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做黑胡桃 实木木木材生意的

家里厨房这样装,也能完爆明星豪宅!
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微信阅读这篇干货
马上抢免费名额
个免费名额
已有77347人享受了该服务
您想安装的系统类型(可多选)
获得由舒适100联盟品牌提供的舒适大礼包
周一至周日 9:00-20:00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0606|回复: 32
【木材相关】说说我在木材市场的见闻和认识(下)
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木工坊 于
08:08 编辑
前两部分留了悬念,近几天比较忙,耽误了时间。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一部分涉及到这个行业的一大批人,我一直纠结应该怎么说,因为我做生意的观念是,我做我的,别人做别人的,不管利不利己,最好不要损人,背后说人是非,终究不是君子所为。考虑到不管影响力大小,这里毕竟是一个公众的平台,最终还是选择保守的说说这件事。
从我第一批团购的木材进货开始说起吧。之前提起过一家东莞大岭山木材公司在武汉设了一个点,因为可以进货的时候,我的仓库还没有找到,也不能让木友等太久,于是跟该点负责的小哥商量,从他那儿进木材,到货后暂时就放在他的仓库里。因为当时淘宝上挂的是贝利品牌的,为此这哥们困惑无比,为什么非要贝利的呢?贝利又不是最好的。虽然我跟他解释了:别人定的是贝利,即使贝利是最差的,也要给别人提供贝利的,他还是不能理解。
因为武汉仓库里没有,他说打电话回总部问,结果鹅掌楸(美国黄杨,以后就叫黄杨了,跟市场同步)没有贝利的,有奥古斯塔的。因为看到他门面上摆的唯一的一包木材,就是奥古斯塔的红橡,看起来还不错,之前也了解到奥古斯塔被贝利收购了,于是确定了,付款,这里有点讲究,他给了一个账号,直接汇款的,我注意到账户名是一个女人的名字。然后三天就到货了。
首先是奥古斯塔普一级的黄杨,因为黄杨是常见的北美木材里面最便宜的了,主要是为木友做抽屉和隔板、背板等处的心板等部分准备的,因为密度不大,不至于太沉重,也不是很硬,好加工,还有就是不算贵,因为这些部位我个人认为确实不需要用很好的木材。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普一级的木材,以前只用过特级材。
IMG_642_调整大小.jpg (34.56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IMG_658_调整大小.jpg (36 KB, 下载次数: 34)
22:29 上传
IMG_719_调整大小.jpg (31.38 KB, 下载次数: 30)
22:29 上传
IMG_730_调整大小.jpg (34.23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这应该是是物流过程中,厢式货车装卸时拖散了的。我注意到上面一张标签上全是中文,而且手写体像是中国人的字体。作为一个木工,我特别注意细节,呵呵。
红橡和白蜡:
IMG_301_调整大小.jpg (39.88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IMG_311_调整大小.jpg (33.15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IMG_403_调整大小.jpg (34.04 KB, 下载次数: 33)
22:29 上传
IMG_410_调整大小.jpg (26.91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IMG_421_调整大小.jpg (37.24 KB, 下载次数: 33)
22:29 上传
IMG_441_调整大小.jpg (32.71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拆包,量长度:
IMG_453_调整大小.jpg (38.22 KB, 下载次数: 33)
22:29 上传
IMG_745_调整大小.jpg (39.52 KB, 下载次数: 33)
22:29 上传
一个武汉木友一起来的,直接拖走了1立方红橡和0.1几立方的白蜡。他一边往车上搬,我一边用手机把看起来不舒服的地方都记录了下来。红橡木的产区很重要,一般南部材最差,主要表现在色差大,中部(通常称为山区)材稍好一些,北部材最好。不同产区的价差大几百元。我定的是北部材,出的也是北部材的价格,木材商小哥解释说这是山区材,我也不好追究。
IMG_406_调整大小.jpg (34.91 KB, 下载次数: 29)
22:29 上传
IMG_421_调整大小.jpg (34.12 KB, 下载次数: 30)
22:29 上传
宽板。武汉木友很兴奋,如果是我,就很忧虑,怎么加工呢?整体用又不稳定。不知大家平时有没有关注,百安居卖的德国进口松木直拼板,都是4-6cm宽的一条一条拼起来的,而没有用整板。还有家具城里有些卖的很贵的所谓“乌金木”家具,黑胡桃木家具等,桌面一般也是这样拼起来的,主要是为了稳定,少出问题少售后。
IMG_130_调整大小.jpg (34.34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红橡搬到一半,我才留意到白蜡是美国木业的。本来我定的是贝利的白蜡,木材商小哥等到我问起来才说,也没办法了,只好又跟木友解释。其实业内称贝利和美国木业是兄弟公司,实际上据说是父子关系——好像贝利的老板是美国木业老板的儿子(或反之,记不清了),贝利公司上海办事处的负责人是我的朋友,据他说他的上司在中国发的是贝利公司的名片,而在非洲又发的是美国木业的名片,反正有点复杂,搞不懂美国人的关系。(这些内容和前面、后面的部分内容在另一个帖子里发了的,为了完整性,直接粘贴过来用。)
IMG_254_调整大小.jpg (35.22 KB, 下载次数: 31)
22:29 上传
IMG_315_调整大小.jpg (36.26 KB, 下载次数: 31)
22:29 上传
IMG_323_调整大小.jpg (33.61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IMG_335_调整大小.jpg (35.31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这哥们的仓库里有一包“JC”品牌的红橡,色差比我这包小多了,一看就应该是真正的北方材,端头看起来也不错,端裂和斜边基本没有,主要是比较平整。
IMG_803_调整大小.jpg (36.69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IMG_835_调整大小.jpg (34.45 KB, 下载次数: 32)
22:29 上传
下图后排下面也是一包白蜡木,据说是“GII”品牌的,看起来比我这包美国木业的要白,不知道白不白是不是白蜡木好坏的衡量标准,但是白一些的看起来还是舒服一点,我感觉。
IMG_941_调整大小.jpg (88.53 KB, 下载次数: 33)
22:29 上传
过了两天,黑胡桃也到了。乍一看还不错,同样是物流中的拖动,把包装拖散了。
IMG_304_调整大小.jpg (43.17 KB, 下载次数: 32)
22:30 上传
IMG_316_调整大小.jpg (36.6 KB, 下载次数: 32)
22:30 上传
IMG_331_调整大小.jpg (39.35 KB, 下载次数: 29)
22:30 上传
IMG_352_调整大小.jpg (95.26 KB, 下载次数: 33)
22:30 上传
每块板子上的激光码,捆扎带和垫木的细节看起来都像是美帝的原包装,整体颜色也比较黑,看不到多少白边。当时觉得,虽说哈索是个中低端品牌,材质还不错嘛。只是我高兴的有点早了。
IMG_456_调整大小.jpg (27.69 KB, 下载次数: 31)
22:30 上传
IMG_721_调整大小.jpg (86.27 KB, 下载次数: 31)
22:30 上传
IMG_726_调整大小.jpg (90.48 KB, 下载次数: 34)
22:30 上传
IMG_918_调整大小.jpg (24 KB, 下载次数: 27)
22:30 上传
这一包黑胡桃可谓历尽了周折。首先,我问了上海福人市场我13年买樱桃木的那一家的业务员A,因为他家主要经营樱桃木和黑胡桃,开始说是有贝利品牌的我要的规格,在我准备付款时,业务员A又电话告诉我没有了,他说他问问市场里别家有没有,如果有就帮我“调货”(注意这个关键词——“调货”),第二天说他都问了,都没有。我意识到问题有点复杂了。
于是问了所有我有联系方式的木材商,上海、东莞和重庆的都问了,都说没有我要的规格,其它规格有,比如9-10英尺长,或7-8英尺长5/4、8/4英寸厚的。我选择卖7-8英尺长的主要原因是木友可能会用它来包门,同时要进得了电梯,这样就只有这一种了。之前我从朋友聊天中听到市场上七八尺的比较少这种说法,因为他们的客户主要是家具厂,众所周知,木材越长,利用率越高,对于家具厂来说,长不是问题。比如我这次进的美国木业的白蜡木,七八尺的价格比九尺以上规格的价格高300元每立方。
最后,还是这个武汉小哥介绍的他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同事B(张某)帮我找到了。开始他说是他们自己公司的仓库里就有,我还让他拍了一张照片确认,是哈索的黑胡桃,于是打款、发货。我又注意到这个账号的账户名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后面解释为什么)。付款后这位张兄弟很热情的为我找物流,晚上我打电话问物流情况,他说当天问的那一家价格贵了,第二天再帮我找,心里小感动了一下。第二天上午电话我说物流找到了,价格合适:800元。
我因为之前有在上海买木材的经历,知道物流价格:350元一吨,之前在老市场时因为地处市区,需要小车转运到郊区的大车上,有一个提货费100-150元,现在搬到郊区了,没有提货费了。到武汉后的送货费是150元,还是比较划算的,因为自己在武汉请个车的话是350元起步。我的1.77立方黑胡桃也只有1.1吨不到的样子。于是就找之前买樱桃木的那家业务员A要了物流公司的电话,联系好了物流,费用是550元。
第二天一早,业务员A电话我,因为他知道我找到了七八尺的特级黑胡桃,找我要了张某的电话,说他的客户也需要这个规格。
收到货我在发货的过程中,用手机记录下了一些主要的缺陷:
IMG_405_调整大小.jpg (33.83 KB, 下载次数: 27)
22:30 上传
IMG_437_调整大小.jpg (30.85 KB, 下载次数: 26)
22:30 上传
IMG_706_调整大小.jpg (33.41 KB, 下载次数: 26)
22:30 上传
IMG_714_调整大小.jpg (32.26 KB, 下载次数: 16)
22:30 上传
IMG_723_调整大小.jpg (30.55 KB, 下载次数: 14)
22:30 上传
IMG_622_调整大小.jpg (41.99 KB, 下载次数: 17)
22:30 上传
IMG_008_调整大小.jpg (96.89 KB, 下载次数: 15)
22:31 上传
IMG_651_调整大小.jpg (32.27 KB, 下载次数: 15)
22:31 上传
再来一张黄杨(鹅掌楸)缺陷大集合,把遇到的有大缺陷的都摆在一起了:
IMG_603_调整大小.jpg (30.36 KB, 下载次数: 14)
22:31 上传
包装发货:
IMG_243_调整大小.jpg (92.41 KB, 下载次数: 15)
22:30 上传
IMG_254_调整大小.jpg (41.02 KB, 下载次数: 15)
22:30 上传
IMG_545_调整大小.jpg (94.32 KB, 下载次数: 18)
22:30 上传
IMG_903_调整大小.jpg (89.57 KB, 下载次数: 13)
22:31 上传
IMG_920_调整大小.jpg (40.74 KB, 下载次数: 14)
22:31 上传
发完一个1立方,一个0.5立方之后,就剩下这一点了。当时就感觉不对,应该没有0.27(1.77-1-0.5)立方,于是反复验尺,发现少了0.09立方,5%,按照我的进货价,价值1142元。因为发货的事情全部是在张某武汉同事的仓库里完成的,于是庆幸幸亏没有搬到自己的仓库,不然说不清楚了。于是打电话张某,一听口气就不对,态度很好,但是内容就是耍无赖的意思,说什么他从别人家“调货”的,别人就给了他这么多,他只赚了我100元等等。最后我烦了,说:木材的圈子就这么大,你这样做生意是做不长的,你做的这件事我见一个人就说一次,他也表现出不在意。所以我在这里讲这件事时毫无顾忌,感觉比较爽,好歹花了点学费,买了个可以随便说人坏话的机会,呵呵。因为我这个人极度不喜欢背后说人坏话的人,自己当然也不喜欢那样做。要么我就当面说你,要么我就事先告诉你,我要说你的坏话,然后再说。
IMG_021_调整大小.jpg (90 KB, 下载次数: 16)
22:31 上传
现在想想,我那句“你这样做生意是做不长的”,说的太不合适了,这哪是他的生意呢?不明真相的人只会让他的老板背黑锅。
说到木材的短斤少两问题,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美国人给我们的量还是比较厚道的,以前富余多一些,现在少多了,但是一般还是有1%以上的富余,于是就有了“改码单”这一说。所谓“码单”,我也没见过,我想象的应该是一个表格,标明这一货柜里每一包木材的编号、品种、尺寸和材积等信息。我亲耳听人说过,现在大家都改码单,我想的话这样说可能有点过了,至少比例应该不小,因为我们都知道,坏的风气是很容易形成的。后来专门了解了一下,还真有这个事,一般来说,改大2%应该是正常的,就是由富余1%,变成差1%。即使咱们拿尺去量,也不一定能量出来,因为咱们这一次量的跟上一次量的结果一般都会有差异。
这样看,这个张某少我5%,一定是故意的,关键这是黑胡桃,单价比较高,所以就做的很有点过分了。
这剩下的0.15立方黑胡桃前天被一个南京木友买走了,因为他不想买压刨,所以付费我,要求双面刨平,于是刨平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先说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IMG_707_调整大小.jpg (91.25 KB, 下载次数: 16)
22:31 上传
IMG_722_调整大小.jpg (92.13 KB, 下载次数: 16)
22:31 上传
IMG_614_调整大小.jpg (91.68 KB, 下载次数: 15)
22:31 上传
IMG_647_调整大小.jpg (73.61 KB, 下载次数: 11)
22:31 上传
这一包(大约170多块)里面唯一的一块奇葩,弯的不成体统。因为南京木友要切成90cm长做楼梯踏板,用不了,于是我“珍藏”了。客观讲,我觉得不能因为有一块这样的木材,就否认了这个品牌。第一,比率毕竟很小;第二,咱们不可能都用长料,切短了用丝毫不受影响。以我以往使用木材的经验,绝大部分的木材在刚加工时,内应力改变,立即就变弯或变翘,极少数会在以后长期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生变形,这一块应该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况。
怕刨平的木材在运输中损坏,专门开货车跑到市场买了两块最便宜的三夹板,20元一张,但是油和过桥费(武汉著名的ETC)加起来40元左右:
IMG_814_调整大小.jpg (48.85 KB, 下载次数: 14)
22:31 上传
现在来说是问题的问题。先看看下图中的白色边材和我的手(洗完澡之后拍的):
IMG_146_调整大小.jpg (68.99 KB, 下载次数: 13)
22:31 上传
IMG_023_调整大小.jpg (37.3 KB, 下载次数: 14)
22:31 上传
IMG_036_调整大小.jpg (61.56 KB, 下载次数: 15)
22:32 上传
下午刨平的时候,觉得手很脏,没太在意,多洗了几次,也没注意洗干净没有,晚上洗完澡,发现手还是脏的,而且脏的地方正好是跟木材接触的手掌和指尖部分,于是想起来了,下午加工的时候有两块整块几乎都是边材,还有一两块边材占比超过50%的。但是加工之前外观上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呀,于是马上想起来了——一定是染了色的。
至于为什么要染色,我暂时还没搞清楚,还需求证。个人分析:哈索虽然是黑胡桃的中低端品牌,好歹也做了超过50年了,像这种染色毕竟带有欺骗性,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做。要么或者那个业务员张某除了短斤少两外,还做了其它手脚。这个暂不下结论,等以后了解清楚了说吧。
总之,这一批进的四种木材黑胡桃、红橡、白蜡和黄杨,应该都可以确定都是美国烘干进口的,红橡和白蜡至少是我了解的品牌,基本满意,至于有没有缺斤少两或其它方面的问题,等这一批卖完了心里就有数了。对黑胡桃和黄杨不是很满意:黑胡桃主要是颜色方面,边材太多,还染了色;黄杨主要是初次接触普一级,跟我的期望值有差距。
以上是见闻,下面是认识。
说到认识,首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先理清一下——咱们为什么要买北美木材?这个问题估计大部分木友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我的观点——买北美木材就是冲着它的烘干工艺来的。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出口区域,一来木材资源丰富,二来管理的比较好。简单说就是一边砍,一边种,具备可持续性,据说加拿大的木材砍都砍不赢。北美木材的烘干工艺也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国内也有进口北美原木,自己锯解和烘干的,这也是一大块市场。以前接触到一个做这种生意的朋友,说在张家港那边的口岸边上,一字排开无数家木材加工厂,口岸出来的木材直接拖回去加工。
我一向都不相信有什么事情是咱们中国人做不好的,只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咱们做的东西我确实不敢拿我辛辛苦苦做的家具跟他赌。话说回来,美国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就像我们知道美国人很依赖机器,到了没有计算器就不知该找多少钱的地步(这是道听途说的哦,不负责任)。场地费用也应该比咱们国家便宜,咱们要做到他们那种标准,估计成本上还真不一定有什么优势。再说即使做到那样,也不见得卖得出价钱来。总之,我个人不信赖咱们国内烘干的木材。
说说这个黄杨,从材质本身来讲,它跟榉木比起来,不知差了多少个档次,但是价格跟榉木差不多。我觉得关键就在烘干工艺上。之前有个来过我这儿的武汉木友,在我的建议下,买了沙比利(非洲材,市场上绝大部分是国内烘干的),自己做家具玩。他在回我一个帖子时问到他买的沙比利出现的问题时,我回复说可能是烘干工艺不到位,他反驳说木材很干,应该没问题。
我觉得木材应该不是烘得越干越好。如果这样的话,把火加大一点不就行了,是吧?现在跟我一起玩的木友也买过沙比利,我们也觉得特别干,以至于中心出现了像鱼鳃一样的空隙。记得有一次没事干,把他拼的板子锯下来的头子直接横着(木纹方向和刨刀方向平行)送进压刨里面去刨,居然刨出来的效果还很不错,也算光滑,只比竖着刨效果差一点。照说这不应该是吧?
这个问题在我后来知道了“大气平衡含水率”的概念后,就有点理解了。木友有兴趣问一下度娘,上面有文章详细的解释这个概念,我觉得所有打算自己动手做家具的木友,都应该对这些东西有个基本的认识的。主要意思归结到一句话——成品家具的含水率应该跟当地的大气平衡含水率匹配,不然会出严重的问题。据说我们国家做家具出口的很多厂家都吃过这个亏的。就像是我们常见的北美烘干材,含水率一般在8-12%,正好适合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南部沿海使用,如果木材要在新疆和东北等地使用,考虑到气候干燥和冬季采暖等因素,至少需要多一道程序——碳化,市场上有木材碳化设备卖。所谓碳化,我理解就是烘得更干,牺牲木材本身的韧性,换取更好的稳定性。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北美木材时,买到一包应该是国内烘干的红橡:
185251iurax6i5irjx14zh.jpg (42.88 KB, 下载次数: 16)
00:37 上传
185300ymumm0uz0k7ctrlc.jpg (48.73 KB, 下载次数: 15)
00:59 上传
185310yaedfcw3izi8b0ac.jpg (59.63 KB, 下载次数: 14)
07:38 上传
za3zsiiyzpbe.jpg (54.4 KB, 下载次数: 15)
08:08 上传
从外观上看,做工粗糙,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用完。当时也是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最后找到上海福人市场的一家,业务员是个东北大姐,很热情。打款过去,对方发货。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时打款过去的账户名是一个男人的名字,还觉得有点奇怪的。当时认识不多,觉得木材弯是正常现象。后来使用的过程中,除了长料不好取外,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剖板上。现在知道了,毕竟普一级板材在家具行业称为橱柜材,因为一般不怎么用长料,所以在做的过程中,影响还不算太大,只是担心烘干的不到位,将来使用中出现预想不到的变形。因为一个木友订制橱柜,要求美式shaker风格的,心板只需要8mm厚,于是剖板工作量巨大,于是专门买了一台二手大带锯,7.5千瓦电机,开起来光是声音,都另自己心惊胆战,后来卖掉了。
起初打算150mm左右宽的板子直接剖板,发现90%以上的板子在剖开的瞬间,内应力改变,两块全部弯成了瓦片状,(现在知道了是烘干不到位的原因)。只好宽度上一分为二,变成80-100mm宽再剖板,虽然还是有轻微瓦片状,整体情况好多了,因为厚度还有点余量,最后拼好、刨平之后基本看不出来了。论坛里有些木友也在讨论剖板的事,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剖板。不管烘干做的再好,也不大可能做到里外含水率完全一致,除了含水率因素,还有其它原因,因此板材始终还是存在内应力的,剖开后,怎么都会有些想象不到的问题产生。
再说一个概念,武汉本地称为“提篮子”。大意就是自己没有店面,寄生在市场里的二道贩子。比如您到卖鸡蛋的市场去买鸡蛋,在市场门口遇到一个人,身边放着一个篮子。您跟他对话的场景大致如下:
鸡蛋有吗?
有。您要什么鸡蛋?
北美鸡蛋有吗?
欧洲鸡蛋有吗?
非洲鸡蛋有吗?
亚洲鸡蛋有吗?
有。只要您想买,月球上有鸡蛋的话我都能给您提来。
这种还是明着提篮子,暗里提篮子就更不靠谱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咱们到木材市场买一包两包木材,业务员不给好脸色看的原因了。我前面多次提到打款过去的账户名都是个人,而不是公司账户,而且不是本人,还是异性。所以有说法——每个业务员都是一个小老板,据传闻:做得好的小老板(业务员)一年可以挣上百万。这种现象在其它行业也很普遍,中国特色嘛,不足为奇。
这种情况对于咱们最大的危害就是,咱们完全无从知道到咱们手上的木材的具体来源,做起家具来,心里完全没谱。后来跟一个美国木材公司的朋友聊天时,他提了一句——中小企业买木材都难。我顿时豁然开朗了。
木材商的客户一般都是大的家具厂,一买就是几十包,大几十上百立方,业务员的提点应该不会很高,所以咱们去木材市场说要买一包两包的,没人爱搭理咱们。但是如果您不去木材市场,直接打电话给业务员,那态度应该就大不一样了,我有这种经历,呵呵。我想如果我是业务员的话,即使我有机会提那种大家具厂几十立方的篮子,心里还是会有顾忌的,毕竟都是懂行的人,搞不好会扯皮。木材的圈子又很小,一不小心饭碗丢了不说,名声坏了,以后很难再吃这口饭。
这样以来,如果我是业务员,我想提篮子的话,当然会挑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们了,因为小白们不知道木材的好坏标准,看到还比较平直的板材,也没有什么斜边,很多人人都觉得很好了。而且,有几个人买回木材了会去量材积呢?至于木材的等级,更少人去研究,美国的木材分等标准不是很好懂,对于专业人士才具有可操作性。有人说木材行业是一个很传统,很落后的行业,北美木材更是缺乏监管,而且也无法监管,连个国家标准都没有,怎么管呢?咱们总不能指望工商的都学会美国木材分等标准,然后去执法吧。听过一个传闻:之前美国木材进口的时候,海关的人不懂,也不知道价值,于是大家都以很低的价报关,省掉了不少关税,后来木材行业有人“叛变”,去了海关,从此,大家都老实了,呵呵。
再说说品牌。我上次去东莞时,跟木材商(业务员)交流时问:咱们木材报价应该是按照品牌报价吧?都说是的,但是给我的报价单上,没有一个提到了品牌的,只有产区。虽然他们都说现在美国木材企业的产品品质都差不多,但是按照咱们的常识,不同品牌的价格总是有区别的吧。比如黑胡桃,“三撇”品牌的比“哈索”品牌的平均贵3K以上(每立方)。
再说说价格。有个美国木材公司的朋友说:同样的(品牌、产地等都完全一样的意思)木材,在上海福人市场,一个业务员如果比另一个多卖了100元(每立方),可以说这个业务员的水平比较高;如果多卖了200元,一定是家具厂的采购有问题。可见,在大宗的交易面前,很多问题都变得很简单,不需要担心什么。
价格结构方面,以红橡这种价位的木材来说,不同的级别价差1K-2K,不同产区之间价差大几百元。听说过有不良商家拆包,然后从低等级里面挑出一些混在高等级的包里卖的,我相信这种现象一定存在,具体有多普遍,咱们不好说。这还算好的,如果拿国内烘干的木材冒充美国进口烘干板材,那就太可怕了。总之对咱们来讲,整包的买,要比零买还是要可靠很多,至少更容易知道木材的来源是否可靠。
再说说品种。我接触到的几个大木材商,仓库里堆得木材打眼一看,价值至少超过1亿,一般也只经营几个品种和品牌,比如东莞的一家很大的木材商,也只经营红橡、白蜡,樱桃,赤杨和黄杨等;上海我之前买樱桃木的那一家,规模也不小,主营樱桃木和黑胡桃。如果有一家什么品种、什么品牌都卖,我是不相信他的。这也是我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来好不容易凑够三五包,如果在一家买,还算是一个小单子,但是分散到几家去买,别人都看不上了。
记得我12年9月份去了一趟上海,贝利上海那哥们介绍了一家卖樱桃木的,虽然我说了以后用量很小,但是老板还是亲自到酒店去接了我们去他店里。13年初我在他家买了4个多立方的樱桃木,两小包加一大包,三万多元的货,贝利的,品质很好。临走时老板还亲自开车送我到地铁站,虽然从他的店面到地铁站只有一站路远。可见即使咱们买一包两包,老板还是愿意做这个生意的。我想的话,站在老板的角度,开门做生意,有生意来了,总有钱赚,反正门面租金和员工工资已经付了。只是老板不在时,业务员不大愿意而已。
总之,那些像图片上一样清爽的北美木材,其实离我们很近,因为就在木材商的仓库里;但又离我们很远,因为很难到咱们手里来。
下次我再去进木材,一定设法先找老板,然后自己到仓库里看到货,记下包号后再下单,这样就有一些保障了。条件允许的话,现场拿尺量材积,看够不够量。如此几个回合下来,找到可靠的木材应该也不难。有跟我类似的木友,如果自己到木材市场买木材,也可以参考我的做法。
就到此了,简单的总结一下,这就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如果咱们零买的价格比批发价还要低,那就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了。最后为自己做做广告:
我从来不相信商人的所谓良心,包括我自己,我也不希望别人对我的良心有什么指望,那份信任太重了,我承受不起。我付出了劳动,我要挣钱吃饭的,我现阶段只是想糊个口,相信比我胃口更小的商家还是不多的。我的方向是只找市场上最好的木材,提供给大家,因为大家出了最好的价格。
核桃楸的木料有毒性,手出汗或刨花浇上水都会变成黑色,这颜色能染在手上,很难洗掉,黑胡桃也应该是楸木类,也应该有类似的毒性,你可以做个实验,把黑胡桃的刨花放些水泡泡,看看变黑没。
国外出口到中国的都是他们那的次品(咱这只要便宜有钱赚就整不管好坏),只有中国傻了八几的把最好的东西都出口(不好的人家也不要)
核桃楸的木料有毒性,手出汗或刨花浇上水都会变成黑色,这颜色能染在手上,很难洗掉,黑胡桃也应该是楸木类 ...
嗯,您说的很有道理,改天我去试试。
批发商估计都等着木材涨价呢,并且做大单省事省心,但是木材资源是可再生的,一旦地产停步需求骤降,咱就能用上便宜的好料了
楼猪,你把卖木材那点事都抖出来了,还有哪个提篮子的敢卖给你鸡蛋喔,话说现在论坛最火的木材商,都已经可以做全球木材了,北美的 ,欧洲的,东南亚的,非洲的,橡木,黑胡桃,白蜡,红花梨,还有德榉,话说我们论坛还是很有市场的,随随便便一个CAB级的榉木,就卖到5K多大洋,挣钱挣到笑死,这要是让市场上那个隔壁左右知道还有这样好的生意,那不是眼红的要死。
cab.jpg (18.26 KB, 下载次数: 16)
21:55 上传
写这么长的确很有参考价值 不过不能一棒子打死全部做木的人 美国也不见得全部供应商和本地经销商好的哪去 大家都是趋利的,木材本身就是水很深的行业 越到内部水越深 不能怪市场复杂 市场本身复杂 怪就怪自己经验不够 下次你经验够了就自然不会吃这个亏了。
写这么长的确很有参考价值 不过不能一棒子打死全部做木的人 美国也不见得全部供应商和本地经销商好的哪去&&...
告诉你吧,我做了5年,买了5年木材,总结下来的经验是,便宜没好货,买木材只选贵的,才是对的,
在木材成本上多话一点钱,算下来在用的时候贵不了多少,用下来好的木材越做越开心,越做越喜欢,这个描叙有点容易让人想歪
用差的木材,付钱的时候会开心一会,等用的时候,一边咬牙切齿骂木材商,一边有气无力,恨不能把卖木材的祖先十八代都骂一遍,恨不能把奸商刨坟掘墓,不仅花了冤枉钱,浪费了时间,做出来东西总有遗憾,没办法对自己或者客户交代。
所以还是那句话,木材卖的贵是绝对有道理的,便宜的反而是要小心加谨慎了
批发商估计都等着木材涨价呢,并且做大单省事省心,但是木材资源是可再生的,一旦地产停步需求骤降,咱就能 ...
那倒是!前一段时间红橡降价降得厉害,我认识的一个据说是杭州做的最好的木材商一个月亏十多万,但是又不能不卖。所以对于大一点木材商来说,肯定是希望涨价。但是从近十年来看,木材降价这种事还是不常有。咱们可以等等房地产降温后的行情。
楼猪,你把卖木材那点事都抖出来了,还有哪个提篮子的敢卖给你鸡蛋喔,话说现在论坛最火的木材商,都已经可 ...
我已经有了教训,也再不会找提篮子的人买鸡蛋了,呵呵。至于论坛里新来的木材商,我不想评论,卖得火总是有道理的,有资源优势,有天时地利人和,那是别人的造化。至于你图片上的那个价格,我估计不应该是国外烘干进口的榉木价格,虽然我近期不打算卖榉木,我也一直在关注它,觉得价格不可能这么低,图片上文字讲的不是很详细,木材市场上进口烘干的榉木价格应该在4K往上。
告诉你吧,我做了5年,买了5年木材,总结下来的经验是,便宜没好货,买木材只选贵的,才是对的,
其实世界是很公平的 从来就没有那些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
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 卖东西的人也不是白干 买的也不能图着光省钱。
用好料的确舒心 但是需要经验 选购的时候不被坑才能保证一分钱一分货
要是没经验说不定好料的价格买了差料也不出奇 所以一分钱一分货已经是算好的情况了
更多人是根本没经验直接这么买上了当也不知道
尤其是论坛里面个别红木商家 严重将一些不太值钱的料子当宝卖
木友也不明就里的跟着买 其实红木是贵 但那有论坛那些散料贵啊。
楼主这样买木材就成四级供应商了
一级,直接厂家拿货,二级,代理,三级,可能就是调货了,而楼主再去买就算是四级供应了
利润都是层层盘剥的,不知道楼主的木材价格是多少,性价比如何。
必须有一样
不以此谋生的工作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北京木之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美黑胡桃木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