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美国政府政策石油开采政策有什么调整

大家都在看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政策】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油气政策分析
【政策】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油气政策分析 /
一、主要资源国能源政策走向在美国页岩气产量继续增长的背景下,美俄调整油气出口政策抢占亚洲市场,主要资源国纷纷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油气行业的发展。墨西哥能源改革过渡性法案生效,允许私人资本进入油气行业,以吸引大型跨国能源企业的投资。1. 增强油气行业投资吸引力在国际石油市场基本面持续宽松、油价出现大幅下跌的环境下,资源国希望通过行业改革及财税政策调整增强投资吸引力。(1)通过改革及立法增强本国油气投资吸引力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国家石油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境内的油气资源,但由于技术限制和资金缺乏,储量巨大的深水区及非常规油气资源不能有效开发,导致油气产量下滑,国内供应不足。墨西哥的石油产量已从2004年的340万桶/日下降到2014年的244万桶/日。阿根廷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进口燃料,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它们希望通过能源改革增强油气行业活力,提高国内供应能力。2013年底,墨西哥能源改革过渡性法案生效,允许私人资本进入石油行业,以吸引大型跨国能源企业的投资。为配合改革,2014年8月,墨西哥总统涅托签署能源改革二级法案,增加8项立法并对原有13项法律做出修正。新法案涉及市场准入条件、发放许可证办法、取消汽油补贴、打破垄断、开放销售市场、划定投标区块、规定投标程序、合作商业模式、税收改革、环保标准、监管程序、社会责任等方面,其特点是在保持自然资源公共属性的同时,允许国内、国际资本通过招标,参与墨西哥油气勘探、开采、炼化、运输、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2014年10月,阿根廷众议院通过了《碳氢化合物法》,针对不同能源分别制定了较长的特许经营期限以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出台了油气开发投资的激励机制,对地方政府对油气生产企业征收的特许经营税作出了限制,希望借此吸引更多投资,开发非常规油气及近海油气等资源,强化阿根廷能源自给能力。从长远看,墨西哥、阿根廷能源政策将促进本国油气行业发展,但近期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资源国能源改革吸引外国投资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能源改革涉及产业内部利益重新分配,甚至是政治博弈,法律最终能否落地也是其能否吸引投资的关键。(2)降低税率、简化税制,给予非常规、低品位等难开采油气资源财税优惠政策在油价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各国普遍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通过税收杠杆,鼓励石油企业增产,引导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2014年,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一方面,对部分油田矿产开采税实行为期15年的零税率;另一方面,批准了石油行业减税措施,原油出口关税3年内下降41.2%,石油产品出口关税下降41.2%~8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国情咨文,指出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取消对企业的限制,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美国、英国、哈萨克斯坦等国为鼓励油气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对低品位资源、非常规资源、超高压高温油气田、深水油田、三次采油和提高采收率项目等减免生产税或所得税(见下表)。2. 调整出口政策近年来,在能源独立政策和页岩技术革命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国内油气供应大幅增加,油气对外依存度下降,生产商出口意愿增强。顺应这一形势,美国政府调整了油气出口政策,批准多个LNG出口项目,放松了油气出口管制。由于乌克兰事件,俄罗斯遭欧美制裁,其对欧洲的油气出口受到影响,因此开始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以适应地缘政治的变化。美俄出口政策的调整推动了全球油气市场的格局变化。(1)美国继续批准LNG出口项目,但面临出口困境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革命推动了美国能源独立进程,预计美国将于2016年前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预计到2020年,非常规气产量将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3左右。到2040年,美国天然气输出量将接近1000亿立方米。近年来,美国国内气价低位运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在天然气生产商和贸易自由论者的推动下,奥巴马政府放松了对LNG出口的限制。2014年4月,美国能源部批准了第7个LNG出口项目——Jordan Cove项目。该项目位于俄勒冈州西海岸的库斯贝,预计投资75亿美元,合同有效期为25年,设计出口量为8亿立方英尺/日,预计于2015年动工,2019年建成。2014年11月,美国政府能源部最终批准了位于得克萨斯州的Freeport LNG项目向任何国家出口LNG(见下表)。对于美国本土而言,LNG出口可以使国内产量不断增加的页岩气进入更有利的海外市场,带动上游开发、设备制造、储运和液化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减少贸易赤字。对于全球而言,美国LNG出口将为全球LNG市场提供新的供给来源,改变贸易格局,缓解亚洲溢价,加速全球天然气市场一体化进程,并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的政治环境中,为欧洲提供一个更友好、更稳定的气源。但是,美国LNG出口也存在一定变数。首先,低油价使得亚洲、欧洲和美国三地天然气价差缩小,美国出口LNG盈利空间缩小。其次,由于亚洲天然气进口价格高于欧洲,美国出口LNG到欧洲的动力不足。此外,美国国内以能源密集型化工业、制造业、公用事业为代表的行业一直反对天然气出口,认为天然气出口带来的电价上涨将影响美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据IEA测算,如果美国每年出口600亿~1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国内气价将上涨3%~9%,电价将上涨1%~3%。因此,未来美国LNG出口能走多远尚待观察。(2)美国首批凝析油出口日本、韩国,原油出口禁令或将松动根据EIA的数据,2013年美国原油产量达25年高点,预计2016年将达到197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美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消费比例下降,在净进口量和消费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许多美国国内石油生产企业正在考虑开辟全球市场,并呼吁政府取消原油出口禁令。近年来,美国原油出口许可证的颁发数量逐年上升,2011年共颁发许可证45个,2012年66个,个,绝大多数许可证颁发给了对加拿大的原油出口,其余许可证大多给予进口原油的再出口。2014年6月,美国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公司和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公司获得了美国商务部出口凝析油(超轻质原油)的许可。2014年7月,美国首批凝析油出口东亚的韩国和日本。对此,美国商务部称,简单处理后的凝析油是一种石油产品,而不是原油。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发布凝析油出口指引,再次明确经过蒸馏处理的凝析油的出口不再受原油出口禁令的限制。允许凝析油出口实际上带有串换性质。据EIA的数据,美国增产原油的96%是轻质或超轻质原油,而美国的炼厂比较适合炼制中质和重质原油,原油品质和炼厂装置不匹配。所谓美国本土原油产量过剩,其实是结构性过剩,增产的轻质原油需要进入更适宜的市场,重质原油仍要大量依赖进口。美国商务部明确表示,凝析油出口获得许可并不代表取消原油出口禁令,但这种表态并不被市场接受。(3)俄罗斯实施油气出口多元化战略,计划2035年对亚太油气出口增长23%历史上,多次俄乌“斗气”已经让欧洲对进口油气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加快油气进口多元化成了保障欧洲能源安全的重要选项。乌克兰危机以来,随着美欧制裁升级,欧洲的担忧加剧,并加快了进口来源多元化的进程,使得欧洲实际接收所进口的俄罗斯天然气的数量在不断下降。传统的欧洲市场因地缘政治因素产生的变化迫使俄罗斯寻求新的出口市场,俄罗斯将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亚太地区国家作为其新的目标市场,以实现俄天然气出口多元化,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2014年2月,俄罗斯能源部发布了2035年前能源战略草案。该草案将加速进入亚太能源市场作为俄能源战略的首要任务,预计到2035年,俄罗斯能源出口中的23%将出口至亚太地区,即该国届时生产的32%的原油和31%的天然气将出口到亚太地区。草案提出,欧洲和独联体国家仍然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市场,但是2015年之后出口量将下降,俄罗斯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出口多元化以及向东运送更多的原油和天然气。2013年,俄罗斯只有约6%的天然气产量出口至亚太地区,主要是以LNG的形式出口(来自设计产能为1000万吨/年的萨哈林2项目)。从中短期来看,欧洲和独联体国家能源市场仍然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市场。从长期来看,一旦美国的出口政策放开,欧洲能源进口多元化加快,俄罗斯必将进一步扩大对亚太国家的油气出口。3. 传统资源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伴生气利用程度传统油气资源国普遍存在油气消费增长过快、财政补贴负担过重的问题。为扭转化石能源过度消费、补贴严重的现状,部分资源国开始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一些油气生产大国着手解决伴生气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2014年,印度尼西亚、阿塞拜疆、阿联酋、伊朗等传统资源国纷纷提出了加大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投资规划,并出台相关政策。俄罗斯等国家则拟加大对伴生气利用的投入,减少环境污染(见下表)。印度尼西亚曾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国,该国长期执行油气低价及补贴政策,导致石油消费快速增长,不仅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也导致2004年印度尼西亚“退化”为石油净进口国。2013年以来,印度尼西亚卢比贬值导致石油发电采购成本上升,电费上涨,迫使印度尼西亚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动水电、地热发电的发展,削减燃料补贴。俄罗斯作为石油大国,拥有丰富的伴生气资源,但利用程度低,放空燃烧问题严重。俄已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将回收利用伴生气纳入其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新的计划和战略调整意味着资源国将有大量投资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这不仅会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将吸引更多投资。据英国智库海外发展研究所发布的《化石燃料补贴》称,对可再生能源支出的1美元补贴可吸引2.5美元的投资,而为化石能源支出的1美元补贴只能吸引1.3美元的投资。4. 欧佩克决定维持石油产量不变,加速全球油价下滑2014年下半年全球原油价格急转直下,出现暴跌。面对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局面,日,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将原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不变,导致全球油价继续下跌。作为欧佩克最大产油国及实质领袖,沙特阿拉伯坚持并主导不减产。究其原因,主要是沙特阿拉伯外汇储备丰富,承受低油价的能力较强,利用低油价的市场环境可以打压美国的页岩油气和委内瑞拉、伊朗等对高油价依赖极强的竞争者,以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总体看,油价大幅下跌直接减轻了美、欧、日、中、印等主要消费地区经济运行成本和消费者负担,总体利好于全球经济复苏,但也给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传统资源国带来严重挑战。持续低油价也将严重打击页岩油等高成本非常规油气资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利于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国家保住传统石油市场份额。二、消费国能源政策取向为保障能源安全,消费国一方面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另一方面,通过改善能源发展环境、发展替代能源以及非常规资源增加本国油气供给。1. 能源进口多元化对于消费国而言,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是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方面。(1)日本、韩国开展能源外交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来,日本虽然艰难地放弃“零核”方针,但是核电机组迟迟不能重启,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核事故前,日本的贸易顺差接近700亿美元,但由于大量进口高价能源且超过60%的LNG购于现货市场,2013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到1100亿美元。因此,日本急切地希望获得经济、长期的能源供应。2014年,日本开启了“地球仪”式的战略性能源外交。1月,首相安倍晋三先后访问了非洲的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及中东的阿曼,将非洲视为日本的新增能源供应地。7月上旬,安倍先后访问了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巩固能源、贸易和防务三大支柱。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安倍又连续访问了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智利和巴西,呼吁就开发和供给石油、天然气、铜等资源展开合作。2014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对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开展能源访问,以期韩国企业进军中亚市场,同时推进苏尔吉尔气田开发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尔喀什煤炭火力发电站建设项目(哈萨克斯坦)等资源合作项目的进展。日本、韩国此轮能源外交具有深意。首先,时机把握很准,选在全球油气供需格局较松、资源国寻求新的目标市场的时机,打出了一张市场牌。其次,也是从长远考虑推进供应来源多元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日本和韩国油气大多来自中东、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重要能源产地。为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需要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2)欧洲寻求摆脱对俄罗斯的进口依赖2014年3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美陆续出台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欧洲与俄罗斯的矛盾激化,大大增加了欧洲对能源安全的担忧。目前,欧洲油气供应主要来自北海、俄罗斯、中东、北非等国家及地区,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很高。2013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油气资源约占欧洲净进口量的41.3%。根据伍德麦肯兹的预测,年,欧洲的天然气进口将增加50%,从2.15亿吨油当量增长到3.20亿吨油当量,欧洲必须重新思考油气多元化政策。在短期内,欧洲难以找到可完全替代俄罗斯的油气供给来源。但是,从长期来看,乌克兰危机必将加速欧洲国家能源进口的多元化进程,努力打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等国至欧洲的油气运输通道;加强与中东、北非的能源合作,增加来自南部的油气供应;争取来自北美的能源供应。同时,欧洲还将强化对北海资源的开发,继续发展新能源。2. 积极开发本国能源,保障能源供应对于化石能源匮乏的消费国而言,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是开发本国能源的主要方式;对于化石能源相对丰富的消费国而言,通过改革来改善能源行业发展环境是首要选择。(1)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韩国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对进口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2014年7月,韩国政府提出拟向清洁能源领域投资19.4亿美元,包括创建6类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业务,主要涵盖太阳能、电动汽车等领域。韩国还提出,计划分别于2017年和2022年开始建造两座新核电机组,这使得韩国计划2024年前新建的核电机组达到11座。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可再生能源能够解决其长期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由于阳光充足、风力强劲,非洲风力发电成本为0.1~0.15美元/千瓦时,太阳能为0.15~0.25美元/千瓦时,远低于柴油发电成本0.6~0.7美元/千瓦时,具有极强的成本效益。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达59亿美元,新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1.8吉瓦,两项指标均超越过去14年之和,成为可再生能源最具前景的新兴市场之一。(2)通过改革促进本国化石能源的合理使用长期以来,能源价格不合理、补贴现象严重,导致印度能源消费不断攀升,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市场缺乏竞争力,投资者对能源投入的积极性偏低。印度政府希望通过改革打破国内能源短缺的瓶颈,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并在2020年前减少一半的能源进口。2014年,印度政府围绕价格改革出台了相关政策。一方面,提高天然气价格,从日起,印度国内天然气价格由4.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提高至5.6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涨幅达33.33%。另一方面,解除对柴油的价格管制,汽、柴油价格均将由市场决定。此外,印度政府或将结束国有企业对煤炭的垄断地位,私人公司可以单独或者与政府企业合资开发及销售煤炭资源。(3)欧洲重新考虑页岩气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对欧洲震动很大。欧洲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因对水力压裂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的担忧,欧洲多国对开发页岩气的态度一直不积极。2014年,英国宣布陆上页岩气招标,波兰指派环境部长专门负责页岩气开发,罗马尼亚开始允许油气公司在境内勘探页岩气,态度由谨慎变为积极。欧洲页岩气的开发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除去环保因素,欧洲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在地质资料、技术、矿权、法律框架、监管、市场环境、人口密度等方面都存在障碍。未来几年,欧洲的页岩气开采或将以增加探明储量、形成稳定的学习曲线、探索最佳开发方式为主,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 强调低碳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低碳、清洁、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能源政策的重点。2014年,美国继续出台低碳政策,欧洲设立更高的减排目标。(1)美国再推低碳新政奥巴马执政以来,在能源独立政策驱动下,美国页岩气产量剧增、能源效率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能源的低碳化发展。2013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7年的历史峰值降低近10%。此外,页岩气革命使大量低价天然气在运输行业与石油竞争时更具优势。奥巴马政府认为,化石能源发展已较为成熟,清洁能源代表未来能源发展方向,需要更多地支持。2014年初,奥巴马总统在发表国情咨文时表示,未来美国能源策略的重心还将放在页岩油气、太阳能和气候变化方面。2014年6月,奥巴马政府正式颁布了减排新规,提出到2020年,全美燃煤电站实现减排20%,各州可制定灵活的减排计划,通过交易碳税、采用提高能效和节能的技术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随后,白宫发布了《全面能源战略》报告,提出了美国未来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措施,内容涵盖提高能效,加强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核心作用,支持可再生能源、核电以及清洁煤技术发展,推动交通领域清洁化发展等方面。2015年预算法案也显示,美国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土地、财税支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2)欧盟发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三个目标欧洲一直是低碳发展的倡导者。2014年初,欧盟公布的新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明确提出到2030年欧盟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三个目标:一是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40%;二是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标,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至少提高到27%;三是进一步提高能效,在欧盟层面上制定了提高能效的政策性指导框架。从成本角度看,欧盟多数国家认为将公共开支投入更新老化的能源系统代价过高,而投入研发各种低碳创新设备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在乌克兰事件之后,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成为欧洲保障能源安全更重要的选项。2015年,随着世界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的进一步变化,资源国和消费国的能源政策将继续调整。对资源国而言,国际油价大幅下挫对高成本产能的抑制作用将逐步显现,低成本油气将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墨西哥等国家的能源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以增强油气行业的投资活力,美国油气出口政策将更加宽松,以释放过剩产能。由于欧佩克内部对油价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因此是否继续实行不减产政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消费国看,世界经济加速复苏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将刺激石油需求,亚太地区将继续引领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亚洲国家的战略买家地位将提升。产油国市场份额竞争的加剧,为日本“地球仪”式的能源外交和欧洲进口多元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作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将有所提高。
微信关注“好船” 收获惊喜
已注册用户,请
船舶、海洋、航运行业社区网站-龙de船人,每天和大家分享行业最新资讯、业内趣闻、社区精选帖子、技术知识、最新招聘信息等内容.5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为了鼓励私人开采石油.美国政府在加重对其他行业税收的同时.减免石油行业的税收.这一政策对一向富有冒险精神的哈默颇具吸引力.他又开始尝试投资石油业.1956——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50年代中后期.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为了鼓励私人开采石油.美国政府在加重对其他行业税收的同时.减免石油行业的税收.这一政策对一向富有冒险精神的哈默颇具吸引力.他又开始尝试投资石油业.1956年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创了西方世界的又一个石油王国.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1.C&&& 2.B&&& 3.C&&& 4.A&&& 5.C&&& 6.A&&& 7.B&&& 8.D&&& 9.B&&& 10.D&&& 11.B&&
12.B& 【解析】A、C是人物画,D为风俗画。13.D&
【解析】注意题干“唐德宗”信息。14.B&
【解析】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的是汉光武帝;“存天理,灭人欲”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观点;明朝时倭患最严重,故不选A、C、D。15.A&&&& 16.A 【解析】孙中山就职是在南京;袁世凯1912年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而不是正式大总统;《新青年》是1915年出版的。17.B 【解析】“星火燎原”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史实,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8.D【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1943年”,当时日本占领了东北,日本在沦陷区将工矿业定为“统制事业”,变其为日本工业的原料基地。用以满足其侵略战争的需要。表格数据表示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接近或者超过关内总体水平,这正反映了日本“以战养战”,进行掠夺性开发的实质。19.C&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1962年”。20.D&&
【解析】新航路开辟前早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21.C&&
【解析】注意找出两人主张的共性。22.A【解析】巴黎光复是在诺曼底登陆后,即1944年8月。而A项发生于1945年2月。23.D 【解析】日本向海外派兵是经过联合国同意的,是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进行的,②③说法有误。24.C&&& 25.A&&& 26.C&&& 27.A&&& 28.D&&& 29.B&&& 30.D &&&31.C32.C&&& 33.D&&& 34.D&&& 35.B&&& 36.(1)答:甲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省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丙省为温带季风气候。(6分)(2)② ①&
③(3)答:甲―②⑥& 乙―①③& 丙―④⑤(4)答: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多山地丘陵,(2分)土壤为酸性红壤,适宜茶树生长。(2分)(5)答:农业:发挥本省优越的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江淮平原和黄淮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长江、淮河流经.水源丰富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等),搞好农业生产,建设好商品粮、棉基地。同时,应做好治理长江、淮河等防洪措施,减少洪涝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4分)工业:利用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粮棉等原料,重点发展电力、钢铁、汽车、轻纺等工业;利用临近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劳动力廉价等优势,吸引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要注意防治三废污染。(4分)交通:利用京九、京沪等南北向铁路干线和长江、淮河水运的交通优势,承东(东部沿海地带)启西(西部地区),带动经济发展;利用技术改造铁路、治理长江航道,提高运速和运量。(4分)(表述要求:条理清楚、合乎逻辑)37.(1)答: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4分)原因:长年的战争使苏俄的经济濒于崩溃,加上1921年的天灾造成的饥荒,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引起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4分)(3)答: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开始实施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4分)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坚持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分)(3)答: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经营石油有丰厚利润;当时美国政府对私人开采石油,减免石油行业的税收;哈默有雄厚的资本。(任答两点给4分)1954年苏联建立了第一座核电站。(2分)&& (4)答:原因: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外开放成为一项基本国策;②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③邓小平的邀请与支持;④到中国投资有丰厚的回报。(任答3点给6分)意义:加快了中国煤炭、石油等工业的发展;为外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树立榜样,从而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4分)(5)答:①有特别敏锐的商业嗅觉,善于把握商业良机;②不畏艰险,敢于创新;③与东西方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有深厚交情,为其经商打开方便之门等。(任答两点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38.(1)答: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就体现了该观点;(4分)②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情形,构威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就体现了该观点;(4分)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主要矛盾,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就体现了该观点。(4分)(2)答: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2分)②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石化等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能否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产业的发展;(2分)③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些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2分)④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可以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扩大就业;(2分)⑤这些行业目前问题突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冲击,(2分)⑥这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3)答:①遵循价值规律,重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经济效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企业;(2分)②实行兼并重组,运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控制投资结构,调整产业布局;(2分)③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鼓励竞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分)④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减弱,因此在实施“走出去”的同时,更要注重国内市场,国家采取相应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2分)39.(1)巴颜喀拉&& 黄河&&& 长江&&& 怒江&&& 印度(2)答:沿线地区高寒缺氧,车厢全封闭可以供氧供暖;可以避免乘客把生活垃圾扔&& 出窗外,污染环境;减少紫外线对乘客的伤害等。(6分)(3)答: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山高谷深,地形陡峻,相对高度特剐大;多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友,修建公路极其困难。(4分)(4)答: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驻扎军队;建立金瓶掣签制度。(4分)清朝对西藏实行了有效的管辖,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分)(5)答:①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刺度;③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④实行改革开放;⑤加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⑥西藏人民维护安定团结、辛勤劳动,等等。(任答五点给10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6)答:目的:破坏中国的统一,遏制中国的发展。(2分)认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所有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行为都是徒劳和不得人心的,注定要失败,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7)答: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实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是按规律办事;(2分)②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西藏的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中央政府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西藏人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的结果;(2分)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西藏的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2分)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50年来正是民主改革,才带来西藏社会的发展。(2分)(8)答: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众议院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主权,所以坚决反对;(3分)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干涉我国内政,西藏问题是我国的内政,所以要坚决反对;(3分)③美国众议院的做法侵犯了主权国家的独立权,践踏了有关国际法,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要坚决反对;(3分)④美国众议院的做法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要坚决反对。(3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开采成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