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领导人、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人

阿拉尔故事汇:王震将军在一师
王震将军在一师
(敬请关注:三五九旅精神研究所致力于新疆兵团历史和文化研究,涵盖其前身英雄模范部队——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辅以中国时代精神在西北边陲的成功实践和新疆各族群文化共性、民族认同,以及对接西域文化、边疆湖湘文化、环塔里木文化,尤其是国家有关新疆南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战略研究。提出“三个智库”建设:三五九旅文化研究及实践的权威智库;服务于南疆发展战略的特色智库;服务于国家战略与新疆南疆治理问题的基础智库。该所现有各类实力派研究人员3人,工作人员9人,间接参与研究人员20名,并与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自2013年6月成立至今,先后完成专著6本,各类课题26个,研究成果270余项,学术讲座96场次。所长:任新农,联系电话;QQ.欢迎交流、合作!&)
王震将军一直都很关心支持第一师的建设和发展。1953年调离新疆以后先后16次回到新疆,其中9进塔里木,可以说我们的建设和发展与王震将军的关怀,支持和帮助是密不可分的,这顶草帽见证了将军的朴素,也见证了对我们的关怀之情。
1964年4月26日,王震将军第三次来到塔里木,在胜利九场也就是现在的五团视察桑蚕工作。那天太阳很大,场领导拿来一顶草帽他戴上,王震将军走入桑园查看桑树的长势,他对塔里木种出这么好的桑园感到很高兴并当场指示,一定要十年高产,建成国家最重要的桑蚕基地。他的这顶草帽珍藏在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见证了王将军在一师的历历往事。
一师于1953年整编成立,他的前身就是有着光荣战斗经历的三五九旅。王震同志对他亲自率领的这支老部队,十分关心,身在北京,心在边疆。他曾亲自领导和审定农一师的建设、规划,敢想敢干,保持战争年代的做法,他积极想办法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他经常教导全师干部、职工要保持和发扬这支老部队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创业精神,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仅在建师初期就曾5次亲临农一师视察工作,并且做了许多重要讲话、指示和题词,勉励和鼓舞广大职工干部,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多做贡献,为少数民族大办好事。
第一次视察:1960年3月19日晚,王震同志到达阿克苏,陪同的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司令员陶峙岳、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伊敏诺夫,还有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吴鉴群和兵团政治部主任王季龙。
3月20日下午,中共阿克苏地委召开阿克苏地区党政军机关干部大会,王震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在谈到农一师时,他说:“农一师从1949年解放新疆,进军新疆,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进军帕米尔高原,进军阿里。这支部队高举无产阶级专政的旗帜,拥护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巩固国防,维护地方秩序,推进民族团结。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忠实于各族人民的利益。同志们不管怎么说,农一师的成绩是最主要的,当然与缺点要改正。我这里放一炮,一师在这里有特等重要的作用。”
3月21日,王震同志在陶峙岳、伊敏诺夫、吴鉴群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塔里木河两岸的生产部队。早晨,汽车爬上红旗坡向塔里木进发。他不时停下车子,在新开垦的荒地上和冬麦地里,查看土地和庄稼。汽车进入十四场
开荒造田的地方,他和军垦战士一起参加开荒劳动。在工地休息时,他接见了“冰峰五姑娘”,田桂芬同志向王震同志汇报了他们小组栽培棉花的情况。
当天下午,王震同志来到了阿拉尔胜利二总场(今阿拉尔农场),他在万人跃进誓师大会上讲了话。他说:“农一师的同志,有来自井岗山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同志,有抗日的老八路,有消灭蒋介石的解放军,有抗美援朝打败美帝侵略军的志愿军,也有帕米尔高原巡逻的骑兵战士,有新疆革命军队的战士,也有新疆起义的战士,你们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下,参加生产建设,来到塔里木大沙漠,修了水渠,建了学校,你们已经创造了胜利的开端。相信你们在党的领导下,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配合人民公社,配合地方国营农场,配合农二师,经过几年苦战,将塔里木几千万亩,成亿亩土地开垦出来,将这里变成我们祖国最大的机械化、电气化的棉粮基地。”
3月22日,王震同志渡过塔里木河,视察了塔里木河南岸的胜利三总场(今十三团),回来时,又视察了塔里木农垦大学,并为塔农大题写了校名。
3月23日,王震同志到沙井子垦区视察,参加了胜利一总场召开的万人跃进誓师大会,并且讲了话。他在讲话中,鼓励广大干部和农垦战士,克服一切苦难,实现以农为主的持续大跃进。
第二次视察:1962年7月10日上午,王震同志到达农一师视察工作当天,他听取了农一师领导同志的工作汇报。7月21日上午,王震同志驱车来到胜利九场
,了解了这个场的生产发展和群众情况。他和九场领导谈话中,要求他们种1万亩桑田,塔里木农大的蚕桑系可搬到九场来,成立蚕桑专科。九场要和地方搞好关系,帮助人民公社发展生产,向他们传授技术。当天下午,王震同志到一团农场视察工作。他强调,技术规章要由技术人员定,技术问题由技术干部作决定。晚上,王震同志返回师部,在农一师直属单位干部会议上讲话。他在讲话中说,你们改造了100多万亩盐碱地,有10多万亩达到了稳产高产。但是你们工作中还是有缺点,单位面积产量低、总产低,上交国家的粮食、棉、油及其他农、牧产品的商品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的东西不多,应在这方面做深刻的研究和探讨,怎么能够加强国营农场生产方面的经济核算制度。生产队要包工、包成本,小组要执行责任制。现在要讲技术,政治加技术,技术能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你们应该多种核桃、葡萄、桑树,苹果不要种那么多。有了桑树好养蚕,织的丝绸卖高价。一方面节约,一方面增加收入。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搞好生产。
7月22-23日两天,王震同志到塔里木河两岸,视察了十场(今六团)、十四场(今阿拉尔农场)、三总场(今十三团)、十九场(今十二团一部)、农大(今塔大),听取了工作汇报,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到十场时还下水稻田和军垦战士一起拔草。7月23日下午,王震同志到了塔河指挥部,召集指挥部、三总场、十四场、十五场(今十团)、机关农场、农大、农科所、勘测队、工程处、园林队、林管所的干部,和大家见了面,详细询问了十四场、十五场、机关农场、农大和塔河南岸三总场农牧业生产情况,并且做了指示。他说,你们在自治区、兵团党委的领导下,十多年来,在这块盐碱地上做了很多工作,进行了很艰苦的开荒造田、修路、造林等基本建设,流了许多汗,还要继续搞。
第三、四次视察:1964年,王震同志两次到农一师视察工作。第一次是4月24日到5月9日;第二次是10月5日到10月19日。
王震同志从1964年4月24日到5月9日,在农一师视察了沙井子一管处、塔河二管处、三管处的部分团场和一些师直属单位,对农一师生产工作有许多详尽的指示和部署。
4月24日下午,王震同志在师部听取了师常委的汇报,作了指示。他说,农一师要发奋图强,鼓足干劲,比学赶帮,找差距。人家达到的,你们也能达到。要抓棉花,全师棉花要搞高产。今年种13万亩棉花。搞10万亩平均单产100斤,争取总产1000万斤。粮食也要高产。要增产节约,田边地角都要充分利用。今年麦地要多播种玉米等,要搞好生活。
4月25日,王震同志到沙井子视察工作,他说农一师的玉米、水稻、麦子要搞高产,培养丰产旗帜。向全师号召计划生育,青年要提倡晚婚。当天回到师部又对师领导说,去年师里没有育好桑苗,今年一定要育好,完成桑苗2亿株,明年采取定植密植,十年高产,十年更新。5月1日,王震同志到九场(今五团)参加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并且在大会上讲了话。他号召把九场建成全师新型的现代化标兵农场和重要的桑蚕基地。现在开始青草季节,要抓紧准备工具,收集有养分的青草、嫩草做肥料,同时要打草区肥。晚上,他召集师领导。技术干部座谈说,九场一定要搞好,搞稳产、高产样板,要扎扎实实的干,不放空炮。也正是这一天,王震将军戴的草帽成为了我们珍贵的文物。
5月4日,王震同志到塔里木农垦大学视察工作,下午到共青团农场(今十二团)视察时说,要发扬光荣传统,大搞丰产。第二天,他在阿拉尔向师和二管处的领导同志们说,今年一定要把粮食搞上去。医院除了研究医疗,营养与本身工作外,也要组织搞生产,一人种1亩高产麦子和水稻,一人搞1亩高产棉花。他于5月5日回到师部,下午和师领导同志谈话,讲了1964年粮棉生产和开荒造田的意见。
5月6日下午,王震同志在全师上海青年知识分子代表和师直干部大会上讲了话,他热情赞扬上海青年志在四方,要求参加边疆建设,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们是青年的先锋队。他希望上海知识青年分子积极投身到三大革命斗争中去。要像英雄那样,学习向秀丽、黄继光、雷锋和苏联保尔&柯察金。贺龙元帅要来新疆看你们,你们要以好的生产成绩,学习成绩来欢迎他。
5月7日下午,王震同志在师机关干部会上说,一切播种都要严格要求质量,不合要求的根本不能播种。今后一定要重视培养技术专家,又红又专。发挥技术干部的力量。5月8日王震同志专门召集农一师《胜利报》社的工作人员谈了话。
王震同志从1964年10月3日到10月19日,再次视察了农一师,到了沙井子和塔里木垦区的一些团场,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并为七场(今三团)全体同志题词。
10月3日,王震同志在师党委会上说,你们这次三干会议,就是要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检查一下领导的思想和生产工作。
10月4日上午,他视察了胜利渠水电站和一管处,还视察了胜利七场(今三团),并为他们题词:高举革命旗帜,鼓足干劲,在毛主席的指示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一师胜利七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军垦农场。既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部队,也是一所大学校。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照耀的革命道路。让我们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进,为世界革命的胜利奋斗到底。
10月6日,王震同志视察了四场和一团农场。他要求这些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挖排水渠,要立即进行设计,完成清淤之后,立即组织了力量上阵,开始施工。
10月9日,王震同志到塔里木垦区视察工作,他希望农一师继续开垦荒地,扩大面积,要发展蚕桑,在棉花地里定植桑树,还要增加机车,发挥机械化的威力。当天晚上,他又在一管处讲了话。
10月10日到10月16日,王震同志还视察了塔里木农垦大学、三管处、十七场(今十四团)、十八场(十五团,与十三团合并)、十九场(今十二团一部)、共青团农场和九场,他要求各团场,努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要突击开荒,同时,尽量保护胡杨林。
王震同志在这次视察农一师的过程中,还参加了农一师各级行政干部、技术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会议并讲了话。他在讲话中,首先赞扬了农一师在生产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指出了工作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要求农一师,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必须采取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措施。
第五次视察:1980年
10月5日和10月6日两天,王震同志到阿克苏视察。视察期间,王震同志听取了农垦系统生产情况的汇报,派随行人员检查了沙井子和玉尔滚民族连的工作。6日上午,王震同志接见了当年艰苦奋斗,开发塔里木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标兵。在这次视察工作时,王震同志高度赞扬农垦系统干部职工发扬延安精神,同各族人民一道,开发戈壁滩,兴修水利,兴建农场,创办工厂,付出了辛劳,作出了贡献。他希望农垦团场的同志们,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扎根边疆,发展生产,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震将军是三五九旅的创始人,是新疆新政权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新疆兵团的创始人,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将军无论是在三五九旅的革命史上,还是对于新疆兵团的建设发展方面,都是核心人物,所以作为该馆正厅入口处的第一项内容。
特别是在1955年王震将军授予上将军衔这一年,有四个重大转折与其密不可分。
第一,将军的人生经历在这一年具有重大转折。1955年之前,王震将军戎马生涯,之后,转入到生产建设与和平建设的组织领导。
第二,对于新疆政权建设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王震将军是新新疆政权建设的核心领导人。1955年之前新疆政权建设为筹备阶段,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转向全面建设时期。
第三,1955年也是新疆兵团建设的重大转折年,具有鲜明的承上启下意义。1954年12月7日兵团正式成立,之前的建设为奠基时期,各方面盲目性比较突出。兵团党委正式成立后,提出各基层单位“要像守上甘岭阵地一样,利用好开发的每一寸土地”的要求。兵团建设转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建设时期。
第三,这一年对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同样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尤其是对于王震将军而言,更具有现实关联。将军带领铁道兵基本完成鹰厦铁路建设,即将转战东北、海南岛、广西等地进行农垦开发。中央在他的建议下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在全国各县兴办国营农场,在每一个边境省区在新疆兵团的基础上,都建立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以保证军民吃穿问题。自此,中国屯垦历史上一代而终的局面被打破,自这一年起,掀开了新中国屯垦事业的新篇章。1956年初,王震同志也因此被中央任命为国家农垦部部长。
注:今阿拉尔农场,原九团。
注:今五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任建新在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首届年会上强调 继承和发展董必武法学思想更好地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昨召开
 &&&&  今天上午,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首届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法学会会长任建新强调,研究董必武法学思想,要在学习、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
  董必武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法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他在60多年的革命历程中,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期间,为我国立法、司法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奠定了人民法院工作的思想、制度和组织基础。
  任建新在讲话中强调,董必武法学思想,是董必武同志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体系。研究董必武法学思想,要深刻领会董必武同志法学思想的精髓。董必武人民民主法制思想,是他在中国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根据长期的革命实践,而阐述的比较完整的依法办事的治国主张。法制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国家没有法制,就不成其为文明国家是董必武法学思想的基石。
  任建新说,董必武同志经历了从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每一次紧要的历史关头,他都坚定地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在民主法制建设问题上,依法办事是他贯穿始终的思想。董必武同志的一生,是积极追求真理、不断探索治国良策的一生。他的一生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充满了革命的创造激情和先进意识。他的先进意识,突出表现为:人民为本的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大局意识。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己对法的深刻认识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为开拓和奠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任建新要求,深入研究和发展董必武法学思想,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和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实践。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制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更需要及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完善立法工作,推进司法改革和公正司法,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水平提供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首届年会旨在展示近一个时期以来研究董必武法学思想的新成就新成果。来自我国法律界、法学界的几十名专家学者将围绕董必武法学思想,系统地探讨董必武同志有关法制建设精辟论述的内涵。本次研究会共收到有关董必武法学思想的论文八十余篇。
  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孙琬锺主持了会议。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王怀安、李其凡、吴家友、李玉成、李玉臻、马克昌、刘海年、杨瑞广,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杨永良,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训秋,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杨斌庆出席了今天的大会。
责任编辑:漆浩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
今天(6月7日)上午,第三次全国法院外事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出席闭幕式...&&nbsp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教育史(II)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中国教育史(II)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11: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教育史(II)
官方公共微信&&&&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军事人物&李兆麟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1字 数:1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1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 背景音乐 (开) | 帮助
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机械学家王万钧纪念馆
& 纪念文章
悼念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创始人王万钧
&&& 中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机械学家,我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的优秀组织者和领导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万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看到这个消息,不免心情沉重起来。谨代表农机媒介的年青一代向王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哀念,望您一路走好!
&&& 王万钧同志1918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海安县,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系,1947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49年后历任华北农业机械总厂设计科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50年代组织并参加畜力农具如步犁、中耕器、播种机、收割机等的设计和试验,这些农具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对华北地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1955年组织仿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并投入生产。60~70年代先后组织研制多种南方水田作业机具及北方旱作机具,组织并参加了农机具的整顿、改进和统型工作,促进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水平的提高。
&&& 王万钧同志参加了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的筹建和《农业机械学报》的创办工作,曾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和第四、七、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并任《农业机械学报》第一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第二、三届编委会主编,第四~八届编委会顾问编委。他积极组织本行业专家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并结合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国际双边或多边学术讨论会,推动学会国际科技与合作交流。他长期关注、支持、指导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农业机械学报》的工作,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农业机械学报》的创建和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王万钧同志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农机科研事业,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万钧同志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让我们共同缅怀王万钧同志,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加倍努力工作,为我国农机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馆长:禾苗深深&|&馆号:8798&
|&创建时间: 15:51:41&|
馆长在线陪护时长:
| 个性化馆说明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纷纷雨纪念网 皖ICP备B2-号
客服电话: 传 真: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