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所拥有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变更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行交易

最新最全公司股东和董监高股权交易规定
最新最全公司股东和董监高股权交易规定
  第一,关于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交易行为的规范
  1.关于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交易行为有哪些法规和规章制度予以规范?
  目前,关于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交易行为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证监公司字[2007]56号《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票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重申上市公司董监高管转让所持本公司股份的通知》和《关于利用CA证书在线填报和持续更新本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个人基本信息的通知》等。
  2.如何计算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转让股份的数量?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转让股份数量可以分四种情况计算:
  (1)可转让股份数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在当年没有新增股份的情况下,按照&可减持股份数量=上年末持有股份数量&25%&的公式计算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可减持本公司股份的数量;不超过1000股的,可一次全部转让,不受25%比例之限制。
  (2)对于在多地上市公司的处理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同时包括在登记在其名下的所有本公司股份,既包括A、B股,也包括在境外发行的本公司股份。
  (3)对当年新增股份的处理
  当年新增股票应分别两种情况处理:第一,因送红股、转增股本等形式进行权益分派导致所持股票增加的,可同比例增加当年可减持的数量。第二,因其他原因(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股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因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二级市场购买、可转债转股、行权、协议受让等)新增股票的,新增无限售条件股票当年可转让25%,新增有限售条件股票不能减持,但计入次年可转让股票基数。
  (4)对当年可转让未转让股份的处理
  对于当年可转让但未转让的本公司股份,不得累计到次年自由减持,而应当按当年末持有股票数量为基数重新计算可转让股份数量。
  3.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哪些情况下不得转让股票?
  以下情形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转让其所持有股票:
  (1)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
  (2)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
  (3)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一定期限内不转让并在该期间内的;
  (4)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情形。
  4.禁止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股份交易的窗口期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股票买卖的窗口期包括:
  (1)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
  (2)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
  (3)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4)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期间。
  5.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的规定有哪些?
  内幕信息,系指&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法律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证券法》第73、75条)。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法定的&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证券法》第75条),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日,证监会发布证监公司字[号《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涉及行政许可及无先例、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需要向有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方案论证的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应当向证监会提交内幕信息知情人以及直系亲属在事实发生之日起前6个月内有无持有或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相关文件,并充分举证相关人员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
  6.关于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短线交易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证券法》第47条之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将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并及时披露相关情况。此外,《证券法》第195条亦规定,&&&违反本法第47条的规定买卖本公司股份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多次买卖的短线交易,短线交易禁止期按如下标准计算:对于多次买入的,以最后一次买入的时间作为6个月卖出禁止期的起算点;对于多次卖出的,以最后一次卖出的时间作为6个月买入禁止期的起算点。
  对于短线交易,董事会应及时行使归入权,即将由此所得的收益收归公司所有,如董事会不执行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在30日内执行。董事会未在上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公司董事会不执行的,负有责任的董事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7.对于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交易行为的信息披露有哪些要求?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发生变动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交易日内,向上市公司报告并由上市公司在本所网站上市公司专区申报并披露。披露内容应包括:上年末所持本公司股份数量;上年末至本次变动前每次股份变动的日期、数量、价格;本次变动前持股数量;本次股份变动的日期、数量、价格;变动后的持股数量;本所要求披露的其他事项。
  上市公司应当制定专项制度,加强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及买卖本公司股份行为的申报、披露与监督。
  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管理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身份及所持本公司股份的数据和信息,统一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办理个人信息的网上申报,并定期检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份的披露情况。董事会秘书未及时申报或更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个人信息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发生变动的,本所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8.目前,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交易行为采取了哪些具体的限制措施?
  目前,对于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任期内减持股份每年仅可以转让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权益分派等事项,如果上市公司能够准确申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并能够及时对前述信息进行持续更新,本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可以实现事前控制。
  此外,对于B股、短线交易行为、禁止买卖窗口期的交易行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一定期限内不转让以及某些上市公司在其公司章程规定的个别限制措施等,主要依赖于有关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本所将予以事后监管,并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予以纪律处分。
  第二,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一般规定
  9.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披露时点和交易行为限制是如何规定的?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持有5%以上权益的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行政划转或者变更、执行法院裁定、继承、赠与等方式拟达到或者超过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在作出报告、公告前,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持有5%以上权益的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行政划转或者变更、执行法院裁定、继承、赠与等方式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在作出报告、公告前,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达到上述披露时点时,还应按照《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要求,履行报告(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抄报派出机构)和信息披露义务(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并予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包括通过本所竞价交易系统和大宗交易系统买卖上市公司股份。
  10.关于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的禁止性规定有哪些?
  (1)短线交易之禁止。参见前文有关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短线交易的相关内容。
  (2)内幕交易之禁止。根据《证券法》第74条之规定,&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为法定的&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参见前文有关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内幕信息的相关内容,对于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第三,关于大股东增持股份的规范
  11.关于大股东增持股份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哪些?
  规范大股东增持股份最主要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令第56号《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证监办发[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有关工作的通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字〔2008〕94号《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和上证上字〔号《关于修订&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的通知》等。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权威专业的公司法法律频道
您的位置:>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如何进行?
  非上市的如何进行?如何理解《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是指什么?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因其不存在&上市交易&的问题,只可能适用&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转让&这一规定。而目前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又有哪些呢?
  我们知道,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退市公司作为公开发行股票但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开发行的股票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依照《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八十一条第(16)项的解释,证券交易场所是指经批准设立的、进行证券交易的和证券交易报价系统。据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即属上面所提到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那么,以退市公司为代表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其法律依据就是《》关于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应当&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转让&的规定。
  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其中,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包括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为上市公司股票提供集中竞价交易场所的组织。目前,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交易的主要场所有两家,即1990年设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设立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所,是指依法设立的供非上市公司股票进行非集中竞价交易的场所。在场外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一般为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其交易价格通过交易双方协商产生。
【延伸阅读】
公司是做什么的?
看后心情如何:
相关文章阅读相关咨询推荐咨询专业律师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扫一扫,关注法律快车微信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变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