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财务离职原因为上家单位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目录风险高是不是不好?

【案例解析】财务离职,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这个局怎么破
“中税答疑”始创于2000年,专一提供税务“内容服务”,服务范围:新媒体税务服务、私人订制涉税服务、大企业涉税风险订制服务和纳税服务云数据共享服务。
欢迎访问:
财务人员对公司来说是比较机密的,这是由它的职能决定的:
(1)管理公司所有的钱;
(2)接触公司所有与钱有关的事情,包括企业的收支,甚至包括一些比较隐晦的开支等;
(3)公司各种不规范的操作都知道。
按理说,财务工作掌握着公司的机密,财务人的待遇应该非常好才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部分企业的老板都不重视财务,很多财务人的工资甚至比文员还低,老板不重视财务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财务就是记账的,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业务才重要;
(2)公司的发展跟财务的关系不大,没有财务公司一样会做大;
(3)老板大部分都是技术或者销售出身,对财务知识基本不懂;
(4)不信任财务人员。
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加剧了老板和财务之间的矛盾,一旦财务离职,就有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请看下面一个真实的案例:
小王有几年的财务经验,年初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工作,老板见到她后跟她说,来我们公司负责财务工作,首先要保证税务局要过关,同时要把企业内的帐也要做好。小王当时就明白了,公司要做两套账,由于现在的工作也不好找,大部分公司也都是这么做的,就同意来这个公司上班。
上班后,小王工作兢兢业业,把公司的内外账做的井井有条,深得老板的喜欢。由于小王帐做得好,帮公司少交13万的税,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量增大,小王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因此,她跟老板提出来加工资。老板直接就拒绝了,当时面试的时候就跟你说了要做内账,而且刚来几个月就要求加工资,那不是坏规矩吗。小王心里就很不爽,心想帮公司省了十几万,加1000块的工资都不愿意,一气之下就辞职了。她也是个犟脾气,辞职后就向税务局举报公司偷税,税务局接到举报后,拿着小王提供的公司财务数据到公司稽查,最后企业补交税金13万元,税务罚款13万元,补缴滞纳金1.8万元,三项合计27.8万元。交完罚款后,公司辛辛苦苦这几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这件事对我们财务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大部分企业税务这块都不太规范,做一套账的很少。通过这个真实的案例,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财务人员离职后,公司面临这么大的税务风险的原因是什么?是遇人不淑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呢?
“金税三期”给两套账安装了紧箍咒
“金税三期”后,两套账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现在系统还没有全部开放功能,等功能全部开放后,这几项数据在系统里一目了然:
(1)系统里会记录企业购进的原材料,销售的货物,库存多少,这三项要相符才行;
(2)杜绝虚开的可能性,发票进销比对,进的货物要跟发票的名称一致才行;
(3)购货发票的开票单位地与发票上的货物实际来源地比对要一致;
(4)纳税申报系统的销售额与防伪税控中的开票销售额要保持一致;
(5)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利润总额比对一致;
(6)跟同行业公司耗用的电费与销售收入比对不能相差太大
既然大数据这么厉害,而只有一套账的企业并不是很多,于是问题就来了,税务机关会一网打尽吗?小编觉得应该不会赶尽杀绝,今年2月份财政部发布的税务稽查的通知也是明确了要抓典型,只要企业不要太过分没有触碰到红线一般还是相对安全的。
像上面的这案例,偷税不算很多为什么会被税务稽查呢?显而易见,是因为被财务举报了。税务稽查选案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举报投诉。一旦企业存在经营不规范、财务不健全的情况,或偷税漏税嫌疑,被相关人员掌握了信息并实名举报,如果证据比较充分、事实比较清楚的话,税务稽查也会立案调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老板信任财务吗?
在现在的职场,信任,这个简单的、基础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了最珍贵的稀缺资源了,对财务尤其如此,因为财务的工作,打交道的人多在公司内部,老板的信任对公司的业绩的影响尤其大。
据很多财务人员反应,大部分公司的老板都是不信任财务的,这主要有两点原因:
1、是老板自身的原因,众多老板是从技术、业务中打拼出来的,本身就对财务不太懂,重要程度也不太看重,再加上遇到财务多数提交的都是专业语言编写的报表,看了就感觉头蒙,对不懂的东西信任度肯定会差一些,而且又管着公司的钱袋子。
2、是财务人的问题,身为财务人,你的表现是否值得信任?
(1)是否有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特别是面对老板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比如少缴税等;
(2)是否有随时准备离开的想法,有花时间去了解公司的业务,参与公司的各种事情处理和讨论吗?
(3)是否有在工作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比如考证
如果没做到以上的几点,你只是个打工者,信任越大,风险越高。
财务和老板之间的这个局怎么破?
还是从两方面来分析:
(1)如果公司能过认真按照税务局的要求来做账,报税,也就没有小辫子被别人抓住,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过如果老老实实按照真实的账表去交税,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承受,企业税负可能占到现金利润的60%以上。政府应将税率降下来,让企业不为逃税而再做一套账。
(2)老板要重视财务,善待财务人员,本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
来源:中税答疑专家组(小艾)供稿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会计必看】离职不变更税务信息,你将面临巨大涉税风险!
我的图书馆
【会计必看】离职不变更税务信息,你将面临巨大涉税风险!
金三银四的跳槽季已然到来,年终奖稳稳拿到手里了,工资增长幅度又不大,很多财务人会在这个时期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各位小伙伴是不是也有跳槽的想法呢?财务人一定都明白,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计人员在离职的时候必须要办理好交接工作。这个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延续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不办理好交接工作,轻则会影响到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经营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重则不利于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财政监督、税收征管及国民经济数据统计。看到这里,有些财务人会说,机会不等人,如果工作已经找好了,那原来的工作尽快交接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公司以后的事情和我也没有多大关系。这样想的朋友们,请看下面这两个案例:(一)王女士之前为A公司财务负责人,后来王女士辞职(个人原因)到了B公司担任财务负责人,在给B公司办理相关涉税业务的时候税务人员告知办理业务受限,并且会影响当前企业的纳税信用评级,原因为王女士之前工作的A企业因长期不申报转为非正常户,并且王女士辞职时并未在税务机关办理更换财务负责人程序导致王女士在税务系统中一直显示为A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于是王女士联系A单位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更换财务负责人程序,但是A企业早已不知踪影。(二)张先生4年前在一家非常小的公司以兼职会计的身份去做会计,公司只有几个人,不太正规,在职期间没有履行入职、辞职手续。张会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换了其他公司,但在最近,张先生被税务部门告知,4年前的那家公司已被税务部门非正常户注销了,而他本人也被列入了黑名单。张先生听说要先把公司恢复登记,再正常注销就可以了,可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早已经找不到了,这让张先生非常焦急。看到这里,财务朋友们有没有出了一身冷汗?目前,税务系统里法人、财务、股东的信息正在逐步和公安、工商、银行、劳动等部门联网,如果被列入黑名单,社保、医保、出入境、贷款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财务人要注意,在与前公司进行离职交接时,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如果是,务必去税务局进行财务负责人变更,否则将影响到下一家单位的纳税信用等级!相关政策条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发票数据应用防范税收风险的指导意见》(税总发〔号)文件规定:其法人或财务负责人曾任非正常户的法人或财务负责人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严格控制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发放数量及最高开票限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纳税信用管理若干业务口径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5号)文件规定: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纳税信用级别直接判为d级:有非正常户记录是指:在评价年度12月31日为非正常状态。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是指: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在认定为非正常户之后注册登记或负责经营的企业。该类企业不受《信用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限制,在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当年即纳入评价范围,且直接判为d级。特别提醒(1)税务机关将对非正常户开展定期公告并实施对非正常户追踪管理。(2)国税、地税、工商、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一处失信,处处受限。(3)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将在全国范围内无法开办新公司、办理相关股权转移等。▎本文转载自陶老师财税工作室(ID:xjcspx)。由新疆税友整理发布。新疆税友xjservyou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