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常用哪些贵金属催化剂的优点

Ag/rGO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广州化工》2016年05期
Ag/rGO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
【摘要】:采用液相共还原法在没有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原位制备Ag/rGO纳米催化材料,并用XRD、EDX、FTIR、Raman、SEM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和银离子同时被还原,直径约为5nm的银纳米粒子均匀负载在石墨烯片层上。所制备的Ag/rGO纳米催化剂对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4-NP)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当Ag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时,该反应在室温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可达到0.332min-1,表观活化能为34.4kJ·mol-1。该Ag/rGO纳米复合粒子有望成为还原对硝基苯酚的工业催化剂。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X703;O643.36【正文快照】:
对硝基苯酚及其芳香族化合物是常见的有机污染物,通常存在于工业和农业废水中。在合适的金属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利用硼氢化钠将对硝基苯酚还原成对氨基苯酚是处理此类废水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2]。贵金属纳米粒子[3-5]对上述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Ag相比于其他贵金属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年23期
齐立权;黄治清;刘屹;石桂林;;[J];沈阳化工;1989年01期
高士祥,王灿,孔德洋,蔡邦成,邵云;[J];环境化学;2003年05期
刘自力;孙建华;;[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杨红;孙建华;谭国进;王润荣;;[J];广西轻工业;2009年03期
焦永利;刘召娜;吴德礼;马鲁铭;;[J];净水技术;2009年02期
俞蓉;夏冬前;;[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01期
李启本;时召俊;;[J];广东化工;2010年06期
安久涛;鲁娜;张玉;李杰;吴彦;;[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魏玮,蒋明谦;[J];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俊卿;冯德荣;;[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夏强;张晖;张道斌;丁亚敏;赵青宁;阎登科;;[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李明月;何茂霞;曹海杰;韩丹丹;李静;李鑫;;[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施窈;卢章辉;;[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4分会:纳米催化[C];2014年
闫艳春;王海胜;张京顺;李康;翟逸;;[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顾建生;徐莉英;周静;;[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林会亮;周国伟;孟庆海;;[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郑永良;许尚营;李娜;郭振中;王彬彬;张志霞;童文羽;刘德立;;[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董博;卢晓峰;李振宇;王策;;[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邱罡;陈宜菲;陈少瑾;;[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献文;[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郏彩霞;[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马明海;[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靳文竹;[D];天津大学;2009年
张晓雪;[D];黑龙江大学;2011年
袁胜群;[D];山东大学;2007年
冯岑岑;[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单程楠;[D];扬州大学;2010年
邓海华;[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张京顺;[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李念;[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本类论文推荐以下试题来自:
填空题由对硝基苯酚还原为对氨基苯酚常用的方法有()、()、(),其中()、()由于环境污染大,目前已被()所代替。
产品质量好、纯度高、收率高、溶剂可回收、“三废”少、对环境污染少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填空题 硫化钠还原法、铁粉还原法、催化加氢法,硫化钠还原法、铁粉还原法,催化加氢法2.填空题 三,苯酚、对硝基苯酚钠、硝基苯3.填空题
对氨基苯酚,
A.扑热息痛
B.阿司匹林
是N-芳基羟胺在强酸水溶液作用下重排为对氨基苯酚的反应。第43卷第4期2015年4月化 工 新 型 材 料
NEW CHEMICAL MATERIALSVol.43No.4
·125·
、/氧化石墨烯复合催化体系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uAg
陈 晨1, 李 瑶12 焦胜江12 武晓东1 卑凤利12*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21.10094;2.10094
/。通过控摘 要 以氧化石墨(为载体,利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表面相对“清洁”的负载型纳米催化剂(GO)AuGO)/制电解质与纳米粒子的比例,可得到一系列团聚体大小不同的AuGO。以NaBH4作为还原剂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来评/价A并且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跟踪测试反应进度。结果表明,经过电解质处理后,负载型AuGO的催化活性,u纳米的,/表面活性剂量会有所降低并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故A催化活性明显提高。更有趣的现uGO与未负载的Au相比,/说明了团聚体状态对催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象是当纳米团聚体尺寸较小时,AuGO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纳米金,纳米复合材料,团聚体大小,催化活性
、/PrearationofAuAoxidecomositecatalstanditscatalticrahiteroert         pgpyygpppy
121212112
ChenCheniYaoJiaoShenianXiaodoneiFenli  L      gjg Wug Bg
(,,1.NaninUniversitofScienceandTechnoloInstituteofChemicalTechnoloNanin210094;      jgygygyjg   
2.NationalQualitSuervisionandInsectionCenterfor     ypp 
,)IndustrialExlosiveMaterialsNanin210094  pjg 
,()AbstractfaciletwostestratewasutilizedforanchorinoldnanoarticlesAuNPsontothesurfaceofra A -         -pgyggpg   (heneoxideGO)nanosheetsbsimladdinsomesecificelectroltesolutionintoGOsusensionintheresenceofold             pypygpyppg   colloid.Thecatalticactivitieswereobtaineduoninsitumonitorinthereductionofnitrohenoltoaminohenolb      -    -  - ypgppypp 
issectrosco.TheresultsshowedthattheimmobilizedAuNPsdislaiedamaximumnumberofexosed“activeUV-V              -ppypp”sitesduetotheabsenceofanothersurfactantsorrotectinliandsontheirsurfacesandthereforesuerbcatalticactiv                -pgygpy  /itiesforthereduction.InterestinlthereductionratecatalzedbAuGOnanocomositesinsmallareateswasfaster             gyyypggg  ,thantheotherssuestintheareatesizehadasinificantimactoncatalticactivit.           gggggggpyy 
,,,KewordsuNPsnanocomositeareatesizecatalticactivit A  pgggyyy 
负载型贵金属在催化科学上的应用引起人们的  近年来,[]
且载体种类及其与催化活性物质之间的关系一广泛关注1-5,
直是研究的热点。通常情况下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和晶体
,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但结构都和催化活性有直接关系[
状态,也很难将不同种类的纳米粒子可控的沉积到同一载体)受载体性质的限制,很多负载型催化剂不能很好地分上。(2散在液体溶液的反应体系中,从而不能与反应试剂充分接触。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选择氧化石墨(作为载体负载GO)金、银纳米粒子。通过电解质的引入调控GO与纳米粒子间的作用方式来控制纳米粒子在G且O上的分布及聚集状态;由于G可以使所制得的负载型催化剂O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从而得到一种新型复合催化体系,较好的分散在反应体系中,
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同种纳米粒子不同程度的团聚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纳米粒子的协同效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比表面积大,所以具有较大的是纳米粒子由于其本身粒径小,
表面能,导致它们更倾向于聚集在一起,然而过度团聚的发生直接使得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降低。为此人们将纳米粒子负载于载体上以控制其团聚状态,提高其稳定性和催化活
]810-。比如,///负载型催化体系A性[uTiOAlSiOO22O32对C11]
。因此,的催化氧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选择性[载体的性
质对催化体系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载体的筛选及其对催化活性物质状态的影响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常用的载体
:类型有[金属氧化物粒子,如FeTiONiO、CoO2O3、2、x、
1 实验部分
1.1 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合成
[[4]13]
的合成及G的合成见参考文Au溶胶和AO1g溶胶
献。加入电解质于纳米溶胶与载体的混合物中,通过控制电
分子筛,如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SiOA1O等;g2、2O3和M
碳基材料,如活性炭、碳纤维和碳纳米管等。目前负载盐等;
(型催化剂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受限于载体与1)制备中通常采用一步溶胶凝催化活性物质之间的作用方式,
6],胶法[导致难以控制纳米粒子的形貌及其在载体上的聚集
解质与纳米粒子的比例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纳米团聚体,继而得到一系列不同的纳米复合物,分别为Au纳米单分散负载
);江苏公安科研基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NUST2011ZDJH03201201004TJ,女,在读硕士,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作者简介:陈晨(1989-)联系人:卑凤利,副教授,从事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126·
化工新型材料第43卷
/,于GO上(AuoGO)Au纳米小团聚体分散负载于GO上-m(/,/AusaGO)Au纳米大团聚体分散负载于GO上(Auba--
;/,GO)AO上(AoGO)Au纳米和-mg纳米单分散负载于Gg/。A/AO上(AuGO)uoGO合成步-A-mg纳米协同负载于Gg骤:将2然后加入80mLGO和100mLAu溶胶混合均匀,0mL  
,/剧烈搅拌反应1在8NaNO0min000rmin下离心10min后3,/重新分散于60mL H2O中,AuoGO呈浅紫红色。其他4-m种纳米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与此类似,只是添加物的种类和比例略有不同,详见表1。
表1 合成不同纳米复合物的反应试剂用量
纳米溶胶量(Au100mL,
 )5.89×10-5M(Au100mL, )1.18×10-4M(Au100mL, )1.47×10-4M(A140mL,g
 )5.93×10-5M(Au70mL,5.64×
-5;(10 M)A70mL,g
 )1.10×10-4M;
金银摩尔比1∶2
(;A(;Au9.72m)u8.14m)Appppg
()()A10.36m9.17mgpppp
(/NaNO1M)GO,0.5mmL)(g3,
(理论计算)
实际负载量
(ICPoes检测值)-(Au17.56m)pp
(Au19.33mpp
-6()下同)10,
/AuoGO-m
60mL浅紫红
/AusaGO-
80mL120mL
(Au16.85m)pp
/baGOAu-
150mL
(A24.90m)gpp
(Au17.02m)pp
/AoGO-mg(A22.10m)gpp
/AuGO-Ag
1.2 复合纳米催化剂的表征
利用JEM-2100型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形貌以及团聚状态,将样品超声分散并滴在微筛上置于仪器样品室,进行观察并拍照;采用Lambda900型紫外-可见光谱仪 ()测定不同样品的吸光度;利用全谱直读VPerkinElmerista)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样品ICPoes-中贵金属实际负载量。
包覆,所以显负电性。G也是显负电O表面是被双电层包覆,
。随着适当量的电解质溶液加入到金溶胶和G性[O的混合
液中,电解质溶液中的负离子与Au溶胶表面的柠檬酸根离子
。随着适当量的电解质溶液加入金溶胶和会产生竞争吸附[
有3个连续的步骤会相继发生。首先,纳GO的混合液中时,
纳米粒子上的表面米粒子和GO表面的双电层均受到破坏,这一步骤也就相当于纳米粒子的表面活性剂数量大量减少,
。其次,得到了适当的“清洁”纳米粒子失去负电荷的保护,必通过精确调控纳米粒子与电解质的比然会发生一定的团聚(
。就可在此步骤得到一系列不同团聚程度的纳米团聚体)例,
最后,GO快速捕捉并固定住正在发生团聚的纳米团聚体。以上步骤完成后,通过离心处理,弃除上清液,可以进一步除掉分散在溶液中游离的表面活性剂和多余的电解质溶液。然后将所得复合物重新分散在H2O中,表面活性剂将在溶液体系中重新达到平衡,纳米粒子表面所包覆的活性剂量会进一步从而得到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的纳米复合催化剂。减少,
图1A为胶体金负载于GO表面的过程示意图。
1.3 复合纳米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复合纳米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是以NaBH4作为还原剂把
。在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P)4P)-N-A
,向8然后28℃下,mL H2O中加入0.5mL的4P(1.4mM)-N,加入0最后加入催化剂的量为1.5mL的NaBH4(0.1M)mL,摇匀倒入比色皿中置于紫外-可见光谱仪Au溶胶(11.5m)pp/中跟踪测试反应进度。作为对比,分别取1mL的Auo-m//进一步稀释定量使每个样品均含GO,AusaGO,AubaGO(--取代上述金溶胶进行催化测试。另外一组Au量为11.5m)pp/对比试验中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0.8mL的AuGO,Au-A-g///将4moGO与AoGO的混合溶液(.85mL的AuoGO-m-mg/与4得到.15mL的AoGO简单混合后再加入1mLH2O,-mg,含A的混合液含Au量为8.14m,.17m)Au溶ppg量为9pp
胶和A控制比例配制为含Au量g溶胶的混合溶液(,含A进行催化测试,分析不同纳米8.14m,.17m)ppg量9pp
粒子间协同作用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2.2 紫外-可见光谱和TEM分析
纳米团聚体的尺寸大小与所加入纳米粒子和电解质的比。在电解质和G见表1)例是密切相关的(O的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A纳米粒子团聚体逐渐变u溶胶加入量的增加,(大,图1为复合催化剂的TB,C,D,E)EM图。如图1B所示,/AuoGO中Au成1到2颗纳米粒子形式分散负载于GO-m/上,基本达到单分散负载模式;图1C所示,AusaGO中Au-成3到4颗纳米团聚体形式负载于G基本为小团聚体负O上,/图1载模式;D所示,AubaGO中Au成4颗以上纳米团聚体-形式分散负载于G基本为大团聚体负载模式。图1O上,E为
2 结果与讨论
2.1 负载过程分析
柠檬酸钠还原法所得到的Au纳米表面被柠檬酸根离子
猜你喜欢的内容。。。
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您可能感兴趣。。。
最新浏览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硼氢化钠还原硝基苯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