透支 D、发行银行券 8.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金融典型案例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