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在什么时候基金买入和卖出出最好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下午三点前后基金买入卖出的区别
摘要:基金不同于股票,交易日当天3点前任何时间点的成交,都按当天收盘后的净值计算,不分上午买的,还是下午买的,也不分是当天高点买的,还是当天低点买的。
基金不同于股票,交易日当天3点前任何时间点的成交,都按当天收盘后的净值计算,不分上午买的,还是下午买的,也不分是当天高点买的,还是当天低点买的。
的时候,看到的净值,是前一个交易日的净值,你所购买的基金按什么净值,需要收盘后,该基金的净值更新了之后才知道。也就是,你买基金的时候,其实是不知道按什么价格购买的。
交易日(“T”)3点前购买,按当天的净值(一般晚上8点后净值更新后可查看当天的净值);交易日3点之后购买,按下个交易日(T+1)当天的净值。具体以基金购买后被确认的信息为准。
所以,交易日的3点前购买或,算当天的交易,下个交易日(T+1)确认,下下个交易日(T+2)查看盈亏。
交易日的3点之后购买或赎回基金,算下个交易日(T+1)的交易,要到下下个交易日(T+2)确认,再下一个交易日(T+3)才能查看盈亏。
下表是买入时间、交易时间、确认时间、查看盈亏时间的示例(赎回也是一样):
七年专研,深厚积淀。银行级安全保障,精英级理财服务。
官方微信号:中投财富圈扫描左侧二维码有惊喜!洞见财经大势,掌握财富先机!
中投在线私募超市共 32025 只基金
稳健型私募产品一览
近半年涨幅
109.987636%
33.572838%
24.637681%
30.329973%
绩优型私募产品一览
近半年涨幅
162.143335%
108.510851%
79.877671%
70.221954%
专题:投资民生私募债,紧跟城市轨交建设新风口!
专题:觅千岛湖美食,仿如画山水!
专题:玩外汇赚奖金,开户投资立返万元!
专题:美元债价值凸显,海外配置正当时!
广厦建设融湖1号私募基金
新耒1号能源私募基金
贵州森瑞私募债
航瑞科技军民融合私募基金
中投在线客服服务热线
24小时专属服务
官方微信手机客户端
中投在线 (C)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投资有风险,购买需谨慎如何选基金?什么时候买入?-石投金融
下载客户端
三步轻松贷款,贷款利率低
如何选基金?什么时候买入?
为普通人理财扫盲。
匿名用户 |
浏览次数:203
常见类似问题
回答共有11条
任何一种投资策略,都可以用四个维度来衡量:风险、收益、流动性和维持操作所耗费的时间精力。 如果选择了基金定投,那定期扣款基本不耗费时间精力,但风险收益也相对降低; 如果选择了炒股,那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看盘、选股,随之风险收益也相对大大… 显示全部 任何一种投资策略,都可以用四个维度来衡量:风险、收益、流动性和维持操作所耗费的时间精力。 如果选择了基金定投,那定期扣款基本不耗费时间精力,但风险收益也相对降低; 如果选择了炒股,那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看盘、选股,随之风险收益也相对大大提高。 对于非专业投资者而言,有没有一种策略,可以博采众长,达到四个维度的帕累托最优呢? 今年以来,A股已经横盘8个月了,没有震荡,就没有收益。饥寒交迫之中,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基金定投的缺陷 1、不择时,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基金定投的本质就是放弃择时,用乱撒资金来抹平持仓成本,等待下一波牛市。 中国的股市明显是牛短熊长。在漫漫熊市中乱撒资金,并不能立竿见影的带来收益。倒不如将资金放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获取固定收益。 2、变数大,基金不能保持长期优异的业绩 『莫看基金业绩好,各领风骚一两年』 稍有资历的老基民都知道有个『榜首怪圈』:凡是每年公募基金排名前十名的基金,都是重磅押注某个主题或者某个概念,具有强烈的运气成分。 到了第二年,没了幸运光环的加持,而这些基金会有很大的概率沦为倒数。 那就避开风头,不投前十名好不好? 呵呵,风骚一时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嘉实研究精选、汇添富价值精选,在其各自基金经理状态的巅峰时期,不过是连续两三年取得了相对优异且稳健的业绩。但在规模做大或基金经理离职后,也迅速沦为泛泛之辈,不复当年之勇。 基金定投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如果坚持着坚持着,基金业绩不行了,岂不是前功尽弃? 二、炒股的缺陷 1、盯盘累 如果你没有八个屏幕,就不要去炒股。 人贵『自知之明』,你斗不过机构的。 2、择股累 财报你会读吗? 能看得出事务所发表意见的春秋笔法吗? 会行业分析吗? 去过上市公司调研吗? 人贵有自知之明,你还是斗不过机构的。 三、基金波段 所谓基金波段操作,就是通过对大盘进行简易的技术分析,来选择入场时机;筛选近期表现出色的基金,通过短期持有来获取收益。 基金波段操作有以下特点: 1、技术分析简易可靠。 大盘是市场的合力,很难受到单个机构的操控,因而不需要八个显示器来时掌控指标动态,初入门的分析者完全可以通过快速学习,掌握一两个基本指标,达到“一根直尺闯天下”的境界; 举个反例,自从去年我去某券商开户后,,个人信息被卖,经常收到陌生号码来电:“先生,我这里是XX投资公司,可以帮助您炒股。为表示诚意,先送上两只涨停股票... ...”。 这些所谓的涨停股都是游资参与的小市值股,为了配合所谓的投资公司展现神通,让无知投资者引君入瓮。这时如果碰上我心情不好,就恶狠狠地回上一句,“有本事拉个大盘让我看看”。 2、选择基金简便易行。 所谓“下者劳力,上者劳人”。选股是“下者劳力”,需要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神经兮兮地揣度着披露滞后的财报、深涩难懂的产业链条和神出鬼没的主力资金; 而选择基金是“上者劳人”,只需要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考查基金的业绩、操作风格、规模等几个指标,根据市场形势,选择合适的基金。 3、操作较少,节省精力 基金波段不求精准抄底和逃顶,只要抓住中间的一段趋势即可,所谓“吃鱼吃鱼身”,鱼头和鱼尾弃之不惜。 由图可见,震荡市的波段操作,每天看盘十分钟,一个月也就一两次操作,每次可以达到10%—30%的收益率,最大回撤8%。 最后,如果对这种策略有兴趣的,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夕翱随笔”留言进行深入探讨。
回答于日 00:00
这个答案只论述事实,欢迎各路基金从业人员来拿数据打脸,别胡搅蛮缠的来瞎说 评论区有拿某基金来打我脸的,结果抽到他自己脸上了……囧 怎么买基金?我的答案:是千万别买!!! (虽然这么说有违银行工作人员的立场,但我只是来陈述事实,不涉及工作,好… 显示全部 这个答案只论述事实,欢迎各路基金从业人员来拿数据打脸,别胡搅蛮缠的来瞎说评论区有拿某基金来打我脸的,结果抽到他自己脸上了……囧怎么买基金?我的答案:是千万别买!!!(虽然这么说有违银行工作人员的立场,但我只是来陈述事实,不涉及工作,好多好多基金从业人员来点反对,呵呵,揭露的就事实,咋你们还能不承认?)以国内某基金为例(1)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费 本基金的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5%年费率计提。管理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H=E×1.5%÷当年天数 H为每日应计提的基金管理费 E为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 基金管理费每日计算,逐日累计至每月月末,按月支付(2)基金托管人的托管费 本基金的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2.5%。的年费率计提。托管费的计算方法如下: H=E×2.5%。÷当年天数 H为每日应计提的基金托管费 E为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 以上是国内某基金的收费说明,其中基金管理人即基金公司,基金公司不管基金赔赚,有人买就收申购费1.5%,持有的话再收1.5%每年。基金托管人即银行,一般资金存在银行,银行是要给利息的,而基金资产存入银行,银行是要收费的啊!每年2.5%!作为银行人,这点对我其实是有利的(阴险笑表情)以上两项成本合计4%!基金赚够这4%之后剩下的才是基金购买人赚的钱,多牛逼的基金才能每年扣除4%之后再给你创造让你基本满意的收益??基金的购买成本1.5%,持有成本每年4%,买一个完全不一定会赚钱的玩意,一年啥都没干呢就亏5.5%!!你还指望他赚钱?说基金能保护资产免受或减少损失的,别闹了,咱不说市场行情不行的情况了,就说市场固定不动的情况下,交给你们一千万,让你们每年给我们打个96折,三年后就变成884万了,这玩法买基金的人不造,你们自己还不造吗?结语:股票基金——只为坑爹而生。-------应评论处争议而补完-------以上例子为嘉实某只股票基金,基金二字仅指代这只基金,数据出自其公告,对于拿其他类型基金来反对的,不再予以回应!目前2016年年初(就大范围而言,不排除个别特例)货基收益和银行理财差不多,但流动性没有银行理财好,债基收益略高于银行理财,但流动性远没有银行理财好.小白请远离股基,真想博一把的,直接股市走好不送。
回答于日 00:00
基金作为一种被众人熟知的产品,其中较为简单的理解是专家管理、集合理财的产品,比较适合大众理财,近些年的基金的规模也是逐渐上涨的势头,各种渠道上面也提供基金购买的通道,可是很多时候还是比较朦胧的,这样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直基金的情况。… 显示全部 基金作为一种被众人熟知的产品,其中较为简单的理解是专家管理、集合理财的产品,比较适合大众理财,近些年的基金的规模也是逐渐上涨的势头,各种渠道上面也提供基金购买的通道,可是很多时候还是比较朦胧的,这样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直基金的情况。 1. 历史数据 基金的历史数据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净值还有就是累计净值。累计净值对分红进行了调整,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基金的过去情况,从历史的序列中能观察到基金上涨下跌的情况,是自成立以来基金的投资结果直观体现。 2. 同期排名 看出了基金的历史走势后也不能很快的发现基金是不是好坏,更加希望知道的是在相同类型的基金中是不是处于前列,尤其是一些主动管理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前就很好的说明了基金经理管理水平较好,基金是优质基金的可能性比较大。 3. 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管理基金资产的配置,其投资能力大小和发挥情况都对基金的业绩产生影响,过去的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其投资管理能力通常不错,不过这样的基金经理可能身兼多职,参与公司的运营,担任投资总监等情况其发挥就可能打折,一些上任不久的基金经理可能冲劲更大不过风险也比较大。 4. 投资范围 对于基金一般都在招募说明书中规定了其投资范围还有仓位限制,这也是基金类型的划分依据,如果是股票型基金的话,那么其投资比例是不能低于80%,这样的基金肯定上下波动比较大,有一些基金是投向特定行业或者领域的,从基金的名称中也能迅速分辨,比如消费行业、高端装备等都是较好观察出来的。 5. 规模大小 基金的规模其实也是较好看出基金的运行情况,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比如大于30亿的,在仓位调整上就较为慢而且投资的风格可能稳健,一些规模较少的基金操作灵活,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大,上涨下跌都可能大一些,如果规模太小的话也可能是基金投资管理能力不佳,或者产品设计本身不好等原因,在看基金规模的同时也要结合基金公司,有些基金公司的渠道比较好,所以规模通常会大一些。 如果你满意,想要了解更多,欢迎来找我,我叫“多赚”~度娘一下,你就知道
理财师心如
回答于日 00:00
基金大体分为两种:主动性基金(大部分基金都是)被动型基金(仅指指数型基金)。而被动型基金是我建议普通投资者的首选,原因如下: 主动型基金的弱势:1、资金量的庞大,买入个股的数量也有限制,所以只有规模较大的股票才可以大量进入,所以许多大基金的… 显示全部 基金大体分为两种: 主动性基金(大部分基金都是) 被动型基金(仅指指数型基金)。 而被动型基金是我建议普通投资者的首选,原因如下: 主动型基金的弱势: 1、资金量的庞大,买入个股的数量也有限制,所以只有规模较大的股票才可以大量进入,所以许多大基金的股票配置大同小异。 2、随着市场上升,投资者会投入更多的钱到基金里面,那么基金经理会利用这些新进资金买入股票,从而推高股价,又高估的风险。相反地,市场下跌时,投资者会赎回基金份额,那么基金经理必须出售股票获取现金,出现贵买贱卖的现象。 3、业绩高于标准时,基金会更好卖,那么基金经理会把新近指数的任何股票收入囊中,无论其价格是否被高估。 4、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越来越专门化,比如“小盘股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大型国企基金”等等,由于投资过于集中,有较大局限性,风险分散的作用越来越小。 5、费用越高,其回报率越低。 6、交易越频繁,赚钱机会越小。 7、高度不稳定的基金,长期下来也不会太稳定。 8、过去回报很高的基金,今后不可能长期成为赢家(根据以往收益来挑选未来的好基金,成功的结果接近于0) 9、主动型基金经理正在试图以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从事过度的投机活动,并且很多人可以获得暂时的高收益。 被动型基金优势: 1. 指数基金基本不依赖于基金经理的运作和研究人员的分析,管理过程自动化,除了营销、托管和极少数再平衡交易之外,几乎不做交易,指数基金的成本接近于0。主动型基金这方面成本很高(交易佣金、印花税等),从另一方面减少了基金收益。 2. 指数基金代表整体市场的走势,除非基金经理具有非凡的择时能力,否则从长期看,是不可能战胜指数的(国内外数据佐证)。 3. 指数型基金只是做到模仿指数即可,而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要追求更高收益,所以一个好的基金经理非常重要,但是好的基金经理又有跳槽的风险,这对基金的业绩影响非常大,更何况获得超过市场的收益难上加难。 投资基金有两个方法:一次性投资和定期投资。 基金定投是稳健投资者选择:因为持之以恒的基金定投的好处是有效防止投资者在错误的时间买入大量股票。它可以将所有具有价值的股票和债券一网打尽,这样,你就可以摆脱诸如预测股市走向、了解热门板块的费心猜测,尽管它们是完全无效的。谁将会是下一个大牛股,谁也不知道,你也不需要去了解,只要投资指数基金,那只股票的规模够大的话,他就会被纳入你投资的组合,而你就将搭上这班便车。你再也不用为预测市场走势而殚精竭虑,尽管其他人还在追求这种不切实际的赌博当中。它可以防止在市场急剧热度时大量盲目追高,也可以防止在市场陷入低迷恐慌出逃。这种机械式的投资方式还可以有效避免人性弱点。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从长远看,指数型基金将胜过大多数基金,而且费用也是最低的,巴菲特也说过:“每个月注入一笔新的资金与指数基金,你肯定比绝大多数专业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做得更好。” 具体来讲选基金首先看两方面: 1、成本2、收益 先来看看成本情况:基金的主要成本分为每月给基金公司的管理费和每月给银行的托管费,还有申购费。目前指数型基金的管理费一般在0.5%—1.3%之间,平均水平大约为0.75%。指数型基金的托管费一般在0.25%—0.10%之间。一般管理费率在0.5%左右的指数型基金,托管费为0.1%。至于申购费,指数型基金通常比普通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费率低1/3左右。虽然这些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差距并不大,但是长期投资的话,复利的影响很大。单从成本来看,指数基金已经战胜了主动型基金了。 再来看看收益情况如何: 看看中国基金运作的数据: 2007年收益率最高的10只基金有3只是指数基金;收益率最高的基金是深证100ETF基金,从2006年初到日的大牛市,大部分基金都没有跑赢沪深300指数;这些基金在2007年6月的震荡行情中找回了面子,一度大幅度领先指数,但领先优势在7月的上涨行情中又失去了。所以单边上涨行情和长期的平均收益指数基金是不可战胜的,任何主动操作都是白费力,因为我们没有人知道明天股票会涨还是会跌,无法分辨熊市会在什么时候来临。主动型基金在牛市里已经远远落后于指数,在熊市的命运我们无从知晓;虽然指数基金在熊市时的确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可是熊市到来的时候一切都会下跌。主动型基金真的可以带你逃脱熊市吗?即使假设它在熊市里可以稍微跑赢指数,难道我就应该选择它吗?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在1987年和2000年的股灾中,大部分主动型基金跌的比指数还惨,在中国更是如此,因为中国的大部分主动型基金持仓都相当集中,某些重仓股可以占到5%甚至7%,而沪深300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重仓股也没有超过2%。分散的组合不一定可以导致更高的收益,但它肯定可以降低风险。 此外,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主动型基金的规模效应就变成了规模负效应。还记得去年年底发售的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吗?它在一天之内募集了419亿元,变得尾大不掉,建仓阶段就举步维艰。几百亿的大资金入场或出场都是极其低效的,它无法投资于许多中小股票(流动性不足),只好去追捧大盘股。结果,大型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差别越来越小,只是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仅仅半年之后,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的规模就下跌了一半。这是大型主动型基金失败的象征。 如果你的投资业绩可以超过80%的投资者,那么就证明你是市场中的强者。选择沪深300等指数基金,你过去两年内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超过80%的主动型基金,在有些时候可以超过99%的主动型基金,所以选择哪种基金一目了然。 研究显示:在多如蚂蚁的基金中,只有约4%的基金在过去20年中跑赢了大市,收益率平均起来也仅比大市多0.6%而已,而96%的基金跑输大市,而且输得很惨,平均每年输4.8%。胜利的基金经理与其说他们水平高,不如说他们运气好,但是没有人能总碰好运,主动型基金其实都是一回事。 所以,选择指数型基金是投资者最明智的选择。
回答于日 00:00
人家问的是基金投资,你放张巴塞罗那足球队的图片,这是闹哪样? 别着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花钱买吆喝,是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比如我们广大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高大上的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经理,最好是美国常青藤大学毕业,外… 显示全部 人家问的是基金投资,你放张巴塞罗那足球队的图片,这是闹哪样? 别着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花钱买吆喝,是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比如我们广大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高大上的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经理,最好是美国常青藤大学毕业,外加一个排名靠前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华尔街银行工作多年,有着英气逼人的脸蛋和高大的身板。他所就职的基金公司,规模自然是越大越好,最好有数百或者上千的雇员,外加各种电脑IT系统,交易程序,风控管理,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它却未必是理性的。 在这里我要小小的警告大家一下。有些朋友告诉我,我写的回答太长了。恰好这里有一个3分钟的视频(crashing course)。希望对那些时间紧的朋友有所帮助。 伍治坚证据主义投资哲学:如何辨别基金经理的真实水平?—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下面继续。要讲清楚这个道理,先来看看下面这幅图。 上图显示的是两家足球俱乐部在去年的财务状况的对比。它们分别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和英国的南安普顿足球俱乐部。其中左边一家在2014/15年度的税前利润为2千万美元左右,而右边一家同期的税前利润为4千6百万美元左右,比左边的高出一倍还多。左边的那家俱乐部利润率大约为5%,而右边的那家利润率在30%左右。 哪家是巴塞罗那队?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左边的那家是巴塞罗那俱乐部,而右边那家是南安普顿俱乐部。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巴塞罗那队一年赚的利润还不到南安普顿队一年赚的利润的一半?要知道巴塞罗那拥有的MSN锋线可是全世界最强的进攻组合,在欧洲冠军杯中都所向无敌啊。 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张图: 左边的是巴塞罗那俱乐部的负债情况,在2014/15年度该俱乐部差不多借了接近6亿美元,杠杆率高达8倍左右。而右边的南安普顿队负债不到1亿美元,杠杆率不到2。 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因为很多投资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投资一家名气很响的俱乐部肯定最能够为自己赚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踢得过梅西,内马尔和苏亚雷斯领衔的巴塞罗那队?哪个对手上来不都是分分钟被虐? 可是俱乐部的名气,和是不是能从成为他们的股东而赚取回报,是两回事。大牌足球俱乐部股东赚钱很难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他们需要为那些明星球员付出极高的工资, 进而影响了股东收益。比如2015年世界上年薪最高的十大足球明星中,有三位就来自于巴塞罗那:梅西(2千1百万美元/年),内马尔(9百30万美元/年)和苏亚雷斯(1千500万美元/年)。该俱乐部去年一年的营业收入中,差不多3/4被用于支付球员的薪水和转会费分摊。梅西一个人一年的薪水收入就相当于巴塞罗那所有股东一年的利润总和。你可以从上面的例子看到,为了支付高昂的球星费用,巴塞罗那俱乐部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其财务上承担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像南安普顿俱乐部那样的足球队。 你可能会问,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和我个人理财投资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如果你好好想想,这其中的道理是很相似的。在我们寻找基金经理进行投资的时候,就好比是寻找足球俱乐部进行投资。就像足球俱乐部的目的是赢球一样,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的目的则是赢钱,而两者进行的都是零和游戏。巴塞罗那需要战胜其他球队来获取胜利,而基金经理需要战胜股市大盘来体现其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雇佣像梅西,内马尔这样的基金经理么?大多数投资者确实都是照着这个思路去找基金经理的,这也是大多数人使用的投资方法的错误所在。大家都知道,有了梅西和内马尔,他们确实可以帮你赢球,但是最后该不该请梅西和内马尔,则要看需要支付给他们的费用和你作为股东预期收益的比较了。如果梅西和内马尔的收费太高,那么理性的投资人只能忍痛割爱,去寻找要价更合理的球员。 这就说到了作为投资者最应该注意的因素,即投资成本的问题。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让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上面的图表提供了该商业模式的一个简单例子。共同基金被设置为一个合法的持有资本的投资者池。其注册地通常在一个免税地,比如开曼群岛或Delaware,或爱尔兰,这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来源地。当然税率并不是唯一的考量,但确实是大部分情况下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基金经理,如Fidelity,JP Morgan,或Templeton,会和基金签署投资协议。该协议定义了基金经理的职责和服务范围,以及投资目标。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范围可以涵盖很多资产,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 作为回报,基金经理会向其管理的基金收取一定的费用。收费结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下面的段落中我会提供更多的分析。大体上来说,大多数基金经理会收取以下费用之一:申购费(在购买基金之前收取的一次性费用),管理费(不管基金业绩如何,基金经理每年收取的费用),以及分红(如果基金经理获得了超过某些标准的回报可以分到的奖金)。有一些臭名昭著的基金还会收取赎回费(就是投资者在卖出该基金时支付的一次性费用)。 你如果仔细想想就可以认识到,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人之间,是典型的雇佣关系。基金投资人看重基金经理的投资技巧,通过雇佣关系来租借基金经理的投资技能,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但是,就像任何雇佣关系一样,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代理人问题,即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本质利益并不是完全趋同的。投资人想要低风险,高回报,希望付给基金经理的报酬越低越好。但是,基金经理要收费养家糊口。由于基金管理费是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规模的百分比,因此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关键是要管理更多的资金,而不是给予投资人更好的回报。 这是潜在的问题核心,一个典型的代理人问题(Agency problem)。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管理人员将为投资人提供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如果基金经理为投资人带来高回报,那么他们的收费再高,我作为投资人也不在乎,只要我自己赚到钱就行。但是问题恰恰就在于,大量的证据表明,基金经理们无法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收费太高。 晨星(Morningstar)基金数据库在2010年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基金的总费用比率(所有费用,包括管理费,券商费,法律会计费等)是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的最强大预测指标。换句话说,如果你面对上以千计的基金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那么就选最便宜,收费最低的基金,就这么简单,你多半会比其他人都更成功。令人尴尬的是,这个简单的指标,比晨星自己备受赞誉的星级评定系统来的更靠谱。 也许你有点不敢相信上面列举的证据。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首先讲讲基金经理的收费结构。 大家都知道在对冲基金这个行业里,有一个业内规则叫2/20,即基金经理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同时在年末收取20%的业绩分成。在大多数投资者的脑子里,这个2/20规则看起来是这样的: 投资者会觉得,即使给经理2%的管理费,我自己还有98%。即使给基金经理20%的业绩分成,我自己还可以拿80%。 可是事实上这是你的错觉。这个问题怎么说呢,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位基金经理每年的超额回报(金融行业内部称为阿尔法Alpha)是5%。超额回报的意思是基金经理创造的超过基准(比如上证180指数)的回报。因为如果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基准,那就没有必要把钱给基金经理管理,投资者去股市上买个上证180ETF就行了。为什么我取5%呢?因为世界上很少有基金经理能够连续多年创造超过5%的超额回报,中国的更少。 那我们假设超额回报是5%吧,在这种情况下,经理收取2%的管理费,然后再收取0.6%(20% X 3%)的业绩分成,最后经理得到了2.6%的回报,而投资者则得到了剩下的2.4%的回报。也就是说,在基金经理创造5%的超额回报的前提下,他和投资者的分成是这样的: 你可以看到,两者回报的分法是差不多五五分成,基金经理的份额稍微多一些。当然,如果基金经理创造的超额回报不到5%,或者甚至是负的,那么经理和投资人的回报分成就会更不公平,更倾向于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有利的方向。 金融业对于投资者回报的负价值在对冲基金行业很令人担忧。标准的基金管理业务是这样操作的,经理根据管理的基金规模收取管理费,并根据基金业绩收取业绩分成。这样的安排造成了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收入来自于管理更多的资金;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则是作为投资人他是否赚钱。 Simon Lack曾经对于对冲基金行业做过这样一份研究。根据其对1998年至2010年的对冲基金行业的分析,对冲基金经理惊人的获取了那些年全球金融投资回报总额的84%,而组合基金(Fund of Funds)获取了另外的14%。也就是说真正的投资者只分到了这张大饼中的2%。这样的研究发现让人瞠目结舌,同时也让整个行业蒙羞。因为这个研究结果揭示的是,在对冲基金这个行业游戏中,真正受益的只是基金经理(84%)和Fund of Funds经理(14%),而我们广大的投资者,则成了真正“人傻,钱多”的代表,陪那些基金经理玩了一趟票却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也许你可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即使别的投资人在基金投资上赚不到钱,但你独具慧眼,可以发现掩埋在沙土之下的黄金。其实很多投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自己的智商或者投资水平远高于大众平均水平,大众获取的投资回报不能作为衡量自己投资能力的标杆。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富达麦哲伦(Fidelity Megallan)基金,这个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之一的历史轨迹。该基金的经理是彼得林奇(Peter Lynch),美国历史上最富传奇的基金经理之一。 彼得林奇从1978年开始管理麦哲伦基金。该基金在一开始的1978年到1983年,每年超过了股票市场大盘,标准普尔500指数大约25.3%。这个业绩是非常罕见的,也因此为林奇渐渐赢得声誉。但是事实上大部分投资人都没有享受到如此优秀业绩带来的好处。因为在7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林奇,因此他管理的基金规模相对也比较小,不到1亿美元。 在接下来的6年中,即1984年到1989年,林奇的麦哲伦基金继续跑赢大盘,但已经远非之前的每年26%,而是每年3.7%左右。当然如果可以坚持多年每年跑赢大盘3.7%,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业绩,很少有基金经理可以做到这一点。同时,林奇管理的基金规模上涨到100亿美元左右。 1990年,彼得林奇先生功成身退。有点讽刺的是,麦哲伦基金的规模在这之后开始井喷,一度上涨到巅峰时期的1,000亿美元。1,000亿美元什么概念?大约是一个小国家,如摩洛哥或者厄瓜多尔一年的GDP。富达基金也因此赚翻了天,光管理费每年就有7亿多美元的进帐。但是如果你看该基金在同期的业绩,就会发现其回报和S&P500指数几乎没有区别,基本上就好像一个S&P500指数基金。投资者期望的每年超过大盘26%,或者4%的回报完全成为了水中月,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你可能会记得大多数基金的宣传材料上都会说: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从这点上来说,这句话还真是说对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其最大的赢家是基金经理,而不是投资者。正如我们上面的图表中看到,绝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在1984年之后才购入麦哲伦基金,而在那之后的基金回报相当平庸。我们可以推测,该基金的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会对他们的回报感到失望。因为他们一开始购入该基金的期望可能是早先26%的超额收益,这可能也是该基金销售人员在向投资者推销时拿出的杀手锏,但现实和期望的差距实在是太远了。 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约有300多名基金经理供投资者选择。彼得林奇先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这300多名基金经理每个人都试图说服投资者他是未来的彼得林奇。投资者投资基金取得超额回报的前提之一,是需要从这300多名经理中选出真正的明日之星。鉴于当时林奇只是管理区区2千万美元,我们大约可以得出结论那时候并没有多少投资者发现了林奇的天才。今天,我们面对成千上万的基金经理,挑选出下一个彼得林奇的几率有多大? 回到足球俱乐部的例子,这就好比你付了梅西级别的工资,但你面前有成百上千的足球运动员,你有没有把握辨别出谁是未来的梅西,谁是未来的罗纳尔多么?那些选中梅西的投资人,投资回报可能还算不错,但也不是特别出色(就像上面提到的巴塞罗那俱乐部)。可是那些没有选到梅西的投资者,他们的命运相对来说就要不幸很多了。 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游戏中,赢的似乎总是基金经理,因为如果投资者赚钱了,他需要给经理分一杯羹;而如果投资者亏钱了,还是需要给经理支付管理费。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其中的联系,这其中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Jonathan Berk提出了高明的基金经理通常也有非常高的智商,因此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你很难占得任何便宜。基金经理对投资人的收费至少要达到其管理资产的水平,或者更高,因此这样算下来,投资者最后只剩下大盘市场的一般收益恰恰证明了市场的有效性。根据我们的行业经验,我们观察到的很多基金经理行为往往会支持这一理论:基金经理首先推出一个新的基金,管理比较小的资金规模,提供2-3年丰厚的回报(很难说这是由于基金经理的运气还是水平),从此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骤升,基金经理提高收费,基金随后提供了平庸的或者滞后于市场的回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的激励错位也直接导致了所谓的“资产集聚产业(Asset Gatherer)”的膨胀。Charles Ellis曾经写过一本畅销书,叫The Partnership,讲述的是高盛公司的发迹历史。在书中的一个章节作者提到,管理高盛资产管理部门(GSAM)的合伙人在经历了几年的挫折之后有一个瞬间醍醐灌顶,忽然意识到该部门的主营业务并不是设计出最好的投资策略,而是如何集聚他们可以管理的资产。换句话说,业绩不是最好并不是大问题,是否圈得到钱才是更重要的。 以一个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选择隐瞒其名字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为例,下面是他们在欧洲的最新产品清单: 这样的资产管理公司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他们给投资者提供一个长长的可供选择的清单; 2.非常昂贵的费用结构,包括前端和后端收费; 3.投资者的收益不透明的,但对于基金经理的回报则相当可观; 4.他们有成熟的多渠道营销,品牌推广和分销策略。 投资者很可能会看到他们无处不在,比如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牌和互联网。打个比方来说,投资者就好像是个大胖子,而基金公司则是糖果公司。基金公司的目的就是提供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巧克力,甜点和冰激凌。胖子到底应该吃多少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他要不停的花钱购买我的各种产品。 下面请允许我来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当我每天走出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附近的地铁站时,我总会看到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广告牌。这样的广告牌一般都有帅哥美女开挂,下面有大大的标语性字样,比如“让我们帮助你安排你的退休计划”。平时我会对这些广告嗤之以鼻,但想到目前正在写的这篇文章,我便对这些金融产品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 下面是该基金费用的详细列表: 对,你没有看错,一个非常简单的股票和债券基金,投资者需要支付每年大约4%的费用,也就是说你的起点是每年负4%,而事实上如果真要执行这样的策略其实每年不到1%就可以达到。而这只是我在公共场合随便逛一下就可以看到的例子。 这小小的4%,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什么大的影响么?答案是,影响大着呢。因为很多时候,基金经理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也就那么几个百分点(如果他们真的创造价值了的话),在这仅有的几个百分点里一下子扣除4%,投资者还剩下什么呢? 你可能会问,那么基金经理到底有没有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呢?让我们来顺着证据主义的思路,仔细检验一下基金经理们是否给投资人带来了他们自称的那些价值? 事实上学术界对此问题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很清楚。在上图(Woodsford Meta Analysis)中你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基金经理,在扣除费用后,对于投资者提供的不是零就是负的超额回报。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他面临的选择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如果他很幸运获得了梅西,但由于付出了高额的成本,他自己的回报也很一般,就像上面提到的巴塞罗那俱乐部的例子。而更为不幸的是,投资人付出了梅西级别的成本,却没有得到梅西(因为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梅西级别的球员),那么他的回报就会更加惨不忍睹。 你可能会说,你上面列举的是行业平均情况,不一定适用在我个人身上。那么在这里让我再用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在2008年一月份时,巴菲特和一家叫Protege的组合基金(Fund of Funds)打了一个赌。这个赌很简单,巴菲特说,从08年1月份开始的十年,标准普尔(S&P 500)指数回报将会超过对冲基金给予投资者的回报。Protege是美国一家比较有名的组合基金,他们的工作就是选择对冲基金。在他们的公司网站,他们对自己的介绍是“专业选择小型的多种投资策略的对冲基金”。这个赌的赌注是一百万美元。 在开始打赌的第一年,巴菲特一方输的比较多,因为正好经历了金融危机,S&P 500(上图蓝色长方形)跌去了接近40%,而Protege投资者的回报(上图红色长方形)为-20%左右,虽然也还是亏钱,但要比买股票亏得少很多。这恰恰也是Protege在宣传其服务是主打的招牌:对冲基金由于可以买,也可以卖,因此在市场下跌时可以给予投资人更好的保护。 但是在2008年之后的每一年,S&P 500都赢过了Protege投资人的回报。到2014年年底为止,S&P 500回报已经领先对冲基金投资人多达40%。当然这个赌还没有结束,因此我不想在这里妄加任何不成熟的结论。但希望投资者可以理解巴菲特打这个赌的初衷,即对冲基金经理们的高收费最终会毁了投资人。 事实上巴菲特对投资人忽视投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过多次提醒。他曾经讲过一个叫Gotrock家族的故事。假设这个家族拥有全美国所有公司的股权,那么所有家族成员可以享受这些公司每年的盈利,包括分红。这个数字在2014年大概是每年9千6百亿美元左右。 有一天有一个帅小伙对Gotrock家族中的几个兄弟说,我可以帮你取得比目前更高的回报,这个帅小伙的名字叫券商。券商帅哥说,你如果看到要上涨的股票,我就帮你购买;如果你看到要下跌的股票,我就帮你抛出,这样低买高卖,你就可以取得比你的其他兄弟姐妹更好的回报。于是那几个兄弟信了,开始通过券商帅小伙进行股票交易,当然券商帅小伙也得到了他的佣金。注意这个佣金是从那9千6百亿美元中扣除的。 再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美女,名叫基金经理。美女对Gotrock兄弟说,你平时要上下班,还要照顾孩子,又要出国旅游,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心股票市场。你这样炒股不亏才怪。我不一样,我的工作就是炒股票。我可以帮助你专业炒股,这样你就可以有时间去干别的事情了。Gotrock兄弟一听,有理,于是让美女也来帮他,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美女服务,而且美女的收费一般都不低。 再后来又来了一位大爷,名叫投资咨询顾问,对Gotrock兄弟说,你看现在市场上有那么多美女基金经理供你选择,你怎么知道谁的水平高呢?你如果万一选到了一个外强中干的美女经理,岂不是让自己的钱打水漂?我这里有完整的数据库以及很严格的分析,可以帮助你选择更好的美女经理,来帮助你选择更好的股票。当然大爷也要养家糊口,大爷的服务也不能白享受啊。 结果就像上图中显示的那样,每一个来给Gotrock家族兄弟们提供帮助的帅哥美女们,都会提取相应的费用,而他们本身并没有增加原本那颗摇钱树的高度。其结果就是帅哥美女们推着一车钱走了,而Gotrock家族总体上并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巴菲特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要提醒投资者们,金融市场里有各种费用,如果我们不加注意,那么在不经意之间,我们的摇钱树就被砍矮了。在金融市场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投资者,因此注意自己的投资费用至关重要。 控制成本,是投资者让自己变聪明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回答于日 00:00
股票型基金选指数型的,按照指数估值买入。 债券基金看货币政策,火机可随意 显示全部 股票型基金选指数型的,按照指数估值买入。债券基金看货币政策,火机可随意
回答于日 00:00
我反对买股票型基金,而且上面还有答主推荐,所谓股票型基金收益高,风险大,其实说白了就是炒股一样,还要择时进入,高位及时抛出,要是都能判断准确那干脆买股票得了,收益和风险更高。 我推荐买指数基金,长期定投,比如眼前这个时机我觉得就是定投指数… 显示全部 我反对买股票型基金,而且上面还有答主推荐,所谓股票型基金收益高,风险大,其实说白了就是炒股一样,还要择时进入,高位及时抛出,要是都能判断准确那干脆买股票得了,收益和风险更高。我推荐买指数基金,长期定投,比如眼前这个时机我觉得就是定投指数基金的机会,不必预测股市的涨跌,股市低迷进入,在股市疯狂时分批卖出。不过如果股市长期低迷,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我一直认为炒股或者买基金就跟世间万物之理一样,放大时间尺度来看,总是向着平衡的方向发展。就酱
回答于日 00:00
最省事的办法是设定投,然后就扔那不用管了,等着大盘又开始疯了,再一股脑卖掉。 如果想自己控制,可以考虑场内ETF连接基金,从证券市场买,就瞅低点,大跌多买,小跌少买,别急着出来,总会赚到钱的。 至于什么基金的话,最不费脑筋的就是选指数基金。也… 显示全部 最省事的办法是设定投,然后就扔那不用管了,等着大盘又开始疯了,再一股脑卖掉。如果想自己控制,可以考虑场内ETF连接基金,从证券市场买,就瞅低点,大跌多买,小跌少买,别急着出来,总会赚到钱的。至于什么基金的话,最不费脑筋的就是选指数基金。也甭需要考虑基金经理,反正是跟着指数走的。
回答于日 00:00
个人投资基金,知道这些就ok了: 基本从大类上需要知道的有: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另外有一些特殊种类的,如etf、指数基金、分级基金、打新基金、定增/股权基金等。 其次,需要知道这么多种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是什么,与自己的投资意愿… 显示全部 个人投资基金,知道这些就ok了: 基本从大类上需要知道的有: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另外有一些特殊种类的,如etf、指数基金、分级基金、打新基金、定增/股权基金等。 其次,需要知道这么多种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是什么,与自己的投资意愿是否匹配。 货币基金:风险低、收益低。由于余额宝的普及,大家基本都了解。基本上可以说类似存款,是各家高息纳储的法宝。但收益率随着利率环境在持续走低。产品呢大同小异,唯独不同的是有些货币基金做到T+0赎回,在收益率差别不显著的情况下,要选就首选这类基金,基本上都包装成各种之类的。 债券基金:风险中、收益中。首先,从风险来说,对于债券标的,一般来说由于刚性兑付的惯常做法,所以风险一直很小。但今年实体经济不容乐观,供给侧改革尚未明确,容易发生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的信用风险。债基的收益好于货币基金,年收益在8到10个点,甚至更多,但是还要强调,今年要谨慎对待,容易有黑天鹅事件。 股票基金:不用说,投资于股票资产,风险高、波动大、收益也可能更高。从配置策略上来看,要会识别基金的投资风格,可以从大中小盘、蓝筹成长、行业等角度去分析,如TMT、计算机、生物医药、环保都是去年涨势较好的行业。技巧:会从十大重仓股识别基金风格。 混合基金:既想有一定安全垫,有想博取高收益的,选择他。 分级基金:又包括了股票分级基金、债券分级基金,整体层面是母基金、按杠杆比例分为优先级、劣后级。优先级风险低,获取固定收益;劣后级相当于融入资金,加杠杆投资,博取高收益。风险点:在熊市是不能碰B级的。 etf指数基金:适合长期投资,这个长期真的是要经历长经济周期5-10年,要制定灵活的投资计划:如指数低于3000点,每月高额定投;高于3000低于4000,每月适量买入;高于4000……。从金融理论来所,长期其他基金都不会战胜指数基金。 定增/股权基金:一般是私募产品,门槛高,但也有公募发过,记得是投资中石化子公司股权的,出来就被一抢而空了。 基金有一套业绩评价体系,收益率首当其冲,还有各式各类的风险调整收益、风控类、归因等。自认为回撤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但一般公募基金不会披露。 最后,投资基金说到底主要考验个人资产配置能力、择时能力。说白了,就是考验你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莫以为基金是分散投资,风险降低了,可以随便投一投。所以,目前发展出来的FOF、MOM产品,未来肯定会拓展公募,专门对私募组合、投顾进行分析挑选,打包设计成母产品。(上班时间,就写这么多吧^~^)
回答于日 00:00
为什么买基金?因为你没有时间管理,所以你想交给专业人去管理。 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怎么样的呢?不管外界怎么鄙视,也不乏一些垃圾基金经理,但是基金整体来说还是长线投资,追求的还是长线收益,我之前也统计过(手机不方便上图),基金的长线收益还是很可… 显示全部 为什么买基金?因为你没有时间管理,所以你想交给专业人去管理。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怎么样的呢?不管外界怎么鄙视,也不乏一些垃圾基金经理,但是基金整体来说还是长线投资,追求的还是长线收益,我之前也统计过(手机不方便上图),基金的长线收益还是很可观的。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避免小概率事件?也就是如何避免垃圾基金经理:1,晨星基金网,评级四星以上2,基金经理在位时间,两年以内不用考虑,3,基金公司排名(很不重要)。其中的逻辑可以单聊,不管怎样把握好这几点,只要长线投资,收益肯定是要高于市面的大多理财产品收益的。最后还是强调一点:不要用买股票的手段买基金,否则你就直接买股票吧,折腾半天收益差,还鄙视别人基金经理水平差,没有意义
回答于日 00:00
长时间看,买基金比自己买股票胜算更大,毕竟人家是专业投资嘛。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种类繁多,股票才几千个,但基金总的加起来上万个比股票还多,每个月新成立的和清盘的都很多,挑选好基金比买股票更难。 基金又分很多种,不同种类的风险和收益又不一样… 显示全部 长时间看,买基金比自己买股票胜算更大,毕竟人家是专业投资嘛。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种类繁多,股票才几千个,但基金总的加起来上万个比股票还多,每个月新成立的和清盘的都很多,挑选好基金比买股票更难。基金又分很多种,不同种类的风险和收益又不一样,投基金一定要先给自己一个回报预期,然后再挑选相应的基金。不同的基金购买方式又不一样,很多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买(这种比较灵活,资金到账快),绝大部分可以在基金平台购买(如天天基金网、好买基金网等)未完……先吃晚饭
回答于日 00:00
对以上回答还不满意?您可以想我们的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此回答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供用户参考及研究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贷款相关计算器
大家都在问
热门银行贷款利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买入卖出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