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是不变资本还是可变资本

关于资本的定义--《中学政治课教学》1985年08期
关于资本的定义
【摘要】:正 在对资本定义的理解上,有同志提出:“既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可是不变资本作为资本的一部分又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这岂不矛盾?”为此有必要对资本的定义作些说明。关于资本的定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多处说明,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其一,指出资本的本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二,为了进一步说明剩余价值的源泉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三,说明资本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在对资本定义的理解上,有同志提出:“既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可是不变资本作为资本的一部分又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这岂不矛盾?’’为此有必要对资本的定义作些说明。 关于资本的定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多处说明,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其一,指出资本的本质是能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偶齐;[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莫大刚;;[J];经济科学;1984年04期
赵连山;;[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2期
郑伟;赵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1年Z1期
陈永忠;;[J];学术研究;1982年01期
王文臣;[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胡绍增;[J];理论观察;1986年01期
张太增;郭利平;杨晓明;;[J];学术研究;1988年05期
,曲献;[J];长白学刊;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瑛;屠晓东;;[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李光远;;[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沈德仁;;[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沈德仁;;[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荣兆梓;;[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陈承明;;[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蔡继明;;[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杭州市劳动保障学会课题组;;[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鲁品越;;[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洪远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铸;[N];人民日报;2001年
李惠斌;[N];学习时报;2001年
谢琦;[N];湖南日报;2002年
刘秉欣;[N];贵州日报;2007年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朱柏铭;[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卢周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关柏春;[N];北京日报;2008年
李军利;[N];乐山日报;2009年
杜光;[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章传几(作者系芜湖市政协副主席);[N];江淮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户晓坤;[D];复旦大学;2008年
陈宝;[D];复旦大学;2007年
王一妍;[D];吉林大学;2009年
吕梁山;[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李强;[D];南开大学;2009年
鞠惠冰;[D];吉林大学;2007年
孙世强;[D];吉林大学;2006年
曹彦生;[D];吉林大学;2009年
韩欲立;[D];复旦大学;2007年
隋成竹;[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奕;[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梁翠平;[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魏森杰;[D];华侨大学;2008年
王小明;[D];厦门大学;2009年
李长春;[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苏克莉;[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郝相钦;[D];河北大学;2005年
黄薇;[D];新疆大学;2009年
李金鹏;[D];河北大学;2005年
陈少娟;[D];广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不同部分在周转中的不同方式
C.资本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
D.资本投入部门的不同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商品的等价物 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2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4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西路1号 邮编:835000&&
技术支持:伊犁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联系我们: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 论文资料-
当前位置: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馆藏:11600
下载此文档
同系列文档
Baidu Button END -->
官方公众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