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中国工业与制造业的区别将如何?

工业4.0与中国制造业转型
&&来源:微双加
来了,有人预计,它能10年内淘汰所有传统产业,将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革命。而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德国,率先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那么,这一轮浪潮中的,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是由德国率先提出。金融危机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萎靡不振,但德国依靠制造业,不但失业率低且经济增长迅速,这让德国政府意识到制造业是维持德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于是,2013年4月,德国政府推出《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战略的建议》。随后,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并纷纷开始布局,争取制造业话语权:美国在2014年12月推出&工业互联网&战略,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日本于日推出《新战略》;法国推出&新工业法国&方案;中国也于2015年出台《2025》十年战略规划。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工业1.0是透过蒸汽推动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由电力推动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电子信息技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叫做智能化。
过去在工业1.0、2.0到3.0的时代,一定要透过原料、机械设备、工厂、运输、销售五大模块,都是固定的环节,缺一不可。而&&是应用、智能化等新技术提高制造业水平,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通过决定生产制造过程等的网络技术,实现实时管理。它&自下而上&的生产模式革命,不但节约创新技术、成本与时间,还拥有培育新市场的潜力与机会。
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原材料(物质)&=&信息&。具体来讲,就是工厂内采购来的原材料,被&贴上&一个标签:这是给A客户生产的XX产品,XX项工艺中的原材料。准确来说,是智能工厂中使用了含有信息的&原材料&,实现了&原材料(物质)&=&信息&,制造业终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以德国飞梭哈雷机车生产工厂为例,在工业3.0以前的时代,生产一台哈雷机车需要21天,因为它的生产过程全部都是固定机械化的。但到了的时代,一位顾客早上9时下单订购一辆个人定制化的摩托车,这五大模块统统&活&了,按照顾客的需要,自己找原料,自己找工厂重新包装重新组合,在6小时之内就可以把私人定制的摩托车交给客户。不但效率提高,成本也大为降低。
的目标是智能制造,延伸智能到具体的工厂,就是智能工厂。在智能工厂,第一个是机器生产机器,或者说自己生产自己。第二个就是无人工厂,或者是黑灯工厂,或百分百全智能工厂,人与智能机器并存。智能工厂是现代工厂发展的新阶段,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来加强信息和服务。
智能工厂有三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信息基础设施高度互联,包括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物料和成品;第二是制造过程数据具备实时性,生产数据具有平稳的节拍和到达流,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也具有实时性;第三是可以利用存储的数据从事数据挖掘分析,有自学习功能,还可以改善不优化制造工艺过程。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是从柔性化到敏捷化到智能化再到信息化。
商业模式对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在时代,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就是以解决顾客问题为主。所以说,未来制造企业将不仅仅进行硬件的销售,还通过提供售后服务和其他后续服务,来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这就是软性制造。而带有&信息&功能的系统成为硬件产品新的核心,意味着个性化需求、批量定制制造将成为潮流。制造业的企业家们要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拓展更多、更丰富的服务,提出更好、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走&软性制造+个性化定制&的道路。如此,我国制造业企业才能跟上全球工业革命步伐,由&&真正转型为&中国智造&。
向&中国智造&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更是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到2010年,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随着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以更为低廉的成本优势加入竞争,我国部分以代工为主的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201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加工制造企业倒闭,由此可能会引发其他地区制造企业关门倒闭的连锁反应。与此同时,很多发达国家正在反思&制造业空心化&问题,积极推进新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这些因素都对业形成高压态势,业正面临着国内外&双重挤压&的局面。因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如果按照德国的标准来划分,我国的工业主体还处于&补2.0的课,普及3.0,同时正在朝着4.0发展&的阶段。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发展到了工业3.0的阶段。从一个工业大国向一个工业强国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过程,而我国工业强国战略的核心任务就是推进我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同样重视制造业,并更重视&质&和&强&。依靠大量消耗物质资源的传统方式已难以为继,只有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方能适应新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普及工业3.0的同时,要用的理念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2025》《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这为我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动能做好了铺垫。
&智能制造&被认为是未来工业转型的核心。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制造业信息化,具体来说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意味着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还应该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过去,制造业都是大批量、低成本的,未来智能制造可以协调解决消费者低成本、高质量、个性化的需求。或许,随着当前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以及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推动,加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为&智能制造&增添动力。目前,中国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工业设计技术已基本成熟,先驱企业已经走上自主发展之路,服务产业也在孕育中。
标签:&&[11]&&&&[9]&&&&[6]
[整理编辑:中国测控网]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CK365测控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测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测控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测控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涉及电子学、光学、仪器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等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 CSNC 2017
31%的网友读了: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还是新能源科技研发大国,是国际能源领域的重量级“玩家”,
47%的网友读了:
“我们倾向于从旧事物的框架中来观察新事物。我们当下对未来的展望,实际上会曲解新的事物,好让它适应
测控技术论坛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郎咸平:全球工业4.0后中国制造业将全线崩溃
来源:综合
作者:CCTV证券资讯频道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只要工业4.0在全球铺开,中国制造业将全线崩溃、解体。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 “中国制造2025”,并表示“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决定着中国制造能否延续光荣,成就梦想。
  在世人看来,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产品的风靡全球,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梦幻。
  从轮船、汽车、工厂装备到纽扣、吸管、笔芯,从原材料到制成品,从日常应用到国防军工,从奥运会到世界杯,“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中国产品遍布全球。有人预测,如果没有中国制造,国际市场上工业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而且还不一定能保证供应。
  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中国制造业辉煌的背后却是沉重的付出、畸形的结构和较低的回报。整体来看,制造业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而近几年制造业长期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又在逐渐丧失。
  “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谈起中国制造,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认为,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像航天、高铁、核电等,但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十分落后,比如还有完全依赖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等。
  中国制造在创造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梦幻般的奇迹之后,面临着新的选择。
  近几年,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热潮,发达国家顺应潮流,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了“新工业法国”方案。
  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只要工业4.0在全球铺开,中国制造业将全线崩溃、解体。以下是他的观点:
  把消费品给到消费者的手中要经过固定的五大模块,分别是原料、设备、工厂、运输、销售,这五大固定环节是不可避免的,它们形成了一条流水线。
  工业1.0是透过蒸汽推动机械化,工业2.0是由电力推动大规模生产,工业3.0是由信息技术推动自动化,工业4.0叫做智能化。
  过去在工业1.0、2.0到3.0的时代,一定要透过原料、机械设备、工厂、运输、销售五大模块,都是固定的环节,缺一不可。
  到了工业4.0时代发生了转变,这五个模块统统独立出来了,变成五个会跳动的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自己的软件,自己的传感器,以及自己的系统。
  消费者需要什么产品,这五大模块就会自己组合,也就是同一个生产线,过去只生产一种产品,现在通过智能化生产出许多种不同产品,而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五大模块自己进行高效整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以德国飞梭哈雷机车生产工厂为例,在工业3.0以前的时代,生产一台哈雷机车需要21天,因为它的生产过程全部都是固定机械化的。
  但到了工业4.0的时代,一位顾客早上九点钟下单订购一个个人定制化的摩托车,这五大模块统统活了,按照顾客的需要,自己找原料,自己找工厂重新包装重新组合,在六小时之内就可以把私人定制的摩托车交给客户。
  除了时间大大缩短之外,智能化还有一个不得了的进步,成本基本上下降40%。
  中国目前制造业已经非常的困难,成本已经跟美国差不多了,如果美国推动工业4.0,成本再下降40%,我们哪还有竞争机会!
  以德国跟英国为例,他们的成本目前比我们高10%―20%左右,只要推动工业4.0,他们的成本将比我们中国低很多,那我们中国还有希望吗!
  因此只要工业4.0在全球铺开,中国制造业将全线崩溃、解体,我们不但没有成本优势,反而有成本的劣势。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要提升中国制造业,打造“中国制造”的核心原因。
(责任编辑:赵恩波)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离“工业4.0” 究竟有多远?_网易科技
中国离“工业4.0” 究竟有多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离“工业4.0” 究竟有多远?)
杨燕青 周艾琳 王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用于捕捉并管理产品信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确保在正确的上下文中向用户提供信息。通过这一系统公司能够快速找到正确的数据提高生产力,减少周期时间,减少开发错误与成本,改进价值链协同,满足业务与法规要求,优化运作资源促进全球团队之间的协同,提供更好的业务决策所需的可见性。]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什么是“工业4.0”?这一个个熟悉却极度抽象的概念,在公司的安贝格、成都工厂的实践中便可以一览无余。“西门子成都工厂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物流配送全过程的高度数字化,也是‘工业4.0’工厂的典型参照物。”西门子股份公司(AG)负责亚太区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博乐仁(Dr.RolandBusch)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数字化”即指每件产品都有自己的数据信息,贯穿研发、生产、物流的各个环节,实时保存在数据平台中。而一座工厂的运行,正是基于这些数据实现了信息无缝互联。这也是“工业4.0”的核心所在。2014年,西门子正式发布“2020公司愿景”(Vision2020),宣布公司将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而数字化对于西门子而言也是全新的挑战,关键在于让数据产生更多价值。“为了应对挑战,我们近期设立一个跨业务集团的软件平台Sinalytics。这是一个全新的‘大数据’商业模式,用数据创造价值。”博乐仁表示,这一平台能够对设备传感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保密传输和分析,利用这些数据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服务。例如,火车轨道上的传感器便能够搜集噪音数据,并将其传回平台进行分析,以此来确认车轮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目前,约有30万台设备已连接至Sinalytics平台,而这也是“物联网”的体现。其实,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等。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因此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来直面这场竞争。那么当前中国制造业离“工业4.0”还有多远?博乐仁强调,中外企业的起点都不同,不能简单比较。“在迈向‘工业4.0’的道路上,需要厘清的是——你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时候打算进入数字化阶段?各个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选择推进方式。”“中国企业的确有能力做到,只是仍需要经过一系列培训,不论是蓝领、白领还是工程师。例如,西门子安贝格和成都工厂员工的工作模式与其他工厂的员工不同,其更多的是与计算机打交道,人工环节更少。”博乐仁称。聚焦“数字化”转型第一财经日报:西门子此前发布“2020公司愿景”(Vision2020),涉及公司众多重大战略调整,宣布公司将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这种变化对于一家拥有170年历史的公司着实不易。博乐仁:首先,“2020公司愿景”不仅仅是迈向数字化的宣言,也是一种文化改变,我们希望让员工更加积极参与到公司事务,将西门子当作自己的公司,西门子也正在实现更加扁平的组织架构,增强客户导向。此外,在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三者中,我们已经实现了电气化和自动化,也是业界的领袖,这在制造业、运输、建筑工程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但更重要的下一步则是数字化,这对西门子而言完全是全新挑战,关键在于让数据产生更多价值,这也是西门子的重大变化,涉及改变产生附加值的方式、改变人员构成和能力,不论是蓝领、白领还是公司高管都应该更加了解数字化的功效。在过去几年,全球都在不断迈向数字化,我将此称为“第二次IT革命”,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万维网(WorldWideWeb)将人与人链接在一起;第二次革命现在正在发生,它将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即所谓的“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第一次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此前人们还习惯于写书信,现在都改为发邮件等;第二次革命则将改变所有产业的运作模式,几乎没有一个产业能够免受第二次革命的冲击。日报:在数字化革命的进程中,西门子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数字化挑战?博乐仁:为了应对挑战,并在数字化领域挖掘新的商业机会,我们正在以“西门子数字服务”为平台,努力发展相关服务。西门子预计数字化服务市场将达到年均15%的增长。在新型及传统服务的共同助力下,西门子在这一领域取得了160亿欧元的营收。西门子近期还设立了一个跨业务集团的软件平台Sinalytics,为数字化服务提供技术基础。这是一个全新的“大数据”商业模式,用数据创造价值。Sinalytics平台整合了远程维护、数据分析及网络安全等一系列现有技术和新技术,还能够对设备传感器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整合、保密传输和分析。因此,西门子的业务部门能够利用这些数据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服务。比如,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提升对燃气轮机、风力发电机、列车、楼宇和医疗成像系统的监控。目前,约有30万台设备已连接至Sinalytics平台。还需要强调一点,当人们谈及数字化的时候,往往会忘了一切必须为客户和商业模式设想。企业需要扪心自问:究竟怎样才能帮助客户改善生产率和竞争力?自己的技术究竟能做出什么贡献?日报:关于西门子的数字化平台,还有什么实际案例可以展现其功能?博乐仁:例如,当你造火车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火车运行的可靠性。通过轨道上传感器(sensor),我们可以监听轮子运行的声音模式,传感器能够搜集数据,并将信息输送回我们的平台,从而作出进一步分析。如果某一车轮需要修理或更换,其运行时发出的噪音模式会与正常的车轮有所不同。即使是高速列车,我们也能够通过传感器来确认其是不是要在下一个维护周期进行维护或更换。日报:大数据的确是一个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的工具,但也有不少年轻人认为,数字化会颠覆整个经济格局和成熟企业,包括西门子这样的公司。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博乐仁:一种可能是,数字化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商业模式,第二种可能则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作出改进,第三种可能是,IT技术革命会将价值链其中的薄弱的环节淘汰。数字化的颠覆能力从汽车行业就不难看出。例如人们买车时通常会根据预算进行,而汽车有90%的时间都处于待机状态;此外,车也往往无法完美契合客户的需求,例如开到市中心可能找不到停车位,夏天人们又想更换成敞篷车,但现在的“共享经济”模式就是一种颠覆,人们甚至不需要停车位也不需要自己买车,就能随时随地享受各种车型的服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日报:今年3月18日,西门子正式在中国发布全新的品牌宣言“Ingenuityforlife”,这一宣言背后有何用意?博乐仁:“Ingenuity”意为工程技术(engineering)、天赋和创新(geniusandinnovation)以及团结一致的精神(unity),一个单词其实包含了众多含义。而“Forlife”阐述了西门子在全球所承担的责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关键所在,逐一实现。“Ingenuityforlife”阐述西门子以广泛的工程技术为客户、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定位,表达公司承诺在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引领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日报: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仍不景气,但历来都十分注重研发投入的西门子反而加大了研发投入,这背后有怎样的考量?博乐仁: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也没有减少对研发方面的支持。西门子的命脉就是研发,削减研发经费绝对不是个好主意。当前,创潮来得更快更猛,因此一定要实时关注、加大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尖端的技术。西门子2016财年将投入近48亿欧元用于研发,与上个财年相比增加了约3亿欧元。至此,西门子研发方面的投入已较2014财年增长了近20%,主要用于自动化、数字化,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领域的研发工作。2015财年,西门子研发支出占营收额比重为5.9%,较2014财年增长0.3个百分点。日报:西门子仍在积极转型,在剥离一些业务的同时展开大量并购。这背后有何长期的计划?博乐仁:西门子日前正式宣布彻底退出家电领域,博西家电公司50%的股份由博世接盘。随着西门子自身提出的新战略,出售家电业务是为了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定位。西门子的强项在B2B,而不是B2C,出售家电业务也能使我们进一步聚焦B2B业务。此外,医疗业务仍是西门子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将其独立开来,给予其更多自由,这也是因为其与很多业务情况不同。首先,医疗和其他业务的合力效应较小,而工业和基建往往会产生较多合力;其次,医疗领域本身有很多新生事物,会产生不小的乘数效应,例如分子诊断(moleculardiagnosis)。日报:西门子内部正在组建一个新的部门,暂定名为“InnovationAG”,其设立的目标何在?博乐仁:“InnovationAG”将在一个初创企业的环境中为新的尝试和增长提供空间,在推动企业创新的同时,有足够的自由度。这个新部门将为业务和项目创意提供咨询、宣传以及风险投资服务。与初创企业类似,该部门独立于西门子核心业务之外,并将补充和加强西门子现有的初创项目。拥抱“工业4.0”浪潮日报:德国的“工业4.0”如何给中国提供借鉴?中国离“工业4.0”究竟有多远?博乐仁:如果你要问,如何为你建造一个“工业4.0”工厂?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对。“工业4.0”涵盖了一系列产生附加值的步骤,包括产品管理、工程、制造、供应链、物流链等,需要通过改变整个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因为“工业4.0”本身就意味着要提速,降低运营成本(performancecost)。例如,如果要改变整体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或改变产品中的一个部件,这无疑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将整体都重新设计,但如果能够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当一个部件出现变动,价值链的其他改动都是自动完成,这就是“工业4.0”,需要一套标准化(standardized)的体系来实现,这就需要一个数据平台来支撑,西门子就拥有这样一个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这也是全球同类产品中得到最广泛采用的系统之一。PLM系统用于捕捉并管理产品信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确保在正确的上下文中向用户提供信息。通过PLM系统,公司能够快速找到正确的数据提高生产力,减少周期时间,减少开发错误与成本,改进价值链协同,满足业务与法规要求,优化运作资源促进全球团队之间的协同,提供更好的业务决策所需的可见性。虽然并非西门子所有业务都实现了工业4.0,但我们正在不断接近。成都工厂是西门子在德国以外的首家数字化工厂,工程几乎实现了全自动化,也可谓是复制了西门子的安贝格工厂,这也是“工业4.0”工厂的典型参照物。西门子成都工厂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物流配送全过程的高度数字化。日报:实现“工业4.0”需要一套标准化的体系和可以衔接的端口,但中国的制造业恰恰在系统体系和可衔接方面基础薄弱。博乐仁:对于中国本身而言,各大中小型企业之间以及其与国外企业的起点都不同,不能简单比较。在迈向“工业4.0”的道路上,需要厘清的是——你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时候打算进入数字化阶段?各个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选择推进方式。日报: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更多的将是机器之间的交流。就你来看,中国企业能够赶上这种“工业4.0”的浪潮吗?博乐仁:传送协议(CommunicationsProtocol)是指计算机通信的共同语言,这也是标准化的体现。机器能够通过界面、传送协议进行交流。中国企业的确有能力做到,只是仍需要经过一系列培训,不论是蓝领、白领还是工程师。例如,西门子安贝格和成都工厂员工的工作模式与其他工厂员工不同,其更多的是与计算机打交道,人工环节更少。日报:西门子的减排目标十分明确,即到2030年计划实现长期二氧化碳中立。西门子具体要如何实现目标?
博乐仁:我其实也是西门子的“首席可持续官”(ChiefSustainabilityr)。我们用创新技术、自动化来尽可能减少排放。西门子计划在今后三年,投资1亿欧元,用以改善其办公楼和生产设施的能源平衡。为此,作为西门子能效计划(EEP)的一部分,西门子将采用其自身业务组合中的多种不同技术来达成这一目标。包括能源管理与监控系统、楼宇自控和生产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节能驱动系统等。通过提高自身能效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不仅降低自身能耗,也能为企业削减成本。如果西门子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其他企业也应该可以效仿。这样一来,巴黎气候大会的减排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工业4.0时代制造业如何转型互联网?-中新网
工业4.0时代制造业如何转型互联网?
  日,首届福布斯中国创新峰会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召开,与会投资人士、企业高管对制造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福布斯》总编辑周健工说:“许多欧洲制造业重镇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互联网时代是个更大的空间,拥有更多的能量。”
  “工业4.0”向互联网转型几乎是所有与会人士的共识。但企业如何转型则引发了众人的激烈辩论。
  IDG合伙人熊晓鸽:新能源是制造业转型的机会
  奥巴马把制造业转到美国去做,对我们带来很大的竞争。最重要的问题美国的电价在过去的五年下降了一半。电费最大的中间成本是电费,美国在很久以前投资了非常规能源,液化气技术等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费。未来的非常规能源还有高效率能源节能技术方面是未来我们的制造业很大的一个发展空间。
  奇虎360 CEO周鸿t:从“道”上成为互联网企业
  我们容易给制造业公司贴一个传统企业的标签,他们怎么来迎接这个挑战?
  利用互联网技术把设备智能化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你如果仅仅利用了互联网营销手段,越过传统渠道去销售我的产品,我觉得它是利用互联网的战术,而不是战略。让企业真正从道上变成符合所谓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我想分享几点感受。
  首先是用户至上的概念。先有用户再有客户是互联网的一个规律。我举个例子,小米大卖,雷军在做小米手机前他们一个免费U I和米聊,让用户免费使用,尽管粉丝用户不是你的客户。
  其次是体验为王。你的设计思路要改,不一定做很多功能,而是什么样的功能来给消费者惊喜,让他真切地感觉价值。
  第三个是免费。但是大家就会问免费了,怎么赚钱呢?如果要做免费你就要做跨界,有一句俗话叫羊毛出在猪身上。过去卖硬件的生意简单,硬件是为了获得用户,这时候你就不能狭义地定义成我就是做硬件的生意,盈利通过合作投资跨界。
  前富智康CEO程天纵:互联网思维只是一种战术
  我认为互联网跟互联网思维是两件事,互联网技术是个新科技浪潮,互联网思维只是一个策略。
  就像分期付款一样,买个手机免费给你,后面话费全部收回来了。所以从互联网的人看制造业,觉得很奇怪,你创造价值为什么不收钱,你这个叫创造价值吗?所以我觉得硬件假如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去搞一个免费,我觉得根本就是生意模式不对。
  互联网思维是一个策略,但不是通用的生意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但是猪最后还是从消费者来,不然风投再多的钱投进去把它给烧光了有什么用。互联网思维讲流量,简单说就是所有用户看成一样的用户,没有个性化,没有区别化。微信是全天下人都用,当然你可以免费。但硬件相反,硬件是要个性化,让所有消费者觉得这个产品是为他设计的。
【编辑:左盛丹】
>IT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和制造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