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得出的三个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作用是怎么得出的?与预算盈余有关系吗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会给产出和利率带来什么影响-假设经济体系已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请问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会给产出和利率带来什么影响
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会给产出和利率带来什么影响
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减少货币供应量。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私人储蓄率下降,利率提高幅度小、物价稳定,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挤出效应小。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IS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不变。总之。挤出效应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物价呈上涨趋势,从而挤出效应小。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刺激企业投资,它的适用条件是。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使投资减少,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物价迅速上涨、转移支付乘数,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大量资源有待开发。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调控力度就小,见效迅速。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其适用条件是,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IS曲线斜率小(平坦),从而挤出效应大,扩大信贷,总需求减少,LM曲线斜率小(平坦),增加失业,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经济产重衰退时,货币政策效应小;储蓄率高。2。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LM曲线斜率小(平坦),增加国民收入。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IS曲线斜率大(陡峭),抑制利率上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双紧缩政策、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松紧搭配政策,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经济秩序混乱。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1,却使利率上升。通俗地讲,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LM曲线斜率不变,减少国民收入、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政策效应大,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LM曲线斜率大(陡峭),缓和衰退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国民收入减少:财力不足,政策效应小,能使利率提高,货币政策效应小。其适用条件是、转移支付变动量。经济过热,从而挤出效应大、刺激经济,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又叫货币创造乘数,国民收入下降;货币供给量的减少。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LM曲线斜率不变,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利率提高幅度小,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从而压缩总需求。某些特定条件下:需求膨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发生通货膨胀时期,政策效应就小。一般讲,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利率提高幅度大、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可使利率下降,政策效应就大、经济稳定增长。其适用条件是。另一种是紧缩性......
  效应完全。 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
这个我真是记不清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在讲完IS-LM模型之后接下来...)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如果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等于4B.税收乘数等于-3C.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D.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增长30%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等于4B.税收乘数等于-3C.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D.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增长30%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b为0.75,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等于4B.税收乘数等于-3C.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D.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增长30%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D解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1/(1-边际消费倾向)=1/(1-0.75)=4税收乘数=-0.75/(1-0.75)=-3,当税收增长10%时,国民收入下降30%。平衡预算乘数=1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目录;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押题
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8 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14 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21 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27
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
押题(一)
注意:①本试题所有答案应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②答卷需用黑色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用铅笔、红色笔等其他颜色笔答题,试题作废;
③答卷上不得做任何与答题无关的特殊符号或者标记,否则按零分处理;
④考试结束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规则
【答案】“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唯一因素的货币政策。
这是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为了防止货币成为经济混乱的原因,给经济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依照货币学派的观点,最优的货币政策是按单一的规则控制货币供给量,其货币增长速度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货币分析逻辑是这样的:货币供给要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从货币需求角度出发,货币需求主要由恒久性收入决定。由于恒久性收入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所以受恒久性收入支配的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是不大的。既然如此,就必须以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基础,所以货币供给也应该是稳定增长的,货币当局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供应量始终不变地以一种固定的比率增加,并大致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
2.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答案】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称为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称为中间产品。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例如煤炭,卖给消费者家用时就是最终产品,卖给工业企业做燃料时则是中间产品。
3. 平衡预算乘数
【答案】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g=△t时,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①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②政府在
增加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③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4. 通货膨胀
【答案】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理解通货膨胀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通货膨胀这个概念引入了时间维度,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价格水平的变化在该时间段内是持续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是显著的。
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有了价格水平(价格指数)这一概念,就可以将通货膨胀更为精确地描述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二、简答题
5.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答案】(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违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两者分别从个体和总体分析了经济的运行状况,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对个体行为的分析。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单个消费者选择的结果,而投资也同样来源于单个厂商的选择。
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而,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②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③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6. (1)假设现制定并公布来年有一个持续一年的投资税收抵免(减免)政策,则这一做法对近几年(四五年)内的投资有何影响?
(2)假如上述政策是长期的,则又有何影响?
(3)简述投资税收减免政策对调控经济的作用。
【答案】投资税收减免就是政府允许企业在其投资支出中扣除一定比例的税收,这会降低资本租用成本,从而增加意愿资本存量。由于投资是在长期中进行的,一项工程的投资往往需要多年才能完成,具体在什么时期、投资多少是有灵活性的
(1)按题意,由于税收减免政策仅持续一年,企业将充分利用该优惠政策,将几年内的投资相当集中地在来年中完成,而大量减少今年及来年以后各年的投资。
(2)按照题意,由于投资税收减免政策是长期的,因此对投资时间的确定就影响不大,仅会减少今年的投资量。长期投资税收减免会长期地减少资本租用成本,从而增加意愿资本存量,即增加投资量,但这投资量是长期均匀分布的。
(3)由上可知,政府运用投资税收减免这一政策可以使投资在时间上提前或延后,而投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故可以将投资税收减免政策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在经济衰退时,可增加投资税收减免来刺激投资或使投资提前;而在经济繁荣时也可通过减少投资税收减免来抑制投资或使投资推后,这样就有稳定经济的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由于企业的预期和政府在该政策时间和力度选择上的失误,可能反而加剧经济波动。
7.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功能财政政策有何区别?
【答案】(1)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①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②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顶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则政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
(2)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思想的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 (3)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而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可见,功能则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则一政思想的否定。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792017年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等内容。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复习主要知识点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复习主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复习 题型一、单选题(1×20)二、判断...  2015年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三个层面: 1.资源的有效配置。 2.资源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d s d s 1. 解答:(1)将需求函数 Q =50-5P 和...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论述+套题(精华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微观部分)名词解释:第二章需求: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  微观经济学考试参考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4X5=20 分) 简答题(3X10=30 分) 计算题(3X10=30 分) 论述题(1X20 分) 考试范围: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二至...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西方经济...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重点归纳概括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1)含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重要的图(考试必备)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需 求 曲 线 供给曲线 27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 对均衡的影响 27 供给...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微观经济学 人大,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 高鸿业,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视频,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财政(Finance)
第十五章& 财政(Finance)&
一、财政政策(Financial policy)
(一)财政政策与预算平衡(Financial policy and budget balance)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影响总支出和总需求,减轻经济的周期波动,稳定价格水平,使经济在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上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采用三种基本方式影响总需求:(1)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2)对个人和企业的转移支付;(3)对个人和企业征税。第一种方式对总需求产生的是直接影响,后两种方式是通过改变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总需求,因而对总需求产生的是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支出,以及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税收对总需求进行调控的政策。
无论是政府支出的变化还是税收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政府的预算平衡,所以,政府财政政策也被称作政府预算政策。
预算差额定义为政府的一切收入和一切支出的差额。在这个定义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和转移支付。通常,政府收入的货币总额称作预算收入,政府支出的货币总额称作预算支出。
在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关系:如果预算收入恰好等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平衡;如果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盈余;如果预算收入小于预算支出,那就是预算赤字。如果政府增加支出而不增加税收,则必然会扩大预算赤字,这种做法叫赤字财政。如果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提高税率,税收与支出等额增加,这种做法叫支出变动的平衡预算。
当政府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时,它必须设法弥补这部分差额。这部分资金从哪里筹集呢?当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大于预算支出时,这部分盈余又怎样处理呢?实际上,本期支出和收入之间关系反映了政府债务水平的变化。收入少于支出的差额必须依靠借债来弥补,这会增加政府的债务。收入多于支出的余额,可以用于偿还过去的某些债务。
财政赤字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研究最多、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政府是否应该有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同流派经济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将在有关文章中详细论述这个问题。赤字靠借债弥补,政府主要有两种借债来源:私人方面(包括居民和私人企业)和中央银行。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筹集这部分资金。政府的债券一般分为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两种。比如,美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库债券期限在90天到一年之间,而长期债券期限可以长达25年。
政府从不同来源筹集资金,对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政府向私人借款或偿还私人的债务,只会使资金在政府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转移。如果政府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就可发行钞票供政府使用。
(二)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The central authorities budget and the local
authority budgets)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不仅仅是中央政府的事情。地方政府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1984年在美国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7480亿美元中,联邦政府的购买占40%,州以下地方政府的购买占60%。因此,大概地了解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及其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理解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中央政府的预算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租税收入、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
(亿美元)
——————————————————————————————————
收入&&&&&&&&&&&&&&&&&&&&&&&&&&&&&&&&&&&&&&&&&&&&&&&&
个人所得税&&&&&&&&&&&&&&
&&&&&&3150
公司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其他税收和收入&&&&&&&&&&&&&&&&&
支出&&&&&&&&&&&&&&&&&&&&&&&&&&&&&&&&&&&&&&&&&&&&&&&
购买&&&&&&&&&&&&&&&&&&&&&&&&&&
其中:国防&
&&&&&&&&&&&&&&&&&&&2220
其他购买&&&&&&&&&&&&&&&&&&&&&&&
转移支付&&&&&&&&&&&&&&&&&&&&&&
给地方政府的拨款&&&&&&&&&&&&&&&
债务利息&&&&&&&&&&&&&&&&&&&&&&&
&&&&&&&&&&&&&&&&&&&&&&&&&&&&&&&&&&&&&&&&&&&-1760
——————————————————————————————————
从表15-1中可以看出,在中央政府预算中,税收、购买和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借以运用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三个主要工具。中央政府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和转移支付。购买是指政府在物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它的最大支出项目是国防开支。1984年,在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中,购买支出占支出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而2960亿美元的购买支出中,国防开支占75%。可见,军费支出是中央政府直接影响总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转移支付是指把资金转移给政府以外的个人。转移支付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对居民家庭的征税,如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然后以对家庭津贴的形式支付出去。这些家庭津贴主要包括对退休、伤残、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金支出。
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在国民产出决定中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美国的里根政府把联邦政府的部分职责转到地方政府,特别是州政府。如果这种分权过程继续下去,地方政府在未来的经济中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地方政府的预算在其构成上与中央政府的预算往往不尽相同。1984年美国地方政府的综合预算资料表明,与联邦政府的预算比较,在地方政府的支出中购买支出占的比重约89%,比政府预算大得多。这一部分支出对总需求产生的直接影响。转移支付占总支出的11%。在1984年中,地方政府购买支出的最大项目是教育经费,占购买支出总额的40%。因此,同国防开支是联邦政府预算中的主要购买支出项目一样,教育经费是地方政府预算中的主要购买支出项目。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销售税、财产税和社会保险税等等。
(三)财政政策对国民产出的决定(The financial policy the decision
which delivers to the national)
1、政府支出的影响(Government expenditure
influence)
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导致新的需求曲线与45°线形成新的均衡点,意味着国民产出的增加。相反,政府支出的减少,导致国民产出减少。(前已论述)
2、税收的影响(Tax revenue influence)
首先,假定税收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无关,无论GNP多少,税收总额不变。这样,国民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为:
Y=Yd+T&&&&&&&&&&
bYd=(Y-T)b=bY-bT
&&Y—国民生产总值&&&&&
Yd—可支配收入&&&&&
按照这样的函数关系,增加税收的后果,使得可支配收入减少,使原需求曲线垂直向下移T的距离,即需求曲线平移。
15.1国民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和税收&
由于税收的增加,使得在原来的GNP水平下,消费减少。假定b为边际消费倾向,在每一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下,因税收减少的消费是b·T,它等于曲线C0与C1之间的距离。
显然,税收的增加,将导致消费的减少,如果投资和政府支出保持不变,增加税收将起到减少总支出,抑制总需求,降低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的作用。
其次,税收与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在实际中,政府的税收总额T并非像上面所假设的那样与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实际税收制度往往把政府税收与经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政府通常制定不同的税率,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并根据这些税率征税。所以,政府税收总额T的多少,就取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GNP高,征税多,GNP少,征税就少。
再次,假定用t表示政府税率,则税收总额为t·Y,Y为GNP,可支配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是:
Yd=(1-t)Y,&&&
C=bYd=b(1-t)Y
这意味着,如果t=0.2,则在GNP中,有20%是税收,80%是可支配收入。
政府税率对国民产出的直接影响是改变国民生产总值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税率t=0,GNP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税率提高,GNP增量中,可支配收入增量减少,消费的增量也减少。
假定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2/3=0.667,如果税率为t=0,每增加1元GNP,消费支出会增加0.667元,如果税率t=0.2,则国民生产总值边际消费倾向是(1-0.2)&2/3=1.6/3=0.533,即每增加1元GNP,消费支出增加0.533元,其余部分为税收和储蓄所吸收。如图15.2:
15.2政府税收&
C+I+G0表示税收为0时的总支出曲线,C+I+G1表示税率t&0时的曲线。如果用b表示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曲线C+I+G0的斜率=b,曲线C+I+G1的斜率=b(1-t),由于0&t&1,所以,b&b·(1-t),所以,税收的增加,实质上是造成总支出曲线向右下方旋转。两条总支出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政府税收总额。显然,税率越高,总支出曲线向右转动角度越大,与450线交于所对应的国民产出水平越低。上图也说明GNP越大,税收收入也越多。所以形成一个循环:如果现期多征税,就会引起下一期GNP减少,则下一期税收则减少。如果现期减少税收,则下一期GNP增加,税收就增加。
政府税率的增大,对经济会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降低GNP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经济均衡水平降低,从E0移到E1,减少国民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另一方面,税率的增大,使得可支配收入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敏感性降低,在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的增量中,有较大部分为税收所吸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波动,可能小于GNP的波动,从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税率的这种作用,通常被称为财政的自动稳定因素。
(四)财政政策乘数(Financial policy multiplicator)
同投资一样,政府支出G和政府税收T在决定国民产出水平时也有乘数作用,也就是说,由于经济的连锁反应,政府支出G和税收T的变动引起的国民产出波动幅度往往数倍于政府支出G和税收T的幅度。这种政府财政政策变动而引起的国民产出变动的倍数通常被称作财政乘数。包括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1、政府支出乘数(Government expenditure
multiplicator)
政府支出乘数是指因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支出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或减少)的倍数。由于政府支出和投资支出在国民产出决定中具有相同的作用,政府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相等,通常把它们称作支出乘数。
根据表14-2确定消费函数
从Yd和C的关系中可得:
结果,政府税收增加100亿元,而国民生产总值减少200亿元,税收乘数=200/100=2
税收乘数一般定义为KT=△Y/△T
如果税收T与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如方程④表达的那种关系,则税收乘数的具体形式为:
&&&&&&&&&&&&&&&&&&&&&
KT=△Y/△T=
比较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可以发现税收乘数小于政府支出乘数。为什么呢?
因为政府支出同投资支出一样,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支出的变动等于自发变动和诱发支出变动之和(即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所以,100亿元引起的自发支出的增加是100亿元,引起的诱发支出的增加是:
100+100&[ +( )2+( )3+…]=100& =300
总和为300亿元。
而政府税收的直接影响是改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改变消费支出。所以,税收的变动引起的总支出的变动,仅包括诱发的消费支出变动,即在边际消费倾向b=2/3时,减税100亿,无自发变动100亿,仅有诱发的消费支出增量:
100&[ +( )2+( )3+…]=100& =200
仅有这200亿。
政府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税收乘数=边际消费倾向&政府支出乘数
或- =-(b& )
一般地,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1,因此,税收乘数小于政府支出乘数。
上述的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均假定税收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如果,政府税收依赖于国民生产总值,对税收乘数会有什么影响呢?
在政府按税率t征税的情况下,税收政策对国民产出的影响表现为税率的变动对国民产出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通常用税率乘数表示。
在税率t固定的情况下,政府的税收是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固定的比例,即T=t·Y,设税率的增量为△t,则税收的增量为△T=△t·Y,因此
税率乘数KT=△Y/(△t·Y)=-
&&&&&&&&&&&&
或:△Y=- &△t·Y
在Y= - T 中,如果T=0,Y=
在没有税收的时候,政府支出乘数KG=
,当按税率t征税的时候,政府支出乘数将降低,支出乘数将为KG=
即税率增加,将使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当t为0.2时,b仍为2/3,这时政府支出乘数由3降为2.14,由于t﹥0,
b·(1-t)<b&& ∴b·(1-t)﹥1-b
显然,由于税收的增加,使得政府支出乘数降低,政府税收减少,乘数增加。
如果上例中,没给税收总值T,而是给税收函数T=T0+tY,怎么计算?
在有税收的情况下,且税收函数为T=T0+tY
&&&&&&&&&&&&&&
T0为常数,t为税率,Y为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为Y=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
Y=C+I+G,C=Y-I-G
消费函数C=a+bYd&&
Yd=Y-T=Y-T0-tY=(1-t)Y-T0
将两式联立:
&&&&&&&&&&&
Y-I-G=a+bYd
&&&&&&&&&&&&&&&&
=a+b[(1-t)Y-T0]
&&&&&&&&&&&&&&&&
=a+b(1-t)Y-bT0
&&&&&&&&&&
Y-b(1-t)Y=a+I+G-bT0
&&&&&&&&&&&&&&&&&
所以在有税收,且已知税收函数、消费函数、投资与政府支出的情况下,就可求出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例:C=100+0.75Yd&
T=40+0.2Y(t=0.2)&
求均衡国民生产总值Y、消费C和储蓄S
&&& 解:Y=
=1000亿&&&&&
Yd=Y-T&&&&
Y已知,& T=T0+0.2Y=40+0.2&
C=100+0.75&760=670亿
储蓄为S=Yd-C=760-670=90亿
此时,90+240=200+130
即:S+I=I+G,均衡国民产出的决定条件。
3、转移支付乘数(Shift payment multiplicator)
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也会增加总需求,从而使国民产出水平增加,增加转移支付与减少税收的效果相同,即都会引起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又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两部分的比例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仍为2/3,边际税率仍为t=0.2,政府转移支付增加100亿。那么,可支配收入就增加100亿,诱发支出为100&2/3,这笔支出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00&2/3亿,这100&2/3亿中有20%作为税收上缴国家,那么,第二轮可支配收入又增加100&2/3&(1-20%),又引起诱发消费:
100&2/3&(1-20%)&2/3,……以此类推,直到增量为0。
新增国民收入为△Y=100&2/3+100&2/3&(1-20%)+100&(2/3)2&(1-20%)&2/3……
&&&&&&&&&&&&&&&&
=△TR&
式中:△TR—转移支付增量,
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边际税率,用KTR表示转移支付乘数,则:KTR=△Y/△TR=
可见,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因为增加税收使国民生产总值减少,而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会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4、赤字预算乘数(Deficit&
&赤字预算即政府支出增量大于政府税收增量,即△G﹥△T,这时考察国民收入变动量(不考虑税率)
△Y=KG·△G-|KT·△T︱&&&&
或KG·△G+ KT·△T
&& = △G- △T
&& = △G+ △G- △G- △T
&& = △G+ (△G-△T)
&& =△G+ (△G-△T)
因为0<b<1,&& 且△G>△T
所以,△Y>△G&&&
即赤字预算乘数KD=△Y/△G>1,即KD>KB
在存在按税率t征税时,赤字预算乘数为:
△Y= △G— △T
&& = △G+ △G- △G- △T
&& = △G+ (△G-△T)
∴ △G<△G
∵ <
∴ (△G-△T)< (△G-△T)
△Y※&△Y&&&&
征税收以后,赤字预算乘数减小。
证明政府实行赤字预算时,增加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刺激作用大于平衡预算时的作用,促进作用更大些,这也是实行赤字财政的必要性的一种证明。赤字需要发行公债来弥补。克服萧条后,公债发行即可停止。
5、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等量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Government tax revenue and
shift payment isometric change to national income
influence)
&在提高政府税收的同时,等量地增大转移支付程度,即△T=△TR,这时国民收入的改变量是:
&&&&&&&&&&
△Y=KT&△T+KTR&△TR
&&&&&&&&&&&&&
=& △T+ △TR
&&&&&&&&&&&&&
= (△TR-△T)
&&&&&&&&&&
∵△TR=△T,
∴△Y=0,说明这种政策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即乘数为0,但是却起到了重新进行收入分配的作用,赋税从一部分人手中收上来,在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形成另一部分人的收入,改变了分配关系。&&&&
由于政府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政府增加100亿政府支出,并增加100亿税收时,国民收入一定会增加。这里,政府支出增加和税收增加同一数目,是一种平衡预算。其结果是国民收入增加,其增加的数量为: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额 =(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绝对值)&政府支出增加额(税收增加额)
其中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绝对值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用KB表示平衡预算乘数
KB==KG-KT= -| |= =1
当t为0时,KB=1 时即税收不依赖于国民收入时。
6、对外贸易乘数(Forign&
Trade& Multiplier)KF
&在开放经济下,Y=C+I+G+X-M
&&&&&&&&&&&&&&&&
&&&&&&&&&&&&&&&
&&&&&&&&&T=T0+tY&&&&&
&&&&&&&&&&&&&&&&
M=M0+mY&&&
进口函数&&
M0—自主进口&&
m—边际进口倾向& m为△M/△Y&
合并整理得:
(a+I+G-BT0+bTR+x-M0)
这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均衡国民产出决定的公式。
假定:甲国为一小国,甲国出口不受本国进口和收入的影响,从而把出口X看作是一个外生变量。
则:&&&&&&
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美元,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由于0&t&1,&
0&m&1,因此
这是由于增加的收入一部分要用于进口商品上,而进口是一种漏出,会减少国民产出,故乘数减小,上述公式表明,开放经济的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税率及边际进口倾向。
假定,以上分析的甲国不是小国而是大国,那么甲国出口会影响乙国的生产和收入,甲国出口增加(乙国进口增加)会挤出乙国的生产,从而降低乙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乙国收入减少使进口减少,即影响甲国出口,使甲国出口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甲国对外贸易乘数要比原来还小。
例: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意愿投资(自发投资)I=50亿,政府购买性支出为G=200亿,政府转移支付TR=62.5亿,税率t=0.25,试求:
(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1200亿,根据现有国民收入情况,试问:
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税额(以便实现预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解:(1)Yd=Y-0.25Y+62.5&&&
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税收+转移支付
=0.75Y+62.5
C=100+0.8Yd=100+0.8(0.75Y+62.5)=150+0.6Y
由Y=C+I+G=0.6Y+150+50+200=0.6Y+400
∴Y=1000亿
或者:Y= =875亿
&&&&&&&&&&&
YTR= =2,即△Y/△TR=2,
&&&&&&&&&&
△Y=2△TR=2&62.5=125
&&&&&&&&&&
Y+△Y=875+125=1000
(2)KI= = = =2.5
KT=- =- =-2
KB= KG-|KT︱=2.5-2=0.5
& (3)①1200亿-1000亿=200亿,即△Y=200亿
△Y/△G=
△G=△Y[1-b(1-t)]=200&(1-0.8&0.75)
&&&&&&&&&&&
&②△Y/△T=-
&&&&&&&&&&&&
△T=- △Y =-100亿
③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Y=(KG-|KT︱)&△G
&&&&&&&&&&&&&&&&&&&&&&&&&&&&&
=KB·△G= KB·△T
&&&&&&&&&&&&&&&&&&&&&&&&&&
200=(2.5-2)△G
&&&&&&&&&&&&&&&&&&&&&&&&&&
△G=400亿
&&&&&&&&&&&&&&&&&&&&&&&&&&
△T=400亿
(4)在上例中,加入进口因素,并假定净出口函数为NX=50-0.05Y
出口为一常数,不随本国收入水平影响,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函数,0.05为边际进口倾向
①均衡收入;
②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并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作比较,说明这些乘数值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解: ①均衡收入
&&&&&&&&&&&&&&&&
Y=C+I+G+NX
&&&&&&&&&&&&&&&&&
=0.6Y+150+50+200+50-0.05Y
&&&&&&&&&&&&&&&&&
=0.55Y+400
∴Y=1000亿
②KI=KG = = =2.22
KT=- =-1.78
&&&&&&&&&&&
KB=2.22-1.78=0.44
二、财政政策的实践(Financial policy practice)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Financial policy utilization)
在萧条时期,国民收入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增加政府支出包括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刺激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减少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扩大总需求。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资。
在膨胀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政府应该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消灭通货膨胀。
这种做法,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既膨胀时期采用收缩政策;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政策。
(二)财政的内在稳定器作用(Financial intrinsic stable function)
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这种灵活作用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配合的作用,这些能起到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the&
build-in& stabilizers)。
具有这一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1、人所得税:具有一定的起征点和固定税率(累进税率),所以具有稳定器作用。
2、公司所得税:同上。
3、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失业的人数。在萧条阶段,失业人数增加,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的减少。在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自动减少,失业救济金的减少是转移支付的减少,这样有利于消费的增加。
4、福利支出:各种福利支出,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取决于就业与收入状况。在萧条时期,就业减少,个人收入减少,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增加了,从而作为转移支付之一福利支出增加,抑制了个人消费的减少。反之,在膨胀时期,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增加,符合接受福利支出的人减少了,所以,福利支出减少,抑制个人消费的增加。
5、产品维持价格:政府按照农产品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高于这一价格,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在萧条时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就会增加农民收入,维持他们既定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在膨胀时期,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政府抛出农产品,既可抑制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又可抑制物价,防止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家强调,这些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们只能起到需求管理的配合作用,本身并不足以稳定经济。如:在萧条时期,它们只能缓和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经济衰退的总趋势;在膨胀时期,它们只能抑制过分的高涨,缓和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因此,仅靠某些稳定器是不够的,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三)财政政策工具(Financial policy tool)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政策手段,一般把财政政策工具分为三类,即国家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类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国债,财政支出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① 国家预算(State budget)
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财政收支计划,可以通过年度预先制定的收支规模和收支差额,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收支追加变动实现其调控功能。通过确定政府可支配的收入规模,可以确定政府的投资规模和消费规模,影响经济中的货币流量,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及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②税收(Tax revenue)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一个有力工具,主要用来实现经济稳定和收入合理分配的目标。税收调节社会总供求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自动稳定机制作用下,税收受经济波动自动增减,减少经济波动的幅度;二是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采取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即政府通过选择税种、税率、税收优惠、税收惩罚等调节工具和作用力度的变化,主动实现供求平衡。还可以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制和财产税制,对高收入阶层征税,从而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
&&& ③国债(National
国债最初是政府组织收入,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一方面,国家可以利用国债资金用于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国债政策的运用,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
④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
政府购买可分为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政府投资多投向基础设施、经济的“瓶颈”部门,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资源结构,促使经济结构优化。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政府投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乘数效应迅速地缩小或扩大社会总需求,是政府进行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消费由政府用于维持国防、行政事业费开支等支出构成,政府的消费可以直接变动总需求,也可通过消费的变化间接影响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⑤转移性支出(Transferability disbursement)
转移性支出可分为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在经济萧条或经济繁荣时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增减变化,可以增加或减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实现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财政补贴支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供求矛盾。
(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Financial policy conduction
mechanism)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财政政策在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各个政策工具通过某些媒介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媒介体主要是收入分配、货币供应和价格。财政政策工具通过这些媒介体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标。
⑴以收入分配为媒介体的财政政策传导过程
①通过个人所得税税收的调整,可以减少高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而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或消费性财政补贴,可以增加低收入者的个人收入,增加其购买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因此,通过税收工具对收入的调整可以实现收入合理分配的政策目标。
②税收工具的调整对企业利润分配产生影响。国有企业的盈利在上缴所得税后才能自主分配,税收上交越多,企业留利就越少。税收的调整体现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国家也可以通过所得税的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因此,税收对企业的投资行为、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推动社会总需求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各种收入要素,这些收入是分配的结果。财政政策正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来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收入合理分配和生活质量提高等政策目标的。
⑵以货币供应为媒介体的财政政策传导过程
政府预算、国债等政策工具极易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企业的信贷行为、投资行为和物价变动,最终影响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政策目标。
⑶价格为媒介体的财政政策传导过程
许多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体现出来的,或者是与价格共同作用发挥调节作用的。例如,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就是通过对盈利能力较低的农业、基础产业和盈利能力较高的加工行业的产品价格的影响,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适度增长的政策目标。
(五)功能财政与公债(Function finance and bond)
前面讲的“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及其效果,都是凯恩斯主义财政思想,这种财政称其为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思想是对传统的预算平衡思想的否定。西方政府在历史上曾长期重视和信奉财政预算平衡。历史上预算平衡思想曾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强调年度平衡预算,主张每年预算仍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入。第二阶段是周期平衡预算,认为政府应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在衰退时产生预算赤字,在繁荣时产生预算盈余,以赢余弥补赤字,从整个周期来看,预算还是平衡的。第三阶段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功能财政思想一反上述平衡预算观点,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当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预算起初是盈余的,政府可减少盈余甚至造成赤字;如果起初预算是赤字,政府也可允许有更大的赤字。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财政。
总之,按功能财政思想,政府应当关心经济比关心预算平衡为重。这种功能财政思想就是权衡性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
按功能财政政策,预算可能有赤字,也可能有盈余,但多数情况是赤字。在危机过后的经济萧条阶段,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存在紧缩的缺口,这时应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亦叫扩张性政策。即政府支出大于政府税收的政策。其作用如前所诉。关键是财政赤字如何弥补。
有这样几个途径:
第一是减少支出。但减少支出,就达不到克服萧条和提高就业水平的目标,这与扩张政策相悖。显然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好办法。
第二是增加税收。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可减少赤字,但增加税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就会下降,也达不到提高就业、克服萧条的目的。
第三个办法就是发行公债(national&
debt)这是西方国家弥补赤字最常用的方法:
但对公债的利弊,人们看法不一。
a有人认为,国债是个累赘,甚至是经济活动的障碍。
首先,国债虽然是政府的债务,但归根到底都是由纳税人负担,公债不仅是加在当代人身上的负担,而且是加给下一代人的负担,是当代人提前支取下一代的面包。
其二,由于提高税收方面的困难,政府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债台高筑,最终迫使政府多印纸币,造成通货膨胀。
其三,国债增加意味着公众以国库券和公债形式占有财富的比重增加,而以不动产的形式占有财富的比重减少,而人们拥有的实物资本减少,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b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国债的问题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首先,对公众而言,作为公债的购买者,他们拥有国债的债权,公众是政府的纳税人,政府是公众的代表,因此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欠公众的债实际是自己欠自己的债,没有关系。
其二,只要政府不垮台,公债的增加不会给债权人带来危险。政府的债可以一届一届传下去,公众的债权也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公债的偿还还是有保证的,而且是一种安全的个人投资方式。政府还可以采取多发行短期公债,一边发行新公债,一边偿还旧公债,这样就不会出现信用危机。
其三,美国的经济资料表明,美国国债的绝对值虽在急剧增加,但随着时间推移,经济也在不断增长,而且公债在GNP中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在经济繁荣时,公债就会减少,在经济萧条时,公债就会增加。发行公债的目的是调节经济、医治萧条,只要把发行的公债所得到的钱用于投资,而不是用于战争或消费,经济就会好转,国民收入就会增加,公债也可以偿还,这样公债就不会无限扩大。只要经济增长大于举债增长,举债是值得的。这些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公债哲学”。
实行赤字政策,发行公债时,公债不能直接买给居民户、厂商和商业银行,因为如果居民和厂商直接购买债券,会减少他们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挤掉居民和厂商的消费和投资,起不到应有的扩大总需求的作用;如果由商业银行直接购买公债,则会减少银行的放款,同样间接产生挤出效应。只有把公债卖给中央银行,才会起到扩大总需求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政府(财政部门)把公债券作为存款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给政府以支票薄,政府就可以把支票薄作为货币使用。或用于增加公共工程、或用于增加购买、或用于增加转移支付。中央银行可以把政府债券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或作为运用货币政策的工具(后面讲)。
在萧条时期,由于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需按上述办法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在膨胀时期由于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会有盈余,但这时盈余不能花掉,又不能用以偿还债务,因为这样用掉财政盈余最终会导致直接、间接地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加剧通货膨胀。比较可行的办法是&
膨胀时期的把财政盈余冻结起来,以备萧条时期使用。
(六)财政政策运用中的困难(In financial policy utilization
difficulty)
在运用财政政策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
首先,不同的政策会遇到不同阶层与集团的反对。例如,增加税收会遇到普遍的反对,甚至会引起政治动乱;减少政府购买(尤其是减少政府军事支出)会受到垄断资本家的反对;削减转移支付会受到一般平民百姓及同情者的反对;增加公共工程,会被认为与民争利受到某些人的反对。
其次,有些政策执行起来比较容易,但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比如减少税收,不会引起反抗,但在萧条时期,人们不一定会把减少税收而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而是用于储蓄的话,则减税就不可能增加消费,这时税收乘数就很难起作用。
再次,任何政策都有一个“时滞”问题(time&
lag),从政策方案的提出、议会讨论、总理批准到最后执行都有一个过程,在短期内很难见效。然而在这一时期内,经济形势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一般这一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决策到具体实施政策的时间距离,后者是从政策实施到产生效力的时间距离。对时滞要有准确的估计。如果预测时滞与实际时滞偏离过大,要么造成政策功力过于强劲,或者政策功力明显不够。则与政策目标不相吻合。
我国政策的内部时滞比发达国家长,而外部时滞比外国短。内部时滞长,说明经认真分析、研究,慎重决策,但有决策不果断,贻误时机之嫌。外部时滞短,说明政策迅速起效,发挥作用,但弊端是给经济带来震荡和硬着陆的感觉,应缩短内部时滞,延长外部时滞。
另外,财政政策的作用受“挤出效应”的影响(crowding-out&
effect)。前面我们所讲的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政策乘数,都是在不考虑货币市场供求状况。但实际上考虑到货币供求关系,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应具体分析,当社会处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私人持币既不用于消费,也不用于投资,则政府可利用这笔货币对经济进行调节,特别是当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增加投资可以振奋人们对于投资的信心,提高人们对投资收益率的预期,起到吸收私人投资的作用。这时也不存在挤出效应。如果经济体系已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挤出效应才真正产生作用。挤出效应的大小关系到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因此,为避免这一倾向,可借助于货币政策的配合增加货币供给量。
财政政策的实施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如在大选之前,无论经济形势如何,也不会执行增税、减少转移支付等易引起选民不满的财政政策;在国际形势紧张时,无论经济形势如何,也不会减少军事开支。所有这些当然都会减小财政政策的作用。
(七)财政政策工具特性(Financial policy tool
characteristic)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1、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的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
2、公共工程支出政策。政府人为地扩大公共工程支出,更多地承担民间不愿意或在萧条年份不愿意投资的工程,可以扩大总需求,有助于经济复苏。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积累性强。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若干公共投资项目,可供居民长时期消费,具有积累性质,容易受到注重财政生产性的国家的青睐。(2)效率低下的可能性大。由于投资于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刺激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决策往往比较仓促,公共工程本身是否必要就成了问题。(3)时滞长。一个工程的建设期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往往是用在劳动力和原材料上的开支还没有花出去之前,经济的形势就有可能变化了,使财政政策由逆调节变成顺调节,加大了经济波动的不稳定。(4)公共工程政策是中央政府动用地方性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均衡,形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本应由地方政府投资。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刺激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建设某些公共工程,实质是用全国的资金为某些地方供给公共品,负担了本该由该地方政府支出的建设项目,结果是各地方争项目、争投资,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并会出现新的苦乐不均现象。因此,公共工程政策工具一定要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协调配合。
3、政府消耗性支付政策,是指政府直接购买劳务和消费品并用于当期,如增加政府雇员,提高雇员工资,扩大办公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一政策手段具有如下特点:(1)与公共工程支出政策相比,其时滞短。(2)与转移支出政策相比,其公平性差。如增加政府雇员工资与增加失业人员的救济金相比,前者会扩大就业者与无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果同时同比例提高二者的收入,对需求的影响就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单个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消费倾向与他的个人偏好相关;就消费者群体来说,我们则要从其年龄、职业、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与一国的其他同等素质的劳动者比较,如果政府雇员的实际收入(业余收入、灰色收入甚至是黑色收入均应包括在内)并不低,则这种支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3)这一政策的效率取决于政府工作的效率。如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机构,雇用那么多的人员,政府雇员的工资是否已经足够的高,办公设施是否已经足够的好,等等。正如艾莎所言,发展中国家政府机构本身有膨胀的倾向,这是由于私人大公司并不像工业化国家那样重要,低工资的政府雇员身份本已让人羡慕不已,普遍地不分功绩贡献地提高工资对机构膨胀倾向有刺激作用。(4)政府雇员工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的影响。一是因为“熟练技术人员(医生、工程师等)较之高级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更有可能移民,因为前者享有广泛得多的海外市场。”二是任何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特别是政府雇员工资的提高对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也相当于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线,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理性的企业宁可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对扩大就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5)消耗性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提高工资的资金来源应该是税收,避免用政府举债收入,这是由政府活动本身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的。
4、转移支付政策,是通过政府为企业、个人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和生产的政策。如对居民的补助,对企业的投资补助、限价补助、进出口补助等,都会直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或保证企业利润的提高。这一政策具有如下特点:(1)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功能较强。转移支出本身具有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政府增加对低收入者的支出,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2)转移支付政策对需求的扩张作用更大。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财政补贴支出,对社会总需要的刺激作用更大。(3)积累性差。转移支付资金转化为积累资金的可能性要比上述两项支出政策要小,其用于消费的部分将更大。(4)对需求的影响与受益者的层次关系重大。如从年龄结构看,通常年轻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中年人其次,老年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财政支出政策还以倍数扩张的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影响,政府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组合的支出政策。同时也需要与税收政策等密切配合,发挥出较好的政策效果。
5、公债政策。公债发行是财政部门的重要事项,但发行公债要对金融状况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冲击。在公债的如何发行、何时发行、发行条件等问题上,需要注意如下因素:首先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特别是社会闲置资金对公债的需求;其次是金融状况,如信贷规模、利率、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再次是政府的应债能力,特别是在社会对国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出现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局面。公债本身是一种直接信用,可以避免间接信用过度所导致的金融风险。在有些情况下,它也会变成一种间接的融资渠道,如商业银行选择公债为资金的主要“贷放”对象时,间接融资所固有的问题便有可能在此产生。
我们可以有如下结论:(1)税收是一个不可轻易使用的政策工具。(2)公共工程是一种地方性公共品,属于准公共品性质,更适宜于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工程政策实质是中央政府利用本应由地方政府操作的政策工具来实现宏观调节的目标,是一种中央花钱地方办事的做法。(3)刺激需求不能仅仅依靠扩大财政支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制度供给是更为根本性的政策。(4)改变城市本位思想,真正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体制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必要之路。(5)在公债发行问题上,避免对商业银行的过度依赖,以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