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前几个月应该免税,结果车船税缴税或免税证明了,能否在后几个月内做帐追回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
&&&&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
最佳答案:
料到款付时:借:原材料&&&&100&&&&原材料-待抵扣进项税&&17&&&&&贷:银行存款票来时: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7&&&&贷:原材料-待抵扣进项税&&17注:前提是当初所付款与发票金额一致时
&&&&&&&&&&&&&&&&&&&&
其它答案:共19条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网络问题,传送出现了重复回答
&&&&&&&&&&&&&&&&&&&&
1.料到款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1000&&&&贷:银行存款&&&&1000票来且按当初所付款开的票时:借:原材料&&&&发票金额&&&&854.7&&&&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贷:原材料&&&&-10002.料到款未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暂估金额&&&贷:应付账款-xxx&&&暂估金额票到时:借:原材料&&&-暂估金额&&&&&&&&&&&贷:应付账款-xxx&&-暂估金额&&&&&&&&借:原材料&&发票金额&&&&&&&&&&&&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税额&&&&&&&&&&&&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发票价税合计数
&&&&&&&&&&&&&&&&&&&&
同意楼上的
&&&&&&&&&&&&&&&&&&&&
&&&&&&&&&&&&&&&&&&&&
[IMGA][/IMGA]
&&&&&&&&&&&&&&&&&&&&
[IMGA][/IMGA]
&&&&&&&&&&&&&&&&&&&&
是材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发票未到
&&&&&&&&&&&&&&&&&&&&
是材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发票未到
&&&&&&&&&&&&&&&&&&&&
是材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发票未到
&&&&&&&&&&&&&&&&&&&&
是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当时发票未到现在才到
&&&&&&&&&&&&&&&&&&&&
1.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原材料-暂估入库&&&&&&&&贷:银行存款&&2.收到发票&&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原材料-暂估入库
&&&&&&&&&&&&&&&&&&&&
&&10人赞同
我觉得呢,关键看你4月份收到材料的时候怎么做的!1、没做任何会计处理,那就做一个&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2、已做了处理,那就按你处理的方法,进行后续处理不就完了!!!
&&&&&&&&&&&&&&&&&&&&
料到款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1000&&&&&贷:银行存款&&&&1000&票来且按当初所付款开的票时:&&&&&&&&&&&&&&&&&&&&&&&&&&&&&&&&&&&&&&&&&&&&&&&&&&&&&&&&&&&&&&&&&&&&&&&&&&&&&&&&&&&&&&&&&&&&&&&&&&&&&&&&&&&&&&&&&&&&&&&&&&&&&&&&&&&&&&&&借:原材料&&&&发票金额&&&&854.7&&&&&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借:原材料&&&&-1000&&
&&&&&&&&&&&&&&&&&&&&
1.料到款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1000&&&&&贷:银行存款&&&&1000&票来且按当初所付款开的票时:&借:原材料&&&&发票金额&&&&854.7&&&&&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借:原材料&&&&-1000
&&&&&&&&&&&&&&&&&&&&
等待您来回答
1513953412
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
3秒后窗口关闭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
&&&&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
最佳答案:
料到款付时:借:原材料&&&&100&&&&原材料-待抵扣进项税&&17&&&&&贷:银行存款票来时: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7&&&&贷:原材料-待抵扣进项税&&17注:前提是当初所付款与发票金额一致时
&&&&&&&&&&&&&&&&&&&&
其它答案:共19条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4月购的材料是否付款1.款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2.款未付: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材料(估价入帐)&&贷:应付收款(估价入帐)3.收到发票并先已付款:&&借:材料(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贷:银行存款(实价入帐并冲回估价入帐)4.收到发票先期未付款:&&借:材料(冲回估价入帐)&&贷:应付帐款(冲回估价入帐)&&借:材料(实价)&&贷:银行存款(实价)
&&&&&&&&&&&&&&&&&&&&
网络问题,传送出现了重复回答
&&&&&&&&&&&&&&&&&&&&
1.料到款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1000&&&&贷:银行存款&&&&1000票来且按当初所付款开的票时:借:原材料&&&&发票金额&&&&854.7&&&&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贷:原材料&&&&-10002.料到款未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暂估金额&&&贷:应付账款-xxx&&&暂估金额票到时:借:原材料&&&-暂估金额&&&&&&&&&&&贷:应付账款-xxx&&-暂估金额&&&&&&&&借:原材料&&发票金额&&&&&&&&&&&&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税额&&&&&&&&&&&&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发票价税合计数
&&&&&&&&&&&&&&&&&&&&
同意楼上的
&&&&&&&&&&&&&&&&&&&&
&&&&&&&&&&&&&&&&&&&&
[IMGA][/IMGA]
&&&&&&&&&&&&&&&&&&&&
[IMGA][/IMGA]
&&&&&&&&&&&&&&&&&&&&
是材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发票未到
&&&&&&&&&&&&&&&&&&&&
是材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发票未到
&&&&&&&&&&&&&&&&&&&&
是材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发票未到
&&&&&&&&&&&&&&&&&&&&
是料到了款也付了但当时发票未到现在才到
&&&&&&&&&&&&&&&&&&&&
1.材料已到(发票未到)&&&借:原材料-暂估入库&&&&&&&&贷:银行存款&&2.收到发票&&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原材料-暂估入库
&&&&&&&&&&&&&&&&&&&&
&&10人赞同
我觉得呢,关键看你4月份收到材料的时候怎么做的!1、没做任何会计处理,那就做一个&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2、已做了处理,那就按你处理的方法,进行后续处理不就完了!!!
&&&&&&&&&&&&&&&&&&&&
料到款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1000&&&&&贷:银行存款&&&&1000&票来且按当初所付款开的票时:&&&&&&&&&&&&&&&&&&&&&&&&&&&&&&&&&&&&&&&&&&&&&&&&&&&&&&&&&&&&&&&&&&&&&&&&&&&&&&&&&&&&&&&&&&&&&&&&&&&&&&&&&&&&&&&&&&&&&&&&&&&&&&&&&&&&&&&&借:原材料&&&&发票金额&&&&854.7&&&&&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借:原材料&&&&-1000&&
&&&&&&&&&&&&&&&&&&&&
1.料到款付,票后到时:&借:原材料&&&&&&1000&&&&&贷:银行存款&&&&1000&票来且按当初所付款开的票时:&借:原材料&&&&发票金额&&&&854.7&&&&&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5.3&&&&&借:原材料&&&&-1000
&&&&&&&&&&&&&&&&&&&&
等待您来回答
1513953412
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
3秒后窗口关闭查看: 3739|回复: 5
一位老会计的真实故事
签到天数: 39 天[LV.5]武林新贵
马上注册中国会计社区,结交天下会计同行好友,享用更多会员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前言1 r8 ~3 C* o* M
  去年我听到一位80多岁的长辈讲起他的一些往事,既有新鲜感又肃然起敬。最近,在我的请求下,他拿出了一些回忆录式的东西,真实地记录了他从事粮油统计生涯中的几个瞬间。我看后觉得很有价值。如果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定是件大好事。年青人可能会有听新奇历史故事的感觉;老年人可能会勾起某些苦涩的回忆;财务工作者眼里看到的可能是坚持财务制度;政治工作者看到的可能是一种精神;文学爱好者眼里可能是一些原始创作素材。我想总是会对社会增加一些有益的东西。因此,本人稍加整理,不敢多加斧凿,只去掉真实姓名地点,保持原汁原味,奉献给大家。
# n: `6 S0 x3 u" g
  第一个故事' j6 [* a! w9 H* J. y: \! o
; Y0 x& l9 [- ~' z2 F8 I
  我从1950年起就在县粮食局担任会计工作,因帐目清楚,数据准确,报表及时,并提出过一些改进工作的建议,多次评为“工作模范”,还受到专区粮食局登省报表扬。
3 @3 G&&n7 p+ I
  19 50年5月份,我经手处理一批旧政府留下的粮食,称作“敌伪粮”。当时粮食局只有我一个会计,没有。我作为粮食会计,一人承担这项工作。当时开票、收款、做帐、销售款上交入国库都是我一人。那时群众来买粮有拿人民币的,也有拿银元、金戒指、金耳环来的,都要按国家牌价进行折算。那批“敌伪粮”是没有数量记载的,如要在帐目上做点手脚,那是轻而易举之事。可我当时没有一丝一毫这种想法,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1952年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各地都查出一些贪污分子,称为“打老虎”。专区粮食局也委派一名中南粮校毕业生来我局查帐。查了一个多星期没有发现问题,他仍然东查西问。一时要我提供这样资料,一时又要那样资料。我本身工作很忙,无暇应付,实在感到厌烦。当时我年轻气盛,就对他说:“我虽旧社会出身,但没有旧社会那种恶习,不但没有贪污行为,连贪污的想法都不存在。我的帐目清楚了然,不必检查。如果能查出我贪污了一分钱,可以立即拿我去枪毙。”不料他把我的话向县领导作了汇报,引起轩然大波。领导说我对运动有抵触情绪,马上调集县直属单位会计人员十余人成立检查组,专门查我的帐目。各人分工,一人检查一项,气氛异常紧张。我只好陪着他们查。经过十多天内查外调,查遍各种资料,到后来冷冷清清,不见了检查组的踪影。过了多日,没有了下文。我对领导说:“我的工作经过了2次检查,究竞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请检查组给我下个结论。”领导不作答复,不说你有问题也不说你没问题。当时我血气方刚,忍不住气,在办公室当众表示,我不是贪求不义之财的人,我自己的钱都可以捐献。我拿出6个金戒指给大家验看,戒指上铸有我父亲的名字及我的名字,是我从1940年在银行工作以来多年工资的积累,不是贪污来的。这6个金戒指共重1两2钱多,我全部捐献给国家抗美援朝买飞机大炮。我立即送交县人民银行,取得捐献收据一张(该收据现仍保存)。几个月以后,运动进入尾声,等来了对我的“结论”。县粮食局负责人宣布:“该同志对三反运动态度恶劣,记大过一次,撤销会计职务。”听到这一宣布,我如受当头一棒!又感到哭笑不得。回想自己辛辛苦苦,全心全意投入革命工作,在运动中只不过讲了几句出自内心的硬话,又完全是真话,没有半句虚言,对三反运动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每个人——贪污的和未贪污的人——都讲真话,不讲假话,三反运动一定会更好地开展。我的工作经过2次检查,检查组没有提出任何意见,这就足以证明我说的是真话,不是假话,没有欺骗组织和群众。如果有问题,检查组会轻易放过我吗?我不但没有贪污一分钱,还捐献出了自己的6个金戒指,结果却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处分决定,真使人百般费解,灰心丧气,实在想不通!成为终身一大憾事!
  第二个故事
  1961年是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我调至乡粮管所任会计兼统计,还兼管购销业务、文书、收发、档案,又兼办粮油征购入库结算等工作,还要兼邻近一个乡粮管所的会计。我一身兼数职,工作特别忙,经常加班加点,日夜操劳。从不叫苦叫累。那时我正年富力强,干劲很大,工作量虽多,能按轻重缓急,分清主次,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一般能应付自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但要切实贯彻执行国家的粮油统购统销的方针政策,做到在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不卖面子,就难免与某些领导发生冲突。有几件事使我难以忘怀。( J0 B0 r# X* l
  1963年春季,县委下达我所在的人民公社(相当于现在1个大乡)全年油脂统购入库任务为2.5万市斤。公社党委按此数分别下达到各大队。在秋油入库时,公社党委向县委写报告,只能完成2万斤。县委批复意见没有强制要求完成2.5万斤,只要求“尽可能争取多完成些。”当入库完成了2万斤任务后,各生产队仍源源不断地交油入库。因为没有通知减少收购指标,广大社员继续完成上交任务。我接到公社党委一个通知,入库2万斤以外的数字,不要向县粮食局报进度,由公社机动掌握使用。面对这个通知我怎么办?自己是会计又是统计,财经纪律的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不弄虚作假。这样的通知我无法执行。我仍然如实向县里报了进度。公社党委书记得知后大发雷霆,说要反我的“分散主义”,并对粮管所下达了开会整我的命令。在会上,我理直气壮,据理力辩:“粮油商品是国家统购统销重要物资,公社党委只有权督促入库,无权动用支取和隐瞒不报。公社要留机动数,经过了哪里批准?我认为主要是为公社本身多吃多占、乱批条子徇私情打开方便之门。这种做法正是缺乏全局观念,以本位主义形式所表现的一种分散主义。要反,我们一起到县里去反,看谁反谁。”我这一席话,说得他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这场风波就这样暂时过去了。% z! f' B* b&&n) Y
7 t8 m5 O8 i9 N( n* @+ }+ t
  第三个故事
  1964年粮食征购入库工作结束后,粮管所要给生产队计发奖售布票。当时买布都要凭布票。国家为了鼓励农民多卖粮食给国家,下达了按卖粮数发奖售布票的政策规定。县粮食局转发省粮食厅的通知,内容是:“奖售布票一定要按规定标准计算,全数发到生产队手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克扣,以调动群众交粮积极性。”同时又收到地区粮食局发来同一内容的电报指示。我们按规定以生产队为单位计算好奖售数,造好表格,并将布票分别包好。正准备通知各生产队来领取的时候,公社一位副书记来到粮管所说:“公社党委研究决定,奖售布票要留下一部分发给社办企业。”我说:省、地有指示,不能留,要全部发下去。这位副书记没说什么就走了。谁知他打电话到县委,要求将奖售布票留给社办企业。一位县委副书记不了解情况,在电话中答复说“可以”。公社这位副书记好象拿到了“尚方宝剑”,气势汹汹地打电话叫我去公社。我预料不是好事,思想上有所准备。一见到面他就厉声斥责:“奖售布票你为什么不肯留下一部分给社办企业,我已请示县委说可以留下。”我说:“县委说可以留下就照办,但要有一个手续。请县委通知粮食局,粮食局通知粮管所我就照办,没有这个手续,我是难以从命的。”他立即说:“你这个小小的会计,比县委还大?”我回答说:“我这个小小的会计你认为不称职,就请撤我的职吧。”我这一顶,这位副书记更加气愤,脸上鼓起青筋,态度更加凶狠横蛮,继续大发脾气。我虽然不怕他,但也怒形于色。我冷静下来用比较缓和的口气说:“书记同志,请坐下来慢慢谈,不要耍态度,耍态度是吃不开的。”正当我们在“将军”的时候,公社办公室主任和粮管所长进来了,一面劝我“算了”,一面拖我回到粮管所。我立即打电话给粮食局长,报告了此事经过,并请示怎么办?局长说:“我去请示县委。”第二天,局长来电话说已请示县委第一书记,答复是“照上级规定办”,局长并打了电话告诉公社,这位副书记才不再吭声了。
  第四个故事: N: t+ [# y! P' o" _- @& A1 z1 Z
% H9 c&&P7 t& A) Y4 c1 \5 b
  这事发生在1965年。有一天深夜,公社委派某干部带领一辆汽车,到粮食加工厂装走一车细糠。厂长怕得罪公社领导,不敢向粮管所汇报。事隔一个月,,加工厂一位工人向我反映说:上个月有一天晚上,公社装走一车细糠,大约4吨,据说装去省城换物资,粮管所知道不知道?我立刻打电话给办公室主任,问是否有此事?主任犹犹豫豫地回答说:“不太清楚,待我问一下。”后来回话说确有此事。我说既然如此,请带钱来开票,办理销售出库手续。细糠虽属饲料供应的副产品。但也是要凭证定量供应的。社员家里每头猪只能买8斤。当然粮管所如遇特殊需要,有权根据生产、供应情况作适当安排解决。但要先开票,办理销售出库手续。像公社这种做法是不能允许的。几天后细糠款虽已收回,国家没有受损失,但我仍然很气愤。后来才知道,公社用这车细糠换回一批呢制毛料,做成呢制上衣,公社干部及工作人员每人分得一件。
$ ~, v, K& a) _, J: A&&^' R# I
  第五个故事
  有一天一位销售人员回家休假,由我替班。正碰上公社妇女主任来买细糠,她又是公社书记的妻子。我打开粮折一看这个月的细糠指标已经买完了。再看前几个月的记载,每个月都超指标购买。我告诉她,你的指标已经用完了,下个月再来买。她左磨右磨。我正色道,普通社员都只能按指标供应,我手上不能破这个例。领导干部也应该带头按规定办。她说服不了我,只好走了。8 L- Y. E# {6 n
8 k/ I5 @5 p5 ?! ?; F7 D& ^
  又有一次,一位干部拿着公社书记批的条子来买花生。我说买花生都要扣食油指标,一斤花生扣2两。我们粮管所的人从来不敢不扣油指标买一两花生。书记批了条子也要扣油指标。把他顶了回去。像这类公社领导乱批条子,公社干部摆特权,多吃多占等现象还有很多,都被我一一顶了回去。他们虽有时暴跳如雷,老虎屁股摸不得,但我顶住了,他们也对我无可奈何。就象纸老虎样子很吓人。7 W; [- P) G) P* h$ I&&w
  我在工作之余,将几年来掌握的公社某些违法乱纪的情况写了一份材料,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县监委反映。我所反映的情况都是有根有据,亲眼目睹,使用语言文字掌握分寸,不作丝毫夸大。不久,县监委书记来到粮管所对我说,你反映的情况很好,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我很高兴。但对我反映的人和事以后是否作了处理我就不得而知了。( g5 t& J8 i! W
  第六个故事$ [# W8 F$ S3 D0 t. H* X* u6 J( q
& k1 L% o) j6 {3 {5 ?7 e
  70年代,我在山区的一个水电站担任材料设备会计。电力工业与粮油工业性质完全不同。要做好工作就要懂得各种材料及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用途。我经常向老师傅、技术员求教,一面努力看书钻进去。这都难不倒我。最令我头痛的一个是我的老胃病犯了,经常疼得只能吃点稀饭面条,一直到现在都只敢吃软食。这可能与山高水冷的环境,食堂伙食不合适有关。另一个头痛的是党委决定,每人每月要到山上砍200斤柴火交到食堂。我那时已有50岁。那么高的山爬上去都困难,哪里砍得了柴,又怎么挑得回来?我只好叫儿子来帮我完成任务。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就拒交柴火。书记就来找我,说每个人都要完成任务,包括书记站长。我想你们砍柴的时候,有其他人帮忙,砍好后用车子拖回来,一次就可完成几个月的任务,我没有你们这么好的条件。可这又不好明说。我就对书记说:我们食堂的饭票是两角一斤,米是一角一分一斤,实际上我们是付了柴火钱的。饭馆里的饭不过是两角二分一斤,人家还要赚钱。我们的两角一斤肯定包含了柴火钱。我不交200斤柴火也有道理。领导看我也有实际困难,身体也不好,就不再勉强我了。
&&h" k4 D' j) k
  有一次闲聊,书记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位国家干部在火车上看到一个外国人抽的烟香味很浓,就问这烟多少钱一包。这个老外就说:200块钱一包,你们中国人买不起。这位干部就不服气,用200元买下了一包烟。后来得到上级的表扬,说他长中国人的志气。我听后就明确表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上了外国人的当。这是用的“激将法”逼你上当。书记听后很不高兴,就与我争辩。实际上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很明显,外国人的经济观念很强,而我们总喜欢往“政治”上扯。我就是这个脾气,我认为不正确的事就爱说。不管对面站着的是官还是兵。
  第七个故事- a8 w$ A) o0 a0 O3 G# h/ ]3 h
  1980年,我又被调到县议购议销公司做会计。国家按田亩的多少收取的少量税收叫田亩税。根据具体情况定下的生产队必须卖给国家的粮食数叫征购粮。完成征购粮以后卖给粮食部门的粮食叫议价粮。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搞联产承包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普遍开展科学种田,卖议价粮油的大大增多。粮油议价经营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上升。我所在的议购议销公司当经济效益不大时,我的工作风平浪静,没有干扰。当经济效益增大时,引起了领导的注意,我的工作又遭风波。1983年公司实现利润125万元,为历年来最好水平。有一天县粮食局财会股长打电话给我,说是局长意见,今年实现利润少上报20万元留县局使用。对这个指示,我没有理睬。第二天,三位局长,财会股长,财会股主办会计,本公司经理一共6人来到我的办公室。局长首先开口说:“你少上报利润20万,留县局建仓库使用,责任由县局承担。”表面看起来,我只要顺水推舟,什么责任也没有。实际上,我首先要向上面瞒报,同时要做假账,这都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我的责任是跑不掉的,而领导的责任是很容易摆脱的。我必须据理力争。我就说:建仓库需要资金可以打报告给上面,批下来专款专用,不能用瞒报利润的方式留钱。又说国家已出现了赤字,下面如实上交利润,就好填补赤字。有人就说,那怎么不请你去当总理呢?我说,我没有能力当总理,但我们要有全国一盘棋的观念。他们六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众口同声,语调一致,软硬兼施,迫我就范。来者人多势众,都是我的顶头上司,大有泰山压顶之势。但我头脑冷静,态度从容,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财经纪律原则,并应用某些策略和语言技巧,把对方的理由一一驳倒。最后股长问,你的报表在哪里,我说已经送到邮局。局长马上说,去把它拿回来。我义正词严地说:不能拿回来,拿回来我也不会改,谁敢动我的报表!他们知道我的脾气和性格,对我无可奈何,只好算了。这场“舌战群儒”,以我的胜利而告终。
  这位老会计从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就是一个会计,36年后退休时仍是一名会计。80年代初经过考试合格,经地区评定,县技术职称评委会复审,评定为助理会计师职称,但仍做会计员工作,从未提升过半级。企业改制后,医药费一次性给断4000元,成了一个隐忧。在孩子工作的安排上,从来未向领导开过口,自认要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就要有甘于清贫的思想准备。
  他工作几十年,时刻与金钱财物打交道,却从未犯过经济错误和其他错误,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财经纪律,顶住上面的压力,那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财经工作者的铮铮铁骨,他是我国千千万万个好会计中的一个。像这样的好会计,越多越好。- j- g. }# j7 a, ^8 `1 Q
& p9 p& Q8 u1 [
  而对他本人而言,有无怨言呢?没有!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一向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认真改造世界观,对党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在工作上任劳任怨,诚诚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在作风上堂堂正派,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可谓一生清白,问心无愧。所有这些,足以自慰!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该用户从未签到
老会计的七个故事,值得我们去吸取精华,但不能一味的模仿!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怎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签到天数: 5 天[LV.2]人海孤鸿
哎,怎么感觉有点心酸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先回复下慢慢看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中国会计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会计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缴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