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媒体论坛论坛有什么发展历程?

当前位置: &
金砖国家的方向:成员国的视角
发布: 10:35:0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7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在俄罗斯乌法举行。如果从2006年金砖国家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会晤算起,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政治论坛,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回顾10年来的发展历程,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结构中的重要机制,是新兴国家推动国际关系进步和世界秩序朝着更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论坛。但是成员国对金砖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各有构想,其中既反映了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各自自身利益的考量。对金砖国家发展方向的思考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第一,金砖国家的议题范围,是否应将政治与安全合作纳入进来;第二,是否应当制度化金砖国家机制。
  俄罗斯是金砖国家的坚定支持者。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正是在俄罗斯和巴西的共同推动下得以实现的。俄罗斯主张金砖国家应当将政治与安全议题纳入议程,应当推动金砖国家的制度化。俄罗斯明确表示希望将金砖国家从对话论坛和有限议题领域协调政策的机制,发展成为战略合作的机制,能够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关键问题上具有共同政策。俄罗斯认为金砖国家要不断扩展合作领域,并且将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发展成为实质性的制度安排。作为本次领导人会晤的主办国,俄罗斯主张强化金砖国家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立场,共同推动重要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在制度化问题上,俄罗斯也是支持者。在每次领导会晤和智库会议上,来自俄罗斯的学者或官员都会提到制度化问题,希望建立金砖国家秘书处。从领导人会晤通过的《乌法宣言》来看,俄罗斯推动的政治、安全事务协调,地区货币结算贸易等议题被写入了宣言。
  巴西也主张新兴经济体应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金砖国家能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巴西不仅与俄罗斯共同推动了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而且在2010年主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在成员国似乎对金砖国家逐渐失去兴趣的条件下,巴西推动了一系列的金砖国家框架下的合作,包括统计工作会议、农业部长会、发展银行行长会、智库会议、企业间论坛等。巴西成立了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探讨金砖国家成员的公共政策问题和金砖国家本身的发展。从巴西的角度来看,金砖国家在两个方面符合巴西的国家利益:一方面促进国际关系的多极化,另一方面保持新兴国家的政策自主性。
  印度也支持强化金砖国家的作用,同时又认为金砖国家无法适应印度的国家利益。印度的发展目标是保证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到2025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印度需要资金和技术,而金砖国家无法完全填补这一不足,因此印度还需要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支持。有一种观点认为印度对金砖国家是对冲战略。一方面借助金砖国家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以及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另一方面因为与成员国的潜在竞争关系,又不愿意被其他国家的议程所绑架。因此印度愿意推动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建立金砖发展银行和应急储备,推动国际金融制度改革,但是印度对背书俄罗斯等国的倡议持谨慎立场。
  南非在2010年12月受邀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南非总统祖玛认为金砖国家是新兴经济体改革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制度的重要努力,能够使得现有制度更为平等和均衡。南非政府认为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既可以促进南非经济增长,也可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但是,也有对金砖国家谨慎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金砖国家的政治象征性大于实质的经济意义。因为金砖国家成员国在国际市场中处于竞争地位,而且在重要全球问题上,成员国间形成共识也面临困难。金砖国家的重要性或许在于它是一个非西方的机制,在国际事务中能够让发展中国家有更多的发言权。
  中国是金砖国家的支持者。从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来,与其他成员国一道,共同推进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创建金砖国家发展银行和应急储备机制,将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作为重要的反映新兴国家声音的机制,也希望金砖国家在未来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希望金砖国家推动国际金融制度,包括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显著改革;促进金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以及在金砖国家框架下,推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上升,但是也要注意到成员国间对金砖国家发展方向的差异。在金砖国家内部,印度、巴西和南非的立场更为接近。这三个国家还共同组成了印度巴西南非对话论坛(ISAB)。通过三边对话机制,三个国家协调政策,在联合国改革、自由贸易谈判以及联合国框架下很多具体议题,三个国家都有实质性的政策协调。从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记录来看,这三个国家的投票模式更为一致,而中国和俄罗斯的投票模式更为接近。
  另一方面,尽管强调金砖国家代表了新兴国家的声音,是世界政治变动的反应,但是成员国都没有推翻现有国际制度安排的想法。尽管有观点认为金砖国家的建立是对美国单极世界的软制衡,但是金砖国家避免将自身看做是对抗美国霸权的安排。金砖国家也在与美国和现有的国际制度安排良性互动,扮演建设性力量的角色。
  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国家的合作机制,其发展方向或许将由成员国的政策立场与国际权势结构压力共同塑造。(曲博)
 责任编辑: 卻颖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网站通行证: 密码:&验证码:
网站通行证: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京公网安备 本网律师顾问: 建议使用IE6以上分辨率浏览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金砖五国”合作模式历程、结构与展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金砖五国”合作模式历程、结构与展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四届金砖国家财经论坛发出“融合发展”强音
&&&&来源:&&&&
原标题:第四届金砖国家财经论坛发出“融合发展”强音
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第四届金砖国家财经论坛”1月12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以“金砖新视野:共生共荣 融合发展”为主题。图为论坛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2日讯(记者 朱磊 苗苏)第四届金砖国家财经论坛12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金砖新视野:共生共荣 融合发展”为主题,邀请金砖五国政商界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200余人与会。论坛探讨了金砖国家加强务实合作,为各国和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等话题,发出了金砖五国融合发展的最强音。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论坛上强调金砖五国要加强资本融合。他说,金砖五国在金融基础设施合作方面有了根本性的进展。金砖国家银行正式建立、金砖货币储备库正式建立是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重要的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金砖国家银行已经在积极准备首批金砖项目,4月份就投入实施。金砖国家银行是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有益的补充,同时也是改革、完善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方面重要尝试。这是金砖各个国家共同努力的重要成果。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为民提出要加强金砖五国的媒体融合。他表示,国际舆论界现在越来越关注金砖国家的发展,报道数量持续增加。金砖五国传媒界、文化界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拓展交流渠道,讲好“金砖故事”,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文明互建。   
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发表了对会议的致辞。致辞中表示,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未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的信心,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媒体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砖国家财经论坛是金砖五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要为各国的官员和学者之间相互交流发挥好作用。   
巴西驻华大使罗贝托.雅瓜里贝提出要加强金砖五国的政策融合。他表示,金砖国家共生共荣,需要进一步发挥各国政策的互补作用。如共同促进基础设施的融资过程中,需要采取协同的措施来进行资金的准备,进一步促进投资、贸易,包括农业方面指导,突出各国经济政策的协同性和有效性。   
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提出要加强金砖五国贸易融合。他介绍,2014年金砖五国间贸易额达到3500亿美元,但这仅相当于五国对外贸易的10%,贸易合作潜力巨大。下一阶段应推进落实金砖国家经济合作伙伴战略,全面推进各国在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等各领域合作,不断推动合作取得实效,共同构建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未来,可以探讨建立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升和深化五国之间的经贸合作。   
金砖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马斯多普、南非驻华大使多拉娜-姆西曼、俄罗斯联邦驻华公使陶米恒、印度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康楠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副国别主任芮婉洁以及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等也在论坛上发表了讲话。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和南非标准银行经济学家史杰文在会上做了题为“新格局下的金砖合作”主旨演讲。论坛还举行了“对话新开发银行”和“探索合作新亮点”两场圆桌讨论。   
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论坛新增加了“金砖奖项”,表彰那些在促进金砖国家经济领域合作交流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介绍了奖项设置及相关评选活动并宣读了获奖名单。   
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金砖国家财经论坛从2012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论坛已成为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财经论坛,在推动金砖国家间深化经贸合作、探讨新格局下金砖国家改革与发展之道层面形成了广泛影响力。本届论坛的支持单位包括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日韩经济发展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等。中国经济网对论坛全程进行了图文直播。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召开第二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的公告
您的位置:&&论坛动态
关于召开第二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的公告
发布时间:
金砖国家法律论坛由中国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巴西律师协会、俄罗斯法律家协会、印度律师协会、南非法学会、开普敦大学发起成立。首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已于2014年12月在巴西利亚成功举办。通过高层次的交流,论坛已经成为推动法律外交,服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健康发展的平台。
第二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将于2015年10月13日&16日在中国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举行,将围绕&加强法律合作:打造金砖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主题,针对法治建设、金融法律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等金砖国家间共同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为进一步丰富论坛内容,健全论坛机制,本届论坛将举行金砖国家法律人才培养基地、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及金砖国家争议解决上海中心揭牌仪式。为促进金砖国家法律论坛的可持续建设,使之成为金砖国家间法律交流合作的长期平台,本届论坛还将提议成立金砖国家法律论坛指导委员会,并发布《上海共识》。我们真诚地欢迎金砖各国政府和法律机构积极参与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我们希望通过第二届论坛,金砖各国法学法律界从共同利益出发,树立求同存异、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谋求共同发展,以不断对话与协调来增加凝聚力,以不断建设和完善机制性合作来发挥建设性作用,通过法律合作机制的完善带动金砖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深化金砖国家在法律上的全方位合作,为提高金砖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发言权,构建公平公正国际新秩序共同努力。
我们真诚地欢迎金砖各国政府、法律机构及对金砖国家法律问题感兴趣的业内外专家学者,公司、企业等实务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就金砖国家法律问题提交相关论文,或就论坛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待您的支持和积极响应。
附件:1.第二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日程安排
&&&&& 2.论坛回执
&&&&&&&&&&&&&&&&&&&&&&&&&&&&&&&&&& 中国法学会
&&&&&&&&&&&&&&&&&&&&&&&&&&&&&&&&& 华东政法大学
&&&&&&&&&&&&&&&&&&&&&&&&&&&&&&&& 2015年8月25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砖国家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