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普及 什么是区块链 数字货币货币

区块链是什么,如何简单易懂地介绍区块链?
区块链就是把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
想象一个封闭岛国的房地产市场,只允许岛民购买和出售岛上房屋;所有交易记录都有岛国唯一的地产中介进行打印和保存(因为其他人没有打印机)。每座房子的产权交易记录都是一条信息链;房子过往每一次交易的信息按照时间顺序形成了一个链条。假如每份纪录都被锁在一个独立的信箱里,只有房屋所有人拥有钥匙;新的交易记录可以被塞进信箱里,成为信息链的最新一环,但是一旦塞进信箱里,纪录就不可以再被取出丢弃,或者被修改。
此时,这所有信箱合起来就是一个非数字化的区块链--信息加密,每个秘钥持有人仅可以看到或者授权他人看到自己房屋的交易信息;而每次给房屋添加交易信息都是永久不可逆的过程。不会丢失,不能修改。
再想象:如果岛上并没有中介,而是每家各有一个打印机和一面对应岛上所有房产的信箱墙,各家人依然只可以打开自家墙上跟自己房产有关的信箱。如果每次有一座房子被交易,交易人要跑遍岛上所有人家,给对应的信箱里添一页纪录。那这时候,即使有几家发生了火灾,丢掉了交易纪录,或者有人偷偷把自己家信箱里的纪录撤换掉,整体交易记录也不会出现偏差--居民只要在每次交易之前拿出每个人那里保存的交易记录副本,根据多数原则确定统一的交易历史,并纠正错误的副本,就可以在无监督的情况下运行区块链。这也就是常常被与区块链混为一谈的另一技术: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 ledger)。
区块链是一种可以完全改变金融系统底层设计的技术,因为可以实现所有市场参与人对市场中所有资产的所有权与交易记录的无差别记录,所以可以完全消灭掉清算和托管这些在交易前中后进行所有权确认的中间环节;另外,区块链作为一种电子信息记录,可以结合计算机算法实现交易的自动化,即智能合约。区块链结合其他金融技术有许多衍生应用,每种均可以将一类市场中介替代。区块链之于金融服务,如同TCP/IP之于互联网:一旦底层标准得到认可与普及,类似比特币和R3的具体应用将会出现在金融服务的每个角落里。
1. 为何目前还鲜有区块链和实体商业业务对接的案例?
从理论上:区块链是一门新技术,保守大众(包括我)还处在观望阶段,只有少数激进或者目标明确的实体开始向区块链进军,而这些少数的实体在现阶段发声的强度还不够。
从应用上:区块链技术要与实体商业对接,在技术和规则上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区块链解决的所谓“不信任”问题其对象也只局限于区块链上的数据。因此如果区块链要与实体业务对接,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实体与数据之间跨域的“游戏规则”的建立。
2. 虚拟加密货币最终是否会走向庞氏骗局?
这个问题我也不太好回答,毕竟我是一个技术人员而非这个领域的弄潮儿。我个人的看法是:对于普通人,不建议长期持有某种数字货币,应将数字货币作为法币之间转换的桥梁;对于投机者,“炒币”需谨慎,应将风险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PS:其实我真的不关心这个问题。
3. 为什么听你一讲,感觉区块链很弱智的样子?
我在文中已经说明,这只是一篇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新人导论,其目的在于帮助你快速对区块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如果真的想了解区块链技术细节,请阅读相关文献或访问区块链社区。
4. 工作机会
感谢各位热情的HR,但我现在暂无跳槽的打算。
个人可以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告知我一声;商业组织或作为商业用途,请私信。
-----正文-----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的室友Hasaki一直在问我区块链和比特币的事情,我尝试了很多种不通的姿势以求简单通俗形象生动地跟他解释什么是区块链技术,但是最后都失败了。因此我萌生了要写一篇BlockChain for Babies(又名:如何向你的弱智室友解释区块链)的想法,以求能简单直观生动形象地向对区块链技术不了解但是想知道区块链是什么的人介绍区块链技术或者比特币。
因为面向的读者是不想知道具体技术实现只想了解区块链的人群,因此本文避开了一些底层和算法细节,采用比较主观的方式来展示笔者对区块链技术的感性认识。如果你只是对区块链感兴趣,并没有深入学习的打算,或者只是想像我一样在别人问起来的时候装逼,本文应该是一篇很好的“导论”。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感谢@程剑宇指出:在与比特币相关的区块链应用中可使用这一术语,但区块链技术可能并不包含“账本”)。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所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币网络交易有效确认的信息。
这是区块链的定义,因此要逐步了解区块链,我们需要一步步了解如下东西。
先来考虑一个中心化集中式处理的过程。你要在某宝上买一部手机,交易流程是:你将钱打给支付宝-支付宝收款后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你确认收货-支付宝把钱打给卖家。
&img src=&/fd644cafcf1_b.jpg&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fd644cafcf1_r.jpg&&图1: 中心化集中式交易模式
图1: 中心化集中式交易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你是在和卖家交易,但是这笔交易还牵扯到了除了你和卖家的第三方,即支付宝,你和卖家的交易都是围绕支付宝展开。因此,如果支付宝系统出了问题便会造成这笔交易的失败。并且虽然你只是简单的买了一个手机,但是你和卖家都要向第三方提供多余的信息。因此考虑极端情况,如果支付宝跑路了或者是拿了钱不却不承认你的交易或者是支付宝所在的城市因为开G20把所有人都赶走了(?),那么你就悲剧了。
而去中心化的处理方式就要显得简单很多,你只需要和卖家交换钱和手机,然后双方都声称完成了这笔交易,就OK了。
可以看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去中心化的处理方式会更便捷,同时也无须担心自己的与交易无关的信息泄漏。
其实如果只考虑两个人的交易并不能把去中心化的好处完全展示出来,设想如果有成千上万笔交易在进行,去中心化的处理方式会节约很多资源,使得整个交易自主化、简单化,并且排除了被中心化代理控制的风险。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颠覆性特点,它无需中心化代理,实现了一种点对点的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大规模、无中心化代理的信息交互方式成为了现实。
当然,上述的例子有一个很大的潜在问题:没有了权威的中心化代理,怎样保证每笔交易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呢?比如:如果没有了权威的中心化代理,张三某一天借了我100块钱,但是不还钱还不承认怎么办?这里就引出了区块链的其它特性。
两个基础难题
在去中心化以后,整个系统中没有了权威的中心化代理,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便会面临问题。
问题1:类两军问题
第一次听说这个问题居然是在TCP的课上,大致说的是有两个相距很远的军队要传递信息,红军派遣一个信使去跟蓝军说:“你他娘的把意大利炮拿出来!”。蓝军收到信息后又派了一个信使去红军说:“收到指令!”。然后红军又派一个信使去蓝军说:“知道你收到指令了!”。然后蓝军又派一个信使去红军说:“知道你知道我收到指令了!”。然后红军又派一个信使去蓝军说:“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收到指令了!”……然后就没完没了了。
&img src=&/3b659f83a2ffa35e9bc4f3e71042bf07_b.pn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3b659f83a2ffa35e9bc4f3e71042bf07_r.png&&图2:在分布式计算中在异步系统和不可靠的通道上达到一致性是不可能的
图2:在分布式计算中在异步系统和不可靠的通道上达到一致性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是点对点的通信,双方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达到信息的一致性。严谨一点,就是“在分布式计算上,试图在异步系统和不可靠的通道上达到一致性是不可能的”。
问题2:拜占庭将军问题
拜占庭罗马帝国在军事行动中,采取将军投票的策略来决定是进攻还是撤退,也就是说如果多数人决定进攻,就上去干。但是军队中如果有奸细(比如将军已经反水故意乱投票,或者传令官叛变擅自修改军令),那怎么保证最后投票的结果真正反映了忠诚的将军的意愿呢?
拜占庭将军问题反映到信息交换领域中来,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去中心的系统中,有一些节点是坏掉的,它们可能向外界广播错误的信息或者不广播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验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区块链技术的诞生
现在让我们来一步一步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解决这些问题,见证区块链技术雏形的诞生。
我们先来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去中心化借贷模型:如果A借了B 100块钱,这个时候,A在人群中大喊“我是A,我借给了B 100块钱!”,B也在人群中大喊“我是B,A借给了我100块钱!”,此时路人甲乙丙丁都听到了这些消息,因此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记下了“A借给了B100块钱”。你看,这个时候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就建立起来了,这个系统中不需要银行,也不需要借贷协议和收据,严格来说,甚至不需要人与人长久的信任关系(比如B突然又改口说“我不欠A钱!”,这个时候人民群众就会站出来说“不对,我的小本本上记录了你某天借了A100块钱!”)。
&img src=&/ce9ea9d60aab703b3a405e_b.jpg& data-rawwidth=&777&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7& data-original=&/ce9ea9d60aab703b3a405e_r.jpg&&图3:去中心化借贷模型
图3:去中心化借贷模型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在上述的模型中,所谓的“100块钱”已经不重要了。换句话说,任何东西都可以在这个模型中交换,甚至你可以凭空杜撰一个东西,只要大家承认,你就可以让你杜撰的东西流通。比如:我在人群中高喊一声“我创造了10个查克拉!”,我甚至不需要知道查克拉是什么,也不需要关心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查克拉,只要大家都听到,然后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下“LaiW3n有10个查克拉”,于是我就真的有100个查克拉了。从此以后,我便可以声称我给了某人1个查克拉,只要路人甲乙丙丁都收到并且承认了这一信息,那我就算完成了这次交易,哪怕世界上没有查克拉。
你现在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三个字——“比特币”?由于真正的区块链和比特币比我上述的模型复杂太多,细节也丰富太多,因此以下还是以查克拉举例,毕竟本文是Blockchain for Babies.(笑)
假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凭空创造的查克拉已经在这个系统中流通了起来,大家都开始认可了查克拉。但是这个系统中一共就只有10个查克拉,于是有人动了坏心思,他在人群中高呼“我有10个查克拉!”怎么办?大家是直接在本本上记下他有10个查克拉么,这样不是人人都可以伪造查克拉了么?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决定在我创造查克拉的时候给我的查克拉打上标记(更准确地说,我是给我喊的那句“我创造了10个查克拉”打上标记,比如标记为001),这样以后在每一笔交易的时候,我在高喊“我给了某某1个查克拉!”的时候,会附加上额外的一句话:“这1个查克拉的来源是记为001的那条记录,我的这句话标记为002!”。我们再抽象一点,某人喊话的内容的格式就变成了:“这句话编号xxx,上一句话的编号是yyy,我给了某某1个查克拉!”,这样就解决了伪造的问题。其实上述模型就变成一个简化的中本聪第一版比特币区块链协议:
&img src=&/129eca5e26cdaf3de77b9a8cffa296a8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129eca5e26cdaf3de77b9a8cffa296a8_r.jpg&&图4:查克拉模型和中本聪第一版区块链协议对比图
图4:查克拉模型和中本聪第一版区块链协议对比图
好了,看到这里你基本已经能够生动形象又不涉及任何细节地向你的弱智室友解释区块链了。但是也许你的室友是一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求是学子,因此你最好继续准好回答以下这几个问题。
1. “凭啥?”
你室友可能会问:“凭啥你喊一句话我就帮你记?我的小本本不要钱么?”。为了激励大家帮我传话和记账,我决定给第一个听到我喊话并且记录在小本本上的人一些奖励:第一个听到我喊话并记录下来的人,你就凭空得到了1个查克拉,这个查克拉是整个系统对你幸苦记账的报酬,而你记录了这句话之后,要马上告诉其它人你已经记录好了,让别人放弃继续记录这句话,并给你自己的记录编号让别人有据可查,然后你再把我的话加上你的记录编号一起喊出来,供下一个人记账。
当这个规则定下以后,这个系统中一定会出现一批人,他们开始竖着耳朵监听周围发出的声音,以抢占第一个记账的权利。对的,你脑海中是不是又浮现出了“比特币挖矿”的字眼?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比特币挖矿, @玲珑邪僧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单身汪们要找女票,国民岳母说我有好多女儿,这样吧我给你们出点题目,解出一个就给其中一个姑娘的微信号。
单身汪们疯狂竞争,想破脑袋去解题。只要其中一只汪解出一道题,就立马得意洋洋地昭告天下,示威全部单身汪,这个姑娘是我的啦,你们放弃吧。其他单身汪们即使不服也没有办法,惆怅懊恼也不是个事儿啊,还是麻溜地立马去解下一道题目吧。这只喜赢姑娘的幸运小汪被岳母认可后还能得到25个货币单位的彩礼,简直人生赢家。
2. “听谁的?”
在这个系统中,如果我和另一个人C几乎同时地喊出一句:“为了艾泽拉斯!”。由于听众所处的位置不同,一定会有人先听到我说的那句话,而另外一些人则先听到C的那句话,如果我们规定只能有一个人说出这句话,那到底这句话是谁说的?
如果不加任何条件,那么上述的情况一定会这样发展:一部分人认为这句话是我说的,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开始记账,之后他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基于这个事实,并且随着这个信息一次次的传下去,这条信息链会越来越深;而另外一群认为是C先说这句话的人,也会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这样,原本是一条唯一的信息链,在我们喊出“为了艾泽拉斯”这句话之后,分叉了!?
&img src=&/5e564510dae5b6cffa111c38ec271fea_b.jpg& data-rawwidth=&851&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1& data-original=&/5e564510dae5b6cffa111c38ec271fea_r.jpg&&
图5:“区块链”分叉
这会导致怎样的情况呢?按照我们的设想,应该每个人的小本本上记录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条可以把所有信息串联起来的链条。但是在这一刻,他们小本本上记录的东西不一样了!这还玩毛啊?以后还怎么确定交易和信息的真实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追加了新的规则:每个人在记录小本本的时候,需要脱鞋然后用脚拿笔,在小本本上用正楷体书写!有了这个规定,由于用脚写字难度很大,每个人至少需要10分钟才能写完,而且由于每个人用脚写字的熟练度不通,写完这句话所用的时间也不同,因此一定会有人先写完然后高呼“我写完了!那句话是LaiW3n喊的!”,这样其它正在写这句话的人便会停笔,然后在小本本上重新开始写“那句话是来文写的,上一句的编号是xxx”。
如果你对上述我的解决方法感兴趣,你可以对照我上面的比喻去了解以下知识:
“听谁的”——中本聪破解“拜占庭将军问题”的算法
“在小本本上记录”——比特币挖矿
“脱鞋用脚写字”——比特币挖矿难度
“脱鞋写字速度”——算力
“新的规则”——工作量证明链
3. “双花”问题
这个时候你的室友可能又要问:如果我同时宣布我给了A一个查克拉和我给了B一个查克拉,但是我只有一个查克拉,那咋整?是A和B都收到了查克拉还是咋地?
这个时候你只需要托起他的下巴,温柔地看着他的眼睛,用手刮刮他的鼻子,说:“小妖精,你把这种情况带到上面的规则中去试试?”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966,690 五月 独立访问用户
语言 & 开发
架构 & 设计
文化 & 方法
您目前处于:
揭秘比特币和区块链(一):什么是区块链?
揭秘比特币和区块链(一):什么是区块链?
日. 估计阅读时间:
相关厂商内容
相关赞助商
ArchSummit深圳-8日,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
密码朋克本身就是数字货币最早的传播者,在其电子邮件组中,常见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并有一些想法付诸实践。在比特币之前,有很多失败的尝试。在这里我们简要列举一些之前探路者。
亚当&贝克(Adam Back)是一位英国的密码学家,1997年,他发明了哈希现金(hashcash)[i],其中用到了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 of work)。这个机制的原型是用于解决互联网垃圾信息问题的[ii]。工作量证明机制后来成为比特币的核心要素之一。
哈伯和斯托尼塔(Haber and Stornetta)在1997年提出了一个用时间戳的方法保证数字文件安全的协议[iii],这个协议成为比特币区块链协议的原型。
戴伟(W Dai)是一位兴趣广泛的密码学专家,他在1998年发明了B-money[iv],B-money强调点对点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记录。不过在B-money中,每台计算机各自单独书写交易记录,这很容易造成系统被账本的不一致。戴伟为此设计了复杂的奖惩机制以防止作弊,但是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时候,借鉴了很多戴伟的设计,并和戴伟有很多邮件交流。
哈尔&芬尼(Hal Finney))是PGP公司的一位顶级开发人员,也是密码朋克运动早期和重要的成员。2004年,芬尼推出了自己版本的电子货币,在其中采用了可重复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POW)。哈尔&芬尼是第一笔比特币转账的接受者,在比特币发展的早期与中本聪有大量互动与交流。由于身患绝症,哈尔&芬尼已于2014年去世。
2、比特币的诞生
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的倒闭为开端,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向全世界蔓延。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采取量化宽松等措施,救助由于自身过失、陷入危机的大型金融机构。这些措施带来了广泛的质疑,并一度引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
日纽约时间下午2点10分,在一个普通的密码学邮件列表中,几百个成员均收到了自称是中本聪的人的电子邮件[v],&我一直在研究一个新的电子现金系统,这完全是点对点的,无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然后他将他们引向一个九页的白皮书,其中描述了一个新的货币体系。同年11月16日,中本聪放出了比特币代码的先行版本[vi]。
日,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首矿&奖励&&50个比特币。在创世区块中,中本聪写下这样一句话: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财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
这句话是当天泰晤士报头版的标题。中本聪将它写进创世区块,不但清晰地展示着比特币的诞生时间,还表达着对旧体系的嘲讽。
如今,比特币已经成为数字货币领域的翘楚,拥有数十亿美元的市值,但中本聪却于2010年选择隐退。中本聪是谁,对每一个开始了解比特币的人,都是感兴趣的话题。从《纽约客》到《新闻周刊》,媒体们找到了数个自称是中本聪,或者被认为是中本聪的人。但无一例外,这些发现都因为可信度不足,遭到了读者甚至是中本聪本人的否定。中本聪是谁?也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3、比特币与区块链
比特币已经在争议中走过了7年多的历程。在历史上,很少有这样一种东西,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如此泾渭分明,支持者认为它将改变世界,反对者认为它毫无价值。望文生义,很容易得出后一个结论。&币&这个词虽然准确的描述了其金融属性,但由于过于形象,使得大多数人对于它如何能与完全虚拟的&比特&关联起来而大惑不解。&
其实,在比特币的系统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币&的概念,而是一个没有中心存储机构的&账本&的概念。&币&只是在这个账本上使用的记账单位。可以这么说,比特币本质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账本,而区块链就是这个账本的名字。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类比,假如区块链是一个实物账本,一个区块就相当于账本中的一页,区块中承载的信息,就是这一页上记载的交易内容。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核心与基础架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系统。
既然区块链是个账本,这个账本和我们传统的账本有什么不同?我们知道,账本上的内容必须是唯一的,这导致记账天然是中心化的行为。在通讯手段不发达的时代如此,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也是如此。然而,中心化的记账却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弱点:一旦这个中心出现问题,如被篡改、被损坏,整个系统就会面临危机乃至崩溃。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能不能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不依赖任何第三方的但却可信的记账系统呢?去中心记账可以克服中心化账本的弱点,但是想实现这样的账本系统绝非易事。
在数字时代,负责记账的自然是计算机。这里,我们把记账系统中接入的每一台计算机称为&节点&。去中心化就是没有中心,也就是说参与到这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是中心。从设计账本系统的角度,就是需要每个节点都保存一份完整的账本。然而,由于一致性的要求,每个节点却不能同时记账。因为节点所处的环境不同,接收到的信息自然不同,如果同时记账的话,必然会导致账本的不一致,造成混乱。
既然节点不能同时记账,那我们就不得不选择哪个节点拥有记账的权力。但是,如果指定某些特殊节点拥有记账的权力,势必又会与我们去中心化的初衷相违背。
这似乎成了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竞争记账和激励机制
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区块链通过竞争记账的方式解决了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前面提到,节点可以理解为接入系统中的计算机,而所谓的竞争记账,就是以每个节点的计算能力即&算力&来竞争记账权的一种机制。在比特币系统中,大约每十分钟进行一轮算力竞赛(算力大小会决定赢得一轮竞争的概率,算力高的节点赢得算力竞争的概率更大),竞赛的胜利者,就获得一次记账的权力,这样,一定时间内,只有竞争的胜利者才能记账并向其他节点同步新增账本信息。
那么,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中,谁有权判定竞争的结果呢?比特币系统是通过一个称为&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的机制完成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要生产一些玩具,早上起来我给你一些零件,晚上回来,看到需要的玩具摆在桌上,虽然我没有从早到晚盯着你做玩具的过程,我也能确定你确实做了这么多工作。这就是工作量证明简单的理解&&通过一个(人人都可以验证的)特定的结果就能确认(竞争的)参与者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关于POW的机制与实现细节,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详述)
算力竞争是要付出成本的,没有激励,节点就没有进行竞争的动力。在中本聪的设计里,每轮竞争胜出并完成记账的节点,将可以获得系统给予的一定数量的比特币奖励[vii]。而这个奖励的过程,同时也是比特币的发行过程。这种设计相当巧妙 && 它将竞争的激励机制与货币的发行完美结合到一起,在引入竞争的同时,解决了去中心化货币系统中发行的难题。
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节点只需要根据自身利益行事。出于&自私&的目的进行的竞争,最终造就了保护系统安全的庞大算力基础。在这样精巧的安排下,比特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越来越高的价值,进而又吸引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其中,成为一个正向循环的经济系统。
正因为比特币通过区块链的机制造就了这样一个正向循环的经济系统,才会在没有强大的中心化机构推动的情况下,自然的生长出来并发展壮大。
读到这里,显然我们会发现,虽然区块链脱胎于比特币,但区块链无论作为一个系统还是作为一项技术,它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潜力,将远不止货币。之后的文章,我们会通过更加深入的分析与讲解,带您深入到区块链的原理与实现细节。
张健,火币网技术副总裁,火币网数字货币与区块链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内首家区块链查询网站&区块&创始人,国内首个基于多重签名技术的比特币钱包&快钱包&创始人,火币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与服务提供商。区块()是国内最大的区块链查询及数据服务平台。
参考文档与备注
(1993). . CRYPTO&92: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No. 740 (Springer): 139&147.
S. Haber, W.S. Stornetta, &Secure names for bit-strings,& 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pages 28-35, April 1997.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pages 28-35, April 1997.
W Dai,a scheme for a group of untraceable digital pseudonyms to pay each other with money and to enforce contracts amongst themselves without outside help &B-money&,, 1998
记账奖励包括一个数量的比特币和该区块包含的所有交易的手续费。系统发放的记账奖励每四年进行一次减半。最开始为50币/区块,目前为25币/区块,以此类推,直到系统中的总币数达到2100万的上限。
感谢对本文的策划和审校。
给InfoQ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微信(微信号:)关注我们。
Author Contacted
告诉我们您的想法
允许的HTML标签: a,b,br,blockquote,i,li,pre,u,ul,p
当有人回复此评论时请E-mail通知我
允许的HTML标签: a,b,br,blockquote,i,li,pre,u,ul,p
当有人回复此评论时请E-mail通知我
允许的HTML标签: a,b,br,blockquote,i,li,pre,u,ul,p
当有人回复此评论时请E-mail通知我
赞助商链接
InfoQ每周精要
订阅InfoQ每周精要,加入拥有25万多名资深开发者的庞大技术社区。
架构 & 设计
文化 & 方法
<及所有内容,版权所有 &#169;
C4Media Inc.
服务器由 提供, 我们最信赖的ISP伙伴。
北京创新网媒广告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7
找回密码....
InfoQ账号使用的E-mail
关注你最喜爱的话题和作者
快速浏览网站内你所感兴趣话题的精选内容。
内容自由定制
选择想要阅读的主题和喜爱的作者定制自己的新闻源。
设置通知机制以获取内容更新对您而言是否重要
注意:如果要修改您的邮箱,我们将会发送确认邮件到您原来的邮箱。
使用现有的公司名称
修改公司名称为:
公司性质:
使用现有的公司性质
修改公司性质为:
使用现有的公司规模
修改公司规模为:
使用现在的国家
使用现在的省份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Subscribe to our industry email notices?
我们发现您在使用ad blocker。
我们理解您使用ad blocker的初衷,但为了保证InfoQ能够继续以免费方式为您服务,我们需要您的支持。InfoQ绝不会在未经您许可的情况下将您的数据提供给第三方。我们仅将其用于向读者发送相关广告内容。请您将InfoQ添加至白名单,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货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