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股市火爆会损害为了实体经济打压股市么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许维鸿:股市5000点该买房了吗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编辑推荐:
  中国股票市场的强劲上涨,让投资者再次感受到货币流动的“野蛮”。俗话说“水火无情”,在资产价格的大趋势上,货币资本的冲击也是不给任何模棱两可的预言留情面的。其实,中国投资者更加熟悉的资本“任性”发生在楼市上,房地产价格的坚挺一直让很多犹豫不决的买房者耿耿于怀。当A股重回5000点,创业板指数更是远超主板的10000点“可比水平”,房价的再次疯狂是不是也指日可待呢?
  过去几周深圳的房价走势,似乎印证了以上的判断。据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一手住宅新推、在售项目价格升幅显著,助力5月成交均价非结构性走高,新房库存显著下降;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成交价格也稳定上涨。另据中联链家地产统计,近期投资客重返市场势头明显,深圳二手房成交中投资客比例已近三成,达到28.1%。而在去年市场低迷期,投资客的比例只占一成。
  这种房地产投资回暖的迹象,虽然还只明确发生在深圳一地,但是随着全国范围楼市限购政策的逐步松绑,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乐观看多一线城市楼市和个别热点的二线城市楼市。在依然红红火火的A股市场,蓝筹股票的交易价格已经开始透支未来业绩增长的空间,长期投资回报率开始低于有稀缺性和流动性的一线城市房地产,野蛮流动的资本开始从股市流向房市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资产价格“跷跷板”效应,并非中国一地的特色。即便是美国、欧元区、日本三大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为背景,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和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市场,都被野蛮的资本“任性”忽略,让不久前还在叫嚣的货币战争理论没了市场。在理性逐利的氛围中,地缘政治风险让位于全球货币政策的协调,更多的全球资本还是流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A股和深圳的楼市。
  展望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流动,我所看到的是一个更加“任性”的趋势。一方面,资本的供给依然强劲:美联储在犹犹豫豫中,开始缓慢加息,但是依然维持着负利率水平;欧元区和日本的货币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缺乏深刻的结构性私有化改革举措,经济依旧蹒跚的同时也给了资本更多的杠杆能量来源。
  另一方面,以中国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性股票价格,早已偏离业绩支撑逻辑,资本并购所带来的业绩增长预期,也不能覆盖大部分“创新故事”;即便是给早就“泡沫”过一次的互联网,加上“+”或者是“金融”之类后缀,也不能改变行业发展的客观轨迹:互联网业态早已经历初期的野蛮增长,行业积聚使得成功的企业会更成功,互联网龙头企业已经更像是稳定增长的蓝筹股,而且跨时代的技术创新发生在互联网垄断者的几率更高,比如微信就源于早已是即时通讯市场领头羊的腾讯。
  新消费概念是股票市场最后的希望。除了80后、90后成为消费生力军,打破传统消费模式;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的中产阶级开始实现初步的财产积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消费选择,给了他们更多释放个性的理想选择。例如,个性化定制的日用百货、差异化的旅游线路、穿越极地的探险体验,都会催生非常规业绩增长的新消费模式的上市公司。
  当然,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新新人类消费倾向,还是“诡异多变”的中年人的消费习惯,都需要投资者对新消费上市公司的深入研究和密切跟踪,谁知道“小米手机”的细分用户群体会能一直忠诚下去?因此,对于非专业投资机构而言,与其处心积虑地探究新消费概念的真实性,不如把辛苦赚来的财产投向更加靠谱的房地产市场,毕竟这世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许维鸿)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index.html
  在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上,任何行政性手段只能在短期内改变市场走向,即便完全放开汇率市场机制,也不能长远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汇率稳定有关百姓福祉,在供给侧深化结构性改革才是唯一出路。
<DIV style="TEXT-ALIGN: PADDING-BOTTOM: 5 WIDOWS: 1; TEXT-TRANSFORM: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TEXT-INDENT: 0 MARGIN: 5 LETTER-SPACING: FONT: 12px/20px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imSun, 宋体; WHITE-SPACE: COLOR: rgb(102,102,102); WORD-SPACING: 0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
2017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将伴随通胀预期的博弈,成本端的传导和供给端的减少所带来的共振将波及整个资产价格链条。其中,玉米、棉花等大宗基础的产能将继续缩减。
<DIV class=img_wrapper style="WHITE-SPACE: WORD-SPACING: 0 TEXT-TRANSFORM: COLOR: rgb(102,102,102); PADDIN……
  本周中国股市震荡加剧,市场上两则证监会加强监管的传言是主要原因:第一,证监会拟限制中概股回归,以及由此引发的A股壳资源热炒;第二,证监会拟限制上市公司为投资互联网金融、网络游戏和虚拟现实(VR)等非核心业务而定增融资,以避免出现投机性泡沫。
  这两条传闻在我看来都不是空穴来风,监管机构所担心的是中概股回归和炒作目的定向增发背后,都是控股股东在寻求机会“割A股散户的韭菜”,最终导致股价大起大落,不利于中国股市改革的大战略利益。毕竟,海外上市的多数企业并不缺钱,海外市场融资也比A股容易,回归A股上市本质上是为了高价“圈钱”,并且借助A股重组的流动性,让初期投资的国际PE能够以较高的估值套现。
  值得市场长期关注的是,近日《人民日报》再访“权威人士”,明确提出“股市回归自身定位,尊重自身发展规律”,一方面体现出中央政府意识到,中国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股市已经成为金融改革的主战场之一,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已经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则是货币当局再次阐述自身职能,不再对股票价格水平进行主动干预。
  市场总是正确的、更是贪婪的!乐于投机的传统市场机构所期待的,是“注册制”推进步伐放缓、战略新兴板被搁置,借助中概股的回归潮以及热门行业的定向增发,再炒作一把估值依然偏高的A股“中小创”股票。毕竟,“炒新、打新”市场容量有限,股市“一二级市场联动”也很难――从目前递交A股公开发行申请的排队情况和发审节奏看,新公司如果按正常发审次序,最少也要等候3年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中概股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借壳上市”已经成为这些公司唯一的选项。
  中国股市壳资源奇货可居的现象,总让很多外资机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我看来,这主要是中国股市最早设立的职能演化所致――二十多年前,中国国有企业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使命,缺少资金支持的中央政府通过建立股票市场,借力社会资本完成了国企改革的第一轮攻坚战,相当程度上支撑了中国经济奇迹的黄金发展阶段。因此,A股“壳资源”的价值,正是中国金融市场“二元结构”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垄断性金融地位优势,不利于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利益。
  换言之,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缺乏直接融资的支持才是当前A股改革的主要矛盾,必须加快明确注册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改革大战略上,如果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供给侧改革的支持,注册制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措施的前提。作为监管机构,更应该把中概股回归、上市公司跨领域定向增发,放在注册制改革的大框架下审视,纲举目张!
  从交易策略角度,对于刚刚经历了剧烈震荡的A股市场,投资者的情绪依然不稳定,中概股回归造成的大规模新股上市,必然会带来存量资金不足的挑战。而且,指望国家参照去年稳定股市模式的资金注入,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对于力图营造改革氛围的监管机构,中概股回归节奏的把握,也是稳定股市预期的无奈选择。
明年股市不会重演今年的牛市
  接近年底,随着证监会对券商自营操作进一步常态化“松绑”,不管是证券行业内部,还是广大股民,恐怕所有人都在期待2016年的中国股市,能重演2015年的牛市。
  中国A股的火爆行情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性股票估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美市场水平,大盘蓝筹股的股价也已经不止翻倍。持续的天量交易,除了像前几次大牛市一样催生了很多民间“股神”,还出现了很多心怀忧虑的“砖家”,说以股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挤占了大量资金,使得实体经济缺少投资,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颇具迷惑性的说法,如果放在以往的几轮牛市中,也许多少有几分道理,但是在本轮股票市场的放量上涨中,很多新的市场现象却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让我们有理由相信A股市场的良性机制正在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正在逐渐发挥,牛市的基础是来源于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信心。
  首先,本轮牛市的一个大背景是中央政府对注册制的强力推进。要知道,历史上的A股牛市往往被大规模的融资计划终结,而注册制的推出无疑是A股向全社会企业敞开大门,融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那么,注册制为什么不仅没有终结牛市,反而让牛市愈演愈烈呢?其实,道理也不复杂。
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尾页&页次:1/1页 &10篇日志/页&转到:1与 文章关键字:
相关的新闻
相关报道相关报道
网友点击排行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许维鸿 :3.展望2016年股市前景会如何?
汇聚各界投资精英,跨越行业知识的藩篱;碰撞全新投资视点,保留独立思考的空间。
汇聚各界投资精英,跨越行业知识的藩篱;碰撞全新投资视点,保留独立思考的空间。
00:00/03:37当前位置:&>&&>&
中国火爆的股市对疲弱的实体经济是福还是祸?
汇通网4月29日讯——当本周一突破万亿元的成交额令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行情系统都无法显示,当沪综指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近1,000点的涨幅,当络绎不绝的新开户股民蜂拥而入各个券商大厅,当下的火爆恐怕已超出所有人想象。与此相对应的却是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创出六年来低点,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都同时减速,3月份发电量再度出现负增长,亦创出五年多新低,诸多迹象显示出中国实体经济正面临几年来最寒冷的时点。高亢的中国股市与疲弱的实体经济正呈现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奇幻画面,也令本应是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在中国再次上演着一幕背离的剧情。这对稳增长压力仍大的中国经济到底是福还是祸?火爆的股市到底是为中国实体经济输血的资金蓄水池,还是产生强大吸金效应并可能将实体经济榨干的黑洞?一切仍然是个未知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3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余额为8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4.0%,其占同期社融存量的比例高达66.7%。管理层的措辞较以往有了很大不同,行长在今年三月召开的两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资讯发布会上称,资金流入股市也是对实体经济的一种支持。他的此番表态一方面可以为高层对中国股市的支持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在间接融资仍是支撑中国实体经济的主渠道下,管理层更希望通过股市这一直接融资渠道,来抒缓银行承担的输血压力。但股市眼下如此的火爆,恐怕也让决策层始料未及。中国股市沪综指.SSEC周二收盘升1.8%至4,293.62点,继续刷新逾七年高点。从3月至今累计涨幅已接近三成。今年第一季,中国新增股票账户达到795多万户,同比增长433%,其中80后(1980年以后出生人群)成为主力军,占62%。从持股规模看,90%以上帐户持股市场50万元人民币以下。两难的选择中国股市从来都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历史上就曾担起过为国企改革服务的重要角色。眼下中国新一轮国企改革又将开始,以股市为主角的资本市场再度担负起重任。在制度建设方面,近几年推出了包括在内的做空机制,以及扩大市场规模的融资融券等等,不难看出监管层希望通过壮大市场规模,同时平衡多空力量来稳定发展市场的用心。但当街头巷尾到处都充斥着谈论股票的声音,当公司的员工趁着空档赶去证券公司开户,当买菜的大妈都准备减少菜金投入股市时,4,000点以上的中国股市对投资者而言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市场的答案显然是不确定,而决策层的答案似乎也同样不确定。或许这也是上周五当中国证监会宣布规范两融通知,被市场视为大利空后,随即证监会又立即发布澄清公告让市场不宜过度解读,其后周日中国央行又宣布超预期降准一个百分点,让中国股民在一个周末尝尽酸甜苦辣。“央行降准肯定不是为股市,是服务于经济大局的宏观调控举措,只是大家对股市的关注度太高,才更容易将其视为对冲利空的工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称。但他也提到,当实体经济依然面临困境而股市却炉火正旺,央行通过降准降息释出的资金有多少能流入实体经济确实要打问号?“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来自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好才能支撑中国资本市场,也才能确保金融安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该位人士称。
内容版权归汇通财经品牌所有,转载本文请务必标明:"文章来源于汇通网"。违者必究!
汇通财经微信号:fx6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是实体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