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进口怎么办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199753',
container: s,
size: '104,48',
display: 'inlay-fix'
2014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教材笔记:第三章
小编导读:
  2014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章节笔记:第三章
  查看汇总:
  第三章 国民经济核算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
  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
  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
  1、常住单位
  在我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称为我国的常住单位,也称常住机构单位。这里所说的经济领土由我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包括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以及位于国际水域,但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它还包括我国在国外的所谓领土&飞地&,即位于其他国家通过正式协议为我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我国驻外使馆、领馆用地。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即位等于我国地理领土范围内通过正式协议为外国政府所拥有或租借、用于外交等目的、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如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用地及国际组织用地。一经济单位在我国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如住房、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以一年为操作准则,该经济单位在我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区分一单位是否常住单位应注意两点,一是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各单位的财产所有关系?而是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如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属于中国的常住单位。二是时间的长期性在此具有重要意义。短期来中国访问、旅游的人员不能作为中国的常住单位?而中国人员短期到国外旅游、访问则仍然是中国的常住单位。
  2、产品
  根据产品的形态把产品分为货物和服务两大类,货物的生产具有两大特点,可以储存和可以运输。服务的产出没有实物形态的根本改变?没有使用价值的根本改变。
  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可将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它们可以是货物,如被面粉厂消耗掉的小麦也可以是服务。
  当期生产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就是最终产品。
  3、生产范围
  & (1)是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
& & & (2)是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产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 & & (3)是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服务的生产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的部分,自给性服务除了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外则被在生产范围之外。被排除在生产范围之外的自给性服务是指住房成员为本住房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如清扫房屋、做饭、照顾老人、教育儿童等。
  自然过程是否可作为生产活动取决于所发生的环境活动是否在机构单位的推动、控制和管理下进行,并且该机构单位对所生产的所有货物享有所有权。如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不能作为生产活动。养鱼场内鱼的生长则是生产过程,牲畜饲养也是生产活动。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不属于生产活动而经济林木的培育以及用作木材或是其他用途而种植的树木则与一年生作物的生长一样都属于生产活动。在野生森林中砍伐树木,采集野果、野浆果和拾捡木柴则属于生产活动。降雨和天然河道的水流不属于生产活动,而水库和水坝的蓄水以及利用管道或运输工具把水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外则属于生产活动。
  4、消费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所包括的货物和服务。例如,住户最终消费支出包括自产自用的农产品的估计价格,也包括自有住房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自己动手修理和维护车辆或家庭耐用品、清扫住宅、看护培育儿童的价值,以及类似地为自给最终消费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价值,只有用于这些目的的所消耗的货物支出
  如清洁材料才包括在住户最终消费支出中。
  5、资产范围
  金融资产和由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固定资产、存货等,以及某些不是经过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自然产生的资产
  如土地、矿藏、森林、水资源资产等,只要某个或某些单位对这些资产有效地行使所有权,并能够从中获得经济利益,都属于资产范畴。不包括诸如大气或公海等无法有效地行使所有权的那些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及尚未发现或难以利用的矿藏,即一定时期内,鉴于它们本身的状况和现有的技术不能为其所有者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资源与环境。
  6、流量和存量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期末存量?其初存量+本期流量
  7、核算价格
  有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三种。
  基本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减去其应付的产品税,加上其应收补贴。基本价格是一种理想的核算价格,而不是现实存在的价格。
  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生产的单位货物和服务向购买者出售时获得的价值,减去开给购买者发票上的增值税或类似可抵扣税。该价格不包括货物离开生产单位后所发生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
  是购买者购买单位货物和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包括购买者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取得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购买者支出的运输和商业费用+购买者缴纳的不可扣除的增值税和其他税。
  核算体系的基本单位和部门分类
  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地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在现实经济中,具备机构单位条件的单位主要有两类
  住户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经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其他单位。
  同类机构单位构成机构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
  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是地点的唯一性;
& & & (2)是生产活动的单一性;
& & & (3)是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
  核算原则
  (1)是权责发生制原则,
& & & (2)是估价原则。
一般来说,货物和服务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大多数货物和服务的使用(如中间消耗、固定资产形成和最终消费)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固定资产存量按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现价估价,而不是按原购置价格估价。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三种核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产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计算公式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农林牧渔总产出采用产品法计算,即凡有产品产量的农产品均按单位产品价格乘产量的方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采用&工厂法&计算,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总产出,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格不允许重复计算。
  建筑业总产出包括建筑工程产值、设备安装工程产值、建筑物大修理产值、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和装饰装修产值,可以按两种方法计算
  一种是从施工企业和自营建设单位的建筑生产活动角度入手直接计算,另一种是从建筑产品所有方的建筑工程造价角度入手计算。
  服务部门总产出统计的共同点是要计量各单位或部门完成的服务活动总价值。
  营利性服务部门的总产出按照核算期内的营业收入就是其核算所提供服务的全部价值,即它的总产出。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商业附加费,即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销售成本。
  住宿和餐饮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总产出等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金融业的总产出包括银行业总产出、保险业总产出、证券业总产出和其他金融活动总产出。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总产出是经营房屋销售的差价收入和从事房地产租赁活动获得的租金收入。
  物业管理总产出为管理服务的经营收入,房地产中介服务总产出是从事房地产经纪与代理中介活动的收入。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总产出原则上应等于按市场上同等住房的房租价格计算的虚拟房租,目前按房屋坐标和规定的拆卸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加上修理维护费和管理费作为总产出。
  中间投入即中间消耗,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2、收入法
  也叫分配法。计算公式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劳动报酬
  各种形式的货币和实物报酬,包括雇员应付的任何社会缴款、所得税以及单位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货币性工资收入包括工资、薪水、加班费、住房公积金、离家外出工作补贴、恶劣环境工作津贴、海外工作津贴、定期支付的住房津贴、上下班交通津贴、休假或因生产暂时中断工作期间的工资、与业绩挂钩的奖金、佣金、小费等。不包括因工作需要搬家的旅费、搬家费或其他相关费用的报销?不包括工具、设备、专门服装或其他工作所需物品支出的报销?不包括单位支付的社会福利,如对子女配偶或家庭的补助、教育补助或其他与被赡养人有关的补助、向因疾病、意外伤害、生育等原因而缺勤的职工支付的工资、向因裁员、失去工作能力、意外死亡等原因而推动工作的职工或其遗嘱进行的支付等。
  实物性工作包括食品、住房、非工作服的服装、私用车辆、免费旅行、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运动娱乐度假设施、班车、托儿所以及股票期权等。
  生产单位为了生产能正常进行,为劳动者购买的货物和提货的服务,如因特殊工作需要提供的服装或鞋,因公出差提供的运输和旅馆服务费用等,属中间投入,不属于劳动报酬。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 & & 3、支出法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区别:
  (1)居民消费支出不仅包括居民对货物的最终消费支出,还包括对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限于消费品,货物,不包括服务。
  (2)居民消费支出包括住户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以及其他虚拟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包括以倾向形式实现的商品交易。
  (3)居民消费支出仅限于我国常住住户的最终消费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还包括在我国境内非常住住户所购买的消费品。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售给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集团的各种办公用品及公用消费品,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这部分商品?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包括居民住户购买的建房用建筑材料,居民消费支出不包括。
  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房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支出法GDP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海关进出口总额中的进品按到岸价格,出口按离岸价格计算。
  不变价的生产核算方法有三种
  基年价格估价法、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目前农林牧渔采用双缩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用的是单外推法,其他都用单缩法。
  国民总收入
  也叫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收益贷方减借方的差额
  经济增长率=[报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100%
  三、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
  总投入=总产出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增加值合计=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合计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以直接分解法为主,间接推导法为辅的编表方法。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在直接消耗系数的基本上计算得到的。
  投入产出表式(产品部门X产品部门表)
  四、资金流量核算:主要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
  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
  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收到的劳动都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
  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资金流量表采用矩阵结构。主栏表示交易项目,宾栏代表机构部门。每个机构部门下面列出两栏,即&来源&和&使用&栏,分别代表机构部门资源的筹集和资源的使用,&来源&放在右端,&使用&放在左端。资金流量表采用双重记账原则,对每笔交易都作双重反映。收入记录在来源方,支出记录在使用方。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两大部分,分别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编制。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
  这两个比例相加之和等于1国际收支核算
  国际收支表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1、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
  货物:出口记在贷方,进口在借方;
  服务:贷方表示提供报务获得的收入,借方表示我国接受境外提供服务的出去;
  收益:贷方表示我国获得的收益,借方表示我国对外支付的收益.
  经常转移:贷方表示我国从国外获得的转移,借方表示我国向外提供的无偿转移.
  2、资本和金融账户: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贷方表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基本核算原则:
  复式记账原则,
  计价和记录时间原则,
  记账单位和折算原则: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使用的计账单位是美元.
  基本账户之间的关系:
  净误差与遗漏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储备资产差额)
  国际收支状况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当国际收支顺差时,以可结算的外币形式流入本国的资本增加,它会扩张本国的信用,使得利率下降,投资、消费、出口需求增加,由此带动国内生产,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国际收支逆差时,利率上升,总需求收缩,经济增长缓慢。
  国际收支状况对外资流向的影响:当国际收支出现较大顺差时,本国资金供给增多,银根松弛,利率趋于下降工,在资金流动不受管制的情况下,会引起资金外流,国际收支顺差趋于缩减。反之,当出现逆差时,信用紧缩,利率趋升,引起国外资金流入,有利于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对汇率的影响:当国际收支逆差时,资金外流,本国市场上的外汇需求超过外汇供给,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趋于下跌。相反地,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则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趋于上升。
  储备资产的多少反映了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
  对外支付保证程度=外汇储备资产总量/月均货物和服务进口用汇量
  一般较安全的外汇储备量应保证不少于三个月的进口用汇.
  偿债率=[用于当年还本付息的外汇/当年出口货物和服务所得外汇]*100%
  通常认为,偿债率不应超过20%。 资产负债核算
  资产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两大类:非金融资产细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其他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分为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和储备资产。
  非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国内负债+国外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
  非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
  负债=国内负债+国外负债
  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固定资产用&永续盘存法&进行重置估价;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按现期市场价格估价,或按预计未来收益的净现值估价;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按现期市场价格估价。不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按债务人为清偿债权人支付的当期金额估价。储备资产和其他对外交易的金融资产与负债按国际市场价格和官方公布的外汇汇率的中间价估价。
  资产负债表的主栏包括:非金融资产项目、金融资产与负债项目、资产负债差额项目。
  资产负责表宾栏中的机构部门包括: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和国外。
  编制资产负责表的基本方法两种:直接法(目前一般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又分为外推法和内插法)。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电话:021-),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责编:flora
Copyright &copy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1.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广
义的包含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农业普查条例,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行政规章(统计违纪处分规定,调查证管理办法,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2. 统计法基本原则:统一性3,独立性2,依法履行
职责,信息社会共享,统计资料保密 3. 国际上统计体制:集中型,分散型
*集中型优点:一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重复调查,二易做到客观公正,三易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
法。不变价核算
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银行企业总产出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初次分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国外的要素收入)=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益贷-借
*国民可支配收入=GNI+国际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经常转移贷-借
*现价支出法GDP中净出口来自国际平衡经常账户差额
净误差与遗漏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差+储备资产差) * 头寸表指标关系
年末头寸=年产头寸+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其他调整
资产=在国外的直接投资+证券+其他+储备资产
负债=来华直接投资+证券+其他 净头寸=资产-负债
综合差额=经常账户差+资本金融 对外支付保证程度=外汇储备资产总量/月均货物和服务进口用汇量
偿债率=用于当年的还本付息外汇/当*分散型优点:与主管部门结合密切,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统计调查可以及时进行
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经费管理上基本是分级负责。
3-1统计行政处罚措施: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基本要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
4. 统计机构设置: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
5. 统计调查项目分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
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6. 统计调查制度包括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
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报送,公办
7. 统计的基本任务: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
调查,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施统计监督
统计调查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8. 统计调查体系: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
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灭调查和重点调查,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
*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主要作用在于反映调查总体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用于不定期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典型调查的优点在于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灵活机动,具体深入节省人力物力,不易用于推算全面数字
*抽样调查分类: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等距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双重抽样,成比例的概率抽样
*普查 经普5年逢3.8,农业10年逢6,人口10年逢0
9. 核算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10.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
表经常项目中货物服务贷-借
11. 最终消费率=100%*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
资本形成率=100%*资本形成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12. 投入产出核算中总量平衡关系
总投入=总产出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 直接消耗系数A=x/X
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间接消耗)/X B=1/(I-A)-I
I为单位矩阵
13. 资金流量表 以收入分配和资金运动为核
经常转移,无偿提供货物服务资产。形式有收入税,社会保险付款,社会补助和其他经常转移
*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收到的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GDP+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益贷-借 *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储蓄率=总储蓄/可支配收入
14.国际收支核算: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
经常转移包括侨汇、无偿捐赠、赔偿等项目 资本和金融账户借方记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贷方记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年出口货物和服务所得外汇 14. 资产负债表
非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国内负债+国外负债+资产负债差额(资产净额)
非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国内金融资产+国外金融资产+储备资产 负债=国内负债+国外负债 资产负债差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15.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
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月平均人数=报告月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日历数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全年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16. 货客运密度=货物周转量/营业路线
货物周转量=E货物运输量*运输距离 货车平均静载重=货物发送吨数/装车数
货车载重力利用率=货车平均静载重/货车平均标记载重*100%
货运机车平均日产量=货运总重吨公里数/货运机车台日数
17. 能源按成因划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
源;按储存和输送性质划分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使用性质: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按形成和再生性: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按实物形态: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
国民经济核算
共2页(1/2)
中级统计师-统计业务知识打印版(统计方法)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2...如果原始数据为分组数据, 则采用加权平 果的表格; 均数公式计算,其中的权数 ......计算公式:Z=(X- x )/s 标准分数的最大的用途是可以把两组数据中的两个不...2014中级统计师统计业务... 50页 1下载券
2012年统计师(中级统计工... 28......2016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业务知识-专业统计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统计指标及公式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 速度 能源按照使用......2005 年中级统计师《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A. 会计科目 B. 会计账户 C. 经 济业务 D....(贷)2 000 元 39.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的计算公式是(......2015 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考试真题及试题...专业大专,统计学类、经济 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A.统计法基础知识 B.统计实务 C.统计基础知识 D.......最新中级统计师讲义—统计业务知识之统计方法(精品资料,永久适用)_从业资格考试_...当前位置:>>>>>>>>
经济师理论与辅导复习备考: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
日期:作者:考试资料网阅读次数:10次
1中级经济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2中级经济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3中级经济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4中级经济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5中级经济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6中级经济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
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熟悉不同行业在计算总产出时所用的方法。  (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注意:  (1)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也列入劳动者报酬中。  (2)生产税净额  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一)农业增加值  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农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  (二)工业增加值  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  (三)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包括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  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主要有两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是考察投资需求变动的主要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反映投资需求的最重要指标。   五、进出口和利用外资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叫顺差,反之称逆差。净出口指的是货物部分,不包括服务部分。  目前进出口数据包括中国所有进出口商品总额,但不包括边民互市贸易。其中,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2
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
  一、指数的概念、分类  狭义的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指数的类型
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重要,注意两者的定义,所包含的内容)
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
按计算形式不同
  二、加权综合指数  较常用的是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两种形式。  (一)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  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熟悉拉氏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掌握结果的含义。
数量变动的影响额  销售额、价格、销售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  销售额变动=价格变动的影响额+销售量变动的影响额
  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一)零售价格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熟悉编制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二)消费价格指数  我国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消费价格指数包括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两个部分。  了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能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外。  (1)反映通货膨胀状况3
第二十三章 时间序列   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  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  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2.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掌握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依存关系: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基期水平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增长速度也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定基增长速度=报告期累计增长量/基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逐期增长量/基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1  注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
 (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在应用速度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注意:  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计算公式为:  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
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
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2)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平均发展速度PPkao 考&试 网
第二十二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一、集中趋势的测度   
 二、离散程度的测度  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一)极差   极差是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  极差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二)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用 表示。   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用 来表示。  (三)离散系数  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  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   (掌握)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的测度  
与极端值的关系
与数据类型的关系
  集中程度
  位置平均数
不受极端值影响
既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受极端值影响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
几何平均数
适用于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的数值型数据
  离散程度
  绝对值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第二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掌握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各适用什么样的显示与整理方法
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显示
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
条形图、圆形图
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
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
数值型数据
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分组(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
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直方图、折线图
  二、掌握各类显示、整理方法的含义
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显示
也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
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
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等于l。
将比例乘以l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
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比率的比值可能大于l。
将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其方法有两种: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
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
累积百分比
将各类别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也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
数值型数据
分为单变量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单变量值分组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
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熟悉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即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
  3.采用组距分组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分组组数  掌握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1)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2)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3)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了解斯特基的统计分组组数的计算公式:k=1+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  第三步,求极差:将最大的观察值与最小的观察值相减便得到极差  第四步,确定各组组距  在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的确定办法为:组距=   最好把组距取成接近于能被5除尽的一个数。  掌握:组距与组数成反比关系。  组距是每组观察值的最大差:组距=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  第五步,确定组限  注意:组中值=   熟悉确定组限时应注意的问题:(1)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最大的观察值大一点;(2)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3)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偏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  第六步,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掌握“上组限不在内”的含义: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第七步,制作频数分布表。  三、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构成   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  (二)掌握统计表的设计要求  1.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比如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的位置应安排合理。   2.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   3.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而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表中的数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一”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  4.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资料来源。 6
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了解统计的含义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 统计数据;统计学。了解其含义。    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掌握: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四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代码的数值并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也不能区分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
计量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计量结果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计量的结果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三、统计数据的类型  (一)统计数据的类型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
不能用数值表示,其结果表现为类别,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
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
数值型数据
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
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现,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二)变量及其类型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可以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
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
 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掌握,每年考)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能够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注意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    五、统计数据的来源  (一)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等。  
特点(掌握)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4)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熟悉总体、个体、总体容量、抽样、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抽样方法主要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有以下几种形式:(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可以有效降低估计误差。(3)整群抽样。(4)等距抽样。
(1)经济性;(2)时效性强;(3)适应面广。抽样调查适用于对各个领域、各种问题的调查。(4)准确性高。
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典型调查主要是一种定性调查研究。
  (二)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熟悉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2)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3)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4)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六、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掌握统计数据的误差、误差的来源  统计数据的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能够区分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注意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代表性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二)了解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1)精度;(2)准确性;(3)关联性;(4)及时性;(5)一致性;(6)最低成本。
免责声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本站对如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同时,本站无意侵犯他人权利,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邮箱:
经济师考试指南了解考试考试报名准备考试准考证成绩查询考试证书
  机械自动化专业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吗?有哪些要求?  答: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报考专业选择主.....  2017年经济师考试报名:2016年硕士毕业可以报名吗?  答:可以报考,根据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可知.....  考古专业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吗?有哪些要求?  答: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报考专业选择主要是根.....  2017年经济师考试报名:2014年研究生毕业可以报名吗?  答:可以报考,根据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可.....  会计专业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吗?有哪些要求?  答: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报考专业选择主要是根.....  机械工程专业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吗?有哪些要求?  答: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报考专业选择主要.....  2013年本科毕业,请问2017年能不能报考中级经济师?  答:可以报考,根据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可知.....  2011年大专毕业,请问2017年能不能报考中级经济师?  答:可以报考,根据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可知.....
1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6)
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熟悉不同行业在计算总产出时所用的方法。  (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注意:  (1)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也列入劳动者报酬中。  (2)生产税净额  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一)农业增加值  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农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  (二)工业增加值  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  (三)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包括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  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主要有两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是考察投资需求变动的主要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反映投资需求的最重要指标。   五、进出口和利用外资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叫顺差,反之称逆差。净出口指的是货物部分,不包括服务部分。  目前进出口数据包括中国所有进出口商品总额,但不包括边民互市贸易。其中,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2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5)
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
  一、指数的概念、分类  狭义的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指数的类型
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重要,注意两者的定义,所包含的内容)
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
按计算形式不同
  二、加权综合指数  较常用的是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两种形式。  (一)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  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熟悉拉氏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掌握结果的含义。
数量变动的影响额  销售额、价格、销售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  销售额变动=价格变动的影响额+销售量变动的影响额
  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一)零售价格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熟悉编制我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二)消费价格指数  我国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消费价格指数包括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两个部分。  了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能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外。  (1)反映通货膨胀状况3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4)
第二十三章 时间序列   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  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  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又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动态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同一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2.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掌握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依存关系: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报告期增长量/基期水平  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增长速度也有定基与环比之分。  定基增长速度=报告期累计增长量/基期水平=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报告期逐期增长量/基期水平=环比发展速度-1  注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
 (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在应用速度分析实际问题时,应注意:  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  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计算公式为:  增长1%的绝对值=逐期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
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可以分为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
对时间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计算的平均数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2)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2)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l。平均发展速度PPkao 考&试 网
4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3)
第二十二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一、集中趋势的测度   
 二、离散程度的测度  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一)极差   极差是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  极差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二)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用 表示。   方差就是标准差的平方,用 来表示。  (三)离散系数  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  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为:   (掌握)  离散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的测度  
与极端值的关系
与数据类型的关系
  集中程度
  位置平均数
不受极端值影响
既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受极端值影响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
几何平均数
适用于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关系的数值型数据
  离散程度
  绝对值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5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2)
第二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掌握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各适用什么样的显示与整理方法
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显示
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
条形图、圆形图
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
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
数值型数据
频数、比例、比率、百分比、累积频数、累积百分比、分组(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
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直方图、折线图
  二、掌握各类显示、整理方法的含义
数据的整理
数据的显示
也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
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
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各部分的比例之和等于l。
将比例乘以l00就是百分比或百分数。
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比率的比值可能大于l。
将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其方法有两种: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
条形图、圆形图、累积分布图
累积百分比
将各类别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也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
数值型数据
分为单变量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单变量值分组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的情况。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
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熟悉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折线图:也称频数多边形图,它是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把直方图顶部的中点(即组中值)用直线连接起来,再把原来的直方图抹掉就是折线图。
  3.采用组距分组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分组组数  掌握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1)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2)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3)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   了解斯特基的统计分组组数的计算公式:k=1+   第二步,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  第三步,求极差:将最大的观察值与最小的观察值相减便得到极差  第四步,确定各组组距  在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的确定办法为:组距=   最好把组距取成接近于能被5除尽的一个数。  掌握:组距与组数成反比关系。  组距是每组观察值的最大差:组距=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  第五步,确定组限  注意:组中值=   熟悉确定组限时应注意的问题:(1)第一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最大的观察值大一点;(2)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最好不要使用开口组;(3)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偏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  第六步,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  掌握“上组限不在内”的含义: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  第七步,制作频数分布表。  三、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构成   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  (二)掌握统计表的设计要求  1.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比如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的位置应安排合理。   2.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   3.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而行标题之间通常不必用横线隔开。表中的数据一般是右对齐,有小数点时应以小数点对齐,而且小数点的位数应统一。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一”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  4.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资料来源。 62011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分类复习:统计(1)
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了解统计的含义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 统计数据;统计学。了解其含义。    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掌握: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四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代码的数值并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也不能区分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
计量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计量结果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计量的结果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三、统计数据的类型  (一)统计数据的类型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
不能用数值表示,其结果表现为类别,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
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
数值型数据
由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
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用数值来表现,也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二)变量及其类型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可以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
可以取无穷多个值,其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
 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掌握,每年考)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能够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注意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    五、统计数据的来源  (一)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等。  
特点(掌握)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4)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熟悉总体、个体、总体容量、抽样、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抽样方法主要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有以下几种形式:(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可以有效降低估计误差。(3)整群抽样。(4)等距抽样。
(1)经济性;(2)时效性强;(3)适应面广。抽样调查适用于对各个领域、各种问题的调查。(4)准确性高。
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典型调查主要是一种定性调查研究。
  (二)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熟悉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2)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3)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4)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六、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掌握统计数据的误差、误差的来源  统计数据的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能够区分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注意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代表性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二)了解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1)精度;(2)准确性;(3)关联性;(4)及时性;(5)一致性;(6)最低成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