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出来个大利好,我却担心股灾跌幅最大的股票4.0不远了

会员 & 您好!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客服热线:8 /
为什么明明出来个大利好 我却担心股灾4.0不远了
  作者:卫强  来源:范范的江湖见闻  1  周五下午休市以后,为了全国股民愉快的过个端午节,证监会发了个很多人眼中的大利好,《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继续给大股东董监高们上制度绳索。  着看着确实像是利好,不仅对大股东董监高们的减持层层加码,这次还把小非和定增也都加上了,特别是定增多了一条:“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完美的将市场上所有的市值管理与减持方式一网打尽。  打击了大股东,就真的是利好么?现在舆论的导向,像极了当年的斗地主,似乎大股东和地主就是一切原罪的根源,斗倒了他们,散户和农民就翻身得解放。  在历史的镜像里,在地主阶层被消灭之后,农民真的过得更好了么?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其实是降低的。因为地主是农业生产领域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最佳组织者。然后就进行了合作社集体化,再然后,就不适宜说了。  在资本市场,大股东就是上市公司市值的发动机,这角色比地主更重要。地主还有地,上市公司靠的就是管理层拉车。很难想象,一个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是尖锐对立的、不能利益共振的市场,会出现牛市。  我不反对对于那些造假、虚假信息披露掩饰来进行大减持的大股东们进行严格的限制和处罚,我甚至觉得应该以诈骗罪去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但是不能这样一刀切,就应该让好公司的大股东和董监高们发财还能退出。  地主恶霸,地主不等于就是恶霸,恶霸要打击,好好干活的地主应该就让他发财致富。  2  其实,这次股市的调整原本已经有触底反弹的迹象了,原本还以为这一届监管层终于可以顶住指数的压力,坚定进行更市场化的改革,没想到最后还是没做到。  这十几年以来,每一次熊市的底部都是改革的良机,阵痛成本最低,但是又每一次,监管层顶不住指数的压力,暂停改革甚至倒退,最后循环反复,A股始终处于短牛与长熊的悲哀轮回中。  就在前不久,一个做PE的朋友跟我说,他开始在二级市场买一些股票。理由很简单,即使这些股票没上市,私募投资的价格往往比目前还贵。为什么不买呢?一年几个亿的利润,每年30左右的增长,行业龙头,估值才12,13倍PE。  这就是一个短期见底的迹象,PE的人去二级市场买股票,在我的记忆里出现在过2009年和2013年。  如果这时候再坚持一下,甚至新股发行每周数量少个两三家,但是绝对不能停,这样用时间换空间,稳步过度到IPO常态化,稳步去掉A股泡沫,这是对整个A股和实体经济都是最好的方式。  可惜,这次的减持新规让市场预期和情绪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之后怎么走又不好说了。  3  回到减持政策本身,我认为它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比如对董监高离职甩卖这样明显不合理的现象的纠正,但是,总体指向和出台时机来说,特别是把小非和定增也纳入进去,我不认为这是个利好,反而让我越来越担心股灾4.0不远了。  市场是有人性的,每一个政策出来,市场看的不仅是整个政策本身,还会根据这个政策引起的后果来决策和博弈。这就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在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大股东们会怎么做,他们的做法又会怎样影响到市场?可以做一个推演:  1.既然无论在2016年1月,还是2017年5月,证监会都可以毫无征兆的发出限制减持的文件,这次都没设置过渡期,还把定增的纳入限制范围,那么就有理由认为,未来如果股市还跌,就有可能出台更严格的减持措施,会不会全面叫停减持?或者某些情况下的情况全部叫停?  那么大股东们,小非们,董监高们,定增机构们,除非持有的股份他们觉得已经是严重低估的,否则,理性的选择就是先卖再说,落袋为安。  让我们看一下端午节复牌后的第一天吧,看看有多少宣布减持的公告。有个成语叫慌不择路。  二级市场莫名其妙就出现了大量的抛压。  2.参与二级市场的定增,之前很少有人能预测到这也会被限制减持吧?2015年定增规模1.2万亿,2016年定增规模1.7万亿,两年接近3万亿的规模。现在定增的股份在解禁后的12个月,减持数量不能超一半。  这意味着有上万亿的资金的解禁计划会被打断和延长一年。参与定增的机构往往是用的银行的配资,当有时间的约定,他们这笔钱被锁住以后,他必须要筹集钱还钱。他很可能就要卖其他能卖的股票,这就是在抽走这个市场流动性。  还记得2015年股灾的熟悉一幕么?当大批股票停牌后,机构为了应对赎回和流动性,只有不断卖还没停牌的股票,结果这些没停牌的股票也迅速跌停和停牌,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3.当对大小非的减持限制越来越多的时候,特别是对接盘资金的锁定也管的越来越细越来越严以后,接盘资金应该会变少,大小非的股权质押融资的折扣率应该会降低。这些资金本身也是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活水。  为什么大股东董监高们都要减持?很简单,股票不值这钱,太贵。如果股票很值钱,你逼着他卖他都不卖。  众所周知的是,A股因为审批制的存在,是一个估值虚高的市场。维持一个估值虚高的市场,只有靠资金,这就是一个资金市。  对于A股,不怕业绩不好,三根阳线就可以改变信仰。A股怕就是怕资金流动性被抽干。A股最大的利空,就是股价下跌本身。  在这种资金市,有非常多的股票是需要的。就靠资金托着,庄家们寄望于未来的重组,能够吸引新增资金的接盘。维持高估值市值的,从来不是散户,而是主力。  但现在,玩法突然变了,市场的流动性开始被抽走。再结合之前的大背景,严控跨界重组,严控借壳,接下来很有可能的一个现象是,大批概念股、重组股崩盘。  这就是我对股灾4.0越来越近的担忧:  股票供给上,因为担忧进一步的减持,会逼着一批人开始提前卖,因为定增解禁受限,一批机构为了腾挪资金要开始卖股票,这些都是增大供给。  在资金供应上,一批资金又要填定增解禁的坑要去还钱给银行,一批大小非股东因为解禁限制增多,不好融钱或者融的更少,市场流动性在抽干,尤其是银行业现在也在大整肃中。  加上整个并购重组的严控,让一批主力觉得再去操盘一个公司的市值已经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事情。  市值管理这事在A股兴盛了四五年之后,要按下暂停键了。主力不玩了,或者主力也玩不动了。  这次可能会套死一批主力。在IPO的快速发行和注册制预期下,壳价值又在迅速贬值,让前期高价买壳的机构来不及抽身。  这个现象在4、5月份已经出现,很多公司股票没有任何征兆的连续就来几个跌停。  股灾4.0如果出现,最大的特点就是消灭一批庄家:  上证50为代表的的蓝筹股不会有大的冲击,甚至继续创新高;  中小创、重组股概念股大量大股东和庄家崩盘,股价闪崩,跌的只剩最廉价的壳价值。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4小时热点阅读推荐
浙江国承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浙ICP备号-1谈股论金|廖英强博客|股市聊聊吧|第一财经|谈股论金|廖英强
当前位置: >>
81&人参与&&日 09:20&&分类 : 但斌博客&&
为什么明明出来个大利好,我却担心股灾4.0不远了
范范的江湖见闻
周五下午休市以后,为了全国股民愉快的过个端午节,证监会发了个很多人眼中的大利好,《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继续给大股东董监高们上制度绳索。
着看着确实像是利好,不仅对大股东董监高们的减持层层加码,这次还把小非和定增也都加上了,特别是定增多了一条:“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打击了大股东,就真的是利好么?现在舆论的导向,像极了当年的斗地主,似乎大股东和地主就是一切原罪的根源,斗倒了他们,散户和农民就翻身得解放。
在历史的镜像里,在地主阶层被消灭之后,农民真的过得更好了么?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其实是降低的。因为地主是农业生产领域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最佳组织者。然后就进行了合作社集体化,再然后,就不适宜说了。
在资本市场,大股东就是上市公司市值的发动机,这角色比地主更重要。地主还有地,上市公司靠的就是管理层拉车。很难想象,一个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是尖锐对立的、不能利益共振的市场,会出现牛市。
我不反对对于那些造假、虚假信息披露掩饰来进行大减持的大股东们进行严格的限制和处罚,我甚至觉得应该以诈骗罪去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但是不能这样一刀切,就应该让好公司的大股东和董监高们发财还能退出。
地主恶霸,地主不等于就是恶霸,恶霸要打击,好好干活的地主应该就让他发财致富。
其实,这次股市的调整原本已经有触底反弹的迹象了,原本还以为这一届监管层终于可以顶住指数的压力,坚定进行更市场化的改革,没想到最后还是没做到。
这十几年以来,每一次熊市的底部都是改革的良机,阵痛成本最低,但是又每一次,监管层顶不住指数的压力,暂停改革甚至倒退,最后循环反复,A股始终处于短牛与长熊的悲哀轮回中。
就在前不久,一个做PE的朋友跟我说,他开始在二级市场买一些股票。理由很简单,即使这些股票没上市,私募投资的价格往往比目前还贵。为什么不买呢?一年几个亿的利润,每年30左右的增长,行业龙头,估值才12,13倍PE。
这就是一个短期见底的迹象,PE的人去二级市场买股票,在我的记忆里出现在过2009年和2013年。
如果这时候再坚持一下,甚至发行每周数量少个两三家,但是绝对不能停,这样用时间换空间,稳步过度到IPO常态化,稳步去掉A股泡沫,这是对整个A股和实体经济都是最好的方式。
可惜,这次的减持新规让市场预期和情绪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之后怎么走又不好说了。
回到减持政策本身,我认为它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比如对董监高离职甩卖这样明显不合理的现象的纠正,但是,总体指向和出台时机来说,特别是把小非和定增也纳入进去,我不认为这是个利好,反而让我越来越担心股灾4.0不远了。
市场是有人性的,每一个政策出来,市场看的不仅是整个政策本身,还会根据这个政策引起的后果来决策和博弈。这就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在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大股东们会怎么做,他们的做法又会怎样影响到市场?可以做一个推演:
既然无论在2016年1月,还是2017年5月,证监会都可以毫无征兆的发出限制减持的文件,这次都没设置过渡期,还把定增的纳入限制范围,那么就有理由认为,未来如果股市还跌,就有可能出台更严格的减持措施,会不会全面叫停减持?或者某些情况下的情况全部叫停?
那么大股东们,小非们,董监高们,定增机构们,除非持有的股份他们觉得已经是严重低估的,否则,理性的选择就是先卖再说,落袋为安。
让我们看一下端午节复牌后的第一天吧,看看有多少宣布减持的公告。有个成语叫慌不择路。
二级市场莫名其妙就出现了大量的抛压。
参与二级市场的定增,之前很少有人能预测到这也会被限制减持吧?2015年定增规模1.2万亿,2016年定增规模1.7万亿,两年接近3万亿的规模。现在定增的股份在解禁后的12个月,减持数量不能超一半。
这意味着有上万亿的资金的解禁计划会被打断和延长一年。参与定增的机构往往是用的银行的配资,当有时间的约定,他们这笔钱被锁住以后,他必须要筹集钱还钱。他很可能就要卖其他能卖的股票,这就是在抽走这个市场流动性。
还记得2015年股灾的熟悉一幕么?当大批股票停牌后,机构为了应对赎回和流动性,只有不断卖还没停牌的股票,结果这些没停牌的股票也迅速跌停和停牌,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当对大小非的减持限制越来越多的时候,特别是对接盘资金的锁定也管的越来越细越来越严以后,接盘资金应该会变少,大小非的股权质押融资的折扣率应该会降低。这些资金本身也是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活水。
为什么大股东董监高们都要减持?很简单,股票不值这钱,太贵。如果股票很值钱,你逼着他卖他都不卖。
众所周知的是,A股因为审批制的存在,是一个估值虚高的市场。维持一个估值虚高的市场,只有靠资金,这就是一个资金市。
对于A股,不怕业绩不好,三根阳线就可以改变信仰。A股怕就是怕资金流动性被抽干。A股最大的利空,就是股价下跌本身。
在这种资金市,有非常多的股票是需要的。就靠资金托着,庄家们寄望于未来的重组,能够吸引新增资金的接盘。维持高估值市值的,从来不是散户,而是主力。
但现在,玩法突然变了,市场的流动性开始被抽走。再结合之前的大背景,严控跨界重组,严控借壳,接下来很有可能的一个现象是,大批、重组股崩盘。
股票供给上,因为担忧进一步的减持,会逼着一批人开始提前卖,因为定增解禁受限,一批机构为了腾挪资金要开始卖股票,这些都是增大供给。
在资金供应上,一批资金又要填定增解禁的坑要去还钱给银行,一批大小非股东因为解禁限制增多,不好融钱或者融的更少,市场流动性在抽干,尤其是银行业现在也在大整肃中。
加上整个并购重组的严控,让一批主力觉得再去操盘一个公司的市值已经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事情。
市值管理这事在A股兴盛了四五年之后,要按下暂停键了。主力不玩了,或者主力也玩不动了。
这次可能会套死一批主力。在IPO的快速发行和注册制预期下,壳价值又在迅速贬值,让前期高价买壳的机构来不及抽身。
这个现象在4、5月份已经出现,很多公司股票没有任何征兆的连续就来几个跌停。
股灾4.0如果出现,最大的特点就是消灭一批庄家:
上证50为代表的的蓝筹股不会有大的冲击,甚至继续创新高;
中小创、重组股概念股大量大股东和庄家崩盘,股价闪崩,跌的只剩最廉价的壳价值。
来源:(微信/QQ号:),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本文链接:
本文标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远方财经(C) 版权所有!为什么雪这次股灾4.0比前3次厉害,我大A股民惨不忍睹!【股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68,231贴子:
为什么雪这次股灾4.0比前3次厉害,我大A股民惨不忍睹!收藏
实话,这个股灾4.0,比前3次更难玩。为什么,因为前3次股灾,都有明显可见的技术、基本面下跌逻辑,而政策上有救市情绪,走错了还有大反弹给你逃命。。而这次,已经超跌到不该跌的地步了,没有明显的暴跌逻辑,但告诉你,不准大涨,不准炒作,不准随便封涨停。。各种目瞪口呆,我等屁民亏了只能认怂!然后做好善后。
官方正版指南针股市软件下载,发布散户敢死队操盘数据分析,专业4+5大功能助您选股票;2016中国证券信息服务行业影响力企业,三板上市公司,Level2数据服务商,专业服务
全球涨声一片,A股稀里哗啦!中国股市就是这么特立独行,从今天起,大A股又可以自豪地宣布:走自己股灾的路,让别人涨停去吧
15年股灾的时候我就见过你的帖子,你这次没有安全逃顶吗,我都空仓了
前面三次股灾明着抢,这次4.0是偷偷的抢拉指数迷惑韭菜中招的比前几次都要多
指数下跌打破了炒股致富的梦想,让多数人努力工作而不是股市赌博。
最近腐败盛行,想在股市赚钱难了!
真是万万没想到,2600点买进去的股票,结果却套在了3200点。也算是A股一大奇葩…
641削弱机构投资者队伍。用“害人精”、“妖精”、“土豪”、“野蛮人”等非规范语言遏制举牌,吓退了机构投资者,使市场失去了活力。
641削弱机构投资者队伍。用“害人精”、“妖精”、“土豪”、“野蛮人”等非规范语言遏制举牌,吓退了机构投资者,使市场失去了活力。
十年一梦上幅零,一朝醒来哥输清,股灾熔断削光后,神州遍地留死鱼。领导:股市形势很坏,谁来当肖钢同志的接盘侠?众官员:。。。领导:谁不去就查谁!众官员:。。。。。。这时岐山同志面色凝重闯了进来,说:刚刚发现农行出了39亿票据大案,请农行行长刘士余同志出来讲讲。刘士余:岐山同志,我非常想当证监会主席!
[证券]股票软件,2017官方股软免费下载,操盘手,沪深行情深度开发软件,立即下载!基金连续增持,庄家席位透视,首创抄底股票指标组合,3分钟核心快速选股[彪悍]出示.
可以一起交流
加微信zhoushihan0306
加我时候说明一下
今天股指三连涨没意义,很多个股N连跌了
半年来,641带主观导向(利空)的讲话,或许别有用心监管必须是以保护投资者和公平公正交易环境为目的,而不应该只打压股价,为空方谋利
经济乱象,房价涨得吓人,股票跌得吓人,人民股灾,快跑,慢了骨头都不剩下的。找你们负责到底!
刘士余代表的是中国贵权集团的利益,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得民心。
这是赤裸裸的官方不作为留下的恶果!!!
现在的情形,不是股灾,因为每天跌不了多少。但比股灾更可怕,像我这样早主出来了的,跌了却不知买什么股票好,好像没什么股票是很有理由下手的。就算有反弹,你也没把握手上的股票会不会有反弹,股灾时反弹是大家都反弹。因为跌得不多,你也不确定下面还会不会有很大空间,万一这只是半山腰呢?
上涨会涨出风险,下跌也一样会跌出风险,2015年出现的“股灾”就是因为快速上涨之后,又快速下跌,两个风险叠加引爆了三波股灾
没有一次迷惑性不强的,好比1.0之前的4000点起点,注册制不推不会跌,6124必过,我身边老股民有很多都深信不疑,只是主力的玩法很少会重复
成士不足,败事有余,刘你何用。
说一下“三”这个数字,从心里角度讲,“三”就是人心理承受的极限,“事不过三”“三顾茅庐”,如果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还是没见到诸葛亮,可能就没有后来了,诸葛亮也是很聪明的,刘备三次来请他,就是给足了面子,也应该适可而止。这就是“三”的艺术跟魅力,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品味一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运用到股票中也一样,大家都认为是底的时候,肯定不是底,主力也会做出各种底部形态来,比如说“金针探底”“V型翻转”。对不对,大家都懂的!但是,当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抄底了,结果又是一轮暴跌……
这次4.0比前3次。。。股灾的时候更狠。。我就腰斩了,股市正常吗?。
政监会的功劳,常常在股指高位做的一些事,例如,设计5.30,设计高价中石油,设计五千点查杠杆,设计熔断,设计新股连拉无数个板不管,开板后谁买查谁操纵股价。有人拉涨停属于投资,有人拉涨停属于操纵股价。你们就是这样呵护股民的吗?
如果3097点失守则大盘会进一步下探至3050点附近,3050点是中期区域的次安全位,3050点是绝对安全位。
对于你们这些一赔钱就骂刘主席的人我只想说两个字:使劲
   行善者,福虽未至,但祸已远兮。      行恶者,祸虽未至,但福已远兮。             -----来自助手版贴客户端
   行善者,福虽未至,但祸已远兮。      行恶者,祸虽未至,但福已远兮。             -----来自助手版贴客户端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转:明明出来个大利好,我却担心股灾4.0不远了
明明出来个大利好,我却担心股灾4.0不远了
&--作者&范范的江湖见闻
周五下午休市以后,为了全国股民愉快的过个端午节,证监会发了个很多人眼中的大利好,《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继续给大股东董监高们上制度绳索。
着看着确实像是利好,不仅对大股东董监高们的减持层层加码,这次还把小非和定增也都加上了,特别是定增多了一条:“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个月内,减持数量不得超过其持有该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
打击了大股东,就真的是利好么?现在舆论的导向,像极了当年的斗地主,似乎大股东和地主就是一切原罪的根源,斗倒了他们,散户和农民就翻身得解放。
在历史的镜像里,在地主阶层被消灭之后,农民真的过得更好了么?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其实是降低的。因为地主是农业生产领域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最佳组织者。然后就进行了合作社集体化,再然后,就不适宜说了。
在资本市场,大股东就是上市公司市值的发动机,这角色比地主更重要。地主还有地,上市公司靠的就是管理层拉车。很难想象,一个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是尖锐对立的、不能利益共振的市场,会出现牛市。
我不反对对于那些造假、虚假信息披露掩饰来进行大减持的大股东们进行严格的限制和处罚,我甚至觉得应该以诈骗罪去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但是不能这样一刀切,就应该让好公司的大股东和董监高们发财还能退出。
地主恶霸,地主不等于就是恶霸,恶霸要打击,好好干活的地主应该就让他发财致富。
其实,这次股市的调整原本已经有触底反弹的迹象了,原本还以为这一届监管层终于可以顶住指数的压力,坚定进行更市场化的改革,没想到最后还是没做到。
这十几年以来,每一次熊市的底部都是改革的良机,阵痛成本最低,但是又每一次,监管层顶不住指数的压力,暂停改革甚至倒退,最后循环反复,A股始终处于短牛与长熊的悲哀轮回中。
就在前不久,一个做PE的朋友跟我说,他开始在二级市场买一些股票。理由很简单,即使这些股票没上市,私募投资的价格往往比目前还贵。为什么不买呢?一年几个亿的利润,每年30左右的增长,行业龙头,估值才12,13倍PE。
这就是一个短期见底的迹象,PE的人去二级市场买股票,在我的记忆里出现在过2009年和2013年。
如果这时候再坚持一下,甚至新股发行每周数量少个两三家,但是绝对不能停,这样用时间换空间,稳步过度到IPO常态化,稳步去掉A股泡沫,这是对整个A股和实体经济都是最好的方式。
可惜,这次的减持新规让市场预期和情绪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之后怎么走又不好说了。
回到减持政策本身,我认为它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比如对董监高离职甩卖这样明显不合理的现象的纠正,但是,总体指向和出台时机来说,特别是把小非和定增也纳入进去,我不认为这是个利好,反而让我越来越担心股灾4.0不远了。
市场是有人性的,每一个政策出来,市场看的不仅是整个政策本身,还会根据这个政策引起的后果来决策和博弈。这就是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在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大股东们会怎么做,他们的做法又会怎样影响到市场?可以做一个推演:
既然无论在2016年1月,还是2017年5月,证监会都可以毫无征兆的发出限制减持的文件,这次都没设置过渡期,还把定增的纳入限制范围,那么就有理由认为,未来如果股市还跌,就有可能出台更严格的减持措施,会不会全面叫停减持?或者某些情况下的情况全部叫停?
那么大股东们,小非们,董监高们,定增机构们,除非持有的股份他们觉得已经是严重低估的,否则,理性的选择就是先卖再说,落袋为安。
让我们看一下端午节复牌后的第一天吧,看看有多少宣布减持的公告。有个成语叫慌不择路。
二级市场莫名其妙就出现了大量的抛压。
参与二级市场的定增,之前很少有人能预测到这也会被限制减持吧?2015年定增规模1.2万亿,2016年定增规模1.7万亿,两年接近3万亿的规模。现在定增的股份在解禁后的12个月,减持数量不能超一半。
这意味着有上万亿的资金的解禁计划会被打断和延长一年。参与定增的机构往往是用的银行的配资,当有时间的约定,他们这笔钱被锁住以后,他必须要筹集钱还钱。他很可能就要卖其他能卖的股票,这就是在抽走这个市场流动性。
还记得2015年股灾的熟悉一幕么?当大批股票停牌后,机构为了应对赎回和流动性,只有不断卖还没停牌的股票,结果这些没停牌的股票也迅速跌停和停牌,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当对大小非的减持限制越来越多的时候,特别是对接盘资金的锁定也管的越来越细越来越严以后,接盘资金应该会变少,大小非的股权质押融资的折扣率应该会降低。这些资金本身也是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活水。
为什么大股东董监高们都要减持?很简单,股票不值这钱,太贵。如果股票很值钱,你逼着他卖他都不卖。
众所周知的是,A股因为审批制的存在,是一个估值虚高的市场。维持一个估值虚高的市场,只有靠资金,这就是一个资金市。
对于A股,不怕业绩不好,三根阳线就可以改变信仰。A股怕就是怕资金流动性被抽干。A股最大的利空,就是股价下跌本身。
在这种资金市,有非常多的股票是需要的。就靠资金托着,庄家们寄望于未来的重组,能够吸引新增资金的接盘。维持高估值市值的,从来不是散户,而是主力。
但现在,玩法突然变了,市场的流动性开始被抽走。再结合之前的大背景,严控跨界重组,严控借壳,接下来很有可能的一个现象是,大批概念股、重组股崩盘。
股票供给上,因为担忧进一步的减持,会逼着一批人开始提前卖,因为定增解禁受限,一批机构为了腾挪资金要开始卖股票,这些都是增大供给。
在资金供应上,一批资金又要填定增解禁的坑要去还钱给银行,一批大小非股东因为解禁限制增多,不好融钱或者融的更少,市场流动性在抽干,尤其是银行业现在也在大整肃中。
加上整个并购重组的严控,让一批主力觉得再去操盘一个公司的市值已经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事情。
市值管理这事在A股兴盛了四五年之后,要按下暂停键了。主力不玩了,或者主力也玩不动了。
这次可能会套死一批主力。在IPO的快速发行和注册制预期下,壳价值又在迅速贬值,让前期高价买壳的机构来不及抽身。
这个现象在4、5月份已经出现,很多公司股票没有任何征兆的连续就来几个跌停。
股灾4.0如果出现,最大的特点就是消灭一批庄家:
上证50为代表的的蓝筹股不会有大的冲击,甚至继续创新高;
中小创、重组股概念股大量大股东和庄家崩盘,股价闪崩,跌的只剩最廉价的壳价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灾跌幅最大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